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夺命十三剑的作品概况
由新诗入门。初中时曾在《联合报》发表新诗(1952)。
第一篇拿稿费的小说:短篇文艺《从北国到南国》(1955)。
生平撰写武侠小说六十余部。
第一部:《苍穹神剑》(1959-1960)。
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著作:《楚留香系列》
知名度、流传度最广的小说:《楚留香系列》
篇幅最大的武侠小说:《绝代双骄》和《武林外史》
被最多读者肯定的“古龙第一书”:《多情剑客无情剑》。
先有剧本后有小说、取消章回体的奇书:《萧十一郎》。
依事件而非时序排列的得意之作:《欢乐英雄》。
金庸邀稿、有接班意味的作品:《陆小凤传奇》系列。
唯一以近代都市为背景者:《绝不低头》。
最痛苦的创作经历:1974年《天涯·明月·刀》被《中国时报》腰斩。
最后发表的武侠小说:《大武侠时代》系列(1985)。
四大系列:
《小李飞刀》、《楚留香》、《陆小凤》、《七种武器》系列。
三小系列:
《萧十一郎》、《江湖人》(《三少爷的剑》)、《大武侠时代》(/《短刀集》/《猎鹰·赌局》)系列。
空有其名的系列:“惊魂六记”,仅为第一部《血鹦鹉》完成前5章,其后由黄鹰续。 从北国到南国 ▪ 谁来跟我干杯 ▪ 绝不低头
㈡ 《南海十三郎》十三郎的悲惨命运是否早已注定
这部电影说来有些年头了,电影的名字叫《南海十三郎》,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具体时间已经忘记了,约莫有七到八年了,或者还要更长一点,我实在无法确定,那时候经历一场大病,您是知道的,有些时候就待在广州。而这个电影最初也是在广州的二姨家看到的,南海十三郎这个年青时就才华横溢张狂了得无限风光的男人后半生却因为清高孤傲不愿向俗世妥协而万分潦倒成了别人眼里疯癫的叫花子,没人记得他前半生所编写的那些名粤剧,也再没有人恭敬的叫他一声十三哥了。看到这个天才的后半生让我唏嘘感叹了很久,也记住了电影中的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说一般天才只有两种结局,一种是早死,一种是疯掉。就好像电影里的唐涤生和十三郎一样,过了这么多年再重新寻来看,感触又更是加深了。 哦,我想二舅可能还不知道十三郎是谁吧,电影里一开始就对他的身世进行了介绍,十三郎原籍广东南海县,名叫江誉鏐,又名江誉球,南海十三郎是他的艺名。父亲可是个有名的精研饮食的家伙,人称江太史,后来在专写吃喝心得的作家沈宏非先生的某篇文章中见他有提起过江太史这个人。“粤菜中的经典传世之作“太史五蛇羹”(港澳至今犹传,但90年代初已在发祥地广州式微),即在江太史的亲自指导下诞生于江家私厨。太史交游广阔,三山五岳、黑道白道都来,太史第内常年高朋满坐,饭局不断……”在那篇文章中也见沈先生提起在美国教授烹饪的江献珠女士所著《兰斋旧事与南海十三郎》,就是说他祖父江太史以及十三郎的,不过并未看过这本书,所以对十三郎的印象还是仅仅来之这部电影。
㈢ 南海十三郎
十三郎已经出现在了香港大学举办的一个西式舞会上,他依旧中衫长褂,与四周的环境格格不入,满口之乎者也,简直让人失望,难道这个迂腐可笑的人就是南海十三郎?然,真正的精彩才开始,因为他一生中唯一的花出现了,而他坎坷跌宕的人生也就此开始!莉莉是舞会上一朵清新的百合花,前一刻还口口声声‘庸脂俗粉’的十三郎对她一见倾心,就这般迎了上去,开始了一番令人忍俊的追求,个种的妙处非观者自己不能品味。短短的一支舞的时间,足够让十三郎放弃家,放弃学业,就这般身无长物地追随去了上海!整整两年,待两年后困顿潦倒回家时已十足十街边乞丐的模样,但眉眼神情中的狂放不羁却丝毫不减一分,看他满不在乎地与父亲再次棋桌撕杀,天真若此,也只有南海十三郎!
镜头再转,十三郎开始和所有富家子弟一样吃饭听吸、游手好闲,原本以为又要失望,但他忽地拿出一本他自己写就的《寒江钓雪》,完全不知天高地厚地就这个交给了当时粤剧红伶薛觉先!至此响彻香江、粤剧界的最富才华才情,集编剧编曲于一身的南海十三郎横空出世了!
这样的身份太适合他了!他将自己骨子里的狂放、不羁、恃才、傲物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如昙花一现它最美丽地芳华,烟花燃烧它最绚烂的刹那,然后却也就再难找寻了!
因为战争已经开始,这叫人不禁想,如果十三郎就这般桀骜到老该有多好?但也因为这场战争,我们才真正看到,真正了解了十三郎,那是一根只有十三郎才拥有的傲骨!一根远不是清高狂傲、目空一切的劣骨,而是一颗比谁都挚热,比谁都坚定的爱国之心,忧国之情!正如他狂打那个演出靡靡之音,丧志之舞的剧作时大喊的——我编的剧统统引人向上,对得起天地良心!然而这时的人们已不再需要这样的南海十三郎了,战后人们选择逃避,沉沦,甚至遗忘!于是就有了猩猩调戏女子这出荒唐可笑的剧目。
说实话,看到这里是笑不出的,想落泪,偏偏一滴也流不出,被堵住了,闷在心头,是一种难言的悸动与痛!南海十三郎已经沦落到为这样的一出戏续写剧本的地步,但是没有绝望——猩猩还是那只猩猩,受辱的女子也还是那个,但是十三郎让她站直了身躯,大声喝叱,拿起了长枪,在他笔下猩猩也终于拿起了武器,改邪归正与女子们一同进战场保家卫国!可笑吗?可能吧,我只是会心地笑,呵呵,心里道,这才是南海十三郎呢。
随后就是窘迫与潦倒,但他的那根傲骨却愈来愈与世格格不入,侄女梅仙的那本电影剧本让十三郎最终对这个迷乱腐朽畸形的社会彻底失望!接踵而来的相逢,那已嫁作人妇,雍容华贵的少妇莉莉已经记不得他这个曾经风采卓绝倾心相随的痴心少年,南海十三郎跳轨自杀!
却没有死!他因为失去记忆,将自己彻底癫狂,那年他三十八岁!此后世上再也没有惊艳骇俗、才华洋溢的天才十三郎,而街边巷头多了一个从来不洗澡,肮脏疯癫的叫花子。
他真的疯了吗?他真的狂了吗?他只怕是这个世界上最清醒的人了吧?他说,洗澡有什么用,只要心干净的就好!他对警察说,汉奸偷了我左脚的鞋,走狗偷了我右脚的鞋,所以我走不了路了!他画了一幅画,叫雪山白凤凰,整天带在身上,一刻不离。旁人眼中那只是张白纸,但他知道这不着一尘一染的干净无暇才是他真正的雪山白凤凰。
一九八三年,南海十三郎倒在街头萧瑟的寒风中,享年七十四岁。他的一生,住过两次精神病院,精通英、法、德多国语言,写作流传至今的粤剧佳作,却大半生痴痴颠颠、流落街头。他死后,那个警察为他赤裸的双脚穿上鞋子,用他的雪山白凤凰掩盖他的面目,想来他做了件十三郎真正希望的事。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被一个同样天才的编剧娓娓道来,令人只感觉两字——精彩!人生的精彩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吧,而是这般忠于自己一个人的吧?
这部电影说实话也真是一个人的精彩,那就是十三郎的扮演者谢君豪,听说他因此片拿了影帝,真正的名至实归,这么好的演员竟鲜少见其他作品,不免有些可惜。刚出场的十三郎是舞会上迂腐的少公子,油头粉面,拿腔拿调实在不招人喜欢,但随着他慢慢,不温不火将人物的性格铺展开来,那个惊世艳俗的十三郎无可争议的出现了。
然后有两个人物不得不提,一个就是十三郎的父亲,一个就是他唯一的徒弟。江孔殷,清末最后一科进士,世称江太史。原本已经想象得出这样个人物会是怎样的性情,但是出场后与少儿十三郎那一场戏,却着实大出意料,顿觉这也是个不凡的人物!可能有些细节不经意就会被忽略,我不提他与少儿十三郎对弈时的可爱模样;不提少年十三郎出走两年后返家,他竟以盲棋相罚,这间的父子情无法言语;我也不提潦倒十三郎自杀不成,是这个年迈苍苍的老父将他接回家中,依然是对弈的场景,只是物是人非,但有一种情却丝毫没有变过……我只想说,当薛觉先邀请十三郎进入戏班创作剧本时他那真正为子成才,为子骄傲的神情!那是个什么时代?只有真正了解孩子,明白孩子追求的父亲才能真正不计一切的展现出最衷心的喜悦与永远不变的支持吧?这个生性猴状的太史公是最伟大的父亲,看着十三郎不经意地与他一样抓耳挠腮,不得不感慨天真若此,可爱若此,也只有这般真正不俗的父亲才生得出另一个不俗的儿子!
唐涤生,一个不输十三郎惊世才华的青年,给我的感觉是同生唐代的李白和杜甫。但是可能因为演员的原因或剧本的限制,这个角色有点弱,但丝毫不影响衬托十三郎不易为人察觉的丰富内心世界。从一开始不屑桀骜到后来的惺惺相惜,直至最后大骂相斥,十三郎真正的识才惜才爱才一点一滴展现无疑。多年后香港再遇,因为唐涤生,他几乎要重新振作了,却谁知天妒英才,粤剧界又一代宗师,却死于心脏病突发,年仅四十六岁!南海十三郎真正的两次情感流露就是唐涤生死时的大恸大悲以及听闻父亲亡故时那流不出泪的眼中深藏的悲伤。
影片中有句话说,真正的天才只有两个下场,一个是英年早逝,一个就是变成疯子……
最后是我自己感慨,在这个偶像漫天飞的时代里,还有谁愿意静下心去看一些隽永的老影片,例如这几乎名不见经传的《南海十三郎》。
再给你一个网址你瞅瞅大家的评论就明白了。
希望能帮你哦~~~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3913/
㈣ 夺命十三剑的招式名称
夺命十三剑的招式名称;剑出封喉、回风夺月、青峰割面、挫腕弹剑、弓身望月、低首落靴、退步返燕、流光转逝、弑神灭佛、退步返燕,另外有4招,没有记载。
(4)夺命十三郎电影全集扩展阅读:
夺命十三剑,是一个名词。来源于台湾著名小说家古龙的武侠小说《三少爷的剑》,指书中主人公燕十三的家传剑法。也指可以夺命的十三把剑。
作者介绍:
古龙(1938.6.7—1985.9.21),原名熊耀华。
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
他在1969年创作了一部先有剧本后有小说的武林奇书《萧十一郎》,赢得读者的广泛赞赏。
古龙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
他的武侠小说创作理念是「求新求变」,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他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
古龙为人豪气干云,才华惊人,以无比丰富的创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武侠巨作,影响巨大,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㈤ 唐涤生背叛了十三郎了吗
没有。唐涤生和十三郎是电影《南海十三郎》中的人物角色,其中唐涤生想要继续跟着十三郎,却被十三郎大骂一通,因此负气去了中国香港,所以唐涤生并没有背叛十三郎。该电影是由高志森导演,杜国威编剧,谢君豪、潘灿良、苏玉华、吴绮莉等主演的。
㈥ 如何评价《南海十三郎》这个故事
一个荒诞的故事,透露出当时的心酸,令人想哭,“别人笑我太疯狂,我笑他人看不穿”就是这本书。《南海十三郎》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AmnI7xyY4iBW22AOqEYhFw
㈦ 夺命十三剑的作者生平
由于国共内战的缘故,熊耀华随家人移居香港,就读于德声教会小学。1950年漂洋过海,定居台湾。先就读台湾师院附中(今师大附中)初中部。
据当时同届三十七班朱邦复说,熊耀华当时就读卅五班,喜欢上三十七班的古X凤,因此后来笔名取作古龙。[1]1954年秋考上成功中学(高中)。熊耀华在这段时间大量写诗,投稿蓝星诗刊、成功青年等。然而高二时,父亲熊飞(熊鹏声)无故抛弃妻儿,不久熊耀华亦离家出走,独居于浦城街,投靠外省帮派四海帮。
高二时(1955年),熊耀华在晨光杂志发表小说《从北国到南国》,1957年秋,古龙进入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就读夜间部的英语科,第二年弃学。为了谋生,他开始从事武侠小说创作。1960年至1963年是古龙的萌发阶段,发表了《孤星传》和《护花铃》等十余部小说。这时,台湾武坛以三剑客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为尊,古龙特意结交他们,还替他们代笔了几部作品。最重要的朋友牛哥(李费蒙)、牛嫂(冯娜妮,古龙中学及专科的学姊),和邹郎和胡正群等兄长也很照顾古龙。
1963年起,第一个妻子郑月霞(莉莉)开始和古龙同居于台北县瑞芳镇。感受家庭温暖的古龙,接连发表了《情人箭》、《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名剑风流》、《武林外史》和《绝代双骄》等六部长篇;1967年又出版《铁血传奇》(即楚留香传奇),集武侠、文艺、侦探、推理、寓言于一身。以上作品皆接近或超过百万字,质感也明显提升,可视为创作的茁壮阶段。1964年至1966年发表的《浣花洗剑录》向《宫本武藏》等日本时代小说取经,探索武道(天道),另辟武侠蹊径。《武林外史》奠定古龙武侠小说的“浪子”风味,强化了《名剑风流》的现代感。《绝代双骄》有明显的寓言化倾向,是颇受到好评的长篇武侠喜剧。附带一提的是,当时香港知名作家倪匡替明报邀稿《绝代双骄》,从此和古龙结为莫逆。
1968-1969之交,《多情剑客无情剑》开启了古龙创作的成熟阶段。《多情剑客无情剑》、《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欢乐英雄》、《大人物》、《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系列、《天涯‧明月‧刀》、《三少爷的剑》、《白玉老虎》、《碧血洗银枪》及《英雄无泪》等作品均广受读者欢迎。其中《陆小凤》系武坛首席名家金庸封笔后亲自为旗下的明报邀稿,有世代传承的意味。另外《天涯‧明月‧刀》因理念较为前卫,被中国时报腰斩,古龙常引为憾事;1976年香港邵氏以《流星‧蝴蝶‧剑》和本书为底本,开创了武侠电影的又一次高峰,也缔造了古龙的电影时代。中国时报后来又向古龙邀稿,于是就有了《碧血洗银枪》。
古龙的创作理念是“求新求变”,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从创作中期直到末期,他不断突破自我,多次说“武侠小说到了要变的时候”。中外镕铸者,如王度庐鹤-铁五部曲和《野性的呼唤》共融于《多情剑客无情剑》,又如史坦贝克《薄饼坪》启发《欢乐英雄》,《教父》和日本漫画《带子狼》融入《流星‧蝴蝶‧剑》。他也在小说渗入散文和新诗的句法,写出《天涯‧明月‧刀》等小说。直到1979年《英雄无泪》《新月传奇》完成后才走向衰退,创作锐减,代笔横行。古龙就此江郎才尽,生涯未再发表重要作品。
㈧ ‘十三郎’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张宇的老婆是十一郎。
你问是不是电影《南海十三郎》呀。
香港电影《南海十三郎》故事曲折,富有传奇色彩,自然免不了有虚构成分。其实,南海十三郎是佛山张槎人,而且是两个人。
晚清期间,张槎朗边村出了一位翰林,名叫江孔殷,膝下一子一女,颇具才情。女儿江畹征20年代为薛觉生写了多个剧本,获得成功。由于当时封建礼教观念仍然严重,女子不宜抛头露面,只好署名“南海十三郎”,并托胞弟江枫转交。江枫在反复抄写、传送剧本过程中,也不知不觉爱上了粤剧。
不幸畹征英年早逝,江枫便接过“南海十三郎”的笔名,继续充当薛觉生、白驹荣等粤剧名伶的开戏师爷。《花落春归去》就是同名粤剧的一个唱段,在中国曲艺家协会广东分会编印的《粤曲集成》中占有一席之地。
抗战胜利后,江枫得了精神病,到香港定居,生活相当贫苦。1956年薛觉生逝世,更加剧了他的病情,被送往香港青山精神病院,80年代初离开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