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的代表電影,電視劇有什麼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夏商周以來,朝代更替不斷,每個朝代都有其獨有的歷史文化。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的代表電影和電視劇如下:
秦帝國代表作:《大秦帝國》
此劇是中國歷史劇中的另類之作,全劇突出了「法治」二字。打個比方,法治觀念好比一塊吸鐵石從桌上劃過,所有歷史事件便如同桌上的鐵釘一般自動吸附上來,其表現手法獨樹一幟,觀點明確,解析精闢,值得大力推薦。
2.漢帝國代表作:《漢武大帝》
這不僅是漢武帝題材電視劇中最經典的,更是中國所有帝王戲中的上品。整部電視劇思路清晰,對於政治、歷史、戰爭都做出了很好的詮釋,完全可以視作一部教科書。
尤其是漢武滅匈奴的那幾集,把戰爭全過程以極為細膩的手法表現了出來,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政治事件,也都描述的很清晰,實在是難得的精品。
3. 三國代表作:《三國演義》
唐國強鮑國安主演。精品之處無需贅言,這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完全以文言文做台詞的電視劇,片中對於兵法、政治、謀略、人物個性的詮釋與刻畫都可謂登峰造極,是空前絕後的極品。
4. 隋帝國代表作:《隋煬帝》
《隋煬帝》不僅生動呈現了帝王風采,還展現了一段苦難而又精彩,生動而又不可思議,輝煌而又傷痕累累,隨著楊廣短暫人生匆匆而逝、經歷起起落落的王朝歷史。
它沖破了詮釋歷史的格局,角度新穎,使之成為感悟歷史,給今人以啟迪的歷史題材的古裝大戲。
5. 唐帝國代表作:《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以一種類似於紀錄的方式重現了唐初時代,不同於以往的古裝戲說劇。
專家一致稱,從劇情、台詞到建築、道具、服裝等基本還原了初唐風韻,從人物簡單的頭飾、色調偏暗但袖口寬大的服裝,甚至李世民鬍子的形狀等看出,主創們做到了以史為准。
而扮演李世民的馬躍,面容清癯冷峻,雙目深湛,鼻隆而直,唇上連髭微翹,不怒自威。頓時便與古代大畫家閻立本所作的肖像畫作重合起來,這扮相就是李世民的瘦版標准照了
6. 宋帝國代表作:《大宋王朝趙匡胤》
該劇是一部繼《雍正王朝》、《康熙帝國》後結合古戰爭、武打、風月言情、謀劃韜略的歷史巨作。
7.元帝國代表作:《成吉思汗》
該劇講述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波瀾壯闊的一生。從鐵木真出生到統一蒙古,直至西征病逝,時間跨度長達80餘年。以雄渾的氣魄、壯麗的景象和精美的製作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中國歷史上帝王眾多,但被世界史學界關注最多的,卻是那位說不清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西方史學界稱之為「千年第一風雲人物」、「世界征服者」,關於他的著作、書籍、文章汗牛充棟,世界各國知名首腦幾乎都曾發表過對他的評價。
8.明帝國代表作:《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
學界權威們對於《大明王朝·1566》給予了一致高度的評價。思想理論界、文化理論界和歷史學界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大明王朝·1566》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歷史觀,並運用了當代藝術審美手段,對歷史作了深刻厚重而生動的解讀。
該劇從一度創作到二度創作,並不僅僅滿足於表現那些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故事,而是在這些故事裡面展示了命運的邏輯。將我國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9.清帝國代表作:《康熙王朝》
這部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收視率最高,重播次數最多,影響最大。在歷史劇中,關於清朝的戲最多,原因很簡單——離現在最近,可供演繹的史料、故事最多,觀眾最感興趣。
而在清宮戲中,關於康熙帝的最多。,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康熙就是陳道明塑造的那個形象。確實,陳道明的康熙很成功,從形象到氣質都接近歷史上的康熙大帝,尤其是陳道明的台詞功底,為這部戲增添了大量精彩,將一代雄主的文韜武略、氣魄胸懷刻畫得淋漓盡致。
10.華夏帝國代表作:《走向共和》
這部《走向共和》好的地方就在於,從公眾的閱讀和觀賞方面第一次把李鴻章放到比較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以往只是歷史學家才會以公正的角度認識他的,一般的人對他的印象都是負面的。
《走向共和》還原了歷史的真實狀態,沒有拔高一個好人,沒有貶低一個壞人。
以前接受的教育從來都是把李鴻章、慈禧、袁世凱描寫為壞人,而《走向共和》卻非常人性化、設身處地地為前人著想了。
但是《走向共和》並不是給這些人物進行「平反」,而是告訴人們要善待自己的先人,因為我們也會成為先人。我們不能總用批判的眼光挑剔歷史人物身上的問題,應該多看他們的貢獻,建立一種同情的理解。
(1)神馬電影西漢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
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新:王莽所創的朝代(國號)「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
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涌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
漢為火德,為赤帝,王莽為土德,自稱是「托於皇初祖考黃帝之後」,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傳黃帝,天命授之。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曹操謚號魏武帝。
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又稱「季漢」。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陝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
所以又稱「光明教」。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 「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貳』 神馬電影
阿甘正傳,講述了一個智商偏低但是很有毅力,「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最後獲得成功的人的故事。
『叄』 神馬電影網的網站簡史
神馬電影網還未上市時,其團隊兩位站長孟公子與殘少就分別各自開發著自己的電影網站,可快播電影泛濫,版權爭議頗多,發展一直不好,偶然之下兩人結識,興趣愛好相同,見解一致,又各有獨自技術,彼此也是合的來,神馬電影網便也就誕生了,優越的配合,彼此的相信,打造了短短一個星期日IP超過3千的驚人數字,同時被人稱為互聯網更新最快的電影網。2011年5月1日勞動節,神馬電影網正式開站的日子,而這日也是4.4版本快播Qvod發行的日子,恰好神馬電影網也是採用快播影音技術點播電影的,而4.4版本的快播觀看更加人性化,視頻解碼更加清晰,同時播放速度也大有提升,深受影視愛好者的喜歡,這無疑給神馬電影網一個騰躍的空間。
『肆』 fb3是什麼電影
全名是《FB3之神奇男同》
格林德沃你競選啥,你不應該發展勢力形成自己的黨派嗎?自己羽翼未豐就去競選(還在眾目睽睽下輸了)是不是傻?
當時的情節有講述的是蓋你在FB2里剛策反克雷登斯和奎妮,結果第三部倆就都叛回去了?你的手段呢?你把他倆招來幹啥?有對你產生作用咩?
鄧布利多咋就知道一堆消息 HP中曾經提到鄧布利多在大家希望他和格林德沃決斗之後推遲了五年才提出決斗,這個我怕圓不上。根據HPWiki,ICW主席AntonVogel於1932年離任,也就是說,第一部1926、第二部1927、第三步1932,僅僅過了四年劇情就快得令人咋舌了,FB4和FB5要講述1933-1945將近15年的內容……是不是很可怕?
『伍』 求教知道的大神、這是神馬電影里的
《獨裁者》
影片講述的是某國殘暴的獨裁者來到美國紐約參加一個聯合國會議,結果發現自
海報
己不在國內的時候被二號人物頂替——這個獨裁者一直信任的哥們外形[1] 像個牧羊人。流落紐約有家難回的獨裁者偶遇了漂亮的有機食物店店主(安娜·法瑞絲飾演),她讓他對壓迫、對自己的生活道路都有了新的認識……
『陸』 請問這是什麼電影
《終 結 者:黑 暗 命 運》由提姆·米勒執導,阿諾德·施瓦辛格、琳達·漢密爾頓、麥肯茲·戴維斯主演的科幻動作電影。
該片講述了一個增強人類和莎拉·康納必須阻止一個高 級 液 體 終 結者,一個對人 類命 運至關重要的年輕女孩的故事。
該片於2019年11月1日在北美和中國內地同步上映。
『柒』 給有什麼西漢時期的電影、連續劇(越長越好)
大漢天子、
漢武大帝、
王的盛宴、
鴻門宴、
霸王別姬!
『捌』 求有關漢代的電視劇或電影。(最好能真實反應當時的社會歷史,服裝什麼的也很重要)
漢武大帝
這部劇可以算是精品了,無論是服裝道具,還是故事情節,演員的演技,以及電視所反映的思想觀點。
閃光點:道具,服裝,情節,演員,風骨。
『玖』 娼年是什麼電影
《娼年》是一部愛情電影,根據石田衣良的同名人氣小說改編,由三浦大輔導演。
主演:松坂桃李,真飛聖,富手麻妙,豬冢健太,櫻井由紀。上映時間:2018年。
這部電影講述一個普通的20歲男大生——森中領(松坂桃李飾)),每天過著平凡無聊的生活。他認識了經營會員制BOYS CLUB的老闆——御堂靜香(真飛聖飾);故事開始了。
在她的誘惑下,森中領決定以娼夫(男妓)在她的店裡工作。與各種女性接觸,森中領溫柔地釋放了她們內心的慾望,療愈她們受傷的心,自我也逐漸成長。
小說《娼年》入圍第126屆直木獎候選人。在原著中,有大量細致和充滿美感細節,詳細而美麗的描述愛和慾望,表明人們在釋放慾望的背後有不同的悲傷和快樂的故事。
『拾』 漢朝的古裝電影有幾部,都叫什麼
■主題發言 還歷史劇以本來面目 《雍正王朝》引發對雍正「美化」的爭議、《走向共和》引發對李鴻章和袁世凱「拔高」的爭議,《漢武大帝》引發的更多是史實紛爭。這場紛爭讓我們有必要還《漢武大帝》以電視劇的本來面目。 圍繞《漢武大帝》引發的史實紛爭,隨著電視劇的播出,逐漸由類似受了宮刑的司馬遷是否能夠長鬍子這樣的枝節問題,發展到漢武帝發動對匈奴戰爭的原因這樣的根本性問題,加上電視劇出現了不少典故的移花接木,又引發了剪裁史實「古為今用」的問題。 於是,不少原本把《漢武大帝》當作歷史劇看的觀眾開始懷疑它的真實性,進而發展到對這部電視劇的否定。 客觀地說,類似紛爭的出現與《漢武大帝》主創人員對「歷史正劇」的過分強調有關,在他們信誓旦旦地保證忠於歷史之後,加上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間的特殊地位,觀眾一開始自然會產生信史的期待。但在相關專家指出該劇與歷史不符之處後,不少觀眾開始高呼上當。 迷信一件本來不該迷信的東西,給當事雙方帶來了不應有的痛苦,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電視劇的本質是戲劇、是藝術,藝術必然插上想像的翅膀。而歷史是什麼?歷史是茫茫迷霧籠罩下幾乎不可能抵達的曾經的真相。道不同,不相與謀,自然也不能相比較。《漢武大帝》是一部電視劇,限於史觀,限於資金,限於技術,它既無法完全還原那個雄才大略又暴虐狡詐的劉徹,也無法全面展現「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雄渾漢風,因此觀眾不必給它戴上過於沉重的枷鎖,主創人員也不必給它披上過於神聖的外套。 有觀眾邊看《漢武大帝》邊讀司馬遷的《史記》。對著《史記》看《漢武大帝》,既能夠享受藝術的樂趣,又能夠接近歷史的真相,這無疑是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電視劇《漢武大帝》開播以來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觀眾們為劇中的很多情節和觀點爭辯不休,本報記者特地采訪了普通觀眾、歷史專家與胡玫導演,對這些問題來了個「三堂會審」,試圖穿越歷史觀、歷史事實和技術細節三道深鎖的重門,廓清迷霧,接近真實和正確。 第一重:史觀審視 ■漢武帝是否值得謳歌? 片頭曲唱「你燃燒自己,溫暖大地,讓自己成為灰燼」,劇中也基本上把他塑造成了一個高、大、全式的人物。這樣做合適嗎? 黃朴民(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主任):漢武帝一直是一個非常有進取心、大有作為的君主。從政治上,他主要是加強了中央集權,經濟上他是搞鹽鐵官營,思想上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軍事上加強騎兵建設,選拔優秀將領,從而為他的反擊匈奴、強化君主集權創造了條件,成就了他的一番輝煌的大事業。他成功之道裡面的最大特點就是能正確分析形勢,及時把握各種機遇,堅決貫徹他的意志,以一種大無畏的、前人所沒有的氣魄實現他的戰略目標。 王子今(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漢武帝確實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劇中有過度抬高的跡象,是因為我們的藝術作品總是難以避免高、大、全的框子。漢武帝最偉大之處在於晚年巫蠱之禍後的處理方式,他檢討自己過失的《輪台詔》被李贄稱頌為「過天地之風雷」,確實很了不起。司馬光曾經說,漢武帝犯了和秦始皇同樣的錯誤,而秦王朝滅亡了,漢王朝又振興了,區別就在於晚年漢武帝清醒地完成了基本政策的轉變。 胡玫:漢武帝在我們這個劇中就是個「高大全」,詞作者完全領會了我們的意思,這可能緣於我在看別人的時候經常是看到別人的優點。我特別反對數典忘祖,為什麼說我們的祖先偉大就是歌頌封建專制卻可以說愷撒是大帝?五千年的歷史為什麼不能歌頌?我之所以把片名叫做《漢武大帝》,意思就是說他是一個偉大的皇帝。至於歷史學家對此的討論我不反對,這是他們的范疇,我是電視劇的范疇。 蔣非非(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秦漢史研究專家):漢武帝開始了一個很壞的傳統,那就是外戚弄權,田玢沒有任何功勞,就是因為他是漢武帝母親的弟弟,因此當上了丞相。漢代到了後來毀在了外戚王莽的手中,最早的根源在漢武帝手中。 ■漢匈戰爭有無必要? 孟憲實(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漢武大帝》在處理匈奴問題上把握得不錯,中原人寫匈奴,多多少少存在問題,就是司馬遷的《史記·匈奴列傳》也存在著對匈奴的歧視,而《漢武大帝》沒有這樣的傾向。 蔣非非: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史記·匈奴列傳》中也原封不動地收進了對匈奴的贊揚,匈奴人其實是很有情感的,蘇武出使雖然被流放到今天的貝加爾湖,但匈奴還讓他和當地人成親,張騫也娶了匈奴人做妻子,李廣投降之後匈奴也給予高官厚爵。歷史上,漢匈之間的這場戰爭最早是漢族人先挑起的,在戰國時期秦國就派兵去佔領了匈奴人的草地,匈奴人才反過來想奪回。匈奴是個部落,不是一個國家,因此單於雖然大都很景仰漢朝,但也很難管理下面的部族來搶奪漢人的財產和人口。其實,要防止這樣的問題發生也不必進行戰爭,秦始皇派蒙恬守長城10年,「胡人不敢彎弓而牧馬」;從漢高祖劉邦開始,漢朝就和匈奴實行和親政策,漢武帝死後漢朝繼續和親政策,只有漢武帝時期才發動戰爭。但這些戰爭在今天看來沒有多大的意義,首先,奪回的地點遠在今天的蒙古國,而當時漢朝人口只有三四千萬,根本沒有必要為了往外移民而拓展疆土;其次,漢武帝窮兵黷武耗光了國家的財力,還要花老百姓的錢。 漢武帝為什麼要發動對匈奴的戰爭呢?本質是為了讓他的三個小舅子衛青、霍去病和李廣利能夠封侯。戰國商鞅變法確立了獎勵軍功的政策,到了漢武帝時期這個政策已經深入人心,當時陞官只能靠軍功和積勞,因此盡管衛青、霍去病和李廣利分別是漢武帝寵愛的衛子夫、李夫人的親戚,但要想封侯、想贏得大家的尊敬,必須依靠軍功,因此只有發動戰爭。於是清代才會有「漢武帝三大將皆來自女寵」的說法。 胡玫:為什麼要貶匈奴?其實匈奴每次發動進攻都是因為遭受了天災人禍,生存困難,他們後來逐漸北遷漸漸消亡就是農耕文化戰勝游牧文化的結果。漢武帝對匈奴發動戰爭,其實到了晚年已經後悔了,所以在電視劇後面他頒布了《罪己詔》反省自己的窮兵黷武。學者的觀點有些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主流。 黃朴民:據我所了解,對匈奴間的戰爭包含幾個因素,第一個是通過反擊匈奴來「大復仇」,要洗刷漢高祖劉邦以來漢朝在匈奴那裡所遭受的種種屈辱;第二,漢武帝要通過反擊匈奴來樹立他的地位,突出他的一種強勢領導的風格,真正地控制全局,提高他的威信;第三,確實是要為了邊境地區的中原農耕文化免受草原部落的那種游牧文化的騷擾和沖擊,穩定邊境地區的民眾的生活。 第二重:史實辨析 ■是否拔高衛青? 電視劇中曾經出現過李廣被俘後中途逃回漢朝的情節,但是按照當時的法律,他被貶為庶民而且要交納5000斤的黃金,衛青替他交納了黃金。其實歷史上衛青和李廣的關系並不好,這些是否有拔高衛青之嫌? 蔣非非:其實歷史上的衛青本事沒有電視劇所說的那麼大,李廣利擅長的是唱歌跳舞,讓他去打仗他很害怕,漢武帝於是就派給他精兵良將,這一點在《史記》中都是以諷刺的口吻來記載的。 衛青和李廣關系很不好,李廣後來的自殺和衛青有很大的關系,電視劇里幫著交納贖金的故事完全是編造的。 胡玫:司馬遷因為遭受了漢武帝的宮刑,因此在《史記》的漢武帝本紀和衛青等人的列傳中對漢武帝一黨多少會有所貶抑,但我們從《史記·匈奴列傳》中可以看到衛青的影響力,他是一個大政治家、軍事家,高智商、高智慧,謙虛謹慎,加上他和漢武帝的關系,很有戲。 ■有無移花接木? 觀眾反映,劇中漢武帝讓侍從和自己交換角色戲弄匈奴使者的典故,其實最早是發生在戰國趙武靈王時期,後來影響更廣泛的是來自《世說新語》中關於曹操的「捉刀記」。周亞夫在細柳營嚴厲治軍、不向漢景帝行君臣禮而是行軍禮的描述,但在歷史上這一典故是發生在漢文帝身上的,類似移花接木的情景在《漢武大帝》中出現不少。 胡玫: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噢。但是如果大家有意見,可以找編劇「算賬」。按照合同,如果大幅度修改劇本,投資方可能會把我開了,畢竟他們投資的是這個劇本,雖然我是《漢武大帝》的策劃,但我也不是專家,不能越權。 ■正劇是否信史? 和《雍正王朝》引發大家更多對角色的關注不同,《漢武大帝》引發的更多的是對歷史事件的關注,不少人開始對著《史記》、《漢書》看電視劇。 蔣非非:不能要求編劇和我們讀了十幾年歷史的人懂得一樣多,我的家人在看《漢武大帝》的時候也問我歷史是不是也這樣?我對他們說就當個樂子來看吧。我很少看這類電視劇,首先,它對我的研究、工作不會有任何幫助;其次,他們了解的肯定不如我多。電視劇最主要的一點是沒有把握到漢代是個等級制社會,因此也沒有帶給觀眾這種認識,周朝時就規定天子如果要娶諸侯的女兒,他還得將諸侯升格。於是為了讓娶衛子夫名正言順,漢武帝就開始扶持新貴族對抗舊貴族。再者,編劇沒有明白正史中紀、傳之間的關系,在紀里說好話是不算的,傳里就會記錄某個人的壞話,比如漢文帝,紀里說了很多好話,但在馮唐傳里就記載馮唐當面批評漢文帝,漢文帝勃然大怒的事跡,這些在電視劇里並沒有表現出來。 電視劇所謂「根據司馬遷《史記》和班固《漢書》改編創作而來」的說法並不成立,歷史是不容更改的,電視劇可以編造,那它就不是歷史,觀眾因此不能把《漢武大帝》的故事當做歷史來看。 胡玫:大家因為電視劇看了史書,發現還是史書里說的才是正確的,這我特別欣慰。但這是電視劇,不是百分之百的歷史,假如我嚴格按照歷史拍出來,估計就沒有人看了。那段歷史距離現在兩千多年,離大家比較遠,故事晦澀,這也是我開始時遲遲不敢投拍的原因。 第三重:細節考證 ■道具:司馬遷受了宮刑怎麼還長鬍子? 陳寶國:(觀眾應該)首先搞清楚一個問題,他是寫史,還是寫劇。我以為還是寫劇。其實《漢武大帝》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著歷史,他的年表都是這么排列下來的,但是這裡面仍然有劇作家編寫的很多東西。 黃朴民:《漢武大帝》從總體上說的確是很成功的,但是確實有很多細節有遺憾。譬如說,司馬遷長鬍子絕對是一大敗筆,另外像馬蹬是後世才有的東西,現在電視劇里多次用特寫鏡頭表現也是失誤,其他類似細節上的錯誤很多,這里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胡玫:《漢武大帝》拍攝前漢史學家給劇組做過講座,後期完畢之後,漢學家先看,他們覺得大體是正確的,至於細枝末節,確實有照顧不到的地方。 ■台詞:漢代人說了後人的話 黃朴民:現代的詞彙在電視劇的創作時是可以適當用一點的,但是,有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典故和成語,比如說,淮南王講「撼山易,撼李廣將軍難」就是套用南宋時金人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像這樣的話給人一種比較別扭的感覺。另外,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樣的話用了也是可以,但是如果播出之前把它刪去則更好一些,或者用其他類似的話來替代,如先秦時,有句話叫做「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這個意思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比較相近的,如果用了先秦的話,那麼給人感覺邏輯上比較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