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周星驰:1992年前无古人的票房成绩,为何至今无人打破
1992年,周星驰拍了七部电影,成绩是:五部电影包揽香港电影票房前五,剩下两部《逃学威龙2》排在第11,《漫画威龙》排在第13,7部电影累积票房达到2.7亿。
至此,1992年成了周星驰年,时至今日这个成绩也无人可以打破。
在《家有喜事》下映以后的5个月里,也再也没有哪部电影可以给《家有喜事》造成一丝冲击,甚至连一部突破四千万的都没有。
同样另一边,等着周星驰新作品上映的市民,盼星星盼月亮,从2月底盼到了4月中旬,《逃学威龙2》终于上映,票房成绩同样快速突破了3000万,但因为与第一部太过相似,最终票房成绩还没有超越1991年上映的第一部,口碑层面同样低于第一部。
对于众多期待周星驰电影的市民来说,一部换汤不换药的《逃学威龙》显然是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于是继续等,等完5月和6月,直到7月2号这天。
大家还记得《破坏之王》中,众多市民为了买张学友演唱会而彻夜排队的片段么?这一场景用在周星驰《审死官》上映时,同样极为贴切,等了许久的市民早已经按耐不住自己的欲望,疯狂的涌进影院,一时间《审死官》的票房上升速度,比1月份的《家有喜事》还要迅猛。
就这样,一路升,升到了4900万,离5000万只差了12万不到。
同样比《审死官》迟上映的《鹿鼎记》,同样因为“新气象”和这种等了许久的氛围,一路飙升到4000万,也成了1992年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票房破4千万的电影。
03:香港的女儿梅艳芳,带来了巨大的人气梅艳芳是谁?不再浪费口水多说。
你只需要知道1991年梅艳芳宣布暂别歌坛,同样1991年梅艳芳还演了一部电影,名字叫《何日君再来》,与梅艳芳暂别歌坛形成了某些层面的呼应,广大粉丝都在心中呐喊:“何日,君再来?”
当然这个时间没等太久,1992年,梅艳芳便参演了这部《审死官》,对于梅艳芳的粉丝来说,梅艳芳的吸引力本就已经足够强大,再加上梅艳芳宣布暂别歌坛的消息就在一年前,广大粉丝忐忑的内心就怕哪天梅艳芳再来一句:“暂别影坛!”
所以,看一部少一部,抓紧一部是一部!
就这样,1+2的叠加下,《审死官》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冲到了年度第一,压下了原本排在第一并创了新记录的《家有喜事》。
B. 周星驰创造了哪些喜剧票房奇迹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
功夫,新喜剧之王,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还有美人鱼,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美人鱼,就是通过这个电影我才知道林允的。
C. 2017年香港电影,十大最高票房《春娇与志明》夺冠,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
《春娇与志明》是《志明与春娇》的第二部,是对两个人感情的续写,要想评述第二部还是要从第一部说起。
五月天有一首《志明与春娇》同名歌曲,当时还非常纳闷这歌名是什么意思,后来了解到台湾的志明与春娇就像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大街上的小哥哥和小姐姐。后来出了电影,就马上跑去看了。
“烟”是这部电影的主线。故事的起因是“烟”,香港当时是全面禁烟的,所以各个办公室的“瘾君子”只能汇聚到一个隐蔽的后巷抽烟,大家抽烟之余聊一些八卦打发时间。张志明的女友出轨这个糗事当然不会被放过,大家谈的尽兴时,张志明出现了,大家纷纷逃走,只剩下不知所云的余春娇,两个人就这样见面了。后来两人因为一些误会吵闹着分手。后来又是“烟”推动了故事情节,香港为了禁烟调高了烟的价格,大家要在年前多备一些囤货,两人在便利店不期而遇,两人相约去其他地方买烟,途中两人聊了很多解除误会,约定一起戒烟……
整体来说,这部电影真的非常值得观看,志明与春娇不就是大街上的你我他吗。这部电影,不禁让观众想到自己的感情经历。
D. 《长津湖》在香港上映,两天票房122万,这部电影为何在香港遇冷了
我觉得长津湖并没有在香港遇冷,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两天122万的票房已经很高了,而且长津湖在香港首映当日多场满座且市民连称感动,《长津湖》在香港上映前两天,不少开放订票的场次显示满座及被预订。上映当天,记者在一家影院门口看到一些观众结伴而来,不少受访者表示,为了能够观看首场电影而特意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时间。
E. 1990年周星驰主演的哪部电影打破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票房纪录
1990年周星驰主演的电影《赌圣》票房4130万,是香港第一部票房突破4千万的影片。
《赌圣》讲述的是大陆青年左颂星(周星驰)到港投靠三叔(吴孟达),嗜赌的三叔发现他有特异功能后,以为找到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开始带他出入各大赌场,并要他以赌神为偶像,将赌技再发扬光大成为新一代赌圣。
风头正劲的左颂星引起台湾赌王陈松与香港赌王洪光(秦沛)的注意,双方均欲夺左颂星为其手下代表其出席世界赌王大赛。
陈松成功将左颂星罗至门下后,洪光派来美女绮梦(张敏)将左颂星迷得晕头转向,又在大赛决赛时刻令绮梦消失,以期左颂星无心应战将赌王宝座拱手相让。
周星驰,著名演员、导演、编剧、电影监制以及电影制作人。曾主演《九品芝麻官》、《长江七号》、《喜剧之王》、《逃学威龙》等多部喜剧影片。
F. 香港历届票房榜
好容易找到的!~~
根据香港电影资讯网上的1969--1999年香港华语电影全年票房数字,
http://www.hkmdb.com/office/index-b5.shtml
我找到这23部破香港票房记录的华语电影。
片名 上映时期 日数 票房(港元)
10/71《唐山大兄》 31/10/71-22/11/71 23 $_3,197,416
03/72《精武门》 22/03/72-19/04/72 29 $_4,431,423
12/72《猛龙过江》 30/12/72-24/01/73 26 $_5,307,350
09/73《七十二家房客》 22/09/73-22/10/73 31 $_5,626,675
10/74《鬼马双星》 17/10/74-14/11/74 29 $_6,251,633
12/76《半斤八两》 16/12/76-14/01/77 30 $_8,531,699
02/80《惨痛的战争》 28/02/80-10/04/80 43 $_9,429,871
01/81《摩登保镳》 30/01/81-07/03/81 37 $17,769,048
01/82《龙少爷》 21/01/82-13/02/82 24 $17,936,344
01/82《最佳拍档》 16/01/82-18/02/82 34 $26,043,773
01/84《最佳拍档女皇密令》 26/01/84-22/02/84 28 $29,286,077
02/85《福星高照》 10/02/85-08/03/85 27 $30,748,643
08/86《英雄本色》 02/08/86-01/10/86 61 $34,651,324
01/87《龙兄虎弟》 21/01/87-19/02/87 30 $35,469,408
02/88《八星报喜》 11/02/88-30/03/88 49 $37,090,776
08/90《赌圣》 18/08/90-19/09/90 33 $41,326,156
07/91《逃学威龙》 18/07/91-10/09/91 55 $43,829,449
01/92《家有喜事》 25/01/92-06/03/92 42 $48,992,188
07/92《审死官》 02/07/92-09/08/92 39 $49,884,734
12/94《赌神2》 15/12/94-15/01/95 32 $52,529,768
01/95《红番区》 21/01/95-29/03/95 68 $56,911,136
02/96《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10/02/96-03/04/96 54 $57,518,794
07/01《少林足球》 05/07/01-??/08/01 ?? $60,739,847
我看香港票房收入数字只有一个意义:
制片商是赚是蚀,有没有钱、能筹得多少钱去继续拍片、拍一部多大制作费的片。
假如“破票房记录”是指“很卖座”,“很受观众欢迎”,
这个排行榜只是列出当年破记录的票房数字,
我认为是不足以代表该片的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程度。
更有意义的数据应是购票观众人次。
要在票房记录数字找到意义,
我认为应同时考虑通涨,当年的票价,购票观众人次,当年香港的人口。
现票房记录保持者《少林足球》在人口6,800,000,划一票价六十元的2001年上映,
得$60,739,847。
估计观众人次是1,01万,占人口比例14.9%。
三十年前,香港的人口是4,045,300,《唐山大兄》以$3,197,416破票房记录。
假设观众都是购最受欢迎的$2.40的后座票,
估计观众人次是1,33万,占人口比例32.9%。
同是破票房记录,《唐山大兄》与《少林足球》,是谁更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
就像在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香港购票看电影的观众事实上是减少了。
香港从来不缺乏娱乐。但娱乐口味是一直在改变。
取代了“看粤剧”的“看电影”,大概也是正在被其他娱乐侵蚀。
我想知道这23部破票房记录电影的“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程度”,
再用《香港历来最高票房的50部港产片》内的粗略估计方式,
要估计购票观众人次,先要知道香港电影院历来票价增加的详细资料,
(但我没有这个资料。有谁能查找到?)
我只知1971年后座票价是$2.40,今天是划一票价六十元。
票价是每隔一段时间增加,每次增加当然是参考通涨。
先把票房,参考通涨,转换成今天(2001年)物价。
(我没有香港通涨的详细资料。有谁能查找到?)
故以“平均每七年翻一翻,即平均每年线性增10.5%”为准去推算。
再把“当年票房的今天物价”除以今天票价的六十元,粗略估计“当年观众人次”。
再算出“当年观众人次”占当年人口比例,即“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程度”。
(一)票房:是真实数字。
(二)当年人口:是真实数字。
(三)“当年票房的今天物价”,是参考通涨的推算至2001年。
(四)估计“当年观众人次”:“当年票房的今天物价”除以今天票价六十元。
(五)占当年人口比例: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程度。
按“占当年人口比例: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程度”重新排列:
(一) (二) (三) (四) (五)
票房 当年人口 今天物价 观众人次 占人口比例
01/82《最佳拍档》 $26,043,773 5,264,500 $171,62万 2,86万 54.3%
01/84《女皇密令》 $29,286,077 5,397,900 $158,05万 2,63万 48.8%
08/86《英雄本色》 $34,651,324 5,524,600 $153,16万 2,55万 46.2%
02/85《福星高照》 $30,748,643 5,456,200 $150,18万 2,50万 45.8%
01/87《龙兄虎弟》 $35,469,408 5,580,500 $141,88万 2,36万 42.4%
01/81《摩登保镳》 $17,769,048 5,183,400 $129,39万 2,16万 41.6%
02/88《八星报喜》 $37,090,776 5,627,600 $135,04万 2,25万 40.0%
01/82《龙少爷》 $17,936,344 5,264,500 $118,20万 1,97万 37.4%
12/76《半斤八两》 $_8,531,699 4,518,000 $101,76万 1,70万 37.0%
12/72《猛龙过江》 $_5,307,350 4,123,600 $_93,83万 1,56万 36.9%
08/90《赌圣》 $41,326,156 5,704,500 $123,23万 2,05万 36.0%
09/73《七十二家房客》$_5,626,675 4,241,600 $_90,03万 1,50万 35.4%
07/92《审死官》 $49,884,734 5,800,500 $121,82万 2,03万 35.0%
10/74《鬼马双星》 $_6,251,633 4,377,800 $_91,05万 1,52万 34.7%
01/92《家有喜事》 $48,992,188 5,800,500 $119,64万 1,99万 34.4%
07/91《逃学威龙》 $43,829,449 5,752,000 $118,27万 1,97万 34.3%
03/72《精武门》 $_4,431,423 4,123,600 $_78,35万 1,30万 31.7%
12/94《赌神2》 $52,529,768 6,035,400 $105,06万 1,75万 28.4%
01/95《红番区》 $56,911,136 6,156,100 $103,60万 1,73万 28.0%
10/71《唐山大兄》 $_3,197,416 4,045,300 $_62,47万 1,04万 25.7%
02/96《简单任务》 $57,518,794 6,311,000 $_94,76万 1,58万 25.0%
02/80《惨痛的战争》 $_9,429,871 5,063,100 $_75,44万 1,26万 24.8%
07/01《少林足球》 $60,739,847 6,800,000 $_60,74万 1,01万 14.9%
------------------------------
01/82《最佳拍档》 许冠杰、张艾嘉、麦 嘉 导演:曾志伟
01/84《女皇密令》 许冠杰、许冠英、张艾嘉 导演:徐 克
08/86《英雄本色》 狄 龙、周润发、张国荣 导演:吴宇森
02/85《福星高照》 成 龙、洪金宝、曾志伟 导演:洪金宝
01/87《龙兄虎弟》 成 龙、谭咏麟、关之琳 导演:成 龙
01/81《摩登保镳》 许冠杰、许冠文、许冠英 导演:许冠文
02/88《八星报喜》 周润发、郑裕玲、张学友 导演:杜琪峰
01/82《龙少爷》 成 龙、元 彪、陈惠敏 导演:成 龙
12/76《半斤八两》 许冠杰、许冠文、许冠英 导演:许冠文
12/72《猛龙过江》 李小龙、苗可秀、罗礼士 导演:李小龙
08/90《赌圣》 周星驰、吴孟达、张 敏 导演:元 奎、刘镇玮
09/73《七十二家房客》南 红、何莉莉、胡 锦 导演:楚 原
07/92《审死官》 周星驰、梅艳芳、吴孟达 导演:杜琪峰
10/74《鬼马双星》 许冠杰、许冠文、许冠英 导演:许冠文
01/92《家有喜事》 周星驰、张国荣、张曼玉 导演:高志森
07/91《逃学威龙》 周星驰、吴孟达、张 敏 导演:陈嘉上
03/72《精武门》 李小龙、苗可秀、田 丰 导演:罗 维
12/94《赌神2》 周润发、梁家辉、吴倩莲 导演:王 晶
01/95《红番区》 成 龙、梅艳芳、叶芳华 导演:唐季礼
10/71《唐山大兄》 李小龙、田 俊、刘 永 导演:罗 维
02/96《简单任务》 成 龙、吴辰君、楼学贤 导演:唐季礼
02/80《惨痛的战争》 导演:江志文
07/01《少林足球》 周星驰、吴孟达、黄一飞 导演:周星驰、李力持
G. 香港历年票房冠军有哪些票房是多少
前言:历年香港卖座冠军,由于香港票价的几次上涨,其实近年票房高的并不是最卖座的,香港折合票价最卖座的还是永远的《最佳拍档》.
内容:
独臂刀王 / One-Armed Swordsman Returns / Return of the One-Armed Swordsman
王羽 / 焦姣 / 谷峰 / 香港 / 张彻 (Cheh Chang)
1969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129万,这部电影并不好看,但是是经典独臂刀的延续,也是张彻、王羽最后一次登上票房冠军,后来张彻的第一男主角叫姜大卫,再后来一个叫做傅声。
龙虎斗 / 龙虎斗
陈观泰 / 陈星 / 罗烈 / 邵氏 / 王羽 / 不详
1970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207万,当年香港影坛一哥王羽独立后的一次辉煌,也是王羽首部自导自演的影片,这年12月30日邵氏的最重要功臣邹文怀带大队离开邵氏自组嘉禾,然后挖走了王羽,这部片虽然是王羽自导自演,不过副导演起的作用可能更大,这部片的副导演后来很有名,他叫吴思远……
唐山大兄 / Fists of Fury / The Big Boss
李小龙 / 田俊 / 衣依 / 香港 / 罗维 (Wei Lo) / Wu Chia Hsiang
1971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319万,打破香港票房记录,香港影坛第二位票房一哥而且是国际巨星问世,这也是嘉禾成立后立刻登上冠军宝座的影片,嘉禾和李小龙用最快的时间登上了顶峰
猛龙过江 / The Way of the Dragon
李小龙 / 苗可秀 / 罗礼士 / 香港 / 李小龙 (Bruce Lee) / 英语
1972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530万,打破香港票房记录,这是一部跨年影片,其实这年的第二名影片李小龙主演的另一部《精武门》票房443万,由于在猛龙过江之前放映,也打破了香港有史以来票房纪录,这是嘉禾和李小龙辉煌的一年。这一年还出现了一个奇迹,排名香港票房第28名罗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竟然在73年进入美国院线,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成为73年全美票房第9名。
七十二家房客 / The House Of 72 Tenants
胡锦 / 岳华 / 井莉 / 沈殿霞 / 何守信 / 香港 / 楚原 (Yuen Chor)
1973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562万,打破香港票房记录,这部影片楚原根据王为一的大陆版本灵机一动加入了很多香港当时的社会现象,在邵氏群星出演的基础上还首次邀请无线ETY(欢乐今宵)的艺员合演,这是唯一一部无突出票房明星主演的冠军影片
鬼马双星 / Gui ma shuang xing
许冠文 / 许冠杰 / 许冠英 / 香港 / 许冠文 (Michael Hui)
1974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625万,打破香港票房记录,横霸香港影坛的许氏兄弟作品初现江湖,也是香港影坛第三位一哥许冠文首部冠军电影,邵氏捧红的许冠文之前曾将这个剧本交给邵逸夫,希望能和邵氏采分账形式合作拍片,六叔断然拒绝,因此被嘉禾捡到一个宝,从此香港电影进入嘉禾时代,和龙虎斗一样虽然米高是第一次做导演,但是这部片也有一个很有名的副导演:吴宇森……
天才与白痴 / Tian cai yu chi
乔宏 / 许冠文 / 许冠杰 / 香港 / 许冠文 (Michael Hui)
1975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455万,自鬼马以后,许氏的每一部作品都登上了当年的票房冠军,许冠文也仅次于弟弟许冠杰成为主演香港最顶尖卖座影片第二多的影星
半斤八两 / The Private Eyes
许冠文 / 许冠杰 / 许冠英 / 赵雅芝 / 香港 / 许冠文 / 粤语
1976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达到853万,打破香港票房记录,也是当时香港票房的一次突进,这部片子不仅是许氏兄弟又一个高峰作品,也是香港电影史上最经典的一部喜剧,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发钱寒 / Fa qian han / Money Crazy
吴耀汉 / 许冠英 / 赵雅芝 / 香港 / 吴宇森 (John Woo) / 粤语
1977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770万,吴宇森首部作品登上票房冠军,当年没有许氏兄弟作品上映,因此这部类许氏作品成为票房冠军,也是许冠英离开两位兄弟后的唯一一次奇迹。
H. 目前香港电影史华语片票房前十分别是哪些影片什么样的影片才能进前十呢
目前香港电影史华语片票房前十分别是《梅艳芳》、《无间道》、《美人鱼》、《红番区》、《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叶问3》、《少林足球》、《功夫》、《明日战记》、《寒战2》。只有特别优秀的电影才能够进入票房前10,因为票房是骗不了人的,是观众一点一点刷起来的。以上的这些电影都带着独有的色彩,比如说有情怀或者有激烈的打斗情节,是比较精彩的影片。
好的影片是经得起观众检验的,即使当时的时候没有人观看,但之后也会突然性的爆红。
I. 洪金宝:你们叫周星驰“星爷”,我不能叫,他在我面前永远是晚辈,怎么看
“不要只当自己是人,当别人是狗。”这句话是洪金宝对着媒体,恶狠狠的说出来的,当时他接到一条手机短信不久,整个人都在气头上,而那条短信的内容,是通知洪金宝不用再来了,他被炒了鱿鱼,至于发出这条短信的,是当时正在拍《功夫》的周星驰剧组。
周星驰为什么被称为“星爷”呢?原来是因为洪金宝的一句话,是什么呢?并不是因为洪金宝的一句话,而是因为三方面的原因,第一,这个星爷的称呼本身来自于电影中,吴君如当时在影片中用星爷首次称呼周星驰。第二周星驰在香港电影的票房很高,也就是在香港电影界地位决定的!第三就是洪金宝的推波助澜!
星爷这个称呼,开始只能算是外号,就算洪金宝在饭局上开玩笑的称呼周星驰为星爷时,也是当作一种外号。但是洪金宝都这么叫了,别人自然也就跟风了。不过叫着叫着,人们发现周星驰不愧是星爷,因为他的电影连续创造了香港电影票房的奇迹。
早在1977年,洪金宝就当了导演,首部作品是《三德和尚与舂米六》,随后推出了几十部佳作,比如《杂家小子》、《鬼打鬼》、《夏日福星》、《五福星撞鬼》等!因此,从这三个件角度来看,洪金宝的江湖地位显然是高于星爷的!
J. 周星驰为什么被称为“星爷”呢原来是因为洪金宝的一句话,是什么呢
除了“喜剧之王”,周星驰另一个广为流传的称呼是“星爷”。说来有些奇怪,娱乐圈中,除了范冰冰自封的“范爷”之外,几乎再没有人敢在称呼中加一个“爷”,即使资历年久如成龙和周润发,也不过被称“大哥”和“发哥”。
那周星驰为什么被称为“星爷”呢?据说,最初是因为周星驰在电影《赌圣》中饰演了具有特异功能的左颂星,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他在跑马场发功。当时在片场,吴君如见了这个造型,情不自禁喊了三声“星爷”。此后周星驰连续三年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1992年,香港年度十五大卖座影片中周星驰的电影占了七部,甚至票房前五名都被周星驰包揽,所以那一年也被称为“周星驰年”。
靠着自己的真与严厉,他可以不靠着宣传片,只看着一句要有电影,就能得到很夺人的支持。这就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