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看過《赤壁》的進,高分評影
從2002年的《英雄》開始,華語電影正式進入大片時代。但無論是《十面埋伏》的三角愛戀,還是《無極》的虛無縹緲,或是《夜宴》《黃金甲》的宮廷爭斗,都是外表富麗堂皇,內在小家子氣,缺乏一種真正的史詩氣魄。即使好評如潮的《投名狀》和《集結號》,也都是將個人遭遇置於歷史大背景下的兄弟情仇和平民抗爭,無法配得上「史詩」這一稱號。終於,描寫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最著名戰爭「赤壁大戰」的《赤壁》出爐了,在2008年的夏天及時填補了這一銀幕「史詩」空白。一時間,鋪天蓋地的宣傳迎面襲來,毫無疑問,這個夏天華語影壇就是《赤壁》(上)的天下!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從小就是三國迷的我非常有幸地搶到了零點首映式的門票(這也是有生以來頭一遭),就是為了在第一時間見證大銀幕上的三國烽火。吳宇森他老人家闊別華語影壇十餘載,這次強勢回歸,既有8000萬美元的龐大財力資助,又有梁朝偉、金城武、張豐毅、張震、林志玲、趙薇等一干兩岸三地的實力派偶像派大明星加盟,即使沒有曾經的超白金搭檔發哥,也有足夠的號召力誘惑大家進電影院了!
果然,影片很吳宇森。金城武飾演的諸葛亮和梁朝偉飾演的周瑜正如老吳當年那些經典英雄片中的兩位男主角一樣惺惺相惜,典型的「雙雄」模式。而對千軍萬馬的戰爭場面描寫也最終歸為個人英雄主義,第一場新野之戰重點刻畫趙關張的神勇無可厚非,其中子龍長坂坡的「七進七出」還讓人覺得不太過癮;但後面八卦陣大戰就有些太個人化了,按道理說那應該是一場集體殲敵的完美演出,結果卻成了甘興、趙雲、關羽、張飛和周瑜這五大高手的武功大秀場(按道理說,周瑜更偏向於儒將那一類,武功應該不怎麼樣)。一個個殺得不亦樂乎,元奎的武指作用在這里很明顯地予以體現,關二哥也就成了方世玉、洪熙官這樣的武術高手!
不過我還是喜歡這樣的吳宇森式處理,如果換成是內地導演,說不定戰爭場面會被處理得很凝重很慘烈而缺乏個性和浪漫氣息。而吳宇森這種處理方式突出個人,更符合觀眾的「英雄崇拜」心理,正如06年的義大利是世界冠軍,但總不如94年的世界亞軍那麼有魅力,因為那是巴喬一個人的義大利隊,他就是英雄,他就是神!
這只是整個《赤壁》的上半部,所以真正的較量還沒有開始。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只不過是為下半部的戰爭大戲作了個鋪墊。而這兩個半小時的時間是怎麼「熬」過去的呢?主要是四件大事,一是曹操決意揮兵南下,二是新野大敗劉備,三是孫劉如何結盟,四是孫劉初戰告捷,曹操大軍駐扎赤壁。第一件大事處理得很乾凈利落,如同八九十年代許多香港電影片頭的那幾分鍾,而曹操在傀儡皇帝前的飛揚跋扈則跟《新鹿鼎記》中的鰲拜頗有幾分神似。第二件和第四件大事都通過武戲來處理,特別是後者的八卦陣,的確拍出了恢宏的氣勢。當然更恢宏的則是曹操龐大的陸軍方陣和水軍船隊,用電腦特技得出的俯拍效果極具視覺震撼力,不愧為中國大片在場面製造上的又一個里程碑。與八十萬大軍相比,老謀子的「大風」部隊和「黃金甲」又算得了什麼!
其實比武戲更難處理的便是文戲了,在第二件和第四件大事之間,有著長達近一個小時的文戲時間,可諸葛亮的「舌戰群儒」像是在面對一群怨婦,而周瑜小喬之間的床戲也顯得有些不太合時宜(是不是現在拍什麼片子都要以床戲作為賣點啊),再加上孫尚香的無厘頭表演和「我也好久沒有這么不冷靜了」、「國家興亡,匹女有責」等無厘頭台詞以及關羽當老師、張飛寫大字、劉備編草鞋等無厘頭行為,都讓這段時間顯得有些鬆散和拖沓。好在周瑜通過打獵來勸導孫權的那一段處理得非常有張力,充分顯示了電影蒙太奇的作用,也讓劇情在「松」中又有了一次「緊」,不至於那麼不協調!
當然最讓人稱贊的還是雙方開戰前鬥智的那一段蒙太奇處理,鏡頭在孫劉和曹操之間來回地快速切換,再配以那個動物演員烏龜的(另一主要動物演員就是周瑜的那匹馬)輔助鏡頭和急促有力的鼓點聲,很快便把觀眾的情緒調動起來,從而正式進入到赤壁大戰的緊張狀態中去!
最後再來談談影片的演員。也許是先入為主的緣故,一直以來都認為諸葛亮就應該是唐國強那個模樣,而中日混血的金城武長相太現代化,影片的前一個多小時怎麼也無法把他同「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諸葛先生聯系起來,他不時的壞笑倒是像個小痞子。梁朝偉曾經在《超時空要愛》中演過諸葛亮,效果也比這個要好,為什麼不讓他來演呢?當然讓他來演周瑜也是非常適合的,帥氣和風度,這兩樣他都不缺,再加上迷人的電眼,這東吳第一才子就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也許是第一次演電影,再加上這是一部男人戲,所以嗲聲嗲氣的林志玲就更像個花瓶了,現代感極強的她根本無法演繹出小喬的古典美來。倒是趙薇飾演的孫尚香,雖然古靈精怪,專搞無厘頭,但多了個丫頭來活躍氣氛,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個人認為,演的最好的便是張震了,他在表情和動作上表現得很到位,非常形象地詮釋了孫權那舉棋不定的內心矛盾沖突。而由張豐毅這樣的實力派老戲骨來演曹操也不錯,一代梟雄的霸氣在他身上得以體現,只是這個曹操表現得太過樂觀,私慾也太強,居然為了一個女人而發動戰爭,當然那是劇本的問題,與演員無關。至於劉備,讓尤勇來演他真是非常失敗(劉皇叔應該是清瘦的才對),當時的劉備也不過四十七歲,而銀幕上的他太顯老相了,又怎麼能吸引青春年少的孫尚香呢?
四大武將在片中驍勇善戰,個個都能「以一擋百」,性格完全都可以用一個「猛」來代替。只是中村獅童面相太凶,胡軍臉上輪廓又不如劉德華那麼分明,而演關公的那個演員臉太長,表情也不夠生動。唯有張飛,演員和角色氣質最接近,只是寫大字那段讓人啼笑皆非!
好了,上半部就這樣結束了,下半部還要等到年底,而相信在這半年內,爛番茄臭雞蛋又會不斷襲來。但本來拍攝這樣的大片就是一個壯舉,是一個風險很大的事情,再考慮到這一年多年來劇組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吳導能走出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不要動不動就扣上一個「不尊重史實」的大帽子,畢竟電影是給觀眾看的,不是給歷史學家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