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電影天堂邏輯

電影天堂邏輯

發布時間:2024-03-13 01:40:10

⑴ 推薦幾部高智商,有邏輯的電影

《搏擊俱樂部》:雙重性格的左右互搏
大衛-芬奇以尼采哲學般的瘋狂想像力,新奇詭異的拍攝手法,展現了一個迷失在和平歲月、瑣碎生活中的男子逐漸找到自我,並完成由自我到超我的完美蛻變的過程。影片敘事跌宕起伏,蒙太奇運用嚴謹而犀利,結構龐雜而有序,在揉合了暴力、犯罪等商業符號的同時,注入了人性、救贖、愛情等文藝元素,從而完滿地實現了由平面影像到立體觀眾的一次玄妙的交流與共鳴。
影片匯集了皮特、諾頓和海倫娜三位個性鮮明的當紅影星加盟,皮特的張揚加上諾頓的萎靡和海倫娜的乖戾就像一個鐵三角,撐起了該片牢不可破的氣場。故事最後雖仍俗套的以愛情劃上圓滿的句號,但生活已經千瘡百孔,除了愛情,我們還能擁有什麼?
透明落地窗前,當諾頓輕輕拉起海倫娜的手,面對窗外通天的爆炸煙火,不失幽默的說:「我們相遇的時候,正是我人生最詭異的時刻」,片尾曲適時響起,相信再冷酷的人,此刻也會柔情滿懷。
【二】 《穆赫蘭道》:一場游戲一場夢
或許是上帝對名叫大衛的人特別垂青,亦或許緣於大衛-林奇豐富的從業經歷,攝像機彷彿是他的第三隻眼,取景、成像、連綴成片純粹發乎自然,毫無刀工斧鑿的痕跡,從而使得《穆赫蘭道》在林奇的手中如萬花筒般奇詭迷人,有著文藝片的精緻深邃和驚悚懸疑片的奪人魂魄。該片無論是對女主角夢境的細細鋪陳,還是對夢境照進現實的晦澀影射,皆印證了佛洛伊德《夢的解析》中的種種描述,堪稱是一部厚重的現代女性啟示錄。
這不是一部單純用好壞就可區分的電影,也不是一部任何人都能看懂的電影,片中諸多有關人性、夢境、潛意識、性格分裂等暗喻和對現實生活的影射令人如墜霧中摸不著頭腦,至今仍不乏資深影迷在津津樂道地解讀著影片中的細枝末節,影評界對此片更是褒貶不一,而林奇卻抽身事外,不解惑,不答疑,狡黠的笑看一切。或許這樣的電影只有也只能保持沉默吧?

【三】 《精神病患者》:一部精分片的範本
希區柯克在影壇上的地位可謂無人可及,他對於驚悚懸疑片的貢獻就如魯班之於木工行業的貢獻一樣,絕對的開山鼻祖級別,影片《精神病患者》更是被後人不斷的借鑒翻新,成為此類影片跟風模仿的範本。在講述故事的技巧上,《精神病患者》並不出類拔萃,但對敘事的構建和視角的沖擊上,卻獨一無二。該片不靠劇情吸引觀眾,而是以赤裸裸的視角刺激贏得人心。那組浴室殺人場景,鏡頭始終在刀、人體、噴頭、簾子、下水孔等道具中快速切換,盡管毫無刀子刺入人體的直接刻畫,但那種奪人的驚悚卻噴薄而出,令人不寒而慄。
該片不僅在視覺上開創了先例,在對人性及人與人之間微妙的關繫上也進行了深度的挖掘和探究。在本片中,人性的復雜、貪婪和黑暗才是隱藏在恐怖之後的萬惡之源。
【四】 《致命ID》:分裂、分裂、還是TMD分裂
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10個人齊聚荒野小店,為了生存下去,不得已玩起了殺人游戲。死人並不可怕,找不到真凶才是真正的可怕。在影片《致命ID》中,無論是雨夜、荒野、旅店、房號牌等道具在驚悚氣氛上的營造,還是對精神分裂及人性的探尋及拷問,都依稀可見《精神病患者》的影子。該片情結扣人心弦,邏輯結構嚴謹而明晰,通過10個人相互的懷疑和較量,在相對幽閉的空間里將驚悚無限放大。
本片最牛之處還不是單純對於驚悚效果的營造,而在於對人格分裂程度極限的挑戰,這世界有多少種人格存在的可能,就能在男主角身上孽生出多少種人格,無所不分、無所不包,不敢說後無來者,但絕對前無古人。影片最後來個驚天大逆轉,隨著真相浮出水面的還有孩子的成長問題,在震撼觀眾的同時,使影片的內涵得以升華。其實,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憐之處,分裂無罪,變態有理。
五】《閃靈》:極致的癲狂
《閃靈》由庫布里克執導,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恐怖小說,僅憑兩位大師的聯手打造,就足以將其載入電影史冊。影片依然沿襲庫布里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在明亮的畫面中將恐怖氣氛逐漸渲染,流動的低視角追拍鏡頭和逃跑追殺中的蒙太奇巧妙轉換,還有鮮血噴涌以及閃靈特效的視覺呈現,無一不將影片逼人的恐怖和庫布里克對鏡像非凡的掌控力盡顯。該片不以血腥取勝,而著重於內心恐懼的挖掘,故事始終圍繞著旅館發展,幽閉的空間、主人公暴戾的個性以及小男孩的閃靈都使影片在恐怖之餘,增添了幾分神秘詭異的色彩。
影片有著太多的影射和隱喻,那張老照片,酒保那句毫無指性的話,以及影片結束時那兩個人的曖昧動作等等皆耐人尋味,有的評論說本片是庫布里克對美國殖民主義污點的一次反諷,也有的評論說是有關中年危機的一次鞭撻與警示。不管有何種解讀,好電影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多重解讀性,特別是庫布里克的電影。

【六】《記憶碎片》:破碎的記憶
當生活變的支離破碎,惟有自己的記憶才是最可靠的,可當記憶也變的支離破碎,那麻煩就大了。諾蘭的《記憶的碎片》就是講述了一個失憶人,靠瞬間閃現而又立馬消逝的記憶去探尋真相的故事。影片結構精巧,以倒敘和順序的方式引出故事發展的兩條線索,畫面在黑白和彩色兩種基調中轉換,兩條線索涇渭分明並相互交叉推進,最後結尾將所有片段天衣無縫地拼湊到一起,真相並隨之顯露冰山一角。
本片採取開放式結尾,所以對於結局也存在著多重預測,在我看來,所有失憶都是男主角精神分裂方面的問題,那對老夫妻的片段即是他過去生活的寫照,失憶只是出於一種本能的對過去的否定而做出的積極反應,他始終無法面對那個邪惡的自己,寧願生活在破碎里,生活在自編的謊言中。有時候就是這樣,現實往往比謊言更殘酷。
【七】《美麗心靈》:力挽狂瀾的力量
這是一部根據同名傳記改編的電影,主人公約翰-福布斯-納什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以驚人的毅力和天分克服了精神幻覺,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獲得突破,並與其他兩位此領域的專家一同斬獲了199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天才和缺陷似乎是鏡子的正反面,上帝在賦予你天才的同時,已把殘缺悄悄藏在背後。本片不似其他同類型影片以驚悚懸疑為主,而是以真人實事為藍本,表現了人類強大的智慧和愛的力量。因此該片有著一種獨一無二的感性美,在這世界上,冥冥之中,總有一種東西是值得守候和期待的,那就是人性的光輝和愛,在人性的輝照和愛的感召下,殘缺變的完美,腐朽亦會化為神奇。
【八】《小島驚魂》:混血雜糅的恐怖
該片顯然繼承了《閃靈》的詭異和幽閉氛圍,畫麵灰暗迷濛,陰森的古堡似乎不用特意渲染,就已令人不寒而慄。影片毫無直接的恐怖場景特寫,卻以幽暗的過道、吱呀的門聲、半夜的鋼琴聲,再加上音效和道具的設置,把鬧鬼的古宅,夢境與現實的混淆,陰陽兩界的明爭暗鬥詮釋的淋漓盡致。
女主角妮可-基德曼的表現可謂可圈可點,無論是她神經質的表情,還是對兩個孩子的竭力維護,都把一個分裂變態的女人刻畫的入木三分。故事在懸疑的漸次鋪陳的同時,也在抽絲剝繭中逼近真相,究竟孰人孰鬼,真是世事難料。
【九】《禁閉島》:屏蔽的真相
似乎所有的精彩的懸疑驚悚片都一個路子,在觀影中耗盡多半時間已形成思維定式後,結尾劇情突然倒戈,推翻先前所有的認知,讓觀眾大呼受騙之餘,唏噓感慨一番編導的牛叉。《禁閉島》也不例外。本片在懸疑驚悚為主題的同時,還融入了心理、潛意識等元素,畫面在現實和夢境中轉換,並以濃墨重彩大力渲染荒島的惡劣天氣增加緊張感,使得影片壓抑重重懸疑叢生。
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來說,一貫拍攝黑幫路線突然玩起心理驚悚題材,且玩的得心應手游刃有餘,可見大師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萊昂納多的表現更是讓人眼前一亮,昔日的帥哥已脫胎換骨,在歲月的沉澱中變得愈加成熟穩定。
】《黑天鵝》:曇花一現的美麗
《黑天鵝》依然沿襲達倫-阿羅諾夫斯基的電影命題,在生命與理想,天堂與地獄間的矛盾糾葛中,講述了一個芭蕾舞演員投入生命去追尋自我價值的故事。影片以對比和超現實的手法,對女主角性格的轉變以及藝術之路的轉折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刻畫,她之前的懦弱和內斂與後來的強大和張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把懸疑和心理暗示等元素雜糅其中,在抽絲剝繭的講述中,呈現了一個以全部生命和熱情投入到舞蹈中,在夢想和現實中游離,並逐漸被心底的黑暗和慾望鉗制,最終以生命的燃燒達到藝術完美的極致的過程。
影片畫面精緻,剪輯犀利,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的表現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她優雅的氣質和天使的面孔,再加上出神入化的表演,使影片的主題得以最大限度的呈現,完美詮釋了有一種美麗叫殘酷,有一種夢想叫毀滅的無情實事。

⑵ 《天堂電影院 》反應了什麼哲學思想

1.柏拉圖主要體系就是關於理想國中根據人的職業和能力進行社會分工,另外他的主要思想是「理型論」,理型論是指在我們居住的現實世界之外,存在一個完美的理型世界。我們的世界是理型世界不真實的倒影。

2.亞里士多德的學術涉及很廣,包括早期的物理學,邏輯學,修辭學。他強調人的社會性和政治性,並認為人(其實是男人)應該參與政治,獲得治理城邦的一部分權利,我的世界觀基本上唯物,然而他對於運動的解釋卻是唯心的,他認為世界的變化是在一種「因」(如動力印,目的因)的推動下進行的。

3.培根,他的主要哲學成就是「工具論」和以科學實踐為基礎,以理性認知事物的方法論。

4.笛卡爾是個二元論者,其思想與培根類似(因為培根受過笛卡爾影響),笛卡爾的世界觀中,擴延和精神是二元並存的,並且他用數學和科學的「精確手段」來重新解釋哲學。是現代哲學之父。

5.盧梭,盧梭為人所知的其實就是「社會契約論」,就是平民和統治者之間存在的契約,平民以被統治(交出權力)為代價,獲得統治者保護,如果統治者不履行保護職責,社會會病變。(因為根本上統治者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

6.康德,這是德國古典哲學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是他的不可知論和唯心主義,主要著作是兩本《批判》,他認為我們對世界的觀察是局部而且不真實的,因為他不確定我們看見的東西是否是真的如我們所見(他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是一種戴墨鏡看東西的行為,故在許多方面失真)

7.黑格爾就是唯心主義辯證法。他相信世界有一種「自然理性」(自然的意識,一種有條不紊的絕對精神,世界運動的根本),而自然理性根據其固定程序運動。並且在運動中遵循相互聯系,以矛盾為動力等辯證法原理。

8.馬克思的哲學主要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中,首先他豐富了「物質」這個概念。並在此上用聯系,全面,發展的角度去理解事物,而在歷史唯物主義中,他揭示社會進步的動力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這一基本矛盾!他主張無產階級暴力革命,推翻剝削,建立共產主義。

9.尼採的學術真是極度復雜,也因此很容易備曲解!主要是「超人哲學」「權力意志」,就是說權力是英雄的意識,人類是不完整的產物,我們應不惜代價的成為(進化)成超人。而超人不必多,因為他們是統治者,超人能力極強,無限施與,不球回報。尼採的學術中,有貴族主義情結,他輕視平民,強調力量與權力,歧視女性。但是他卻為人類從天主教禁錮的進一步解放做了貢獻。(「上帝死了」)

10.羅素,羅素的思想呢,其實在美學上體現得多一點,他的哲學就是由辯證客觀唯心主義(新黑格爾學派)過度為「新現實主義」。他的哲學方法和笛卡爾類似,以數學邏輯推動~~~

好了,就這樣了,我要上班了。希望對你有用

⑶ 人生很難,還好有電影相伴-義大利影片《天堂電影院》觀後感

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使得它在1988年上映之初就已經引起轟動,不僅橫掃世界各大電影節,還在1990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為什麼很多影迷,都用「大師級導演」、「殿堂級配樂」、「傳世經典」、「電影頌歌」、「影迷必看」,這些華麗的詞語來形容這部跨越時空、為觀眾帶來「永不散場」的觀影體驗的電影?

又是什麼原因,時隔33年後當這部影片再次上映時,依舊以豆瓣9.2分佔據Top250第48名,並成功到吸引大批的「後浪」們,成為他們的「心頭好」?

......

中考結束後的6月30日下午1點45分,被該片成功種草的影迷女兒,力邀我與她一起觀影。

我想觀看一部33年前上映的影片,應該是對往日情懷最好的一種回憶吧。

《天堂電影院》講述了二戰時期,在西西里島的吉加利小鎮,有一個叫做「天堂」的電影院,電影熒幕上流動的一場場盛宴,深深吸引著古靈精怪的小男孩托托,托托非常喜歡看電影。常常拿出媽媽讓他買牛奶的錢去影院,為此挨了媽媽不少揍。

除了喜歡看電影,托托更喜歡看放映師阿爾弗雷多如何放映電影,他總是想盡各種辦法和阿爾弗雷多套近乎交朋友只為學習放映技術。起初,阿爾弗雷多並不同意教托托如何放電影,因為在20世紀初,電影膠片屬於易燃品。

漸漸地阿爾弗雷多發現托托每次都從廢棄的膠片中拿走一小張,竟然積攢了滿滿的一個鐵桶時,他知道托托並不是一時沖動想當放映員,他是發自內心的熱愛電影。

一次放映時引發的意外火災,讓托托和阿爾弗雷多成為忘年之交,並決心將放映技術傾囊相授。

長大後,原本只想留在小鎮當一名放映師的托托,在阿爾弗雷多的鼓勵下,離開家鄉的小鎮,去羅馬追尋心中的夢想,最終成為一名頗有成就的大導演。

和大部分電影不同的是,《天堂電影院》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有影迷說它不僅是一首給電影和影迷的頌歌,更是-部寫給電影的情書。

生於1956年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國寶級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拍攝的影片數量不多,但都是經得起錘煉的精品。他的電影大多以家鄉西西里島為背景,題材也偏好孩童的憧憬希望和老人的回憶而構築起浪漫的氛圍。

他拍攝的《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被稱之為「時空三部曲」,也被稱之為「回家三部曲」。這三部電影都運用相同的敘事結構「回到」,讓觀眾不斷穿梭於「現在」與「過去」之間,獲得異樣的體驗。

影片採用倒敘,從成名後名導演托托接到阿爾弗雷多去世的消息開始,到托托少年和膏年時期的小鎮回憶,再到老年托托回鄉參加阿爾弗雷多的葬禮,影片以小鎮為背景,人物自然互動,線索相互交織,成長段落交替呈現,讓整部影片的時間線顯得更加靈活和簡潔。

雖然影片的時間跨度很長,但導演在時空塑造上卻充滿巧思,通過鏡頭語言設計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時間流轉和社會變遷。比如,放映師阿爾弗雷多一個捂臉的手勢,托托便從孩置變成了青年,在影院工作的幾年便不用贅述;再比如,青年托托離開小鎮時,看了一眼路邊的標識牌,而下一個鏡頭標識再次出現,歸來的卻已是滿頭白發的著名導演托托。

電影中涉及的人物眾多,但沒有一個人物是多餘的,影片用托托和母親、妹妹之間的感情、

托托和艾琳達的戀情、托托和阿爾弗雷多的忘年友誼這3組人物關系,把一個跨越多年時

空的故事講述的邏輯清晰,層次分明。

這些足以顯示出這部影片的導演及所有製片人專業匠心的品味、精心編排的細節和縝密扎實的藝術功力。

1 可遇不可求的忘年之年

心地善良的放映師阿爾弗雷多,是改變托託人生命運的重要人物。為了讓排隊3小時的觀眾能看上電影,阿爾弗雷多將電影屏幕反射到城市廣場上,誰曾想卻因此導致了一場火災的發生。大火發生時,所有的觀眾為了逃生都拚命的往外跑,只有托托想到要去放映間救阿爾弗雷多,少年托托憑一已之力將在火災中窒息的阿爾弗雷多救出了火場。

逃出火災的阿爾弗雷多,雙目失明了,天堂電影院也燒毀了。

作為小鎮居民情感寄託的電影院在燒毀不久之後,「新天堂電影院」落成了,托托成了接替阿爾弗雷多的小鎮電影放映員。一個小小的放映間從此成為托託大大的精神樂園,作為小鎮上唯一會操作放映機的人,在小男孩托托心裡,放電影是世界上最神奇和最棒的職業。而不識字,工作是只能反反復復觀看同一部電影的放映師阿爾弗雷多,認為放電影只是自己對小鎮居民的一種責任,但如果托托的一生都被這小小的放映室困住顯然是沒有前途的。他堅定地認為,隨著托托逐漸長大,放映室這一方空間會成為禁錮青年托托的夢想囚籠,托托必須要走出放映室,離開小鎮,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去成就更美好的未來。

於是在海邊,戴著厚厚眼鏡的阿爾弗雷多,面對退伍回家又失戀的托托,他如父親般對托托進行教誨說了一番話,成為整部電影中最令影迷唏噓的段落。

阿爾弗雷多說:「你還年輕,世界是你的。而我老了,我不想再聽你說了,我想聽別人說關於你的事,「不管你最後要干什麼,熱愛它,就像小時候你熱愛放映機一樣。」

這不是阿爾弗雷多放映過的任何一部影片中的台詞,而是阿爾弗雷多自己一生的感悟和對世

界的觀察與體悟,這些出自忘年之交的話語成了托托終生受用的鼓勵。

可以說正是阿爾弗雷多成就了托托和電影的不解之緣,看到這一幕,我滿眼淚花,心情久久

不能平靜,真應了那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

2 人生與電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

影片中阿爾弗雷多在溝邊對托托說過一句金句:「人生與電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人生別底有多辛苦?

影片中還有一條很有分量的線索是講述托托與他的初戀女友艾琳達的故事,也許會引發你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他們的初戀始於托托對艾琳達的一次拍攝,青年托托對身材材高挑栗色頭發,綠色眼睛的艾琳達一見鍾情,為了追求到心上人,托托每天在放映完電影後,都去艾琳達的窗戶下等待,他的痴情與堅持終於打開了艾琳達的心房,兩個年經人深陷情網,不可自拔。

無奈甜蜜純潔的初戀,遭到了艾琳達父親的阻撓,在銀行家父親的棒打下,艾琳達去外地讀

大學,查無音訊,這段無疾而終的感情留給托托無盡的傷感和刻骨的思念。

面對服完兵役,受失戀打擊日漸消沉的托托,阿爾弗雷多說:「一直呆在這里,你會覺得這

就是世界的中心,你會相信世界一成不變。你必須要離開這個被詛咒的地方......"

時光荏苒歲月流轉,憑借著對電影的熱愛,托托成為一名頗有名氣的導演。他的雖然身邊一直有美女圍繞,但真愛難覓。

時隔30年,托托再次踏上返鄉的故土,回來參加阿爾弗雷多的葬禮,托托的媽媽對兒子說:「每次給你打電話,都是不同的女人來接聽,可是從這些女人的聲音中,就知道這些人並是真正的愛你。」

影片結尾處,在阿爾弗雷多的葬禮上,托托收到了阿爾弗雷多留給他的一份特殊的禮物-幾盤老膠卷,放映機放映出托托青春年少時記錄的一段艾琳達的影像。再次看到美麗的艾琳達時,托托彷彿又回到了那個無比純真的時代,只是,那個曾經讓托托傷心流淚心痛的姑娘,早已不知身在何處。

我們都能從這部電影里的橋段中或多或少找到自己年少的影子,細細想來,看似漫長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部被審查員一段段剪掉的電影呢?年少時踏上南下的列車,遠離故土,尋找屬於自己的未來。當兩鬢花白再次回到故鄉,走過再熟悉不過的街道,看著再熟悉不過的街景,聞著再熟悉不過的氣味,當年那個讓你心碎過,失眠過,逃過課的TA早已不知去向。

難怪有人說:」電影是具有生命力的,不止存在於電影上映的那段時間,一部好的電影是可以隨時隨地陪伴我們。」

3 為什麼人們喜歡看電影

有人說:「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長了至少3倍。「

更有人說:「電影是被認為繼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之後的「第七藝術」,自從1895年發明後,電影給人們帶來無數美好的回憶。

二戰結束後,人們的精神生活極其貧瘠,看電影成為人們釋放內心苦悶、焦慮與不安最好方式。猶如童年的托托,他得不到戰死在沙場上父親的愛,母親對他也缺少關愛,他把所有的情感都寄託在看電影和放映室里,電影是托托療愈孤獨的一劑良葯。

30年後,聽說天堂電影院要被拆除改建成一座停車場時,返鄉的托托和小鎮的居民們都自發聚集在天堂電影院門口。他們說:「天堂電影院被拆除了,小鎮的居民們從此沒有了娛樂。

恰在此時,響起了由配樂大師莫里康內創作的片尾曲《Love Theme》,低沉悠揚的旋律為影片鍍上了一層懷舊的余暉。

縱使電影落幕,斯人已逝,影院也無跡可尋,但那份哀而不傷的力量卻可以帶領人們繼續前行。這種對電影的情感和眷戀,是現在整天手機不離身的年輕人很難理解和感同身受的。

坦率地說,電影開頭緩慢的劇情節奏,略帶抑鬱的畫風會讓人有一點點沉悶的感覺,但不知從哪一段起,就覺得影片越來越有趣了。特別是看到在一個物質匱乏,信息閉塞的小鎮,觀看電影成為當地人們當時唯一的娛樂消遣時,自己的思緒一下子就被拉回到了童年時期。

記得兒時,看露天電影屬於一種享受,一聽說有露天電影放,早早的就跑回家把這個消息告訴全家每個人,重點不是傳遞信息,而是要提醒媽媽晚飯最好早點吃,吃完飯去廣場佔位置。佔好位置後,孩子們沉浸在電影放映前的歡樂之中,呼朋喚友地在廣場上跑著、鬧著、叫著。電影開始後,孩子們都坐著大人旁邊聚精會神地看著,眨巴著的小眼睛像極了天上明亮的星星。

喜歡看電影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每次媽媽都會從旁邊賣零食的老太太那裡給全家買一份炒瓜子,那時的炒瓜子是用舊的報紙或是廢棄的作業本子,把瓜子包成粽子式的三角模型,全家就坐在露天廣場,一邊看電影一邊嗑瓜子。瓜子嗑完了,看到我和姐姐的嘴巴有一點干,寵愛我們的爸爸媽媽會額外再給我們姐妹倆買一根5分錢的冰棍,那份揮之不去的甜蜜味道和永遠刻在心底的童年印象,是電影帶給我的。

人生很難,還好有電影陪伴,這句話道出了托托以及每一位電影愛好者的心聲,生活中諸多的雞零狗碎都可以在電影院的短短兩小時內被暫時拋在腦後,感謝電影帶給我們熾熱的快樂,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電影恰如其分地扮演了天堂的角色。

人生幾多苦難,唯願你我都充滿勇氣,努力熬過艱難的等待,迎接來之不易的小圓滿。

人生和電影不一樣,人生辛苦多了。

離開這里,去羅馬,你還年輕,世界是你的。

我老了,我不想再聽你說了,我想聽別人說關於你的事。

不管你最後要干什麼,熱愛它,就像小時候你熱愛放映機一樣。

日復一日地待在這里,你會以為這是世界的中心,但如果你離開一兩年後再回來,每件事情都會有所改變,你會發現屬於你的都會消失。越是煎熬,越刻骨銘心,愛了就要受苦沒有結果。

不準想我們,不準回頭,不準寫信,想家時要熬住,忘了我們。

⑷ 怎麼評價一念天堂

《一念天堂》評價:《一念天堂》「黑色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屬於喜劇范疇,但又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喜劇。是一種把痛苦與歡笑、荒謬的事實與平靜得不相稱的反應、殘忍與柔情並列在一起的喜劇。

電影表面是表現一個專門騙騙子的「網騙」懲惡揚善的故事,沈默與騙子的周旋過程中為我們展現了許多出人意料的笑點。在喜劇的外核下,「別忘了活回自己」的主題卻耐人尋味(網易娛樂評)

《一念天堂 》(英文名Heart for Heaven)是由張承執導,范偉編劇 ,沈騰、馬麗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影片講述了「網騙」沈默一意孤行地幫助「網紅」馬曉麗,最終卻將她納入了自己的「行騙計劃」的故事。影片計劃於2015年12月3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4)電影天堂邏輯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沈默酷愛表演,演技高超 的他協助警察破獲了很多案件。一次例行體檢中,沈默卻得知自己身患絕症,自知時日無多的他開始第一次認真思考生命的意義,決定在最後的日子裡用自己的表演天賦做些有價值的事,就當做是自己人生中的謝幕演出。

沈默和搭檔杜宇深入到一個魚龍混雜的大型社區,打入潛藏的詐騙團伙和假葯團伙之中,並開始搜集他們的犯罪證據。在此過程中,沈默認識了樂觀單純的網路主播馬曉麗,並把馬曉麗納入了自己的計劃當中。

⑸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電影《地獄天堂》究竟如何

我覺得電影地獄天堂真的是十分的不錯,情節設置十分合理,劇情也讓人激動。

⑹ 天堂異客的影片賞析

這就是賈木許的名作《天堂異客》,全部影片都是黑白,人物很少,對白也很少,場景也很少,段落之間似乎沒有什麼邏輯關系,只是時間的推移而已,我們大部分時候都看到三個主角神情呆滯地坐在那裡的鏡頭。影片前半部分,幾乎沒有任何戲劇性,三個主角沒有哪怕一點內心世界的泄漏,只能從他們不多的行動和語言中尋找他們心理和感情的蛛絲馬跡。但就在最後很短的一段影片中,前半部分影片所積累下來的情緒在強烈變化的戲劇性中得到了宣洩,艾娃憑空拿到了一大筆錢、艾娃離開了、艾娃要回匈牙利了、威利也贏錢了一切大好了艾娃卻要走了、威利追上去了、飛機起飛了兩人在飛機上團聚了匈牙利的幸福生活就在眼前了、艾娃原來沒有上飛機,她回到了小房間,坐在威利的床上,她有了錢卻好像更痛苦了。爆發的這幾個場面,導演處理得依然如前半部分一樣冷靜,既沒有庸俗的煽情,也沒有刻意地迴避,而是以平常態度處理著影片中唯一的高潮段落。
「天堂異客」,紐約是天堂,美國是天堂,而不遠千里移民美國的人們,卻是這天堂里的陌生人。天堂里的生活對他們來說,不過是看電視、打撲克、吃快餐,能乾的工作不過是賭馬、賭狗。這里真的是新世界嗎?真的是天堂嗎?
賈木許這部電影簡直是獨立電影的經典教材,從題材、情節、人物、演員、攝影、燈光、場面、段落,幾乎都是節省資金而又能有所作為的典範。整部影片里閃光的東西幾乎都是不需要多少資金只需要腦子的,就憑這一點,賈木許就是美國獨立製片之中一個人物。 賈木許與一些著名的音樂家如Tom Waits,Nick Cave,John Lurie(曾出演賈木許的《永恆假期》與《天堂異客》,他本是薩克斯手)組成「李·馬文之子」(The Son of lee Marvin)的影迷俱樂部,他們都是西部片李·馬文(Lee Marvin)的忠實影迷,作為一個才華橫溢的導演賈木許亦作為演員出演了其它一些獨立製作的電影,如1989年《列寧格勒牛仔去美國》(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1995年王穎執導的《煙變奏之盡吐心中情》(Blue In the Face)。
從九四年接觸到賈木許奇異的敘事方式的那份驚訝與激動至今的那種由幾個小故事組成一部電影已成為的一種時尚,時間在其間如腐爛物般侵染一切有生命力的物質,並同化為時髦的腐物,而賈木許或者我亦陷入了巨型的人群之中,扮演、導演著一出出源自於人與人、時間與時間的故事,從《Down By Law》的那個團聚的餐館、《Mystery Train》的旅館或《Night to Earth》的同一個晚上,洛杉磯、紐約、巴黎、羅馬、赫爾辛基的五輛計程車內,空間與時間與人,賈木許總能在某一個類似代表的靜止處,找到我們將崩潰的靈魂,它飛舞著,我們焦慮的人生中的黑色精靈,於荒謬中悲劇般地存在著,並將喜劇般地存在下去。 賈木許被尊稱為「美國獨立電影宗師」。
1980年《Lighthy Over Water》(助導)
1981年《You Are Not 1》(攝影)
1982年《Fraulein Berlin》(演員)
1982年《Permanent Vacation》(《永恆的假期》亦譯為《漫長假期》)
1983年《Burroughs》(錄音師)
1984年《Stranger Than Paradise》(《天堂異客》)
1984年《Coffee and Cigarettes》(短片)
1986年《Down By Law》
1986年《Sleep Walk》(攝影)
1987年《Candy Mountain》(演員)
1987年《Straight To Hell》(演員)
1988年《All Night Love》(演員)
1988年《Coffee and CigarettesⅡ(Memphis Version)》(短片)
1989年《Mystery Train》(《三個藍月亮》)
1989年《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列寧格勒牛仔賺美匯》)
1990年《The Golden Boat》(演員)
1991年《Night To Earth》(《夜的世界》)
1992年《In the Soup》(演員)
1993年《Coffee and CigarettesⅢ(Somewhere In California)》(短片)
1993年《When the Pig Fly》(執行導演)
1995年《Blue in the Face》(演員)(由王穎執導)《煙變奏之盡吐心中情》
1995年《Dead Man》(《離魂異客》Johnny Depp主演)
1996年《Sling Blade》(演員)
1997年《Year of the Horse》(關於Neil Young &the Crazy horse樂隊)

⑺ 如何評價《狗鎮》這部電影

天堂:

要理解結尾為什麼這么安排,要先理解grace和她爸爸的那一段互相指責。他們並沒有指責對方的人性墮落,而是指責對方「arrogant」。這個詞,就是理解這個片子的關鍵。要理解,整部電影中,哪怕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狗鎮的居民都並不認為自己在做壞事,而且因為做壞事而受到了懲罰。他們的思維方式是:我保護了你grace,你要為你的受保護付出一定的價格(我不想用代價這個給人很多聯想的詞)。保護你的成本提高,我們自然要提高價格。你要逃跑,我給你枷鎖,不過是阻止你逃跑。他們自始至終是站在一個施捨者的角度作惡,所以他們不覺得自己在作惡。他們的病因是arrogant,一種站在高人一頭角度的洋洋自得。一旦這種高人一頭的地位被徹底鞏固,也就是片中grace不惜任何代價也要留在狗鎮,這種arrogant就自然而然的演化成惡了。我們可以看看歷史上以善的名義作惡的具體事例,文革,十字軍東侵,等等等等,太多了。後面之所以選擇讓grace報復,實際上點明的是,grace也是一樣的人。這種arrogant是人性之惡,不是少數人身上的惡,grace不是天使,她一旦有了施惡的機會,她也會這么做。而且她也是以懲罰為目的,不是以惡本身為目的來做這件事情的。惡的發生並不一定要有惡的理由,而是需要一個具有絕對權力的條件和arrogant

公路:

arrogant在影片的開頭即出現過,在末尾更是作為主題出現,但是在整部影片中,這個詞沒有被用到狗鎮居民身上過。我認為狗鎮居民所象徵的東西很簡單,就是普通人的罪惡。所以,我不贊同arrogant是惡的來源。

其實,這部影片的寓意是非常明顯的。在基督教話語中,grace這個詞就是「上帝的恩典」的意思,在很多情況下都可以用來指耶穌。我們把基督教文化和古典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區別開來,認為古典的特徵在於「此世道德」,其核心是一種善惡報應的質朴的正義觀,而基督教的特徵在於「彼岸信仰」,其核心是絕對寬容,以寬容來超越此世道德的善惡之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古典世界中,人和人是不平等的,有德性的人比沒有德性的人更高貴,而區別一個人有沒有德性的最明顯的標准,就是他的行為是不是好的。而在基督教,不管一個人行為好不好,在理論上是無所謂的,哪怕是無惡不作的罪犯和一個虔誠的修道士,在上帝面前也是平等的,信仰的超越性要求寬容一切罪惡。

我們承認,基督教的「寬容」是一種優秀的精神和高貴的理想。但是這種絕對寬容的精神,如果發展到極端,就失去了人性的支撐,因為人生在世,是不可能完全寬容一切罪惡的;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善惡之分,恰恰需要古典的「正義」來承擔。因此,即便在一個基督教的世界中,最高的境界也不是純粹基督教的寬容和博愛,而是如何在基督教的寬容邏輯中,最大程度地容納古典的正義精神。

這是哈姆雷特的主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貫的主題,也是狗鎮的主題。而狗鎮的特點在於,它把上帝的形象(grace的老爸,一個黑幫首領)直接等同於古典精神,並且借他的口,講出了基督教的寬容邏輯的內在弊病,那就是arrogant

基督教的寬容,本來是從arrogant講起的。基督教講,用道德審判別人的人,是一種arrogant,因為真正的審判權在上帝手中,人不可僭越。而grace的老爸指出這種邏輯的吊詭之處,那就是企圖寬容一切,恰恰是最大的arrogant。這句話是grace的老爸講出來的,也就是基督教的上帝自己說出來的,那麼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既然只有上帝才有審判的權力,那麼也只有上帝才有寬容的權力。其實,無論是審判還是寬容,都有正確和錯誤之分。錯誤的審判,是僭越的,錯誤的寬容更是僭越的。基督教的真正精神,應該結合審判和寬容,那就是,即便是承認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罪人最終會得到上帝的寬容,但是人間的事務,還是必須在人間的正義精神之下得到真實的執行,不能以寬容的名義敷衍了事。


行者:

「arrogant是人性之惡」。確實。
關於「基督教的絕對寬容超越了善惡,是神才能達到的境界,而面對人間真實的善惡區分,這種不現實的理想卻無法承擔正義的要求。」

我這樣理解:
種種的惡和罪,在神成為神之後,自然無法也不會加之於神之身上。他所看見的種種,不過是人所受而已。所以,他可以去要求別人絕對寬容。哈哈。看起來,神也arrogant。《MR73左輪手槍》里,老警察最後幹掉了兩個惡人。一個是壞警察,一個是大惡人。干壞警察時,是用手槍柄將他在妓女床上生生敲死,因為老警察恨死他了,那個垃圾警察。干大惡人時,簡單的一槍。 痛快淋漓。 決不寬恕。
連遲到的正義都是非正義的,何況無法伸張的正義?



吳功青:

閑來又看了一遍《狗鎮》,來翻師弟的文字。大體都是同意的,覺得師弟一開始問題就把的很准,大的方向我覺得都沒有問題。提幾個小點,一起討論。

1,首先,我並不是太同意拿基督教這個大概念來與古典比。這是因為,「超善惡」的觀念雖然蘊涵在《聖經》之中,但並非本來如此。嚴格來說,我們或許應當斷定,是新教改革對「因信稱義」的極端強調才導致了尼采總結出來的「超善惡」。這也就是說,「超善惡」本身是新教的,是現代性的一種體現。我們很難說天主教里有絕對的寬容。而且,就《聖經》本身來說,雖然福音的精神是寬容的,但也有《啟示錄》的存在。並且歷史上也一直都在爭論這兩種邏輯的統一性問題。這就表明,基督教自身在對待寬容問題上也是復雜的,也是歷史地變化著的。

2:我當然同意這部影片是對福音書的改寫,如你所說,或許可以稱為「另類福音書」。或者說是,「反福音書」的「福音書」。基本的原因在於,影片的最終目的是拯救,但是渠道與《聖經》的基本精神不統一。
但是,如果仔細推敲最後一段話並把Grace本人也當成一個歷史中的神,那麼還有兩個問題:1,影片假定了Grace是神,因而當然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惡。通過和父親的爭論,她清楚地知道了狗鎮里的人都是不好的。這是她最後審判的基礎。但是,就影片所企圖達到的社會言說來講,這個神其實也必須過渡到人和國家。這樣,他們本身還能知道什麼是好嗎?2,即使我們假定了狗鎮的是不好的,人也知道他人的惡,但是,審判的權利在哪呢?這是我覺得影片主題的一個危險性所在。拒我說知,導演對社會的丑惡和不公極度不滿,並且苛求政治言說。這,其實也就是影片末尾的「權力」之爭。從這個邏輯,我們可以認為:在導演的邏輯里,只要我們的權力是用來行善的,能達到善的目的的,手段的不正義或許是可以原諒的。導演是反美主義者,他想做的當然是可以猜想。但問題是,即便他真的知道了善,並且擁有權力,他就真的可以用這個權力去行使他要做的事情嗎?

我說的第二點,簡單地表達出來就是:影片的基督教邏輯和其政治—社會邏輯是有張力的。雖然在相當的意義上,這個影片揭露了基督教的困境。但是,在我看來,當它以一種反基督教的方式去實現福音時,我覺得他的邏輯有些簡單、甚至有些危險。基督教誠然是講對人的寬恕,可並不意味它沒有懲治人罪惡的手段。基督教自身、基督教所影響的法律精神都是一種體現;用暴力的權力方式誠然可以消除惡,但這自身並不一定就達到了善。Grace把狗鎮消除了,但其實自身又處在罪里。這樣看,影片最後的討論也有很多模糊和伸展的空間。

隨手寫了兩點,也不大嚴謹。你覺得有問題我們繼續討論。


公路:

我先簡短回復如下,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詳談

1,我認為新教是更徹底的基督教,它沒有創造新的原則,而是把內在於基督教的邏輯發揮到了極端。說它是現代性,沒有問題,可是現代性也是基督教的子嗣。

2,消除狗鎮並不是惡,正如哈姆雷特殺死叔父不是惡,二者都是正義的實現。正義的實現要求人不要執著於脆弱而敏感的良心:殺戮是雖然是暴力的,可是正義常常需要暴力來實現。真正惡毒的,是殺戮背後的仇恨。Grace的殺戮並沒有仇恨,狗鎮的人們該死,Grace只是替天行道而已。

我知道這些提法都太簡單,只是這里不可能展開來講,只能表明我的基本傾向。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再重申一下:認為消滅狗鎮也是一種惡,從而受制於良心、憐憫而下不了手,這恰恰是基督教超善惡邏輯的體現,它可以是一種偉大的博愛和善良,但是它對人間的善惡也會造成傷害。我認為另一種選擇是更加高貴的:毫不猶豫地做該做之事,但是不要有仇恨之心。即便說暴力始終都是惡,但是人間的正義就是由善惡的輪回來實現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永恆的道理,不要用所謂絕對的善來救贖這個人間,它需要安排,而不需要救贖。

很期待你的回復,另外,一切都順利吧?

夜奔在第九街:

關於基督教的這些概念 想到另外一部電影《密陽》
母親在痛失兒子之後從宗教教義中尋求慰藉,終於有一天在教友的鼓勵下前往監獄告知殺死自己兒子的罪犯,自己原諒了他。當罪犯回答自己也信仰了基督並覺得自己已經被上帝原諒時,她崩潰了。
靠信仰維持自己苦心建立的心理防線瞬間崩潰了。

吳功青:

公路,
1,權且按你說的吧。沒有根本分歧
2:你講的這點很深,也很儒家。但問題是影片中的惡是否需要這樣強烈的方式來實現?我認同適當的暴力,但我也警惕於它的簡單和可怕後果。我我之所以覺得影片的結尾是惡的,是因為從神義的角度他雖然是正義的;但是對人來講,他是否還有更好的方式?影片的前半部分積蓄的東西全部被後面極端地釋放出來了。那麼我們是否也該問:如果你是上帝,你之前的縱容是惡嗎?你憑什麼用這種方式來掩蓋自己的過去?如果你不是上帝,你為何可以這么做,你怎麼可能有這么大的權力?所以,我認為影片結尾的價值只能是在極端抽象的角度上是有效的。具體的說,則很有問題。


公路:

我同意。我也是在很抽象的意義上理解結局的。

吳功青:

所以到現在,我最感興趣的不是電影的核心主題,而是他想帶起來的東西,比如:1,Tom的人性刻畫。為什麼他一直苦苦地尋求文學體裁?為什麼他要試圖把一切東西都納入到文字之中?對我而言,或者對其他有同樣毛病的人而言,直接地問就是:我們如何用文字和思想的方式脫離了原初的生活與困難、罪惡和墮落,從而在虛幻的關注中自我麻醉?2:和Grace對著乾的小孩。不知道為什麼,我對這段場景極其心痛。因為我幾乎在這里看到了人類可憐的影子。如果影片一直試圖著力描繪上帝的遭遇,那麼這一幕絕對是核心。無疑,上帝是Grace,是恩典。但恩典之於人,並非很容易就得到實現。人為了自己的罪惡,會排斥恩典,甚至妒忌恩典。甚至,我們可以象宗教大法官那樣說,當上帝出現時,人依舊會殺死他。真正說來,人需要的恩典不是上帝的,而是屬人的。他必須是寬恕人的罪惡的恩典,而不能是道德拯救的恩典,後者太沉重,不適合於人。如果我們這樣看,Grace最後的憤怒和暴力或許更加合理一些:正是因為她無限地用愛來施與自己的恩典,但人卻一次次固執地抗拒它(包括砸壞代表七封印的玩具),上帝才需要用極端的暴力(極端的恩典)來懲罰人的自由。因此,這里也就蘊涵了我們一直探討的主題:恩典與人的自由。3,從中,我們可以再深入思想的一個問題是:基督教究竟意味著什麼?表面上看來,基督教有了上帝就有了確定的善惡標准,以及人類最好的精神走向。但另一方面,影片也向我們揭示出:恰恰是因為基督教的寬恕,才把人推向一個無窮的罪惡深淵;恰恰因為上帝存在,那個小孩才有了作惡的動機,也就是所謂的「為惡而惡」;這么說,基督教彷彿是人類給自己製造的一個幻影,將古典時人性的問題轉化過來,因此也變得更加突出。但這作用實在是雙重的:在加深人性困境的同時,基督教也極大地提升了人的精神張力,將之推向一個絕對的深度。而對我們而言的難題就是:總是要在這種張力去中去思考基督教對於西方,從而對於中國的思想意義。這就是我寫康德的論文認識到的東西:任何近現代的思想家思考問題,都一定是從對基督教最深刻的領悟中開始的。他們裹著基督教的問題,但又深入挖掘了其中偉大的精神。簡單地看一方面都很成問題。

其他的下次說,一會上課。

吳功青:

狗鎮人內心的惡跟Grace無限制的寬容有內在的關系;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出賣Grace,更主要的和他們的處境有關系。正是因為害怕自己會遭受不幸,他們才一次次地要挾Grace。這其實只是說明:普通人的道德總是有限甚至是虛偽的。我想,影片已經客觀地表明:人性的這種局限是人的基本本性,並不能說完全說成是Grace刺激的結果。

不過,就象我們上面的討論已經呈現的那樣:基督教的普遍寬恕確實又在激發惡。人作為人,其道德永遠是不足甚至是虛偽的。關鍵的是,怎麼看待這種虛偽?這里,古典和基督教的理解確實是很不同的。古典時代的人並非不知道人的道德如此,但是,他們願意承認這是事實,然後在可能的基礎上追求它的改善。這樣,面對惡就應當是以正面的方式去回應,因為這種回應是人的自然本性;基督教恰恰相反,它知道人性是不足的但是它認定人性應當是更完美的,人應當以上帝的樣子為榜樣,克服私心,達到寬容和救贖。但問題是:基督教的這種做法有無人性基礎?也就是說:人是否可以象上帝這樣做到對一切善惡的寬容?在這個意義上,基督教確實是很不自然的。回到影片,我們看到:Grace在影片前面部分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基督徒的理想:用普遍的寬容去接納人類,企圖用這種東西去感動人,實現他們道德的提升。但問題是,對人來講,這種寬容對他們的道德無益,甚至激發了人們內心的罪惡。對Grace自己,她實際上又不是上帝,所以註定在人和神的兩重面向上掙扎。按道理,Grace的結局應該如同耶穌一樣,被那些民眾釘死,但導演卻做出了極大的革新:耶穌不僅不應當被釘死,反而應當去審判人。但問題是:Grace的做法是不是對的呢?

我們可以比較下Grace和耶穌本人。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似乎都認為她就是耶穌基督。她受苦,承擔,骯臟。但是,她又實實在在的不是基督。因為,基督作的這一切是他的自然,他實在的就是神;而Grace的一切卻是在痛苦和嘗試中完成的。Grace象神但又不是神。他沒有神的力量和本性,她無法真正寬容這些人。所以,當最後影片以神義的方式懲罰罪惡時,Grace的形象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如果她只是人,她的一切合理性何在?如果她是神,她怎麼解釋她過去的一切行為?

這兩重面向的糾結和矛盾,深刻反應了導演在這個問題上的模糊,或者說:困境。現代社會的基本語境已不再是神,但我們又必須藉助基督教的邏輯想問題。面臨人性的墮落,誰可以執掌公義,誰可以作出判決?影片想說的是,用權力的方式來實現公義是正確的,因為這種公義正是對他既有遭遇的一種正常回報。但是,我們還是要質問的是:一:他既有的遭遇是什麼?二:他是否知道善好?三:當他知道了善好,他是否就可以判定人?一一對應的看,影片的邏輯都成問題。

所以,影片的結尾似乎最大限度地呈現了基督教邏輯在現代社會的張力:我們總是需要藉助正義來審判罪惡,但我們自身又總是陷入在基督教之中。現代社會的人對基督教是如此不滿,但是又總在基督教的邏輯里想問題,做事情。(結尾的極端做法難道不是很基督教的嗎?對比《論語》就知道了)這樣,表面上看,他們試圖回到古典,或者說重塑一種不同於基督教邏輯的現代邏輯,但結果又是非常成問題的。這種困境迫使我們追問:基督教的語境之於現代西方究竟意味著什麼?

公路:

吳功青,
我現在比較能夠理解你最初的意思。影片結局的處理,看似是要以一種完全符合古典正義觀念和復仇觀念的極端形式來批判基督教的無限寬容,結果正是其完成方式的極端性,恰恰失卻了古典意義上的「節制」。無論是荷馬史詩還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都沒有對這樣殘忍的復仇的描繪。如果說哈姆雷特最終是在「聽天命」的前提下實現了好的復仇,那麼Grace則是在上帝(她老爸)的命令下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無限制的寬容走向毫無憐憫。

⑻ 電影《一念天堂》里,男主角沈騰最後為什麼要跳樓

初看電影《一念天堂》時,看到男主角沈騰跳樓這個結局也有些不理解,後來想了想這樣的結局還是有邏輯的。首先分析下沈騰的性格,雖然他善於表演各種角色,但面對他喜歡的馬麗時他又什麼都說不出口,他得絕症時卻又不跟他的詐騙搭檔杜曉宇說,說明其實他是一個不善於表達自我、缺乏與他人溝通和交流能力的人,這樣的人在社會中會是個悲劇人物。

電影沒有俗套地讓沈默走下天台、接起電話,他還是按照設定完成了自己的謝幕表演。而從高空墜落的過程中,他忽然意識到:「慢著,我好像忘了扮演我自己。」這一刻,沈默精心策劃的謝幕、苦苦追尋的目標和結局,彷彿都成了一場空。可以說跳樓這個行為是沈默作為這個人物的自身選擇。雖然這部電影是喜劇,但喜劇也是可以傳遞一些嚴肅內容的。沈騰最終的高樓一躍引起了不少人的不解和好奇,這是電影結局引發了人的思考,我覺得這個結尾做的還挺好的。

⑼ 通天塔這部電影想表達什麼

電影《通天塔》講述發生在11天內,世界上不同國家的四個家庭源於溝通不暢的悲劇故事。

劇情簡介——

在摩洛哥、墨西哥和日本發生的三個故事。

理查德(布拉德•皮特飾)和妻子蘇珊(凱特布蘭切特飾)因為婚姻危機,去摩洛哥旅行,蘇珊在旅行車里遭遇槍擊,為了醫治蘇珊,一車美國遊客不得不在摩洛哥的小村滯留,而警方也將此次事件上升為恐怖襲擊,展開了調查,其實真相卻驚人的簡單。

理查德夫婦滯留在摩洛哥,影響到了家裡的孩子們,墨西哥保姆為了參加兒子的婚禮,只能讓她的侄子(蓋爾•賈西亞飾)開車帶著她和孩子們一起去,但是,從墨西哥過境回來的時候,他們遇到了麻煩,警方懷疑她綁架美國小孩,事情開始不受控制。

日本,聾啞少女千惠子孤寂地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中,母親的自殺使她和父親的溝通越發困難,由於自己的殘疾,她也得不到異性的關注,性格越發叛逆。於是,她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溝通交流。



(9)電影天堂邏輯擴展閱讀:

《通天塔》是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執導的劇情片,由布拉德·皮特、凱特·布蘭切特、菊地凜子主演。該片於2006年11月10日在美國上映,2007年3月13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角色介紹——

1、理查德

演員布拉德·皮特

蘇珊的丈夫,美國人。與妻子蘇珊前往荒涼的非洲旅遊,目的是為了挽救他們瀕臨崩潰的婚姻。不料蘇珊突然被子彈擊中,為了挽救愛人危在旦夕的生命,理查德千方百計四處求救,怎奈人生地疏、語言不通,任何一件簡單的情況解釋起來都遇到重重障礙。

2、蘇珊

演員凱特·布蘭切特

理查德的妻子,與丈夫理查德婚姻不睦,在非洲經過了反復的爭論以及內心的掙扎之後,兩人依然擺脫不了悵惘的心結,正搭巴士奔向下一個目的地。不料悲劇突然降臨,一顆子彈穿過車窗,擊中了她。

3、綿古安二郎

演員役所廣司

日本人,妻子莫名自殺,所以去非洲打獵愈傷,後來將那把難以直面的獵槍贈送給摩洛哥的老導游。導游把這把獵槍賣給了當地的牧羊人。

4、千惠

演員菊地凜子

綿古安二郎女兒,聾啞人。她遭遇了裁判的誤判後,再次受到了搭訕少年的歧視。於是,一心想要得到愛的她開始了自我放逐之旅,先後勾引牙醫、警察。

⑽ 很有邏輯性的恐怖片 懸疑片 推薦幾部!最好是韓國的!

驚悚片 (THRILLER)
以偵探、神秘事件、罪行、錯綜復雜的心理變態、或精神分裂狀態為題材的一種電影類型。
一類與恐怖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電影類型。好萊塢的驚悚片從大多題材上看已經達到恐怖的范疇。
有人說,恐怖驚悚電影實際上是最接近於電影藝術特性的樣式,因為電影藝術需要製造懸念,只有懸念才能使觀眾產生強烈的期待心理,而恐怖片恰恰是最重設計的特殊片種,它首先強調的就是要牢牢抓住觀眾的感官,不能讓觀眾感到厭倦和疲勞。希區柯克首先發現懸念對於電影藝術的決定性意義,他對懸念作為電影語言的探索,影響深遠。一些世界級大師,如庫布里克、羅曼•波蘭斯基、詹姆斯•卡梅隆,都對恐怖驚悚電影情有獨鍾,不外是想藉助這種方式,探索和挑戰電影語言的極限。
不管如何,全世界各地都有不少恐怖驚悚迷。恐怖驚悚片在世界上已經成了一個重要片種,成為好萊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說你是個影迷,但你卻沒有看過一些經典的恐怖驚悚片的話,那你的權威度無疑會大打折扣。在美國如今每周十大電影排行榜上,怎麼也少不了兩三部恐怖驚悚片,而且排名往往在前五之內。標示票房價值的那一連串天文數字,當然會刺激觀眾的觀看欲,也能刺激製片商的投資欲。恐怖驚悚電影的藝術性到底如何還可以爭論,但是它的可觀賞性和成功的商業性卻是有目共睹的。從這里也許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好萊塢再不好,總有一個誘人之處——你不必花費九牛二虎之力為你想拍的片子拚命找什麼正當性、藝術性的理由。
說到這里,是不是要為我們的「恐怖驚悚電影」下個定義呢?這是個煞費思量的問題。依照醫學上的定義,所謂「恐懼」是以心跳過速、呼吸急促以及腎上腺活動等一系列生理反應為特徵的心理感覺。當恐懼因素過於強烈時,身體往往無法適應,以致做出與意願相反的行為。有調查表明人類的恐懼因素依次排列為:死亡、黑暗、孤獨、無助等等。很顯然,這些恰恰是恐怖驚悚電影的基本元素。依照最普通的解釋,能夠藉助這些元素,給觀眾造成恐懼感的影片當然就是恐怖驚悚片。再進一步定義就見仁見智了,有人把恐怖片等同於鬼片,有人認為一定要血肉橫飛、腦漿四濺才算恐怖,有人則認為片子里只要有謀殺案就很嚇人。象美國影業分類標准那樣,把Horror(恐怖)和Suspend(懸疑)並列歸成一類,或者統稱為Thriller(驚悚),也不無道理。有學者為恐怖片作的簡單定義是:「我們集體的夢魘」,雖然有點玄,但言外之意卻更值得咀嚼。相對於惡夢,恐怖驚悚電影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多彩多姿的藝術手段,更有聊以安慰的完整結局,另外,它的最大好處是,一旦你覺得受不了,閉上眼睛,危險很快就過去了——當然,那種特別的樂趣和顫栗中的快感也同時過去了。
懸疑片
概念
情節使人對主要人物的命運引起關切,而造成高度焦慮和緊張感的一種電影類型。
分類
1.以邏輯推理為主,該片的主角一般運用自己的超凡邏輯思維能力進行推理進而推動劇情的發展。故事結局往往出人意料,該類影片情節扣人心懸,引人入勝。 觀眾群比較廣。該類影片包括:《神探狄仁傑》系列,《少年包青天》系列,《達芬奇密碼》,《七宗罪》等。
2.恐怖血腥+懸念為主,該類影片充斥著暴力血腥鏡頭,是以恐怖情節推動劇情發展,在該類劇中往往有著恐怖的惡魔或怪獸。主要觀眾群為成年男性+部分青少年。該類影片包括:《極度深寒》,《電鋸驚魂》系列,《沉默的羔羊》系列,以及《史前巨鱷》,《狂蟒之災》等。另外此類影片有個現象就是無國產片,其原因是廣電總局對該類影片進行嚴格控制。所以正版影片在市場上是很難購買到的。
3. 天馬行空式的懸疑,哈哈好特別的名字。原因是我不知道如何對該類影片進行定義。 該類影片往往是有編劇,收視率所決定。這就是時下流行的懸疑類美劇。結局無法象探案系列去進行推理而得知。有時可能由於收視率問題而無結局。很難定義的一類影片,但很好體現了商業社會的殘酷性。《越獄》,《迷失》,《英雄》都屬時下流行的影片。
恐怖片
恐怖的電影我認為不在於加入電影的特技,血腥,而是故事懸疑,音效好,好的導演,當然還有出色的演員.個人喜歡日韓,泰國的電影。歐美無非靠電腦特技撐場面,有的很血腥,用不著看到底,就知道結局了,無懸念。而且對於鬼魂描述很模糊,不像日韓電影那樣清晰,他們更注重心理上的恐懼,這樣看起來很刺激,咒怨,薔薇紅蓮,紅鞋,感染就是很好的例子。說真的,有些日韓電影,由於故事情節復雜,比較深奧,看幾遍才看懂, 可想而知導演在上面花了不少功夫。以下是我總結的一些好電影,有些也許你看過,但我覺得很經典,在此要提一下,還有一些最新電影推薦。
the Grudge1,2(清水崇)
還有美國版咒怨1,2(清水崇)也很刺激哦
姐妹情深(韓國)強力推薦 主演:林秀晶
紅鞋(韓國)推薦
猛鬼套房(泰國)雖恐怖,更多還是難過,遺憾
鬼女魔咒(清水崇)推薦
筆仙(韓國)
鬼水凶林(日本)
午夜凶鈴1,2(3,4是瞎拍,不值得看)
香頌鬼屋(泰國)
恐怖護理站(泰國)
突然某天之黑暗森林
突然某天之D-12天
突然某天之第四層
突然某天之2月29號
鬼來電 123
惡魔在身後(韓國)劇情非常棒推薦
卸屍宴(韓國)
大提琴(韓國)
猙獰(韓國)
大逃殺1,2
遺失物(日本)推薦
靈魂密碼(泰國)推薦
棺木(多國合拍)
死神的精度(日本)
阿娘(韓國)
血的期中考試(韓國最新)頂
真奈的詛咒(日本)
希人(日本獲獎影片)(清水崇)推薦
鬼影(日本和美國合拍)
傳染歌(日本)
交換日記(韓國)
迷霧(美國)結局讓人很難過,推薦
公寓(韓國)推薦
假面(韓國)
紅眼(韓國)
奇談(韓國)推薦
怪談(日本)
變蜥人魔(泰國)推薦
1303大廈(日本)推薦
美發屍(日本)
黑暗侵襲(美國)推薦
鬼娃回魂2
鬼鼓(泰國)愛情故事
哨崗506(韓國)推薦
寂靜嶺(美國)推薦
感染(日本)推薦
假發(韓國)推薦
傳說的故鄉(韓國)
槐樹(韓國)推薦
邪降3鬼影隨行(泰國)2008最新
死神的十字路口 (泰國)2008最新(推薦)
黑夜(香港,日本,泰國)
活鬼胎(泰國)真實事件改編
灰姑娘(韓國)
鬼肢解(泰國)
鬼樣少年少女 (日本)
屍魂落魄(泰國)2008最新
姑獲鳥之夏(日本)
東瀛鬼咒(日本)
輪回(日本)
死亡教室3狐狸梯(韓國)
鬼家怪談(日本)
人形師(韓國)
照出冤靈(韓國)
惡魔的藝術 II(邪降2)(泰國)
惡魔的藝術 (邪降)(泰國)
最後的晚餐(日本)
鬼營(又稱生還者)(泰國)(推薦)
鬼井(日本)有點像午夜凶鈴
真實魔鬼游戲(日本)2008最新
惡夢偵探(日本)2007 導演:冢本晉也(推薦)
閣樓(日本)2006
還我拇指(日本)2007
霧(日本)2005導演:冢本晉也(推薦)
死魂曲(日本)2006(強力推薦)根據游戲改編
深紅(日本)2005 主演:堀北真希
預言(日本)2004 主演:堀北真希 日本導演:鶴田法男(推薦)
姐妹幽靈(泰國)強力推薦
絕食美女(日本)2005
血與火的洗禮(日本)1996
案山子 (日本)2001日本導演:鶴田法男(強力推薦)
催眠(日本)1999
雪茫危機(日美合拍)2003 恐怖驚悚
漩渦(日本)2000
抽象畫中的越南少女(韓國)2007導演:金太京,主演:車藝蓮(推薦)
死亡錄播(韓國)2000
四人餐桌(韓國)2003 主演:全智賢
凶房(韓國)2002
面孔 (韓國)2004(推薦)
少女們的遺言(韓國)1999
一路驚惶(韓國)2001
凶咒(韓國)2000 導演:安炳基(強力推薦)
大逃殺(日本)
大逃殺2鎮魂歌(日本)
三更之寒夜情挑(韓國)推薦
第六次犯罪霸王妖姬(韓國)
女魔(泰國)
涉谷怪談1-2(日本)
聲音(韓國)
神之左手魔之右手(日本)
鬼怪密林(韓國2007) 強烈推薦
驚慌夜談(泰國)
亂步地獄(日本)
死亡信件(泰國)
《昏迷》系列(韓國)
迴路(日本)
雨之町(日本)
恐怖童謠(日本)2007
八墓村(日本)
壁男(日本)
另一個天堂之血移魂(日本2000 導演:飯田讓治 主演:江口洋介 市川富和子 柏原崇 崗元夕紀子
性、食物、女人 301/302 (1995) 韓國
四谷怪談 Chushingura gaiden yotsuya kaidan (1994) 導演:深作欣二
卡到陰 Colic: dek hen pee (2006) 泰國
心魔大審判 Sky High (2003) 日本 導演:北村龍平
寄生前夜 Parasaito Ivu (1997) 日本 導演:落合正幸
靈異咒 (日本2005)導演:白石晃士 主演:小林雅文 詛咒是在你身邊真實存在的駭人怨念 為了一窺自古流傳至今的詛咒原貌 犧牲性命拍攝的真實紀錄將震撼世界。 推薦
靈虐(泰國)2008
孤獨一人(韓國)2008最新
白色榮光(日本)2008最新
死咒(印度)2008最新
電鋸驚魂5 (美國)2008最新
青之怨靈(日本)2008.8.30上映 推薦
嬰兒少女(日本)2008.8.2上映 推薦
伴雨行 I COME WITH THE RAIN(法國)(匯聚日本,韓國,香港,美國等幾國明星)越南導演陳英雄2008最新(主演:喬什·哈奈特,木村拓哉,李秉憲,余文樂,歐塞維奧·龐塞拉,陳女燕溪)類型:驚悚,血腥,動作,激情-----強烈推薦
速雷看看、異火網影院

閱讀全文

與電影天堂邏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電影混剪 瀏覽:671
抖音電影大神怎麼傳抖音 瀏覽:142
電影奪冠在哪個軟體看免費 瀏覽:921
電影網站都沒了 瀏覽:996
電影以藏完整版 瀏覽:523
老時代微電影 瀏覽:66
反應日本古代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5
日本愛情電影親吻片段 瀏覽:176
最新香港經典武俠電影大全 瀏覽:42
在悉尼拍攝的音樂電影 瀏覽:36
電影內容是一個游戲bug 瀏覽:360
特別有愛的動漫電影有哪些 瀏覽:166
微電影工地 瀏覽:236
人民日報微電影24小時 瀏覽:450
日韓最新單親已過老師少婦電影 瀏覽:667
怎麼在自助機買電影票 瀏覽:460
千王電影有哪些 瀏覽:266
海盜電影韓國資源 瀏覽:97
電影特效製作軟體大全 瀏覽:488
手機百度網盤看電影如何切換聲道 瀏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