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隨心所欲1962電影迅雷下載

隨心所欲1962電影迅雷下載

發布時間:2024-09-29 22:29:20

『壹』 肖恩康納利(sean connery)拍過哪些電影

你很喜歡肖恩嗎,我很喜歡他的電影他的007系列很是經典而且他寶刀未老,出演了許多經典影片,我最喜歡他和凱奇合作的勇闖奪命島中他的表演了,帥呆了,正是他的驍勇與不遜,使他有著越老越成熟的魅力,並在世界最有魅力的男人的排名上一直名列前茅,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他的表演希望以下的資料能幫到你 肖恩-康納利

本名: Sean Connery
生日:1930年8月5日
出生地:蘇格蘭,愛丁堡
妻子:Micheline Roquebrune

主要作品:
《諾博士》(007系列)、《鐵面無私》、《勇闖奪命島》、《偷天陷阱》
榮譽:
1987年第六十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鐵面無私》)
影迷信箱:
C/O Creative Artists Agency, 9830 Wilshire Blvd, Beverly Hlls, CA 90212
好萊塢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他少時崇拜的影星--肖恩-康納利的評價是:世界上總共只有七個真正的電影明星,肖恩-康納利是其中之一。

確實,年過七十的肖恩-康納利魅力不減當年,始終被視為性感偶像。最近美國《新青年》雜志利用網路進行了調查,根據16000多名讀者的投票結果,當選「本世紀最性感男人」的居然是年過七旬的老「007」--肖恩-康納利。1998年在英國舉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六十八歲的肖恩和二十三歲的凱特-溫斯萊特分別奪得「最性感男女演員」的稱號。肖恩-康納利,堪稱演藝圈中的一大奇跡。

肖恩1930年8月5日出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的一個工人家庭,從小家庭生活就十分困難,靠父親每周兩英鎊的收入和母親給人家當女傭的微薄補貼度日。清貧的家境使得他13歲就輟學開始謀生,16歲入海軍服役,但嚴重的胃潰瘍卻使他從軍不到三年就被迫退伍,返回了故鄉愛丁堡。由於沒有學歷,也不可能找到個理想的工作,他先後做過泥瓦匠、貨車司機、棺材匠、私人保鏢。1950年,他在工作之餘,參加了健身俱樂部,練就了一身好體格,這為他日後扮演「007」打下了基礎。同年,在倫敦舉行「世界先生」選拔賽,身材高大,體質健壯的他贏取了環球先生(Mr.Universe)的參賽資格,並被「南太平洋歌舞團」招聘為合唱隊員,從此踏入演藝圈,在十幾部電視片和影片中擔任一些小角色。1958年在一部名為《另一時段,另一地點》(Another Time, Another Place)中,由於健美的體魄使他贏得了片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1962年肖恩主演了「007」系列的第一集《諾博士》(Dr. NO),從此開創了不朽的「邦德」時代。這部影片改變了他的一生,只要一提起肖恩-康納利,人們馬上會聯想到瀟灑、機敏的英國間諜詹姆斯-邦德。第二年他又拍了一部邦德片《俄羅斯之戀》(From Russia With Love),這是他所拍的七部邦德片中他自己最喜歡的一部。接著,他又拍了第三部「007」影片《金手指》(Gold finger)、第四部《晴天霹靂》,一部比一部賣座。到1965年,他已經成為英美兩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明星之一。1967年後,肖恩便拒絕再演間諜,於是1969年的邦德片《為女王陛下秘密效勞》便改由澳大利亞籍的喬治-拉辛主演。這部影片完全失敗了。於是製片人艾伯特-布羅克科利又說服肖恩再次扮演「007」,於1971年拍了《永恆的鑽石》。邦德系列片打入了世界市場,但拍完這一部,肖恩堅決不再幹了。從此,銀幕上的「007」便改由羅傑-摩爾擔任。12年後,1983年,另一個製片人傑克-施瓦茨曼也想拍一部「007」影片《永不說不》(Never say never again),原來是請肖恩作顧問,但不久影片就到了非肖恩演不可的地步。於是,這一年兩部邦德片同時上映:肖恩-康納利的《永不說不》和羅傑-摩爾的《章魚》。

間諜「007」使肖恩出了名,贏得了不計其數的影迷。憑著其英雄的氣慨、紳士的風度、迷人的姿態吸引了千百萬觀眾,成為世界級大明星。但是他並不喜歡這個人物,他說:「要是除去那些花里呼梢的東西,他不過是個平庸的英國警察罷了。在真實生活中我如果遇到他,一定不會喜歡他。他跟我根本不是一類人。」與此同時他扮演的其他角色並未引起應得的重視。於是肖恩決心罷演「邦德」轉而嘗試其他戲路。1965年,紐約導演呂美特請他拍《山嶽》一片,給他打開了發揮演員才能的另一條道路,但在接下來的幾篇其他的影片,都不太成功。其中包括1974年主演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1975年的《The wind and the lion》、1976年《羅賓與瑪麗安》(Robin and Marian)。

時至80年代,60高齡的肖恩迎來了他演藝事業的第二秋。他接連拍攝了六七部電影,並且每一部都很成功。1987年,他因在影片《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s)中扮演正直的老警官馬龍而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片中肖恩-康納利完全突破「007」的模式,其精湛的演技再次令人驚嘆不已。後來,他又相繼出演了一系列影片,並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功。在《獵殺紅十月號》(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1990)中他扮演了蘇聯潛艇指揮官;《俄羅斯之家》(The Russia house 1990)中和謁可親、德高望重的老長者;《正義的事業》(1995)中堅持正義、公平的法律老教授;《第一騎士》(First knight 1995)中的英勇公正的亞瑟王;《絕地任務》(The rock 1996)中飾演一個挽救舊金山百萬平民百姓於水火的英國老特務。在1999年浪漫驚險片《偷天陷阱》(Entrapment)中,肖恩轉而飾演一名超級竊賊,與英籍女演員凱瑟琳-澤塔-瓊斯演對手戲,影片獲得了巨大成功。

在肖恩所拍的四、五十部影片,有不少是演配角。有人曾問他,以他這么一個國際明星,為什麼會接受配角?他說:「我知道美國明星是不願意演配角的,我真不明白為什麼。如果我認為某件事有獨創性,有價值,我就會很高興去做,不會有什麼顧慮。」正如這位「美髯公」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所說「我早在30年前就來到這里。忍耐乃美德。這個獎雖說是配角獎,但也是對我整個表演生涯的一種肯定與鼓勵......」也許正因為如此,肖恩從影四十年仍然保持藝術的青春。今年父親節前夕,英國一個男性護膚品牌舉辦了一個「理想父親」選舉,由五百名英國男士投票選出他們心目中的最理想名人父親,結果老牌「007」肖恩-康納利成為英國男士的首選。這位「本世紀最性感男人」與「最理想的父親」,還在今年7月5日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爵士頭銜,成為了頗具傳奇色彩的「千年騎士」。

獲獎記錄:1987年以《鐵面無私》一片獲第六十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主要影片: 2003年 《特別紳士聯盟》(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1999年 《偷天陷阱》(Entrapment)
1996年 《絕地任務》(The Rock)
1995年 《第一騎士》(First Knight)
1993年 《旭日追凶》(The Rising Sun)
1991年 《俠盜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
1990年 《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1989年 《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1987年 《鐵面無私》(The Untouchables)
1986年 《玫瑰的名字》(The Name Of The Rose)
1983年 《永不說不》(Never say never again)
1979年 《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76年 《羅賓與瑪麗安》(Robin and Marian)
1974年 《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1964年 《金手指》(Goldfinger)
1963年 《俄羅斯之戀》(From Russia With Love)
1962年 《諾博士》(Dr. NO)

『貳』 我想知道肖恩康納利一共演過幾部電影

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一共演過大約100部電影:

101 Biggest Celebrity Oops (2004)
Unsere Besten - Das große Lesen (2004)
The Untouchables: Proction Stories (2004)
The Untouchables: The Script, the Cast (2004)
天降奇兵/紳士聯盟 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2003)
Indiana Jones: Making the Trilogy (2003)
Intimate Portrait: Vanessa Marcil (2003)
Sex at 24 Frames Per Second (2003)
2003 MLB All-Star Game (2003)
Premiere Bond: Die Another Day (2002)
Andere tijden de vergeten James Bond (2002)
"Secrets of Superstar Fitness" (2002)
Best Ever Bond (2002)
James Bond: A BAFTA Tribute (2002)
Bond Girls Are Forever (2002)
Behind the Scenes: Finding Forrester (2001)
尋找佛羅斯特 Finding Forrester (2000)
A&E Biography: James Bond - The Secret Life of 007 (2000)
The Trouble with Marnie (2000)
The BBC and the BAFTA Tribute to Michael Caine (2000)
Cubby Broccoli: The Man Behind Bond (2000)
Inside 'Diamonds Are Forever' (2000)
The Music of James Bond (2000)
John Barry: Licence to Thrill (2000)
Inside 'Dr. No' (2000)
Ken Adam: Designing Bond (2000)
Double-O Stunts (2000)
Harry Saltzman: Showman (2000)
Inside 'From Russia with Love' (2000)
Inside '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 (2000)
Inside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 (2000)
Inside Q's Laboratory (2000)
Inside 'You Only Live Twice' (2000)
Silhouettes: The James Bond Titles (2000)
偷天陷阱/將計就計 Entrapment (1999)
The James Bond Story (1999)
The Kennedy Center Honors: A Celebration of the Performing Arts (1999)
Terence Young: Bond Vivant (1999)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A Look Inside (1999)
隨心所欲/從心所愛 Playing by Heart (1998)
復仇者 Avengers, The (1998)
Junket Whore (1998)
龍之心 Dragonheart (1996)
勇闖奪命島/絕地任務/石破天驚 Rock, The (1996)
劍俠風流 First Knight (1995)
黑獄大平反 Just Cause (1995)
World of 007, The (1995)
天生大英雄 Good Man in Africa, A (1994)
旭日東升 Rising Sun (1993)
燃燒的天堂 Medicine Man (1992)
挑戰者 2:天幕之戰 Highlander II: The Quickening (1991)
俠盜王子羅賓漢/大盜羅賓漢/奇雲高士拿之俠盜羅賓漢 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 (1991)
獵殺紅色十月/追擊赤色十月 Hunt for Red October, The (1990)
俄羅斯大廈 Russia House, The (1990)
家庭生意 Family Business (1989)
聖戰奇兵/奪寶奇兵3之聖戰奇兵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1989)
父子戰爭 Memories of Me (1988)
普西迪基地 Presidio, The (1988)
義膽雄心 Untouchables, The (1987)
挑戰者 Highlander (1986)
魔宮傳奇,玫瑰的名字 Name der Rose, Der (1986)
007系列:巡弋飛彈 Never Say Never Again (1983)
Five Days One Summer (1982)
Sword of the Valiant: The Legend of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1982)
拆穿西洋鏡 Wrong Is Right (1982)
時間劫匪 Time Bandits (1981)
九宵雲外 Outland (1981)
泣血古巴 Cuba (1979)
火車大劫案 First Great Train Robbery, The (1979)
地球浩劫 Meteor (1979)
遙遠的橋 Bridge Too Far, A (1977)
下一個目標 Next Man, The (1976)
羅賓漢與瑪莉安 Robin and Marian (1976)
霸王鐵金剛 Man Who Would Be King, The (1975)
Ransom (1975)
黑獅震雄風 Wind and the Lion, The (1975)
薩杜斯 Zardoz (1974)
東方快車謀殺案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1974)
Offence, The (1973)
007系列:永遠的鑽石 Diamonds Are Forever (1971)
紅帳篷 Krasnaya palatka (1971)
大盜鐵金剛 Anderson Tapes, The (1971)
Molly Maguires, The (1970)
沙拉克 Shalako (1968)
007系列:雷霆谷 You Only Live Twice (1967)
脂粉金剛 Fine Madness, A (1966)
山丘 Hill, The (1965)
雷霆萬鈞 Thunderball (1965)
金手指 Goldfinger (1964)
艷賊 Marnie (1964)
美人局 Woman of Straw (1964)
007系列:第七號情報員 2 From Russia with Love (1963)
007之NO博士 Dr. No (1962)
最長的一天 Longest Day, The (1962)
夢游小人國 Darby O'Gill and the Little People (1959)
泰山擒凶記 Tarzan's Greatest Adventure (1959)
春夢留痕 Another Time, Another Place (1958)
餓虎撲羊 Action of the Tiger (1957)
鑽石血案 No Road Back (1957)
Hell Drivers (1957)

『叄』 詳細的新浪潮電影全解!詳細!!

讓專家告訴你什麼是新浪潮
<<劃時代的作者電影:法國新浪潮電影始末>>
來源: 作者:讓一皮埃爾.讓科拉
「有一點我們強調得不夠:『新浪潮』既不是一場運動,也不是一個學派,又不是一個集團,它只是一定的量,是報界創造出來的統稱,為的是把兩年來崛起於本行業中的五十餘名新手統歸一類,以往,每年只能出現三四名新人。」
——弗朗索瓦.特呂弗 《法蘭西觀察家》1961年10月19日

「……不過,這的確是一段好光景。既然這一套吃掉開,製片人當然都希望拉青年人為白己拍『新浪潮』影片.
——米歇爾.德維爾 《正片》,第58期,1964年2月

1958年是法蘭西歷史也是法國電影史的轉換點。

1958年5月至9月,政局動盪,法蘭西第四共和國行將消亡①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戴高樂當選總統前的法國。——譯者……有一位慈父將親自出馬,把法國人從阿爾及利亞戰爭的泥潭中、從奇恥大辱中拯救出來。法國人真是三生有幸。

大體與此同時,電影出現了更新的跡象,這在文藝沙龍中引起了反響,隨後,各大報刊便把這種新動向冠以美名,日「新浪潮」。

新法國要新電影。口號應運而生。當然,無論是法國,還是法國電影都沒有象當時宣揚的那樣明顯改觀……這也無妨,1958年畢竟算是轉折的一年。

「新浪潮」這個名詞一直洪福不淺,至今人們還在談論「 新浪潮」影片、「新浪潮」時期,或是抱有敵意,或是帶著懷舊情緒。一位才能有限,但富於想像力的製片人,為了發行放映比埃爾.德朗雅克的《尋槍記》,甚至於1966年某一天舉辦了「下一次浪潮日」,雖然這部影片不久便無人問津。「新浪潮」——這就是電影。

然而,「新浪潮」的出現有著遠為廣泛的背景。要想了解它的起源,應當追溯到1957年10月3日出版的一期《快報》。這一天,在周刊封面上印著一位妙齡女郎的面部特寫,標題是《新浪潮來了》,下面引用了夏爾.貝璣(夏爾.貝璣(1873—1914):法國詩人、政論家。曾在轟動一時的德雷福斯案中主持正義,為德雷福斯辯護。所寫作品有劇本《貞德》、長詩《夏娃》等。 1905年後發表《我的祖國》一書,宣揚沙文主義。——譯者)的箴言:「我們才是中樞和心臟,中軸線從我們這里通過。要以我們的表來對時」。當時,正在開展廣泛的全國性徵詢活動,總共提出了二十一個問題。自10月10日至12月12日,《快報》周刊連續登載了回答與分析文章,從中總結出來的《全國青年問題報告》引起了強烈反響。當時,「新浪潮」的提法一直與《快報》聯系在一起,甚至從1958年6月26日至12月 11日,各期《快報》的封面都印著副標題;《新浪潮期刊》,前後達半年之久。……那時,還尚未涉及到電影。

「新浪潮」這一名詞見諸報端,多半是弗朗索瓦茲.吉羅(吉羅(1916一);法國女作家,《快報》創始人之一。後任激進社會黨副主席,曾在吉斯卡爾.德斯坦政府婦女部中任要職。著作有《新浪潮》、《青年肖象》、《假若我在說謊》、《權力喜劇》等。——譯者)涉筆成趣的產物。而電影開始湊趣則是數月之後的事。這家《快報》在1958年10月30日出版的一期上登出由影片《我們都是殺人犯》(影片攝於1952年,導演是卡雅特。——譯者)的導演署名的一則啟事,標題是《您願為卡雅特的影片出力 嗎?》啟事內容是:「拜讀過『新浪潮』之後,我決定拍攝一部這類題材的影片。我在幕前,諸君在幕後。本人成竹在胸,諸君則希望有人代言……候迴音,煩告巴黎愛麗舍田園大街八十一號,《快報》周刊,安德烈.卡雅特先生」。果然,報社收到了一些回信,並登在 1958年 11月 2 0日的《快報》上。許多回信強調了阿爾及利亞戰爭,並且殷切希望在銀幕上對其有所表現。(在1957年春季進行的調查中,有個問題是:「對法國人來說,全國頭號難題是什麼?」在「新浪潮」青年的回答中,阿爾及利亞問題居首位(百分之二十八),其次是「找一個穩定的政府」(百分之二十四)。這兩個問題在隨後四年期間也是法國政治生活的中心,而所謂「新浪潮」影片對此只有寥寥無幾的反響。——原注)這件事未見下文。倘若安德烈.卡雅特的影片果然拍成的話,世人所知的「新浪潮」想必就不是如今這個樣子了……

後來,歷史為「新浪潮」一詞保留了特定的含義,最初將「新浪潮」用於這個含義上的人大約是彼埃爾.比雅爾。他在《電影》1958年2月號上發表了一篇調查匯報,題為《法國電影的青年學院》,他列舉了青年導演的一份名單,名單之駁雜,二十年後當令人捧腹(1918年後出生的導演一律算做「青年」:韋納伊、博爾德利和雷卡梅竟與路易.馬勒並列,而象阿侖.雷乃那些「拍短片出身的導演」和「電影手冊派」的里維特、特呂弗、夏布羅爾還榜上無名呢),比雅爾最後斷言。「這股『新浪潮』為什麼還服服貼貼地跟著前輩轉,真令人困惑。」

不過,直到1959年春季,圍繞著基納電影節和在拉納普爾的青年導演的聚會上,電影「新浪潮」才確實名聲大噪,並從此叫開了。
倒敘

可以沿著兩條平行不悻的路去尋找「新浪潮」的根。

一是,當浪潮已過,前景已經分明之時,一些有名望的前 輩要求承認他們在「新浪潮」中的一席地位。電影史學家是承認阿涅斯.瓦爾達(1954年他拍攝了《短岬村》)或亞歷山大.阿斯特呂克(1955年拍攝了《狹路相逢》)的先鋒作用的,或許還承認讓一比埃爾.梅爾維爾是前驅,他也大言不慚地以此自居:「『新浪潮』,這是新聞記者的發明,……新導演所做的事,我在 1937年就打算做了。遺憾的是,直到1947年拍出《海洋的寂靜》之後,我才實現了宿願」

另一條路子同樣值得注意,那就是,與同輩人一起,回顧一下在掀起「新浪潮」之前的幾個月中法國電影的變化,以及人們對這些變化的感受。

還必須提及《快報》周刊。在那幾年,這家周刊相當及時敏銳地反映出年青人的思潮變化。1958年1月30日,《快報》封面上刊登了影片《通往絞刑架的電梯》男主角莫里里斯.羅內的劇照,並引用了路易.德呂克的一段題詞:「今後,不僅僅是循規蹈矩的孩子去擺弄影象了」。同年,3月13日,德尼斯.溫桑著文分析愛德華.莫利納羅的影片《背倚高牆》:「多年來,無論哪一家法國製片廠拍出的影片都象是陳年舊貨,粗糙不堪,可是這部影片與眾不同。年青一代導演正把埋頭苦幹令人感動的老傢伙從攝影機旁趕走,他們要親自動手,以克魯佐或貝克為榜樣,大量拍片。這些年輕人多麼精明,記憶力多麼強!甚至有些過分……」

這一年11月6日,弗朗索瓦.勒代利埃談到不久前拍攝《戀人們》時的情景;「……只有當一個攝制組在導演身上感覺到對新電影的堅定信念和至少不照搬時下影片老套子的堅強意志時,才能發揮出這么大的干勁。總之,人數這樣多的一班人馬(近三十人)好歹得適應拍一部短片的物質條件。……效果如何,這要由觀眾來判定,不過。這種方法表明,在法國電影中,正出現某些變化。夏布羅爾 也採用了這種方法,他的攝制組的人數也大體相同。」

一周之後,在同一版面上,丹尼.溫桑更是把握十足地劃分了陣營:「為企業獲益,按生產處方炮製的盈利片最好也不過是《厄運臨頭》(《厄運臨頭》拍於1958年,導演是烏當.拉哈,主演是碧姬.巴鋒。一一譯者),最劣就會是《馬克西姆》一類影片,而與此同時,平行電影正在誕生,因為有些人已經感到,電影的革新不在於用變形鏡頭拍攝寬銀幕,不在於色彩,也不在於任何技術上的進步,而是來自『內部』;這些人大多數是青年……不錯,這種脫離傳統道路的作法所以能出現,多半是受了1955年12月設置的優質獎的激勵。」(法國文化部設置該獎鼓勵有創見的導演。——譯者)

1958年歲末,法國人更換了政府(他們對此已經司空見慣),也換了總統,甚至連共和國也改了號,取贊成態度者過了大半(百分之七十九點二五選票同意戴高樂新憲法,僅有百分之十五棄權);而且,他們被告知;法國人的電影也要變!

概述

「新浪潮」就是在 1958——1959電影年度期間問世的,其標志是:克洛德.夏布羅爾的頭兩部影片在商業網公映(1959年2月2日,《漂亮的塞爾傑》公映,1959年3月11日,《表兄弟》公映)、特呂弗的《四百下》和阿侖.雷乃的《廣島之戀》(對這四部影片的介紹均參閱。電影藝術譯叢》 1980年第 1、 2 NI期刊載的、法國「新浪潮」和「左岸派」。一文。——譯者)於1959年5月在戛納電影節放映。從1961年起,便有人宣稱「新浪潮」已趨低落。路易.馬爾科列爾在1961年10月17日《法蘭西觀察家》報上甚至寫道:「現在我們可以說,『新浪潮』已經終結…」 我們認為,「新浪潮」做為社會經濟現象總共延續了四年,這大概是不錯的。它的崛起是在1958年,到1962年期間便自行削弱了。

如果我們只限於綜述事實,不加評論地概括「新浪潮」現象,它就應當包括兩類情況。一方面涉及影片,另一方面涉及圍繞電影大作文章的報刊、新聞和評論。

首先是電影。上述四年期間,至少有九十七名導演拍攝和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片。這足以使專業人員和公眾輿論大為震驚。新聞報刊便跟著大事宣傳。嚴肅的刊物注重提高這一現象的意義,並且對它加以分析。而發行份數較多的報刊只圖保留「新浪潮」這個合適的商標,然後慷慨大方地四處加封:從影片到導演,從大明星到影壇新秀。「新浪潮」有銷路,大家都搞「新浪潮」,為了內銷,也為了出口。影片與圍繞著影片的沸沸揚揚的推銷活動混雜在一起,很快便難分彼此了。當時,阿爾及利亞戰事正緊,舞文弄墨「毒化空氣」成了時髦。於是,圍繞著「新浪潮」,人們又開始毒化空氣」了。

「新浪潮」與法國政局的變化同期發生,實在純屬偶然。即令第四共和國延續下去,仍然會出現「新浪潮」。下面我們會看到,這個現象有其必然性,而且,即便在另一個政治背景中,一系列具體原因也會促使「新浪潮」出現。但是,法國動盪不安的局面(或許這只是動盪的幻象)畢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需要新人、新形式、新語匯。各家報紙對這種動盪的局面自然求之若渴。「銷售暢旺」的就是金融界新巨頭、戴高樂講話、長筒裙、「新浪潮」一類消息。為了顯得在行,「新浪潮」乾脆被簡稱為N.V.」(法文「新浪潮」兩詞的第一個字母。——譯者)

「新浪潮」是個來勢洶洶、波及甚廣的現象,現在應試將匯成「新浪潮」的不同分支加以區別。

我們似應回顧一下第四共和國時期已經僵化了的電影。當時,電影創作者相對來說已為數不多,而且許多人已經上了年紀,因為自第二次大戰以來,人材更新十分有限。具體來說,1958年,馬克斯. 路 爾已經去世,雅克.貝克、讓.格萊米水也只有幾個月的光景了。讓.雷諾阿、雷內.克萊爾、阿貝爾.同斯、薩沙.居特里、馬塞爾.帕涅爾(文中所提導演是二十年代以來法國影壇的大師。——譯者)都是年邁老翁,到了創作生涯的末期。1957至 1959年是較為次要的,但是在過去十年中最多產的十二名導演拍完了各自的最後一部影片,他們是雷蒙.貝爾納爾、安德烈.貝多米奧、馬塞爾.布利斯丹諾、莫里斯.德卡依日、亨利.迪阿芒一貝爾熱、喬治.拉貢布、列奧尼德.莫居、讓.斯特利、羅貝爾.維內……為了保證法國電影能繼續在各方面生存下去,把擔子交給在次要崗位上等了十年左右的人就是必然的、刻不容緩的事了。總而言之,由科班出身的人來接班是勢在必行。

在第一類新崛起的導演之中,愛德華.莫利納羅是個樣板。他生於1928年,先是為莫里斯.德卡依日、安德烈.貝多米奧做過助手,後來拍過紀錄片,搞了十年專業之後,才戰戰兢兢地嘗試拍攝故事片(《背倚高牆》)。1959年5月10日,他在拉納普爾討論會上做了發言,指出自己在「新浪潮」中的地位,頗有自知之明。他說:「以我之見,似乎應當把所謂『新浪潮』一分為二,一方面是通過正規途徑進入影壇,即融入正規製片系統的青年導演;另一方面,是終於博得年青的製片人或因外人士的信任的一批人。我想,假若沒有特呂弗或夏布羅爾,我們這些從正規途徑走過來的人,仍舊是電影界正統『官員』。現在,既然他們的電影已經問世,我本人也算有幸,我的 下一部影片就不至於太蹩腳。固然,十年來,我不得已拍出那種風格的影片,這是出於無奈,那時,我也沒有別的辦法;而明年,我要改變拍法。」

愛德華.莫利納羅並沒有改變拍法。一旦「新浪潮」的狂熱趨冷下去,他便成了第五共和國一名地地道道的電影「正統官員」,他的電影年表上列著二十四部影片(這個統計數截止到1978年。1980年,莫利納羅又拍了一部影片。《瘋女牢籠》第二部。一譯者),是近二十年來最長的電影年表之—……

在「新浪潮」中,與莫利納羅同時開始拍故事片的科班導演有兩、三打人,如,比埃爾.格拉尼埃一德費爾,他當過讓一保羅.勒沙諾瓦、安德烈.貝多米奧或馬塞爾.卡爾內的助理導演;喬治.羅特奈,他當過場記、剪輯、攝影師和諾貝爾.卡爾博諾的助理導演;雅克.德萊,他曾經是讓.鮑育、吉勒.格朗熱埃、路易斯.布努艾爾、儒勒、達森的助手。在這份人名表中,似乎還應添人象克洛德.索泰、讓.吉羅爾或路易.馬勒那樣與眾不同的人物。對於所有這些人來說,涉足故事片是他們「修業期滿」之後的歸宿,雖說苦熬多年,卻也必不可少。

有些人發現自己也被賜予如此時髦的美名之後,大感驚訝.米歇爾.德維爾在數年後就曾流露出這種心情:「我是循著傳統老路一步步走過來的,這正是我與『新浪潮』不同之處。最初,我當過見習導演,然後是第二助理導演,並且做過德古安的第一助理導演,後來又成了技術顧問。拍完《今夜不再來》(該片攝於1960年。--譯者)之後,有人說,我屬於『新浪潮』,我大為吃驚。在編寫劇本時,尼娜.孔巴涅茲和我都深信我們是和『新浪潮』對著乾的。」(見《正片》,1964年2月,第五十八期。——原注) 短片起家
(短片包括紀錄片、科教片、實驗影片等。——譯者)

他們可能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們無疑是眾望所歸:阿倉.雷乃、喬治.弗朗朱,還有比埃爾.卡斯特、亨利.法比阿尼、羅貝爾.門 戈茲、讓.多埃維,以及其他人……五十年代末,電影俱樂部活動達到了它的全盛時期,這些拍短片的人被介紹、被承認了。著名影片有《巴黎殘老軍人院》和《禽獸的血》(喬治.弗朗朱)、《戰禍》和《被詛咒的建築師》(比埃爾.卡斯特)、《彌天大罪》、《我的雅奈特及我的夥伴》、《住宅危機》(讓.多埃維)……當然,還有阿侖.雷乃的《梵高》《高更》、《格爾尼卡》、《夜與霧》和《世界的所有記憶》。本文無意撰寫三十人小組(三十人小組指阿侖.雷乃為首的拍攝紀錄片的一批人,到 1958年 12月,這個小組的成員已達一百二十三人。——譯者)的歷史,只是應該強調指出,十年來,短片為法國有所抱負的電影爭了光,也是它的容身之地。

這些人拍的短片從來廣泛放映過。或者,只是做為一部商業片的「加片」才有廣泛放映的機會,觀眾反應則是冷淡和不耐煩。而影片《夜與霧》是唯一的例外。這部影片在1957至1958年期間馳名遐邇,外省的觀眾所以趕去看盧奇阿諾.埃麥爾的義大利片《重婚》,就是因為他們得知要加映阿侖.雷乃的《夜與霧》,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特別是通過電影俱樂部、報刊雜志、電影節這些文化網的渠道,人們了解到,在法國,不僅僅有德拉諾瓦,也不僅僅有德尼.德拉巴特利埃(德拉巴特利埃(1921一),主要作品有《開往杜布魯克的計程車》。---譯者)來接替德拉諾瓦。人們對阿侖.雷乃寄以厚望。 人們期望他和其他電影導演拍出一種左傾電影。因為,不言而喻,從幾部短片來看,阿侖.雷乃和其他幾個導演就是左派;而第四共和國大多數導演「背叛了」現在,躲進趣聞軼事或古裝片中偷生。通過那些短片才能在銀幕上看到當代法國人的生活,看到住宅危機,看到礦工罷工……

也正是在這些短片中,新風格漸趨形成,電影避免了特呂弗曾經痛斥的過分精雕細琢的敘事方式。這些短片可以是實驗作品,可以筆觸大膽,揭露時弊。而在1957年「功成名就」的電影中痛感缺乏的恰恰是這些特徵。

當然,三十八人小組中的佼佼者轉行拍故事片也不是很有把握,即使比埃爾.卡斯特曾經戰戰兢兢地指過路(在這些人當中,比埃爾.卡斯特是第一個拍故事片的人,1957年他拍攝了《袋中愛情》----譯者)。不過,由於觀眾的進步、大城市中專門性電影院的建立,而出現了新需求。國家又通過預付收入的辦法進行資助,給予了最初的推動。從1957年5月起,各大報刊一呼百應,紛紛報道了阿侖.雷乃即將在法國和日本拍攝有關原子彈的大型記錄片的消息……(「大型紀錄片」一語系原報道所用、——原注)

異軍突起

什麼是史實,什麼是經過渲染的傳奇,在這里最難分辨。《電影手冊》的編輯們早有親自大幹一場的打算,他們也從不諱言。其中幾位已經在所謂的電影「專業」中立足了,因為這里的界限並不分明。比如,克洛德.夏布羅爾曾經擔任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新聞專員(當時夏布羅爾負責為美國影片的法文版編過新片名.——譯者),後來,他還把讓一呂克.戈達爾和保羅.日戈夫引薦進來(日戈夫有一段時間替夏布羅爾寫劇本,後來拍過一部《落潮》,這部影片也如「新浪潮」時期許多影片一樣胎死腹中)。有些人嘗試拍過紀錄片,不過成就不一(如,雅克.里維特的《牧羊人的運氣》、弗朗索瓦.特呂弗的《頑 童》)。繼承遺產、有油水的婚姻——這些偶然機會也為他們一下子提供了必需的資金去「籌劃」第一部故事片。影片未及問世,他們就開始大吹大擂,以至於「新浪潮」一詞的意義從此在大家的默許下變窄了。結果,這些冒牌的業余愛好者們便把「新浪潮」旗號據為己有。影片一部接一部,他們賺了些錢,開設了製片公司 (如,克洛德。夏布羅爾開辦了阿吉姆製片公司,後來這家公司為菲利普.德布羅卡、埃立克.羅麥爾、雅克.里維特的最初幾部故事片提供了全部或部分投資)。不久,連較保守的製片人也嗅出了生財之道、千載難逢的良機和政洽氣候(克洛德.夏布羅爾說過:「我們千萬別上當;各大報刊嘩嘩不休地談論我們,這是因為他們打算把一則方程式強加於人:戴高樂=革新。將軍來了,共和國變了,法國再生了、電影和其他領域一樣。看吧,天才崛起,知識分子在雙十字微的庇蔭下發揮才幹。青年人有用武之地!」,----原注),於是,也開始為低成本的影片投資。
兩年內,這家黃皮刊物的編輯們幾乎都到攝影機後面去了:克洛德.夏布羅爾和弗朗索瓦.特呂弗,然後是讓一呂克.戈達爾、雅克.多尼奧爾一瓦爾克羅茲、埃立克.羅麥爾、雅克.里維特、克洛德.德熱夫萊。在他們的提攜下,一些親朋好友也連袂而至,譬如,菲立普.德布魯十、讓.歐列爾、弗朗索瓦.莫雷伊、列奧納爾.凱熱爾或讓一路易.里查德。

比埃爾.卡斯特則另當別論。他不完全屬於「新浪潮」一代(除了十二部較有名氣的短片之外,在1957年,他已經導演了由讓.馬萊主演的《袋中愛情》,當時,這還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傳統影片),但是,他與「新浪潮」的各個分支都有瓜葛:他作為格萊米永的助手修完了傳統的「學業」;他又是三十人小組的成員,是人們翹首以待的左派;最後,他還是以賣文為生的自由記者,他為《電影手 冊》撰寫過不少文章,結果,《電影手冊》派便不知羞恥地把他拉入自己的名下,這與他們把拍《廣島之戀》時的阿侖.雷乃歸入自己一派的作法同出一轍。

1959至1960年間,全是一團亂麻,理不出頭緒,這或許是存心,或許是無意。每個製片人都希望有自己的「新浪潮」影片,有自己的新導演。在這股無法駕馭的游渦中,處女作竟有數十部之多,可是,其中不少影片從來就沒放映過。當時,在選擇應召待聘的導演的標准中,內行與否是最末一條。

這種含糊混亂的局面很快便與「新浪潮」這個稱呼聯系起來了。對「新浪潮」運動阿諛奉承的人往往也是運動的干將、他們在《電影手冊》或《藝術》周刊上大肆吹噓不受章法約束的格調、吹噓戲噓之中不失瀟灑的風格、吹噓與製片人或工會的刻板傳統的決裂……他們為用少量投資就能上馬而感到洋洋得意,他們有著無窮的幻想。在拉納普爾討論會期間,製片人亨利.多施麥斯特也來乘機趕浪頭,他在《藝術》周刊上寫道:「每個製片人都為『新浪潮』的年青人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因為是他們把電影從種種束縛中解放出來。他們使電影擺脫了行業工會強加於人的最起碼的攝制人員人數的限制。他們使電影從管理與財政上的困境中脫身,直接到街頭、屋內實景、真實的住房和自然景物中去拍攝。他們把電影從層層審查關卡中解放出來,這種審查機構對藝術、對生活、對道德,對如何影響青年人,對維護民族尊嚴的問題所持的觀點實在荒唐。他們打破了『老前輩們』拍片時的清規戒律。他們破除明星崇拜,摒棄單純追求技術完美的做法。」

以不諳業務為驕傲。夏布羅爾說過:「為了處理《漂亮的塞爾傑》的第一個鏡頭,我還要問,我應該盯住攝影機的 哪一個取景器,我甚至不知道眼睛該往哪兒瞧!」夏布羅爾在拉納普爾講的這件趣聞或是確有其事,或是笑話一樁,這倒無關緊要,它畢竟表明了,在1959年,以外行自居是多麼心安理得,甚至以此為榮!

在「巴爾納斯電影院」 (指專門放映藝術實驗影片的一些影院。——譯者)或巴黎電影資料館中學到的電影文化保證了這些新教徒們不至於染上過分嚴重的陋習,至少,在一批影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之前,他們是自以為是的。開始是讓一達尼埃爾.波萊的《瞄準線》找不到發行商,這是法國電影中最著名的「從未露面」的影片之一。可是,這位讓一達尼埃爾.波萊就在拉納普爾討論會上還擺出過教訓人的架勢:「我有機會隨心所欲地拍過一部影片。…我相信,用什麼題材都可以拍出精採的影片來,因為,電影是在攝影平台上開始的,而不是在寫劇本的時候。我拍了一部有價值的最無所顧忌的影片,但是,為了至少證實我對電影的看法不錯,我願意拍一部有規定題材的影片,只要由我物色演員,拍片時給我充分的自由。因為,至少就電影而言,敝人並不相信題材重於一切,而只相信畫面、相信視覺印象,並且要以詩的方式傳達出來,擺脫戲劇和文學的影響,以便易於接受音樂、舞蹈、繪畫和詩歌的影響。我相信,如果說我們之間有共同點的話,那它無非就是對題材的蔑視。」

落潮

自 1959年歲末起,分歧的意見便開始出現了。法蘭西文學報》曾連篇累續地報道「新浪潮」,影評界年高望重的權威喬治.薩杜爾在這家報紙上懷著激動不安的心情介紹過讓一呂克.戈達爾的第一部故事片(《精疲力盡》,這是六十年代的《霧碼頭》)。可是到1960年春天,《法蘭西文學報》請菲利普.埃斯諾爾寫了一篇法國電影 專論《可能成為藝術的企業》,文章驚動一時。他寫道:「目前,這代人的唯一傑作就是通過報刊、廣播、電視、海報巧妙組織的宣傳仗,其目的是向迷信神童的公眾灌輸空想,似乎返老還童的奇跡正呈現在你的眼前……如果對影片<危險的聯系>(<危險的聯系>拍於 1959年,導演是拍過風靡影壇的<上帝創造女人>的瓦迪姆。法國電影史學家喬治.薩杜爾也認為影片<危險的聯系>歪曲了德拉克羅的原著,把原著中的自由思想和對腐敗的上流社會的描 嬗 俗化。小說譯名為<風月箋>。影片男女主角由 錢拉.菲立浦和讓娜.莫羅扮演。——譯者)老朽不堪的內容用心思索,你便還會發覺,在這個由老年人統治的國家中,大家多麼喜歡拍冒牌青年的馬尼。我們情願拋開所有這些電影界的菲力克斯.卡雅爾,他們簡直比亨利.格依博士還老朽!(菲力克斯.卡雅爾(1919—1970)是 1957年新任的財政部長;亨利.格衣(1884-1970)於1948年至1949年期間任財政部長,後擔任過兩屆總理。——譯者)…… 不過,如果這些惡劣野心家的所做所為尚屬有益無害,我們仍可大大地原諒他們。遺憾!一切表明,他們秘而不宣的希望就是撬開商業電影的大門,擠走被他們大肆低毀的人。他們拍的是低成本影片,但是,他們夢想有朝一日搞出宏篇巨制;他們蔑視明星,直到有一天能付得起明星的酬金。」(見1960年 3月17日、法蘭西文學報。——原注)

對新浪潮電影導演的指責包括兩個方面。首先,人們指責他們拒絕採取政治立場(弗朗索瓦.特呂弗在共產主義大學生創辦的《光明》月刊上著文宣稱:「做為一個人,應當投票選舉,藝術家則不這樣做。他不能這樣做……在法國有共產黨藝術家,應該要求他們拍工人電影……我拒絕把愛與資產階級或警察對立起來。警察也會有愛情……」)。報刊雜志從讓一呂克.戈達爾那兒搞到的連篇累牘的言論就是集笑話與內 疚之大成。(可參閱1960 年6月16日至1961年7月27日《快報》周刊。——原注)假若《電影手冊》派的影片不是象現在這樣表現空虛與無能的話,那至多也只能表現一些意外巧事或次要現象。

但是必須記住,這是最糟糕的阿爾及利亞戰爭時期:酷刑拷打、夏羅諾事件(1962年2月8日巴黎群眾示威遊行反對秘密軍組織,在地下鐵道夏羅諾車站發生慘案。——譯者)、秘密軍組織、被《當代》雜志稱為「目無尊長」的極左分子的騷動使一代學生受到震動,克洛德.夏布羅爾的《表兄弟》卻沒有如實地表現當時這些學生的形象。況且,克洛德.夏布羅爾後來也承認,他的一部分創作靈感是回憶起巴黎法學生聯合會(巴黎法學生聯合會是五十年代初期的右

閱讀全文

與隨心所欲1962電影迅雷下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vixen系列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353
電影五行遁術完整版 瀏覽:862
美國最近最新電影 瀏覽:538
管路是哪個電影 瀏覽:54
日本韓國二戰題材電影大全 瀏覽:434
韓國最新經典倫理電影 瀏覽:287
素媛電影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5
看紅鷹電影圖片玩具 瀏覽:540
隨心所欲1962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434
看電影什麼好處 瀏覽:973
百集微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748
微電影一觸即發觀後感 瀏覽:704
網路迷蹤電影圖片 瀏覽:178
愛的系列電影 瀏覽:31
感動類微電影 瀏覽:243
台灣古裝四級在線電影 瀏覽:998
2008韓國電影票房排行榜豆瓣 瀏覽:397
那夜的電影天堂 瀏覽:448
僵屍叔叔電影完整版字幕 瀏覽:940
70周年獻禮電影頒獎哪裡看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