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6最近有什么心上英的的电影
《小门神》 2016年01月01日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2016年01月09日 《最后的巫师猎人》 2016年01月15日 《功夫熊猫3》 2016年01月29日 《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 2016年02月08日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016年02月08日 《叶问3》 2016年0
『贰』 有什么比较好看的英国电影
1. 名著系列
《茶花女》07年版本 现代翻拍的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的作品翻拍,最新的那个
《理智与情感》 3集的那个,有很多英国分光
《道林格雷》 有点小恐怖
《雾都孤儿》
《大侦探福尔摩斯》 09年最新的
2. 英国名人系列
《明亮的星》 诗人济慈的感人爱情
《成为简奥斯汀》 安妮海瑟薇在里面也说英国音
《一球成名》 有2部,贝克汉姆演他自己
《莎翁情史》
3. 浪漫爱情片
《超市夜未眠》 英式喜剧,很温馨的爱情
《成长教育》 女主挺漂亮
《哈维的最后机会》
《真爱之吻》 浪漫喜剧
4. 励志感人片
《男孩A》
《About A Boy》 不知道中文译名是什么,一个关于家庭的喜剧。
5. 科幻悬疑片
《月球》 裹着科幻的外衣,探讨了人权问题,很有意义而且有点
惊悚
《水啸雾都》 洪水把英国全淹了,场面没有好莱坞的壮观,不过也还
可以
《末日侵袭》 致命病毒蔓延全英,很血腥
《狼人》 无奈的人变狼
6. 经典片
《两杆大烟枪》 《疯狂的石头》就是模仿这个的。
《两小无猜》 很可爱的电影,但是看完让人感觉有些无奈
《猜火车》 黑色幽默
《四个婚礼,一个葬礼》
《第三十九级台阶》 悬疑片
7. 乱七八糟
《新乌龙女校》 应该算是校园片,但是本人不喜欢这个风格,英音到是
很浓的
《新律政俏佳人》 是一对英国姐妹到美国读书的故事,可能有别的名字
最经典的是007系列,可惜是美音英音混杂的。
满意请采纳。
『叁』 有什么好看的英文电影并且有中英文字幕的
看英文电影特别适合练习英语听力、口语和单词。可以利用闲暇时间看,每学完一部都会非常有成就感,如果能把以下这5部都学完,英语水平也会得到提升。
5、《爱宠大机密》:这部电影简直是每一个猫奴狗奴必学电影。电影讲的是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宠物们的秘密生活,和和流浪猫狗们来了一场追逐大战吧。电影对白很简单,很容易就学完,快点学起来吧。
『肆』 好莱坞电影片名有汉字“英”的是什么
空战英豪?
『伍』 杨颖有没有演过一部以”英”字开头的电视剧或电影
杨颖出道到现在只拍了一部电视剧《大汉情缘之云中歌》
拍的带有“英”字的电影有:《黄飞鸿之英雄有梦》2014年、《太极之英雄崛起》2012年、《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2012年
满意请采纳,谢谢
『陆』 好莱坞电影名字中带英的有哪些
1、《Casablanca卡撒布兰卡、北非谍影》 2、《The Godfather 教父》 3、《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 4、《Lawrence Of Arabia阿拉伯的劳伦斯》 5、《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奥滋国历险记》 6、《Psycho精神病人》 7、《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 8、《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环游太空》 9、《Taxi Driver出租汽车司机》 10、《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 11、《Patton巴顿将军》 12、《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 13、《Platoon野战排》 14、《Pulp Fiction低俗小说》 15、《异形 Aliens》 16、《离开拉斯维加斯 Leaving Las Vegas》 17、《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终结者2:世界末日》 18、《普通嫌疑犯 The Usual Suspects》 19、《七宗罪 Seven》 20、《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月黑高飞,刺激1995》 21、《Forrest Gump阿甘正传》 22、《燃情岁月 Legends Of The Fall》 23、《泰坦尼克号 Titanic》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荣获199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11项大奖,并创造了18亿美金的累积全球票房记录, 这一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24、《心理游戏 The Game》 25、《新娘不是我 My Best Friend's Wedding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26、《新小妇人 Little Women (1994)》 27、《夜访吸血鬼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28、《勇敢的心 Brave Heart》 29、《拯救大兵雷恩 Saving Private Ryan》 30、《老大靠边闪 Analyze This》 31、《The Matrix黑客帝国》 32、《Blade Runner银翼杀手》
『柒』 英国好看的电影有哪些
风吹稻浪,今年的金棕榈,英法合拍
百万英镑,《猜火车》导演的新作
美国梦 In America (2002)
一个荒诞的故事/无稽之谈 A Cock and Bull Story (2005)
圣诞快乐(2005)(真实故事)
傲慢与偏见(2005)
镜子面具(2005)
不朽的园丁 The Constant Gardener (2005)
法兰基,我的爱/亲爱的法兰基 Dear Frankie (2004)
真爱至上 Love Actually (2003)
甜蜜十六岁 Sweet Sixteen (2002)
暗袭(近几年最好的恐怖片)
在我父亲的洞穴里/禁室原罪 In My Father's Den (2004)
憨豆特派员/憨豆特工/憨探奇案 Johnny English (2003)
28天以后/惊变28天 28 Days Later... (2002)
就说这些吧
虽然英国电影不庞大,但是佳作频出,欣赏
『捌』 有哪些推荐的英国电影
很多人看英国电影是为了练习英文发音和听力,但是除了这两点,看英剧也是快速了解英国文化的方式之一。英剧独有的“慢节奏”拍摄手法,让人感觉有一种制作精良有深度的感觉。话不多说,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安利几部良心制作的英国电影。
1.《唐顿庄园》
这是一部英美合作的电视剧,剧中讲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统治时期的传记故事。看了这部英剧,会让人们体会到作为英国女王的不容易,身为一国元首,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却有不为人知的辛酸。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玖』 有什么好看的英国电影
20年代,赫普沃思因拍摄了阿尔夫的钮扣(1920)和其他几部成功作品而名振一时。皮尔逊制作了《一切都不在乎》(1920)、《爆竹》(1921)、《爱情生活和笑声》(1923)以及《起床号声》(1924)。英国无声影片时代最受欢迎的明星B.鲍尔芾就是他培育出来的。另一部受观众欢迎的影片是H.肖的《基普斯》(1921),但是,最为杰出而商业上最成功的作品要推G.卡茨的《女人对女人》(1923),它的成功,是制片人M.巴尔康、导演V.萨维尔、剧作家卡茨和他的助手A.希区柯克以及当时为大家喜爱的好莱坞女明星B.康普逊合作的结果。希区柯克在20年代后期在盖恩斯巴勒影片公司因执导《快乐的花园》(1925)和《房客》(1926)两片而成名。这家公司的成功产品还有卡茨的《老鼠》(1925)、A.布鲁内尔的《英国老家》(1927)和《永恒的仙女》(1928)。与此同时,也崛起了另外几位新人:导演兼制片人H.威尔科克斯继成名作《朱金洲》(1923)之后导演了影片《十夜谈》(1924)、《唯一道路》(1925)、《涅尔?格温》(1926)和《黎明》(1928);L.戴?科多瓦导演了《她》(1925);M.埃尔维导演了《阿尔芒蒂埃尔来的小姐》(1926)与《海军将帅的副wiki/%E7%94%B5%E5%BD%B1%E5%88%B6%E7%89%87%E4%BA%8B%E4%B8%9A" class=innerlink>电影制片事业的发展,英国的电影放映场所逐步脱离游艺场而建起可容几百观众的影戏院,当时还雇用钢琴师和小乐队在放映电影时进行伴奏。不久,一批大影院开办起来,但是自1909年起,美、法两国影片占领英国市场,本国影片只占全国上映总数的15%,因此,英国既不能从国内电影市场收回大量资金,又没有充足财力投入制作优质影片、同外国影片争夺国内外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电影生产更受影响。从1916年起,英国加征娱乐税,对影院营业更为不利,电影事业进一步遭到危机。大战结束后,美国影片源源而来,使英国影片只占在本国上映影片的5%,出口影片更是屈指可数,因此一些著名制片人如赫普沃思也不得不于1924年关闭制片厂。为保护民族电影,政府当局于1927年正式通过了电影法案,规定限额分配比率,要求1935年须达到总数的20%,使英国影片在全国影院的上映比率逐年提高。此时,新的制片厂如戈蒙特公司、英国国际影片公司和英狮公司先后成立。到20年代末,英国又摄制出一批引人注目的影片,如希区柯克的《决斗场》(1928)、A.阿斯奎斯的《流星》(1928)和《地下》(1928)、E.A.杜邦的《皮卡迪利大街》(1929)。因为定额分配影院上映率,需要大量影片填补空档,刺激英国电影出现了一番兴旺景象。但是好影片要耗费大量财力和时间,为了供应市场紧缺的需要,出厂的产品仍然是大批质量差、省工省时的平庸影片。
有声电影的出现 1929年,有声影片问世。英国面临的问题同其他各国大致相同,如录音方法简陋,设备笨重,影片内容从头到尾,不是喋喋不休的对白,就是接二连三的歌曲。希区柯克导演的《讹诈》,拍了一半而改为有声影片,他在运用声音效果方面,匠心独运,这部被公认的英国第一部有声片,对其他导演很有启发。此后拍摄出了一批较成功的有声片,包括:希区柯克的《谋杀》(1930),阿斯奎斯的《逃出达特穆尔》(1930)、《正告英格兰》(1931)和《跳舞吧,美丽的女郎》(1931),萨维尔的《 W──计划》(1931)和《办公室的少女》(1932),W.福特的《罗马快车》(1932),威尔科克斯的《神奇之夜》(1932)等。
30年代,英国电影出现了短期的繁荣景象,每年影片生产量为150部到200部,故事片的复兴同出身于匈牙利的制片家A.柯达大有关系,他于1933年定居英国,创办伦敦电影制片厂以后,摄制了一批成功的影片,其中以《亨利八世的私生活》(即《英宫艳史》,1933)为最。他用新的观点处理历史题材,提出社会出路问题,迎合观众的民主思想,取得很大成功,该片在国外享受的盛誉,远远超过英国其他影片。更为重要的是柯达孜孜不倦、勤奋进取的精神,促使所有电影业的工作人员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他为英国影片开拓了向国外输出的广阔前景,又给电影事业灌输了乐观与奋发的风气。他的公司还在世界各国收罗人材,礼聘他们来英国工作,推进了英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如德国导演P.津纳执导的《凯瑟琳女皇》(1934)、美国明星D.范朋克主演的《唐璜》(1934)、法国导演R.克莱尔拍摄的《鬼魂西行》(1935)、美国导演兼美工设计家W.C.孟席斯所拍的《未来世界》(1936),都是引人瞩目的影片。这家公司制作的影片如Z.柯达导演的《河上刺儿头》(1935)、《伏象神童》(1937)以及柯达本人拍的《伦勃朗传》(即《画圣情痴》,1936)等,都是成功之作。
这时期英国的其他制片人和导演纷纷紧步柯达后尘,由M.巴尔康监制、希区柯克导演的影片万事通(1934)、《三十九级台阶》(即《国防大秘密》,1935)和《破坏》(即《薄命花》,1937)都极为成功。此外,萨维尔的《好伙伴》(1933)、《长青树》(1934)和《铁公爵》(1935),威尔科克斯的《涅尔?格温》(1934)、《老德鲁里的假腿》(1935)和《维多利亚女皇》(1937),L.门德兹的《犹太人苏斯》(1934),T.本特利的《老古玩店》(1935),R.史蒂文森的《都铎?罗斯》(1936),B.维尔特尔的《罗得岛》(1936),均获较高评价。到1937年,英国故事影片产量达到了200多部。但好景不长,大多数制片人不讲求质量,拍摄的影片没有票房价值,加之多数资金来自借贷,年终结算,很少获利。到1938年,生产骤然下降,英国议会为挽救这个局面,在这年又通过新电影法案,规定提高英国影片在国内上映的分配定额,从1938年的12.5%,逐年增高至1947年的25%;抵制滥拍成本低、质量差的影片;允许外国资金向英国电影事业投资。根据这个条款,美国米高梅公司和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都投放了它们的资金,在英国开办了几家联合制片厂拍片,如米高梅公司投资的《一个美国佬在牛津》(即《留英外史》,1938)、《城堡》(即《卫城记》,1938)和《再见,奇普斯先生》(即《万世师表》,1939),福斯公司投资的彩色片《晨之翼》(1937)等。这些影片全都由好莱坞导演执导好莱坞明星主演,英国方面只提供场地、摄影器械、技术人员和个别演员。英国电影导演这期间也拍出了几部成功的影片,如阿斯奎斯的《卖花女》(1938)、希区柯克的《失踪的女人》(即《琼花劫》,1938)、C.里德的《银行休假日》(1938)和《群星普照》(1939)、Z.柯达的《四羽毛》(1939)等。
这几年,英国电影事业也实行了明星制度,相继登上明星宝座的是:L.霍华德、C.劳顿、G.菲尔兹、R.唐纳、M.奥勃朗、M.洛克伍德、费雯丽、R.哈里森、L.奥立弗等。
纪录片运动1929年J.格里尔逊在英帝国交易局电影部资助下,导演了一部纪录片《飘网渔船》,反映北海捕捞鲱鱼渔民的生活,富有诗情画意,使他成为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创始人。他主张电影艺术的目的在于社会教育,并认为苏联电影是表现电影社会功能的实际事例。他从工商企业得到经济上的资助,并吸收有志于现实主义影片的艺术工作者参与这个运动。格里尔逊纪录电影学派的人员中有P.罗塔、B.赖特、E.恩斯特、A.埃尔顿、H.沃特、D.泰勒、S.莱格、A.卡瓦尔康蒂等,他们的作品反映英国社会出现的尖锐问题,如失业、劳动条件差、居住环境恶劣等,在艺术处理上也有新的追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电影业无法正常生产,大部ki/%E6%95%85%E4%BA%8B%E7%89%87" class=innerlink>故事片生产从1940年的108部下降到1942年的46部。但观众反而有增无已,影片的票房收入直线上升。第二次大战期间,英国邮政总局的电影机构被新闻部合并,成为皇家电影机构,给了纪录影片工作者施展才干的良机,他们拍出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如卡瓦尔康蒂的《最初的日子》(1939)、H.詹宁斯和H.瓦特的《伦敦必胜》(1940)、瓦特的《今晚的目标》(1941)、J.福尔莫斯的《海岸司令部》(1942)、詹宁斯的《火已点燃》(1942),R.博尔廷的《沙漠大捷》、P.杰克逊的《西方进军》(1944),还有英、美合拍,由C.里德和美国人G.卡宁合导的《真正的光荣》(1945)。这些纪录片在战时所起的作用很大。另外还有些故事片也有很大纪实或宣传的性质,如P.赫斯特和布鲁内尔 3人合导的《雄狮添翼》(1939)、M.鲍威尔的《第49°纬线》(即《侵略者》,1941)、N.科沃德和D.利恩合导的《我们所在的队伍》(即《海神》,1942)、迪金森的《近亲》(1942)等。其他有关大战题材的故事片还有里德的《铁血忠魂》(1944)、鲍威尔的《壮士春梦》(1943)等。与此同时,也拍有不少其他题材的影片。较突出的有柯达的《巴格达窃贼》(1940)、迪克森的《煤气灯》(1940)和《首相》(1941)、B.迪安的《二十一天》(1940)、帕斯卡尔的《巴巴拉少校》(1941)、里德的《基普斯》(1941)、L.阿利斯的《穿灰衣服的人》(1943)、L.奥立弗的《亨利五世》(1944)、吉列特的《臭名昭著的绅士》(1945)和《深夜》(即《新聊斋志异》,1945),还有豪华历史剧《恺撒和克列奥帕特拉》(又译为《璇宫艳后》,1945)、N.科沃德和D.利恩合作的《相见恨晚》(1945)等。
电影事业的危机J.兰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崛起的英国电影事业家。早在30年代,他开始从事宗教电影的摄制工作。1935年,创办英国全国电影公司,摄制了第一部商业性电影,同年他与C.M.伍尔夫合办电影发行总公司。1941年兰克已掌握有英国 3大电影放映网中的两大放映网。大战结束时,他的总公司扩展成了势力雄厚的联合企业,拥有英国的制片、发行和放映事业的大部分实权。他雄心勃勃,计划建立巨资故事片厂,包括儿童片、动画片部门,摄制新闻纪录连集片,开办电影学校,专门培养有希望的童星。他想用巨资大片打进美国市场,把英国电影事业从多年困境之中拯救出来1947年,他去美国谈判推销他的影片。不料英国政府却在这时颁布法令,要征收国外进口影片75%的税收,美国各家制片公司坚决抵制,好莱坞影片全部停止输往英国,使各地影院减少了大量片源。兰克想在美国打开市场的计划也成为泡影,英国电影界陷入了极为困难的境地。英国政府于是敦促兰克和其他制片人增产影片以填补空缺。但是英国电影业经济拮据,影片能收回成本的也为数不多。1948年,英国政府只得撤销外国影片的进口税,美国影片又立刻大量涌进,英国影片在本土银幕上仍无容身之地。英国政府再度规定:美国影片从英国所得利润必须将其中的一定数额向英国电影事业投资,这种办法又让美国电影势力进一步深入英国电影事业。此时期,兰克影片公司和别的制片厂比较优秀的作品有:利恩根据狄更斯小说拍摄的《锦绣前程》(即《孤星血泪》,1948)和《雾都孤儿》(1948),鲍威尔和普雷斯伯格的《上天阶梯》(即《太虚幻境》,1946)、《黑水仙花》(又译为《思凡》,1947)和《红菱艳》(1948),奥立弗自导、自演的《王子复仇记》(1948),里德导演的《虎胆忠魂》(1947)、《倒下的偶像》(1948)和《第三个人》(1949),还有迪金森的《黑桃皇后》(1949)等。
为了维持和保护本国电影事业,英国政府只得仍旧采用上映定额分配办法,规定从1950年起,分配英国影片上映的定额要增加到30%,可惜当时娱乐捐税仍保持战时标准,电影事业所得实惠甚微。英国政府乃于1949年成立国家电影筹资公司,通过该公司将钱借给电影事业;接着1950年又创立英国电影生产基金会,专门支配从电影票上征收的捐税,作为补助电影生产。不过,这时候电视越来越受群众欢迎,电影院的上座率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下降。
从5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由巴尔康主持的“伊灵喜剧影片”。伊灵是制片厂名,位于伦敦西郊。伊灵喜剧表现实际生活,敢于打破常规,描绘反对官僚主义的人物的各种遭遇,以新眼光观察生活,温和地批判贵族阶层和人情风俗的繁文缛节。最成功的作品当推哈默的《善人与贵族》(1949),麦肯德里克的《清洁的小岛》(1949)、《白衣男子》(1952)和《专门勾引女人的人》(1955)。其他值得提到的有C.克莱顿的《大叫大嚷》(1947)、《拉旺德山暴乱》(1951),H.科尼利厄斯的《史姆利科的护照》(1949)、《日内瓦的妇人》(1953)以及M.江普的《天堂的笑声》(1950)等。
英国政府限定了美国影片所得利润的高额百分比要投资在英国事业以后,美国公司开始恢复营业,与英国合作拍片。这一阶段英美合拍的较佳作品有J.尼格列斯科的《流浪儿》(1950)、R.沃尔什的《霍恩布洛上尉》(1951)、J.休斯登的《非洲皇后号》(1952)和《莫比?迪克》(1956),而最杰出的作品则是利恩的《桂河大桥》(1957)。这是一部当时上座率最高的战争片。
美国的一些进步电影工作者由于遭受麦卡锡主义的迫害,纷纷离开好莱坞。导演J.洛西到伦敦定居后,接踵而来的又有C.卓别林、R.莱斯特、S.库布里克、S.吕美特等。这些人为英国电影艺术作出了贡献。
英国电影事业多年以来得不到振兴,1959年,一伙年轻人以L.安德森、T.理查森和K.顿兹为首发表宣言并摄制了一系列影片,倡导自由电影运动这次运动和反对文学与戏剧中传统价值观有联系,也与“愤怒的年轻人”运动的政治和精神抗议相结合。它的基本内容是要求用积极态度来表现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反对资产阶级的唯美主义。他们鲜明地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和道德价值观,如J.克莱顿的《屋顶阁楼间》(即《金屋泪》,1958),理查森的《愤怒的回顾》(1959)、《蜜味》(1961)和《长跑家的孤寂》(1963),赖兹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安德森的《这种运动生活》(1963)。此外重要的影片还有J.施莱辛格的《恋爱有术》(1962)和《骗子比利》(1963)等。到60年代中,自由电影的调子有所变化,把反抗仅作为个人对待生活态度的一种表现方法而不再具有社会性含义。这种倾向在理查森的影片《汤姆?琼斯》(1963)中表现得最为鲜明。60年代末70年代初,自由电影比较重要的作品是安德森的影片《假如》(1968)和《哦,幸运儿》(1973)。在这两部影片里导演在表现当代社会冲突时把敏锐的观察和独创的概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60年代英国利用美国的资金拍了不少影片,其中比较重要的有J.李?汤普逊的《纳瓦隆的大炮》(1961)、利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T.扬的《乌有博士》(1962)、P.格伦维尔的《绳环》(1964)。其他英国名片有G.格林的《愤怒的沉默》(1960)、J.卡迪夫的《儿子和情人》(1960)、克莱顿的《无罪的人》(1961)、B.福布斯的《一个雨天下午的集会》(1964)和《 L形的房间》(1962)、施莱辛格的《亲爱的》(1965)和《远离狂乱的人群》(1967)、L.吉尔伯特的《阿尔菲》(1966)等。
70年代以来的英国电影英国国会在70年代又通过一个新电影法案,把本国影片在影院的分配定额提高到30%。增加了电影筹资公司的预算,因为美国投向英国电影事业的资金数额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了。随着电视越来越普遍,影院上座率不断降低,尽管提高票价,1976年也落到票房收入的历史最低点同年,英国订立一条税法,规定外侨影片制作者在全世界范围收入的75%要交纳所得税,从而阻塞了国外投资。这一年,英国故事片生产降到64部;1977年又降到42部。
70年代上半期英国的重要影片(其中有些是美国导演的作品)有利恩的《瑞安的女儿》(1970)、C.迈尔斯的《处女与吉普赛人》(1970)、R.波兰斯基的《麦克佩斯》(1971)、J.洛西的《送信人》(1971)、R.阿顿波罗的《青年时代的邱吉尔》(1972)、 M.弗兰克的《阶级烙印》(1973)、库布里克的《巴莱?林登》(1975)、拉塞尔的《汤米》(1975)、库珀的《太上皇》(1975)等。
70年代后期,英国制片业在美国资本牵制下,松木和爱尔斯垂两大制片厂虽也自己投资拍片,主要还是出租场地去同美国合作。美国著名连集卖座片《超人》、《星球大战》等是在这两个制片厂的摄影棚里拍的,还有一部分英国电影创作人员去外国拍片。
进入80年代,英国电影事业有所好转1981年的《火的战车》和1982年的《甘地》两片连续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教育丽塔》(1983)、《当地英雄》(1983)、《印度之行》(1984)等片也获得好评,1986年,艾非里的《一间可以看见风景的房间》和乔菲的《使命》更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
『拾』 好看的英文电影有哪些能不能推荐几部
欧美电影的工业化进程比较早,从黑白无声电影,到彩色有声电影,再到3D或真人+CGI的电影,可以说是各种形式一应俱全。在这个逐步完备的过程中,也诞生了很多精彩的佳作,因此好看的英文电影多到数不过来,而且每个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我还是想在此分享三部最近刚看过的特色电影。
1、老少皆宜型
《大侦探皮卡丘》
黑人钢琴家受过良好的教育,举止思维超过了很多白人,有才又多金,只因生来黑皮肤,仍遭受一片白人的恶意歧视。一开始白人司机也是颇为瞧不起黑人钢琴家,但他“为了五斗米而折腰”,才勉为其难地为黑人钢琴家开车。但是经过一路上的种种事件,他最终了解了黑人钢琴家,并和他成为了朋友,也消除了自身的种族歧视。
这位黑人钢琴家还是一位同性恋,他也因此更受排斥,但他最后用人格魅力,以及人性的光辉,感染了白人司机,并得到了包容和理解。
这部《绿皮书》是一部特别有内涵和思想的作品,深刻探讨了很多人类社会的问题,而且这些社会问题,是当下人类社会仍然遗留的问题。所以《绿皮书》不仅具有影视作品的艺术性,还有着令人沉思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