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期间阿尔巴尼亚用的机枪是哪国的
《人民日报》1970年12月5日刊发评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阿尔巴尼亚故事片《伏击战》观后”。
《北京日报》1970年12月6日的影评标题是:“不畏强暴,坚持真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文汇报》1970年12月8日登载的文章标题是:“山鹰展翅敌丧胆。”
影片里的游击队与强大的德军相比,实在称不上是一支对等的部队。影片里的这一支着装不一、子弹欠缺、食物匮乏的部队,几乎是拼尽全部的人力与物力,与德军展开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战斗。
电影里的这一场战斗,是一个有着更深意图的整体战役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电影里的人物对话里,感受到这一场战役的目的,不过是起到“围魏救赵”的用意。
影片里的政委对游击队的战斗形势作过如下的分析:“参谋部通知我们,有一支德国机械化部队和突击队要在本月26日以前到达这个地方,纳粹匪徒就是想从我们部队的背后出去,敌人的大部队,已经被击溃了,完全垮了。”“我们主要的打击力量集中在他们前头,阻止他们前进。”
在下面另一个场景中,政委继续对战斗的目的进行了阐述,这是对普通战士讲述的,所以比上面传达的通知还显得通俗易懂,且有鼓动性。
其鼓动性的形势分析称:“敌人冬天的攻势遭到惨败以后,又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行动,向我军进攻,但我民族解放军正在进行反击,也同样把纳粹蠢猪的第二次侵犯打得落花流水。党交给我们一个主要任务,我们的游击大队正在战斗,并已经击溃了敌人的主力部队。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狙击敌人机械化部队对大部队的进攻。”
从两个场景里的形势分析来看,游击队面临的局势其实是相当危险的。我们可以看到,德军展开了冬季攻势,第一波没有达到目的,但是第二轮敌人的进攻又已经开始了,而且德军一直在追着主力部队打,而这支游击队的目的,就是完成上级交给的狙击敌人的机械化部队的任务。
这是一场伏击战,但更像是一场狙击战,所以战斗的凶险可以从影片里的背景交待中大致地看出来。
电影里所说德军的冬季攻势,是从1943年11月开始的,持续了近三个月。影片里提到的本月26日德国机械化部队将到达本地,应该指的是1944年1月26日这一个具体的时间点
2. 电影《伏击》中的石永凯是谁扮演的
石永凯 饰演者 徐佳
角色简介:石永凯,有勇有谋,永敢正直,只是这个男人有时候会犯一些致命的错误,情感上比较丰富。率领“虎贲”特战队征战大江南北,谱写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传奇。
剧情简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守城军官的石永凯在南京保卫战中结识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袁玉婷、大学教授周永民、国军士兵许秀岚、帮派首领林万龙、民间手艺人陈熹年、爱国富商彭松祥等人,他们团结一致,成功保护大部分幸存的南京市民和朝天宫国宝。在撤离南京城时,袁玉婷不幸牺牲,她的共产主义精神鼓舞了石永凯。在新四军的安排下,石永凯组织“虎贲”特战队,先后在徐州大营救、武汉鱼雷战、火舞谍影、军火迷踪、赌场鏖战、皖南锄奸等斗争中,伏击日寇,威名震震。石永凯率“虎贲”小组围剿上海日军细菌战“血菊计划”总部时与永野秀一部激烈交火。搏斗中,石永凯刺穿永野秀一的咽喉,粉碎日了军在华东区的特工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石永凯率“虎贲”特战队征战大江南北,谱写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传奇。
基本信息
个人概况
中文名:徐佳
外文名:joe
别名:佳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星座:射手座
血型:A型
身高:180cm
出生地:新疆
出生日期:1980年11月26日
个人成就
影视成就:▪ 2011 第28届 中国电视剧飞天电视剧一等奖 我是特种兵 (获奖) ▪ 2011 第06届 中国影视华鼎奖十佳电视剧 我是特种兵 (获奖)
个人背景
职业:演员毕业院校:南京艺术学院
代表作品
影视作品:我是特种兵、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特种兵之火凤凰等其他作品:《铁甲舰上的男人们》、《与狼共舞》等
其他信息
生肖:猴经纪公司: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
3. 电影《伏击》的观后感
故事讲述的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平定七亘这个偏僻的小山村,
犯下的滔
天罪行。
这群畜生杀进村里,
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
八路军将士决定来一场战斗,
将这些魔鬼赶走。一场轰轰烈烈的激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可是,敌人实力比我军强,营长“王疯子”决定采用游击战。他带着自己的
士兵绕着山头走了三天三夜,
寻找战机。
可是有的士兵不解,
成天在山沟沟里乱
转悠,为什么不和小鬼子真刀实枪地干一回。瞅瞅,
“小四川”就向班长叨起了
咕哝;
“班长,你说是我们追鬼子,还是鬼子追咱们,难怪别人说咱们游击队员
是
‘游而不击’
。
”
可能是营长的耳朵太灵敏,
他停下脚步,
走到
“小四川”
面前,
笑嘻嘻地说道:
“你小子肚子里的那点儿鬼心思,说都知道。别给我瞎掺和,好
好准备打仗,准备打胜仗!
”
走了好久,也没见鬼子的影子,营长要求大家就地休息。
“小四川”又向班
长吹风,
“班长大人,你看我们北方有山海关、绵竹关,马上就要到娘子关了,
到了您家门口,不打个胜战,怎回家见乡亲们呀!
”班长微微一笑。
“小四川”继续道:
“要不咱俩偷着回您家看看。
”班长斥责了“小四川”
,
自己却偷偷地上了山头。班长一面走,一面思念着家乡的老母亲。他哪儿知道,
老母自从他走了以后,日夜思念,已病入膏肓。
正当他走到娘子关旁,
看到一个日本兵潜伏在后面,
射杀了一位八路军战士,
吓得他大叫起来:
“鬼子来了,
鬼子来了。
”
没想到这暴露了隐蔽在山后的八路军,
让小鬼子逃跑了。气的三连长将他五花大绑,说要军法处置。好在师长求情,让
他将功赎罪,回家乡筹措军粮。
经过班长的努力,
十万斤军粮如期借到,
还认识了儿时的好伙伴秀秀。
这次
战斗,
战士们把憋了的气都使了出来,
消灭了全部来犯的
300
名敌人。
师部决定
再进行一次大的伏击战。师长将侦查的任务交给了班长和秀秀。
日军开始了疯狂的报复计划,
杀光了七亘村的男女老少,
猖狂地向八路军驻
地进发。
随着信号弹升空,战士们纷纷跳出战壕,向敌人扑去。营长“王疯子”拿着
大刀,手起刀落,敌人的一个脑袋落地。一个日本狗长官,点燃了炸弹,向营长
扔去。班长看见了,奋力抓起炸弹向草丛滚去,我们的班长就这样英勇献身了。
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心想
:
英雄用自己的身躯托起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难道我们还不珍惜吗?
4. 关于二战犹太人的电影
偷自行车的人》,《辛特勒的名单》《钢琴师》《兵临城下》《珍珠港》《猎杀U-571》《拯救大兵瑞恩》,《中途岛》
,《巴顿将军》,《父辈的旗帜》,《硫磺岛来信》),《兄弟连》(美)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西线平魔》
,《虎!虎!虎!》,《虎口脱险》《沙漠之狐》
,《最长的一天》,
《遥远的桥》,《生死大逃亡》
《终极降落》《安妮日记》
《东京审判》,《远东特遣队》系列《东宁特遣队》系列《狩猎者》《紫日》《黄河决恋》《太行山上》《夜袭》《生死千里》(中)
,
《桂河大桥》,《帝国的毁灭》(德)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桥》(南斯拉夫)
《莫斯科保卫战》《丹娘》(前苏联),
《宁死不屈》《山鹰之歌》《伏击战》《第8个是铜像》《地下游击队》(阿尔巴尼亚),
《星星》《敢死连》(俄),
《最后的装甲列车》(白俄罗斯),
《美丽人生》(意)
《伯德街小岛》(丹麦)......
《中途岛之战》
5. 抗战经典老电影战争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
电影内容:上海某纱厂女工素芬,贤淑善良,在夜校读书时结识教师张忠良,结为夫妇。婚后一年,抗战爆发,孩子呱呱坠地,取名抗生。忠良参加救护队,奉命随军转移。
6. 滑石片伏击战,358旅威武!歼敌五百余人,还缴获了两门山炮
1938年9月下旬,侵华日军沿平汉、正太、同蒲、平绥诸路,分25路向我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的五台、阜平、涞源等中心地区大举围攻。
八路军120师的任务是执行“巩固华北”的方针,挺进冀中、冀鲁豫边平原地区,协同地方的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20师在冀中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二是帮助在冀中坚持斗争的八路军第三纵队;三是扩大自己。所以粉碎日军的此次进攻,就成为了120师当仁不让的任务。同时也是八路军扩大影响的一次绝佳机会。于是这个任务,就交给了358旅。
358旅接到120师首长的任务指示后,立刻向同蒲路北段出击,积极开展游击战,钳制敌人向北岳区的进攻;继而开赴同蒲路以东,进入晋察冀根据地北岳区,直接参加反围攻作战。
358旅于10月下旬,开进到五台县城南一带,旅直和716团驻扎寨里村、中庄村,714团驻白家庄等地。部队一到,马上在群众协助下封锁了消息,积极侦察敌情,熟悉地形,寻机歼敌。
为了摸清敌情,打敌人个出其不意,11月2日,旅部派出了716团刘忠参谋长,带了1个骑兵排,冒着风雪到五台县城一带侦察日军的情况。
第二天的中午,刘参谋长回来了。他带回来了日军的最新消息。五台县城的日军蚋野大队,昨天晚上出动了几百鬼子,从五台县城出动,向东进犯。今天凌晨,偷袭了距离五台县城70多里地的高洪口镇。镇上驻有我晋察冀军区2分区5大队,结果受到了一些损失。指战员们得到了日军动向的消息,都为之一振。
358旅旅长张宗逊、政治部主任张平化和716团团长黄新廷、政委廖汉生,当即围着地图,进行细致周密的研究分析。
大家纷纷发言,基本上都认为这股敌人是孤军出动,肯定没有带多少给养,而且也不敢走远,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祸害完老百姓之后,必然会迅速退回原据点。而敌人又经过整夜长途行走,估计很有可能要在高洪口镇休息,今晚或明早撤退;按敌人以往的行动规律,将按原路返回。
张宗逊默默不语,当他听了大家的意见之后,沉思了一会,用手指着地图上从高洪口到五台县城的大道慢慢移动,时停时收,最后手指终于停在一个位置强,地图上显示的这个为止,正是滑石片上。
大家从地图上,不难看出这里山峦起伏,两山之间夹着一条长达数里的山沟,大道从沟底蜿蜒而过,沟深路窄。
看到此处大家都不觉得眼睛一亮。几乎同时想到:我军若在此设伏,突然开火,即可陷敌于不利地位。
张宗逊开口道:在这里设伏,击其惰归,对歼灭这股敌人是完全有把握的,大家意见怎么样?
大家当然没有意见,只是政委廖汉生做了一点的补充。他认为关键是我们要按时赶到滑石片。
廖汉生为什么会谈起这个问题?因为当时日军距滑石片只有10公里,而我们却有25公里。所以此次伏击战的关键,在就是个快字。就是要和敌人抢时间,争取先敌到达,做好伏击准备,最起码也要和敌人同时到达,打个预期的遭遇战。谁的速度快,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会议研究绝顶,716团负责主攻。在滑石片两侧设伏,并准备在开进中随时和敌遭遇,坚决歼灭敌人。714团负责打援,应急行军到滑石片西北的南院村地区,选择有利地形,警戒五台县城方向,防止敌人增援,并准备截击从滑石片漏网向西逃窜的敌人。
张宗逊最后加重语气说:大家注意,要快,1个小时以内,部队一定要出发。
716团团长黄新廷和郑伟廖汉生,开完会后立即分头向各营布置任务。大家都清楚,如果我们慢一步,就会失去战机。
此时各连队已经做好了晚饭,还没有开饭。任务向下一传达,战士们纷纷表示:不吃饭了,打敌要紧。下午4时,716团各营就先后出发了。从获得的情况到部队行动,仅仅用了两个小时。这可算是兵贵神速了!
716团踏着积雪,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抄捷径向滑石片疾进。各连的连长、指导员一边行军,一边跑前跑后向战士们传达上级的指示,进行战前动员。
不一会,就听见了队列里传出了阵阵吼声:“坚决消灭蚋野大队”,“把敌人赶出边区去”!。有的连队还展开了挑战应战的活动,使队伍加快了前进的速度。天气虽然寒冷,大家的衣服却被汗水湿透了。
太阳慢慢落山了,随着夜色的降临,气温也骤然下降,寒风卷起冰雪粒打在战士们的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痛难忍;而被汗水湿透的衣服,此时紧贴在人们的身上,凉透肺腑。崎岖的山道只有1尺来宽,在逐渐加浓的夜色之中,越来越分辨不清。不少战士跌倒了,爬起来继续赶路。晚上9点,经过艰苦的急行军,部队登上了滑石片以西高地。50里的山路,716团仅仅用了4个小时。
朦胧的月色之中,只看见两座高山夹着1条狭长的沟道,弯弯曲曲由东南向西北伸展,沟道宽约二三十米,西面是三四米高的陡崖,不易攀登,东面坡度较缓,容易上下。这种情况下,只要占居西面有利地形,就可以用火力封锁敌人,让他们无法爬上东坡,这里的确是打伏击的好地形。
看完地形,黄新廷团长马上进行伏击部署安排:3营拦头,迅速占领滑石片西北高地,并以1个排占领大沟东侧高地,卡住沟口,堵住敌人去路;2营设伏在滑石片附近大沟西侧,准备拦腰打击敌人的行军纵队;1营在滑石片东南大沟的西侧隐蔽设伏,和第2营部队相接,待敌人进入我伏击地区,战斗打响后堵击其尾部;旅和团的指挥所设在大沟西面的西天和村附近。部队迅速按照作战命令进入自己得伏击区域,做好战斗准备。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各战斗部队刚刚进入伏击区域做好战斗准备,派出的侦察员就跑回来报告:鬼子来了!
不一会,远处就传来了皮鞋和马蹄声,敌人进沟了。此时突然,从1营方向传来了一声枪响。黄新廷一听问道:“去问问谁放的枪!乱弹琴,无组织无纪律!”
还没等人过去,就见1营的通信员气喘吁吁的跑来报告:“1营插进去的两个连队,剩下两个连还没有过去,敌人就上来了。营长请示首长怎么办?”
黄新廷没有直接回答他,问道:“刚才是谁乱开枪?”通信员说:“那是敌人放枪壮胆。”
“原来是这样。”黄新廷对通信员说:“告诉你们营长、教导员,没有过的部队就不要强行通过了,注意隐蔽,把敌人全部放进沟里来。你们等3营在前边一打响,就堵住敌人的后路,不准放掉1个敌人!”
通信员刚走,四轮已经来到可山下,不时传来人喊马嘶和牛、羊、鸡、鸭的鸣叫声。这些日本兵在高洪口镇抢掠了一番,收获颇丰,正在洋洋得意,哪里还有行军队形,更别说是警戒了。
日军到了沟口,一点都没有迟疑,一拥而入,也没有发觉我军的埋伏。看到他们抢老乡家的鸡鸭牲畜,战士们都按捺不住满腔怒火。黄新廷也是气不打一出来,这简直就是土匪强盗!
黄新廷为了指挥方便,就把团指挥所,移到了3营的阵地。敌人的先头分队十几个人已经过去了,紧接着几百个鬼子也慢慢的都进入了我们的伏击圈。
黄新廷看看差不多了,回头看看通信员,说声差不多了,打吧!随着通信员的信号枪枪响,3营9连,由几十个精壮的小伙子组成的突击队就猛扑到沟里,用步枪、手榴弹一齐向敌人开火。
骄横的日军,做梦也想不到八路军会在这里冒出来,顿时人喊马嘶,乱作一团。过了一会,敌人集中全部骑兵,向9连正面猛冲,企图突出沟口,9连突击队的火力眼看压不住敌人,黄新廷对3营营长王祥发说:“往下压!”
王祥发把棉衣脱下往地上一甩,挽起衣袖,一手提驳壳枪,一手拿手榴弹,大吼一声:“11连跟我上!”
听到命令得战士们,像一个个小老虎一样,跟着他扑了下去。9连长曾祥旺也带着两个排,从侧翼向下冲去。片刻之间,山下登时响起了枪声和喊杀声以及猛烈的手榴弹爆炸声。
在团团闪亮的弹光中,战士们端着刺刀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格斗,使敌人无法发挥火力优势。
王祥发果敢沉着地指挥3营指战员接连打退了敌人的5次冲击。与此同时,2营在营长蔡九和教导员黄新义的带领下,从大沟西侧也向下冲去,8连长李家富带着8连跑在最前面,勇猛冲杀,把敌人拦腰截断。
2营其他连队,紧跟着8连从山上冲下去,用手榴弹和机枪、步枪火力,向敌人侧翼冲击。
5连在叫响巴尚真和指导员万在明的率领下,硬是在敌人中间杀了一条血路,飞速占领了东侧山坡上的1个小庙,控制了制高点,把向山坡上爬的敌人打得滚回沟里。
敌人正面和侧翼被2、3营打得懵了圈,向前冲不出去,只好又转过头来往回突。这时,于是1营阵地的枪声,又开始越来越密了。
廖汉生对黄新廷说:“得派1个连去加强一下1营。”黄新廷马上说:“你在这儿指挥,我去!”刘参谋长在一旁听了,急忙说:“我去!”说完立即跑向2营,带上1个连奔向1营阵地。
战斗进行到了白热化程度,各连队发扬夜战近战的特长,战士们各自为战,英勇杀敌,经过两小时激烈战斗,就将敌人的行军纵队分割成数段。
这时,旅长张宗逊来到了前沿阵地,对干部战士们说:“敌人已经被打乱了,不能让他们有喘气机会。全团应该立即冲下去,彻底消灭这股敌人!”
嘹亮的冲锋号声响起来了。随着冲锋号声,战士们端起雪亮的刺刀,喊着:“冲呀!”“杀呀!”像猛虎下山似的冲入沟底,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用刺刀和手榴弹歼灭被分割的敌人。
3营二排冲向了石沟村,快接近村屋时,敌人以机枪拚命扫射,负隅顽抗。高排长领着战士们冒着弹雨冲到土屋前,几个战士迅速爬上屋顶,把一束束手榴弹扔到屋里,炸得敌人嗷嗷直叫。敌人机枪哑了,没被炸死的敌人再也不敢呆在屋里,发狂地往村外跑。3营的其他连队也赶到村前,这些日本溃兵有的被刺死,有的当了俘虏。
6连长周绍训,领着战士们冲进一所窑洞,把敌人全部击毙后,居然发现洞里有敌人没有来得及架起的电台,和几笼军用信鸽!这些当然都成了我们的战利品。要知道当时我们还是很缺电台的。
716团和敌人进行了1夜的战斗,除23名残敌绕到北边的灰窑沟,逃出伏击圈外,其余敌人全部被歼。枪声停止了,太阳从东方升起,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滑石片四周的远山近村。恢复了宁静的山沟里,到处横七竖八地躺着日军的尸体和军马,敌人带的山炮和小炮还完好地驮在马背上,未及卸下来,毒瓦斯弹、烟幕弹、残刀断枪和军用给养品扔得遍地皆是,疯狂一时的蚋野大队被消灭了。
滑石片伏击战,歼灭日军第109师团第135联队的蚋野大队500余人,俘敌20余名,缴获山炮2门,小炮4门,轻重机枪30余挺,步马枪340余支,战马100余匹,电台1部,其他军用品甚多。
八路军挺进敌后,在敌占区内开辟根据地,利用有利地形,对日军进行伏击战和破袭战,有效的迟滞了日军的进攻,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热情。提高了中国军人战胜侵略者的信心。其实像滑石片这样的伏击战,八路军打的不知道有多少,这只是其中常见的一次而已。
7. 推荐100部二战欧洲战场题材的电影
巴顿将军、
最后的桥、
光荣岁月、
红一纵队、
雷霆战将、
六月六日登陆日、
坦克大决战、
雷马根大桥、
遥远的桥、
西线平魔、
铁魔战将、
冰雪勇士、
拯救大兵瑞恩、
诺曼底大风暴、
最长的一天、
最后的空降兵
登陆安其奥、
哥特防线、
超越国境、
太上皇、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马耳他攻防战
伦敦上空的鹰、
铁翼蓝天、
黑色轰炸机、
轰炸鲁尔水霸记、
633轰炸大队、
空军大战略
反抗军、
起义、
苏捷斯卡战役、
桥、
伏击战、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冰点战场、
自由战士、
敌后的前线、
8. 平型关大捷的电影有哪些 平型关大捷介绍
1、平型关大捷的电影有《平型关大捷》、《太行山上》。
2、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3、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