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猫眼实时票房排行怎么看
可以打开猫眼实时票房页面进行查看。进入到该页面以后,点击电影票房。此时即可在该界面中看到对应电影实时的票房变动数据了。
猫眼专业版是由猫眼电影开发,为电影行业从业者提供及时、准确、专业的电影票房数据分析(秒级实时票房、排片和影院经营数据等),为影视从业者提供信息互通平台,提高影视作品制作效率(剧组成员招募,行业精英对接,找剧组、投资、导演、演员、摄影等)。
主要功能
电影营销监控系统:电影营销事件结合影片受众画像,有效量化营销效果,准确定位影片受众;
秒级实时票房:国内秒级实时票房查询工具,每分每秒掌握电影市场实时动态;
找合作:海量剧组入驻,与剧组真实对接,双方直接沟通合作意向,提高影视剧制作效率,业内精英工作档期无缝衔接;
排片&上座率:国内最超前的排片查询工具,提前一个月查询热门档期排片,随时掌握各影片排片场次及占比,上座率及场均人次;
影院实时票房:更及时,更丰富,定位到影院!帮助影院经理知己知彼,更准确的制定经营决策。
㈡ 实时票房猫眼票房是什么
猫眼票房是由猫眼电影出品的一款统计电影票房的网站。主要为电影行业从业者提供及时、准确、专业的电影票房数据分析。其中的实时票房是在2016年推出的,其功能可以将票房数据更新频率从30分钟提升至秒级更新。
猫眼票房的相关数据统计功能包含了电影营销监控系统、影院顾客画像、秒级实时票房、影院实时票房、排片、上座率以及猫眼指数等多个内容。
㈢ 《急先锋》这部电影的上座率怎么样
进入国庆长假第二天,受疫情影响延迟至国庆档的大片陆续上线,市场鏖战依然激烈。猫眼数据显示,动画电影《姜子牙》上映两天票房已达5.53亿元位居第一,《我和我的家乡》紧随其后,上映两天收获4.25亿元,排名第三是上映8天票房3.65亿元的《夺冠》。而此前被看好的成龙、杨洋主演电影《急先锋》,目前仅获得3天1.31亿元的票房,综合来看,扑街可能性比较大。
《姜子牙》领跑票房口碑分化
此前大多数人预测票房冠军可能是《我和我的祖国》的姐妹篇《我和我的家乡》,其实不然,国庆首日从上午到下午再到晚上,在票房榜上始终领跑的是《姜子牙》。
虽然它算是续作——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后光线彩条屋影业“中国神话系列”第二部作品,却轻松刷新了由《哪吒》保持的1.44亿中国影史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纪录,更超过了《哪吒》于2019年8月4日创下的3.42亿中国动画电影单日票房纪录。
然而据说,《急先锋》制作成本超过4个亿。片中随处可见的飙车、开游艇,甚至还出动了战机和航空母舰,堪称“水上速度与激情”,惊险程度和拍摄难度绝对是国产片的顶配。粗略一算,扣掉票房收益(大概率为1亿出头),至少还亏空3个亿。再联想到成龙这些年的烂片史,一代功夫巨星居然沦为烂片天王,令人无限感慨。
㈣ 2022春节档观影人次下滑
2022春节档观影人次下滑
2022春节档观影人次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档(1月31日-2月6日)票房已超60.3亿元。整个档期同比减少了4200多万观影人次,2022春节档观影人次下滑。
2022年春节档正式收官。据灯塔专业版,截至2月7日0时,2022春节档(1.31-2.6)总票房报收60.25亿元。档期票房前三名影片分别为《长津湖之水门桥》25.27亿元、《这个杀手不太冷静》13.79亿元、《奇迹·笨小孩》6.63亿元。
据灯塔专业版,截至2月7日0时,2022春节档(1.31-2.6)总票房报收60.25亿元
虽然距离去年的78亿的疯狂春节档有大幅差距,但今年春节档票房还是略超疫情前的2019年,位列史上票房第二。
此外,今年春节档的整体质量喜人,从主旋律大片,到现实主义佳作,从喜剧到合家欢动画,今年的影片几乎都收获了相当不错的口碑。
但今年春节档也是暗含隐忧的一年,虽然60亿的票房不低,但相比整体数字几乎相差无几的2019年,票价上涨了18%,观影人次减少了近2000万。作为平均票价首次超过了50元的史上最贵春节档,今年观众对于走进影院的意愿明显下降。
《水门桥》破多项纪录,《狙击手》口碑发力
在《红海行动》之前,谁能想到,战争片还能进春节档。而今年春节档,《长津湖之水门桥》与《狙击手》两部战争片联袂献映。一部是自始至终的大热门,一部成了后起之秀凭借口碑收获越来越多关注的黑马选手。
据分析,两部影片题材和类型近似,但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质,也自然分化出了不同的受众群体:《狙击手》的用户构成更偏一线城市用户;而《长津湖之水门桥》由于其体量和前作影响,观影用户更偏向大盘水位,受众广泛。
《长津湖之水门桥》继续延续前作的气势恢宏加感人肺腑,在前作强大扎实的观众基础之上,各方面数据从一开始就毫无悬念一马当先。上映首日,5.14亿的成绩打破了上一部《长津湖》首映日的票房纪录,成为中国影视剧情片单日票房最高的电影,仅用了两天时间,《水门桥》就打破了《红海行动》保持的12.06亿的春节档战争片票房冠军纪录。
左图为去年国庆档上映的《长津湖》上映六日票房海报,右图为今年春节档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六日票房海报
《狙击手》则算是在战争片的门类中找到了另辟蹊径的小切口,以“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描绘了志愿军战士运用灵活作战智慧和顽强拼搏精神“以战术胜战力”,与装备强大的敌军展开殊死对决。虽然自上映以来,就在五部剧情片中处于“垫底”位置,但随着后期口碑的逐渐累积走强,以及冬奥会开幕式后观众对导演张艺谋审美的高度认可,《狙击手》的关注度也逐渐得到提升。
春节档的最后一天,《狙击手》票房正式突破2亿,并且连续三天实现票房逆跌,豆瓣评分7.7位列同档期评分第一,猫眼、淘票票开分9.5获观众力挺, “真实而震撼,伟大又悲壮”,“像子弹一样直击人心”,“带好纸巾,值回票价”,“被低估的好电影”等“自来水”发声,为影片的后期发力奠定基础。
不过,逆跌并不等同于逆袭,该片目前的猫眼预测票房为5.3亿。《狙击手》在后期获得的上升空间,大多得益于韩寒的《四海》口碑的败落。
在《长津湖之水门桥》品质和口碑依然保持在水准线稳定发挥的前提之下,上座率和场均人次也稳居春节档影片前列,那么留给同类型另一部战争片的空间自然不会大。
而从票房统计分析的各项数据看,除了同为战争类型的《水门桥》之外,其他影片的上座率和场均人次也都领先于《狙击手》,因此,这部影片要想实现像前些年《流浪地球》《红海行动》这样大幅逆袭反超可能性并不大,需要依靠更长线的放映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春节档还是需要“对的类型”
今年春节档和往年相比,类型构成还是有显著不同。除了史无前例的迎来两部战争片外,《奇迹·笨小孩》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在春节档同样是稀缺类型,而《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成为春节档唯一的一部喜剧片,也是热闹得有点孤独。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改编自日本喜剧大师三谷幸喜的高分代表作《魔幻时刻》,不过这部影片在最初并不被看好。不得不承认,开心麻花近年来的喜剧电影水准并不如早年稳定,而前期更多的宣发也投入在了另一部后来撤档的电影《超能一家人》上。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票房破14亿
灯塔研究院行业分析师张荣棣在谈到今天春节档的表现时表示,今年的喜剧片在数量上较往年变得更少,《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在映前热度居中位,上映后凭借稳定的口碑,密集的笑点,借喜剧刚需的东风小幅逆跌,由此可以发现,喜剧在春节档这样阖家欢乐的节日里是一种刚需类型。
《奇迹·笨小孩》作为导演文牧野的第二部长片,继续延续了现实主义的风格,并且将现实主义的故事讲述得极为扎实且扎心。影片同样从大年初三实现单日票房逆增长,上座率上涨18.6%,票房占比上涨2.1%,场均人次上升4.3%。主演易烊千玺在这个春节档也凭借《水门桥》和《奇迹·笨小孩》两部影片跻身百亿票房演员行列。
《四海》是今年春节档新片里豆瓣评分最低的一部
而在春节档已经积累了一定观众缘的“韩式喜剧”,今年却意外来了一场大“翻车”。《四海》在预售和年初一都高居亚军位置,但这部电影并没有按照观众期待那样讲述一个少年机车版的“飞驰人生”,导演不断拆解影片中的类型元素,松散的叙事和悲剧的结尾,都严重悖离了观众对影片的观影期待,连沈腾都没法令电影好笑起来。尽管也有不少观众对电影本身表达了支持和喜爱,但放在整个春节档的大环境下,这部电影显然是对大部分观众情绪的一次“触犯”,因此影片在上映第三天开始票房就发生了急转直下的转折。
《熊出没》系列第八次征战春节档,创造了这个IP的史上最好成绩。目前,该系列电影的票房总计已经超过30亿元。
张荣棣分析,今年春节档的动画电影中,《熊出没·重返地球》创下了系列票房春节档增速新高,首次连续三日票房破亿,也刷新了亲子类儿童动画的新高,该IP通过多年的春节档上映,培养了良好的用户习惯,并持续创新。今年的表现也印证了团队多年深耕春节档这方土地的成果。
另一部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则有些可惜。事实上,该片自点映以来口碑良好,但与《狙击手》面临类似的困局,已经有十分强大的同类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留下的突破空间的确十分有限。
此外,另一部票房仅1700万的“炮灰”动画电影《小虎墩大英雄》是来自短视频平台的“网红”,灯塔分析师张荣棣认为,目前儿童接触短视频平台的机会相对较少,主要还是通过电视台和视频平台观看动画,对“小虎墩”还缺乏认知,也使得这个“网红”形象在大银幕上遭遇了水土不服。
史上最贵春节档
今年春节档,虽然影片的整体质量都很高,但诸如《狙击手》和《喜羊羊》这样的影片即便质量过硬也难以获得更大的票房增长空间,与春节档整体的蛋糕难以做大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个值得警惕的数据是,2019年春节档票房59亿,观影人次1.32亿人次,场次292.5万场,平均票价44.7;2021 年春节档票房78亿,观影人次1.6亿,场次287.53万场,平均票价48.9;而2022年的票房60亿,观影人次仅1.14亿,场次314.3万场,均价52.8。更多的场次,更少的观影人数,意味着影院的运营成本更高,而观众进入电影院的意愿已经大幅降低。
在城市分布上,今年的春节档延续了往年的趋势,一线城市票房占比略有下降,三线城市有所增长,但北京和上海仍然是春节档票房的最大票仓。因疫情原因多地影院受到影响,往年的票房重镇深圳、杭州和郑州票房产出受影响较大。
而今年北京初一的平均票价达到了78元,上海也突破了70元大关。对比去年,北京的平均票价是64元,上海的是60元。如果在微博上搜索“春节票价”之类的关键词,则会看到一大片“看不起电影”的声音。
春节看电影往往作为一项家庭娱乐活动,一场电影一家人动辄两三百的花费让看电影在今年多少有点“奢侈品”的意思。前些年9.9、19.9的票补已经不可想象,高昂的票价让许多观众即便听说其他的电影也很好看,也不会像往年一样选择在小长假里反复多次走进电影院。
但反观影院端,疫情以来的“艰难岁月”其实从未过去。绝大多数在苦苦坚持的影院几乎都要依靠春节档这个全年绝无仅有的收获季节去磨平上一年的亏损或积累之后一年的“余粮”,加之疫情影响了全球电影内容生产端的供给,影院在这个档期希望尽量多争取一些营收也着实有不少无奈。但这样的做法,显然将观众和电影院的距离拉得更远,有些得不偿失。
《狙击手》率先下调票价
2月6日,电影《狙击手》宣布自2月7日起下调最低结算价格至A类35元,B类30元(各降5元)。这也是今年春节档8部新片里首部降低限价的影片。
2月7日的预售票房数据显示,假期结束后的电影平均票价已回落至45.6元。
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档(1月31日-2月6日)票房已超60.3亿元。相比于2021年春节档的78.4亿元票房,差距是相当明显的。整个档期同比减少了4200多万观影人次,也明显落后于2018年和2019年同期。曾经繁荣的春节档,开始出现了一部分“空洞”。一个声量很大的吐槽是票价太高,其中大年初一平均票价达56.1元,创下了历史高点。
《狙击手》宣布从2月7日起下调结算价格,这是春节档第一部率先对“高票价”作出反应的电影。在2月3日,就有爆料称全国院线群收到建议:迅速调整,科学定价,让更多观众走进影院才能让行业获得最大利益。但事实证明,春节档相关方面,还是将高票价坚持到了最后一刻。《狙击手》的降价也被认为是档期结束后,正常的票价恢复了。
高票价的背后,是十多家上市公司的利益、上百家相关公司以及广大从业者的生存问题。作为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之一,电影业在过去两年过得很不容易,电影人的窘困也一度成为社会话题,不少人表示影院正常开门后一定会去买票支持。但矛盾也产生了:观众眼中的高票价,在压力山大的电影行业看来,仍不足以帮助整个产业走出困境;而如果保持较低票价,一些公司的生存很可能雪上加霜。
电影业与观众的较劲,真的是因为票价贵吗?或者说,高票价真的是今年春节档的最大问题吗?也未必。
从2016年开始,春节档票价就一路攀升,以每年5—10元的涨价幅度,考验着观众的钱包。对此,观众虽颇有微词,但观影热情始终未被真正地冲击。去年疫情下的春节档票房爆发,就很能说明问题。
今年观众说“看不起电影”,有两种可能,一种的.确是钱包变瘪,要压缩娱乐开支;另一种是换个说法,不愿为春节档电影埋更大的单。
来自网联清算平台的说法,似乎也在为第二个可能性提供佐证,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五天,网联平台共处理跨机构网络支付交易62.36亿笔,金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5.30%和11.58%。也就是说,大众在今年春节期间,整体消费和涨幅都不低。那为何在电影消费上,偏偏不增反降?
这就不得不回归到核心问题上。今年春节档电影在质量方面“中等偏上”,一位电影从业者这四个字的评价,或是春节档总票房与观影人次双双下滑的真相。
“中等偏上”是褒义的评价,放在其它档期或平常,能得到这个评价的电影,就不难获得较理想的票房。但这四个字放到春节档,就显得有些批评的意思了。春节档的观众貌似宽容,其实是另一种要求严苛,既要电影符合“合家欢”的节日氛围,又要有故事、有内涵,无论在娱乐还是情感层面,都能带来满满的收获感。用这一标准来对标今年春节档的电影,确实会发觉,整体质量差点意思。
电影在营销层面的好,体现在打分平台与社交媒体上的好,以及观众“觉得好”,都只是电影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真正的好,是观众的口口相传,是买票观看,是用脚投票——谁也阻拦不住地走进影院,观赏并享受电影。如果只是为了打发节日时间,或者说为了满足社交需求,那么看电影早已经不是重要选择,更不是唯一选择。
电影业应该意识并重视这一点,不满足于用“中等偏上”的作品来供应春节档,而要在此基础上,用真正的佳作、有潜力成为经典的电影,来充实春节档,让这一档期真正写入观众的娱乐记忆与文化记忆。如此,春节档电影才能保持不竭的活力。
“今年春节档整体观影人次下降,总票房也不及预期。”北京一家影城经理向《证券日报》记者总结称。
北京的观众马宣对记者表示,“我的观影体验太差了,电影开场2分钟还没关灯,找工作人员反映时发现,很多工作人员是兼职的,不完全懂流程,整个观影过程乱糟糟的。”
这是今年电影春节档的真实写照。上述影城经理表示,由于电影市场不太景气,2021年大部分影城经历了多轮裁员,有的影城仅留下几个人,热门档期全靠兼职,因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的春节档(1月31日至2月6日)影院仍收获颇丰,总票房收入已达60亿元(含服务费,下同),排名影史第二。但需强调的是,高票房是高票价带来的,今年春节档期间平均票价为52.8元/张,同比上涨8%,与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相比涨幅达18%。
悦东文化CEO师烨东对记者表示,今年春节档影院呈现高票价现象,其背后的根本原因还是缺乏好的电影,如果都是《你好,李焕英》《流浪地球》之类的高品质电影,观众对票价的高低可能就不会那么敏感。另外,前几年春节档电影市场“走红”,一方面是由于票价低,另一方面是由于娱乐方式较少。最近两年,线上短视频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分食了人们对电影社交娱乐的需求。
票房收入60亿元
观影人次创五年新低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20时,春节档总票房收入已达60亿元,观影总人次为1.13亿人,总场次为314.32万场。
与之对比,2019年、2021年春节档(2020年春节档因疫情取消)的总票房收入分别为59.05亿元、78.43亿元;总观影人次分别为1.32亿人、1.6亿人;总播放场次分别为292.5万场、287.53万场。
由此可以看出,今年春节档虽然影院播放场次更多,但票房收入并没有显著增长,观影人次更是显著下滑。以春节当日为例,今年大年初一有2592万人走进影院,比去年少了854万人,下降约33%;比2019年减少637万人,下降约20%。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2022年春节档虽场播放场次创近五年新高,但观影人次却创近五年新低。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2022年春节初一至初四的电影播放场次分别为56.4万场、51.8万场、49.8万场、46.5万场,均为近五年新高;但观影人次分别为2592万人、1926万人、1893万人、1658万人,均为近五年最低,由此计算出来的场均观影人次亦为近五年新低。
2022年春节档共有8部电影上映,票房排名前五的电影分别是《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奇迹·笨小孩》《熊出没·重返地球》《四海》。其中,《水门桥》以票房收入24.48亿元一骑绝尘,占总票房比例超过四成;《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大年初二开始逆袭,上座率登顶。
灯塔研究院行业分析师张荣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追平疫情前的2019年春节档,排名影史第二。在市场格局上,今年春节档延续去年和2016年的“超级头部”阵型。《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在映前热度居中位,上映后凭借稳定的口碑、密集的笑点,借喜剧刚需的东风逆袭,目前已攀升至票房第二。由此可见,在阖家欢乐的春节档期间,喜剧仍是一种刚需类型。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喜剧少了,强喜剧类型只有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历史战争题材多了,不但有头部的《水门桥》,还有小众口碑好片《狙击手》,延续了去年主旋律题材影片的优势特点。”张荣棣进一步表示。
“最贵”春节档
电影票均价达52.8元
“春节看电影,一年比一年贵了。”马宣对记者表示,一家五口看电影,如果买点饮料、爆米花,花费需要近千元。
2月1日大年初一,记者在海淀区购票,甚至找不到百元以下的电影票。平时售价50元左右的2D影厅,春节期间售价普遍提升至119元以上,黄金场次更是高达169元。如果想看100元左右的电影,只有早上8点多的场次。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的全年电影票均价分别为:34.4元/张、35.3元/张、37.1元/张、37元/张、40.3元/张;2017年、2018年、2019年、2021年春节档票均价分别为:37.8元/张、39.7元/张、44.7元/张、48.9元/张。
与之相比,2022年春节档电影票均价为52.8元/张,一线城市平均票价高达66.4元/张,因此被业内称为“最贵春节档”。
“今年票价太高,确实劝退了一部分观众。”上述影城经理表示,从大年初三开始,大部分影城已开始下调票价,但上座率却没有明显改观。“今年发行价定价就比往年高,整个电影行业内卷严重,作为终端的影院压力就太大了。”
该影城经理对记者介绍称,电影发行价决定影院的售价,发行价越高,影院的票价也会越高。“发行价相当于产品进货价,如果票价低于发行价,影院是要自己补贴的。”
记者获悉的春节档几大电影发行方案显示,今年春节档单张电影票的发行价同比高出5元至10元。以韩寒导演的《四海》为例,该片发行团队下发给院线的通知要求,A类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数字2D银幕每人次票价应为40元/张,B类城市(除上述4城之外的其他城市)每人次票价应为35元/张;如果是中国巨幕2D、中国巨幕ATMOS_2D等特殊银幕,A类城市、B类城市的票价均为45元/张。发行方强调,“贵方应按照不低于该影片票房结算标准与我司进行结算,如实际终端电影销售票价高于票房结算标准的,则以实际终端电影销售票价结算为准。”
一位专注于TMT的券商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春节期间,很多影院电影票价涨幅明显,一方面是因过去一年线下影院承受巨大压力所致,很多小影院春节档收入占全年收入超七成;另一方面,消杀工作增加了影院成本,疫情之下零食销售锐减也导致影院收入减少。
“高票价肯定会伤害观众的观影热情。”该分析师对此也表示了担忧,“电影票价格再涨下去,观众就都跑了。因此,相关利益方不能饮鸩止渴、竭泽而渔,还是要顾及电影行业的长远发展。”
㈤ 《你好,李焕英》票房会不会超过《唐人街探案三》
据猫眼专业版实时数据,2月21日晚20时44分,《你好,李焕英》以40.1126亿票房,反超《唐人街探案3》。数据显示,《唐人街探案3》票房为40.1061亿。
2月21日消息,猫眼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上映第十天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突破4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第6部票房破40亿影片。
2月21日,截至2月21日下午16时24分,由陈思诚编剧执导,王宝强、刘昊然领衔主演的《唐人街探案3》总票房达40亿元,创中国电影市场最快破40亿纪录,并成为中国影史第5部破40亿影片。
公开数据显示,从2月15日开始,《你好,李焕英》以5.3亿票房成为当日的票房冠军;16日,排片超越《唐人街探案3》,上座率超过50%;17日,《你好,李焕英》的单日票房已经是《唐探3》的两倍多。根据猫眼专业版预测,《你好,李焕英》最终票房或能突破52亿元。
春节档开始,不管是出于行业感情还是对影片品牌判断,倚仗着高预售票房,影院经理在春节档一开始都很支持《唐人街探案3》,大年初一排片达到37.5%,几乎和当年的《捉妖记2》开局打平。但随着《唐人街探案3》口碑走势不济,引起了很多争议,而第二名《你好,李焕英》凭借良好的口碑,实现了排片和票房双增长。
票房分析师罗天文认为,“如今,口碑已经成为电影票房最大的影响因素,电影的口碑好坏能更快地反映到票房本身,观众已经不会轻易为质量较差的电影买单,观众的审美与挑剔也在逐渐上涨。竞争即使激烈,但存活下来、能持续吸金的还是口碑质量上乘的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你好,李焕英》的出品方之一北京文化2月18日晚发布公告,截至2021年2月17日24时,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票房的营业收入约为6000万元-6500万元。华谊兄弟18日晚也公告称,截至2月17日,公司来源于《你好,李焕英》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人民币860万元至人民币1031万元。
㈥ 《人潮汹涌》连续3天上座率第一,这是部怎么样的电影
喜剧犯罪片《人潮汹涌》由饶晓志执导,刘德华、肖央、万茜联合主演。其改编自日本电影《盗钥匙的方法》,《盗钥匙的方法》的豆瓣高达8.5分,由内田贤治导演编剧,堺雅人、香川照之、广末凉子、荒川良良、森口瑶子等主演,2012年9月15日在日本上映。日本人那种一本正经的幽默方式,产生了强烈的无厘头效果。但是在中国内地的票房似乎不佳。
这部电影也完美地满足了我看电影的初衷,当然了,它也应该是满足了观众们的观影初衷,毕竟电影院里一浪接一浪鸭子叫一样的笑声,说明大家还是觉得票钱是花得值当的。所以我还是强烈的建议大家去影院观看的。
㈦ 猫眼的票房是怎么预测出来的
猫眼有比较专业的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出来的。
票房预测主要看以下几点:电影定位及受众群;平台购票人群年龄层及喜好;电影上座率;观影后观众反馈、口碑及评分;影院排片空间等等。
猫眼电影是美团旗下的一家集媒体内容、在线购票、用户互动社交、电影衍生品销售等服务的一站式电影互联网平台。2015年6月,猫眼电影覆盖影院超过4000家,这些影院的票房贡献占比超过90%。
基本信息
2016年5月27日,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光线传媒与美团点评交叉持股,光线传媒通过旗下上海光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入股猫眼电影。
2016年11月,猫眼电影荣登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文娱创新企业榜TOP30。猫眼电影原名美团电影,由美团网于2012年2月推出。2013年1月更名为猫眼电影。2015年7月猫眼电影独立为美团网旗下全资子公司猫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㈧ 猫眼专业版实时票房是真的吗
猫眼专业版实时票房是真的。猫眼电影出品的猫眼专业版,提供及时、准确、专业的票房数据分析,为影视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提高了影视作品的制作效率。是一个特别实时、有效的APP。
一、猫眼专业版实时票房是真的
猫眼专业版,由猫眼电影出品,为电影行业从业者提供及时、准确、专业的电影票房数据分析(秒级实时票房,排片,影院经营数据等),为影视从业者提供信息互通平台,提高影视作品制作效率(剧组成员招募,行业精英对接,找剧组、投资、导演、演员、摄影等)2016年,猫眼专业版将票房数据更新频率从30分钟提升至秒级更新,实现了“秒级实时票房”。[2016年,猫眼专业版APP中发布了人工智能票房预测服务“阿尔法猫”Beta版。
二、电影营销监控系统
电影营销事件结合影片受众画像,有效量化营销效果,准确定位影片受众。影院顾客画像:依托美团点评消费大数据库,产出行业最全的顾客与潜在顾客分析,帮助影院经理掌握顾客是谁,顾客在哪,顾客喜欢啥。秒级实时票房:国内秒级实时票房查询工具,每分每秒掌握电影市场实时动态;找合作:海量剧组入驻,与剧组真实对接,双方直接沟通合作意向,提高影视剧制作效率,业内精英工作档期无缝衔接;排片&上座率。
综上所述,猫眼专业版是国内最先进的排片查询工具,提前一个月查询热门排片,可以及时了解排片次数和比例、上座率和平均人次,更及时,更丰富,且位于影院,帮助剧院经理相互了解,更准确地做出商业决策。
㈨ 怎么查电影票房
猫眼电影不仅能让用户在网上方便快捷地购买电影票,也能提供很多和电影相关的信息,比如说实时票房、电影上座率,排片占比等数据,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用猫眼电影查票房及其他内容。工具/材料
浏览器、猫眼app、猫眼专业版app
操作方法
01
首先在浏览器中通过搜索找到“猫眼专业版-实时票房”,并点击进入。
02
点击进去后便能看到目前上映电影的总票房及实时票房等数据,并会根据实时票房进行排名。
03
如还想查看其他更多信息,便可点击界面右上角的“返回常规版”选项。
04
在常规版中便能看到未来会上映的电影、各部电影在不同影院的情况以及各部电影的上座率等信息。
好了,以上就是大致内容了,(END)
操作方法2
01
在手机上找到“猫眼app”,下载并安装。
02
下载安装后进入app,在界面下方找到“电影”选项,并点击进入。
03
在界面的上方找到“实时票房”的选项,并点击进入。
04
在里面便可以看到各部电影的实时票房和总票房了,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拍片、上座、影库等。
05
若想更多的了解某部电影可在首页点击某部电影,查看更多更详细的信息,也可以选购电影票。
好了,以上就是大致内容了,(END)
01
02
03
操作方法3
01
在应用商店中找到“猫眼专业版”,下载安装。
02
安装完成后进入应用,在首页便能看到电影各部电影的实时票房,以及今天的总票房。
03
在首页下方找到“资料库”,点进去便可以看到更多除票房外的电影信息,也可通过搜索查找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