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的票房都是如何分红的呢
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电影投资中来,大家都比较关心电影的票房是如何分红的?像《战狼2》的票房是56亿,投资者是不是就能分到56亿呢?并不是的,具体如何分账如下:
总票房划分
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您生活幸福,投资顺利!!
❷ 2019票房破35亿的《哪吒》电影要交税几个亿
按照华语电影的票房分账行规,分账前要扣除5%的电影发展基金,以及3.3%的税费。
也就是35亿乘以3.3%大约等于1.15亿也就是要交1.15亿的税。
电影院放映收入是按照现代服业6%税率缴纳增值税,关于放映收入,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电影放映服务一般纳税人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❸ 电影收入的票房是怎么分配的,演员多少,投资方多少,导演制片人分多少。
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历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奇迹,在国际上也更具影响力,国产影片单片票房累计收入超20亿、30亿、50亿的电影也不在少数。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后,当然是投资方大赚特赚。比如说一部成本3000万的影片,最终票房达到12.69亿,这部影片就是当时很受欢迎的《泰囧》,影片背后的投资方有一位90后,于宇昂投《泰囧》400万,经票片分账获得的收益为7000万;成本为5亿的《红海行动》,四川人投资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万,最终吸金1.2个亿……
选择想投资的电影→了解项目资料与合同→确定认购金额→打款到出品公司对公账户→签订合同→等待电影上映→电影上映后等分红→会计律师所计算好分红→打款到合同上的银行卡上。
❹ 北京文化35亿票房只能分6500万元,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每一部电影背后都不止一家企业等待分成,复杂的电影产业链会将简单的票房数据分割得“面目全非”。在国内电影行业中,电影产业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出品制作、营销发行、院线排片、影院放映等几个大环节。
这部陈思诚自导自演的作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背后投资方新丽传媒与当时的乐视网从中获益不少,万达也尝到甜头。后来陈思诚成立上海骋亚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称骋亚影视),万达全资持股。此后,陈思成的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和唐探系列1、2为万达影视贡献了大部分收入,但仍挡不住游戏、并购等带来的亏损。
同样亟需爆款“救命”的还有深陷困境的北京文化。相比已经IP化的唐探系列,贾玲这场“惊艳”的“处女作”对北京文化可能只算一个“意外”。有报道称,该片最初本为恒腾网络子公司儒意影业独家投资,北京文化后续获得大比例份额转让,而在口碑反转之前,市场对其票房预期在18亿元左右。
除北京文化、儒意影业之外,《你好,李焕英》的出品方还有天津猫眼传媒、阿里影业、新丽传媒,以及贾玲旗下的大碗娱乐等5家企业,联合出品方更是多达17家,包括中国电影、华谊兄弟等。北京文化虽也参与该片发行但并不在4家主发行方之列。
对于这块蛋糕北京文化能分多少,市场颇为期待。2月18日晚间,北京文化公告称,截至2021年2月17日24时,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票房的营业收入约为6000万元至6500万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略有误差),该影片其他收入因还在上映中暂无法估计。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也坐实了北京文化保底发行的传言,公司称已经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保底发行,保底票房收入为15亿元。这也意味着,该片票房收入超过15亿的部分对北京文化已经影响不大。
2月19日,不少影视股出现回调,北京文化涨停开盘后很快开板,股价全天窄幅震荡,最终收涨7.36%,股价报6.71元/股,总市值48.04亿元。
❺ 35亿票房的《唐探3》,陈思诚和万达赚到钱了吗
唐探3》票房已经35亿!陈思诚作为编剧、导演、投资方之一,如果票房35亿,至少他可以狂赚2亿(保守估计)!
根据以上来计算,如果《唐探3》票房达到35亿,陈思诚的收入至少赚到惊人的2亿!(保守估计)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❻ 电影票房如何分红,像战狼这么高的票房谁受益最多
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电影投资中来,大家都比较关心电影的票房是如何分红的?像《战狼2》的票房是56亿,投资者是不是就能分到56亿呢?并不是的,具体如何分账如下:
总票房划分
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您生活幸福,距离财富自由,我们只差留言区一个机遇!!
❼ 电影票房到底是怎么分账的
电影票房大约分成如下:电影发展基金5%,营业税3.3%;院线50-60%;剩下的就是制作发行方。
给制作发行方的钱,还要除去宣传费和制作成本
也就是如果电影有10亿票房:(分成如下)
电影发展基金0.5亿,营业税0.33亿;院线5-6亿;制作发行3.17----4.17亿
❽ 电影票房是如何分账的
应该明确的是,票房分账讨论的数字是抛开电影服务费的。
如一部影片上显示累计票房为“10.5亿元(包含服务费)”,分账票房为“10亿元”,这其中5000万的差额便是电商服务费,而票房分账则是在不包含服务费的这10亿基础上进行的。
一部票房10亿的电影为例,首先需要向国家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5%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剩下的91.7%才是可以拿来分账的可分账票房(净票房),也就是说一部10亿票房的电影事实上可分账的总票房为9.17亿。
在可分账票房中,中影数字还要抽取0-3%不等的发行代理费(如果影片在0.5亿内收取3%,票房在0.5-3亿内收取2%,票房在3-6亿收取1%,票房在6亿以上则不收费)。
❾ 美人鱼投资4个亿票房35亿盈利多少钱
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PS: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终片方结算所使用的数据,为中数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3.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4.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
5.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6.部分影片同档期处于竞争劣势,出于增加影片排映场次的目的,给影院及院线承诺票房返点。返点一般占到可分账票房的3-5%。
7.制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为:1*(1-0.033-0.05)*40%*(1-0.1)=0.33为一般情况下的制片方分账。
以上情况为例,一部最终票房1亿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为3300万左右。所以美人鱼最终盈利大概在10亿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