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電影天堂的張望的教育意義

電影天堂的張望的教育意義

發布時間:2025-04-11 04:22:28

Ⅰ 如何評價電影《天堂的張望》

《天堂的張望》是一部描述貧窮與疾病的作品,它深刻地揭示了現實社會中窮人家的孩子得不起病的殘酷事實。電影通過大量鋪墊張望家庭的貧困,向我們展示了窮困家庭面臨的困境,展現了父母為救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電影下半部分講述的是張望在醫院的故事,以及她最終因無法找到匹配的骨髓而離世。這部分是全片的高潮,也是最催人淚下的部分。張望在離世前的舉動,將愛和希望傳遞給他人,使全片的主題更加鮮明。

張望的演技令人印象深刻,她對生命的執著和對他人無私的關懷,深深打動了觀眾。電影中的每個角色都充滿愛心,他們的善良和溫暖,與張望的病情形成了鮮明對比,使觀眾的情緒波動達到了高潮。

雖然電影在製作上可能略顯粗糙,但在情感表達上卻極其深刻。它向我們展示了人性的光輝與溫暖,以及在困境中仍能傳遞的愛與希望。電影的結尾雖然令人遺憾,但張望留給世人的愛與希望卻永遠存在。

《天堂的張望》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它以真實的故事為背景,展現了人性的善良與溫暖。雖然它可能不是最華麗的電影,但它以簡單而深刻的方式,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希望更多人能夠看到這部作品,從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貴與人性的美好。

Ⅱ 《天堂的張望》:世上最難治的病是貧窮,世上最溫暖的是善良

電影《天堂的張望》傳達的核心信息是:世上最難治的「病」確實是貧窮,而世上最溫暖的是善良

Ⅲ 電影《天堂的張望》觀後感

《天堂的張望》觀後感:

伴著潸然淚下,我看完了電影《天堂的張望》。我們不能因為別人給過我們冷漠,就讓它成為我們行善的絆腳石。世界因為我們的美好而運轉,我們因為世界的美好而幸福。

美麗可愛的雲南女孩張望,在很小的時候被父母拋棄。善良的張國華將她撫養,和她相依為命。他們渴望希望,所以為這個女孩起名張望。張望小小年紀做飯收拾家務,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要挑著燈自己走山路去學校。

貧寒的家庭讓她從小就知道擔當,她賣水果,她要學畫畫,她像一個大人一樣,想要賺錢養家,想要改善家裡的生活。生活的不易,讓張國華的手藝沒有施展的空間,讓他沒有錢可賺。他們的生活始終掙扎在貧困中。

可這么善良、品學兼優的小張望,卻不幸患上白血病,可遇到了很多好心人——漂亮的護士姐姐小夏,和藹可親的劉霞醫生,文雅的王小月記者……她們就是每個人在困難面前遇到的希望般存在的人,還有村民,把裹了里三層外三層的珍貴的鈔票捐出來……輿論的導向,春風化雨的滋潤,讓更多平凡的人感動——失范的姑娘有了彌補的機會。

欠錢不還作的老賴會被善良傳染,他內心也有脆弱的角落;為富不仁的大富,終究被同情心激活的兒子裹挾……通訊的發達,讓這大山深處的呼喚,徐徐發散到世界各個角落,更多善良的人解囊相助,滴水成海。

小張望的賬號有了超出預算很多的錢,她有希望治好病了。可偏偏在這時,大家彷彿擁有的希望卻再一次的澆滅。本來已經可以為小張望做骨髓移植手術,可是在與病魔的抗爭中,終究還是被病魔打敗了。

她獲得的捐款,剩下的餘款資助了其他需要的人,她的眼角膜幫助了與她有緣的幸運者,而她那顆純潔的心靈,發出來的火熱的心聲——「我願做個善良的人。」打動了無數世人。

有人曾說過,活出生命的價值,就是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付出自己的愛心,這就是生命的意義。世間最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冷漠。世界有愛,世事滄桑,我們不能去預料將來發生什麼,但是我們要相信希望的存在,我們可以去改變它,命運掌握在每個人手裡,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一顆善良的心,世界就會更加美好。

Ⅳ 觀《天堂的張望》有感

席慕容說過:「貧窮不是羞恥,富貴也不是罪惡,粗茶淡飯與錦衣玉食也沒有太大的差別,只要我們有愛,孩子們就會有笑容。」

這部電影就很好的詮釋了這個道理,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關心每個人的大愛。

故事的主人公—張望,原本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雖然原生環境不富裕,但卻依舊知足常樂,以良好的心態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她才只有七歲,小學一年級,每次考試都能得滿分。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孩,她患上了急性白血病,治病需要很多錢,還需要骨髓移植。

她的養父,一個善良老實的中年男人,為了女兒的病,操碎了心。他當初收養張望的時候,就沒想過再拋棄她。就算自己能力不夠,只能去借,也不能把女兒交給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但是三十多萬,不是這個家庭能夠承受的,他四處去借,挨家挨戶地磕頭,尊嚴掉了一地,只想著能夠多借一點。但是這個村莊也不夠富裕,就算如此,四處借下來,也不過一萬出頭,離治病所需要的錢還差得很遠。走投無路的男人想過去搶,去打劫,甚至想過去死,但是他不能死,他死了,就沒人給女兒治病了。

還好,有一位名叫小月的記者,得知了張望的病情,將她的故事寫成了報道,發表在報紙上,呼籲全社會的好心人捐款,幫幫這個可憐又堅強的女孩。

在治病的過程中,她知道自己的病很嚴重,而且需要很多的錢,於是背著爸爸寫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自願放棄治療」這六個字。面對重大疾病,面對家庭貧困,估計成年人都很難做出這樣的決定,她卻如此乾脆果斷。放棄治療就意味著回家等死,這是怎樣的勇氣?這是怎樣的堅強?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有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張望,了解張望,關心張望,幫助張望……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的好心人,在溫暖與冷漠之中,選擇了溫暖,願意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人。

可是直到最後,張望也沒有挺過這個難關。她臨死前,躺在病床上,對著她的醫生媽媽說:「我死後把我的眼角膜捐給醫院的小哥哥,再把別人捐給我的50萬元捐給醫院里的其他患白血病小朋友。」我再一次淚如泉涌。張望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想著去幫助別人。願意盡自己所有的努力去善待這個世界。

倘若換成我們,可以做到如此嗎?捫心自問:我們真的關心身邊的人嗎?面對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我們可以做到毫無保留地去幫助對方嗎?僅僅憑借愛心,可以救助很多人,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這是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Ⅳ 如何評價電影《天堂的張望》

評價:

今天中午我和我的爸爸媽媽觀看了天堂的張望這部電影,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受益匪淺,因為我從中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我們在遇到困難時,要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我們要有一顆善良的心等。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名叫張望的小女兒,在賣蘋果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阿姨的臉,那個阿姨反手就是一把掌,導致張望流了很多鼻血。可是張望卻沒有怪那個阿姨,而是在自責自己不小心碰到了那個阿姨的臉。只見鼻血越流越多,到大城市的醫院一檢查,張望得了急性白血病。

聽到這兒他的父親很著急,但是又沒有錢去給她治。於是他就到處借錢。但是實在湊不到錢就放棄了治療。後來因為好心人的幫助,讓張望有了錢治病,可是沒能治好張望還是去世了。在張望去世之前,他在作文本上寫了想對小月阿姨說的話。

看到這兒的時候,我的淚水不禁從我的眼睛裡流了下來,雖然張望得了急性白血病,但是她堅持要帶病考試,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從中我明白了,學習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不能靠別人。

雖然張旺家裡很窮,但是他考試的時候兩門都是100分,而且他兩個月都沒有上學,他在電影里說上學期「我」預習過這學期的課本(這就是她自學的成果)。從這句話我可以看出,張望是一個很好學的女孩。

電影結束了,淚水打濕了我的衣服,但是我從中感知到了她的堅強樂觀精神,我心疼她所有的經歷。

一部這么好的電影真的會影響人很深,電影是生活的真實寫照,偶爾閑下來看一部好電影,豐富一下自己的感情!

願世間沒有疾苦,我們都能逃脫病痛的折磨;願我們珍惜眼前人,珍惜所有感知到的美好;張望希望你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快樂幸福。

Ⅵ 《天堂的張望》觀後感(3)

    張望——這個從小被遺棄的孩子,年僅七歲!然而,就在她最需要關愛的時候 她就將別人給予自己的關愛又給予給了別人:他去世後 將自己的眼角膜捐給了一位眼角膜壞死的小哥哥,而她治病剩餘的54萬元,則分給了七個患白血病的孩子。在電影中,她還用錢資助學校擴建,回報給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們……這一切都是我們同齡人難以想像的,難以做到的。

  從張望做手術,咬著牙,沒有留下一滴淚,可以看出她的堅毅勇敢;從她認真畫畫的模樣可以反映出她孜孜不倦的內心;從他住院也要考試可以看出她對學習的熱愛以及對生活的追求;從她的那篇小小的遺書可以看出他回報給社會的無私大愛……這就是她——張望,天堂的張望!

  電影中的最後一幕,是那個曾經扇了張望一巴掌的女人,正在張望的墓碑前面對著巍巍的青山而做出的懺悔。她到底是不是張望的親生母親?或許這已經不重要了。相信,張望的眼睛一定會在天堂凝視著我們……

閱讀全文

與電影天堂的張望的教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戰二戰的愛情電影 瀏覽:686
稻草人的黑夜電影在線完整版觀看 瀏覽:316
如何往安卓手機里拷貝電影 瀏覽:369
關於誠信的微電影 瀏覽:748
達叔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1000
有一個胖女人郵差是什麼電影 瀏覽:613
旅行微電影 瀏覽:422
求一部電影不正規安么電 瀏覽:593
電影票預售怎麼使用 瀏覽:857
金城武泡麵變電影片段 瀏覽:762
天才車手還債電影完整版 瀏覽:435
蠟像館魔王電影天堂下載 瀏覽:675
四大家族全集電影粵語 瀏覽:732
神馬影院愛情的電影 瀏覽:924
限制級微電影合集 瀏覽:4
生死情緣電影在線 瀏覽:389
西方電影史時間線 瀏覽:927
美國隊長哪一部電影 瀏覽:404
007最後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87
一部說收債的電影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