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重生井冈山红军战将

重生井冈山红军战将

发布时间:2024-04-14 17:23:50

㈠ 井冈山电影电影简介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向南转移,途中遭到敌人的袭击,部队损失惨重。随后在决定部队去向的问题上,领导内部产生了很大分歧。

最后毛泽东的意见得到大多数同志的支持,部队继续向南转移。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后,毛泽东对剩余部队进行了及时的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为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扩大革命队伍,毛泽东提出应争取袁文才和王佐等地方武装势力。在此问题上,余洒度等第一批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又与毛泽东产生了分歧,余洒度等人以去省里汇报为名逃离井冈山。

毛泽东以诚相待,终于取得了袁文才的信任,毛泽东的部队驻进了茅坪,毛泽东由此找到了知音贺子珍。为进一步巩固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一方面继续争取王佐,一方面派何长工去省委汇报,寻找南昌起义失败后南下的朱德部队。

很快王佐接受改编,加入了工人农革命军,壮大的队伍初战告捷一举拿下了新城。但在此时,省特派员周修明却责令部队改路去支援湖南暴动,还错误地传达省委指示,开除了毛泽东的党籍。

不得已,毛泽东一面去中央申诉,一面出兵湖南。结果,军队遭到惨痛的失败,也丢掉了后方的根据地。毛泽东气愤不已,再次回到井冈山,经过浴血奋战,毛泽东与朱德的部队终于1928年4月28日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1)重生井冈山红军战将扩展阅读:

井冈山红色文化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㈡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奋斗岁月之四:历经艰险再重来,不舍离别井冈山

上回链接:毛泽东在井冈山的奋斗岁月之三:朱毛会师,智勇双全,星火燎原

1928年4月至7月,在毛泽东和朱德的领导下,红四军接连取得了多次胜利,井冈山根据地生机勃勃地进入了全胜时期。 然而,正如月满必亏一样,盛极一时的井冈山根据地迎来的一次较大的打击。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湖南省委多次遭到破坏,到1928年4月,工作终于恢复正常。5月,省委机关迁到安源,离井冈山仅有5天路程,同井冈山的联络便十分紧密起来。 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是宁迪卿,简单来说,是一个“左”倾 冒动 主义路线的积极推动者。

5月,湖南省委给毛泽东、朱德的信件中,不切实际地让他们去湖南发展,并希望他们毫不犹豫地执行。

对于湖南省委的指令,毛泽东十分的为难,他已有过奉湘南特委之命进军湘南,而使根据地遭受沉重损失的事情。但此时他已经非常清楚了,便致信,详细陈述不能冒进湖南的理由。

1928年7月中旬,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军队第一次向井冈山发动联合“会剿”,红四军分两路进行反击。湖南省委巡视员不顾毛泽东反对,一味坚持要执行省委的命令,趁毛泽东不在的机会,附和红二十九团(主要为湘南农民)思乡心切,不习惯山上艰苦的生活的情绪,并裹挟着二十八团,把大队带向湘南去了。

毛泽东知道后,非常着急,认为那里“敌人太强大,去了必然失败。”但是二十九团去意已决,二十八团也被迫一起南下。

红四军这两个团到湘南后,先胜后败,二十九团人员便不听指挥,自行分散回乡,此团便溃散了。余下的人员编入二十八团,撤到广西东部了。

国民党军趁红四军主力不在,发起猛攻,攻占了边界一些地区,焚烧房屋,屠杀人民,湘赣边界受到了严重摧残。土豪劣绅乘机报复。当时流传一个口号:“农民分田,地主割谷”。真是太让人难过了。 这次惨痛的教训,史称“八月失败”。

胜败是兵家常事,将领的高下关键看其对待失败时的态度。 刘邦与项羽的战争,刘邦可谓屡战屡败。一般人可能就灰心了、放弃了,而刘邦的态度却是屡败屡战,终于凭借自己的坚韧不拔,上下同欲,用时间和智谋,消耗掉了项羽的锋芒,最后一战而胜。

毛泽东之于刘邦,坚韧不拔之心是有过而无不及的。 毛泽东更像是刘邦和他的谋臣、武将的合体,八月的失败,虽然不是因他的错误,然而造成的影响,确是实实在在的,但和以前乃至以后的一些军事挫折一样,军事的打击从未有损伤过他的信念,反而成为他不断总结反思的最好素材。

经历“八月失败”后,毛泽东整顿组织,军队训练也有进步,取得了三战三捷,收复井冈山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打退了国民党敌军的第二次“会剿”。期间,国民党军队有两个营的军队起义,加入到了红四军队伍。 井冈山根据地的颓势被一举扭转。

在反“会剿”的战斗中,返回井冈山根据地时,毛泽东了解到红军战士因为饥饿,偷吃了农民在地里的苞米,就通知部队停止前进,就地进行纪律教育。 临走前,他还在地里立了一块竹牌,上面写道:因为我军肚子饿了,为了充饥,把你的苞米吃光了,违反了纪律,现在把两元钱(光洋)埋在土里,请收下。

这比三国时,曹操带军经过麦田,命令不许一人践踏,而曹操所骑马受惊毁坏麦田,后“割须代首”的现场教育,还要震撼人心。这不仅仅是体现了爱民之心,还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一支有远大志向的队伍,没有铁的纪律,是绝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井冈山斗争,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它是新革命试验田,它是人民军队的培育场,也是培养毛泽东军事天才的最初摇篮。 在那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经历过痛苦,也拥有过喜悦,它们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井冈山根据地是革命的摇篮,但是也有其弱点。 首先,井冈山太贫瘠了。 其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但付出的代价是土地过于狭小而贫瘠,养不活太多的人。朱毛会师后,人口激增,加上敌人的反复围剿和经济封锁,军民的生活极端困难,很多时候都要饿着肚子。 其次,井冈山战略纵深太窄。 井冈山位于西边的湘江和东边的赣江之间,南北难以发展,军事上的回旋余地太小了。这两个缺点,在初期的时候表现还不明显,在红军发展壮大后,就越来越暴露了。

这个地区作为一个后方是可以的,从战略发展观点来看,作为大发展的基地不够理想。——粟裕

促使红四军离开井冈山的导火索是国民党敌军的疯狂“会剿”。井冈山的恢复和发展,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统治高层, 蒋前所未有地调集了3万大军,经过两个月的准备,企图一举消灭红四军。

针对严峻局势,毛泽东主持联席会议,决定由袁文才、王佐带领一部分军队,留守井冈山。毛泽东、朱德带领主力出击赣南(江西南部),以吸引大部分进攻井冈山的军队。 会上,把这种做法叫“围魏救赵”。

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带着一些不舍和眷恋,就这样朝着广阔的赣南地区进军,朝着未知的征途迈进了。

毛泽东对井冈山的感情是很深切的,一直念念不舍,愈到晚年愈是魂牵梦绕。为此,他写了很多诗词,寄托 情感 。

欢迎关注、转发!也同样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良知堂, 我们一同学习,共同进步!

㈢ 重生到长征时期当红军的完结小说

1、《重生之铁血八路刘华》作者:574981

内容简介

一名二十一世纪的现役军官,再一次意外中,重生到了一名在东征战场上受了重伤的红军连长身上。从此,他履行了这个叫做张华连长的职责,从红四师十团特务连,到115师686团特务连,一直脱离主力部队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带着部队从弱小到强大,自己也从一名连长在经过抗大的学习以后,成为了分区司令员,就连远在延安的主席,也因为他辉煌的战绩而亲自接见.........

2、《抗日之铁血军魂》作者:长风

内容简介

徐文,共和国最强特种部队,天狼突击队第3任队长,因在非洲营救受困侨民而牺牲,意外魂穿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红旗不倒,冲锋不止,血不流干,抗战到底...

3、《重生之红星传奇》作者:豫西山人

内容简介

一寸山河一寸血,历史都是血写成!国防大学研究生刘一民,在奥运安保值班时,与恐怖分子同归于尽,重生于红军长征的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战场。

4、《抗战之红色军神》作者:我是我的国王

内容简介

他,天之骄子,将门之后;他,连车带人穿越到了1934年末的闽西,重新点燃红色火焰;他,受到上天眷顾,金手指开得爽歪歪……于是,老蒋郁闷了,小岛国灾难降临了,列强终日惶惶不安……

5、《红星闪耀中华》作者:二两酒量

内容简介

一个小人物穿越到红军苏区时代,和红军一起成长。嘿嘿,我脑海里是没有技术,没军事才华,没关系,但我能升级,打仗得功勋换武器。

阅读全文

与重生井冈山红军战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神秘世界历险记大电影1 浏览:676
4k资源电影 浏览:132
二战电影战争与回想 浏览:388
电影五鼠闹东京在哪里拍摄 浏览:964
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班真实经历 浏览:686
免费看永无止境电影 浏览:462
两把半圆刀是什么电影 浏览:537
两个哥斯拉的电影天堂 浏览:924
电影鬼胎手机免费看 浏览:744
爱情来的时候微电影 浏览:541
电影2020下架的在哪里看 浏览:876
播放动作战争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947
记得我电影完整版观看西瓜 浏览:676
做个电影网站APP 浏览:827
ck手机电影网伦理 浏览:292
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改为反问句怎么写 浏览:405
世界公认十大感人励志电影 浏览:534
关于怪兽的一系列恐怖电影 浏览:939
手机拍摄电影特效软件 浏览:119
黑街主题歌的电影 浏览: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