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译厂经典电影100部有哪些
1、《音乐之声》
主要配音演员:李梓,毕克
其他配音演员:邱岳峰、林彬、张同凝、潘我源、赵慎之、尚华、乔榛等
一部景色壮丽的爱情电影,丁建华亮丽充满活力的声音和茜茜公主的性格很契合,施融这个英俊小生专业户虽然声音不像童自荣那般华丽,但他自带率真有亲和力的特点,他和丁建华在这部电影中的配合是非常完美的。其他如曹雷等配角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❷ 音乐之声 电影,百度云
音乐之声国英双语配音版,种子文件见附件。
如果看不到附件,请用电脑访问。
下载附件后,添加到网络云网盘的离线下载任务中,就可以通过网络云分享或者下载了。
1965年的电影,已过50年版权保护期。
❸ 《音乐之声》这部电影有没有汉语配音的
有汉语配音的,当初最早看的时候就是汉语配音,是上译厂配的,应该说中文的配音单独听还是不错的,但因为只是对白部分用了配音,歌曲部分还是原音,所以造成了说话和唱歌声音会有不一样的情况,这个问题是再优秀的配音演员也没办法解决的。
❹ 毕克的人物简介
毕克(1931—2001),中国著名译制片配音演员、导演;原名毕德泉,又名德全;山东济南人;1948年蚌埠崇正中学肄业,1949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上海金鸡旅行剧团、广西宜山地委文工团话剧队任演员。
1952年进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上海电影译制厂任配音演员、导演、厂艺委会主任、顾问。先后为《追捕》、《鸳梦重温》、《铁面人》、《现代启示录》、《卡桑德拉大桥》、《尼罗河上的惨案》、《老枪》、《雾之旗》、《幸福的黄手帕》、《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新干线大爆炸》、《姿三四郎》和《大闹天宫》、《毛竹》、《知识老人》等约五百部译制片、美术片、科教片配音。
其中担任主配的日本影片《追捕》、朝鲜影片《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于1979年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后兼任译制片导演,执导了《兆治酒馆》、《铁面人》、《罪行始末》、《总统轶事》、《威尼斯面包师的儿子》、《十四个冬春》、《远山的呼唤》、《谜中之谜》等译制影片。
其中《远山的呼唤》(兼主配)获文化部1981年优秀译制片奖;《谜中之谜》(兼主配)获1989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译制片奖。
毕克先生生前为上海电影译制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演员、电影译制导演、上海市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此外他还担任上海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视表演艺术学会常务理事、顾问。 毕克先生于1931年出生在济南,一直喜欢戏剧与电影。1952年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即今天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开始从事电影译制配音工作,当时只是配各种配角,毕克仍仔细揣摩每一句台词,一丝不苟,如《孤星血泪》中的铁匠,戏很少,却给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大量阅读名著,理论书籍和广泛向其他演员学习,这一阶段为后来的配音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9年为了给即将召开的第三届文代会献礼,上海电影译制厂翻译制作了民主德国影片《阴谋与爱情》,毕克配男主角斐迪南,让人感到声音明亮,富有魅力,感情细腻,配音切合影片人物感情。
因此,他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很多爱情片男主角配音,如《琼宫情史》中的西班牙使节,《鸳梦重温》中的失忆者史密斯上校,《白痴》中的那个为了钱竟心甘情愿接受将军的情妇做自己新娘的年轻的将军秘书。
这一阶段最著名的作品是他在《音乐之声》中的配音冯屈普上校,对唱和台词之间的衔接处理的极为精当,影片公映之后风行全国,至今仍被视为译制片经典之一。 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开始,毕克开始新的探索,以突破配音类型化为目标,从配感情细腻的爱情片男主角转变为配正直,坚毅,智慧的角色,如灾难片《卡桑德拉大桥》中镇静勇敢的张伯伦医生和《远山的呼唤》中的田岛耕作。
这一时期毕克完成了他对两个角色的经典配音:《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比利时大侦探波洛和《追捕》中的检察官杜丘冬人。
尼罗河上的惨案集中了当时所有的上译配音精英,被成为“译制片的盛宴”,毕克把波洛的慵懒、自负、智慧的性格气质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后长达近三十分钟的近乎波洛独白的案情分析更是被毕克处理的扣人心弦,他历数在座的每个人都有作案动机和作案时间,但他们都不是凶手,直到最后,他详尽地叙述了真正凶手的作案过程,终于使凶手无处逃遁。在严密推理中又透出一点幽默与调侃。
在《追捕》中将高仓健冷峻、刚毅的风格充分体现出来,尤其是在天台上与邱岳峰配的堂塔医生的最后对决更是被人称道。
毕克也曾为反面人物配过音,如《金环蚀》中的神谷,《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中的伊藤博文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致于朝鲜电影代表团来上译厂访问时曾惊呼:“怎么你们选的演员跟我们的演员声音那么像,简直就像我们那些朝鲜演员自己在讲中国话。”
另外,毕克还参与了很多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动画片的配音,如《哪吒闹海》中的李靖,《天书奇谭》中的袁公,《国王与小鸟》中的很有哲学意味的鸟等,特别是12集系列木偶彩色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中的阿凡提,他采用一种表面谦卑恭顺而暗藏调侃和讽刺的声音充分表现了阿凡提对地主高利贷者的戏弄。
他与另一位配音大师邱岳峰所配的阿凡提与巴依老爷的对手戏更是精彩,“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等台词脍炙人口。
除了为角色配音,毕克还擅长旁白,如他在《少林寺》、《斯巴达克斯》里均担任旁白,特别是他为《悲惨世界》配的旁白,不仅推进着情节的发展,更完美的再现了原作浓厚而沉重的历史感;最令人值得纪念的是,毕克先生生前的最后一部配音作品亦是担任旁白——经典电视连续剧《围城》(1990年)。 1980年代初开始毕克逐渐也从事译制导演工作,在不影响自己配音工作的同时,和著名配音员,译制导演苏秀合作翻译制作了《远山的呼唤》和《姿三四郎》等电影和电视剧,其中《远山的呼唤》获得文化部1981年优秀外国译制片奖。《姿三四郎》轰动一时。他尽心帮助和辅导青年演员,善于启发演员,爱护演员的情绪,同时又十分的严谨,一丝不苟。
著名配音员曹雷曾经回忆在配一个默默抽泣的背影的哭声时,因为不用对口型,她酝酿好感情转过身去大哭,哭到一半被毕克叫停,因为她哭的节奏和屏幕上演员肩膀的抖动频率不同。
1980年代末毕克患上了喉部疾病,这使得他不得不彻底离开了配音这个职业;在他的晚年,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曾希望他为自己的新片《铁道员》配音,毕克也曾试图接受,但严重的疾病让他不得不放弃。
疾病恶化后,他已经说不出话,就给年轻演员做口型,做翻译,通过在纸上写字做指导;2001年,一代配音大师毕克先生与世长辞,终年70岁。
为了纪念他对配音事业的贡献,毕克逝世后,追悼会上没有演奏哀乐,而是用他在《尼罗河上的惨案》中为波洛配的大段案情分析代替。 乔榛感慨万千地追忆起与毕克老师的无数次难忘的合作经历,乔榛清晰地记得与毕克的第一次合作:“那是70年代给《红菱艳》配音。他在话筒前的感觉与片中的角色惊人地相似,整个人完全沉浸在影片的氛围中。尽管那个美术设计师并非主角,但他却认真地对角色进行反复琢磨。这种对自己近乎苛刻的创作态度,影响着每一个与之合作的演员。”
毕克先生病重之时,苏秀曾特地从杭州赶来上海到医院看望毕克,他人很消瘦,由于完全丧失了呼吸功能,只好切开气管,依靠呼吸机帮助维持生命。可是他头脑清晰,思维活跃,对很多往事都记忆犹新。但过些时候再去看他时,他已经人都变了形,医生说他上次病危抢救过来以后,耳朵聋了、浑身都肿了,但他心里依然明白。苏秀在板上写“医生说你比前一阵好很多。”他苦笑着摇摇着,口型清晰地说“不可能。”
苏秀说,有一段时间,电视台不停地播放了一些老的译制片。像《音乐之声》、《琼宫恨史》、《尼罗河上的惨案》等等,都是由毕克担任主要配音演员的。苏秀还在想,下次去看他,不再问他“胃口好吗?”“睡得好吗?”而是跟他谈谈当年配音这些影片时的趣闻逸事,让他能得到一点短暂的欢乐。“但我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实现,他却已经走了。”
❺ 《音乐之声》 央视国语重配版(徐涛版) 什么时候译制的 谁是译制导演
央视首次播放音乐之声是1987年11月29-30日 《音乐之声》(上下集)
是周末分两天播放的,所以,估计配音也应该是87年左右吧
译制导演:吴红涓
翻 译:王 琼
❻ 适合五个人配音的英语电影,最好简单一点的
五个人配音的电影包括:音乐之声。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丽·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理查德·海顿主演,于1965年上映。改编自玛利亚·冯·崔普(Maria von Trapp)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团》,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于百老汇上演。电影讲述了1938年,年轻的见习修女玛利亚到退役的海军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师,以童心对童心,让孩子们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上校也被她所感染。这时,德国纳粹吞并了奥地利,上校拒绝为纳粹服役,并且在一次民歌大赛中带领全家越过阿尔卑斯山,逃脱纳粹的魔掌[1] 。
影片上映后当年票房达到1.59亿美元,一举荣获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十项提名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写下了好莱坞影坛历史性的一页
22岁的玛利亚是一个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但是,她活泼
音乐之声电影剧照(20张)
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修女院里的女院长(Mother Abbess)觉得她这样的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于是,当她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寻求家庭教师的请求,她决定让玛利亚去,也借此让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玛利亚到达冯·特拉普(Captain Georg Von Trapp)家,发现他是一个有七个孩子的鳏夫(这里指丧偶的男子),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很快,玛利亚就明白了以前那些家庭教师离开的原因,原来是孩子们得不到父亲的关爱,总是用捉弄教师来吸引父亲的注意。
上校要求玛利亚也像他一样严格,但是玛利亚没有听从,而是用她天生的温柔和善良赢得了孩子们的友好。趁上校不在的时候,她用窗帘给每个孩子缝制了休闲的服装,带领他们到花园水池游玩,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野餐,还教会了他们唱歌。孩子们原有的拘谨和忧郁渐渐地被音乐和笑声代替了。
不久上校回家了,还带回了孩子们喜欢的麦克叔叔(Uncle Max)和孩子们不甚喜欢的上校的女朋友埃尔莎·施瑞德男爵夫人(Baroness Elsa Schraeder)。上校对玛利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因为玛利亚把从他妻子去世之后家里就不再有的音乐又带了回来。玛利亚还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一场木偶戏即孤独的牧羊人,上校为玛利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了。
几天之后,上校和男爵夫人一起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孩子们在舞会中也有歌唱表演。在舞会中,玛利亚给孩子们示范奥地利的民间舞蹈“涟恩德拉(又译:兰德勒)”(Laendler)。出乎意料的是,
音乐之声宣传海报(11张)
上校走过来和玛利亚共舞,舞蹈最后他们互视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意一目了然。这些,都被男爵夫人看在眼内,当晚,她劝玛利亚回修道院。玛利亚恐怕自己对上校的感情会越陷越深,于是,她悄悄地离开了。
玛利亚走了之后,男爵夫人用尽办法讨孩子们的欢心都没有成效。当孩子们得知上校要和男爵夫人结婚的消息后,他们更加难过。他们到修道院找玛利亚却没能见到她。玛利亚向院长坦白了她对上校的爱情和对生活的不知所措,院长告诉她要鼓起勇气,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爱。于是,玛利亚回到冯·特拉普家里。 玛利亚回来之后,男爵夫人发现她已经无法挽回玛利亚和上校之间的感情,便主动退出了婚约,上校和玛利亚互诉衷肠,很快地,他们就结婚了。
可惜,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从此就永远幸福快乐。当他们还在度蜜月的时候,德国纳粹占领了奥地利。连大女儿丽莎深爱的小伙子罗夫也成了纳粹下的一员。当他们赶回萨尔茨堡,发现到处已经是纳粹旗帜横行了。而上校和玛利亚不同意在自己家挂纳粹国旗,但当他们不在的时候,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麦克叔叔帮他们注册参加了萨尔茨堡音乐节(Salzburg Festival)。上校一回到家里,就接到了纳粹发来的电报,要他立即到纳粹海军报道。一向痛恨纳粹的上校决定带领全家人离开奥地利。当他们晚上离开别墅的时候,被早就躲在门外监视他们的纳粹拦住了,于是上校解释说他们离开是为了参加希尔斯伯格节演出,并拿出节目单作为证据。在纳粹的陪同下,他们来到了会场,演出了孩子们准备好的歌曲。在这时,上校和玛利亚演唱了《雪绒花》,歌曲里对祖国奥地利的热爱之情浓郁深厚,不顾旁边持枪的纳粹守卫,在场的观众也跟着上校一起唱完了《雪绒花》。
演出之后,趁着颁奖的时候上校一家人借着音乐的掩护逃离演出现场,纳粹尾随一路追到修道院里,在修女们的帮助下,上校一家人藏在了墓碑后面,但被罗夫发现,并且漏了行踪,之后开车躲过纳粹的追踪,而纳粹的车却被修女们拔掉了电动机,不能发动追赶,然后他们翻过阿尔卑斯山,离开了奥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