Ⅰ 《你好,李焕英》破47.8亿,贾玲大赚1亿,张小斐只能拿零头
谁能想到,2021年春节档电影竟是《你好,李焕英》笑到了最后呢?截止发稿日期,该片共取得了47.88亿票房,这个成绩无疑是可惜的,甚至能排进内地话语电影票房前三的位置,业内专业人士预测《你好,李焕英》最终票房将会来到52亿的位置。
随着电影票房大卖,张小斐、贾玲、沈腾、陈赫等一众演员的位置无疑是水涨船高。当然,在这其中受益最大的人无疑是贾玲,她一人身兼导演和主演的职责,付出和受益可能是成正比的。
眼看着《你好,李焕英》的成绩越来越好,受益的分配也提上了日程,据贾玲透露,电影的制作成本并不是很高,共计拍摄120余天,273人参与。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功臣,票房的受益也有他们一份,据了解,将会有5000万属于编导和演职人员。
此外,投资方和院线方也占了很大比重,在扣除3.3%的税金,以及5%的电影发展基金之外,剩下部分在进行分成。如果按52亿的票房受益来计算,在扣除4.32亿之后,剩下的47.68亿才是分成的部分,而其中的57%属于院线方,预计27亿,剩下的近20亿则属于投资方。
在这其中,投资方有24家公司,贾玲所在的大碗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而贾玲本人占公司股份的65%,预计将在1亿左右。而张小斐也是大碗公司的一员,但她只是女主角,受益不可能有贾玲那么高,只能拿到一个零头。
这么看来,虽然《你好,李焕英》的成本并不是很高,但参与的人数实在太多,好在电影的受益非常可观,每个参与方都能得到很大受益,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看到这,大家可能有些疑惑,看似出力最多的贾玲、张小斐,受益好像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高,那么,谁才是这次瓜分蛋糕中的最大赢家呢?据了解,拿走《你好,李焕英》发行权的是儒意影业,如果电影票房不到15亿,他们就是贴钱的一方,但如果票房受益超过15亿,他们将得到最大利益分成。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芈月传》、《琅琊榜》、《小时代3》等热门影视作品,出品制作方都有这家公司的名字。然而,就在去年10月,恒腾全资收购了儒意影业,价值72港币。
此后,恒腾网络将儒意影业名下的电视剧产权授权给了恒大 旅游 集团,综上所述,谁才是最大赢家一目了然。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相关资讯啦,咱下期见!
Ⅱ 首位妈系女艺人,张小斐现在有多红
自从《你好,李焕英》火了之后,张小斐的热度是日益上涨,当然,她也是成为了娱乐圈首位的妈系女艺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张小斐在《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中,饰演的是贾玲的妈妈李焕英,所以,大家在看过电影被她圈粉了之后,都在戏外叫她妈妈。这个其实也是一种很尊重的叫法,也没有调侃的意思,也并不是说张小斐老,而是说她饰演的这个李焕英非常生动,而且很深入人心,所以大家才会称她为妈系女艺人。
张小斐现在火了,很多人又想来蹭她的热度了,像是袁姗姗啊,非要说张小斐打呼噜啊,情商极低,像是孙茜之前因为综艺里和张小斐有了矛盾,这次就开始批评张小斐的电影不好看,真是没有道德。
Ⅲ 如何评价电影《你好,李焕英》中张小斐的演技
在2021年的贺岁档里,贾玲导演并主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成了一批黑马,目前该影片的总票房已经突破了47亿,比《唐探3》高出了将近5亿,大家对这部影片的口碑、演员的选角,以及演员们的演技也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随着电影的火爆,演员张小斐也成了“国民妈妈”,现在很多粉丝谈到张小斐的时候,都会戏称一句“咱妈”,随着粉丝数量的增加,张小斐成为目前娱乐圈里人气最高的女艺人之一。出道15年的张小斐彻底被这部电影带火了。
之前还有人以为张小斐只是一位喜剧演员,其实并不是的,她是正儿八经的表演系毕业的专科演员,与杨幂、袁姗姗都是同学,出道15年虽然她一直不温不火,但是在演技方面却是稳扎稳打,在这部剧中,她饰演的“李焕英”更是演技炸裂,让不少观众一秒入戏。
在张小斐彻底火了之后,她过去的一些视频和参加的综艺节目也被再次挖了出来。曾经在《我就是演员》中,张小斐和孙茜飙戏,她们合作了《盲山》中的一个片断,尽管在排练的时候,孙茜一直以“需要捋顺剧本为由”拒绝排练,张小斐也最终被淘汰,但是她的演技却让人惊艳。
当时张小斐说“特别想撕掉喜剧演员这个标签”,评委章子怡对她温柔的说:“我觉得你来这个舞台特别对,就你这个困扰,在我眼前是没有的,就根本不存在的”。看过这档节目的人都知道,能够被章子怡这么夸奖的演员真的不多。
Ⅳ 张小斐演的电影有哪些,演员张小斐的爆红史
一、
1986年1月10日,张小斐出生在辽宁鞍山。
鞍山是一座挺“刚”的城市,号称“共和国钢都”,盛产岫玉,风景秀美,东枕千朵莲花山,西挽辽河、浑河、太子河,有很多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里的人们生活安逸,性格爽朗,嗓门大,笑声亮,秧歌舞、二人转、小品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
1990年,赵本山第一次登上央视春节晚会,表演小品《相亲》,拿到了央视节目一等奖。从那一年起,带着东北口音的小品就成为中国人民春晚年夜晚的必备“佳肴”。
而此时,“小东北”张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中慢慢长大。
五岁起,妈妈送她去学跳舞。
老师说:“这孩子天赋不错!”
“那就继续练吧!”
这一练,练了十多年。
1997年,张小斐11岁,考进中央民族大学附中舞蹈班,小小的她便离开父母,独自到北京学跳舞。
演员章子怡也在这个学校里学过舞蹈,她曾说:“学舞蹈的女孩,特别能吃苦!”
张小斐也说:“那段时间特别苦,不过,我很感谢这段经历,磨炼了我的意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但练舞吃的苦,相较于人生的苦,才刚刚开始。
二、
2001年,张小斐15岁,她因为舞蹈特长进入中国武警文工团,成为一名舞蹈演员。
也是这一年,她萌生了想当演员的梦,除了排练和跳舞,她经常跟着文工团的话剧演员学习话剧,她发现表演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甚至比舞蹈更吸引她。
而这一年,张小斐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贾玲,刚刚考上中央戏剧学院。
大一时,贾玲的妈妈李焕英通稻草时不幸去世,贾玲非常伤心,觉得以后的人生“再也不会快乐了。”
20年后,贾玲和张小斐合作电影《你好,李焕英》,创下超40亿的票房收入。
不过,那时的她们,虽然同在北京,却在两条毫不相交的平行线上各自生活着。
2005,张小斐考进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跟杨幂、袁姗姗做同学。
这时,贾玲已经毕业,考入了中国广播艺术团,并在2003年拿下了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的一等奖,正式拜师冯巩,经过四年的拼搏,她在相声界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
刚进入大学的张小斐在同学中起点算是比较高的,舞蹈出身,又会演话剧,再加上她在武警文工团里养成的英姿飒爽的气质,大二时张小斐就开始演电影了。她出演的第一部戏是沈东导演的抗日题材电影《烽火岁月》,扮演女主林小童,是一位革命青年。
张小斐非常开心,她给妈妈打电话:“妈,我终于要拍电影了!”
随后,张小斐又拍了《大饼的莎士比亚》、《村学的冬天》等,但都没有太大水花。
三、
2009年,眼看要毕业了,仍然没有经纪公司要签她。
甚至,有制片人说“张小斐五官长得有问题。”
她想不明白,从小贴着“漂亮”标签长大,怎么现在大家却认为我“长得有问题呢?”
她去问老师:“为什么总有人嫌弃我长得不好看呢?我一点都不丑啊!”
老师说:“你是个漂亮的姑娘,但是现在的镜头流行的是另一种美,你得接受这个事实。”
“那怎么办呢?可是我不想整容啊!”
“千万别整容,不要一味地迎合别人。你要想清楚,未来你想做什么,愿意付出多大努力?”
“我要成为一名电影演员,为此,我愿意付出全部的努力。”
“好,那就学会坚持!就算时机未到,也要坚持!”
老师的话鼓励了张小斐,她不停地奔波于各个剧组,像商品一样不断地被人挑拣、否定、嘲笑,但是她认真地对待每一个角色,哪怕只是跑龙套,也会用最大的努力去表演。
那个时候,她经常五点起床,忙到凌晨收工,身上经常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吃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
有一次,张小斐在节目中说:“那时候我刚刚开始拍戏,身上没什么钱,特别饿,常常记不住上顿饭什么时候吃的。”
而那时,她的同班同学杨幂已经因为出演《神雕侠侣》、《王昭君》、《聊斋志异之小倩》、《红楼梦》等古装戏,被评为内地新“四小花旦”。
张小斐形容刚毕业时的自己就像“早餐摊的一屉包子,毕业的一刹那还是冒着热气的,但是凉得很快。”
一晃五年过去了,张小斐的演艺生涯还没有半点起色。
四、
无论如何,我要在北京生活下去!
此时的张小斐已经不像刚考上大学时那样心高气傲了,她得活着,然后才能做梦。
2012年,张小斐的同学杨幂凭借《宫锁心玉》爆红,张小斐的室友袁姗姗凭借《宫锁珠帘》也慢慢走红,而张小斐,选择重新面对现实,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事业单位——中国广播艺术团,做了艺术团的主持人。
这是一个大师云集的地方,团长是冯巩,有很多老艺术家,贾玲也是张小斐的同事。
刚进团的张小斐工作表现非常积极,除了做好日常的主持工作,业余还选修了话剧,人谦和又好学,得到团长冯巩和同事们的认可。
那时的贾玲参加了《百变大咖秀》,综艺范十足的她靠角色反串搞笑开始走红。
有一次,贾玲筹备小品《女人N次方》,其中一个角色没找到合适人选,冯巩向她推荐了张小斐。贾玲就去找张小斐:
“和我一起演喜剧呗!”
“sorry,我们美女是从来不演喜剧的。”张小斐拒绝了贾玲,她的梦想是做电影演员,一旦被贴上“喜剧演员”的标签,估计以后很难撕掉。
“给个面儿呗,给个面儿呗。”
“你有啥面儿啊。”
“我这么大面还没面啊。”贾玲捏着自己胖胖的面庞,把张小斐逗乐了。
“那就试试吧!”
这一年,张小斐第一次客串小品《女人N次方》,戴上了假发套,扮演一位扫地的五十多岁老大妈,两人第一次合作登上北京春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五、
通过这次合作,贾玲发现张小斐非常适合演喜剧,人长得漂亮,表现力强,包袱抖得自然,还能放得下身段学习。此后,两人关系迅速升温,不仅多次在一起合作小品,还成为生活中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而张小斐,一边在单位里做主持,一边配合贾玲演小品,同时,她继续奔走于各大剧组寻找自己的梦想,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在拍一场历史剧时,张小斐的眼睛被炸伤,但是剧组不仅没有做任何安抚,反而负责烟火的两个男的叫了几个女的围着骂了张小斐,小斐非常难过,在宿舍里痛哭。
贾玲深夜发文:“小演员,命真贱,快变成大腕吧,你离姐的偶像就差一部戏了!”
多年以后,贾玲的“金口玉言”果然成真,此是后话。
2014年,张小斐参演的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在央视一台播出,她扮演心地善良正直的农村女孩齐槐。
2015年,张小斐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和冯巩、高晓攀等合作小品《小棉袄》,饰演冯巩的女儿,被全国的观众认识,亲切地称她“冯巩爱女”。
春晚的余热还没过,张小斐就被贾玲拉进了《欢乐喜剧人》的小组,一场戏接一场戏地排练,时间安排地很满,但张小斐从不叫苦。贾玲与张小斐这两个姑娘,一胖一瘦,一动一静,一个胖萌,一个高瘦,形成强烈的喜剧效果,带给观众们很多欢乐。
贾玲火了,张小斐作为“贾玲的搭档”也渐渐有了知名度,大家把她称作“喜剧界的颜值天花板”。
2016年,贾玲成立“大碗娱乐”,张小斐成为公司签约的第一位女艺人,她跟贾玲彻底捆绑在了一起。
此后,她又和贾玲连续四年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2018年的《真假老师》,2019年的《啼笑皆非》,2020年的《婆婆妈妈》,2021年的《一波三折》,每一次演出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六、
喜剧人生越来越热闹了,但张小斐仍记得心中的梦想:想做电影演员。
2018年,张小斐来到了《我就是演员》的舞台,想通过这个舞台撕掉“喜剧演员”的标签,可以向“电影演员”再进一步。
在《盲山》的表演片段中,张小斐一改往日嘻嘻哈哈的喜剧演员形象,出演一位被拐卖到山里的女大学生,以一个悲情女大学生的形象出演,无论是眼睛里的泪水,还是当众撩衣服喂孩子的心酸,都证明了张小斐不俗的演技。虽然最后没有晋级,但张小斐的形象更加立体了,她不仅仅是喜剧演员,还可以是电影演员。
她只是在等一次机会。
这一次机会,是贾玲给她的。
2021年,春节档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由张小斐饰演贾玲年轻时候的妈妈李焕英,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满是温和亲切的“妈妈气”,被大家称为“国民妈妈”。
截至发稿,《你好,李焕英》票房已经突破40亿,张小斐也喜提“40亿票房电影女主”,这场电影不仅圆了贾玲缅怀母亲的梦,也圆了张小斐成为“电影演员”的梦。
还记得贾玲那句话吗?
“小演员,命真贱,快变成大腕吧,你离姐的偶像就差一部戏了!”
20年过去了,“小演员”张小斐终于成“大腕”了。
这一年,张小斐35岁,一个大器晚成的电影演员终于爆红了。
Ⅳ 张小斐爆红4个月后,被曝“耍大牌”:好品德,才是社会的通行证
2021年2月12日,《你好,李焕英》在中国大陆上映,最终斩获54亿元的票房。
因为这部电影,张小斐挤进了一线女星的行列,到哪儿都被人捧着。
不过人红是非多,谁也逃不掉。
6月30日,某位自称是北电学生的网友,发文爆料称张小斐耍大牌。
起因是这位网友所在的北电学生剧组,为了拍一部片子,提前半个月定了一个拍摄场地,开拍前却突然被张小斐剧组截胡,用作平面广告的拍摄。
张小斐剧组把音乐开得很大声,导致他们的拍摄无法在旁边同时进行。
期间,他们曾多次与张小斐工作人员沟通,却没有得到回应。
无奈之下,只能重新补贴两万块,才堪堪把拍摄完成。
为了证明自己话语的真实性,该网友还配了一个视频,视频中张小斐穿着一身白色衣服,被一群工作人员拥护在中间。
末了,他还嘲讽了一句:“没想到资本的力量这么大。”这句话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纷纷在评论区吐槽张小斐红了就开始作妖。
但后面事情有了反转。真实情况是影视基地同时签订了两个剧组,张小斐的拍摄时间在合理范围。
也就是说,是影视基地的问题,网友骂错了。
01
去年网剧《隐秘的角落》火遍全网,也顺便带火了“后妈”李梦。长相清冷高级有辨识度,演技自然不生硬,这样优秀的90后演员,当时被很多人看好。
然后就在李梦想再火一把时,却翻车了。在节目《演员的诞生》中,导师们问起关于她耍大牌的种种传闻,本来可能只是给她一个澄清的机会,却意外坐实了传言。
在被问到为何被《白鹿原》剧组换掉时,李梦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理由,最后干脆直接表态道歉,表示自己性格有缺陷,边说话边流泪,极其动情。
原因真的那么单纯吗?
在拍摄《隐秘的角落》时,李梦有一场需要削苹果的戏。拍完一个镜头后,导演要求换个角度再拍一遍,于是道具师拿来了新的苹果。
李梦拒绝了,她说“我要和刚刚那个一模一样的”。道具师只能拿着第一个苹果,和现场所有苹果一个个对比,尽力找出最像的那个,可惜,都无法入她眼。
最后,道具师只能妥协,晚上十二点半满大街去找苹果。
这是苹果的问题吗?
是性格有缺陷吗?
不是,这是演在耍大牌,故意找麻烦。 所谓的演戏认真并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认真和较劲是两码事。
节目播出后,李梦更多地“耍大牌”行为被扒出。
2016年,李梦参演电影《老腔》。在拍摄期间,她撒泼大喊着要“加戏”发坏脾气,直到制片人屈服才肯平息。
2018年,李梦曾和吕雪凤合作,拍摄了电影《那个我最亲爱的陌生人》。
然而,在拍摄结束后,吕雪凤公开表示:非常讨厌李梦。
因为在一次拍摄中,所有设备都准备好了,但李梦因为觉得自己的一撮头发,让化妆师弄了十五分钟,让所有人在太阳底下等她......
一个演员如果有一个人说她不好,可以理解为个人己见,但如果凡是合作过的人,都说她不好,只能证明,她真的有问题。
我们都知道,拍一场戏是需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的,明星在荧屏前光鲜亮丽,需要幕后几百人四处奔波。
不奢望明星以同样敬畏的态度,去对待工作人员,但最起码应该体谅别人,不刻意刁难,不盛气凌人。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性格不是借口,态度才是真正的问题。
02
上一年,东方卫视推出综艺《亲爱的,来吃饭》。宣传的初衷是:叩开普通百姓的家门,用一顿饭的时间,带你一探平凡人家中不平凡的故事。
节目模式是:贾乃亮和王祖蓝化身蹭饭团长,带领不同的飞行嘉宾,在上海市区中寻找可以蹭饭的家庭。
乍一听,还挺温馨, 然而镜头前温情没发现,明星的丑陋的一面反而暴露了。
在一个片段中,王祖蓝和范湉湉,随便按下一栋居民楼的门铃, 上来就是毫不客气:“能来你们家吃饭吗?我们是东方卫视的节目。”
对方可能有些不理解,又或者不想上电视,委婉拒绝了。
王祖蓝却丝毫不留情面:“家里没人,那你呢?”
自以为很幽默,其实让人难堪。
接着,他们又模仿路人警惕的模样,仿佛嘲笑路人滑稽可笑。
就这样,一直到天黑,他们才找到了一个蹭饭的家庭。然而当自己的鸡蛋炒糊后,范湉湉又开始责怪别人的铁锅不好。
此前还用夸张的表情,吐槽男主人家穷,工作不稳定且没前途。
而另一边,孙艺洲在找到蹭饭家庭后,全程都在当甩手大爷,当他因为冷要求女主人开空调,却被告知空调坏了10年没有开过时,他表现出来的震惊和难以置信,真的给人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许多素人和明星同时存在的节目,到最后都会变成明星秀优越的场所。就像这个节目,从头到尾似乎都在说:“普通人被明星蹭饭,是至高无上的荣幸。”
大明星享受惯了,肯定不能体谅底层百姓的苦难。可大多数人,不就是从底层爬上去的吗?
明星公开“耍大牌”的行为还有很多。比如某女星耍大牌迟到,让一群小朋友演员淋雨等;
某男星拍摄现场突然要吃油泼面,吃不到就不上台;
某男星不配合采访,擅自离组,给制片方造成巨大损失;
某女星让主办方准备进口矿泉水供她洗澡......说白了,这些人就是被捧得太高了,在粉丝的恭维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但不要忘记,人终归要回归现实,被捧得越高,被摔得越惨。
03
圈中也有很多榜样。他们在爆火时仍保持谦虚,在热度退散后仍坚持初心,在名利双收后,不忘记是粉丝造就了自己。
王菲时常给人很孤傲的感觉,但其实内心十分友善。面对歌迷的时候,她除了对影迷的要求来者不拒以外,还能在和影迷合影时边摆造型边剥桔子,就像邻居大姐大一样。
她还和老公创设了嫣然天使基金会,为慈善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周润发身为一位节俭帝,平日自然少不了和老百姓接触的机会,而他无论是在街上买东西还是坐巴士出行,都没有一点大腕风范,相反还会和同车百姓一起聊天,无拘无束。
钟汉良在宣传电影时,担心粉丝在外等候太热,就邀请粉丝们进贵宾休息室休息。他还为粉丝设立了奖学金,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粉丝跟偶像的关系:既能载舟,亦能覆舟。虽然他们做的这些事,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但重要的是,他们从来不觉得自己优于众人,反而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得很低。
真诚和谦虚,是通往一切的道路。这样的人,活该他们红一辈子。
04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实是有义务和责任做好“ 社会 榜样”的。对于这些不把他人放在眼里的行为,我们一定要强烈谴责。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管是做人,还是从艺,都要德为先。
真正的明星,往往都懂得这一点:“越大牌,越不耍大牌。”
与其成天想着刁难别人,靠耍大牌来制造“我很红”的假象,不如想想怎么提高自己的演技。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良好的品德,才是 社会 的通行证。
Ⅵ 爆红4个月后,张小斐翻车了...
1
2012年5月4日,贾玲发了一条微博。
贾玲口中的“小演员”,就是如今大红大紫的张小斐。
其实贾玲和张小斐的相识还多亏了冯巩。
2012年,没有名气的张小斐遇见了学相声表演也没有名气的贾玲,她们第一次合作北京卫视春晚《女人N次方》。
因为性格都是很乐观积极的女孩,所以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到如今,这段友谊也已经持续将近十年了。
2021年2月12日,《你好,李焕英》在中国大陆上映。
这部由贾玲、张小斐两人共同合作的奇幻喜剧电影,最终斩获54.14亿元的票房。
目前该电影排行中国电影总票房第二名,第一名是吴京的《战狼2》。
也是因为这部电影,两位一直坚持着梦想的女孩,都受到了命运的馈赠。
贾玲成了中国票房最高女导演。
张小斐也圆了当初的电影梦,成为火遍全国的大咖,在 娱乐 圈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参加各种活动都是坐在前排,各式各样的红毯秀,出场就是闪光灯追拍个不停。
主流 时尚 品牌的高定,大牌珠宝闪闪发光...
以前张小斐也经常受邀参加活动。
但都被主办方当成透明人,甚至没有给她准备座位。
现在她终于挤进了一线女星的行列,到哪儿都被人捧着。
那些曾经帮助过她,或是招惹过她的人,也都被拎出来夸一夸,踩一踩。
“唉,以前(不红的时候)在剧组里边,你能遇到各式各样的人。现在(红了之后)身边全是好人,每一张都是洋溢的笑脸。”
这是黄渤在某次采访时说的话,现在看来,真是别有一番道理。
其实吧,这不只是 娱乐 圈的现状,而是所有圈子的现状。
当你足够强大时,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
2
不过人红是非多,爆红四个多月后,张小斐还是逃不过“红极必黑”的定律。
6月30日,一位自称是北电学生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爆料张小斐耍大牌。
据该网友所说,他们是一个北电学生剧组制作,因为要拍一部戏,所以提前半个月定下了某个拍摄场地并支付了全款。
本来预定是晚上7点半开拍,结果张小斐突然也来到了这个拍摄场地。
张小斐那边是在拍一个平面广告,但是把音乐的声音开得非常大。
众所周知,拍戏要说台词,后期配音这种显然不适用与学生团队。
而张小斐一方由于声音太大,导致该学生团队的拍摄无法进行。
这位学生跟张小斐的工作人员及场地负责人员都有过沟通,但双方都敷衍着不管事。
无奈之下,这只学生团队的戏只能延迟至张小斐拍完平面广告。
这一拖就是4个小时。
由于拍摄延迟、器材迟还等原因,最终导致一众学生再贴了两万元开销。
该学生还发了一个视频,视频中张小斐身上穿着白色的礼服,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对着镜头摆POSE。
现场还有许多工作人员,有一小部分人疑似是爆料者团队的。
张小斐的团队正忙着拍摄,而那一小部分人却无事可做,只是在一旁拍拍照。
视频的画外音来自一名男子愤怒与无奈的声音:这谁啊?兄弟们!
顿了几秒后,该男子还感慨道:“火了就是不一样啊!”
看过视频的网友们也忍不住了,纷纷在评论区吐槽张小斐红了之后就“飘”了。
3
有一说一,该网友的爆料有文字有视频,看起来的确像这么回事。
但事实是否如这位网友所说,张小斐是否真在耍大牌,真相尚未盖棺定论,还需要当事人的回应。
大家也不必就此声讨张小斐。
只是,针对“明星红了之后耍大牌”这个现象,还是可以讨论的。
其实在 娱乐 圈里,明星耍大牌屡见不鲜。
更有甚者,片场一言不合就收工走人,严重耽误整部剧的拍摄进度。
前段时间,刘嘉玲在《对照记》中采访李少红导演时,就问到了这类问题。
“你最不喜欢和什么样的演员合作?”
李少红导演表示自己也遇到过一些不好沟通(脾气大、讲排场)的演员,有的演员甚至在片场掉头就走了。
不过李少红导演也不惯着他们,她会直接删除对方的戏份。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还是十分解气的。
像之前因为《延禧攻略》而走红的吴谨言也是如此。
当时她的名气和热度直线飙升,还赢得了华鼎奖电视剧最佳女演员奖。
然而好景不长,一次“耍大牌”的采访,让她深深地陷入舆论的风波中。
事件的起因是吴谨言团队和《中国电影报道》约定好了采访时间,但是采访组到场时却没有看到吴谨言的身影。
采访组7个人等了半小时后,又被吴谨言团队告知采访地点发生了变动。
之后采访组扛着设备匆忙赶往十几公里外的指定地点,结果吴谨言团队并没有协调好场地,甚至还要求采访组支付场地费用。
最后又改称吴谨言有了其他安排,采访时间大幅缩短,根本无法满足内容需求。
此举彻底激怒了官媒频道,直接点名批评: “从艺路上任重道远,德为先。”
央视网也紧随其后,怒批吴谨言“耍大牌”。
之后吴谨言本人则是公开道歉,表示会吸取教训,一定引以为戒。
对此,网友们怒其不争,纷纷表示吴谨言“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4
《风俗通义》中有个典故: 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驱驰不已,至于瘠死。
说的是有个人养了一匹好马,路人纷纷夸他的马儿跑得快,他听了之后心中大喜,于是策马狂奔,越跑越快,结果把马活活累死了。
“观者”固然是杀死这匹马的诱因。
但真正“杀马”的,还是“喜其言”的“长吏”。
因为他在一片路人的赞美声中,逐渐失去了正常的心态。
鲁迅先生曾说,欲置人于死地,可“棒杀”,亦可“捧杀”。
但有的时候,捧杀一个人要比棒杀一个人容易太多了。
因为人们往往能承受别人的恶言恶语,却受不住几句虚假的恭维。
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斥着大量杀人于无形的捧杀。
比如,在职场上就经常能听到类似“名牌大学毕业就是不一样”“某某能力真强”等等话语。
这些话会变成种子,然后埋在心底。
随着日复一日的积累,让人不断自我膨胀。
直到某天突然碰上一个棘手的项目,那些“夸”过你的人就会站出来。
“这事交给某某,他肯定行的。”
这时候,你就被架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接受也不是,不接受也不是。
事情的结果可想而知,捧得越高,摔得越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不要因为路人的“赞美”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产生虚幻的优越感。
当虚幻被戳穿,你将从云端跌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