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 我不是潘金莲 百度云资源
链接: https://pan..com/s/1YpD5irdMUzg04e-pt_4aVg
Ⅱ 你见过哪些员工因为作死被开除的事情
1、阿里安全部员工狂拽黑客技术刷了公司66盒月饼
(2016年)
阿里内部在搞一个中秋枪月饼活动,某程序员想秒杀一盒月饼,无奈发现刚开始手动操作,一点开界面月饼就被抢光了。
他发现有人用程序刷月饼,于是他对同事说“我也得写个脚本,要不然就抢不到了”。于是他写了一段脚本,内容大概是:定时自动抢,如果按钮变成了秒杀就狂点(和12306抢票插件类似)。
然而,他以为阿里中秋抢月饼的页面和一般秒杀页面一样,抢到后即刻跳转到支付页面。当天16:00自动秒杀,结果一看傻眼了,发现秒杀页面可以一直抢、并且不跳转,一连抢到10几个都没有付款,便赶紧给行政打电话要退。
后来,16:30被约谈,17:30解约合同备好,18:00走人。
2、某哥们在知乎深度剖析暴雪面试全过程
(2015年)
杨笛笛拿到暴雪(上海)的offer,职位是数据分析师。他立刻在知乎来分析面试全过程,洋洋洒洒,图文并茂。
由于在知乎的更新得到了300多赞被顶到日报上,然后不幸被暴雪上海分部的工作人员看到,暴雪对这篇分享感到很不高兴,直接取消了offer。
事后他立即删除这篇回答,也发了邮件道歉,不过于事无补。
再后来,他又恢复了那篇知乎回答,已经累计得到26K点赞,还会实时更新自己的工作动态。(杨笛笛的知乎回答:如何得到暴雪娱乐公司的工作机会?)
3、Facebook员工带游客到公司蹭饭
(2015年)
Facebook的餐点出了名的好吃,而且面向员工免费。不仅如此,员工还可以带家人和朋友来这里免费用餐。
于是,Facebook一名员工(华裔)通过一个旅游中介网站找到想来Facebook体验高大上食堂的游客,以每人20美元的价格带游客进Facebook吃饭,并可以深度旅游拍照。
结果,他一天带了10个人去食堂吃饭,被发现后就开除了。
4.去年公司就有2名女员工在食堂吵架,并打起来了,公司老总劝架都被骂了,第二天,两个人直接被辞退了。
事件发生在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突然听到一顿吵杂的声音,发现两名女员工相互对骂,周围的员工都被这突然的吵架声吓住了!一片安静。只听到其中一个女的说另外一个女的是渣女,勾引男人,不要脸之类的话。另外一个女的话不多,直接揪着对方的头发,相互打了起来!这个时候公司的老总正好带着客户来到了食堂就餐,老总让她们先松手,有什么事先去保安室说明一下。
其中一个女突然说了一句:“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个女的就是你们公司的好员工,勾引别人家的男人!”。老总面不改色地说:“有什么事也不要在公共场合吵闹打架。”。这个时候保安赶到了,把这两名女员工带走了。
后来听到流传的小道消息,这两个女的,都是为了一个男的,其中一个女的是前妻,另外一个是现任女友。三个人都在集团的不同分公司,前妻在一个分公司A,那个男的和另外一个女的在一个分公司B。发生冲突的当天,是这个男的前妻正好去分公司B开会,中午在食堂排队吃饭时,发现了这个女的,两个女的见面,格外眼红,直接就火气上来了!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公司第二天就根据员工手册,将两位女员工都辞退了。在公司公共场合吵架以及打架,对公司的形象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甚至会让公司的合作方感觉到公司员工素质差,不值得合作。
这件事让这两名女员工即丢了人又丢了工作,没过一个月那个男的也离职了。
Ⅲ 《我不是潘金莲》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我不是潘金莲》(刘震云)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hddq8lWLffL2irOh7Rzssg
书名:我不是潘金莲
作者:刘震云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8
页数:287
内容简介:
范冰冰主演同名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原著。
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获“茅奖”后的第一部长篇,也是他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直逼现实,书写民苦,使这部小说成为《一句顶一万句》的姊妹篇。
作者简介:
刘震云,1958年5月生,河南延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
曾创作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一腔废话》《手机》《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等,中短篇小说《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
Ⅳ 我不是潘金莲的演员表
我不是潘金莲 (2016)
导演: 冯小刚
编剧: 刘震云
主演: 范冰冰 / 郭涛 / 大鹏 / 张嘉译 / 于和伟 / 张译 / 李宗翰 / 赵立新 / 田小洁 / 范伟 / 高明 / 刘桦/ 黄建新 / 李晨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11-18(中国大陆) / 2016-09-08(多伦多电影节)
片长: 140分钟
又名: 我是李雪莲 / 我叫李雪莲 / I Am Not Madame Bovary
Ⅳ 想买几本中国文学的书,有推荐吗
余华:可能是我国读者最多的作家,甚至要超过莫言。本科时候每年毕业论文学生写的最多的作家就是余华,也让指导老师很头疼,可能是因为他的作品受众面极大。余华也是我读得最多的作家,他的每一部长篇小说我都读过,中短篇也读过大部分。他的长篇小说每一部都值得读《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略长,分上下部,上部写得好),还有最新的《第七天》。我认为余华写得最好的作品是《许三观卖血记》。值得一提的是,余华早期可是先锋作家,根本没有写实的作品。他早期的作品用两个词可以评价:冷酷,残忍。推荐两部中篇,大夏天看也能吓出一身冷汗,有点恐怖,慎看,《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最近余华刚刚出版一本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很有思想,值得一读。顺便,余华对音乐很有研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他关于音乐的随笔。
莫言:莫言,贾平凹,阎连科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我国最优秀的三个作家,莫言得诺贝尔奖之前,也没觉得莫言要优于那两位,西方人的思维吧,算了,不去管它,回来说莫言。莫言得作品是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刚开始读可能有点不适应,推荐一定要读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读完后就会理解什么是魔幻现实。诺贝尔奖提到了他的四部作品《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都值得读。最推荐《丰乳肥臀》,小说中母亲的形象实际是象征二十世纪多灾多难的中国。《酒国》和《檀香刑》比较重口味,一个讲吃小孩,一个讲变态的刑罚,后者可读性很高,喜欢猎奇的一定要看。莫言的中短篇推荐三个,《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和《拇指铐》。
贾平凹:初读贾平凹的作品,可能会读不下去,感觉他的小说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而且动辄四五十万字。原因在于贾平凹小说的手法是所谓“生活细节流”,就是没有明确的故事主线,而是展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事无巨细,都去描写。引用陈思和的说法,贾平凹是“紧贴大地飞翔的作家”,他是扎根于八百里秦川的作家,读他的作品地域的气息扑面而来,他早期的“商州”系列很有名,推荐《秦腔》,这是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水平相当之高。《古炉》是正面描写文革武斗的作品,68万字,读起来需要耐心。《废都》曾被称为“当代金瓶梅”。《浮躁》文笔很优美,可读性高。《带灯》讲了一个当下乡村基层女干部的故事,直面现实。《老生》讲了一个地方百年的历史。《极花》讲拐卖妇女,写得比较一般。最新作《山本》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秦岭中一个小镇中各方势力的斗争,是一部慈悲的作品。
刘震云:河南延津人,特别推荐读读他的作品,在趁着踏入社会开始吃亏之前。刘震云的小说大致分两个系列,故乡系列和官场小说,都很优秀,后者好像更出名。他讲官场的小说,把机关里的勾心斗角、人心险恶写得淋漓尽致,也难怪有人看到他把机关文化比喻成“一地鸡毛”拍案叫绝。“人是社会化的动物”,这是我读刘震云作品最大的心得。推荐中篇小说《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故乡天下黄花》是刘震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乡讲述一个村庄中半个世纪以来围绕权力斗争展开的仇杀。《故乡相处流传》是一部充满戏谑与讽喻的作品。小说让同样一组人物曹操、袁绍等等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三国、明初、清后期、共和国初期。 《我叫刘跃进》是一部充满黑色幽默的作品。故事讲主角刘跃进偶然间捡到了一个U盘,U盘里有某高官的罪证。就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民工莫名其妙的卷入了多方的追剿。《一句顶一万句》是部相当优秀的作品,内容很“饶”,越读越有味道。《我不是潘金莲》(有改编的电影)讲了一个当代上访的故事,也是一团乱麻。新作《吃瓜时代的儿女们》讲一位讨债的妇女误打误撞走上了卖淫之路,嫖客里有多位高官,其中一位倒台后牵扯出了一系列贪污大案。几位主角间全都素不相识,却莫名其妙的绑在了一起。
Ⅵ 跪求我不是潘金莲2016年上映的由范冰冰主演的百度云资源
《我不是潘金莲》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JOqT3_GBxkuf5qB19ijEiQ
导演:冯小刚
编剧:刘震云
主演:范冰冰、郭涛、大鹏、张嘉益、于和伟、张译、李宗翰、赵立新、田小洁、范伟、高明、刘桦、黄建新、李晨
类型:剧情、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2016-11-18(中国大陆)、2016-09-08(多伦多电影节)
片长:140分钟
又名:我是李雪莲、我叫李雪莲、IAmNotMadameBovary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李雪莲(范冰冰饰),为了纠正一句话,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打了十年交道。打交道的过程中,她没想到一件事变成了另一件事,接着变成了第三件事。十年过去,她没有把这句话纠正过来,但她饱尝了世间的人情冷暖,悟明白了另外一个道理。李雪莲要纠正的这句话是她前夫说的。她前夫说:你是李雪莲吗?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李雪莲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不是潘金莲。
Ⅶ 我不是潘金莲百度云资源谁有,谢谢
《我不是潘金莲》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KzZG9XQDbsITWmGbi9nI4A
影片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被丈夫污蔑为“潘金莲”的女人,在十多年的申诉中,坚持不懈为自己讨公道的故事
Ⅷ 《我不是潘金莲》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我不是潘金莲》(刘震云)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Z4g-Z11DhPOgT9NIZNuk0A
书名:我不是潘金莲
作者:刘震云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8
页数:287
内容简介:
范冰冰主演同名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原著。
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获“茅奖”后的第一部长篇,也是他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直逼现实,书写民苦,使这部小说成为《一句顶一万句》的姊妹篇。
和《一句顶一万句》一样,故事都是写一个戴了绿帽子的人想杀人,其实不过是想在人群中找到能说上话的人,不同的是,这本书中是一个戴绿帽子的女人,从杀人到折腾人,不过是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
这个顶了潘金莲冤名的妇女经历了一场荒唐的离婚案后,要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走上告状路。结果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申冤到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但没能把假的说成假的,还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以至每到“两会”时她所在的省市县都要上演围追堵截的一幕,竟持续二十年。
刘震云用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真切的生活常理。他的写作立场使他成为当代文坛少有的可以与时代、人民和国家对话的现实主义作家。
作者简介:
刘震云,1958年5月生,河南延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
曾创作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一腔废话》《手机》《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等,中短篇小说《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
其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瑞典语、荷兰语、俄语、匈牙利语、塞尔维亚语、阿拉伯语、日语、韩语、越南语等多种文字。
2011年8月,《一句顶一万句》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6年1月,因阿拉伯语《一句顶一万句》《手机》《塔铺》等作品,获得“埃及文化最 高荣誉奖”。
Ⅸ 《我叫刘跃进》法律方面影评
海涌影评:《我叫刘跃进》,戏中戏好看!
2008-02-18 11:11:06 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频道文化·原创分类
又看到马俪文执导的作品了,《我叫刘跃进》。编剧也很有名,大名鼎鼎的刘震云。记住马俪文,是在之前的一部戏上,《我们俩》。看来,女导演马俪文挺喜欢“我”这个字的。《我们俩》,就像戏的名字一样,就是两人的故事: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小姑娘。可这戏很生活化,戏里的生活就像我们现实中的生活一样;从故事到表演。再到对白,都像我们在看着邻居家的院落里发生的事情。故事淡淡的,可感情浓浓的。让人看完了以后,有一种像是嚼了一颗橄榄的感觉一样:刚把橄榄放到嘴里,木木的,没觉出什么味来;可是,越含越有味儿,记住了这味儿,也就记住了马俪文,一个有才华、有品味的女导演。
我是冲着对马俪文的印象,来看《我叫刘跃进》这部影片的。整体来说,我对这部戏的印象,没有《我们俩》好;我更喜欢《我们俩》中,透出的那种抒情散文一样的文学味儿,我也觉得马导演更擅长的是这种有韵味、有嚼头的影片。也可能是她想对自己的导演风格有一个创新和突破吧,这次,她有意往商业电影上靠了靠,加进了黑社会和追车、打斗之类的俗套商业情节,结果,原来那种风格没了,新的风格也由于不擅长,让人觉得对她来说是新的,对观众来说,一点不新鲜。所以,我还是希望马导演能够走自己擅长和熟悉的路子,出新不止在形式上。
《我叫刘跃进》这部戏的故事,表面上看来有点散,但在我看来,主要是讲六对男女的故事。编导把这六对在故事联系上并不十分密切的男女情感故事,用两个包的故事串了起来。表面上,那两个包的失和得,很精彩、很紧张、很激烈;实际上,包本身没有太多的意思,就是个串线。故事的戏点,都在那六对男女身上。
那六对男女的故事,表现了当代人的情感生活。不再是《梁祝》里的要死要活,也不再是那我们以前看得太多的海誓山盟,和花前月下,没有男追女或者女追男那么费事的感情交待。现在的人活得越来越自我了,越来越直接了,也越来越真实了。传统的情爱中,男方穷追猛打,女方躲躲闪闪的表现很多,现代人就要想了:这个女人明明喜欢那个男人,还躲什么呢?做出那种欲擒故纵的样子给谁看呢?喜欢人家,就给人家明说,不喜欢就拉倒,别在那儿引引逗逗的,让人看得挺假的、挺虚伪的。《我叫刘跃进》,这部表现现代人情感的戏里,没有这些噱头了,甚至这六对男女是怎么开始交往的,都没有交待,也不需要交待。现代社会里,如果两人看着都有好感,太知道怎么开始,也怎么发展了,不需要躲躲藏藏、装模作样的。
不过,在有些人看来,没有男追着、女躲着,就没有味道了,有人更喜欢看《三笑》那样的传统感情戏。可是,现代人太丰富、也太忙了,没有唐伯虎追秋香的时间了,也没有工夫在这上面花太多的精力了。现代情爱戏还有一点与传统情爱戏不同了:传统情爱戏里,女人总是在性爱上面很被动,做出一副只要情不要性的样子,好像这样表现女人才纯洁,才是个好女人;女人如果明着要性,那就成了《水浒》里的淫妇潘金莲了。直到现在还有人有这种很可笑的想法呢;上帝造人的时候,不可能给女人这个特点,如果这样,会违背上帝对人间生育的安排的。事实是:男人女人到了成年之后,都要性,都一样地强烈,都一样地没完没了,都一样地渴望新鲜。谁要是还希望靠女人的一方克制来维护人类情感的所谓纯洁的话,就要看现代的女人答不答应了。有些先行一步的现代女人,用网聊过后的轻易开房合欢,已经告诉我们了: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她们也觉得野鸳鸯比家鸳鸯更有味道。
明白了现代人情爱的这个特点,才能看懂戏里的六对男女的故事。
第一对男女,当然是戏里的大主角了,听这名儿:《我叫刘跃进》,戏里的第一大主角,当然就是刘跃进了。这一个男人同时和几对男女有关:戏里明里暗里围绕着他的,就有他和他的妻子,他和曼丽发廊的女老板曼丽,以及他妻子和妻子的男友。我在这里主要想说说他和他的妻子。
他们夫妻有一个儿子,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可是,在六年以前,刘跃进那已经不年轻了的妻子,却红杏出墙了,原因戏里没有给我们更多地交待;但是,我们很容易从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特定场景推出来。刘跃进在北京打工,是个烧饭的,不可能有多少赚头,也很难经常回去,孩子也大了,他老婆不需要再操心孩子了,到了这个时候,女人往往就能腾出工夫想想自己了。老公也许一年才能回来一次,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使人回来了,又能带回来几个钱呢?谁不知道有了人才能有那高级的享受;谁不知道有了钱才能吃香的喝辣的,而这些,刘跃进能给她吗?这女人年龄虽然不小了,可魅力不会太差,有个大款男人盯上她了。
刘跃进老婆的情人,和刘跃进谈成了一桩交易:他给刘跃进打了个欠条,说是欠刘跃进六万元钱,如果刘跃进六年之中不来找他的麻烦,凭这张欠条,刘跃进就能从他那儿拿到六万元钱的让妻费;如果中间出了事,刘跃进或是去找他的麻烦了,或是丢了这欠条,那这钱也就拿不到了。有人可能会想,刘跃进这么做像是我们以前看的故事《典妻》,他怎么把老婆给卖了?有些人更容易接受的是理想化的情况:人穷志不短!我觉得这个地方写得好,人一穷,志就短了,也正因此,国家才需要富裕起来,国民才需要富裕起来,才不致于让太穷的人像刘跃进那样,穷到把老婆卖了,或是像有些人那样,穷的在国内丢了人,又跑到国外去丢人了。这里面也能看出,刘跃进的老婆是愿意跟人家跑的,她如果死活不肯,这两个男人也没法为她而交易。那个男人就在跟前,光这让妻费一出手就是六万,比刘跃进阔绰多了吧?穷了几十年的女人,碰到这样的阔老,男人在鱼水之欢上面再地道一些,这女人能挡得住诱惑吗?
第二对男女,刚才已经提到了,就是刘跃进和发廊的女老板曼丽。两人一个有儿子、一个有女儿,可都不是对方生的;两人各自原先都有各自的家庭,一个在河南、一个在东北,可是,又各有各的原因散了。刘跃进那散的原因刚才说了;曼丽那散的原因,戏里没有说得太明。结果是这两个都在北京闯荡的男女碰上了,也好上了。这两个人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都想走正道。男的给农民工烧饭,也许挣不了多少钱,可是,那是靠辛苦挣来的钱,虽然少点,用着踏实;女的开了个发廊,尽管发廊不一定只做剃头的事,可看戏里的交待,曼丽那发廊像是做正经生意的发廊,也就是说,曼丽也是想靠手艺吃正经饭的人。这样,这两个人共同语言就多了:都是二婚的,都有子女要牵挂,都是外来打工的,都是吃辛苦饭的,都是想过合法日子的;这样,两人谁也不嫌弃谁,谁也不影响谁,年龄也合适,凑在一块过日子挺好的。两人虽然也经历了一些过于戏剧化的事,可最后,就是我说的这些相同点,让两人最终走到了一块;有钱了,两人一起回到了刘跃进的河南老家,开了一家小饭馆。
第三对男女,刚才也说到了,就是刘跃进的老婆和她那愿意为她出大价钱的男友。过惯了穷日子的她,忍惯了独守空房的她,一下子全有了:男人有了,钱也有了。儿子也大了,有他的女友,也有他的日子了,她也该考虑考虑自己了,也该过几天省心又舒心的日子了。只是这个女人的命运,很难说从此以后就光明灿烂了。那种爱上了她就要死要活的男人,那种爱上了她就不顾一切的男人,不全是痴情,还有痴情的方向问题。从我的观察,这号男人爱上的时候够疯的,不爱的时候也够木的;但愿刘跃进的老婆永远能吸引住这位痴男,怕就怕哪天这大款又碰上别人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话不光是指人的能力,也指人的魅力。谁能保证自己对某一个人有着永恒的魅力呢?有刘跃进干扰的时候,这男人会有一种抢到的兴奋感和偷情的激动感,这下什么干扰都没了,还能有那么多难得的快乐吗?这个女人麻烦就麻烦在现在的情夫兴奋过了,她可能会一无所有的;但愿她这个情夫,在她没有魅力之前,就不再那么花心了。
第四对男女,就是发廊女老板曼丽和她那没出场多少的前夫。这男的一出场就冲进发廊,要强奸这对他来说还魅力不减的前妻。他找了一个理由,说是曼丽的弟弟欠了他的钱,他要以此要胁曼丽和他复婚。可见,当初曼丽是好不容易才和这个男人离婚的。这男人说得很直接:要么让她弟弟还钱,要么让这欠钱者的姐姐继续给他做老婆。这男的年龄也不小了,怎么还是没活明白呢?曼丽可能从来就没有喜欢过这个男人,他也不认为靠自己的魅力能吸引曼丽。对很多男人来说,讨女人只要是个女人就成,愿意不愿意的,做的时候都一样;有的男人只能活到这个份上。可他的强迫导致的是曼丽更加地反感。这男人没辙了,不过他和曼丽永远有一个联系,他们有一个女儿。在戏的末尾,曼丽和刘跃进开起了小饭馆的时候,他借着带女儿找妈妈的名义,又来找曼丽了;可惜这曼莉和跃进合开饭馆的时候,比曼丽独自开发廊的时候,他更没有机会了。
第五对男女,虽然是一条副线,可戏味儿还挺浓的,那就是戏里的老板严格,和他的老婆瞿莉。这两个人本事都挺大的,在社会上也在家里。严格很会做生意,他对我们这个社会看得很透,他知道要赚大钱得冒点风险;这样,钱是来得多、也来得快了,可是,这非法的风险也就大了。他那不省油的老婆是个上海女人,看来,在她年轻的时候,还是有几份姿色的,怎奈现在人到中年了,还能有个啥样呢?她那打扮挺华丽的,也挺高贵的,光那只包,就够有些人家吃几年的。有钱嘛,就能看着更风光一些;可是,再有钱,往往也是远看着好,近看,有多少钱能挡住那份岁月留下的沧桑感呢?这也是太多的富婆们最无奈的事情了。而他们的男人,又不可能总是远远地看她们,这近看不成的要命弱点,还能让她们那八面玲珑的男人,有多少兴趣呢?于是,这类女人中,没什么本事的只会哭哭啼啼、自怨自艾的,在亲戚朋友圈子里到处诉苦;严格的老婆瞿莉,可不是这类软弱无能的女人。她心也苦,可是,她把心思更多地放在怎么样给自己留后路上面了。为了将来可能到来的婚变,自己在财产上的胜算,她买通了丈夫的副手,让他纪录了丈夫的一些丑事,她打算将来以此要胁丈夫,以得到更多的财产。这是一对目前已经貌合神离的夫妻,这是一对对手型的夫妻。希望女人们能更注意这对夫妻,你如果喜欢严格那样有魅力又有钱的男人,你可得想明白了:你有瞿莉那样的手段吗?
第六对男女是小字辈的,刘跃进的儿子和儿子的女朋友。虽说还是刚长成人的大孩子,可对人间这男女的事,他们已经是熟门熟路了。比起父母辈来,刘跃进的儿子,在情场上更早熟一些。他虽然一脸的孩子相,也没个吃饭的地方,就把女朋友整成孕妇了,还很自然地带着这个不明不白的女人,来北京找他爹过日子来了。现在很多年轻人比他们的父母更潇洒:男的随便下种,女的随便怀孕,将来会不会结婚不知道。这在现在还不到二十岁的男女中,可不是个别的。男孩子倒无所谓,一抬腿就走了;女孩子可要想清楚了:男人和女人不光是这叫法不一样,身上的很多零件都不一样,那零件的作用和反应也都不一样,一旦成了未婚妈妈,这一生的事就不好说了。
这就是现代人的情感故事,很真实!我们很容易从熟人中看到或是听到,也很容易在电视上众多的法制节目里,看到随意情爱的后果有多么地可怕。我不反对现代人能够更加自由的生活,充分选择自己的情人与爱人,我只想提醒一点:你别忘了保护好自己就行。当然,也别忘了法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