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台湾电影 第一次

台湾电影 第一次

发布时间:2024-07-11 22:01:21

1. 张国荣经典电影

都很经典
张国荣电影年表:
1978年:《红楼春上春》《狗咬狗骨》
1980年:《喝彩》
1981年:《失业生》
1982年:《柠檬可乐》《冲击21》《烈火青春》(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杨过与小龙女》
1983年:《鼓手》《第一次》
1984年:《缘分》《圣诞快乐》《三文治》
1985年:《龙凤智多星》《为你钟情》《求爱反斗星》
1986年:《偶然》《英雄本色》
1987年:《英雄本色II》(第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倩女幽魂》。
1988年:《胭脂扣》(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杀之恋》。
1989年:《新最佳拍档》《倩女幽魂II》
1990年:《阿飞正传》(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第二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六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1年:《纵横四海》《豪门夜宴》
1992年:《蓝江传之反飞组风云》《家有喜事》。
1993年:《霸王别姬》(第四十六届法国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日本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男主角奖、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贡献奖)《花田喜事》《东成西就》《白发魔女传》《白发魔女传II》
1994年:《大富之家》《金枝玉叶》(第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锦绣前程》《东邪西毒》(第一届香港电影评论家协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记得香蕉成熟时之初恋情人》
1995年:《夜半歌声》(兼任执行监制)《金玉满堂》
1996年:《金枝玉叶II》(兼任联合导演)《色情男女》(兼任客串导演)(第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大三元》《新上海滩》《风月》(第三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7年:《春光乍泄》(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九七家有喜事》
1998年:《九星报喜》、《红色恋人》《安娜玛德莲娜》;受邀担任柏林国际影展评委。
1999年:《流星语》(兼任联合出品人)《星月童话》《布宜诺斯艾利斯零度》(《摄氏零度之春光再现》)
2000年:《枪王》(第三十七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恋战冲绳》《烟飞烟灭》(兼任导演、编剧、剪辑)
2002年:《异度空间》(第三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二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最佳男演员奖)
2004年:获得第二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演艺光辉永恒大奖”。

2. 求张国荣主演的比较精典的电影

张国荣电影年表:
1978年:《红楼春上春》《狗咬狗骨》
1980年:《喝彩》
1981年:《失业生》
1982年:《柠檬可乐》《冲击21》《烈火青春》(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杨过与小龙女》
1983年:《鼓手》《第一次》
1984年:《缘分》《圣诞快乐》《三文治》
1985年:《龙凤智多星》《为你钟情》《求爱反斗星》
1986年:《偶然》《英雄本色》
1987年:《英雄本色II》(第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倩女幽魂》。
1988年:《胭脂扣》(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杀之恋》。
1989年:《新最佳拍档》《倩女幽魂II》
1990年:《阿飞正传》(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第二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六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1年:《纵横四海》《豪门夜宴》
1992年:《蓝江传之反飞组风云》《家有喜事》。
1993年:《霸王别姬》(第四十六届法国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日本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男主角奖、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贡献奖)《花田喜事》《东成西就》《白发魔女传》《白发魔女传II》
1994年:《大富之家》《金枝玉叶》(第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锦绣前程》《东邪西毒》(第一届香港电影评论家协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记得香蕉成熟时之初恋情人》
1995年:《夜半歌声》(兼任执行监制)《金玉满堂》
1996年:《金枝玉叶II》(兼任联合导演)《色情男女》(兼任客串导演)(第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大三元》《新上海滩》《风月》(第三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7年:《春光乍泄》(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九七家有喜事》
1998年:《九星报喜》、《红色恋人》《安娜玛德莲娜》;受邀担任柏林国际影展评委。
1999年:《流星语》(兼任联合出品人)《星月童话》《布宜诺斯艾利斯零度》(《摄氏零度之春光再现》)
2000年:《枪王》(第三十七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恋战冲绳》《烟飞烟灭》(兼任导演、编剧、剪辑)
2002年:《异度空间》(第三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二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最佳男演员奖)
2004年:获得第二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演艺光辉永恒大奖”。

以下为其余张国荣资料
张国荣档案:

中文姓名:张国荣
英文姓名:Leslie Cheung
曾用名字:Bobby Frankie
原来姓名:张发宗
日文姓名:レスリー?チャン (Leslie Chon)
出生日期:1956年9月12日(生肖:猴/星座:处女座)
出生地点:香港(Hong Kong)
家庭状况:父母、哥哥、姐姐十人(排行最小)
最后居地:香港加多利山32号(面积约2,500尺)
中学:玫瑰岗学校(Rosary Hills School.中学部)
大学:Leeds University, England, major in Textile Manage(英国里兹大学纺织系.一年级)
身高:五呎九吋(175CM)
体重:138磅
血型:O型(+)
别名:哥哥(兄长的意思)、十仔
别名的由来:合演《倩女幽魂 的王祖贤称呼他为“哥哥”,从此开始四周的人也改称他这个名字
喜爱的花朵:兰花 (因为此花寿命较长)
喜爱的食物:海鲜,特别喜爱龙虾
喜爱的水果:芒果
喜爱的饮品:中国茶
喜欢的甜品:布甸
讨厌的食物:墨西哥菜 (可怕,同时皱起眉头)
喜爱的颜色:白、黑、灰
喜爱的衣着:自然、舒适
喜欢的天气:晴天
喜欢的运动:游泳、缓步跑、网球、壁球
喜欢的饰物:手表
喜欢的地方:香港、欧洲、西德
理想的居地:香港
想去的地方:希腊
喜爱的汽车:保时捷(Porsche Range Rover)
现在的汽车:墨绿色Range Rover
驾驶的特征:安全驾驶 (自己虽是这样说,实际却经常高度驾驶)
平时的爱好:绘画、看电影,也很喜爱古董
害怕的事情:坐飞机 (特别是遇到气流的时候),有少少畏高症,接着是密室恐惧症
讨厌的事情:谣言(发出谣言的人,包括喜欢讲谣言的人)
最尴尬的事:忘记拉裤链
讨厌的地方:公厕
讨厌的昆虫:蟑螂
喜爱的书本:《红楼梦》及有关室内设计的书本
最敬仰的人:佣人六姐
感激的恩人:黎小田(Michael Lai)
喜爱的作家:巴金
喜爱的电影:《Gone with the wind》(《飘》)
喜爱的男星:Daniel De Louis、积尼高逊、罗拔迪尼路
喜爱的女星:柯德莉夏萍、奥戴丽·赫本、费雯·丽(边说边笑:已经过时啦!)
喜爱的导演:黑泽明、贝纳德·贝特里奇、李翰祥 (50-70年代的活跃香港导演)
喜爱的歌手:芭芭拉史翠珊、史顿庄、埃尔顿·约翰、Boyz II Men
喜欢的数字:5
个人的愿望: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难忘的时刻:第一次演唱会
喜爱的节日:圣诞节
喜爱的宠物:狗
现在的宠物:德国警犬宾果(Bingo),宾果是哥哥饲养的第三只狗,是在加拿大居住时开始饲养的
购买衣服时:自己买,内衣则多数用邮购
生活的信条:忍耐,朋友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在家:看看电视看看书

张国荣音乐奖项不完全记录:
2003年:第二十五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金曲银禧荣誉大奖、第三届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终身成就奖、十大华语歌曲奖(歌曲《这么远,那么近》)、2003年度CASH音乐成就大奖最佳另类作品奖(歌曲《这么远,那么近》)。
2002年:蝉联香港作曲家与作词家协会第二任“CASH音乐大使”。
2001年:首届中国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最佳流行男歌手奖、最佳演唱会奖(“热·情”演唱会)、十大华语歌曲奖(歌曲《路过蜻蜓》)、雪碧中国原创音乐榜千禧全国成就大奖、金曲奖(歌曲《发烧》)、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致敬大奖、四台联颁音乐大奖之大碟奖(唱片《Untitled》)。
2000年:CCTV-MTV音乐盛典颁奖礼亚洲最杰出艺人奖、第二十三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歌曲《大热》,退出领奖)、终身成就奖金针奖、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荣誉大奖、第十三届商台叱咤乐坛至尊歌曲大奖(歌曲《左右手》,退出领奖)、十大专业推介奖(歌曲《左右手》)、新城劲爆年度歌曲十大劲爆歌曲奖(歌曲《左右手》)、年度歌曲金奖(歌曲《左右手》)、《明报周刊》最突出男歌手奖(歌曲《路过蜻蜓》)、《明报周刊》致敬大奖(“热·情”演唱会)。当选香港作曲家与作词家协会(CASH)首任“CASH音乐大使”。
1999年:第二十二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歌曲《左右手》,退出领奖)、港台“世纪十大金曲”金奖(歌曲《Monica》)。
1996年:第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歌曲《有心人》)、第三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歌曲《有心人》)、第三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歌曲《当真就好》)。
1995年:第十八届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销量歌手大奖、第十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歌曲《夜半歌声》)、第三十二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歌曲《夜半歌声》)。
1994年:第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奖(歌曲《追》)、第三十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歌曲《追》)。
1993年:第三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奖(歌曲《红颜白发》)。
1989年:第二届商业电台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IFPI大碟奖(唱片《Leslie》)、第七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歌曲《由零开始》)、最受欢迎男歌星奖。
1988年:第一届商业电台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第十一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歌曲《沉默是金》、《无需要太多》)、IFBI大奖(唱片《Hot Summer》)、第六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歌曲《沉默是金》、《贴身》)、最受欢迎男歌星奖。
1987年:第八届商业电台擂台歌曲大奖、擂台大碟奖(唱片《Summer Romance》)、第十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歌曲《无心睡眠》)、最有创意歌曲奖(《Summer Romance》)、全年销量冠军大奖(唱片《Summer Romance》)、第五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歌曲《无心睡眠》)、年度金曲金奖(歌曲《无心睡眠》)。
1986年:第七届商业电台擂台歌曲大奖、第九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歌曲《当年情》)、第四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歌曲《当年情》、《有谁共鸣》)、年度金曲金奖(歌曲《有谁共鸣》)。
1985年:第六届商业电台擂台歌曲大奖、第八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歌曲《不羁的风》)、第三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歌曲《不羁的风》)。
1984年:第五届商业电台擂台歌曲大奖、第七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歌曲《Monica》)、第二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歌曲《Monica》)。
1977年:在亚洲歌唱大赛上凭《American Pie》一曲夺得亚军。

张国荣对电影行业由衷热爱,倾心投入,多年来不仅演绎了许多经典角色,且一直以导演一部优秀的电影为最大心愿。他筹备多时的电影《偷心》虽然因种种原因未能投拍,但是从他参与编导的多部作品中,已经可以初步领略他的导演才华。

电影《夜半歌声》,张国荣担任执行监制。
电影《金枝玉叶II》,张国荣担任第二组导演。
电影《色情男女》,张国荣参与导演片段。
公益短片《烟飞烟灭》,张国荣自编自导。
音乐电影《日落巴黎》,张国荣参与编导。
音乐电影《左右情缘》,张国荣自编自导。
MTV《梦到内河》,张国荣自编自导。
MTV《左右手》,张国荣亲自剪辑。
MTV《枕头》,张国荣自编自导。
MTV《你这样恨我》,张国荣自编自导。
MTV《I Honestly Love You》,张国荣自编自导。
MTV《洁身自爱》,张国荣自编自导。
MTV《芳华绝代》,张国荣自编自导。
“热·情”演唱会,张国荣亲任艺术总监。

张国荣创作歌曲不完全记录:
1983年:作词《情自困》,联合作词《片段》。
1986年:作词《爱火》。
1987年:作词《情难自控》。
1988年:作曲《想你》(《为你》)、《沉默是金》(《明月夜》、《海海人生》)、《共创真善美》(“踏上公民路”慈善活动主题歌)。其中《沉默是金》获得第十一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和第六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
1989年:作曲《由零开始》(《在你的眼里看不见我的心》)、《风再起时》(《风再吹起》)、《一晚》、《太阳伞下》。作词《To You》。联合作曲《烈火灯蛾》(《直到世界没有爱情》)。联合作词《烈火灯蛾》。其中《由零开始》获得第七届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奖。
1990年:作曲《永远怀念你》。
1992年:作曲《如果你知我苦衷》(《从情人变成朋友》)。
1993年:作曲《红颜白发》(《一生最爱》)、《忘掉你象忘掉我》。作词《双飞燕》。其中《红颜白发》获得第三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奖。
1994年:作曲《自首宣言》。
1995年:作曲《夜半歌声》、《深情相拥》、《一辈子失去了你》。其中《夜半歌声》获得第十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和第三十二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
1996年:作曲《红》、《有心人》、《意犹未尽》。其中《有心人》获得第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和第三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
1998年:作曲《以后》(《作伴》)。
1999年:作曲《寂寞有害》、《小明星》(《你是明星》)。
2000年:作曲《我》、《大热》(《发烧》)。作曲、联合作词《极爱自己》(《欠了你的爱》)。其中《大热》获得第二十三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退出领奖)、《发烧》获得雪碧中国原创音乐榜金曲奖、《我》当选香港作词家作曲家协会(CASH)“我至爱的中文金曲”冠军。
2001年:作曲《诺亚方舟》(香港作词家作曲家协会(CASH)“金帆奖”颁奖典礼主题歌)。
2002年:作曲《这么远那么近》,获得第三届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十大华语歌曲奖、2003年度香港作词家作曲家协会(CASH)音乐成就大奖最佳另类作品奖。
2003年:作曲《玻璃之情》、《敢爱》、《红蝴蝶》、《我知你好》。

张国荣一生举行个人演唱会三百余场,其中在香港红墈体育馆举行演唱会一百二十一场,世界巡回近二百场。

1985年首次个人演唱会(十场)
张国荣当晚的表现令人觉得他是有备而战的, 在两个钟头的演唱会中, 没有走音或不够气的情况,加上他的歌艺渐趋成熟,令他的歌迷听到如痴如醉,综合而论,张国荣第一次个人演唱会的首晚,实是极尽视听之娱,不过张国荣只演唱两个多小时, 令人有意犹未尽之感。 ——《新时代》

1986年个人演唱会(十二场)
张国荣的十二场演唱会已经完满结束,我共看了三场,在头尾两场比较起来,发觉他越唱越好。站在舞台的张国荣很有巨星风范,服装配搭在自然中显得有特色,台风极具节奏感,演绎情歌令人陶醉,如果要我花一百八十元看他的演唱会,我认为值得。张国荣除了唱歌进步外,演戏的表现亦是一年比一年好,能唱能演两方面都会有出色表现的艺人,他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我心目中,总觉得此子的潜质还未去到尽头,成就不止到此地步,如果他能够稍敛锐气,相信成就肯定此今天更上一层楼。——《一百分》

1988年“百事巨星张国荣演唱会”(二十三场)
张国荣演唱会成功的在于主角有优良表现,节目过程紧凑,灯光时间准确,乐队甚有水准,舞蹈的编排较多花巧,观众亦是异常合作,热烈反应之外更爱惜偶像,整个会场洋溢着欢乐,这点正好就是音乐会最大功能,张国荣是令乐迷喜出望外。最想不到的是他唱南音,唱得如斯动人,还有那首『胭脂扣』,与梅艳芳相比,他的演绎配合大荧幕的片段,更加哀怨缠绵。 台上的张国荣几乎是进入了忘我境界,把人完全融入歌声里去。他的丰采在体育馆内,盖过了所有灯光,他的声音牵动每个人的心弦。总而言之,那是一个很享受的晚上。——《香港周刊》

1989年“告别乐坛”演唱会(三十三场)
以前没看过张国荣舞台表演,只听他的歌,看到他的电影电视的形象,我只能说很喜欢他的歌。但这「最后一场」令我完全改观,只能惊叹的说「他是最好的舞台表演者」,他在台上的歌或舞,动或静,一个笑容或一个小动作都充满魅力,能迷倒万千乐迷,他这么红是有道理的。可以说张国荣甚有状态,全是水准之作,无论唱歌、舞蹈、谈话都能做到最好。从头到尾没有冷场,台上如此台下也如此(所有观众由头到尾的喝采、尖叫,气氛一流),尤其动人的是张国荣在台上流泪,台下观众陪着流,那种感情交融,我难以形容。「最后一场」会永在大家的记忆中,他做到了。 ——《严沁专栏》

1997年“跨越九七”演唱会(二十四场,世界巡回三十一场)
再一次踏足红馆舞台的LESLIE,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位曾一度是无数年青人心日中至高无上的偶像男歌手,今时今日对比乐坛的后浪,他确实是「老」练。但这种「老」并未对演出构成任何影响,相反,LESLIE演绎歌唱时,唱腔比以前更为成熟老练,沧桑味亦淡淡而出。舞蹈方面,LESLIE依然是本港男歌星中跳得最好的一位--他的动作不大,但却很能配合歌曲的跃动节奏与感觉。 整体演出,我们可给哥哥一百分,因为以他的年纪,仍有很好控制舞台气氛的能力,台词与演唱穿梭自如,又如在唱《热辣辣》时,在椅子上蹦蹦跳动仿如十来岁小孩,这份毅力已是难能可贵。 ——《明报周刊》

2000年“热·情”演唱会(十九场,世界巡回四十三场)
声色艺完美示范,事实上,整个演唱会从舞台设计、歌曲编排到制作规模都是近年少见的认真,这些「巨星格局」并非年青歌手可比拟。——《经济日报》
张国荣热情演唱会的成功,是在于整体:从演出意念的设计、到每一细致的环节都是精心安排,再加上张国荣在舞台上的发挥,终于成就了一个配合得天衣无缝的演唱会。谢谢张国荣,谢谢演唱会台前幕后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为本地演唱会带来一次难能可贵的新体验,将本地演艺事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明报周刊》
他穿考第耶设计的服饰,套套好看。顶级服装设计师的衣饰,不是人人都支撑得起的。有人看不惯他的长发披肩造型,我却认为这是一绝。看他的披肩长发,有时松散,有时束起,有时加上发饰,配上那几件服装,有时有印第安人狂野味道,有时有古埃及与印度王子的优雅风采,有时又似连载图中颇带风尘味的侠士。必须说,他这次的造型,颇有品味,尤其是烈焰焰满台红火那一场,他被风吹扬的散发,加上一身银红色的服饰,狂野奔放,有若浴火凤凰。——《依达专栏》

3. 张国荣的所有电影列表

1、《狗咬狗骨》

2、《红楼春上春》

3、《喝彩》

4、《失业生》

5、《柠檬可乐》

6、《冲击21》

7、《烈火青春》

8、《鼓手》

9、《第一次》

10、《缘分》

11、《圣诞快乐》

12、《三文治》

13、《龙凤智多星》

14、《为你钟情》

15、《求爱反斗星》

16、《偶然》

17、《英雄本色》

18、《英雄本色II》

19、《倩女幽魂》

20、《胭脂扣》

21、《新最佳拍档》

22、《倩女幽魂II》

23、《阿飞正传》

24、《纵横四海》

25、《豪门夜宴》

26、《蓝江传之反飞组风云》

27、《家有喜事》

28、《霸王别姬》

29、《花田喜事》

30、《东成西就》

31、《白发魔女传》

32、《白发魔女传II》

33、《大富之家》

34、《金枝玉叶》

35、《锦绣前程》

36、《夜半歌声》

37、《金玉满堂》

38、《金枝玉叶II》

39、《大三元》

40、《风月》

41、《春光乍泄》

42、《九七家有喜事》

43、《九星报喜》

44、《红色恋人》

45、《安娜玛德莲娜》

46、《流星语》

47、《星月童话》

48、《布宜诺斯艾利斯零度》

49、《枪王》

50、《恋战冲绳》

51、《烟飞烟灭》

52、《异度空间》

(3)台湾电影 第一次扩展阅读:

相关影片介绍:

1、《异度空间》

讲述了章昕得知房东的妻儿死于泥石流后,总会看见她们的鬼魂,无奈之下,她求助于心理医师罗占罗占,他开始竭尽全能帮助她,终使其慢慢脱离了种种恐怖的意想。

2、《烟飞烟灭》

影片讲述了一对烟民夫妇吸烟所造成的二手烟令他们的儿子隐藏性的血癌加速病发,两人深感内疚从而戒烟的故事。

3、《恋战冲绳》

讲述了Jenny一觉醒来,忽然觉得自己已经不再爱身边的黑帮首领藤,于是决定带着伊藤的一大笔钱出走,但这笔钱本来却是准备用于从国际大盗唐杰那里赎回一本写满黑帮秘密的日记的。

4. 台湾电影金马奖的历史回顾

电影江湖五十载,金马浮沉浪淘沙(1)
琼瑶、胡金铨、归亚蕾、徐枫
张艾嘉、柯俊雄曾合作的《我的爷爷》。
金马奖过去半个世纪,从局限于台湾地区的奖项扩散至整个华语地区,已成为华语电影界最受瞩目的电影盛会之一,也是华人电影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和大陆电影金鸡奖和香港电影金像奖不同,金马奖更具开放性。40届之前,参赛影片只要是“以华语为主要发音的影片”即可(这之后删去“主要”两字,只要片中有华语都可参加),且没规定是否曾公映。这种开放性,让大陆、台湾、香港甚至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出产华语片、电影人都有机会获得肯定。
上世纪90年代,金马奖变成完全由民间举办后,包容性和前瞻性也更具显露出来。大制作、大明星可以捧杯,小成本文艺片、不知名演员也能获奖。很多如今知名的电影人第一个奖项肯定就来自金马。
翻看过去50年的金马奖,就像是阅读一本浓缩的华语电影史。我们既能看到时代精神和评奖标准的变迁,更能领略到每个时代电影人的卓越风采。 取自金门马祖
1962年台湾官方为鼓励优良国语影片及优秀电影工作者,由“新闻局”举办金马奖。在金马奖的前二十年,由于评奖为官方主办,获奖人和电影多集中在台湾电影和香港国语电影。“金马”二字源自金门、马祖两外岛地名的字首,刚好也符合全球主要电影节名称以“金”字为头的潮流。前十届,由于官方色彩浓厚,获奖影片多由中央电影公司、台湾省电影制片厂等出产。不少影片也颇具意识形态色彩,也经常有官员参与颁奖。
电懋VS邵氏
上世纪60年代,刚好是邵氏兄弟和电影懋业(简称电懋)在香港乃至东南亚展开激烈竞争的年代。第一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星星太阳月亮》就来自于电懋,当时电懋的实力可以说略胜于邵氏,举例说,1964年金马奖曾停办一年,一方面因是与第11届亚洲电影节(今亚太电影节)撞车,更重要的原因是当年电懋公司总裁陆运涛一行三十余人在台中飞机失事罹难,当时这个事件震动华语电影圈。
1963年第二届金马奖,由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拿到6项大奖,是前十年囊括奖项最多的影片之一。可以说,在陆运涛罹难后,邵氏影业才开始了在华语影坛长达三十多年的统治地位。
李翰祥
作为华语影史的传奇人物,李翰祥一生拍片无数,类型横跨历史、戏曲、奇情、风月、歌唱、恐怖等类型。第二届金马奖便凭《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拿到最佳导演在内6项奖,第四届《西施》再包揽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第九届凭《缇萦》获最佳编剧。李翰祥虽不是金马奖获奖最多的电影人,但其作品的票房纪录、引发的争议、对两岸三地电影工业的影响则无可置疑。
李行
从第三届开始,李行导演共有《养鸭人家》(上图)《哑女情深》《婉君表妹》《还我河山》4部影片获得金马奖,其中《养鸭人家》获1965年第三届金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开启台湾电影健康写实主义风潮。从此李行成为台湾导演扛鼎人物,晚年更是为两岸电影文化交流做了很多工作。他是金马50年历史上获最佳导演奖最多的电影人(和杜琪峰并列为三次),而他导演的7部影片曾获最佳影片,更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崭露头角
上世纪60年代开始有多部琼瑶小说改编电影获金马奖,除《哑女情深》《婉君表妹》外,还有《烟雨蒙蒙》《几度夕阳红》《庭院深深》等多部影片获得表演奖项。进入70年代后更多琼瑶小说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成就华语影视圈长达近五十年的琼瑶传奇。
与张彻一起开创华语新派武侠片的胡金铨,也在这个阶段崭露头角,从演员起步的他凭借自编自导的《大地儿女》《龙门客栈》分获第四届、第六届金马奖最佳编剧。而更大的肯定在之后,1979年凭《山中传奇》获16届金马奖最佳导演。
直到今天归亚蕾还活跃在华语电视屏幕。年近七十的她出道甚早, 1965年22岁的她主演首部电影《烟雨濛濛》,1966年获第四届金马奖影后。后主演过多部电影、电视剧。1970年的《家在台北》,于第八届金马奖再获影后。 二秦二林
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以琼瑶小说为代表的爱情文艺片成为主流,这些电影里的俊男美女迅速成为超级红星,曾出现过一道人称“二秦二林时代”的亮丽风景:秦汉、秦祥林、林凤娇、林青霞,这四位俊男靓女在银幕上演绎出一桩桩动人的爱情故事;银幕外也有精彩的感情戏。
秦祥林最早走红,主演了《一帘幽梦》《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等。1975年他在第十二届金马凭《长情万缕》获得影帝,1977年第十四届金马凭《人在天涯》再获影帝。不过与秦祥林相比,秦汉的金马履历就没那么辉煌了,秦汉唯一一次拿金马奖却不是琼瑶电影,而是1978年李行导演的《汪洋中的一条船》,饰演残障人士郑丰喜。不过与这些演艺生涯比起来,观众似乎更热衷当年两人“争夺”林青霞的八卦,而相较于林青霞,林凤娇在最走红的年代(1982年)嫁给了成龙大哥,从此相夫教子。
徐枫
从一代侠女到国际知名制片人,徐枫在华语电影史上算是不多见的传奇女子。17岁出演胡金铨的《龙门客栈》成名,1976年凭借在《刺客》中的出色表现,获得第十三届金马奖影后,1980年在第十七届金马奖上凭《源》再获影后。嫁给香港富商汤君年后,徐枫转而成为制片人,成就更大。第二十七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滚滚红尘》,唯一在戛纳电影节获得金棕榈奖的华语片《霸王别姬》。
柯俊雄
柯俊雄是台湾电影界“劳模”,出演200多部电影,类型横跨爱情、动作、历史等。1979年柯俊雄凭《黄埔军魂》获第十六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1999年自导自演《一代枭雄:曹操》在三十六届金马奖再获影帝。闯荡香港影坛期间,他参演的《江湖最后一个大佬》等在很多录像厅青年心目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不过坊间更爱聊他的“江湖”传闻,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欲女舒淇出道”和“斗殴古龙之死”。
张艾嘉
作为华语电影圈不可多得的全能女性电影人,张艾嘉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影,入围过导演、女主角、女配角、原著剧本、改编剧本等多种奖项,甚至还担任过金马奖主持人,七次入围最佳女主角也抱回两座金马影后。1981年第十八届金马奖凭《我的爷爷》获金马影后,1986年第二十三届因《最爱》再获影后。
-崭露头角
徐克金马奖从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前瞻性屡屡被时间证明。1981年刚满30岁的徐克在第十八届金马奖凭《鬼马智多星》获最佳导演,至今他仍是金马奖史上最年轻的导演奖获得者。这之前他的《谍变》《地狱无门》《第一类型危险》开创了香港新浪潮,但始终未获奖项肯定。金马的鼓励让徐克更加锐意创新。 新浪潮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香港电影黄金时期,金马奖的开放性也为这时期香港电影给足肯定,包括周润发、梅艳芳、周星驰、张曼玉、成龙、王家卫等明星、名导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台湾电影“新浪潮”运动兴起,侯孝贤、杨德昌、李安等导演脱颖而出。尤其在1989年的第二十六届金马奖上,最具标志性的便是侯孝贤和他的《悲情城市》,影片在获得最佳导演奖等多项大奖的同时,获得第四十六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也开启了华语导演的欧洲电影节拿奖的风潮。《悲情城市》题材上直面台湾敏感的“二二八”事件,间接推动了台湾电检制度的松动。该片不但奠定了侯孝贤个人风格,也开启了台湾新电影辉煌之路。
杨德昌
1986年第二十三届金马奖上,战胜吴宇森导演的《英雄本色》获得最佳影片的是一部叫《恐怖分子》的电影。该片由杨德昌执导,时年39岁的他才执导过三部电影。《恐怖分子》是他第一部多主人公电影,他用现代变革的眼光来看待台湾都市的文化变迁与人情世故,偏重理性剖析,极具批判意识。1991年,杨德昌带来《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上图)更成为他职业生涯代表作,当年在第二十八届金马奖再获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这部长达4个小时的史诗作品,也让杨德昌为西方评论家所知。可惜的是,他于2000年凭借《一一》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迎来事业高峰却罹患直肠癌,艺术生命戛然而止,2007年离世。
侯孝贤
如果要评选近三十年最能代表台湾本土导演,侯孝贤排第二,没人敢说排第一。李安更多的作品在美国创作,杨德昌则以拍片慢著称。侯孝贤1973年以场记身份踏入电影圈,1989年《悲情城市》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1995年第三十二届《好男好女》再获最佳导演肯定。金马奖肯定的只是侯孝贤作品的一部分。
无论是《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还是自传性的电影《童年往事》《恋恋风尘》都引领过风潮。而台湾三部曲(悲情三部曲)《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好男好女》,确立了他的大师地位。如今的侯孝贤已成为台湾电影领导者,担任金马执委会主席几年来,已将该奖项做成华语电影界影响力最大的盛会。
李安
1991年第二十八届金马奖,是电影导演人才辈出的一年。当时和王家卫、杨德昌同时提名最佳导演的还有李安和关锦鹏。1991年李安是以处女作《推手》(上图)参赛,该片让郎雄获得金马影帝,王莱获得最佳女配角的肯定。躲在背后的李安似乎被人忽视,但就是这部片开启了李安的电影梦。1993年第三十届金马奖上,他以《喜宴》获最佳导演和最佳原著剧本,2000年《卧虎藏龙》获得最佳影片肯定、2007年《色,戒》再获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
成名于金马的李安,如今享誉全球影坛,擅长于中西文化融合的他,两度得到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肯定,也是唯一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人。金马50周年之际,这位台湾电影影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导演担任评审团主席,金马奖重新向更开阔的视野出发的意味异常浓烈。
-港星“翻身”
周润发
1985年二十二届周润发凭借《等待黎明》首次拿到金马影帝,这是他结束和电视台的合约,专心电影领域后获得的第一个肯定。对于片中主演周润发而言,《等待黎明》虽然不是他演艺生涯的分水岭,但也重要。在这部写尽悲情之能事的影片中,他的演技成功突破了以往的瓶颈。自此,星路逐渐走出低谷步入高峰。1987年二十四届金马奖上,周润发凭《秋天的童话》再获影帝肯定。
成龙
谁是金马史上首个蝉联影帝的人?梁朝伟、周润发,不,是成龙。1992年作为台湾女婿的他在第二十九届金马奖凭《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称帝,第二年再凭《重案组》称帝。尽管成龙当时红遍亚洲,但动作片一直是商业片的代表,经常和电影奖无缘,金马将成龙纳入视野,也是这个老牌电影奖从固守艺术和思想性,向拥有越来越多受众的商业电影妥协的一种转变。
王家卫
1991年第二十八届金马奖上,赢了杨德昌获得最佳导演奖的人叫王家卫,当时他的参赛作品叫《阿飞正传》。许多年回头来看,这样的结果其实也是公平的。王家卫是现在香港乃至华语影坛最负国际盛名的导演,独树一帜的叙事和影像美学,建立强烈的个人风格,甚至影响到不少国外导演。王家卫曾五度入围金马奖最佳导演,虽只有《阿飞正传》获奖,但《重庆森林》《东邪西毒》《花样年华》《春光乍泄》部部都能获得国际影展的肯定。2013年第五十届金马,王家卫再携《一代宗师》而来,被誉为获奖大热门。
张曼玉
1989年,《三个女人的故事》战胜《悲情城市》获最佳影片,这部影片导演在之后也大放异彩,他的名字叫关锦鹏,但更重要的是25岁的张曼玉那年凭此片获得金马女主角,从此开启了这位香港女星获奖之路。在这之后,张曼玉分别在第二十八届《阮玲玉》第三十四届《甜蜜蜜》、第三十七届《花样年华》获得女主角肯定,同时也在香港拿到金像奖女主桂冠。至今,张曼玉还是金马历史上唯一四夺女主角的女演员,男主角都没有出现四冠王。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她还凭借《滚滚红尘》获第二十七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周星驰
1988年第二十五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颁给了周星驰,这个香港电影圈的新人在参演这部影片之前,只是个多年跑龙套的电视剧临时演员、儿童节目主持人,这个奖项似乎象征着“多年媳妇熬成婆”。从此他的电影片约开始变多,1990年的《赌圣》小兵立大功在港台创下票房佳绩,这之后三年他连演三十多部喜剧片,奠定了独树一帜的“无厘头”风格。在第一次获金马17年后,2005年周星驰凭《功夫》在第四十二届金马拿下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
本土低潮
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频繁,这十年大陆电影开始进军金马奖,姜文、陈冲等导演扬威金马奖,而刘烨、李小璐和秦海璐等演艺生涯的开端也来自于金马奖的肯定。而这十年台湾本土电影开始陷入低谷,除《美丽时光》《爱情万岁》《卧虎藏龙》外,最佳影片都由香港和大陆电影获得。这十年中,杜琪峰和梁朝伟后程发力,开始三夺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的历程。而《卧虎藏龙》更是在全球掀起华语武侠片风潮。 梁朝伟
1994年出道12年的梁朝伟,终于凭借《重庆森林》摘得金马男主角,这是他第一次获得主角类的奖项。这个奖似乎打通了梁朝伟的任督二脉,他开始了香港电影金像奖五拿男主角、金马奖三度夺魁的历程,均创造两个奖项的最高纪录。而2000年凭《花样年华》拿到戛纳电影节男主角,更是让他得到国际声誉。金马50他再度凭《一代宗师》入围男主角,对手是梁家辉、李康生和王羽等,这次他会将金马纪录再度提高吗?
蔡明亮
1994年似乎是蔡明亮年,那一年他的第二部电影作品《爱情万岁》连拿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第31届金马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蔡明亮是继侯孝贤、杨德昌和李安之后,又一位在欧洲电影节享有盛誉的台湾导演。他之后的作品《河流》《不散》《你那边几点》《天边一朵云》等都有不错的声誉,但因对评委会看法有异议,曾携《洞》和《黑眼圈》两度退出金马奖评选。2013年他的威尼斯参赛作品《郊游》再度参与金马,不知结果如何。
杜琪峰
2000年杜琪峰《枪火》首次入围金马奖最佳导演,对手有《卧虎藏龙》的李安、《花样年华》的王家卫,最终他突围而出,此时他已出道二十年。进入21世纪,香港电影颓势尽显,但杜琪峰却越拍越顺手,2004年凭借《大事件》、2012年凭借《夺命金》又两次获得最佳导演,和李行导演并列金马奖最佳导演纪录保持人。更重要的是,通过杜琪峰的电影,刘德华、刘青云也是在事业奋斗多年后终于获得金马男主角的肯定。
桂纶镁
在第49届金马奖中,以《女朋友。男朋友》获最佳女主角,也是继舒淇得奖7年后,该奖项再次回到台湾演员手中。
戴立忍
2009年第46届金马奖上,由演员转导演的戴立忍凭借《不能没有你》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原著剧本。影片涉及台湾最底层贫民生活,对社会关怀的态度得到评委会肯定。而业界也认识到了戴立忍身上具备表演、编剧、导演多重才华。
钮承泽
和魏德圣一样,钮承泽也是台湾导演“触底反弹”的代表人物,2010年他导演的《艋舺》让台湾本土片重新进入春节档,并取得票房佳绩。他本人虽未获金马奖肯定,但却推出阮经天、赵又廷等新一代台湾男演员。与大陆合拍的《爱》也在两岸都赢得市场认可。 触底反弹
进入2004年之后,华语电影圈生态再次发生较大的改变。由于大陆电影市场的兴起和香港电影市场的衰落,内地、香港合拍片数量增多,也让这些影片慢慢占据金马奖舞台,两岸三地电影人的融合呈现前所未有的高潮。从2008年开始,台湾本土电影以《海角七号》《艋舺》为代表的影片开启“触底反弹”的态势。
阮经天
在第47届金马奖中,以《艋舺》获最佳男主角,也是继柯俊雄得奖11年后,该奖项再次回到台湾演员手中。
陈可辛
进入21世纪,香港电影产量下降比较快,陈可辛是少量能保证出品数量和质量的导演。1996年的《甜蜜蜜》让他在香港金像奖拿到最佳导演肯定,但金马奖的肯定则要迟到10年。2006年43届金马奖上,凭《如果·爱》获得最佳导演认可。颁奖当晚当时他正在北京筹备《投名状》,剧本刚被投资方否定,正处于极度绝望中的他接到颁奖人吴君如打来的电话,可谓“雪中送炭”。巧合的是,两年后的45届金马奖上,《投名状》为陈可辛赢得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
郭富城
如今总结娱乐圈“咸鱼翻身”的例子时,郭富城总是会第一个入选。2005年他在《三岔口》中的颓废演出,为其赢得第42届金马奖影帝,让他迎来演艺生涯第二个春天。从那之后,郭富城在表演方面似乎开窍,连续出演多部颇有挑战性的角色,更于2006年借《父子》蝉联金马影帝,成为成龙之后第二人。
钟孟宏
台湾新生代导演中,钟孟宏是最受欧洲电影节肯定的。49岁的他只有三部作品,《停车》获2008年金马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第四张画》获2010年最佳导演奖、《失魂》入围金马50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并代表台湾参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竞争。钟孟宏的作品比较擅长对准城市人的黑暗面,和钮承泽、魏德圣主攻类型片不同,钟孟宏似乎更像是杨德昌、蔡明亮这类的导演。
刘德华
被誉为华语电影圈劳模的刘德华,2004年在第41届金马奖终于获得最佳男主角,这是他2000年《暗战》和2004年《大只佬》两获香港金像奖男主角后,演技得到两岸三地电影人的全面肯定。2004年的金马男主角对刘德华意义很特殊,因为前一年他和梁朝伟因《无间道》同时入围,不仅输给后者而且还被主持人蔡康永调侃;2012年刘德华因《桃姐》再获得影帝时,已学会自我调侃:“我就自己付钱拿影帝。”(《桃姐》有刘德华的投资)

5. 我认为的台湾电影十佳分别有哪些

台湾电影和音乐伴随着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代,在纯真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以至于当我涉足台湾的每一个角落,头脑中浮现的总是那些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模糊,又猛然清晰的熟悉镜头。带着深深的怀旧情结,梳理了一番几十年时光飞逝之后,仍然萦绕于心间的台湾电影,以缅怀将逝的青春,那些血气方刚的岁月。

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台湾电视剧,你们认同吗?


阅读全文

与台湾电影 第一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知识分子娱乐读书电影音乐 浏览:924
哆啦A梦地皮创造世界大电影 浏览:393
如何手机网盘看电影 浏览:849
浏览器下载电影怎么传快手 浏览:64
2010太空漫游电影西瓜 浏览:660
大红包电影婚礼片段背景音乐 浏览:142
爱情的微电影赏析 浏览:281
北京电影节历届 浏览:130
重生君颜系列电影 浏览:229
阿兰图灵电影完整版 浏览:118
女王床韩国电影在线看 浏览:564
你好李焕英电影原版在线观看 浏览:932
如何把电影复制到硬盘 浏览:944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电影西瓜视频 浏览:452
看电影和吃饭哪个贵 浏览:389
怎么拍电影高级感 浏览:178
古装老电影精彩片段 浏览:132
南瓜电影怎么取消点赞 浏览:389
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理论 浏览:985
有一部电影是海归相亲的故事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