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康人家的中国电影(1958年)
片名:小康人家
导演:徐韬
编剧:李凖
摄影:邱以仁
录音:陆仲伯
美术:姚铭忠
作曲:王云阶
化妆:姚永福
剪辑:黄财章
导演助理:赵焕章
演奏:上海电影乐团
指挥:陈传熙
上映:1958年
颜色:黑白
片长: 3680米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类型:剧情片 刘春妞是劳动生产上的一名积极分子。出嫁的时候,她爹买了两把锄头给女儿陪嫁。在新婚的晚上,春妞分给她的丈夫小安一把。这件新鲜事引起了人们各种不同的评论。
王小安的母亲是一个自私自利,只会为自己打算的人,样样事情她都喜欢说自己“全知道”,因此,人们给她取了个外号叫“全知道”。王象和“全知道”老两口有个苹果园,种了八棵苹果树,是这个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全知道”最注意经营的副业,是入社的时候留下来的私产。家里有了苹果园,就要付出劳动力,王小安和刘春妞喜欢到社里干活,不喜欢在家里给自己家干活,这使“全知道,对这个新媳妇很不满意。
一天,春妞发现自己家里藏了好几千斤粮食,问婆婆为什么不把富余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知道”捂着春妞的嘴说:“你这个新媳妇怎么是个敲锣打鼓的?”春妞一时感到茫然,她开始对这个家庭感到有些不对头。
春妞来到婆家,积极带头搞好生产,被评为积极分子,出席了县里的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县委要求代表们回到社里后,好好地宣传粮食统购统销的政策。
春妞回到家里后,和小安商量动员爹妈卖掉余粮。而小安的父亲王象和母亲“全知道”思想保守。“全知道”不但不愿把余粮卖给国家,还要儿子和媳妇装成缺粮户去争买粮食。小安表现得很软弱,不敢和家庭进行斗争。加上“全知道”在儿子和媳妇之间进行挑拨,惹起这对小夫妇闹了一场别扭。春妞对与公公婆婆的错误行为进行斗争有顾虑,一时拉不下面子。在社长的支持和启发下,春妞决定先把小安争取过来,然后再团结教育公公婆婆。
在社员辩论会上,王象和“全知道”始终不肯承认自己家里藏有粮食,春妞和小安把家里的粮食扛到大会上,当场揭发公公婆婆自私自利不卖余粮,破坏国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行为。王象和“全知道”在人证物证的面前哑口无言了。
王象和“全知道”在社干部和儿子媳妇的启发教育下,终于醒悟过来,看到了社会主义的美景,不仅把全部余粮卖给国家,而且还帮助说服了和他们一样的亲属。 徐韬,中国电影导演,原名徐保斋,1910年5月生于江苏邳县糖坊村。1930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习。结识了同学赵丹、王为一、吴天等人,共同投身进步戏剧活动,曾任美专剧团团长,1932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在工厂,学校组织排演进步戏剧,1935年上海成立业余剧人协会,徐韬担任理事,实验剧团演出部主任。曾执导《娜拉》、 《我们的故乡》、 《回春之曲》等剧目。“七·七”事变后,参与导演话剧《保卫芦沟桥》 。1938年在武汉任抗敌演剧一队队长,1940年组织旅行剧团赴新疆开拓戏剧运动,仅演出《夜光杯》一场戏,就遭军阀盛世才迫害,入狱五年。1945年,在重庆加入中国艺术剧社任导演兼演出部主任,并参加话剧《清明前后》的演出。1946年任昆仑影业公司编导,执导影片《关不住的春光》,并参与创作电影剧本《乌鸦与麻雀》。1950年到1953年,徐韬先后导演了《大地重光》和《草原上的人们》。 《草原上的人们》在广阔的背景上,尽情地抒写了牧民的劳动喜悦和保卫胜利成果的战斗精神,精犷豪放和优美抒情融合在一起,影片获文化部1957年颁发的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三等奖。1956年在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粤剧戏曲片《搜书院》,画面处理优美,演员演技精湛,在东南亚颇有声誉,1957年拍摄《海魂》 ,影片酣畅洗炼,自然凝重,严谨而不乏跌宕,细腻而不失磅礴,在捷克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为世界和平而斗争”二等奖。1958至1963年,他先后拍摄了《小康人家》 、《聪明的人》 、《关汉卿》等多部影片。
1966年6月,“文革”开始后惨遭批斗,投钱塘江而死,享年五十六岁,徐韬的创作大部分是反映革命斗争和群众生活的现代题材,贯穿着鲜明的思想性,在艺术上承继了三十年代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努力探求民族化和大众化,在风格上深沉凝炼,自然畅达,但又纵横有效,充满生活情趣。 韩非,中国电影演员。本名韩幼止,原籍浙江宁波,生于北京,1932年随父迁居上海。1939年上海青年会中学毕业后入中法剧团,后相继在上海剧艺社、苦干剧团当演员。在舞台剧《家》中饰演觉慧而知名,后又演出《大明英烈传》、《雷雨》、《文天祥》、《茶花女》等数十个剧目。1941年步入影坛,主演影片《夜深沉》。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文华、中电等电影公司演出《终身大事》、《太太万岁》、 《艳阳天》等影片。1949年赴香港,在长城、龙马等影片公司摄制的《误佳期》中扮演专为别人婚丧嫁娶吹喇叭、自己却娶不上老婆的乐手;在《一板之隔》中扮演洋行小职员,与邻居常因一板之隔相互干扰而闹矛盾,在冲突中产生许多笑料;在《中秋月》中扮演一个贫穷的小职员,经济面临重重困境,却为了饭碗和面子,要在中秋节筹措点钱给上司和亲戚送礼。这三部影片,均为韩非的喜剧电影代表作,被誉为世界喜剧电影的精品。韩非也因主演《一板之隔》,1957年于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荣誉奖。
1952年韩非回到上海,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在《斩断魔爪》、《小康人家》、《林则徐》、《聂耳》、《香飘万里》、《子夜》等影片中扮演特务、地主、贪官、工人、教师等各种类型的人物。尤其是因他成功地主演了《幸福》、《乔老爷上轿》、《女理发师》、 《锦上添花》、 《魔术师奇遇》5部喜剧影片,而被人们赞誉为喜剧大师。
夏天,原名夏克平,祖籍江苏。1920出生于上海。幼年的夏天性格开朗,兴趣广泛,中学以后又迷上了戏剧和电影。三十年代的进步影片对他的影响很大。他渴望成为一名演员。1938年他只身来到重庆。1942年考取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攻读戏剧表演。以后他参加了教育部实验演剧队相继在“哈姆雷特”、“蜕变”等话剧中担任角色,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舞台艺术实践机会。
1944年参加了校友剧团“家”、“清宫外史”等话剧的演出,1945年他来到重庆,先后在“春寒”、“日出”等话剧中担任角色,在表演技艺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抗战胜利后,夏天回到上海,参加了“升官图”、“原野”等十几部话剧的演出。
1946年夏天第一次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扮演了一个国民党官僚机关的小官吏——龚科长。得到了好评。此后他又相继在《关不住的春光》、 《丽人行》等多部影片中扮演角色。
1948年夏天投奔苏北解放区,调到华中文工团任戏剧教员,在“白毛女”中扮演穆仁智。解放后,夏天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三十多年来先后在《聂耳》、《林则徐》、《渡江侦察记》等十几部影片中扮演角色。他在这些影片中大多数扮演反面角色。他认为把反面人物演得逼真,同样具有艺术美的价值。
夏天后来又从事导演工作,一直为培养新人,繁荣电影事业而工作。
⑵ 王丹凤的人物经历
王丹凤,原名王玉凤,原籍浙江宁波,生于上海,中国著名电影演员。
当她随友人去合众影片公司看拍戏时,那娇小,甜美的外形,被导演朱石麟看中,便让她饰演影片《龙潭虎穴》中的丫环。时年16岁。朱石麟为她改名王丹凤,又在影片《肉》一片中扮演角色。由于她扮相很甜,表演纯真,自然,影片上映后,效果不错。不久又让她在《新渔光曲》一片中主演渔家女一角,一举轰动影坛,被影界称为“小周璇”,名噪一时。
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主演《三朵花》、《丹凤朝阳》、《教师万岁》等影片。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国泰、中电一厂、二厂主演《青春河边草》、《肠断天涯》、《无语问苍天》等影片。影片《青青河边草》,是一部根据美国影片《魂断蓝桥》改编的。王丹凤将女主角不幸遭遇及内心感情,揭示得含蓄,真切,成为她表演走向成熟的代表作。
1948年赴香港,在长城、南国等影片公司主演了《无语问苍天》、《琼楼恨》、《方帽子》等10几部电影。
1951年返回上海,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
1955年赵丹运用斯坦尼体系排练舞台剧“雷雨”,王丹凤饰四凤。还有舞台剧“家”中的鸣凤。两个角色,不同的人物内心,王丹凤将她多年积累的表演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把两个角色处理的既截然不同,又不失女性的含蓄与柔美,显露了她高深莫测的表演技巧。1957年她以优秀的演技,又出演了《护士日记》一片,细致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在护士岗位的思想发展与变化,在《女理发师》一片中,又以夸张、自然、可信的喜剧手法处理女主人公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美好心灵。在主演古装片《桃花扇》中饰演才气横溢的俏丽多情名妓李香君,将女主人公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演得真挚,感人。以后又在《玉色蝴蝶》一片中,从少女演到老年,角色跨度之大又成为她演员生涯中一次新尝试。
1985年,王丹凤夫妇应美国白宫邀请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里根总统就职典礼。90年代初移居香港。
王丹凤曾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
王丹凤一生中扮演过各种不同生活背景的女性角色,而每一个角色她都表演的真实,可信。这与她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底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负于角色新的生命,新的内涵,是我国影坛上不可多得一位优秀女演员。 王丹凤异常出众的相貌和风华正茂的年龄,连同她主演的众多影片,自然引起了香港电影界同行的密切注意。于是,新成立不久的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向王丹凤发来诚挚的邀请,高薪聘请她在该公司即将开拍的新片中担任女主角。王丹凤为了拓展更为广阔的演艺天地,1948年11月便行色匆匆地赶往对自己来说十分陌生的香港。接着,王丹凤无暇顾及眼前的高楼大厦和繁华的街市,就一头扎进了正在等待着她进入新角色的摄影棚里。在程步高编导的《锦绣天堂》、《瑶池鸳鸯》、乌莫方编剧、马徐维邦导演的《琼楼恨》、王元龙导演的《王氏四侠》、齐闻韶编剧、谭友六导演的《海外寻夫》、陶秦编剧、李萍倩、刘琼联合导演的《方帽子》等六部影片中,扮演一个个宜古宜今、性格各异、且很有光彩的女主人公形象。
在这些影片的其中一部古装片《锦绣天堂》里,王丹凤再次圆梦和她崇拜的“电影皇后”胡蝶在一起配戏。而《王氏四侠》则专为王丹凤度身定做,导演王元龙还煞费苦心地为符合片名,不但亲自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而且另请了著名影星王引、王人美,两男两女共同联合主演。可喜的是,王丹凤在香港拍摄的这几部影片,都取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她那种小家碧玉型的少妇形象,深受香港观众的欢迎和喜爱。王丹凤在香港短短两年多时间,又迅速再次成为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在她面前的是一幅更为广阔而灿烂的前程美景。
1950年初,王丹凤与陶金、刘琼、韩非等人,作为香港电影剧团的成员,前往广州进行慰问、劳军演出。在广州这座被誉为“祖国的南大门”的新生城市里,王丹凤看到了解放了的人们一种无比喜庆的崭新精神风貌,心花怒放,处处感觉非同以往。他们一行又参观了驻地的兵营,人民解放军的艰苦朴素和良好的军容军纪,结合香港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给年仅25岁的王丹凤震撼很大,感想颇深。紧接着,王丹凤又留在广州参加了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会议,通过几天来的学习,她看到了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光辉前景,体现到作为一个新中国文艺工作者的自豪。
回到香港之后,进步电影界学者司马文森、洪遒、齐闻韶等人像地下党一样,秘密组织大家学习《社会发展史》,暗自收听来自大陆捷报频传的喜讯,思想单纯、激进的王丹凤,再也不愿在她认为的港英统治下的资本主义的香港空耗青春了,于是,王丹凤毅然拒绝了香港其他一些电影制片公司的拍片续约。在当年年底,在进步的电影人士司马文森等人的支持和帮助下,王丹凤满怀着对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热爱和向往,与专程到香港前来接她的未婚夫柳和清一起,重新回到了阔别两年的倍感亲切和熟悉的上海。在解放了的上海,由千万双观众渴盼的眼睛,在等待着王丹凤回来塑造新的角色。 祖籍浙江宁波的王丹凤,1924年8月23日出生于上海。她的美丽与生俱来,她的外表惹人喜爱。经营旅店为业的爸爸给她起了个优雅而又吉利的好名字,名叫玉凤。虽然说王玉凤并非艺术世家,但父母亲却爱看地方戏,每次上戏园或剧场的时候,总是把王玉凤带在身边。久而久之,耳濡目染,那光彩华丽的舞台在女儿稚嫩的心田播下了种子。她酷爱看电影,在自己的闺房的四周和床边,都贴满了从画报上剪下来的许多明星照和剧照,特别是把周璇、袁美云、胡蝶等人主演的电影奉为至爱,把她们当作自己最崇拜的“青春偶像”,凡是由她们主演的每一部电影,王玉凤都要想方设法的前往观看。在电影院里,她如痴如醉的观看着银幕上周璇、袁美云、胡蝶演绎着的动人角色,特别是看到她们扮演的不幸女性以那种悲剧结局而收场的时候,很自然地把银幕上的角色一起融入剧情之中,有时更是忍不住的在剧场里伤心的低声哭泣起来。虽然王玉凤也明白,这是演员们在演电影,但她却一时半会难以从银幕上的悲剧情节中及时的清醒过来。
1941年,王玉凤已出落成犹如盛开的花朵一样的美丽少女,这时候她在爱国女中的中学读书生活也即将结束。王玉凤的邻居舒丽娟是“天一影片公司”和“合众影片电影公司”的基本演员,1938年起先后在新华、华成、华影、国泰等影片公司任演员。她深知邻家小阿妹的王玉凤酷爱电影,有一天便带着王玉凤前往自己所在的电影公司参观。当时正在执导电影的导演朱石麟发现了王玉凤那俊秀的美貌,他当时就叫住王玉凤,和颜悦色询问她愿不愿意当一名电影演员。王玉凤听到导演的这番话,从心底里感到又惊又喜,但是,作为一名刚毕业的中学生,王玉凤还是老实地告诉朱导演,要先回家征得家长的意见以后再说。
当王玉凤兴高采烈地把在电影公司遇见朱导演的情况,向父母高兴的汇报时,孰料,开旅店的父母却坚决反对女儿去干演员这一行。随后,王玉凤又再次来到电影公司,主动找到了导演朱石麟,述说心愿。朱石麟很是高兴,他当即让王玉凤在由他导演的影片《龙潭虎穴》的布景前,以扮演一个小丫头端茶的戏来试镜头,朱石麟发现镜头中的王玉凤不但十分上镜,而且非常抢眼。于是,朱石麟当即与王玉凤签订了3年的拍片合约。朱石麟对王玉凤未来的灿烂星途,寄予了最深切的厚望,于是,他还特别把“王玉凤”原名的这三个字,稍微改动了中间的一个字,去掉“玉”而换上“丹”字,为“丹凤朝阳”之意。王丹凤的艺名,便由此而来。 《龙潭虎穴》中的小丫头,仅仅只是王丹凤初上银幕“试镜头”的一个开端和起步。镜头里的给剧中人的老爷端茶的小丫头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娇美动人,虽然这个小的很不起眼的小角色,并没有出现在公演的影片中,但王丹凤的出众容貌和质朴的表演,已经足以让朱石麟感到喜不自禁了。所以在当年,王丹凤便接着在朱石麟导演、桑弧编剧、顾也鲁、吴茵主演的《灵与肉》中扮演一个女学生。随后在当年年底,王丹凤又在于由编剧、屠光启导演的《新渔光曲》里一跃成为了女主角,与当时的红小生黄河配戏。当年由蔡楚生编导的《渔光曲》脍炙人口,在1935年2月就获得了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的“荣誉奖”,其中由著名音乐家任光所作的主题曲,旋律优美,极赋特色,广为流传。此次重新拍摄的《新渔光曲》,是在此基础之上另一种崭新的延伸。
王丹凤就在这部《新渔光曲》的影片中,扮演了过去王人美所扮演的角色———受尽剥削欺凌、贫穷而又善良的渔家姑娘小猫。这一角色对王丹凤来说,不但显得特别的陌生,而且是与她的家境和个人的经历简直天壤之别。但是,充满神奇光与影的银幕诱惑力和对角色的深深喜爱,使王丹凤对这个极富有挑战性的角色情有独钟。尽管她在踏入银幕前后始终没有受过专门的表演训练,也缺乏长期拍戏的实践经验,可王丹凤对自己扮演的这个人物的悲叹命运首先是深深的感动。所以,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王丹凤在经过导演的耐心启发下,完全融入到了角色当中,把这个渔家女表演得真挚而传神。影片放映的时候,立刻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这部《新渔光曲》在某种意义上虽步人后尘,但有所创新的主题和艺术化的感染力,还是使这部影片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功。 1942年4月到1945年8月三年间,是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上海沦为“孤岛”的时期,上海的电影巨头张善琨把当时的各影业公司全部集中在一起,综合而成“中联影业公司”,后改为“华影影业公司”。王丹凤便先后在“中联”、“华影”影业公司陆续主演和参演了《落花恨》、《春》、《秋》、《博爱》、《断肠风月》、《浮云掩月》、《三朵花》、《合家欢》、《两代女性》、《万紫千红》、《新生》、《丹凤朝阳》、《红楼梦》、《大富之家》、《教师万岁》、《凯风》、《春江遗恨》、《情海沧桑》、《人海双珠》、《鹏程万里》、《莫负少年头》、《幽兰谱》等共计22个影片,在这些以家庭悲欢离合和男女情爱为主题的影片中,王丹凤扮演的几乎都是那种被侮辱、被摧残和被迫害的不幸女性形象和历经爱情波折的气质高雅的大家闺秀,银幕中不同的女主人公不尽相同的悲剧故事,牵动着银幕之外的无数观众的心,王丹凤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最闪光的著名电影明星,被誉为 “小周璇”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之后,当时由“华影”一家独揽电影生产大权的一枝独秀,立刻被许多在战后如雨后春笋所纷沓成立的新的电影制片公司所取代。在1940年7月,柳中亮、柳中浩兄弟俩联合创办的“国泰”影业公司在上海率先挂牌亮相,在此之前,柳氏兄弟关闭曾经创业的“国华”影业公司,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此番他们重整旗鼓,投资开拍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由杨小仲编导的《民族的火花》,杨小仲极力邀请王丹凤前来主演剧中的一个富有爱国思想的进步女教师的形象,这也是王丹凤在她主演和参演了25部电影之后,一改过去那种柔弱而不幸女性和形象姣美的大小姐的崭新戏路。这部进步影片是柳氏兄弟作为重定“国泰”之时的“开山之作”,由于该片内容首先符合和适应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所以一经献映,就立刻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于是,柳氏兄弟联合创办的“国泰”影业公司,在1945年到1950年期间,共拍摄不同题材和类形的影片多达40余部,其中既有进步的时事片、以抒情见长的文艺片、还有为迎合一部分观众的猎奇而拍摄的恐怖凶杀的惊险片,使他们的这家影业公司不但成为上海电影界的新宠,而且由于善意经营市场和懂得运行机制,而成为影业公司的一道最著名的品牌。
其间,王丹凤作为一位“芙蓉出水”的新星,可自由选择拍片,她从不与任何一家影业公司固定签订合同,所以,非常自主地在各影业公司相继拍摄了《终身大事》、《青青河边草》、《月黑风高》、《乱点鸳鸯》、《鸾凤怨》、《断肠天涯》、《无语问苍天》、《珠光宝气》、《夜来风雨声》等9部著名的影片,故享有当时上海电影界著名女演员中拍片最多的“高产女星”之称誉。
特别是让王丹凤感到万分欣喜的是,能与她昔日少女时代的“偶像”周璇、袁美云同时在同一部电影《红楼梦》中领衔主演,周璇扮演林黛玉,袁美云反串扮演贾宝玉,而王丹凤扮演的薜宝钗,一颦一笑,显示出一种大家闺秀的雍容与华贵,导演卜万苍之所以选择王丹凤,是认为她的年龄、相貌和气质最符合和贴近剧中人,这给起初总是担心与大明星配戏怕演不好的王丹凤信心大增。 1950年,王丹凤与陶金、刘琼、韩非等人,作为香港电影剧团的成员,前往广州进行慰问解放军演出。11月,王丹凤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上海,投入了新中国的怀抱。
此时,王丹凤与柳和清正忙碌着在筹备两人的婚礼。柳和清出身电影世家。父亲柳中亮与叔父柳中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共同经营上海国泰影业公司发家。以后柳中亮创业大同影业公司,柳和清完成学业后便帮父亲在公司打理业务。1951年元旦这一天,王丹凤与柳和清在相爱长达7年之久后,喜结秦晋之好。1月15日出版的《青青电影》杂志,特意用了整整两个版面的图文,完整报道了王丹凤和柳和清在上海逸园大酒店举行结婚典礼的详细经过。婚礼隆重而热烈,上海电影界的著名导演、演员和工商界的老板及朋友都亲临祝贺。
继而,王丹凤便重返影坛,在当年柳中亮独立门户创办的“大同”影业公司里,主演了新拍摄的影片《彩凤双飞》。这部影片由朱端钧等人编剧、潘子农导演,王丹凤和李纬、陈述演对手戏。在影片完成后不久,留守在上海的多家私营电影厂合并在一起,成立了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
随后,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又经过“公私合营”,全部归属于国营体制的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12月,王丹凤成为新成立不久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名女演员。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组拆分成立了“天马”、“海燕”、“江南”三个电影制片厂。江南厂开篇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由艾明之编剧、陶金导演的《护士日记》。这部影片在人们心目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由王丹凤扮演的那个年轻漂亮、积极向上的新中国第一代女护士的崭新银幕形象。
《护士日记》主要讲述青年女护士简素华为了服从国家建设需要,毅然离开上海,奔赴祖国边陲参加工业建设的故事。自从王丹凤拍摄电影以来,还从未扮演过这类新中国新女性的角色。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丹凤无论是在何时何地,都在认真仔细地琢磨着简素华这个角色。随后,她来到上海护士专科学校,访谈了好多即将毕业的护士。摄制组到包头钢铁厂拍外景的时候,王丹凤又自觉深入到一群青年女工中去,她从那些来自四面八方参加包钢建设的青年人中,汲取着塑造先进青年的营养。
影片中的一个特色,就是在其中适当加入了抒情化的爱情点缀,这是在当时一切强化政治要素、淡化艺术特点的非常时期,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点。
影片中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表现女护士简素华慈母般地哄着高昌平的女儿入睡时轻声哼唱的摇篮曲《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简单的词句,流畅的曲谱,虽然只是一首小小的儿歌,但是,由著名作曲家王云阶所作的乐谱用在这里却极为合适,歌词里的“小燕子”所表现和比喻的也正是像简素华这样一代有志的青年女护士。这首插曲是导演陶金为了从生活真实出发,符合护士身份,主动提出让王丹凤自己亲自演唱。以前王丹凤曾在几部影片中演唱过电影插曲和主题歌,而这次在现场拍摄时,王丹凤是从她心底里所发出来的一种最佳的情绪融合。影片公映以后,凡是看过电影的观众,都会情不自禁地从嘴里哼唱几句,收得了很好的效果。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首插曲不但得到了少年儿童们的喜爱,而且也成为在大人们间几十年经久不衰的经典歌曲。 1978年,王丹凤首先在参演的《失去记忆的人》中亮相,随后,王丹凤又与韩非、孙景路等老演员一起主演了喜剧片《儿子、孙子和种子》,并于1980年在峨影厂与项堃一起主演了《玉色蝴蝶》。从那以后,王丹凤便再也没有接拍电影,《玉色蝴蝶》也就成了王丹凤告别影坛的封箱之作。
王丹凤淡出影坛后,她没有休闲在家,更没有停滞不前。作为民主党派人士,她深入基层,参政议政。改革开放30年来,王丹凤从一个著名影星,成长为在上海政协和全国政协会议上频频亮相的社会活动家,一个促进友好往来的文化使者。
1985年1月20日,对于王丹凤和她丈夫柳和清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们俩应邀来到华盛顿,参加美国里根总统的就职典礼。
作为电影界人士,恐怕没有第二个像王丹凤夫妇那样受此礼遇。
1989年丈夫柳和清从上海电影制片厂退休,他只身赴香港,涉足香港餐饮业闯天下,在“美食天堂”之冠的香港独树一帜,崇尚素食,创办“功德林上海素食馆”,数年之后,居然奇迹般地大获成功。从一间小店发展到拥有香港铜锣湾和九龙尖沙咀繁华地段两间相当规模的素食馆。
香港的报纸如此评介“功德林”:别人开餐馆只管做生意,柳和清先生出身电影世家,又有夫人王丹凤作后盾,“功德林”就开得颇有文化修养,就连开列的菜谱都充满传统文化的气息。
按照中国的传统说法,结婚50年为“金婚”,60年为“钻石婚”,王丹凤与柳和清已经携手走过了58个年头,已经跨越“金婚”,向“钻石婚”迈进。
58年来,王丹凤无论是走红地毯,还是踏水车、踩秧田;无论是头顶光环的熠熠红星,还是下厂劳动的普通女工,柳和清与王丹凤始终是恪守相望,左右相随,忠于爱情,矢志不渝。 改革开放后,王丹凤申请去了香港,在那进而开了一家素食餐馆“功德林”,所用的食料,都是由中国民航专机每天从大陆产地空运去的,新鲜美味,色泽漂亮,生意红红火火,随后还开设了分店。据友人讲,去餐馆品味美食的顾客,最初大都是她昔日的观众,这些年逐渐扩大到崇拜她的海内外名流雅士和追星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王丹凤定居香港开饭馆,是她在人生旅途大方向上的最佳选择。由于操作成功,生意兴隆,“功德林”素食餐馆已经继铜锣湾之后,又在九龙尖沙嘴发展了一个新的分店。虽然选择退出银幕,定居香港。然而她仍怀念电影界中的旧朋故友,经常与在香港的电影明星李丽华、陈云裳、夏梦、龚秋霞等交往。1985年,她夫妇俩曾应美国总统里根的邀请,出席就职典礼,还特地访问了中国电影皇后胡蝶,一起合影,留下珍贵的纪念。
对于演戏,王丹凤已经是上海滩上功成名就的老牌影星,自1941年从影到1980年息影,王丹凤已经整整在银幕上塑造了54个艺术形象,成为大陆电影圈内无人可以攀比的高产明星。她16岁踏入银海、60岁下海经商,在电影界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现今,对于倾情浇灌的“功德林”,夫妇俩潜心研究首创了几百种素食配菜,从而扬名香港饮食界,这可以说是王丹凤另外一种成功和辉煌。
⑶ 那些故事片演员 苏秀
那些故事片演员(根据大家的回帖补充照片说明)
作者:苏秀 日期:2007.10.28
【作者简介】
苏秀 1950年9月考进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上海电影译制厂前身)。担任配音演员兼译制导演。1984年退休。
担任译制导演的主要作品有:《带阁楼的房子》《阴谋与爱情》《冰海沉船》《虎口脱险》《英俊少年》《远山的呼唤》《啊,野麦岭》《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以上三部曾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等400余部集。
担任配音的主要作品有:《第四十一》《红与黑》《尼罗河上的惨案》《华丽的家族》《为黛茜小姐开车》等300余部集。
舒绣文
绣文大姐和高博是最早来到翻译片组参加配音工作的,那是上海译制的第二部影片——《乡村女教师》(又名《桃李满天下》)。那时候我还没进翻译片组呢。他们才是地道的上海第一批配音演员。
舒绣文早在三十年代就进入了上海电影界,抗战时期,在重庆与白杨、张瑞芳、秦怡被称为影剧界的“四大名旦”。在著名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扮演“抗战夫人”王丽珍,那一段与陶金一起跳的探戈特别脍炙人口。她也是解放后,电影界全国仅有的四名一级演员之一(另外三人是:赵丹、白杨和金焰)。她的头上罩满了光环,但是她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大演员做派。我们这些刚进入电影界的晚辈,也跟着高博、韩非“绣文儿长,绣文儿短”地叫她,她也不觉得我们没大没小,而且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地跟我们聊天,甚至跟我们讲她初恋的故事。后来我跟她一块配过《安娜·卡列尼娜》和《母亲》。她配母亲,韩非配儿子,我配儿子的女友。那是高尔基笔下一位革命的母亲,她在广场上演讲,激昂慷慨,号召大家起来反抗。我在录音棚中看她录音,感觉她并没有声嘶力竭地叫喊,可是全片鉴定的时候,却觉得她的感情特别到位,又有力度,让我领略了什么叫“举重若轻”,也让我明白了,感情不到位,不能以喊叫代替激情。
其实,配音演员归根结底也是演员。演员需要解决的问题:理解人物、塑造人物、掌握人物的节奏,都是一样的。所以,很多好的电影演员,第一次参加配音,就能担任主角,像舒绣文、高博、卫禹平、孙道临以及后来的程之、林彬和中叔皇等人莫不如此。
我们在配《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恰巧电台请她去广播一篇什么作品,拿了三十元稿费。她非常高兴地要拿这笔钱请大家去吃西餐。那时,电影局对门有一家叫“宝大”的西餐馆,每份大菜一元,包括一盆汤,一道菜和一些面包、果酱、奶油之类。而且,每天的主菜是不同的,有一天是“罐焖鸡”,我们还特意选了那一天去的宝大。
吃过“宝大”之后,大家既觉得玩得非常开心,又觉得应该还请绣文一次。于是,说好了每人烧一个菜,到绣文家去聚餐。那天都有谁参加,吃些什么菜,我已经全不记得了,只记得下着很大的雨,我和邱岳峰是合乘一辆三轮车去的。
孙道临
他应该是来我们厂最多的,也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从1950年的《列宁在1918》中的捷尔仁斯基,到1958年的《王子复仇记》中的哈姆雷特、《白痴》中的梅斯金公爵,再到1976年的《基督山伯爵》,差不多将近三十年。当然,他的王子是众人交口称赞的,而我则更喜欢他配的梅斯金公爵。他的梅斯金那么善良,那么单纯,道临的声音一点不华丽,一点不张扬,简直单纯得像个婴儿。我甚至觉得,这个角色天底下没人能比他配得更好了。
他在“文革”中担任译制导演的好莱坞影片《春闺泪痕》,我有幸被他选中配女主角伊丽莎白。那是一个与我以往所配的角色很不同的人物。她贤淑、温柔,她的丈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那时她已怀孕,得到她的公司老板无微不至的照顾,后来嫁给了他,儿子也不知道父亲不是亲生的,一家人非常幸福。及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儿子要去参军,母亲由于曾经失去丈夫,坚决反对,父亲则是支持儿子的。这时,丈夫却领来了一位从国外回来的客人,这个残疾的中年人,就是伊丽莎白“阵亡”的丈夫。原来他一条腿残疾后,不愿连累妻子,竟谎称自己阵亡了。没想到,二十年后,又闯进了妻子的生活。伊丽莎白要与前夫相认,并希望儿子也与前夫父子相认,却被前夫断然拒绝了。他不愿破坏伊丽莎白现在的美满家庭,他说:儿子第一次失去父亲的时候,他还没生出来,不能让他再一次失去父亲。我配的角色一般都是个性很强的人物,很少有这种“缠绵悱恻,柔肠百转”的类型。感谢道临给我这样一个改变戏路的机会,可惜这部影片也没上演过。
我和曹雷都可以说是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我们这两个音乐的门外汉,居然敢去染指音乐广播剧。她写了讲述“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生平的《播种欢乐的人》,又写了关于柴可夫斯基的故事《柴可夫斯基》。她自己要扮演其中的主要角色,于是请我去做导演。而我们竟然想到去邀请孙道临做男主角,他也竟然同意了。
不过,我们再大胆,音乐方面的事也不敢随便瞎写,因此一有问题便去请教音乐学院的谭冰若教授。那天,曹雷先到我家找我,再一起去谭先生家。她看见我书架下面放着一套金光闪闪的茶具,就问:你哪来的这么一套花里胡哨的东西?我说是广东的朋友送的。那时正是广东经济开始腾飞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与广东沾边为荣,讲话也操着一口广东腔。这使我们很反感,就把气撒在广东人身上了。我说广东人能有什么审美观点?不过是土包子发了洋财。她说就是嘛,好好的牙齿非要去镶个大金牙,带个金链子,像抽水马桶上的链子那么粗……
我家离谭先生家大约只有两三分钟的路,我们一路走一边还在编排广东人如何如何,一直到谭先生家还在说个没完。谭先生说:“你们俩客气点好不好?我就是广东人哪。”我们赶紧说:“你不算,你不算,其实好多广东人都不那样,我们说的那种广东人,不包括你们。”好在谭先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那时,真不知天高地厚啊!
林彬
林彬比我大几个月,比赵慎之小几天,所以老赵一直用越剧里宝玉叫黛玉的腔调管她叫“林妹妹”。她是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来我们厂配音的。她台词好,声音好听,抢了我们好多主角戏。如:《生的权利》《第十二夜》《生活的一课》《第六纵队》等等。虽说如此,并不妨碍我们成为好朋友。从五十年代到“文革”,她几乎就是我们厂的人。配《罗马之战》的时候,我们一起加班,一起住,一起吃桃子,不分彼此。还记得配《罗马之战》时,陈叙一要求我作为女王要端庄、沉稳;曹雷要刀子嘴;林彬作为拜占庭皇后,老躺在睡榻上接见使节,让她用毛边嗓子说话。当年,我们配出来的人物色彩是各不相同的。可惜后来出的碟片中,大概缺失了中低音,我们之间不同的声音造型已然荡然无存了。
还记得,1976年有一部英国影片《铁道儿童》,其中的主角,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一般来说,应该是刘广宁的戏,但是小刘不知为什么不在厂里。而那时丁建华刚来厂几个月,还没配过主要戏。因此,演员组就有两种意见,一是主张大胆起用小丁,认为尽管她没配过主要戏,但是从她配的一些群众角色中,可以看出她有很大潜力。另一种意见认为,这样做完全没有把握,是拿工作冒险。最后导演伍经纬采纳了第一种意见,决心起用小丁。为了确保影片质量,还委托林彬全程为小丁保驾。从对口型起,林彬就时刻和小丁在一起,帮她找口型,分析人物,帮她排戏,直到陪她进棚录音。
除了戏配得好,她还有一手烙饼的好手艺。我烙的饼,新鲜的还可以,第二天就变硬了。可她烙的饼,一直不会变硬,于是大家约好,几个女同胞一块到我家去,让她现场操作,好把她的绝活学来。我们一边看她做,一边听她讲,至今我都记得那些要领:什么温水和面:顺着一个方向擀:烙好一面再翻,不要反复翻……可我始终没学会,我烙的饼还是没她烙的好吃。
前年,上海影协为大家过生日,我问老赵“林彬去不去?”我说她去我就去。那天她说,她是为我来的。我说以后常通通电话吧,她说光通通电话怎么行,我们得聚一聚。可是,又差不多两年了,我们还一次都没有聚会过。转瞬间,大家都已届耄耋之年,想聚会一次也不那么方便了。
康泰
五十年代末期,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曾经风靡一时,后来,听说小说要搬上银幕,大家除了对小说女主人公林道静将由谁来扮演特别关心外,其次,就是在猜测会由谁来扮演那个令女主人公一直倾心的革命青年卢嘉川了。谁将扮演这个英俊潇洒而又革命意志坚定的可爱人物呢?这份荣耀最终落在了上影演员康泰身上。《青春之歌》公映之后,扮演林道静的谢芳和扮演卢嘉川的康泰都在一夜之间大红大紫起来。接着他又和秦怡主演了《摩雅傣》。
康泰在“文革”时也曾多次来我们厂配音,在《战争和人》的二、三集中,我配伍代由纪子,他配由纪子情人青年军官拓植。在《罗马之战》中,他配一个歌特王国的枢密院大臣,后来的国王。他为人随和,毫无心计,脾气又好,哪怕跟他开很过头的玩笑,他也不会生气。
有一次,他到我家来玩,一进门看见我的厅里放着一架钢琴,立刻兴高采烈地说:“哦,你家有钢琴,我唱一个吧。”
我们演员组有些人,专门对康泰精心策划了一场恶作剧。我原以为是些坏小子干的,后来才知道,赵慎之才是主谋。因为康泰经常吃她抽屉里的糖,还特别得意。他们把夹心糖的夹心挖掉,把一小条肥皂塞进去,然后包好。等康泰在场的时候,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糖来撒满一桌子,让大家来抢,故意把那块特殊的糖留给康泰。康泰吃到最后说:“这块糖的味道怎么那么怪呀?!”没有人接他的茬,也没有人笑。他们这样欺负老实人,可真作孽呀!
⑷ 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韩非主演的电影
《夜深沉》(1941) 《玉碎珠圆》(1941)
《乱世风光》(1941) 《教师万岁》(1944)
《终身大事》(1947) 《太太万岁》(1947)
《艳阳天》(1948) 《悬崖勒马》(1948)
《人尽可夫》(1948) 《珠光宝气》(1948)
《哀乐中年》(1949) 《荡妇心》(1949)
《血染海棠红》(1949) 《花街》(1949)
《说谎世界》(1950) 《方帽子》(1950)
《花姑娘》(1950) 《误佳期》(1951)
《不知道的父亲》(1951) 《禁婚记》(1951)
《江湖儿女》(1951) 《神·鬼·人》(1951)
《一板之隔》(1952) 《中秋月》(1952)
《斩断魔爪》(1954) 《两个小足球队》(1956)
《幸福》(1957) 《小康人家》(1958)
《油船火焰》(1958) 《林则徐》(1959)
《聂耳》(1959) 《乔老爷上轿》(1959)
《香飘万里》(1959) 《女理发师》(1962)
《锦上添花》(1962) 《魔术师的奇遇》(1962)
《阿诗玛》(1964) 《血碑》(1964)
《儿子、孙子、种子》(1978) 《她俩和他俩》(1979)
《傲蕾·一兰》(1979) 《见面礼》(1980)
《子夜》(1981) 《金钱梦》(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