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看电影从不哭正常不正常
正常啊,应该是泪点高。
泪点高的表现:
1、开着檀木看电影或者是电视剧,一大波的人说自己哭成了狗,然后自己就在屏幕前面无表情。
2、感觉自己很难受,但是就是有点眼泪都挤不出来。
3、泪点高的人,有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是假人,参加离别仪式或者是看感人电影,别人都是哭得稀里哗啦的,结果自己没有哭,那场面太尴尬了,假装哭吧!感觉很丑,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们,所以场面就很尴尬了。
泪点高并不代表不难过,就算他们难过也是在心里面难过,他们会认为当着别人哭是很失态的事情,所以就算自己再悲伤,也不会允许自己哭出来。
4、上学的时候和女生吵架,女生一哭就有了全部的理了,不会哭就会觉得很强势,就没有人心疼了。
5、每次拍毕业照的手,班上的同学们就会哭成一团,这是最后一次团聚了,想想就悲伤。我一个人在那里安慰他们,结果他们以为我更伤心,都过来拍我的肩膀,说没事,然后就继续哭了,其实我的内心是真的毫无波澜,就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反而被他们说成了,你看,她都伤心地说不出话了。
② 看唐山大地震电影时我没哭是不是就代表我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没有感情。
不哭不代表是冷血动物,也不代表不动感情。
每个人的感情表现是不一样的,有外表情,有内表情,有的人一旦有事就流泪,有的人不到万不得一不会流泪,所以不哭不是不动感情。
③ 看完《你好,李焕英》没哭的人是怎样的人
看完就好,李焕英没哭的人很正常。告诉你们一个残酷的事情,80后90后要是拖爹妈去看,会尴尬地发现9成以上爹妈压根哭不出来,只会尴尬地跟你说一句太假。
因为那一代的人基本没有跟李焕英那么想的,也不会有李焕英那么干的。你要伪造证书让他们丢了面子,抽死你都会。女儿没有出息,白瞎养你这个废物。重生回去,老娘这辈子全是坑,就是没嫁对潜力股。健康快乐就好?客套话我都没听几对父母说过。我们上一代的特点三个字可以形容,控制欲。
所以跟剧中人有共情的人,很不幸,就是咱80后90后初为父母的人。我跟我四岁的宝就是好朋友,我们讲道理,她不对我纠正她,我不对她纠正我。以后路上希望能和她相互扶持,思想上不违背根本原则,求同存异就好。我更喜欢女儿,死了以后血脉延不延续压根不在乎。如果我老了,孩子愿意看看我,我死了她会伤心,我就非常知足了。
因为我们这代人对孩子的期许真就是那句话,你健康快乐就好。
我们这代人养娃在经济上绝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亏本生意,包括让孩子接受教育。比如生化环材,毕业就失业,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读博当老师,然后继续教人生化环材。这不是庞氏骗局吗?所以生娃肯定不是奔着图回报,但上几代人可就不好说了。
我们这些初为父母的绝大多数人,对子女的爱绝对比父母对我们的爱多 。自己深受内卷之苦自然理解孩子努力也未必能有好结果。自己穷困窘迫自然想为孩子留个房产好遮风挡雨,哪怕自己一无所有,也起码会说句不要孩子,免得他来这个世界受苦。对于孩子的未来早就没有什么阶级跨越逆天改命的野望,我们做不到的孩子估计也做不到。所以那一句孩子健康快乐就好,真的是我们这代人才普遍讲得出来的话,所以感动的也就我们这群人。
所以看电影没哭,就定义为心狠应该谈不上。
每个人性格都不一样,电影院里经常有人看的是喜剧却喜极而泣的,也有看悲剧却能笑出声音来得,令周边的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人为了展示自我的坚强,遇事都是尽量克制,即使心都碎了,但是脸上却无泪痕,你能说她心狠吗?
④ 为什么看一些伤感的东西没有想哭的感觉
看一些伤感的东西没有想哭的感觉,要么就是那些伤感的东西不走心,没有戳到你的泪点;要么就是你经历过一些事情已经内心坚韧了,不会再轻易哭泣了。
⑤ 为啥我看电影不哭
记得小时候,学校组织看“妈妈再爱我一次”,当时那个电影的播放的剧场里简直堪称哭堂。我和另一个要好的同学坐一起,我俩物以类聚,都是女汉纸风格!十多岁的我们害怕与其他女生一样,哭的稀里哗啦。于是我俩故意强忍泪水,嘲笑打趣对方...其实内心对剧情已深深震动,我们笑的比哭还难看。但是没人知道我俩的心情,只看见我俩强装出来的笑!
于是,迅速走红了:全校在哭唯独我俩笑!学校同学相传,亲戚都向妈妈告状,一向宽容的妈妈气的想打我一顿,骂了我好长时间,并给我扣上不孝的帽子!然而,电影观后感没有几个同学比我写的更好!
感动的泪水、感同身受的泪水...是无声的、节制的!也许有的人没有泪水,内心震动却远超哭出来的效果!尤其是男人吧!
不顾一切的流泪嚎啕,只有面对长期残酷压力的崩溃之下才易发生!
我也是感性的人,对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思考深度,我认为非常好的电影必然会直击我心,随情节哭笑!而你不哭,是你没有走心或者没有遇到那部值得入心的电影,或者你内心的伤感远超身体的反应!用心哭泣可能说的就是你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哭”字的解释,从上面这个图片可以看出,一个人上顶着两个口,可见这个人有很多话要说,需要伸冤,情况非常迫切。哭的含义是因痛苦悲痛或 情感 激动而流泪。所以人之所以会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痛苦,遇到了伤心的事情。2. 情感 激动,情绪波动剧烈,喜极而泣。
再次我们来看一下电影的类型:喜剧、冒险、幻想、悬念、惊悚、纪录、战争、西部、爱情、剧情、恐怖、动作、科幻、音乐、家庭、犯罪等。所有的电影都有可能让一个人哭。因为每一部电影都包含了令人痛苦和令人情绪波动的场景或者片段。比如说惊悚恐怖片,会把你吓哭,爱情片会把你感动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 情感 的交流,小婴儿就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哭是人类最原始的情绪。
为什么你看电影不哭。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1.你可能天生泪点很高,所有的电影引起你哭得欲望,从这点来说就与你的成长经历有关和家庭环境有关,也许你成长在一个充满爱和欢笑的家庭,亦或你成长在一个冷漠的家庭当中,在这两种情况下,你都会哭得少。2.你看的电影太少,或者说你的电影都是垃圾电影,看完后什么都不知道。得不到 情感 的触动,自然不会哭。3.你可能看电影的时候,没有全身心投入进去,亦或者看电影干其他的事情,或者把一部电影分成几个部分来看。
我给你建议是用真情与别人交流,用善意你对待你周围的人和事,可能你的 情感 表达就是顺畅点。用心感受每一部好电影,你就会哭了。
这个问题我也想不通。
为什么会有人看电影不哭?
我是个泪点低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心软,爱哭。
我见过不少人看电视或者看电影都有哭的时候,不仅仅是女生,还有男生。
如果真的你看的电影别人都哭了而你没有哭,我觉得你的心理太强大,要么就是你没有投入用心看,要么就是电影的催泪情节还未能触摸到你心底最柔软的那一片地方!
不久前我看到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能被感动是因为那些电影或者音乐让他们有了代入感。
所以你没哭是因为你经历的不够,没能有代入感,没能让你感动。
总结,太年轻,哈哈!
这个都是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的人的感情容易流露出来,会把自己的 情感 代入到电影中去,让电影的故事情节与他们的个人 情感 产生共鸣。但是还有的人就像您这样,善于将感情藏在心里,电影情节中的 情感 、感人情节,都会在心里慢慢感受、分析,更偏向理性思维。这方面,我跟你一样。
首先这个与人的 情感 理性思维有关。容易与剧情融合而产生 情感 的表现为感性人群,这类人往往也是善良,对世界比较有爱心。反之的为理性人群,有自己见解和想法,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能控制 情感 思维。
有的人泪点比较低,比较感性,那么在电影中遇到比较感人的情节会刺激你的泪腺,眼泪就会不知不觉的掉下来,当然也与你的 情感 经历与你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关。
那是因为没遇到触动你心灵的电影。
可能这与你的 情感 经历有关,比如一个没谈过恋爱的人,永远都不会羡慕别人有另一半,而一个失恋的人,看到的每一个风景都会勾起他的伤心回忆。还有一种人就是经历过太多了,反而心里不会有一丝波澜,风轻云淡
经历的太少,经历多了遇到的挫折多了,等遇到相同的情况你会感同身受,电影也是一样,剧情没有触发你的泪点,没有触发你心中的哪些伤痕。
以前总是看到特别动情的时候才会哭。现在经历得多了,反而不容易变成一种感慨。但有时又特别轻易落泪
⑥ 看悲伤逆流成河不会哭是因为什么
看《悲伤逆流成河》不哭是很正常的,因为有些经历了,她会感同身受,她才会哭出来,有一些可能是触景生情,就会哭出来,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虚构的,看过就行
⑦ 看完《你好,李焕英》没哭的人是怎样的人当初你看完之后哭了吗
岳云鹏讲过一个笑话:说在纽约演出的时候,他唱五环之歌,台下一个阿姨哭的稀里哗啦,问她这是咋了,阿姨说,我走的时候,才是三环,现在都修到七环啦,呜呜呜……
每个人的悲伤喜悦,笑点泪点不尽相同每个人的悲伤喜悦,笑点泪点不尽相同,这是必然的,不然这个世界就太无趣了。
最后补充一句,这片子我和我妈一起看的。刚才我问她,如果能穿越,你还会嫁给我爸吗?我妈说:“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⑧ 看电影不哭的人心是有多狠
是感性且敏感,外冷内热。
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和一双不甘流泪的眼睛。
有种人泪点比较低,不管是遇到什么感动的事物他们都能把自己给弄哭,这是因为他们天生都比较善良,比较感性,对一切事物都带有仁爱和怜悯之心。有一部分人在成长和生活的过程中遇到过一些让他难以释怀的人或事,当看到电影中的某一个角色或片段与他的经历相似时,不得不让他身临其境的再次陷入到痛苦的漩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