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電影天堂荊軻刺秦

電影天堂荊軻刺秦

發布時間:2025-02-10 05:12:53

1. 求一些中國古代背景的電影,比如《神話》,《劍雨》這種帶有浪漫情感故事和精彩劇情的

超級推薦葛優演的老電影叫《秦頌》,那真是盪氣回腸,很有你要的感覺。講的是高漸離與秦始皇的故事,重建穿插了始皇帝統一中國文化的野心,這個武器就是《秦頌》,由高漸離來作曲,又穿插了高漸離與公主雍的戀情,以及最後的刺秦,整部作品台詞很莎翁,對歷史的見解很爽快,征服六國不難,征服六國人心難的見解實在以前未聞!實在是如今少有的片子了!
老謀子《古今大戰秦俑情》,名字拗口,劇情也很神話!您要感興趣就看看吧!
《荊軻刺秦王》,好傢伙,這片子絕對稱得上史詩巨作,就是——人物太瘋狂,絕對顛覆你的以往。不論是嬴政,嫪毐,荊軻乃至以前那個悲憤而略帶文雅的燕太子丹,全都變得因為生存的威脅而歇斯底里。名家大腕齊聚,說都說不完,當年秦宮影視城剛建立就拍得這片子,提問者您要是喜歡哈姆雷特最後一幕的氛圍的話,這片子是個不錯的選擇。
《馬可波羅》義大利拍的,小時候看的小人書,如痴如醉,後來看的定影。您現在可能下不到了,得買。非常長,得有兩小時以上。裡面中國人好多是日本人演的,但是劇情真的好,倒敘,一上來就是打仗,馬可波羅被俘虜,遇到作者開始口述——從父親叔叔回家,到重整家業嚮往中國,再到和父親叔叔來到羅馬,覲見教皇,傳達忽必烈皇帝的口信,結果教廷傲慢,不得不舌戰群儒,一番大義凌然把那群歐洲短視眼們嚇呆了【這特精彩】,然後教皇給了聖油又派了兩名教士,可惜他們認為馬可波羅父親是個大騙子,羅馬很腐敗,馬可波羅聽父親講了中國的皇帝和朝廷,更加嚮往,恨不得立刻起程,到這個人間天堂去。這是上部
路上,經過沙漠,遇到沙暴【那個年代啊,拍得太好了】,險些喪命,多虧遇到游牧部落,獲救。誰知看到十字軍屠殺無辜的部落,馬可波羅心生厭惡,兩個教士卻叫好,大家關系更差了,誰知又路過元朝與花刺模交戰的戰場,有蒙古軍隊失敗的屍體,兩個教士忍無可忍,大罵騙子,怎麼勸都不聽,堅決回去,影訊全無。三人無法,只得前進。終於到了元朝,忽必烈很喜歡這三個色目人,委以官職,還在宮廷宴會上結識了太子金。誰知此刻國家混亂,與南宋的戰爭日趨殘酷,馬可波羅親眼考到蒙古軍隊屠城,強搶民女,逼死了自己的漢族朋友和他的愛人【這點很曲折,馬可波羅的朋友揭竿而起,可是他的愛人已經自盡,隨後他也自殺,馬可波羅無能為力,很復雜,真難講,總之很感人】,這讓他對中國的皇帝感到了一絲可怕。這是中部
最後一部太悲慘了,我不忍細講,先是南宋破滅,皇帝太後歸降,抵抗派崖山投海自盡。接著呂征日本不勝,死傷無數,慘不忍睹。太子金與父親關系不和,癲癇病越加嚴重,在狩獵時發作,忽必烈要滅口知情者,最後聽說此病並非天譴,饒了馬可波羅一命。接著蒙古叛亂,貴族自相殘殺。最後文雅優秀的太子金終於不治身亡,離開了他永遠無法融入到權力朝廷。到這里,馬可波羅人間天堂的夢想破碎了,蒙古貴族之間的仇恨與殘殺,不同民族之間的血淚史,漢族人的仇恨,國家強大的曇花一現,一切一切都讓他希望葉落歸根,回到威尼斯,回到故鄉。終於借公主出嫁,陪伴回歐,這里有一段忽必烈人老體衰,讓馬可波羅扶他上馬的劇情,感人,感人啊!他懷念草原和父親成吉思汗,懷念兒子和單純的生活,讓人落淚。至此與第一部銜接,通篇結束,好片子,您值得一看。
都是些老片子了,但很經典,看提問者興趣盎然,還可以多交流!呵呵,一個好電影絕對像一部名著,當然一部爛片可能還比不過一本期刊。

2. 中國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過那些獎

截至到2019年5月6日,中國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委會特別大獎、特別技術獎、金棕櫚獎、最高綜合技術獎、最高技術大獎,獲獎影片及時間如下:

1、《楊貴妃》

1962年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改編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主要講述楊貴妃深得唐明皇的寵愛,貴妃之兄楊國忠憑妹顯貴,位居丞相,卻因為貪贓枉法,引起軍民共憤。最終貴妃走到梨花樹下投繯自盡,整部電影相當悲情。

2、《俠女》

1975年胡金銓執導的《俠女》奪得第28屆戛納電影節最高綜合技術獎。該片根據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中同名小說《俠女》改編,講述明代書生顧省齋為了妻子,與東廠交鋒對決的故事。《俠女》的武俠題材、戲曲美學和東方思考的完美結合,被後世的武俠電影模仿與借鑒。

3、《霸王別姬》

1993年陳凱歌憑《霸王別姬》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這部電影可謂是華語電影巔峰之作,至今無電影可以媲美。該片改編李碧華的同名小說,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4、《戲夢人生》

1993年侯孝賢執導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它是一部記實性電影,以李天祿前半生的生活經歷為敘事主線,李老本人的口述回憶與拍攝重塑的場面相互穿梭交織,以李天祿的個體經歷呈現出台灣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間的歷史風貌。

5、《活著》

1994年張藝謀執導的《活著》獲評委會大獎。這是一部關於近代中國史詩的電影,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電影和原著比較起來,基本接近於原著,也算是華語電影的一座巔峰。

6、《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1995年張藝謀執導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講述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鄉村少年水生來到上海灘投奔六叔,被安排伺候歌舞皇後小金寶所引出的黑幫悲情故事。也是張藝謀把文藝元素和類型片融合得更加成熟的一部。

7、《春光乍泄》

1997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泄》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影片講述了一對同性戀人前往南美遊玩,因迷路都留在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結果卻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而分手的故事。這部電影無論從鏡頭、情節、主旨、美感都運用到了極致。是王家衛最有水準的一部電影

8、《荊軻刺秦王》

1999年陳凱歌執導的《荊軻刺秦王》獲第52屆最高技術大獎。該片講述了公元前三世紀的中國,雄心壯志的嬴政如何統一天下,而不惜鏟除一切阻礙,最後建立空前帝國的經過。《荊軻刺秦王》中,陳凱歌把那個時代的歷史,很藝術地搬到銀幕上,算是對歷史的敬畏。

9、《鬼子來了》

2000年中國導演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獲第53屆評委會特別大獎。影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影片反映了中國人忍讓但堅韌不拔的性格。

10、《花樣年華》

2000年,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獲第53屆特別技術獎。此片由王家衛自編自導,改編自劉以鬯的《對倒》,講述了一個關於遷徙的愛情故事。《花樣年華》被稱為一部懷舊經典的電影。

11、《一一》

2000年楊德昌執導的《一一》奪得最佳導演獎。這是一部刻畫出家庭親情及生命意義的電影。本片主演講述了簡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軌跡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也是楊德昌遺作。

12、《青紅》

2005年由王小帥執導的《青紅》獲第58屆評委會大獎。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親認定遷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於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女兒,因此扼殺了青紅人生中最可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青紅》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探索家族長老和子嗣之間矛盾沖突的家庭故事。

13、《春風沉醉的夜晚》

2009年婁燁導演,梅峰擔任編劇的《春風沉醉的夜晚》獲得最佳編劇獎。影片講述2007年的南京發生的兩男一女的情慾故事,姜成和他的朋友羅海濤驅車前往海邊,偶遇了漂亮女孩曉雪,隨後三個人之間展開了一場慾望的斗爭。這是一部特別安靜的電影,沒多少對話,就連戲劇沖突都少。

14、《天註定》

2013年賈樟柯執導的電影《天註定》獲最佳編劇獎。影片主要講述了三兒騎摩托回家,與大海擦肩而過。大海焦灼於村裡的煤礦被私人侵佔。小玉告訴男友這個春天他們的感情要有個決定。廣州,小輝不停地換工作。四個中國不同地域的人,他們交錯相遇,各自面對生活之中的憂傷,愛與希望。這是賈樟柯最與眾不同的一部影片。

15、《刺客聶隱娘》

2015年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影片取材自唐代裴刑短篇小說集《傳奇》里的《聶隱娘》一篇。主要講述了聶隱娘幼時被一道姑擄走,13年後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藝高超的傳奇女俠的故事。這也是侯孝賢拍出的最美電影,濃濃的唐朝古風,美到令人窒息。

3. 有沒有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電影或電視劇

電視劇:

1、鍾無艷(1985)

《鍾無艷》(The Legend of Lady Chung)是由李安執導的一部古裝劇,鄭裕玲、陳秀珠、盧海鵬、李龍基、譚炳文等參加演出。同年也拍攝了《金裝鍾無艷》主演也是鄭裕玲、陳秀珠。影片講述的是醜女鍾無艷憑著才德戰勝夏迎春贏得齊宣王的尊敬和愛的故事。


電影:

1、西楚霸王

1994年的電影,勝在了刻畫和包裝上。

商業的歷史題材的電影,多有造型浮誇,人物虛假的毛病,彷彿是為了包裝明星,而不是為了刻畫歷史人物。但對於《西楚霸王》,不知道是94年服裝道具水平的落後,還是導演的刻意為之,整體的歷史感還不賴,劉邦、項羽兩位鼎鼎有名的人物之間的矛盾,也可以藉此一窺全貌。

另外,幾位老師的表演確實值得稱贊。還有,鞏俐年輕時候可真漂亮。

2、秦頌

這是一部中規中矩的歷史片,但還是有點偽。

整部電影的故事是虛構的,而且劇情牽強。但是難得的是,嬴政的個性和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卻被清晰地體現出來。這也是影片的亮點所在。忽略掉略微尷尬的劇情,我們還是能夠接受這樣的電影的。

如果對秦王嬴政比較感興趣,我想是可以通過這部影片了解一下嬴政的。

「五色可以亂目,也可以醒目;五音可以惑耳,也可以震耳。」嬴政在統一六國之前這樣說;大局將定,他又口出屠滅三里的話來。

秦王性情的變化在這里可見一斑。

但是看完如果覺得還不夠,那麼可以看一下下一部將嬴政刻畫地更好的電影——《荊軻刺秦王》。

3、荊軻刺秦王

當初我選擇看這部電影,是因為這個陣容:張豐毅,李雪健,鞏俐。非常豪華的表演藝術家團隊。

陳導對於春秋戰國的題材情有獨鍾,但是比起《趙氏孤兒》,《荊軻刺秦王》不論在哪個方面,都甩了《趙》不止一條街。不得不說,這是陳凱歌導演最優秀的歷史題材的片子了。

這部影片帶有著明顯的陳氏風格,歷史感厚重,大氣磅礴,震人心魄。看完這部電影,是真正地可以感受到秦朝的幸與不幸,江山的哀與不哀。此外,李雪健老師演繹的秦王,不得不說,極強的表現力使得他飾演的嬴政強勢、謹慎又自信。非常妙。

4、屈原

1977年的香港老片了,可能很多人會失去興趣,但是電影的內容確實是不錯的。

這部影片非常有古典的韻味,歷史感也是十分濃厚。亮點在於這部影片的故事本身。切莫以為這是《屈原》的個人傳記,就像《孔子》一樣。其實並不是。

這部影片有著深厚的情懷,和我們見之動容的精神。現在的人看了可能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如果仔細去品味回想,是真正會佩服屈原這樣一位大仁大義的詩人,也會為自己的人生加一點「天下為公」的考慮。

5、復活的軍團

雖然將這部紀錄片放進歷史電影的合集有些牽強附會,但是不得不說,這部紀錄片確確實實是將秦朝的所有描寫地最真實、最可靠也最詳盡的。

(3)電影天堂荊軻刺秦擴展閱讀: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並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4. 受到各國好評的中國電影

秋菊打官司 一個都不能少 那山那人那狗 圖雅的婚事 卧虎藏龍 大紅燈籠高高掛 天裕
戛納電影節--中國電影獲獎全記錄
《霸王別姬》首摘金棕櫚獎

《花樣年華》助梁朝偉稱帝

1975年,台灣電影《俠女》在第28屆戛納電影節上獲最高綜合技術獎。

E歌時代來臨了! 飛魚大賽秀出你的風采
經典大作,扣人心弦 OLAY潔面乳免費試用!

1990年,張藝謀執導的《菊豆》獲第43屆戛納電影節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

1993年,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獲第4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台灣電影《戲夢人生》獲第46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執導的《活著》獲第47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片中男主角葛優獲最佳男演員獎。

1995年,張藝謀執導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第48屆戛納電影節最佳技術大獎。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春光乍泄》獲第50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1999年,陳凱歌執導的《荊軻刺秦王》獲第52屆戛納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0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獲第53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梁朝偉)及技術大獎;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獲評委會大獎;台灣導演楊德昌執導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1 2 3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趙一曼》獲「優
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
譽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
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
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
獲「電影編劇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
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
獎」。

1956年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
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 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
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1959年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
獎。

1980年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
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獎。1993年
《香魂女》(導演:謝飛)、《喜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獲第43屆柏林國
際電影節「金熊獎」。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雙旗鎮刀客》、《媽媽》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
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
《天堂回信》(導演:王君正)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兒童青年電影中心
獎」;荷蘭第7屆國際兒童電影電視節最高獎「兒童電影節獎」;美國芝加哥第10屆
國際兒童電影節成人評委和兒童評委兩項最佳影片獎;伊朗第9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
導演獎。
《找樂》(導演:寧瀛)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和特別榮譽
獎;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項目金櫻花獎和東京都知事獎;聖塞巴斯蒂安
電影節「青年導演大獎」首獎,獎金35萬美元;第十五屆法國南特亞非拉三大洲電影
節金熱氣球獎,男主角黃宗洛獲最佳男演員獎。
由田壯壯執導、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藍風箏》獲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大獎,
最優秀女演員獎(呂麗萍)、新人特別推薦獎和東京都知事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
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
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菊豆》(導演:張藝謀)獲保加利亞瓦爾納市首屆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鞏
俐),鞏俐還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秋菊打官司》(導演:張藝謀)
獲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並名列香港第12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十大華語片之
冠。
《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張藝謀)獲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
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比利時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 動畫片:上海美影廠《12隻
蚊子和5個人》獲法國第19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獎。《悍牛與牧童》獲第3
屆伊斯梅利亞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塔胡特銀像獎。
謝晉導演獲法國首屆《軒尼詩》創意和成就獎。

1994年:
《火狐》(導演:吳子牛)獲第四十四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和在法國
蒙彼利埃舉行的中國電影節金熊貓獎。
中國遼寧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兩個孤兒的故事》獲第二屆亞洲電視映像節最
高獎賞——最優秀獎,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片《姊妹溪》獲優秀獎。
《炮打雙燈》獲第42屆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女主角寧靜
獲最佳女演員獎。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在第11屆國際農業電影上,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獎。

1995年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黑駿馬》(導演:謝飛)獲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藝術節最佳導演獎,男主
角騰格爾獲最佳藝術獎。
《紅櫻桃》(導演:葉大鷹)獲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軒尼詩記者杯棗最佳創意
獎」。女主角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二嫫》(導演:周曉文)獲第四屆國際電影節「瑪雅美洲豹」金獎,女主角艾麗
婭獲最佳女演員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日本東京東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
演獎。張國榮獲最佳男主角獎。同時該片還獲得日本東京每日新聞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男主角夏雨獲第一屆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獎;影片被美國《時新周刊》評為年度國際「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技術
獎」;被美國全美影評人聯盟評為年度格里菲思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獲美國第
61屆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攝影獎」。
《女兒紅》(導演:謝衍)女主角歸亞蕾獲捷克第30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
佳女主角獎。
《蘭陵王》(導演:胡雪樺)獲美國洛杉磯桑塔·克拉里德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
獎;出品人鄭凱南獲榮譽獎狀;攝影顧長衛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攝影獎」。 《與往
事乾杯》(導演:夏鋼)獲葡萄牙第24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俱樂部聯
合榮譽獎。
《活著》獲香港第14屆電影金像獎評選「十大華語片」之一;男主角葛優獲「第
4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6年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69屆奧斯卡攝影獎提名。
《太陽有耳》(導演:嚴浩)獲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
最佳導演「柏林銀熊獎」。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紅櫻桃》獲第5屆不結盟及發展中國家平壤電影節大獎「火炬金獎」,導演葉大
鷹獲最佳導演獎,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7年
《鴉片戰爭》(導演:謝晉)獲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金秋鹿鳴》獲第七屆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長故事片金獎和兒童評委獎。

1998年
《變臉王》(導演:吳天明)獲第29屆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獎」。
《我也有爸爸》獲印度海德拉巴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高榮譽獎「金象獎」。
兒童演員王泉(影片中飾病童大志)獲本屆影展「特別獎」。導演黃蜀芹獲由兒童和青
少年觀眾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頒發的「最受歡迎的兒童故事片」--「金匾獎」。
《紅色戀人》獲第2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獎」銀獎,片中女主角扮演者梅
婷被評為最佳女演員。

1999年
《紅河谷》獲第十七屆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幕獎」。
《永樂大鍾》獲第一屆布達佩斯國際科學電影節「國際電影、電視和廣播合作理事
會獎」。
《一個都不能少》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閱讀全文

與電影天堂荊軻刺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看電影的軟體 瀏覽:846
有一部美國les電影叫上什麼 瀏覽:926
電影投資的收益在哪裡 瀏覽:684
微光裡面有哪些電影 瀏覽:58
在買手哪裡買電影票靠譜嗎 瀏覽:983
關於跳舞的台灣電影有哪些 瀏覽:464
讓老公回家的電影哪裡能看 瀏覽:467
美國電影泰坦尼克號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476
塞爾維亞的電影迅雷 瀏覽:881
哪個app電影齊全 瀏覽:789
歐美真人改編勵志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67
老司機古裝電影天堂 瀏覽:76
舒淇電影全集天使 瀏覽:337
綠洲電影使用哪些電影手法 瀏覽:164
電影破風在線觀看 瀏覽:96
深圳觀瀾大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582
男女如何懷孕電影 瀏覽:677
北京電影學院故事片導演考試 瀏覽:767
棒棒糖的電影片段 瀏覽:156
拍微電影的流程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