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海尔砸冰箱电影完整版

海尔砸冰箱电影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2-08-17 12:08:20

❶ 海尔砸冰箱观后感300字

给你列个提纲吧
1、砸冰箱的事件,表面上是该品牌自身对质量要求严格的企业目标;
2、深层次看,升华为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严把严控;
3、结合近几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一带一路等,写中国制造的强大。

❷ 张瑞敏怒砸冰箱的完整描述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1985年,张瑞敏刚到海尔(时称青岛电冰箱总厂)。一天,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张瑞敏把职工们叫到车间,问大家怎么办?多数人提出,也不影响使用,便宜点儿处理给职工算了。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他宣布,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很多职工砸冰箱时流下了眼泪。然后,张瑞敏告诉大家——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三年以后,海尔人捧回了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❸ 现代企业管理 电影《海尔砸冰箱》观后感1000字( ・᷄ ᵌ・᷅ )h

“世界上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事,只有做不了事的人。如果你真的下决心去做一件事,那全世界都会给予你帮助。如果你选择了一条路,别人肯定都会为你让路”,这是我观看首席执行官的真实感言。

首席执行官的这部影片我是第一次观看,以前仅是听说海尔公司有位神奇人物---张瑞敏,当时说实话没什么印象,只是当个故事来听,但通过这次影片的欣赏,真的是由内而外的感叹。和对张瑞敏的由衷敬佩。同时,对自己也是有新的要求。

纵观全片,最让人感叹的是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机会更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影片中的凌敏,最初作为一个集体制工厂的厂长,眼看把工厂经营得战战兢兢,终于发现了一条发展之路,而走这条路的代价就是要承受一百多万的贷款风险。而他没有退缩,即使谈判的中间遇到外方供应商的重重难题,他们一直没有放弃,最终以合理的价格拿下了进口的生产线。想想当时的中国国情,这该是一个多大的举动,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远见!凌敏做到了,也正是因为这条生产线,使这个工厂起死回生,走上了重生的路。

工厂发展越来越快,国内的经济发展也逐渐升温,而凌敏并没有满足现状,他看上国外市场那块大蛋糕!放着国内市场大量需求不做,他硬是去啃那块难啃的骨头。培养人才,开拓市场,建立国外办事处,甚至在国外建立分厂,一步一步走的那么自信!而他做的也是中国工厂现在仍旧需要努力地。怎样让自己在市场站住脚跟,怎样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没有胆识和自信是不行的。
影片中介绍了张瑞敏的创业历程。他的成功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的。是那么的扎实。就像影片的一个片段:他在办公室,看楼下的工人。说了句:“看到他们,我重来不敢停止脚步”。他真的是非常敬业、负责任。我想海尔公司之所以被现代消费者所认可和张瑞敏的做事态度是分不开的。影片中还有个片段让我记忆忧新。“一次庆功会上,外国人对张瑞敏说:中国的烟花是世界一流的,但中国的工业还需要50年就会赶上西方国家了。”这句话刺痛了张瑞敏的心。他当时就励志一定要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之后通过他的严格管理和对工作的要求,仅仅通过十四年的努力,海尔品牌让世界所熟悉。也让西方人对我们有重新的认识。

张瑞敏是中国人的骄傲,为中国人打造了自己的全球品牌。本片的主人公敢于接受一个集体制的烂摊子,不惧怕困难,永于面对用心的信念和坚持,让已失去信心的工人重新燃起对公司的信心。努力达到第一不容易,那么要保持一直的第一就更难了,主人公就是用这种恒久的信念让大家找到了热情。主人公面临烂摊子和失去信心的工人的双重压力,依然走出困境,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主人公的双重压力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主人公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清醒的充满信心的完成了每一个目标,这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的标榜吗?我想主人公的精神不紧是我们的标榜,更是全社会的榜样。而恰恰就是因为这样一种精神,让世界超级大公司AE公司垂青于海尔,而AE公司看到了海尔的现状,但主人公相信,只要我们的信念在,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事。

海尔公司面临资金的压力,而面对第一批带有一点点瑕疵的产品,主人公毅然举起重锤,主人公做事的真诚、严谨、一丝不苟,打动的不紧是员工们的心,更是那些合作伙伴和用户的心。一个公司只有做到这样才能长久立足于商战之中。真诚也是一个企业的长久之计。海尔就是用真诚到永远倡导着企业走向全球化,不断发展壮大。而张瑞敏本人,从一个带着翻译出国谈生意,一直到自己用英文在国际化的大舞台上演讲,更懂得如何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商场上与AE进行谈判,斗智斗勇,当张瑞敏的朋友参观他的书柜时,当看到零点钟声敲响时,他才回到家吃饭,这一切我全明白了,没有不能,只有不去做,不去学!当海尔公司冲破重重困难逐渐发展壮大,走向国生日祝福 际的时候,海尔也是靠着严格的制度以及人性化的管理立足于异国他乡,并成为今人瞩目的明星。企业而当他的翻译为自己没有选择海尔感到后悔时,张瑞敏也把公司的大门再一次向他敞开,翻译这样说:“我现是为钱而工作,但我找不到那种家的感觉以及自己内心一种创业激-情和成就感。张瑞敏说:“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而在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时,企业面临更多挑战,也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空手来、空手去,想想人离开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但为什么拼命的工作,是为了——梦想”。

为什么凌敏每一次冒险都能成功的度过甚至发展更快速呢。凌敏心中饱含着创业的激-情,能够用清醒的头脑去分析当今世界经济的巨大变化。针对这些巨大的变化,他勇敢地抓住了机遇,奋力直追其他企业,进而一步一步地推进企业的发展目标。 他始终坚信着“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自己敢去想敢去做”,对待挫折,他毫不畏惧,毫不退缩,更不会犹豫不决。

其次,在这部影片中海尔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配合也是相当默契的。片中的管理者管-理-员工的办法十分灵活,针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同时管理者也能够很好的抓住员工们的心理,实行激励员工的办法来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进而也加快了企业发展的步伐。

通过这部电影,让我感触很深。“好日子是从苦日子创造出来的。”如影片中语。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拿出勇气,坚持不懈。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如凌敏所说:“就要像狼一样,拼命找食,如果甘愿做羊,就只有被吃掉的份。”“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句话让我懂得了,当日计划要当日解决的重要性。因为事情拖得越久,积累得就会越多。没有时间来约束自己,就没有了压迫自己完成的动力,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无所谓。接受任务时没有责任感,也没有尽力做,我们要以一种必胜的心态,全力以赴,必须完成来约束自己。

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
转载的~~~~~

❹ 海尔砸冰箱那电影叫是么名字

《首席执行官》
该影片以海尔企业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原型创作电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山东电影制片厂 2002年出品。
http://ke..com/subview/37837/7259324.htm

❺ 海尔砸冰箱事件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海尔砸冰箱事件如下:

1985 年,一位用户向海尔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

于是张瑞敏首席执行官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不合格的冰箱还有 76 台!

当时研究处理办法时,干部提出意见: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的员工。

就在很多员工十分犹豫时,张瑞敏却做出了有悖“常理”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 76 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

听闻此言,许多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要知道,那时候别说“毁”东西,企业就连开工资都十分困难!况且,在那个物资还紧缺的年代,别说正品,就是次品也要凭票购买的!如此“糟践”,大家“心疼”啊!当时,甚至连海尔的上级主管部门都难以接受。

但张瑞敏明白:如果放行这些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我们不能用任何姑息的做法,来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否则今天是 76 台,明天就可以是 760 台、 7600 台……所以必须实行强制,必须要有震撼作用!因而,张瑞敏选择了不变初衷!

(5)海尔砸冰箱电影完整版扩展阅读:

海尔集团创业于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电品牌,目前已从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在互联网时代,海尔致力于成为互联网企业,颠覆传统企业自成体系的封闭系统,变成网络互联中的节点,互联互通各种资源,打造共创共赢新平台,实现攸关各方的共赢增值。

2017天猫双十一“亿元俱乐部”榜单显示,海尔位列第三名。 [3] 2018 年6月20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海尔(3502.78亿元)居第三位。

2018年10月5日,青岛海尔公布在法兰克福上市的计划。

❻ 有谁知道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据体情况是怎样

电影叫《首席执行官》
1985年的一天,张瑞敏的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张瑞敏把职工们叫到车间,问大家怎么办?多数人提出,也不影响使用,便宜点儿处理给职工算了。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他宣布,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很多职工砸冰箱时流下了眼泪。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张瑞敏发动和主持了一个又一个会议,讨论的主题非常集中:“如何从我做起,提高产品质量”,三年以后,海尔人捧回了我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张瑞敏说:“长久以来,我们有一个荒唐的观念,把产品分为合格品、二等品、三等品还有等外品,好东西卖给外国人,劣等品出口转内销自己用,难道我们天生就比外国人贱,只配用残次品?这种观念助长了我们的自卑、懒惰和不负责任,难怪人家看不起我们,从今往后,海尔的产品不再分等级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把这些废品都砸了,只有砸的心里流血,才能长点记性!”

❼ 海尔砸冰箱的影片从哪里下载

是《首席执行官》。

这是一部反映海尔成长的故事片,所谓的主旋律影片。

自己到网上找吧。

❽ 海尔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从二三十年前一直到现在都传为佳话,有谁知道细节吗

1985年,另一个值得提及的国企厂长是张瑞敏,他在这一年的作为至今被奉为中国企业管理史上的经典案例。

张瑞敏是一年前来到青岛日用电器厂厂长任上的。这是一家濒临破产的国营企业,生产一种名为“白鹤”的洗衣机,销路不佳。张瑞敏到来之前,一年内一连换了三任厂长,都无法将企业带出亏损泥潭。作为青岛市家电公司副总经理,他只能顶上去,否则再找不到其他合适人选。

1984年12月的一天,35岁的张瑞敏到任,没想到迎接他的竟是53张请调报告。工厂里臭气熏天,只有一条烂泥路,每逢下雨天,“必须要用绳子把鞋绑起来,不然就被烂泥拖走了”。旷工之严重,甚至到了“10点钟时随便在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的地步。

张瑞敏使出浑身解数整顿生产秩序。他制定13条规章制度,如“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不准迟到早退”、“不准在工作时间喝酒”、“车间内不准吸烟”、“不准哄抢工厂物资”等。一名员工没把新厂长放在眼里,大摇大摆扛走一箱原料,当天中午他就被开除了,从此无人再敢作乱。

张瑞敏调整经营策略,退出并不擅长的洗衣机领域,转而生产电冰箱,还将厂名更为“青岛电冰箱总厂”。

1985年的一天,有朋友想买一台电冰箱,到厂里挑了很久,勉强找到一台没有毛病的产品。朋友走后,张瑞敏下令将库房里的400台冰箱拉出来全面检查,发现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他把全厂职工集合起来,问大家该怎么处理,一台新冰箱价格800多元,直接报废实在浪费。有人提议,反正不影响使用,索性低价销售,退一步讲,这也是业内潜规则。

张瑞敏义正言辞地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接着,张瑞敏下令,将76台冰箱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工人们不舍,毕竟一台冰箱是他们两个月的工资,张瑞敏见状亲自抡起大锤,砸下第一锤,很多人流下泪来。

面对此情此景,张瑞敏语气坚定地说:“过去大家没有质量意识,所以出了这起质量事故。这是我的责任。这次我的工资全部扣掉,一分不拿。今后再出现质量问题就是你们的责任,谁出质量问题就扣谁的工资”。自此,“质量”二字在青岛冰箱总厂员工心中落地生根。

三年后,该厂产品在全国评比中获得国家质量金奖,这是电冰箱行业取得的第一枚质量金牌。彼时,青岛电冰箱总厂已更名为青岛琴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海尔”二字来自合作伙伴德国利勃海尔。

多年后,被问及1985年怒砸冰箱的动机,张瑞敏这样说:“1984年我到西德考察,当地产品精湛的工艺给了我极大的冲击,我问自己,‘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德国人笨,难道我们就不能做得和他们一样吗?’”正是在张瑞敏坚持下才促成与利勃海尔的合作,从后者引入技术。

时至今日,海尔集团已成国内企业管理标杆,而张瑞敏挥锤的画面被永久定格在一张相纸上,透过泛黄的画面,那些追寻管理进步的后来者仍能从中感受到当年质量觉醒的勇气。

❾ 看完海尔砸冰箱的视频大家有什么感想得到了那些启示

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首先要得到自己的认可;企业想要长远,马虎不得

❿ 以海尔砸冰箱事件拍摄的一部电影名字是什么呢

《首席执行官》,马跃主演,就是以张瑞敏为原型拍摄的。

阅读全文

与海尔砸冰箱电影完整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菲的世界内容介绍电影 浏览:557
老电影精选片段 浏览:404
皮微电影网手机版下载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307
冒险乐园电影观看免费 浏览:785
除除暴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963
美国一款游戏电影 浏览:766
血玫瑰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665
迷失天使互动电影游戏 浏览:271
微电影爱情床上戏大全 浏览:408
电影和电视剧出现的时间 浏览:179
2看电影的网站有哪些 浏览:636
流感电影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版 浏览:151
龙虎名的电影名有哪些 浏览:987
英国有哪些好看的爱情电影 浏览:512
标靶电影在线 浏览:372
手机怎么观看60帧电影 浏览:563
怀柔国际青年微电影季 浏览:122
vr游戏电影介绍 浏览:506
元霸天是哪个电影 浏览:587
抖音小游戏怎么拍电影 浏览: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