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上,哪些名人、明星,是一辈子独身的
历史上的独身名人
1:柏拉图(公元前427-347)
古希腊圣贤,“精神恋爱”的鼻祖,认为男男之间的爱慕为世间为最高级的情感形态。他还是最早的共产主义分子,在其不朽著作《理想国》里论及婚姻时曾说,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共产、共妻、共子。81岁的时候,在一次婚宴上兴高采烈谈笑风生之际溘然长逝。
2: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
在一个没有望远镜的年代,他感知脚下转动的地球,他与出身名门的安娜同居十余多年,但终被保守的教会拆分(剥夺了哥白尼的结婚权),1543年5月24日,历经坎坷,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终于出版,一个小时后,他与世长辞。
3: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天才
天才。他是艺术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还是工程师,建筑学家......他曾经设计过直升飞机、飞行器、热气球、攻城器,以及城市防御体系、排水系统,他还研究过人体解剖、比例、透视......24岁的时候,曾被指控与男子有暧昧行为,遭其否认,1519年病逝法国。但其同志的身份,基本已被后人公认。
4: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青少年并不怎么走运,三岁时,母亲被父王赐死,她继承王位的机会也很渺茫,除非前面的弟弟和姐姐全都绝后才能轮到她,而这一切就这么发生了,弟弟爱德华10岁登基,16岁夭亡,然后姐姐玛丽继位,不久也抑郁而终,于是25岁的年轻漂亮而且开明的伊丽莎白走上了英格兰之颠。只是不幸的是,她为了巩固王位,纵横捭阖于当时的强国西班牙与法国之间,放弃了婚姻,最后以老处女的身份绝后而终,换来的是大英帝国的崛起。
5:笛卡尔(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上过高中的,都知道笛卡尔坐标,他是解析几何的奠基人,上过大学的,或者没上过的,那句“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断更不知风靡了多少人。笛卡尔一生无忧,继承了父亲丰厚的遗产,唯一的爱好就是思考思考再思考。四十岁的时候,他与家佣海伦同居,并生下一女弗兰西尼,不幸的是,西尼5岁时夭亡。1649年9月,瑞典女王克里斯提娜(又一位有名的独身铁娘子)将生来病弱的老笛请到斯德哥尔摩宫廷讲授哲学,五个月后,54岁的他病逝于北欧。
6:帕斯卡:(1623-1662)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三岁丧母,11岁时,写出第一篇论文《声音的本质》,16岁写出《圆锥曲线论》,而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机(有一种电脑语言即以他的名字命名:PASCAL语言),而后是《流体平衡论》和《大气重力论》两部著作,“晚年”(30多岁)写下哲学著作《思想录》,而后于39岁病逝。一生没有恋爱,与妹妹的关系非比寻常。
7:克里斯蒂娜(1626-1689)瑞典女王
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6岁登基,有着和李宇春一样的性格,喜欢骑马和射击。而且聪明智慧,14岁已通晓拉丁文、希腊文、德文法文以及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她爱慕自己的表兄,却拒绝嫁给他,她说:我不得不坦率的告诉你,我不会与你结合,但是我也可以许诺,我也决不同别人结婚。瑞典在她的统治下国泰民安,她还酷爱学习,善于招揽人才,在位期间创办了瑞典第一家报纸与第一所全国性的学校,并吸引众多的欧洲著名学者前来讲学,但在鼎盛时候,28岁的女皇将王位让给了自己曾经爱慕的表兄,而后周游欧洲,定居罗马,并在1689年死在了那里。
8:牛顿(1642-1727)英国伟大的科学家
有人说,因为有了牛顿,全世界所有的独身者,都将不再孤单。信哉斯言!和克林顿一样,他们都是父亲的遗腹子,他的出生改变了整个世界。他是现代力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的发现者,分析过白色光的组成,与莱布尼兹同步发现了微积分。牛顿的一生,几乎没有亲近女色的纪录,他孤独的走完伟大的一生,晚年在宗教中寻找慰藉(有一点应该强调:科学与宗教是可以并存的),1727年3月,他被安葬在著名的西敏寺大教堂。
9:伏尔泰(1694-1778)法国近代思想家
路易十六在没上断头台前,读到了伏尔泰与卢梭的著作,他说:这两个人摧毁了法国。的确,18世纪是法国人的世纪,是世界上最早的革命试验田,而伏尔泰他们,是这场革命的精神领袖。他有99卷的煌煌巨著,与有夫之妇的情人艾米莉共居20年,直到后者去世,没有子嗣,1778年,84岁的伏尔泰去世,教会拒绝他葬在巴黎,1791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他的遗体被迁葬在巴黎先贤祠,并补行国葬,墓在卢梭的旁边,他的心脏,被装进一只盒子,存放在巴黎国家图书馆。
10: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
康德是个固执的小老头,因为他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哥尼斯堡。就在他那一亩三分地里,写出了《纯粹理性批判》,然后全世界的哲学家都开始仔细研读。他生活几十年如一日,他每天午后的散步是如此准时,以至于哥尼斯堡人都拿他来调对挂钟的时间。他就这么按部就班的生活,没有妻子,没有儿女,直到生命的花儿萎谢。叔本华说,只有哲学家的婚姻才可能幸福,而真正的哲学家是不需要结婚的。这个悖论,想必康德也深谙其中味吧?
11:贝多芬(1770-1829)德国音乐家
贝多芬,那名副其实的愤怒,还有他乖戾的眼神,冷冷生威。就是这个愤怒的他,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还是这个愤怒的他,写下了柔美的《月光》《致爱丽丝》。贝多芬一生充满了痛苦,爱情不顺,壮年失聪,他爱慕过数不清的女人,但她们都宁愿嫁给别人,是因为他相貌丑陋?还是出身卑微?我们难以知晓,我们知道的就是他更加愤怒,接着写出了更多的美好乐章,谁能说得清?
12: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
叔本华他孤独一生,无妻无子甚至无母(20多岁即与母亲决裂,一生最痛恨女人),过着孤独,忧郁和愤世嫉俗的生活。叔本华恨世界上的一切女人,他认为女人狡诈,虚伪,没有理性。他一辈子最想不通的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愚蠢的男人会喜欢那些“窄肩/短腿/肥臀”的丑陋女人,他说,爱情是骗人的,婚姻即坟墓,一个人不快乐,多个人也不会快乐,我们就像是挤在一起的刺猬,不能太近,因为会扎人,也不能太远,因为怕冷。
13: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兰画家
无论梵高的画作还能拍出什么样的天价,这一切都已经与他无关。他短短37年的人生,到处充满了屈辱与酸楚,无数次的解雇与不解,无数次的拒绝与争执,让他陷入执迷的疯狂,直到1890年7月的那个黄昏,他举起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 1888年,他屈指可数的朋友高更来访,不久两人起了争执,气愤之余,梵高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高更被吓跑了,他则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四周弥漫的都是迷茫,和无人能解的愤怒……半年后,去世,他葬在了哥哥的墓旁。
14:布坎南(1791-1869)美国第十五任总统
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终身未婚的总统。布坎南选择独身,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爱上富豪的千金,但被对方父母阻挠,认为是爱上了她家的财产,千金听信了父母谗言,万般悔恨,竟然自杀身亡。“我觉得幸福从此离我远去了”,布坎南曾经伤心的说道,而后他投身政治,用事业来填充了满心的疲惫。在他任职期间,担当白宫女主人的角色落在了他的外甥女身上,她似乎比她的总统舅舅还要受人爱戴。布坎南临死前说:“我忠诚的履行了我的职责,问心无愧,我没有遗憾,历史将证实我没有污点的一生。”
15:安徒生(1805-1879)丹麦作家
哥本哈根的海滨公园坐落着一尊“美人鱼”铜像,那是丹麦的标志,是海的女儿,更是安徒生的女儿。这位世界上最出名的童话作家,一辈子茕茕孑立,经历了他丑小鸭似的一生。留下了《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等一系列的美好童话,却把孤独留给了自己。他曾有过青梅竹马的初恋,那个漂亮的女孩叫作波儿,直到去世,70岁的安徒生依然保留着波儿写给她的信笺,发黄的纸上映着她娟秀的字迹:世事如烟。
16: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作家
奥斯汀生活在老英国,自己终于也成了老姑娘。“班那德太太整天发愁的就是如何顺顺利利地将五个女儿嫁出去”,这是简最有名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小说的开头,想必奥斯汀的妈妈也有过和班那德太太一样的烦恼,与小说中不同的是,奥斯汀的妈妈终于没有看到女儿出嫁的那天。奥斯汀聪明而且美丽,据说也曾情痴,年轻的失恋是她终身不嫁的原因,也有人说她可能是lesbian,跟自己姐姐的非常亲密关系让人起疑(她姐姐卡桑德拉死前曾焚烧了简给她的大部分信件),但这些都已不可考,可考的只有,小说里伊丽莎白找到了达西,而奥斯汀却没有找到属于她的那一位,42岁的时候,她英年早逝。
17: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
24岁的恩格斯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28岁的他更与马克思一起,发表《共产党宣言》,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大革命。他出身殷实的家庭,却跟无产阶级人民打成一片,特别是时不时地接济马克思,马死后,还为他整理文件出版文集,他对马克思可谓是情深意切。恩格斯22岁与爱尔兰纺织女工玛丽同居,直至1863年玛丽去世,而后恩格斯与玛丽的妹妹莉希同居,他一直不办理结婚手续,因为在《家庭、婚姻与私有制》中他曾经说:结婚,那些经过国家批准并在教堂举行的仪式都是多余的,没有必要。
18:诺贝尔(1833-1895)瑞典科学家
诺贝尔一辈子最大的功绩不是发明了炸药,而是发了一个奖,不论国籍,不论男女,只论你贡献的大小,这使得后世所有的伟大科学家(文学家及和平主义者)都笼罩在了他的光环之下,诺贝尔只用一个遗嘱,便赢得了身前身后的千秋功名,这是钱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诺贝尔不是没有恋爱过,可惜的都是被爱的可心人儿都另嫁他人,至于说最后没设置数学奖,是因为他的情敌是位数学家,其实多半是好事者杜撰。
19: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
一八七五年,三十一岁的尼采说:“我四处徘徊,孤独的像一头犀牛。”当时,他最要好的朋友都陆续成婚,只有他情无所归,最后他将童贞献给了青楼,并染上了梅毒,而后他愤愤地说:要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45岁后的尼采陷入了疯狂,跟最好的朋友瓦格纳闹僵以后,他就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唯一的妹妹照顾了他整整十年,在新世纪的一个早晨,他静悄悄的离开了人间。
20:苏曼殊(1884-1918)中国诗人,作家,画家,书法家
他先后几番出家,依然斩不断情丝纠缠,是鸳鸯蝴蝶派的开山人。曼殊大师大概是中国最风流的花和尚了,他情人的名单:青梅菊子,表姐静子,师妹雪鸿,邻家佩珊,友妻何震,青楼金凤……35岁他因肠胃病卒于上海,恰如自己的诗句:人间花草太匆匆,春木残时花已空。
21:嘉宝(1905-1990)好莱坞巨星。
一个英国记者说,她的脸是人类进化的终极,她是哈姆雷特以来最忧郁的斯堪的纳维亚人。阿道夫.希特勒也是她的影迷,二次大战的时候,嘉宝曾经说:我要杀了他。她是真正的冷美人:迷茫,失落而孤独,她自己评价:我笨拙,害羞,紧张,恐惧,对我的英文过于敏感,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自己的周围筑起一道高墙,并永远的躲在它的后面。“我将以单身终生”,这是嘉宝在《克里斯蒂娜女皇》里的台词,她很好的实践了它。“你真的没有爱过别人吗?”有人问,“爱过,斯蒂勒。”(带嘉宝走向好莱坞的导演,同志)。嘉宝曾四次获奥斯卡提名,却从未得奖,后来奥斯卡委员会为嘉宝特设了一个奖项,以表彰她在电影中闪光的表现,当然她没有去领,她的朋友说,也从来没在她的家里见过那个奖。她是永远的神秘女郎。
22:金岳霖(1895-1984)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情痴
若论近现代中国第一才女,非林徽因莫属,三个举世无双的优秀男人终身都为她苦:一个摔断了腿(梁思成为博美人一笑,失急慌忙掉下车来),另一个为觅得佳人,嫌飞机太慢,自己先飞了下来(徐志摩),这最后一个,就是我们的金先生,为了她,一辈子不娶(想想林去世后,梁都曾续弦),且与情敌毗邻而居,终身为友,一段情,三洲人士共惊闻。“一身诗意千寻瀑,人间万古四月天”,这是林去世后,金先生的挽联,很多年后的一天,他突然招呼朋友吃饭,席间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举座皆然。晚年,曾有记者套老先生的这段“绝对隐私”,他想了好久,才略带伤感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说,我自己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说了,所以我不愿意说, 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23:保罗.萨特(1905-1980):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
萨特永远是这个样子:嘴里叼着个大烟斗,一双不相信你的眼睛在厚厚的镜片后面凝视着别人。他不相信人,他拒绝了来自官方的一切荣誉(包括拒领196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他被誉为“人类二十世纪的良心”。萨特跟女权主义者的先驱波伏娃的爱情,被称为哲学史上的美谈。他们在不遗余力地实践自己的哲学,甚至有一段时间,他们和波伏瓦的学生奥尔加关系暧昧,理由是:重新创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波娃是不可能与萨特结婚的,因为她的女权思想是如此彻底,彻底到让她拒绝了男上位的任何可能,更遑论作为女人枷锁的婚姻?1980年萨特去世,六万名巴黎市民浩浩荡荡的为他送葬,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说:萨特的逝世,使我感到人类智慧的一盏明灯熄灭了。
24: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法国作家
出身贵族的他自幼体弱多病,成年后,更是卧床不起,以至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个人在床上回忆起过去的好时光,并把它们记录下来,惶惶七大卷的《追忆逝水年华》就这么诞生,成为意识流派的开山鼻祖。(它的这部伟大作品也被公认为读者最少的旷世经典——因为实在是太长了,有七个《红楼梦》那么长。)《追忆》是自传体性的小说,情节可真可假,但人物都可以在普鲁斯特的周边找到原型,比较过分的,也是普鲁斯特比较聪明的地方是,小说中他所爱慕的那些款款少女,其实都是河莉秀,现实中,“她们”都是铁骨铮铮的男儿,嗯,不用说了,这个病丫丫的肺结核患者,其实是个隐藏的同志。
25: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作家
卡夫卡到死都只是个保险公司的推销员,死前,他委托好友布劳德焚烧他所有的稿件,布没有执行,也因为这样,他才享受到这般的身后哀荣,但这样的哀荣,又与他本人何关呢?他的三部长篇都没有写完(《审判》《诉讼》《城堡》),但都成了现代人钻研的经典,好若维纳斯的断臂,没有人知道失落的在什么地方。他一生都在犹豫,徘徊,拿不定主意,包括爱情,他先后与菲利斯小姐两次订婚,又两次毁约,最终他宣布:“在精神上,我无力结婚,你不会幸福的。”“我要不顾一切地得到孤寂,我要不顾一切地同所有事情、所有人断绝关系”——引自卡夫卡的日记,他做到了。
26:波伏娃(1908-1986)法国作家,女权主义者,萨特的终身伴侣
男人的圣经叫《HOLLY BIBLE》,女人的呢?答案是《第二性》。不夸张的说,波伏娃的横空出世,改变了半个世界:女人们从此站起来了!“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这是波伏娃最著名的论断,之前那么多的哲学家,诸如尼采叔本华们都对女人充满了刻骨的仇恨,认为她们是先天的愚蠢与不可救药!救人者当救己,波伏娃用事实封住了他们的嘴。1980年,萨特去世,波伏娃作《永别的仪式》,六年后,她与萨特合葬在了巴黎蒙帕纳斯公墓。
27:希思(1916-2005)英国首相
1974年,他到访中国,毛泽东说:97年到香港看回归啊;周总理说:我们都要来!事实上,希思成为唯一亲眼看到的人,回首往事,是否也有一些苍凉? 他是英国第47任首相,于74年下台,最大的功绩:推动英国加入欧共体。34岁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位老兵抢走了他恋爱十多年的女友凯雷文,从此他终身不娶,更不喜欢谈论婚姻,他曾不无赌气地说:我从不因为没有老婆而后悔。我只听到许多人后悔自己娶了老婆。(希思的酷爱是音乐,钢琴8级,见琴就弹,曾受邀来京指挥过中央交响乐团)
28:拉斐尔(1483-1520)意大利画家
说到了梵高,不能不说到他,作为欧洲文艺复兴‘三剑客’之一(另两位: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的拉斐尔,一样在37岁的大好年华,英年早逝。拉斐尔画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尤以“秀美”著称,一如他本人。他终身未婚,曾与一位红衣主教(哈哈,不是红衣教主哦)的侄女马蒂亚订婚,可惜不得而终。
29:米歇尔.福柯(1926-1984)法国后现代思想家
1981年,第一例艾滋病在洛杉矶被发现,三年后,福柯就染上了这个时髦病,并且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一命呜呼,他的同性伴侣丹尼尔.德费尔此后在法国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艾滋病协会。“同性恋一日不得宽容,就不是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福柯如是说,他的论断给无数的同志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只是在天亮之前 ,他先去世。
30:司汤达(1783~1842)法国作家
本名亨利·贝尔(Henri Beyle)。1783年1月23日生于格勒诺布勒城,1842年3月23日卒于巴黎。1796年进入当地中心学校学习。1799年到巴黎,在军事部供职。曾随拿破仑军队到意大利和莫斯科。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他前往意大利米兰侨居,从事写作。1815年发表第一部作品为音乐家传记《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1817年发表《意大利绘画史》。1837年完成《拿破仑传》,但直到他逝世后才出版。1821年回到巴黎,继续写作生涯。1827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阿芒斯》,描绘复辟时期贵族生活,无情嘲讽腐朽的封建阶级。时隔两年后问世的中篇小说《瓦尼娜·瓦尼尼》,通过一则革命与爱情尖锐矛盾的故事,反映意大利烧炭党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31:克尔凯郭尔(1813年~1855年)
丹麦基督教思想家。存在主义的先驱。1813年5月5日生于哥本哈根,卒于1855年11月11日。早年在哥本哈根大学学习神学,因对理性哲学特别是黑格尔主义的批评而著称。其哲学主旨在于以个人生活的体验论证个性原则和对上帝的信仰。他认为存在就是由痛苦、烦恼、孤独、绝望、情欲、热情等情绪构成的个人的存在,个人不断地超越自身趋向上帝,并在对上帝这个“绝对的对方”的关系中规定自身。他的哲学思想大多是通过文学作品表现的,而且往往采取日记、格言的形式。其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法等国具有很大影响,对存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先导作用。著有《非此即彼:生活中的一个片断》等。
Ⅱ 我要找些欧美经典爱情电影,有人知道吗
推荐两部电影,都有我非常喜欢的丹尼尔戴刘易斯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A Room With a View
◆导 演:詹姆斯・艾佛利 James Ivory
◆编 剧:E.M. Forster (novel)
Ruth Prawer Jhabvala (screenplay)
◆演 员:玛吉・史密斯 Maggie Smith .... Charlotte Bartlett, a chaperon
海伦娜・邦汉・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 Lucy Honeychurch, Miss Bartlett`s cousin and charge
德诺姆・埃利奥特 Denholm Elliott .... Mr. Emerson, an English tourist
朱利安・桑兹 Julian Sands .... George Emerson
西蒙・卡洛 Simon Callow .... The Reverend Mr. Beebe
Patrick Godfrey .... The Reverend Mr. Eager, Chaplain of the Anglican Church in Florence
朱迪・丹克 Judi Dench .... Eleanor Lavish, a novelist
类 型:喜剧/剧情/浪漫
◆片 长:117 分钟
◆上 映:1985
◆国 家:英国
◆语 言:英语
影片背景是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身处上流社会的少女Lucy和她的表姐Charlotte一起来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度假。当她们打开旅馆房间的窗户,却发觉无法一览佛罗伦萨的优美风景时,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英国人Emerson也是和儿子George一起来佛罗伦萨旅游的,当他在餐桌上得知两位女士的烦恼之后,热心的欲将他们能看见风景的房间调换给她们时,却被Charlotte矜持的拒绝了。后在牧师Beebe的帮助下还是和Emerson调换了房间。这间看的见风景的房间却成了George和Lucy的缘分之地。
俊朗帅气的George在餐桌上对美丽且有典雅气质的Lucy一见钟情,特意用菜在盘子上摆了个问号向Lucy示意,而矜持的Lucy故做未见。当George与Lucy在广场偶遇时,Lucy刻意回避George,却因在广场见到两人斗殴时其中一人血流满面而晕倒在地。George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英雄救美的机会,清醒后的Lucy对George产生了好感。
后来众人结伴同行前往佛罗伦萨的郊外欣赏美丽的意大利田园风光。Lucy欲独自寻找牧师Beebe,却遇到了在草丛中欣赏风景的George。George见到Lucy后情不自禁地走到她身边并突然的吻了毫无心理准备的Lucy。在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中,一曲令人心旷神怡的咏叹调“朵蕾塔之梦”却是恰到好处的衬托出了Lucy领悟爱情的美妙之处,此时画面与音乐结合得极富诗意而显得唯美。
Charlotte认为George与Lucy身份不符,为免George继续纠缠Lucy而与她提前回到了伦敦。Lucy的母亲为Lucy安排了一位贵族绅士Cevil作为她的未婚夫,Lucy也对这位极具绅士风度的Cevil很满意。可这位Cevil却似乎太绅士了,举手投足无不注意自己的绅士风度,而他欣赏的也只是Lucy的美貌和她的琴艺。
George与父亲Emerson借故找到Cevil,并租了Cevil一间靠近Lucy家附近的小别墅居住。牧师Beebe带着Lucy的弟弟Freddy拜访他们。George带两人来到森林里的一处水塘戏水玩耍,玩疯了的三人童心大发在水塘边追打嬉戏。恰巧Lucy和母亲及Cevil在林中散步路过,惊见三人赤身裸体嬉戏。只见Cevil忙着引导两位女士远离三人,而三人手忙脚乱的四处躲藏的搞笑场景。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捧腹大笑。英国影片也是毫无忌讳,尺度大胆,和法国片有得一拼。
George受邀来Lucy家打网球,Cevil却故作绅士状的在一旁诵读女作家Eleanor的小说。Lucy发觉自己在佛罗伦萨的郊外被George亲吻的秘密竟被写到了小说里面,Lucy明白是Charlotte的多嘴惹的祸,慌乱之下借故要去喝茶。George在小道上追上Lucy并再度亲吻了她。
Lucy在George热情狂放的爱情面前显得犹豫不决。为了完成她与Cevil的婚姻,Lucy狠心赶走了失望的George。但做作虚伪的Cevil越来越让Lucy无法忍受,她不愿变为Cevil用来炫耀和摆设的一个音乐盒,毅然和Cevil解除了婚约。
Lucy决定去希腊旅游来忘记这一切,当她前往火车站路过George住的地方时,见到工人搬动家具准备搬走的场景。Lucy思绪万千忍不住回去找George,却见到了George的父亲Emerson。Emerson之前已在Charlotte的帮助下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便直截了当的告诉Lucy,George一直深爱着她,而Lucy也爱George却一直隐瞒自己的情感。在Emerson诚挚的劝说中,Lucy终于挣脱了自己内心的束缚而去追寻自己的爱情。
本片改编自英国著名作家E.M. Forster的同名小说。影片非常忠实于原著,情节对白基本未改。影片还采用了类似歌剧的形式,全片共分15个章节,基本也是按照小说的章节定义的。本片带有浓浓的英国文学气息和英国式的幽默。导演Merchant Ivory曾先后改编过E.M. Forster的三部作品《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莫利斯》和《霍华德庄园》,而这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其中最受欢迎、评价也最高的,并获得了87年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
Daniel Day Lewis因本片而一举成名,他极好的演活了虚伪做作的绅士Cevil,看着Daniel Day Lewis略显夸张偏又一幅很有教养的造型,着实为影片增添了不少亮点。当Cevil因从未吻过Lucy而请求与她亲吻时,竟然笨拙紧张的忘了取下夹在鼻上的镜片就去亲吻Lucy的情景,让人觉得既滑稽又好笑。很难把Daniel Day Lewis在本片中的形象和他以后饰演的狂野奔放的摩根战士和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形象联系在一起,看来Daniel Day Lewis的演技的确一流。
http://www.btbtd.net/DianYing/AiQingDianYing/2613.html
The Age of Innocence
【译 名】:纯真年代
【导 演】: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
【主 演】:丹尼尔・戴-刘易斯(Daniel Day-Lewis)
米歇尔・菲弗(Michelle Pfeiffer)
薇诺娜・瑞德(Winona Ryder)
【出品年代】:1993年
【持续时间】:139mins
【影片格式】:RMVB
【对白语言】:英语原声
【字幕语言】:中文
【视频大小】:2CD
【视频尺寸】:640*272
【IMDB评分】:7.1/10 (5,761 votes)
【内容简介】:
本片根据艾迪丝华顿1921年获得普立兹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改编,而她也是普立兹奖史上首度获奖的女性作家。剧情描述发生于1870年代纽约上流社会的三角恋情。
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上流社会,年轻女子离婚是件很不道德的事情。而从欧洲回到纽约的女伯爵埃伦,恰是这样一个“败坏门风”的人。埃伦的表妹梅已和律师纽兰・阿切尔订婚。纽兰虽然处事中规中矩但内心极端蔑视这个社会虚伪的道德准则。事实上青春时代的纽兰既已暗恋过埃伦,多年后再次相遇,使他的内心波澜起伏。纽兰为抑制自己的情感,向梅求婚,端庄娴静的梅内心玲珑剔透,早已察觉未婚夫情感有异,但却不动声色,二人结婚了。纽兰很快便发现自己在婚姻的束缚下渐渐失去了自我,并深刻地明白了:自己真正爱的人是埃伦。纽兰无法再欺骗自己,终于向同样备受煎熬的埃伦倾吐了心中的爱,并决心去欧洲找埃伦。但此时,妻子梅平静地告诉他:自己已怀孕,并且告诉了埃伦。世俗的规则终于成功地拆散了埃伦和纽兰。多年后,已届老年并已丧妻的纽兰终于有机会见到埃伦,然而他只是在楼下遥望着埃伦的窗口,年轻时代的埃伦灿烂的笑容在纽兰的心中如鲜花绽放……
一向擅长描绘纽约中下层社会生活的写实派导演马丁・斯科西斯,首度尝试以往从未接触过的题材,拍摄此部古装文艺爱情片《纯真年代》可说是他从影生涯的一大突破。斯科西斯花了七年时间研读原着,当他决定将它搬上银幕时又耗费两年进行前置作业,由于背景为十九世纪的上流社会,故举凡服装、佳肴、豪宅装潢、人物举止谈吐皆十分考究,在欣赏之余,也不妨留意一下电影中这些精致的道具。
http://www.btbtd.net/DianYing/AiQingDianYing/2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