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什麼電影和天堂的孩子類似的
《天堂電影院》
2. 《天堂的張望》原型是什麼
張望的原型人物佘艷是一名孤兒,在這個世界上只生活了8年。病危時,她把世界各地愛心人士捐給她的救命錢分成了多份,援助了其他患病的孩子。同時,延續了溫暖和希望。
時任《成都晚報》社會新聞部記者的傅艷將佘艷的故事寫成新聞報道,刊發之後引起全球轟動,《天堂的張望》正是取材於這一真實事件。
導演杜斌在了解到白血病兒童的困境之後,決心啟動這一公益題材的開發,也呼籲社會能將更多的目光投向這一病患群體。2018年1月,導演杜斌專程飛到成都拜訪原型人物在成都市婦女兒童醫院的主治醫師,挖掘更多細節。花了兩年時間才將真實故事打磨成劇本。
(2)天堂女孩電影原型擴展閱讀:
天堂的張望,是我們永遠的希望。故事的主線就是張望意外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後,圍繞她展開的一系列救治。
期間有熱心的畫家題題爸教她畫畫,充滿愛心的護士小夏姐姐一直陪著她,還有最暖心的小月姐姐和醫生媽媽。
每個處在張望身邊的人都十分善良,彷彿被她對生命的執著感動,甚至連曾經打爸爸的幾個混混也被感化。所以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在這層美好下,藏著的就是張望的病情。正是這種前後的對比,才能把觀眾的情緒一下調動到最大——大喜大悲。
3. 天堂的張望原型
1、《天堂的張望》的故事原型是現實中一個叫佘艷的小女孩,她就是影片中張望的原型人物。
2、佘艷從小就家庭困難,跟著養父生活的她小小年紀就承擔起了生活重任,佘艷在2005年被查出了急性白血病,年幼的她八歲就因病去世了。
3、《天堂的張望》是一部很催淚的父女親情片,片中小女孩張望跟父親相依為命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
4. 電影天堂的張望原型是誰
《天堂的張望》原型中的父親是佘仕友,在女兒佘艷(電影中的張望)離世之後,就沒有了消息,後續也沒有相關報道,所以無從知曉。
《天堂的張望》,故事的主人公叫佘艷,1996年出生,她從出生就被親生父母遺棄,被一個單身漢養父佘仕友救下養大,因為從小生活的環境比較困難,營養不良,身體不好,但是她從小就特別懂事。
知道自己的家跟別人的家不一樣,所以當別人家的孩子還在父母懷里撒嬌的時候,她已經可以幫著養父刷碗、掃地了,在學習上佘艷也非常的努力,她希望好好學習讓養父開心,不過晴天霹靂很快降臨到這個不幸的家庭身上,2005年佘艷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這個病需要花幾十萬,還不一定能治好。
佘艷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所以在治療沒多久,她對養父說出了那句令人心痛的話:「我想死....」,她不想讓自己的病成為養父的負擔。後來佘艷的事經過媒體報道後,引起全球華人的關注,大家紛紛捐款,很快錢湊夠了,但是佘艷還是不幸離開了這個世界。
佘仕友收養佘艷的故事:
1996年11月30日,那是當年農歷10月20日,因為「爸爸」佘仕友在永興鎮沈家沖一座小橋旁的草叢中發現被凍得奄奄一息的這個新生嬰兒時,發現她的胸口處插著一張小紙片,上面寫著:「10月20日晚上12點。」
家住四川省雙流縣三星鎮雲崖村二組的佘仕友當時30歲,因為家裡窮一直找不到對象,如果要收養這個孩子,恐怕就更沒人願意嫁進家門了。看著懷中小貓一樣嚶嚶哭泣的嬰兒,佘仕友幾次放下又抱起,轉身走又回頭,這個小生命已經渾身冰冷哭聲微弱,再沒人管只怕隨時就沒命了!咬咬牙,他再次抱起嬰兒,嘆了一口氣:「我吃什麼,你就跟我吃什麼吧。」
佘仕友給孩子取名叫佘艷,因為她是秋天豐收季節出生的孩子。單身漢當起了爸爸,沒有母乳,也買不起奶粉,就只好喂米湯,這導致佘艷從小體弱多病,但是非常乖巧懂事。春去春又回,如同苦藤上的一朵小花,佘艷一天天長大了,出奇得聰明乖巧,鄉鄰都說撿來的娃娃智商高,都喜歡她。盡管從小就多病,在爸爸的擔驚受怕中,佘艷慢慢地長大了。
5. 天堂的張望原型是誰
張望的原型人物佘艷是一名孤兒,在這個世界上只生活了8年。病危時,她把世界各地愛心人士捐給她的救命錢分成了多份,援助了其他患病的孩子。同時,延續了溫暖和希望。
時任《成都晚報》社會新聞部記者的傅艷將佘艷的故事寫成新聞報道,刊發之後引起全球轟動,《天堂的張望》正是取材於這一真實事件。
導演杜斌在了解到白血病兒童的困境之後,決心啟動這一公益題材的開發,也呼籲社會能將更多的目光投向這一病患群體。2018年1月,導演杜斌專程飛到成都拜訪原型人物在成都市婦女兒童醫院的主治醫師,挖掘更多細節。花了兩年時間才將真實故事打磨成劇本。
他在拍攝中遭遇困難無數,在資金鏈一度斷裂的窘況之下,還是帶領團隊將影片拍攝完成。為了挑選「張望」,導演杜斌先後看了2000多個孩子的資料和試戲片段,最終選中7歲的朱梓玥。
天堂的張望,是我們永遠的希望。故事的主線就是張望意外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後,圍繞她展開的一系列救治。
期間有熱心的畫家題題爸教她畫畫,充滿愛心的護士小夏姐姐一直陪著她,還有最暖心的小月姐姐和醫生媽媽。
每個處在張望身邊的人都十分善良,彷彿被她對生命的執著感動,甚至連曾經打爸爸的幾個混混也被感化。所以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在這層美好下,藏著的就是張望的病情。正是這種前後的對比,才能把觀眾的情緒一下調動到最大——大喜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