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它历经三次审查,两次被禁拍摄,原因:电影内容太过表现人性丑陋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冯小刚常年因各种新闻上热搜,但他 有两点 属实难能可贵。
一是他 不像其他电影大师一样端着 ,时不时亲自下场和网友互怼,收获了 “冯大炮” 的绰号,虽然有辱斯文,但很接地气。
二是他 总能走出舒适区 ,去陌生的领域溜达溜达,虽然毁誉参半,但总能给人“惊喜”。
比如 《天下无贼》 成功后,他去拍了宫廷悲剧 《夜宴》 ,结果看得观众笑场,他不甘心,又去拍了战争片 《集结号》 ,总算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再比如 《非诚勿扰》 成功后,他立刻拍了现实主义悲剧 《唐山大地震》 。
如果不当导演,我猜冯小刚一定是个优秀的厨子,他总怕观众吃腻了一个味道,变着法的帮观众调胃口。
但在这么多 “新菜品” 中,有一道最为惋惜—— 投资2.1亿 ,请来 30+位国内一线实力派影星 ,拍摄周期 长达5个月 。
拍惯了喜剧片一心为票房而努力的冯小刚,可以说 第一次挺直了腰板 ,把那段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 惨痛 历史 搬上了大银幕 ,誓要为 国产战争灾难片 立一座新标杆。
然而影片一上映,出品方 华谊兄弟的股票却应声跌停 ,冯小刚表态 “不要低估了观众” ,但最后下映时还是 亏损了9000万 。
这就是2012年上映的电影 《一九四二》 。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部电影,重新回望冯小刚那段不愿再提及的记忆。
一、筹备18年,剧本历经三轮审查
早在1993年,冯小刚读完刘震云原著小说后就立志要拍摄这段 历史 ,他也把这当成自己的 毕生梦想 , 即使再难都要完成 。
2000年,逐渐在华语影坛立稳根基的冯小刚觉得开拍时机已经成熟,在他和刘震云的日夜打磨下,《一九四二》首版剧本终于完成。
剧本一出来,冯小刚就迫不及待地联系了李雪健,李雪健读完也非常激动。
然而剧本 首次送审却未能通过电影局的审查 ,原因是 “太过表现人性丑陋” 。
2004年,拍完《天下无贼》的冯小刚 第二次带着新剧本送审 ,原本都对外“吹出牛”马上要拍,谁料还是被电影局 以相同的理由驳回 。
直到2011年9月,在电影局的 “五条明确意见” 指导下(新京报2012年12月7日报道),刘震云重新完成了一版 “较为克制” 的剧本,《一九四二》也得以通过第三次审查,并成功立项,同时获得拍摄许可。
同年10月19日,影片也在山西正式开机。
皮哥前面说冯小刚请来 30多位一线实力派影星 ,这个表述一点都不夸张,演员阵容完全称得上“超豪华”。
国内的演员有 陈道明、李雪健、张国立、范伟、徐帆、冯远征、段奕宏、张国强、林永健、张涵予、张志坚、苏有朋、吕中、柯蓝、于震、张少华、王子文 等熟面孔。
国外的演员有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 艾德里安·布洛迪 ,有《肖申克的救赎》主演 蒂姆·罗宾斯 。
这份相当豪华的演员表,至少说明了两点。
一是冯小刚甭管因为自己的大嘴惹了多少是非,在圈内的地位都是杠杠的, 一众大咖都给他面子 ,都愿意为他的梦想出分力。
二是本片讲述的是国家的苦难 历史 ,许多演员参演都带着一种 责任感和使命感 。
比如张国立就在采访中坦言自己为了演好灾民,拍戏前减重20斤,拍摄期间也不敢多吃,饿了只能多喝水。
《一九四二》讲述的是1942年河南大灾荒饿死300万人的 历史 ,那一年二战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德国和苏联正在进行最残酷的列宁格勒战役。
那一年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在攻坚阶段,日本已经被中国拖得疲态尽显,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一城一池的征伐劫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南惨绝人寰的灾荒就显得“无人问津”了,以至于几十年过去了,好多中国人对这一段 历史 的认知都是一片空白。
二、故事“前所未有”
影片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电影主要有两条线。
第一条线是 上层线 ,也是本片的副线。
李培基 (李雪健饰)是河南省主席,灾荒到来后,他前往重庆去为3000万河南民众请愿,然而 蒋介石 (陈道明饰)正陷在抗战的泥潭中无暇顾及河南灾民,蒋揣着明白装糊涂,企图将饿殍遍野的河南抛给日本人,李培基的谏言失败,空手回到了河南。
另一方面,日本人了解到了河南灾情,他们用粮食收买了灾民倒戈为他们卖命,逼得蒋介石不得不调拨粮食运往河南,这些粮食虽然只能维持河南人民3天的口粮,却是真正的救命粮。
为了把粮食分给更需要的灾民,李培基开了一次会议,会上各方代表互相扯皮,最后这笔救命粮历经层层搜刮后终于送到了豫南和豫北的灾民手中。
第二条线是 底层线 ,也是本片的主线。
老范(张国立饰)是河南一个善良的地主,灾荒到来时他的儿子却企图用粮食换花枝(徐帆饰)的身体,后来灾民涌入他家吃饭引发混乱,老范儿子被活活打死。
灾荒到来,村民逃难,老范拖家带口踏上了逃荒路,而花枝和丈夫瞎鹿(冯远征饰)也加入了逃荒的队伍,因为拖家带口,难民每天行进的速度只有三四十里地。
后来灾民中混杂了国民党士兵,日本人展开了空袭,导致灾民死伤无数。
混乱中,灾民哄抢了老范一家的粮食,老范从衣食无忧的地主变成了真正的灾民,他女儿星星来时还养着一只猫,最后无奈炖了猫汤给家人喝。
继续行进,不断有人饿死,花枝的丈夫在争斗中失踪了,花枝和老范家的长工栓柱结为夫妻,后来又被迫卖给了放牛的农夫。
老范的老娘饿死,儿媳妇生下一个孩子后五天没吃饭也饿死,而这个孩子也在逃难的路上被 意外闷死 。
走投无路之际,老范的小女儿星星自愿卖身给一家工厂,供上层享乐。
最后老范好不容易走到了洛阳,却被告知这里不算灾区,他还要继续行进百十里 才能获得灾民身份 。
当老范到达灾区后,孤身一人,他看到一个走散的小女孩,便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两人相互搀扶走向茫茫不可知的未来。
三、上映后华谊兄弟股票跌停
《一九四二》用几乎纪实的风格客观描述了河南大灾荒,在灾难面前,我们见识了众生相。
除了刚介绍的几个主要人物,我们还能看到其他个性鲜明的小人物。
比如张涵予饰演的传教士,就是一个内心虔诚的信徒。
比如范伟扮演的老马,借着国难当上了庭长,各种耀武扬威鱼肉百姓。
比如林永健扮演的县长老岳,号称发明了救灾丹,就是趁乱发国难财。
再比如影片中有的官员,国难当头,还想着给自己圈地谋福利,想着逛窑子玩女人。
本片一大遗憾的地方在于对这场灾荒只是白描,没有更进一步的思索与 探索 。
在影片刚举行发布会的时候,活动主题还叫 《追问·一九四二》 ,最后大概只为了规避敏感话题,成片没有了“追问”,就像一道菜没放盐,少了很多的滋味,这是一大遗憾。
影片2012年11月29日晚间上映后, 收获票房2550万 ,虽是当日票房第一,但和预期仍相差不少。
票房上的“不如意”也引发了华谊兄弟的股价波动,11月30日 股价跌幅达到10%,直接跌停 。
不过观众对这部灾难片还是颇为认可,影片上映后 收获3.6亿票房 ,排在2012年国产电影年度票房榜单第4名,第一名《泰囧》也不过12.6亿。
但因为《一九四二》制作成本高达2.1亿,3.6亿票房分账到手其实也就1.2亿, 华谊还净亏0.9亿 。
这也使得华谊兄弟2012年年报有些“窘迫”,前一年利润增幅还有43.6%,这一年增幅直接降到 20.47% ,要不是有《画皮2》和《十二生肖》合计15.6亿的高票房撑着,亏损不是没可能。
无奈之下,冯小刚又重新和王朔合作,拍了自己最擅长的贺岁喜剧片 《私人订制》 ,同年华谊利润增幅又达到172%,华谊股东再度喜笑颜开。
不管怎么说,《一九四二》能呈现在我们面前已经是一大进步。
其实放眼过去一百年,有许多年份比1942更值得拍摄,什么时候这些年份真正解禁了,什么时候电影创作者的镣铐才算真的摘掉了。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㈡ 电影行业的现状以及就业前景是怎样的
一、电影行业的现状
2020年,全球电影市场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地区总票房均同比降幅超过70%。而此前一直占据世界电影市场C位的北美,在2020年度累计票房仅20.89亿美元,仅为2019年的18.45%,创40年来历史新低。
2020年中国率先从疫情中恢复过来,封城措施解除后人们对于外出娱乐的热情高涨,尽管中国电影总票房因疫情影响比上年减少68.23 %,但中国电影票房仍然以29.83亿元的好成绩,远高第二名北美8.94亿元的票房,取得2020年全球票房第一的好成绩。
二、电影行业的就业前景
电影学的就业前景很好,就业率也不错。毕业生主要到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电影行业,娱乐行业等从事电影的制作、策划等工作。
电影产业市场规模仍需时间恢复
2015-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前中国电影行业发展良好,电影票房达到642.7亿元,同比增长5.4%;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中国电影市场受到重创,2020年票房仅有约204.2亿元,同比下降68.23%。2020年后,电影产业将逐年回归正轨。
㈢ 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可以上什么学校
初中毕业考不上普通高中学校,建议最好就读职业高中学校,学生在就读过程中由家长全面督促管理学生的行为规范,完全可以成才。而且孩子就读职业高中学校,只要不出大的偏差,完全可以考取大学,在就读期间学生如果参加各类国家级、省市级的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技能大赛,获得一定的奖励名称,可以成为对口升学高考招生录取的加分项目,最后极有可能考取本科院校。
通常一些家长对于职业高中学校的认同感不强,只要是家长对于职业高中学校的对口升学高考认识不足,加之职业高中学校本身的学生制度管理不严格,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不太好,职业高中学校的校风普遍不太好,因此社会对于职业高中学校的自信心不足。
㈣ 成成烽火系列电影共有几部分别名字是什么
成成烽火系列电影共有十部,按顺序分别为:《青春行动》、《投笔从戎》、《沙沟事件》、《蹉跎岁月》、《深入敌后》、《青山铁骑》、《营救行动》、《转战千里》、《血沃青山》、《问鼎江山》。
1、《青春行动》:1936年,太原成成中学积极抵抗,成功撤换了坚决反共的徐校长、还有国民政府警察局派来的肖校长,拥戴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刘老师做了校长,使成成中学后来成为党在华北地区的中心。
2、《投笔从戎》:“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北方局、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中共山西工委根据抗日斗争形势的需要,奉命进驻太原成成中学。
3、《沙沟事件》:太原成成中学在向离石头方向开拔路上,遭遇敌人围攻,校长的儿子不幸被俘,校长面对民族大义,决定牺牲儿子的生命,但423团及时赶到,化解危机。太原成成中学向抗日前线继续前进。
4、《蹉跎岁月》:山沟事件后,抗日义勇军编队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游击第四支队”,校长任队长,一方面改变,一方面整改。师生们的思想产生可巨大的波动和困惑,机会面临解体。贺龙同志的到来,鼓舞了士气,坚定了革命的决心。
5、《深入敌后》:1937年,太原市成成中学广大师生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投笔从戎,共赴国难,列编游击第四支队。他们参加了粉碎日军五路围攻,完成了由学生向战士的转变。1938年8月,四支队随八路军会挺进大青山地区,共同开创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八年。
6、《青山铁骑》:1937年的太原,从成成中学走出来八路军715团四支队三连连长田宏声,带领全连上百人随团一起参加石龙口战役,田宏声和骑兵连血脉喷张地挥动战刀,勇猛冲杀,田宏声与将松井敏夫单挑,两个回合即将松井斩于马下,松井的骑兵队覆没了,八路军骑兵连气势如虹。
7、《营救行动》:严焕春是家里的老三,三兄弟都是成成中学的毕业生,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起抗日。老大、老二牺牲后,贺老总为了保住严家的香火,派人去营救上战场的严焕春。
8、《转战千里》:暂无
9、《血沃青山》:暂无
10、《问鼎江山》:暂无
(4)山西电影票房扩展阅读:
《成成烽火》真实反映了游击第四支队坚持敌后抗战八年这一历史故事。该剧共十部,讲述了成成中学师生投笔从戎、共赴国难的全过程。
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时期,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一支年轻由太原成成中学广大师生组成的抗日游击队他们活跃在抗日前线。在校长刘墉如的带领下,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举校从军,弃笔从戎,战斗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
㈤ 国庆电影票房十大城市出炉,哪些城市的人最喜欢看电影
国庆档电影票房十大城市出炉,网友们通过这样的汇总发现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的人最喜欢看电影。除此之外就是成都,广州,重庆,杭州,苏州,武汉,西安这些城市了,这10个城市是电影票房贡献最多的城市。在2021年的国庆节期间有很多非常精彩的影视作品,而《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这两个电影更是收获到了很高的票房,所以整体电影票房都非常的高。
在正常的情况下,主城区的人口规模越大,那么电影院就会设立的越多。电影院设立的越多就自然而然的会提升相应的票房,而且居住在城市里面的人将看电影当作了一种日常消遣,所以说电影票房才会变得越来越高。而且一个城市当中所居住的人群如果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话,那么这个城市的票房同样也会更高,因为年轻人对于电影的需求量会更大,年轻人是电影票房消费的主体。
㈥ 你知道哪些高口碑低票房的电影
《打擂台》是近几年来比较出色的香港电影,而且还包揽了香港金像奖多个奖项,可惜不仅内地没有引进,在香港的本土票房也是一般般。”最后他像一个信义当头的侠士一样悲歌赴死。经常看些邵氏的老片,经常会想,姜大卫、狄龙、陈观泰,这几位中能有一个出场,那这片子对于我来说,就是有票房号召力的,号召我去贡献一下票房。后来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见龙卸甲》里的狄龙,《锦衣卫》里的陈观泰,在我看来还是索然无味的,倒是《黑社会》里的姜大卫看着更舒服些(遗憾姜爷少时的灵气早已磨灭,成了如今的沉稳老练),所以港片味道不仅靠几个当年大腕的......
㈦ 如何看待2021年10月19日,电影《长津湖》上映20天票房突破50亿
2021年10月19日,电影《长津湖》上映20天票房突破50亿,建议大家尽量少出门,别去人多的地方,别去观看这部电影。
㈧ 怎样评价《长津湖》
电影《长津湖》是一部史诗级的国庆献礼片,总投资13个亿,由国内三大著名导演操刀,国内众多的名演员加盟,无疑是近几年中国电影的佳片,电影末上演票房预售破亿,上映首日破两亿,第二日破10亿大关,一举打破中国影史11项纪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我们是这部电影好在哪里?
当然这部电影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人物的刻画过于单薄,情节的连贯性方面也有部分脱节之处。但是瑕不掩瑜,任何一部好的电影都是要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在编排方面由于剧本和情节的需要,可能会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不可能面面俱到。并且每一个人看待历史事件的角度都不一样,不可能做到拍出的片子让每一个都满意。只要它能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真实可靠,看后能让人有反思、有启迪就是一部好的电影。
㈨ 中影星美电影院线公司的成长历程
在2002年短短的7个月里,中影星美院线的票房总收入近5000万元。随着后续高质量影院的加盟,2003年总票房提升至9500万元,2004年票房总体收入1.41亿元,2005年更是一举达到1.8亿元。 2006年院线票房继续大幅的提升至2.65亿元,2007年年票房3.64亿元,2008年年票房5.34亿元,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年票房第一。2009年,院线增长至7.94亿元,2010年,全年票房突破十亿,达12.13亿元,2011年票房收入13.77亿元,2012年取得16.2亿元的票房佳绩,2013年更是创下18.38亿元的票房新高,票房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前茅。2014年院线票房已经迈入20亿大关,达到24.47亿元,稳居全国第二名。
中影星美电影院线公司由初期的23家影院,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迅速成长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跨省电影院线。截止到2014年底,院线签约影院已达365家,银幕1751块,其中经过国家评定认可的五星级影院超过10家。范围跨越北京、上海、广东、天津、重庆、四川、云南、安徽、福建、海南、江西、河北、河南、山西、江苏、内蒙古、辽宁、湖南、陕西、贵州、宁夏、新疆、西藏等31个省市自治区。加盟影院设施完善、设备先进、位置优越、品牌形象良好,无论是规模还是票房都稳居全国院线的前列。
其中2014年票房过8000万的影院有:深圳嘉禾影城(8289万元)、北京UME国际影城(双井店)(8184万元);票房过6000万的影院有:北京UME华星国际影城(6943万元)、北京星美国际影城(6453万元);票房过5000万的影院有:北京UME国际影城(安贞店)(5391万元)、上海星美正大影城(5192万元);年票房4000万以上的影城有:成都星美国际影城环球店(4640万元)、深圳中影国际影城(欢乐海岸店)(4570万元)、海口中影国际影城(400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