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张品成《老枪》的读后感
《老枪》观后感
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这部片子,否则怎么也不会看到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可能是看惯了现在一些所谓大片,还有打打闹闹的电影,看着这部片子就有点昏沉的样子,它的总体色调就是昏暗的,虽然伴随着激烈的枪声和轰炸声,却是一种很温和的文艺片的感觉。
事件的背景是德国纳粹1944年在法国最后的苟延残喘,电影中随时穿插着战车、军人、戒严、伤者,还有希特勒、总统这样的字眼,笼罩着电影的是恐怖的气氛。医生于连总体来说是个内敛、温和的人,在面对战争他想的不是参加到报复中去,而是首先想到了家人的安危,并将家人送到了巴尔波里,在送去巴尔波里的路上女儿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去巴尔波里更安全呢?”妈妈说:“那儿就是安全。”爸爸给了一个微笑,他并不曾想到那个安全的地方葬送了他心爱的妻子和女儿。
于连争取了时间去巴尔波里找妻子女儿,影片随之一步一步推向了高潮。于连在村里没有遇到村民,包括妻女,在教堂里他看到了血腥的一幕,所有男女老少尽数被杀,场面让见惯了流血的于连也不能自持。而我们依稀从中看到了日本在中国最后的挣扎的时候的屠杀暴行。于连没有找到妻女,他也许还怀着一丝希望,也许是更加的紧张地冲上了城堡,却发现德国人已经占领了高地,而妻女死相惨烈。现实把他逼上了绝路,他的心被逼上了绝望的境地,只剩下复仇二字。当他举起老枪,想起小时候猎杀野猪的情形,影片的高潮出现了。
城堡中有十来个德国人,比起人数,武器于连占的是劣势,但于连是一个聪明的人,他巧妙运用了敌人在明我在暗的优势,小心地安排了复仇行动,争取不浪费一个子弹。依靠一把极其老式的猎枪,他穿梭在城堡中寻找复仇的机会,装在枪膛中的不仅仅是两颗红色子弹,更是复仇的怒火。他清楚这个城堡的地理位置,拆掉桥梁,躲在井下偷袭,在镜子后观察敌军,一步步的行动扣人心弦。然而影片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刻意渲染这样的气氛,强调于连是个英勇的人。从性格上说于连是一个理智聪明的人,对于战争,他选择的是明哲保身,甚至有一点逃避的心态,而不是正面的交锋,在影片的结尾也可以看出他这样的情绪,当他用老枪杀了所有敌人而他却只伤了一只手臂,他神情淡漠,并没有显示出英雄气概。但是战争伤及家人,亲人遭到惨烈屠杀的现实逼迫他拿起了老枪,用性命作赌注和敌军有了正面的交锋,甚至在遇到游击队后也不想借助游击队的力量帮助复仇,于连被现实逼上了困境,是在满心的绝望中抗争。
在家的时候,于连和妻子谈论要个儿子,和女儿开心交谈,在和敌军交战中于连想起了和妻子相遇相爱,和妻子参加女儿颁奖仪式,还有生活中的很多小细节,影片用一种和战斗中于连所处的昏暗场景不同的明亮色调来强调过往的美好,通过内容和色彩的对比,更加突出战争的残酷和于连战斗的坚决。通过两种色调的不停转换,影片似乎一直在强调,战争是多么惨烈地扼杀了所有现在的幸福,还把预知的幸福全部都抹杀了。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毁灭在你的面前。整个人类美好的东西在战争的毁灭中集体陷入了悲剧。影片中,于连的战斗是胜利了,甚至整个欧洲战场大获全胜,但是当我们看到影片结尾一家三口骑着自行车在宽阔的马路上尽情欢笑,而这一切都不过只是虚幻的想象,我们有什么理由高兴?只要上了战场就无所谓胜利,因为为战争所付出的永远比战争的本身要惨重的多。
❷ 有部电影用打火枪,一喷火就把人身体烧焦
经典《老枪》
初春,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新绿娇翠的林荫道上,三辆自行车并排前进。中间是于连·丹杜医生,左边是他的妻子克拉拉,右边是他们的女儿弗洛兰丝。在春光的沐浴下,于连显得年轻而富有男子的魅力;克拉拉则妩媚动人;弗洛兰丝双颊绯红,逗人喜爱。一路上;他们说说笑笑,快乐无比。一条栗色小狗跟随他们奔跑着……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美满而又令人羡慕的法国家庭。然而,在德国侵略者的铁蹄下,它们遭到了蹂躏。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到了末期,灭绝人性的侵略者更是丧心病狂地进行着搜捕、屠杀,城里到处笼罩着白色恐怖。德国兵已在于连的医院里抓走了好几个游击队员。于连担心因自己而危及他的亲人,于是决定把家人送到巴倍里的乡下去。起初,克拉拉怎么也不肯离开丈夫,但于连再三恳求,她总勉强答应了。分别的前一夜,他们躺在床上计划着,等战争结束,他们还要进行一次新婚旅行,还要再生一个孩子……
第二天,克拉拉带着女儿恋恋不舍地和丈夫分别了。谁能想到,这一别竟成永诀。于连没有克拉拉在身边,度日如年。几天以后他抽空去看望她们。汽车在田野上行驶,到处是盛开的鲜花,葱茏的草木。于连心旷神怡,他多么想立刻就把自己亲爱的妻子和女儿紧紧地拥抱。村里,阒无人迹,只有一头老牛“哞哞”地叫着。于连朝村头的教堂走去。在教堂的院子里,他看到地上横着一具少年的尸体。他惶恐地疾步走了进去。教堂里,横七竖八躺着许多尸体。他想到克拉拉和弗洛兰丝,心都要从嗓子眼里冒出来了,于是匆匆蹬上通城堡的坡道。
突然,从城堡里传出操德语的说话声,那是德国兵在用无线电收发报机跟总部联系。于连贴墙潜行,他的目光突然停在一只小红皮鞋上,皮鞋的前方,躺着已经死去的弗洛兰丝!于连的目光触到嶙峋的石壁上,又看见了一具已被烧焦灼女尸——那就是克拉拉,他亲爱的妻子!于连只觉得天眩地转,他的眼前立时浮现出一幅幅惨绝人寰的场面:兽性发作的德国兵扑向克拉拉,克拉拉衣衫破碎,眼青鼻肿,还拼命挣扎着;弗洛兰丝扑向母亲,被一枪击毙;背着火焰枪的士兵朝克拉拉进逼;克拉拉绝望地倒退到石墙边:“唆、嗖、唆”,一团团火焰朝克拉拉喷射;克拉拉变作了一团火,在呼叫、挣扎……于连如恶梦初醒,全身震栗,呜咽不止。 克拉拉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可她已惨死于德兵的暴力下。于连怒火中烧,他要为妻女报仇,为死于德国侵略者屠刀下的父老兄弟们报仇。他在教堂的壁墙里找到一技老枪,他把枪弹推上膛,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城堡走去。城堡前方有座木桥,这是与外面联系的唯一通道。于连把支撑桥面的木桩悄悄松动;地下通道里有台发动机在运转,于连拔去接线,放掉盛水箱里的水。
干完这一切,他走到通道尽头,那里有面大镜子,把侧屋里的动静反射得一清二楚。屋里士兵们喝得醉醺醺的,少校和中尉在商议如何归队。一个士兵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架放映机,银幕上映出的是于连的家庭影片。于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银幕上克拉拉的笑脸,泪水禁不住又扑簌簌直往下掉。
一个士兵到井边打水。井内侧壁有个洞,于连蹲在洞里。等那士兵的脸在井口出现,他射出了第一发复仇的子弹,士兵坠入井内。其他士兵闻声赶来,如临大敌般地朝井内乱扔手榴弹。于连早已从洞口匍匐进入了地下通道。
这时,城堡一侧的公路上驶过一辆德国坦克车,少校命令中尉去跟他们联系。中尉和一士兵跳上吉普车,飞也似地开了出去。过桥时,只听得轰隆一声,人、桥一起坠入深谷之中。城堡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堡。在于连和敌人展开枪战时,不幸被一个从他身后跟踪而上的傀儡兵抓住了。傀儡兵得意地推着于连去见他们的头。行走中,于连猛然转身,一手按着敌兵的枪,一手揪住他的头发,将他往墙上猛撞,傀儡兵的脑袋开花了。 孤立无援的德兵在惊慌中,想出了逃生的办法。他们用绳子从悬崖上垂下去,然后一个个缘绳而下。于连埋伏在一堵矮墙后面,枪口紧紧地瞄准绳索。此时,他的耳边又响起了克拉拉的声音:“于连,我还想要个孩子……快生吧,如果是男孩,就叫他大卫……”于连对准第一个逃命的士兵“砰”地一枪,“呵——”整个山谷里立时回荡起绝望的嚎叫声。悬崖上的士兵发现了于连,他们一起向他扫射,于连在转移中左臂中了一枪,但他忍痛钻进了地下通道。通道中静悄悄的没一个人,于连靠在墙上,闭起眼,回想着他和克拉拉的初次见面:那是在咖啡馆里。克拉拉盈盈含笑,楚楚动人,于连目不转睛地望着她。“……你干吗老看着我?”“我爱你……”“你疯啦!”“不!”克拉拉含情脉脉地笑了。克拉拉的笑容现在在哪儿呢?她死了!
少校一个人在城堡的客厅里绝望地来回踱步。此时,于连的枪膛里早没了子弹。他走出通道,蹬上石梯,去寻觅武器,果然发现了一支火焰喷射器。他两眼死盯着这支曾杀害他妻女的武器,再次看到了克拉拉那双闪烁着幸福光芒的美丽的蓝眸子。他抱起火焰喷射器返回通道,瞄准着少校喷射出仇恨的火焰。少校在火焰中化为灰烬,客厅在火焰中摇摇欲坠。整个城堡大火熊熊,可于连还在不断地喷射……
这时,不知从哪儿传出广播声:“……失去家园的人民,无辜牺牲的人民,奋勇作战的人民,不要灰心丧气,胜利的日子就在眼前……”
弗朗索瓦此时驾车赶来,扶于连上车,离开了这座还在冒烟的城堡。汽车在半路停下,于连眼里噙着泪水笑了,在他眼前又出现了昔日的情景:绿树林中的一条小道,克拉拉与弗洛兰丝骑着自行车并肩前进,后面跟着栗色小狗和他。克拉拉不时地朝他回眸一笑,眼中充满了爱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