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天堂回信》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1992年上映的電影《天堂回信》是由王君正導演,石晨、李丁、肖雄、劉舒等主演的劇情電影。
母親本來對爺爺有所誤會,在知悉真相後也改變了態度。無奈爺爺終因年老去世,晨晨用放風箏的方式把他寫給爺爺的信送到天堂去。該片人物簡單,故事清淡,卻洋溢出濃郁的親情,並深具時代感與教育性。
2. 為何說1992年上映的《天堂回信》會得到觀影者的喜愛
這部影片是一部兒童片,上映時並沒有想到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不僅僅是兒童喜歡看,也打動和影響了很多成年人。有人說影片是想通過孩子的視角來解讀死亡,來講述愛。影片的內容簡單,情節不曲折,整個影片很平淡,卻很溫馨,講述了一對爺孫一起生活的趣事,但是故事講得很深情,很真誠。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1)我們先來看看本影片的主要內容介紹:晨晨的父母都在國外,他和爺爺兩個人在北京相依為命某天媽媽決定回國照顧晨晨,媽媽和爺爺的教育觀念產生了碰撞.....爺爺是一名郵遞員這,晨晨有時候會和爺爺一起去送信,這天爺孫兩個人爬了好多層的樓梯送信,結果發現收件人已經去世了,最後在爺爺去世的時候,晨晨也選擇了拔線掛在風箏上,送給已經去了天堂的爺爺。
4)該片沒有絢麗的特效,也沒有恢弘的場面,有的只是那一幕幕關於親情和愛的質朴的畫面,也就是這樣的簡單純粹,讓人常看常新。陪伴我們長大的親人給予我們的鼓勵、溫暖和愛,是無論他們身在何方,都永恆不變的。願我們都能認認真真地去愛一一愛我們的人,去珍惜在乎自己的人,至少到最後回想時,不會有太多的遺憾吧。
3. 《天堂回信》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天堂回信》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92 彩色片 92分鍾
中國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王君正 編劇:賀國甫 攝影:顏軍生 主要演員:石晨(飾晨晨) 李丁(飾爺爺) 肖雄(飾媽媽)
本片獲1993年中國「童牛獎」優秀兒童少年故事片獲,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少年兒童影視中心獎,芝加哥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獲,荷蘭兒童電影節兒童電影大獎,伊斯法罕兒童電影節最佳導演金蝴蝶獎
【劇情簡介】
還在上幼兒園的晨晨,爸爸媽媽在國外工作,他跟爺爺生活在一起。爺爺原來是個郵遞員,現在退休了,他的心臟有點不大好。
早晨,爺爺送晨晨上幼兒園之前,常帶晨晨出去放風箏。這一天清早,爺爺和晨晨來到了北京故宮的午門廣場,高高興興地放起了一隻淡黃色的畫著太陽笑臉的小風箏。小風箏在紅牆、碧瓦和藍天之間飛呀,飄呀,真是漂亮極了,好玩極了。
爺爺幫晨晨控制好了風箏,讓晨晨放著,自己卻回身坐在了三輪車上休息。晨晨見了,就回頭關切地對爺爺說:「爺爺,您不舒服了吧!左上衣口袋,急救盒,舌下含服一片兒!」爺爺微笑著回答: 「不要緊,爺爺就是累了!」
該上幼兒園了,晨晨爭著要自己蹬三輪車。爺爺說「不行,不行」,晨晨就跟爺爺「猜丁殼」,晨晨猜贏了,就讓爺爺坐在三輪車後座上。晨晨使勁蹬三輪,一路上,贏得了許多人們的注目和歡笑。
從幼兒園回來以後,晨晨和爺爺一起做飯,洗碗,洗衣服,搶看電視,逗樂玩兒。他們還養了兩只可愛的小「荷蘭豬」(豚鼠),它們是晨晨的好朋友。
有一天,爺爺從郵局拿來了一封難送的信,晨晨一定要跟爺爺去送信。他們穿街走巷,上樓下樓,找到了好幾個同名同姓的收信人,可信都不是他們的。收信人已經去世了,爺爺和晨晨就用風箏把那封信「送上了天堂」。信送完了,爺爺卻疲憊地坐在了一塊石頭上。晨晨見了,趕快從爺爺衣袋裡拿出急救盒,取出一片葯放進爺爺嘴裡。
爺爺住醫院了,晨晨一個人去看望爺爺,接爺爺出院。爺爺裝死嚇唬晨晨,把晨晨嚇哭了。後來,爺爺告訴晨晨:人老了都會死的,要是都不死,人越來越多,地球上就站不下了……行裂並且說,要是想給爺爺寫信,就寫:天堂,爺爺收。
媽媽要從國外回來了,晨晨和爺爺到飛機場接媽媽。晨晨不認識媽媽,可媽媽愛晨晨,她抱晨晨,親晨晨,還說:「晨晨生下幾個月,媽媽就把你扔給爺爺了,晨晨真可憐!」可晨晨卻說: 「我才不可憐呢,我有爺爺管!」
晚上,晨晨和媽媽一起睡。媽媽抱著晨晨,高興地轉圈,哈哈地大笑,然後滾倒在床上。爺爺獨自坐在房間里,撫摸著晨晨原來蓋的被子和枕頭。
第二天,爺爺做了很好的飯菜,迎接媽媽。晨晨提來了荷蘭豬籠子放到了餐桌上。媽媽厭惡地皺起了眉頭。吃完飯,晨晨習慣地舔了舔小碗,媽媽就更厭煩了,她斥責說:「晨晨,你又不是小狗,怎麼用舌頭舔呀!」晨晨卻不服氣,他說: 「爺爺也不是小狗,他怎麼也用舌頭舔呀!」
傍晚,媽媽和爺爺一起到幼兒園去接晨晨。許多幼兒園的孩子,跑出來都撲向他們的媽媽,可晨晨卻繞過媽媽撲向了爺爺。爺爺不安地看了看媽媽,媽媽顯露出一種無奈和失落的神情。
又一天傍晚,爺爺接晨晨從幼兒園回來,晨晨發現自己的一些玩具,被扔到了樓門口的垃圾箱旁邊。原來媽媽在重新安排房間。媽媽此時正在收拾陽台,她厭惡地把晨晨的荷蘭豬放在陽台的欄桿旁邊。晨晨回家正要尋找自己的荷蘭豬時,媽媽一不小心,荷蘭豬掉下了陽台。晨晨急忙跑下樓,見到被摔死了的荷蘭豬,不禁放聲大哭,並罵媽媽是「臭媽媽,壞媽媽!」後來,晨晨和小夥伴琳琳,一起傷心地埋葬了荷蘭豬。
又過了幾天,媽媽要帶晨晨到朋友家去聚會,晨晨不願去,媽媽就發火了,對著晨晨和爺爺喊:「你愛去不去,慣得沒樣子!」然後一摔門,走了。
爺爺決心肢帶鬧回到原來獨自居住的地方,好讓晨晨跟媽媽更親密地生活。
爺爺走了,晨歷罩晨和媽媽在一起,媽媽要求晨晨,以後要學外語,學鋼琴。並說:「現在是十億人進行競爭,你必須有能力,有本事!」
晨晨想念爺爺,自己跑去找爺爺。到了爺爺家門口,爺爺心裡卻很矛盾,覺得很難辦。他忍痛沒有給晨晨開門,勸晨晨回去。晨晨在門外痛哭,爺爺在門里老淚縱橫,趕來站在一旁的媽媽,也哭了。
爺爺的生日到了,晨晨和小夥伴琳琳買了賀卡來給爺爺過生日。爺爺就和他們一起去放風箏。玩到傍晚,回到家裡,晨晨和琳琳把勞累的爺爺扶坐在搖椅里,爺爺安詳地躺在了椅背上。
這時候,媽媽也提了生日蛋糕,捧著鮮花來到爺爺家。
媽媽給爺爺蓋上一條毛毯,無意中碰到了爺爺冰冷的手。媽媽一驚,她知道,爺爺已經永遠永遠地睡著了。
媽媽、晨晨和琳琳為爺爺點燃了慶賀生日的紅蠟燭,溫馨的燭光,彌漫在爺爺的小屋。爺爺微笑著,安詳地躺地搖椅里。
爺爺去了天堂。晨晨和琳琳,就把送給爺爺的生日賀卡,請風箏帶上了藍天……
【鑒賞】
這是一部風格清新,敘述流暢,情感深切,意味雋永的兒童片。它多次在孩子們的評選中獲獎,也為成年觀眾所贊賞,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它所具有的情感力量。可以說,它主要是以一片溫馨的親情而征服了萬千不同年齡、不同膚色的觀眾的。
親情是人的天性,很小很小的孩子就能感受到親人們對他的撫愛和關心,並天然地會以親昵和依戀之情來回報。因此,本片能為包括幼年期兒童在內的廣大兒童觀眾所理解和接受,是很自然的事。
影片描繪得最好的是晨晨和爺爺的親情。爺爺和晨晨之間的愛,既是祖孫式的,又是朋友式的,唯其如此,才能在其雙向的交流中顯出他們的人情和人格,顯出他們的可愛。
爺爺每天蹬三輪送晨晨上幼兒園,可晨晨有時也倔強地要自己蹬三輪,讓爺爺坐在後座上,「送爺爺上幼兒園」。爺爺專注地、像個孩子似地為晨晨放風箏,以致那心臟不堪重負,而晨晨在享受那風箏在雲天飄飛的歡樂的同時,又絕不會忘記告訴或親手幫助爺爺——左上衣口袋,急救盒,舌下含服一片!回到家裡,爺爺洗衣服,晨晨就洗碗筷;看電視可以互相打鬧,下象棋可以互相耍賴。爺爺病了住醫院,晨晨就神氣地以「戶主」的身份去看他,去接他出院;爺爺裝死嚇哭了晨晨,晨晨就可以倔強地不理爺爺,一直到爺爺承認錯誤,作出保證。他們一起喂養小動物,也可以一起談論自己的媽媽。他們互相都能仔細地體察對方的情緒,稍有不對勁兒,就詢問:「今兒是怎麼啦,也不打雷,也不下雨……」所有這一切描繪,既樸素,又真切,既溫馨,又有趣。所有的小觀眾看了,都可能會聯想到自己,聯想到熟悉的鄰居們。它能讓小觀眾感到親切,令他們發出會心的微笑,也極容易為他們所理解。因此,在評選它的時候,他們就會舉起雙手兒。
媽媽的形象很有時代感,她像當前中國許多知識型年青母親一樣,敏銳地意識到當今社會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對孩子的教育和技能訓練方面,具有一種強烈而緊迫的「搶先一步」的競爭觀念。她為了晨晨這個「小東西」,不惜中斷國外的工作而隻身回國,她要晨晨學英語,學鋼琴,就是為了讓晨晨適應今後「十億人的競爭」。她習慣於國外比較優越的生活環境和格調,回來不久就重新安排房間,興起了一套新的生活規矩。她嫌晨晨喜愛的荷蘭豬又騷又臭,對晨晨舔小碗也很厭煩,因此,雖然她有時也使勁地親晨晨、摟晨晨,但都缺乏一種內在的和諧的交流,那感情總覺得有點別扭,有點距離,不如晨晨和爺爺的親近那麼來得自然。當然,她也不是那種舊式的專制的母親,她不小心摔死了晨晨的荷蘭豬,也真誠地顯露出內心的不安和歉意。這些描繪,生動地顯示出當今中國不少年青媽媽——她們雖有新的生活觀念,也想愛孩子,但都不了解孩子,不懂得兒童心理,相反,還有某種拔苗助長式的「望子成龍」心理——的共同特點。這樣的媽媽,孩子們當然也會覺得真切的。
爺爺和媽媽之間的關系,也描繪得較好。他們兩人在如何撫育晨晨方面有不同的觀念和做法,因而有著一定的矛盾,但他們都是有知識和通情達理的人,因而又都能注意到相互體諒和忍讓。影片沒有刻意去激化這公公與兒媳的矛盾,沒有去追求因此而可能獲得的戲劇性效果,這在影片整體風格的把握上是得體的、高明的,也是更適應兒童觀眾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兒童電影的基本要求的。
影片還比較好地接觸和處理了人的死亡這一命題。死亡的命題,對於兒童觀眾來說,是比較難於理解的,因此,在兒童影片中,是少有接觸這一命題的。但本片卻正面地接觸了它,這正是它的一個新穎的特點。
說它處理得好,首先就在於它把死亡這一現實童話化了。爺爺去世了,但卻像睡著了那麼安詳;他去了天堂,但卻可以給他寫信,可以用風箏給他送去生日賀卡。這里,一點也沒有宗教味兒,它是浪漫的,虛擬性的,富於童話味兒的。爺爺房間里溫馨的、柔和的燭光,爺爺像平常小憩似地躺在搖椅里,照片里爺爺親切的微笑……沒有 *** ,沒有哭叫,沒有掙扎,沒有痛苦,一切都是自然而寧靜的,雖略有某種淡淡的哀傷,但卻決沒有凄慘的 *** 和恐懼感。這樣的處理,當然更適應於兒童觀眾的稚嫩的心靈,更容易為孩子們喜歡和接受。
此外,影片同時也巧妙地提示孩子們,死亡是一個自然規律。爺爺曾經告訴晨晨,人老了總會死的,如果不死,這地球上就站不下了。這樣簡朴而生動的講述,既形象又有趣,它對於孩子們理解和認同死亡這一生命的必然歸宿,會起到良好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爺爺的扮演者李丁的表演很成功。這位常演大壞蛋的老爺爺,這次以一片赤誠的童心和他那固有的詼諧的特色,把一個好爺爺演得平易、寬厚、慈祥和逗人喜愛,這自然也會使得小觀眾們很喜歡。
4. 影片《天堂回信》有哪些讓人感動的台詞和情節
實話說,能讓筆者飆淚的電影,就那麼幾部,而《天堂回信》正是其中一部。極簡單的故事,極簡單的人物,卻極難忘記。《天堂回信》是讓人感動但絕不矯情的那種電影。
電影里很多鏡頭對話台詞都讓人感動,那是真感動。
比如影片中的第一段讓筆者感動的台詞情節:「荷蘭豬,我的老朋友」啊!我想起我曾經的老朋友:小狗比利、小貓、荷蘭豬、小兔子、小刺蝟、小雞、小鴨子、小狗小新、屁狗們、被我救活的小鳥、黑子。恩,我老朋友真多。這都是我們兒時經歷過的老朋友......
第六段讓人感動的台詞情節:晨晨放風箏給爺爺寄生日卡,「爺爺有天堂嗎?您死也上天堂嗎?我想您怎麼辦?我的信您能收到嗎?您一定要給我回信啊!我等著您!」
最後一段:爺爺說「也怪啊,不管我遇到多煩心的事,只要一見到他...」一口茶水,「如果我是晨晨的媽媽!這么可愛的娃,什麼勾引我,我都不會離開他......」
5. 天堂回信的演員
《天堂回信》講述了退休的郵遞員爺爺與孫兒晨晨相依為命,但是晨晨媽回國後,因育兒觀念不同,三代人之間發現沖突的故事。
該片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王君正執導的劇情片,由石晨、李丁、肖雄、劉舒、馬曉晴、劉仲元、趙子岳等主演,於1992年上映。
李丁 飾 爺爺
有五十年工齡的郵電職工,在兒子夫婦出國後,負責照顧小孫子晨晨。他平易近、寬厚慈祥,不只把晨晨當成自己退休後的開心果,也以自己的言行潛移化地塑造著晨晨的思想品格。
石晨 飾 晨晨
機靈、純真、懂事的小男孩,從小由爺爺帶大,生活得平靜而幸福。他時刻記掛著爺爺的心臟病,就像爺爺的「小拐棍」一樣。然而,媽媽的歸國打亂了他與爺爺的和諧生活。
肖雄 飾 媽媽
從國外歸來的年輕知識分子,善解人意、落落大方。晨晨才幾個月大時,她就出國了,所以很想把母愛十倍、百倍地補償給兒子。但愛子之情太深、太濃、太急,缺乏理智和思索,結果與兒子產生矛盾。
劉舒 飾 琳琳
晨晨在幼兒園的好朋友。是個天真純朴的小女孩。當晨晨帶著存錢罐到商店為爺爺買生日卡可是錢不夠時,她拿出了自己僅有錢,還幫著晨晨一起央求售貨員阿姨。
6. 90年代懷舊經典老電影
90年代懷舊經典老電影有:《天堂回信》、《過年》、《變臉》、《我的1919》、《白馬飛飛》。
1、《天堂回信》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王君正執導的劇情片,由石晨、李丁、肖雄主演,於1992年上映。
這是一部文化品位很高、雅俗共賞的影片,把一個極為平常的題材、一個極為平常的故事處理得極為流暢清新,片中有對美好情感的贊頌,有對人與人心靈溝通的呼喚,更有對東西方文化碰撞與交融的思考。
影片講述了退休的郵遞員爺爺與孫兒晨晨相依為命,但是晨晨媽回國後,因育兒觀念不同,三代人之間發生沖突的故事。
7. 天堂回信爺爺為什麼死了
老死的悶察廳。
在《天堂回信》這部電影當中,爺爺的身上並沒有任何的疾病,而是在螞隱搬回自己的住處之後躺在搖椅上睡去而死的,也說明爺爺是壽終正寢慢慢老死的。
《天堂回信》是由石晨、李丁、肖雄所主沒返演的一部電影,是王君正導演所指導的一部劇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