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秦赋前面几部叫什么
大秦帝国系列是目前唯一一部致力于展现“秦变革图强一统天下”的历史正剧。
2. 长平之战时,其他诸侯国都在干什么呢
邯郸之战,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对于邯郸之战的意义,显然不仅仅是一座城池的归属,而是决定了赵国的存亡,进一步来说,赵国的存亡,也对山东六国的命运走向起到了重要影响。
如同张艺谋电影《长城》一样,长城一旦被攻破,中原大地自然是无险可守。而在邯郸之战中,邯郸这座城池一旦被秦军占领,山东六国抵抗秦国的士气,很可能跌落谷底,从而加快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那么,问题来了,邯郸之战时,秦国和赵国再次对决,其他诸侯国在干什么呢?
四
最后,相对于齐国中立的态度,燕国则是对赵国觊觎已久了。从战国七雄的地图可以发现,燕国的区域,主要在今京津和辽宁一带。虽然疆域辽阔,却因为赵国和齐国的阻隔,始终难以争霸中原。因此,燕国想要崛起,赵国和齐国可谓最大的阻碍,在五国伐齐削弱齐国之后,强势的赵国依然阻挡着赵国。所以,在邯郸之战中,燕国表面上保持沉默,实际是希望赵国战败,以此和秦国共同瓜分赵国。
比如在公元前259年(燕武成王十三年),燕国趁赵国在长平之战大败之际,诱使赵国北部的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众投入燕国。而在邯郸之战中,燕国同样在等待机会。不过,让燕国失望的是,因为魏国和楚国的干涉,最终赵国打退了秦国的进攻,从而推迟了秦朝建立的时间。但是,不论怎样,通过邯郸之战,我们可以发现山东六国实际上是貌合神离,各怀心思的,而这,也是秦国最终可以各个击破的重要原因。
3. 邯郸之战的介绍
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
4. 大秦赋是什么时候拍的
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
5. 邯郸之战,史记说郑安平被围,降赵,孙皓辉的大秦帝国 说2万秦兵不愿降,全部战死,我觉得也应该是这样,秦风...
大秦奖战功,行连坐,魏人郑安平降赵,秦兵于公于私都不会降赵。
6. 公元前259年的邯郸之战
公元前259年,赵联合魏、楚军在赵都邯郸(今属河北)大败秦军的一次防御战。长平之战赵国大败,秦上将军白起欲乘胜直捣赵都邯郸,赵孝成王许割六城与秦议和。赵国利用战争间隙,厉兵秣马,重整军备,结好齐、楚、魏等国,决心抗秦。
秦昭王得知赵国不予六城,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9)九月,不顾白起关于赵已国内实、外交成而不宜出兵的劝阻,遣五大夫王陵率军从上党(今山西长治东南)进攻邯郸。赵国军民怀长平之恨,坚城死守。秦军久攻不克,改派王龁代王陵为将,仍屡攻不下。赵军久困于邯郸,形势日趋危急。赵相平原君散家财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并选3000精兵,不断出击,疲惫秦军。赵平原君接连遣使赴魏求援,又亲自冲出重围,前往楚国,陈说利害,终使楚王发兵相救。魏遣晋鄙率军10万救赵,因受秦威胁,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即屯兵不进。魏公子无忌(信陵君)使人盗魏王兵符,击杀晋鄙,夺取军权,选兵8万会楚军救赵。秦军久顿坚城,师老兵疲,受赵、魏、楚军内外夹击,大败,秦将郑安平率2万人降赵,邯郸围解。赵、魏乘胜夺回了部分失地。
7. 邯郸之战与长平之战的结局,对当时有什么影响
我认为对当时有以下三点影响
一、推迟了秦国统一全国的步伐
邯郸之战发生在长平之战之后,可以说邯郸之战是魏楚赵和秦国的一次大决战,赵国自从长平之战以后元气大伤,被秦国大将白起坑杀了40万降兵,导致赵国国内空虚,因此秦国想进一步攻击,但是此时丞相范睢和白起发生了矛盾,才推迟了攻打邯郸的进度,本来秦国已经和赵国签订了合约,赵国割6城给秦国,被赵国的主战派阻止,因此赵国誓死抵抗,秦国派大将王陵领兵二十万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后续增兵到30万,赵国以全国之兵抵挡,一年之后,秦兵损失火过半,秦国继续增兵10万,赵国联合魏国,楚国以信陵君窃符救赵增兵十万,才最终和秦国在城下决战,秦国损失过半,国力损耗太大,因此推迟了统一六国的步伐,本来在秦昭襄王时期就应该统一的伟大历史时刻推迟到了秦始皇时期。
综上:邯郸之战和长平之战对秦赵两国都产生了影响。
8. 大秦赋的前几部都是什么!
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
秦孝公嬴渠梁继位之后,深感秦国的羸弱,决心变法图强,秦孝公招天下贤士入秦为官,卫鞅入秦考察后面见秦孝公,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法家施政思想彻底征服了秦孝公。
第二部:《大秦帝国之纵横》
秦惠文王嬴驷继位之后,虽然杀死了卫鞅,却继续延用卫鞅之法,并没有颠覆变法,这也使得老氏族们狗急跳墙,趁着秦惠文王与齐国、魏国三国相王之际,与齐、魏和义渠相勾结欲刺杀秦王,另立新王,废除变法。秦惠文王谋定而动、左右开弓,既瘫痪了齐魏联盟,解除了义渠兵祸,又一举铲除了甘龙等老世族。
第三部:《大秦帝国之崛起》
秦昭襄王继位后,宣太后芈八子辅政,宣太后重用魏冉、白起等人逐渐平息了内乱,随着嬴稷的逐渐长大,对权力的欲望就越来越大,秦昭襄王启用范雎,驱逐魏冉、废太后之权,开始亲政。
(8)什么电影有邯郸之战扩展阅读
《大秦赋》作为“大秦系列”收官之作,该剧以电影手法作序展开。张鲁一扮演的秦王缓缓走向高台,在独白中缓缓开启了故事的大幕。嬴异人出逃与邯郸之战融合,开篇即用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战争戏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也展现出这部古装剧的气质与风格。该剧的故事其实是比较耳熟能详的,但哪怕已经知道结局,依然会被一波三折的起伏吸引,这就是好作品的魅力。
该剧并不满足于陈述旧事,更注重彰显秦始皇时期鲜明的秦人品格、历史精神,展现先秦时代复杂丰富的文化氛围,让观众不仅能从荧屏上读到一段历史,更能从跌宕起伏的情节、对历史的艺术再现中看到战国时代的格局和气象
9. 春秋战国的电视剧电影
伯光记得2018年,曝出过一个根据漫画改编,2019年将要上映的日本电影《王者天下》,很多喜欢日本文化的人为此欢呼,评论道是“日本喜欢中国战国文化,中国战国文化需要日本拯救”了一类。
实际上这是既不了解日本《王者天下》漫画的根本,更不了解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中国因为发展的原因,在2012年徐峥的《泰囧》各种商业类型大片崛起后,很少再拍古装历史片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以前,古装历史片太多。
这部电视剧几乎不用过多赘述,2009年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拍摄的《大秦帝国》,已经成为中国古典历史剧的一支独苗,讲述的故事就是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最终一统战国混乱天下的故事,中间有大量战国时期的典故。
2019年《大秦帝国4之天下》将要开播,非常值得期待。
更多关于春秋战国影视剧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10. 邯郸之战怎么结果
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
邯郸保卫战赵国为什么能够反败为胜呢?它最后为什么能够打赢呢?我觉得这里边大体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哀兵必胜。这个赵国在长平之战以后,它的主力全部被歼灭了,我们可以称之为是哀兵。整个赵国邯郸城的军民是众志成城、殊死抵抗,这样的军队,你是很难把它打败的,这叫哀兵必胜。 第二,秦军混乱,秦军本身很乱,乱到什么程度呢?先想派白起,白起有病,派王陵。王陵打了败仗以后再派白起,白起不干,另外再换将领。所以秦军是换了几次将领,换了几换,秦军本身指挥又整个混乱了。 第三,合纵成功。这一次,在赵国的都城邯郸即将被秦军攻下的情况下,赵国、魏国、楚国三国结成了生死联盟,以三国合纵之军对付秦国一国之军,所以三国的联军最后是打败了秦军,这是战国后期非常有名的一次合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