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爱奇艺分账电影票房

爱奇艺分账电影票房

发布时间:2022-10-03 11:14:52

㈠ 如何看待爱奇艺上半年网络电影总票房分账超1.8亿

爱奇艺上半年网络电影总票房已经超过了1.8亿,这说明爱奇艺它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软件了,然后它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才会让网络电影的总票房超过1.8亿。

㈡ 近40部网络电影分账破千万,网大的春天来了吗

客观地讲,一部电影的好坏,并不会因为它的播出形式而发生质的改变,而网络电影的回暖,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对整个行业抱有了更多的期待。网大的春天来了吗?确切地讲,网大的春天一直都在,只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程度不同罢了。

2021年的院线电影市场持续低迷,但与此同时,网络电影的发展势头正猛

以往的网络电影常常与“劣质”“low”这样的贬义词相关联,流水线产品一般的网大不仅剧情毫无新意,演员的演技也是一言难尽,甚至大部分电影会用性感惹眼的宣传海报做噱头,这种低端的营销方式使人反感。

虽说目前的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仍存有一定的差距,毕竟在家观影与在影院观影的观感是不同的,影院的巨幕与收音给观众带来的视觉与听觉上的体验是网大无法取代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制作质量越来越精良,网大的发展正在更新换代,属于网络电影的春天,相信在不远之后就会到来了。

㈢ 如何看待网络电影分账过票房千万这件事

我觉得还是挺正常的,因为首先我们要分析当代的大环境,在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电影院都处于停业状态。电影没有大屏幕,观众也没有看电影的地方。在这种背景下,网络电影在年初迎来了爆炸式增长。根据优酷,爱奇艺和腾讯这三个视频平台的数据,截至2月底,至少有14部在线电影分数持平。疫情期间为在线电影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根据优酷,爱奇艺和腾讯三大视频平台发布的数据,1月份共发布了64部在线电影,这是过去六个月单月发行量最多的月份,而2月份的发行量最多截至2月底,优酷拥有7部在线电影,拥有超过1000万个帐户,而爱奇艺的数量也达到8部。由于采用了新的会计模式,腾讯只有一部在线电影超过1000万部。如果以这种方式计算,三个主要平台在2020年之前的两个月内突破票房的在线电影数量达到了1600万。这也就是大环境下的作用。

㈣ 《灵魂摆渡黄泉》56小时分账票房已破千万吗

网络大电影《灵魂摆渡黄泉》2月1日爱奇艺独播上线,56小时内分账票房突破千万,引爆“灵魂摆渡”IP各端粉丝及各大社交平台。在口碑和热度上,影片多次进入豆瓣热搜和豆瓣热门,豆瓣近万人点评稳定7分,截止目前收获站内近300万观众打分,站内评分稳定8.1分,在影迷群体和爱奇艺VIP会员均掀起“灵摆”热潮。

影片上线首8小时,前端点击733W,同时微博话题#灵魂摆渡黄泉篇#破亿。继2018年1月份3部爱奇艺独播网大10天内分账票房破千万后,《灵魂摆渡黄泉》2月1日刚上线,以56小时破千万分账票房再刷新纪录,成为2018年分账票房破1000万的第四部网络大电影。

㈤ 票房是什么意思(电影票房包含哪几部分)

电影人依旧在呐喊。

自从3月27日电影行业复工被紧急叫停以来,无论是下游的放映端,还是中上游的出品、制片、宣发端,各个链条的电影人们,以及行业外的部分媒体大V,都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为电影行业的安危发声。不仅仅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甚至在知乎、B站、抖音甚至贴吧、虎扑等平台,也能看到各类“意见领袖”们的摇旗呐喊。

虽然不少网民依旧抱着对电影行业的极大敌意,但是相对比2月末“复工指引”阶段的满屏抗议,目前大多数普通网友也逐渐开始对停滞整整三个月的电影产业抱有同情了。

然而通过阅读各类意见领袖们为电影行业的呼吁,也不难看出仍有不少人对【电影票房】这一电影行业最基本的概念存在错误认知,这其中不仅仅是行业外的媒体大V,甚至包括不少电影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并不是所有电影人都对电影票房本身、以及关于服务费、专项资金、营业税有太过深入的了解,因此也在呐喊呼吁的同时,犯了不少错误。

电影票房包含哪几部分?如何分账?电影专资为何不下放?票房怎么分成?本文就从头到尾,深度解构【电影票房】这一概念,相信也能解答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第一层:影厅服务费

严格意义上,影厅服务费并不属于票房,2019年全年642亿票房并不包含影厅服务费,但这也确实是观众购票实际消费价格中的一环。不同于大多数人都了解的电商服务费,影厅服务费并不被普通观众所熟知。即使在业内,直到去年上半年《复联4》的天价服务费事件,才让这一费用映入从业者眼中。

什么是影厅服务费呢?简言之,就是高等影厅的额外入场券。在满足电影发行公司所要求的最低发行价后,影院将实际售出的价格拆分为“发行价+影厅服务费”,其中只有发行价部分参与分账。与传统偷票房所常用的双系统、截流软件等不同,影厅服务费是基于通过了国家备案,合法的售票系统的功能,在国家电影专资办系统中皆有完整的数据统计。

影厅服务费的作用,是鼓励影院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影条件,鼓励VIP厅、IMAX等特效厅、4D厅等特殊厅的建设,让影院从硬件升级中得到理应属于自己的回报。虽然不是所有影院都会有服务费设置,但是但凡是有一定票房预期的电影,都至少会有3D、IMAX、杜比全景声、杜比视界、中国巨幕等发行版本中的一种。哪怕是被打入冷宫的影片,可能也会在某个时间段在影院的VIP厅播放。因此绝大多数的院线片,可能都会有影厅服务费,但是截至目前,影厅服务费还没有被任何机构公开数目。

今年春节档之前,电影局曾发“微信群消息”规范VIP影厅服务费,这也标志着电影局准备正式开始准备对“影厅服务费”这一项目动刀了。

第二层:电商服务费

抛去影厅服务费之后的票房,才是我们通常所认知的票房,也被叫作【综合票房】,打开灯塔专业版、猫眼专业版或者中国电影票房(专资办)等票房查询类软件,都可以看到这一选项。

事实上,综合票房这一概念仅仅才有三年历史。2017年1月22日,艺恩发表【2016中国电影票房究竟是多少?艺恩给你算清楚】一文。正式建议国家电影专资办相关负责人及主管业务部门:更改票房统计口径,将购票电商服务费增加进票房统计范畴。

文章称:基于中国线上购票市场的成熟及服务的完善,收取服务费被广大消费者普遍接受的大环境下,将服务费作为票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票房统计条件已经具备。而且该统计方法的升级也有利于规范服务费的核算方法和分成体系,理顺电商平台、售票系统及影院院线的合作关系。

自此,综合票房正式诞生。服务费这一新的票房统计的增加,无疑对于本来缓慢增长的票房大盘,有着完美的促进作用。

从单片服务费占比来看,一般的商业片服务费占比一般都维持在6-8%左右。从档期分布来看,非春节档的国产电影一般网售占比较高,从而拥有较高的服务费占比。随着在线售票的全面普及,我们也能看出从2017年至今,电商服务费/综合票房的占比也在提升。

%20

而随着2017年,猫眼正式收购娱票儿。目前90%以上的电商服务费,都是由猫眼与淘票票两家平台瓜分的。

%20

不过综合票房的存在,也混淆了绝大多数路人的视听。目前大多数非专业媒体计算票房分账,仍然是直接用综合票房乘以网上所查到的各种分账百分比,可以说在一开始就犯了错误。

第三层:电影专项资金

综合票房去掉电商服务费,也就成了【分账票房】,可以进行第一轮百分比的分账。

电影专项资金,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专资,固定按照分账票房的5%进行上缴,而这一部分费用,也是目前电影行业最亟需到位的一笔“救命款”,在不少媒体呼吁的款项中,落实专资都是重要的一项。

但其实,专资设立的目的,就是“取之于电影,用之于电影”,无论是以前扶持国产影片的制作,还是支持新建电影院等,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奖励放映国产影片成绩突出影院的通知》来看,通知中规定只要满足两个奖励条件,且全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放映国产影片票房收入占票房总收入55%以上,就可以获得奖励。占比在66%以上的影院,获得的奖励等于100%返还上缴的电影专项资金。

可以说在目前国产片票房占比超六成的2019年,80%以上的影院都可以获得专资返还,估测40%以上的影城,能够获得100%的专资返还。

但其实,专资返还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据了解,2017年的专项资金,在2018年12月才开始返还。2018年的专项资金,在2019年9月开始返还。因此影院们想要等到2019年的专项资金,可能还要等至少三个月。

另外,没有返还的专资,无论是2018年之前的广电总局,还是现在的国家电影局,都拥有一套“未返还专资用法”,无论是补贴企业拍片,还是扶持贫困地区电影院,都会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做到尽量的公开透明。因为,一味的指责专资“薅羊毛”属性其实并不理性。专资是肯定会返还的,不过在目前的特殊时期,我们还是希望专资能够相比以往更快的进行落实。

第四层:税

与专资一起扣的,还有3.3%的营业税。扣除3.3%的营业税也就意味着电影院不必再因为放映收入交税了。

当然这仅仅是影院放映收入的计税。

除了放映收入外,影院影厅服务费收入、拥有自家影城APP购票的电商服务费收入、前台卖品零售收入、抓娃娃机和迷你KTV以及按摩椅等娱乐服务收入等,这些收入一般都按照6%税率进行计算,零售销售税率较高,一般为16%。当然这些不算在票房分账体系中。

第五层:中影分账

扣除专资和税的票房,也就从【分账票房】(2017年之前通常被叫作【总票房】)变成和【可分账票房】也叫【净票房】。

在这个时候,就要给中影数字分走1-3%的发行代理费,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注意这并不是拷贝费用。那么到底是1%还是3%呢,这个要根据影片的最终票房成绩来看,一般情况下,票房越高收费比例也越高,具体数字由中影数字灵活掌握。

第六层:影院分账

在之后,就要进行影院的分账了。

其中,影院和院线分走净票房的57%,但这一比率也不是固定的,不少片方都会在影片公映的不同阶段,给予放映方不同程度的返点,寻求排片方面的合作。有时候会多返3-5%个点,对于不少想长线放映的影片甚至会把分账比例调整为90:10,爱奇艺影业在去年也官宣,旗下所有影片都要调整院线方分账比例,给予院线更多的返点。

而影院和院线也会对这57%的票房进行二次分账,通常意义上,影院分走50%,院线分走7%,但其实这个比率也不是固定的,影院和院线完全可以不按照这个比例进行分账。据了解,很多院线为了吸引优质单体影院的加盟,都主动下调了院线分账比例,甚至只拿1-2%的份额。

第七层:最终分账

影院和院线分完账,最终就要迎来制片方与发行方的分账了。如果说中影数字1-3%、院线57%的分账比例还属于行业基本准则的话,那么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分账规则则更加多变。

通常意义上,发行方会分走净票房的5-15%作为发行费用,制片方则分走剩下的,大概28%-38%,但这只是通常意义,实际上这个分账规则在目前变化多端的宣发市场,具体怎么分还是得看出品制片方与发行方的协议。

具体来看,如果制片、发行为一家公司,则不再遵循制片与发行之间的分账规则。如果制片方要求发行方提前垫付发行费用,发行方要求的分账会更高。如果制片方与发行方签订了保底、买断等发行协议,则更是完全没有分账比例这个概念了。

因此,对这一分账进行计算时,我们也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当然到了这一层面,除了上市公司保底之外,大多数影片的分账协议我们普通人是看不到的。

而与发行公司分完账以后,制片、出品方之间则要面临着更复杂的分账,目前头部国产片动辄20家以上的出品方也意味着,从影片公映,到最终一家联合出品方收到钱,一般都要一年以上。

当然,以上所说的,也只是一般国产片的分账规则。进口片的分账规则也会完全不同,例如进口片净票房的1.5%,会先给中影进出口分账,再进行下一轮的分账。对于好莱坞分账大片和买断批片,其背后的分账规则也不尽相同。

现如今,票房到底如何分账,已经不再是行业标准理论,而是业界一线的具体操作实务。虽然并不一定要求每一位电影从业者都熟记在心,但是基本的分账归属还是必须了解。

从分账规则中我们也能看出,去年对外官宣的642亿的票房成绩,但其实影院院线方只能分得300亿出头,制片发行方分到的则更少,这对于一个近百万人从事的行业来说,人均年收入大多数不到10万,电影行业也从来都不是一个薄利的暴利行业。

㈥ 爱奇艺网络电影票房在哪里查询

爱奇艺网络电影票房在猫眼专业版可以查询的
猫眼专业版是由猫眼电影开发,为电影行业从业者提供及时、准确、专业的电影票房数据分析(秒级实时票房、排片和影院经营数据等),为影视从业者提供信息互通平台,提高影视作品制作效率(剧组成员招募,行业精英对接,找剧组、投资、导演、演员、摄影等)。

㈦ 爱奇艺10月1日起将增设会员拉新分账、取消平台定级,这么做有何目的

这么做肯定是有目的的,让平台的运行更加的规范,更好的服务于这些网民。

㈧ 为什么很多电影爱奇艺和优酷都没有

可以尝试下载南瓜电影APP,视频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是没有广告,画面质量也不错

腾讯: 游戏 板块做得最好的一个app,其中也有很多腾讯收购ip改变的网剧,也会出自制综艺,影视资源较全。

爱奇艺:影视资源最全的一个app,特别是电影版权和大部分电视剧版权,自制综艺算是爱奇艺的特色

芒果:综艺最多的一个app,看着芒果台也拥有了很多湖南卫视的电视剧版权,但是其他影视资源不如

腾讯和优酷:动漫资源和tvb版权最齐全的一个app,影视资源不错。


近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陆续公布2020年网络电影分账票房榜,共有80部作品票房破千万元。

爱奇艺全年共有42部网络电影票房破千万元,年榜头筹被《鬼吹灯之龙岭迷窟》摘得,分成金额高达3511万元,《奇门遁甲》勇夺第二,《狙击手》拿下第三;优酷共有23部网络电影票房破千万元,冠军《狄仁杰之飞头罗刹》票房3023万元;腾讯视频两部网络影片分账过5000万元,共15部影片分账过千万元,冠军《鬼吹灯之湘西密藏》获得5414万元分账票房。


附: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2020网络电影年度票房榜

优酷共有23部网络电影票房破千万,冠军《狄仁杰之飞头罗刹》票房3023万。

腾讯视频两部网络影片分账过5千万,共15部影片分账过千万,冠军《鬼吹灯之湘西密藏》获得5414万分账票房。

主要还是版权问题,现在基本上腾讯视频一家独大,其次爱奇艺。关键是腾讯有钱,可以垄断大部分优质影片,所以爱奇艺和优酷基本上拿不到版权

㈨ 龙标电影网络首发率上涨370%,多元分账+巨头入局冲击传统院线

作者:庞李洁

不久前,春节档电影盗版大案宣布告破,案件涉及《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新喜剧之王》等8部春节档影片。据不完全统计,由于网络盗版高清电影的传播,对院线票房和正版视频平台造成的损失约7.87亿元。

愈发猖獗的盗版内容不仅阻碍了部分观影群体走进影院,也触动到视频平台的利益,造成了线上线下大面积的票房损失。

尽管网络盗版电影无法超越院线的观影体验,但是在“免费”方面还是可以“完胜”买了版权的网络视频平台的。

当前,传统院线与优爱腾等网络视频平台之间几乎零窗口期的对接,不仅扩展了影片的消费场景,还延长了影片的票房收割周期。电影的线上发行势必会成为未来的趋势,而且将是一片充满想象的蓝海。此时,打击盗版的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今年,春节档的多部影片都在下映后随即登上各大视频平台,其中《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等影片都采用单片付费的模式,《新喜剧之王》在付费期间,仅在腾讯视频一家的播放量就达到1亿次以上,取得了不错的网端收益。传统院线与网络院线的“无缝衔接"不仅满足了更多元的观影需求,也有利于带动电影大盘的票房扩张。

随着网络视频走向付费时代,网络院线覆盖的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工信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视频付费用户已经占到总体网络视频用户的50%以上,达到53.1%。各大视频平台的付费用户将近3亿。

在高速增长的付费群体中,电影是拉动用户付费的首要因素,占比将近40%。值得注意的是,各大视频平台的影片库除了传统院线的二轮内容,快速走向精品化的网络大电影也正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2018年,全网共34部网大分账票房突破1000万,而2017年这一数据则为13部,其中,2018年分账最高的网大《大蛇》的票房更是突破了5000万。

网络院线的票房天花板不断被刷新,也吸引到更多资本和人才入局,甚至一些已经拿到龙标的影片也开始将网络作为首发渠道。尤其对一些中小成本影片而言,网络院线越来越多元的分账模式更有利于抬高此类影片的票房上限。

在利益驱动下,“网院同步”发行或成常态。随着选择“网院同步”发行的影片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上的直接冲突将加剧网络院线对传统院线的冲击,不过双方并非完全对立,用户对不同消费场景的需求使两者互补共生成为可能。

尽管网大对网络院线的票房贡献不断走高,但网大从诞生至今一直位于电影行业“鄙视链”的底端。不久前,网上流传着一张关于电影行业的“鄙视链”图,网大甚至未被列入其中,可见网大在业内地位之低。

传统院线看不起网大,一方面在于网大在诞生之初,就给人粗制滥造、蹭IP、山寨、打擦边球的负面印象。另一方面,随着网大质量普遍上升,盈利能力增强,也将加剧网大与院线电影之间的竞争关系。

当然,国产网大目前还处在发展初期,无法与传统院线电影一较高下。但对比国外来看,发展相对成熟的Netflix即便花高价加入美国电影协会,但却始终没有叩开美国影院业主大会的大门,两者之间不可调和的原因更多地在于利益冲突。

在刻板印象和潜在隐患之下,网大想要打破行业“鄙视链”,只能从扩展利润和精耕内容两方面着手。

1、各平台分账模式多元化,网大票房整体抬高

此前,镜像 娱乐 (ID:jingxiangyule)曾在《2018年34部网大分账过1000万,同比增长160%,网大走向精品多元化》一文中详细解析过优爱腾三大平台的网大分账模式。各平台通过内容评级划定分成基数,再根据有效播放确定分成额度。除了内容分账,各大平台还有拉新会员分成、广告分成等,再加上当前的单片付费模式,网大的分账形式越来越多元。

而且,各大视频平台的分账模式都在向着去“唯流量论”的方向发展,给优质内容更大的获利空间。据统计,2018年,网大分账TOP30累计票房超6亿元,网大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巨头入局,精耕内容

不断做大的网大盘口开始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入局,尤其是在网大走过野蛮生长期之后,资本更多地向头部公司集中。2017年下半年,新片场D轮融资额达到了1.47亿,淘梦影业也完成了9000万的B轮融资。网络院线的票房表现成了这些公司潜力评估的标准之一,其中与爱奇艺有过合作的多家公司融资额都达到了千万级别。

不仅如此,传统的电影公司和电影人也在近两年纷纷进军网大行业。例如,华谊兄弟、欢瑞世纪、慈文传媒等通过开设或收购新媒体子公司布局网络电影领域;欢喜传媒公告称将在未来六年内,拥有对张艺谋执导的三部网络系列影视剧的独家投资权,而这三部网络系列影视剧有可能就包含了网大。

内容品质的抬升将逐渐撕掉网大粗制滥造的标签,而更大的利益空间则将吸引更多影片投向网络院线的怀抱,甚至包括一些传统院线电影。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拿到龙标,却以互联网为第一发行渠道的作品共146部,比去年增长370%,越来越多的龙标电影开始更加重视网络院线的发行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传统院线的影片质量整体更高,大屏、3D、超清等技术也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但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冲击和新的消费习惯形成,传统院线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传统院线承载力有限,整体供过于求。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年产电影达到1082部,全球年产电影上万部,但传统院线上映电影仅400余部。

2、传统院线排他性强。 观众在选择影片观看时,往往非此即彼,因此对于同一天上映的电影,更多排片给头部,腰部、尾部的影片票房空间相当有限。

3、传统院线观影成本高。 这个成本不仅是电影票价,还包括花费的时间成本,观看一部时长在1个半小时的影片往往需要花费的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

4、部分用户选择的自由度被限制。 传统院线电影作为一种社交 娱乐 方式,大多数是群体观影,个性化的观影需求受限。

5、“私密”观影的需求增长。 2017年,私人影院的规模从2014年的200家发展到上万家,反映出观影群体对私密空间的需求在高速增长。另外,CBNdata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单人观影规模持续扩大,若影片在网络、影院同步发行,这部分群体转向网络观影的概率更大。

相比之下,网络院线的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院线的短板。网络院线拓展了影片的发行渠道,能够有效减少影片在传统院线“一日游”的现象,缓解传统院线供不应求的排片压力。尤其是对中小成本的影片而言,与其在与头部影片的竞争中沦为炮灰,不如将网络院线纳入发行渠道,以更稳妥、更多元的方式获取投资回报。

2018年,共有9部电影“网院同步”上线,尽管其中并没有票房特别高的影片,但还是给市场带来了一些惊喜。例如,《S4侠降魔记》影院票房364万,网络分账1322万;《九门提督》影院票房0.9万,网络分账1054万,是传统院线票房的1171倍;《天下第一镖局》影院票房50万,网络分账994万等。由此可见,一些在传统院线竞争力较差的影片确实能够在网络端拿到更好的收益。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未来,中小成本的传统院线电影选择“网院同步”发行将成常态。传统院线与网络院线对多元消费场景的覆盖也有利于拉动电影大盘票房整体上扬,但随着“网院同步”发行的影片规模扩大,在内容上的直接冲突或将加剧网络院线对传统院线的冲击。

不过,即便如此,网络院线与传统院线也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关系,两者的存在将满足观众更多元的消费需求。影院观影是一种时间上的重度消费,往往伴随着用户的社交需求;而线上观影则相对轻度,影片选择和时间安排都更加自由。尤其是在大片云集的重要档期,频繁的影院观影并不现实,网络院线则能够满足用户在单一档期内观看多部影片的需求。

另外,还有很多用户会在影院看完大片之后,再去视频平台二刷。可见当下观众对传统院线和网络院线的选择并不是非此即彼。

当然,从目前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网络院线发行能力增强,营销体系完善,网大在资本和人才加持下输出更多精品化内容,必然会对传统院线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最终冲击的程度如何则取决于用户对不同消费场景的偏好程度和观影习惯。

阅读全文

与爱奇艺分账电影票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类似夺命深渊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70
苹果电影mp4下载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85
大学生建党百年微电影剧本 浏览:474
电影宣传时间 浏览:31
西瓜影音很多电影都看不 浏览:595
英国同性侦探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727
东北微电影搞笑 浏览:320
微信如何一起看视频电影 浏览:361
俄罗斯战争电影有小男孩喊妈妈 浏览:355
根据图片识别电视剧或电影的软件 浏览:87
电影古墓丽影3完整版 浏览:688
电影天堂app怎么播放 浏览:676
电影受drm版权保护如何观看 浏览:705
格瓦拉电影票改时间 浏览:613
电影歌声的翅膀观后感怎么写 浏览:618
苏联电影解放国语西瓜下载 浏览:777
石墨文档怎么看电影 浏览:945
世界最好的电影院 浏览:783
许愿神龙电影天堂免费下载 浏览:597
英国王室题材的电影 浏览: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