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盲歌女阿凜電影天堂

盲歌女阿凜電影天堂

發布時間:2023-06-15 04:35:03

⑴ 像《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的電影

看一下朱塞佩·托納托雷的其他兩部作品吧

《天堂電影院》

西西里島上的吉安加村有座小教堂,教堂前有一家電影院,叫做「天堂戲院」。故事就在這里展開,多多(沙瓦托的小名)參加了教堂的唱詩班,也喜歡到戲院看艾佛特操作放映機。圖圖總是靜靜的坐在一旁,偷偷地收集艾佛特剪掉的影響風化的影片片段。他和艾費多建立了真摯的友誼。天堂戲院是村裡的文化中心、精神支柱,這里的人熱愛電影,電影是他們的生活重心。

放映時的失誤導致戲院失火。多多成了艾佛特的助手。後來成長為專業的放映員。艾佛特不僅教他放電影,更教他做人。經過與當地銀行家女兒艾琳娜失敗的戀愛之後沙瓦托到羅馬游歷。艾佛特教導他不要回來,去發展自己的事業。一晃30年過去,沙瓦托成了名導演。直到聽到艾佛特的死訊,才喚回他兒時的記憶。他回到家鄉。

戲院要被迫拆除了,全村的人都來告別,所有的人都在隊列中默默行走......

獲獎記錄:

第四十二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特別大獎;第六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第四十七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第二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第二屆歐洲電影獎評審委員特別獎;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第四十二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特別大獎(1989)

第六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90)

第四十七屆全球獎最佳外語片(1990)

第二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1989)

第二屆歐洲電影獎評審委員特別獎(1989)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配樂(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原著劇本(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演員(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1991 )

2、《海上鋼琴師》

有沒有一部音樂片能讓一個准音樂盲重看五遍而不厭倦?當然有,它就是《海上鋼琴師》。准音樂盲是誰?我。對音樂的理解方面,我只比西班牙前國王阿方索要好一點點,這位國王專門雇了一個「司國歌者」,其唯一的職責就是在演奏西班牙國歌時叫國王起立,因為國王聽不出西班牙國歌。我能聽出國歌並及時起立,也僅此而已,從小學開始,我的音樂成績就在及格線上徘徊,就這樣,都還全靠老師們開恩。

難怪歐洲電影人對美國電影一直不屑一顧,這部由義大利大師托納托雷執導的片子不遜色於任何一部美片。這使我回想起了《美麗人生》,同樣來自義大利導演的巨作。只要有法國和義大利這樣充滿了浪漫拉丁色彩的國度,就永遠有來自歐洲的片子與美片爭鋒。

和眾多歐片一樣,這部片子也充滿了暗示。主角1900是最大的暗示,這名出生在輪船上的孤兒,是天生的鋼琴大師,他一生從來沒有下過船,能夠在別人因暈船而吐得一踏糊塗的時候閑庭信步。他生世凄涼卻用鋼琴征服所有人,他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卻不以為意,他能選擇與船共亡卻不能為了深愛的女人登上一次陸地。托納托雷想通過他暗示什麼呢?「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看到的是選擇。人的一生實際上每時每刻都在面臨選擇,每一個細小或者重大的選擇決定了各自的人生走向。1900選擇了留在船上,他無法邁出走下甲板的那一小步,哪怕是為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戀愛。所有人似乎都恨不得把他推下船,但1900毅然回頭。他說:「陸地沒有盡頭。」這種沒有盡頭的感覺讓他害怕,鋼琴的琴鍵是有盡頭的,這讓他覺得安穩。

那個吹康牌樂器的胖子,上船掙錢的時候只有一把小號,到影片最後還是靠別人施捨才繼續擁有這把小號,人生,在很多時候都是在循環,周而復始的循環,我們都在循環中消耗生命的時光。每一艘船上都有第一個發現自由女神的人,他們縱聲高呼,為了一個不知道結果的目標而激動,從而開始了新一輪的奔波。還有爵士樂本身似乎也暗示著那種自以為是的人,「什麼都不是,那就是爵士了。」

恕我肉眼凡胎,只能以自己的目光來理解大師。但光有暗示是不足以吸引觀眾的,《海上鋼琴師》的情節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著一浪。在狂風暴雨中一邊任鋼琴自由滑動一邊彈奏,小孩子無師自通的演奏震驚滿船的人,這些只不過是大師的鋪墊罷了。自稱「爵士樂祖師」的謝利上船與1900比賽鋼琴,激動人心的程度簡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槍戰相媲美。美國的西部片中,快槍手一對一的較量很是惹眼,但歐洲人可以用鋼琴當武器。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鋼琴比賽才結束,1900第一眼就愛上的女人出現在了舷窗外,他彈出了快心之作「柔情似水」,窗外,美人如水,窗內,柔情似水。這一幕,必將成為電影史上的浪漫經典,這一曲,也必將成為傳世之音。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1900在爆炸聲中與世訣別,我們也只有在淚光中與這部片子分別,真希望它永不結束,讓我們永遠陶醉在優美的琴聲中。

鋼琴與海浪共舞,柔情與真愛齊飛。

⑵ 誰知道一部關於從小生活在游輪上的鋼琴手的外國電影

海上鋼琴師

超級好看的,而且又有意義。你真有眼光哦。這是部名片來的。

資料如下:原片名 La Laggenda del pianista sull ' oceano(義大利文)

系列簡介

義大利導演托納托雷的三部作品——《天堂電影院》(又譯星光伴我心),《海上鋼琴師》(又譯聲光伴我飛),《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又譯真愛伴我行),我們可以將它們定義為「時空三部曲」或者是「尋找三部曲」。導演運用了一種相同的敘事結構——「回到」。

三部曲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推薦你都看完

下面是影評。雖然不是自己寫的,但是都寫得很好
影片解析
[編輯本段]

關於電影

這是一部盪氣回腸的詩意旅程電影,那無處不在的鋼琴聲將觀眾帶入1900的心靈深處。影片採用最極端的浪漫主義風格,引起兩極反應:有人視之為傑作,而西方很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爛片」。影片的缺憾在於人物刻畫,主角太過神秘,讓人無法洞察他的內心世界,因而就很難真正同情他。如果能把心態調離憤青階段,該片則有打動人心的浪漫魔力。

整部片子隨著Max回憶中的1900,與現實中Max追尋1900的下落這兩條主軸,交互穿插,緊緊牽動著觀眾的心,而當Max從樂器行老闆口中得知,Virginian號即將被拆解時,故事也達到了最高潮。

從戰前離開Virginian號之後便未曾聽說過1900消息的Max堅信,1900必定還在船上,他努力延阻了船隻拆解的時間,來到這艘已殘破不堪的廢船上欲尋找1900最後的蹤影。1900還會在船上嗎?還是如Max的期望,已經找了個地方,娶了老婆、生了小孩,並在茶餘飯後之際同她們提起Max這個好友……

除了曲折的情節,幾個精彩的橋段更是令人吟詠不已,包括Max初識1900時,兩人在海上狂風暴雨之際松開了鋼琴的固定栓,坐在鋼琴前隨船擺動著,一邊彈琴一邊在大廳里四處滑動,像極了跳著華爾滋或探戈的舞者;而面對傲慢的Jelly來勢洶洶的挑戰,1900如何展現出他過人的鋼琴天賦,讓與會者由輕蔑轉為震驚;以及那個不知名的女孩,如彗星般的散發出耀人光芒卻又快速離去,使得1900淡淡的憂愁,回憶的感傷,在片里充斥的偏黃色系影像中,益發顯得鮮明。至於移民懷著夢想乘船來到新大陸,在看到自由女神像之際驚叫「America!」的喜悅,卻也與孤寂的1900看著旅客上上下下的冷漠相映……

1900這個角色,因為孤寂落寞的經歷,使其更能敏銳的看透人心,並藉此彈奏、創作出感動人心的樂曲。但一生面對海洋、面對鋼琴,陸地上的一切,對他來說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使他一直對陸地躑躇不前。正如他所說:「我看不到陸地的盡頭」,或許對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緻看得到地平線,往返多地的郵輪也有靠港停泊的時候,88個琴鍵是有限的,他可以據以創作無限的樂章,然而陸地上綿延不絕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無法掌握的。

【海上鋼琴師】:感傷的海上傳奇
生於船,
長於船,
死於船,
這是一個虛幻的奇跡,一個傷感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他的傳奇。
大海、輪船、鋼琴、陸地、孤獨、友情與天才交織的故事。
孤獨,自從他被拋棄在維珍尼亞號開始就註定了他一生的悲劇,
樂者,自從在丹尼的海葬聽到音樂時就註定與音樂的一生糾纏,
傳奇,自從他無師自通流出的第一首曲就註定了他一生的傳奇,
他有個好長的名字叫【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
音樂是他對人生的感悟
他的一生是無根的,終生都在飄泊的維珍尼亞號上,至死也沒有踏足陸地,他的一生就是一艘船與音符所組成。與他最不可分隔的就是音樂,他用率性而為的靈感,譜出最有情的音樂去解讀人生。
他有驚人的音樂天賦,那是一種超忽常規的能量,是一種超敏銳的洞察力,與靈歌之王雷·查爾斯不同,雷·查爾斯是用音樂來完成對生命的依託,而他卻是用音樂去解讀生活,感悟人生,雖然他們對音樂都有異乎常人的感悟力,但卻有著不一樣的執著,雷·查爾斯將一生都放在了音樂這個精神生活上,而對於1900來說,音樂就是他的語言。他用心靈演繹融入了世間百態的樂曲。
他是音樂演繹的天才,輕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過琴鍵,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著的就不僅僅是音符,而是對生活的真誠。深情飄逸的曲風,唯美、優雅的飛揚,他的音樂時而精巧,時而大氣,時而細膩,時而磅礴,時而小心,時而大膽,時而激情,時而委婉。他以音樂來體現人物,用音樂來表達情感,用音樂來講述人生,他用音符來代替語言來觸及人們的心靈,聽著他的音樂,就像是聽著人生的經歷,聽著人生總總,他的手在鍵上,但是心如痴迷的樂者一樣隨著自已的音樂一起翱翔。我第一次強烈地感覺到音樂的世界是這么廣闊,原來音樂講述的世界是這么的迷人,這種音樂與人生的立體結合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對於音樂也有了另一番的認識。
孤獨的寂寞與他的海上宿命
他一生都在海上,那艘客輪就是他的家,他的執著就是對海的依戀,海是他的宿命。
周而復始的人來人往、悲歡離合、人間萬象,一幕一幕的在他面前上演,他似乎已看盡了人間的繁華、冷漠、凄涼與虛偽,也看盡了人生。
「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見……」。
在陸地上,他掌握不了自已的命運,他也無法操縱那幺多的選擇,他的能力僅限於用88個鍵子所創造出來的世界,所以他選擇了不變。船就是他保護自已,囚禁自已的地方,同時也是他與紅塵隔離的地方。沒有身份證,沒有出生證明,這些都不是阻止他去陸地的牢籠,真正是牢寵卻是他的心,是一個在他的心中永遠的家。對於外界的不可知與不確定,他只有幻想、好奇與極大的恐懼。而維珍尼亞號才是他唯一的方向,在這里,他有時像個頑皮自在的孩子,有時卻又孤獨的叫人心酸,孤獨的藝術人生與無盡的大海也就是他的宿命。
我本不信宿命,命由人改,但深思後醒悟,性格豈非宿命,決定人一生,性格就是宿命,而對於1900,他宿命的一生豈非正是他的性格所定。
他是純粹的天才,他的個性是天才與幻想交融,他沒有下船,他選擇了他的幻想世界,他的懦弱似乎有些不正常,有些不可思議,但什幺是正常的?最起碼,他選擇了自已的路,為自已而活,而我們是不是還在為了一些遙不可及的所謂理想而奮斗,是不是還在為了壓力、為了別人而活,對一些唾手可得的卻沒有珍惜,對這些身邊的美好都沒有觸摸過。這豈非也同樣不正常。
友情是世間賜予他的唯一的溫暖
自從出現了光影的留念後,影片里就從來就不缺愛情,但偏偏這個海上鋼琴師卻沒有這樣的好運,對海的依戀,對選擇的恐懼,使他錯過唯一一次去愛的機會,他掰碎了那張記錄了初戀的唱片,他也掰碎了那段沒有結果的回憶。
還好,宿命在剝奪了他愛情的權力後,又給了他一段難得的友情。
這也是一個沒有女主角的電影,影片就是隨著胖子麥克斯的旁白開始,麥克斯也成了他主動與社會相關聯的唯一鈕帶,而與胖子麥克斯的友情也是1900在影片中除了大海與音樂外的最重要的感情寄託,也正是由於這個老友的存在,我們才會覺得他這孤獨的一生有了些許的溫暖。
當胖子抱著唱機,播放著柔情似水的無名樂曲在即將炸毀的維珍尼亞號上尋找他時,隨著影片的剪輯,胖子與柔情的音樂出現在了船上的一些舊地,這時與其說他的行為是尋找,倒不如說是緬懷,緬懷與1900一起走過的日子,緬懷對過去光影的留念。
你為什麼暈船浪?這是兩人多年後再次重逢的第一句話,這也是他們友情最開始的記憶。
胖子最終沒有勸阻1900的最後決定,理解的面對他不歸之路的選擇,這是一種什幺深度的感情,換了是你,你會怎幺做,是自私的拉他下船還是放手讓他達到靈魂的升化。當麥克斯默默地含淚離開即將炸毀的維珍尼亞號時,1900叫住了他,給他講了一個不好笑、但動人的笑話,我也發覺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傾訴竟也感性、如此動人,也如此傷感,這時我有了一種莫名的悲傷,是一種孤獨的傷感。
吸引你眼球的影片靈魂
整部影片的氣氛都是由這個男人來營造的,從來沒有看過蒂姆·羅思這樣的儒雅,從來沒有見過他這樣的朴實,他的表演是那幺的不著痕跡,洗盡鉛華、渾若天成,驕而不躁。
他賦予了1900最大的生命力,並不年輕帥氣的他,用了富有童稚化的表演,將與紅塵疏遠的海上鋼琴師的無世俗、輕松、自然、雍容的性格進行了最有力的詮釋。他的眼神,親密而疏遠,清轍且憂傷。他將人物進行細節的刻畫,用點托起了人物,「隱」而不發的霸氣,悠然自得的優雅氣質,卻又略帶童稚純真。
在他的演繹下,這個海之子,就像是一個惹人憐愛、頑皮反叛、隨性而為的孩童,卻又有著叫人傷感的孤獨宿命。這會是一個不朽的角色,這會是一個真正的演者,至少是在我的心中。
影片透露出沉靜的歐州風格,非現在一些狂轟爛炸的好萊塢影片可比,雖然有幾段因要帶出劇情的而設置的回憶也稍嫌突兀與冗長,但這些並沒有影響我對影片的喜愛。它雖有看似稍有荒誕的劇情,但演員出色的表演賦予了影片太多,將你帶入了故事,讓人完全忘了這是一出戲,只是一個關於奇跡的傳說。 當他平靜的抬頭望向天空,那清轍直透入人心靈的眼神至今叫我難忘,看著他隨著爆炸的像涅盤一樣的維珍尼亞號號沉入了海底,留下的唯有心酸與感嘆。
從來沒有一部片子能帶給我這樣的感傷,我想把文字寫的傷感,細膩一些,奈何我生硬的文筆無法達到。這部影片的原聲音樂應該是最有價值,因為每一段流水般的音樂都記錄著他一生中的故事,精彩卻不矯情,平淡卻又不失回味,而他的故事就像是這部片子的直譯名《1900的傳奇》一樣,這是一個奇跡,是一個海上傳奇,傷感的。

此曲只應天上有——觀《海上鋼琴師》
1900是一個被人遺棄在維吉尼亞號蒸氣船上的孤兒,一位善良的黑人燒爐工收養了他。那天,正好是1900年元旦,於是燒爐工給孩子取名為1900。然而燒爐工在一次海上意外事件中喪生,只有8歲大的1900再度成為了孤兒。
1900無意間鬼使神差地來到一等艙舞廳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見到了與他一生命運交織在一起的樂器——鋼琴。從此,維吉尼亞號載著他用心靈演繹出的樂曲在歐美大陸間往返航行。
從未上過陸地的1900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說,陸地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長的旅程,太濃烈的香水,無從著手的音樂。他看不到陸地的盡頭。縱使後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他仍然不能邁下舷梯。直到最後,唯一的好友邁克斯告訴他廢船將要被炸毀,他也不願離開,最後,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於海底。
看過《海上鋼琴師》後,我有一種想要理解1900的沖動,那怕只是一點點。雖然隔著電視屏幕,隔著遙遠的年代,隔著汪洋大海,所幸的是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使我們清晰的看到1900純凈得如同嬰兒般的藍眼睛。演員蒂姆·羅斯的精湛演繹使我確信,真的有那樣一個沒有親人、沒有戶籍和國籍的天才鋼琴師曾在海上飄泊過。人世間的誘惑,功名利碌,他都視若無睹。即使是愛情,或可曾讓他魂牽夢縈,但就算那樣,他也只讓畢生之愛凝聚在瞬息:舷窗外移動的少女的倩影,破碎的唱片上夢幻般輕柔舒緩的樂曲,三等艙里膽怯忐忑的一個輕吻。此外,便是鋼琴、遊船和大海,還有浪濤中的平穩與寧靜。八十八個琴鍵上創造的無限的、美妙的、自由自在的音樂,充實了他有限而單純的生命。
1900是優雅的男人。絲紋不亂的深金頭發,纖塵不染的衣帽領結,風度翩翩的舉手投足,才華出眾的自信風采,純凈脫俗的天使面容。他的鋼琴前曾有多少美女為他傾情?他一定是沉浸於自己的音樂而無暇為琴音外的事物分心。
1900的生活單純但不乏人性之美。與養父間短暫的親情,與偶遇的少女瞬息即逝的愛情,以及陪伴他最長時間的邁克斯的友情,都曾滋潤過1900孤寂落寞的心。1900是感情細致而深邃的男人,他的精神和才情都傾注在鋼琴的八十八個琴鍵上。誰能理解他的心聲,誰能讀懂他憂郁而溫柔的眼神,誰是他不離不棄的愛人?惟有流淌於他指間的動人樂符。
若與俗世的生活來對照,影片中1900的言行似乎有不真實的地方。比如,他從未接觸過鋼琴和音樂,但當他的手第一次放在琴鍵上的時候,那些動人的旋律竟能天然一般流瀉而出;他從未受過正統的教育,卻能說出那麼詩意而蘊涵豐富的語言;甚至最後,當朋友邁克斯在那條殘破不堪的,顯然已廢棄很久的遊船上找到他時,1900哪來的食物維持生命?
我想,也只能以一顆詩意而浪漫的心去理解這部影片和1900。影片有意撇開物質的喧嚷,而突出了1900靈魂與音樂的交融,同時引導觀眾與片中或精彩絕倫,或妙趣橫生的音樂達到共鳴。
最後,當天上的一縷光線投射下來。1900仰起平靜的臉,似乎在問上帝,天堂里有鋼琴嗎?
1900舉起雙手在空中虔誠的彈奏,輕盈悠揚的旋律流水般在寂靜的空氣里迴旋。頃刻間,一聲轟響,巨大的火花在海上開放——1900帶著他尚未湊完的樂曲飛升至天堂。

精彩台詞

「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在哪裡 ? 我能看到嗎 ? 就連街道都已經數不清了,找一個女人,蓋一間房子,買一塊地,開辟一道風景,然後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選擇,太復雜的判斷了,難道你不怕精神崩潰嗎 ? 陸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個女人,一條長長的航線,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反正,這個世界現在也沒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能見。」

「鍵盤有始有終,你確切知道 88 個鍵就在那兒,錯不了。它並不是無限的,而你,才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能輕松應對,而你現在讓我走過跳板,走到城市裡,等著我的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鍵盤,我又怎能在這樣的鍵盤上彈奏呢 ? 那是上帝的鍵盤啊 ! 」

「所有那些城市,你就是無法看見盡頭。盡頭?拜託!拜託你給我看它的盡頭在哪?當時,站在舷梯向外看還好。我那時穿著大衣,感覺也很棒,覺得自己前途無量,然後我就要下船去。放心!完全沒問題!可是,阻止了我的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見的那些。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裡,什麼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根本就沒有盡頭。我看不見的是這一切的盡頭,世界的盡頭。」

「拿一部鋼琴來說,從琴鍵開始,又結束。你知道鋼琴只有88個鍵,隨便什麼琴都沒差。它們不是無限的。你才是無限的,在琴鍵上製作出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活的慣。」

「你把我推到舷梯上然後扔給我一架有百萬琴鍵的鋼琴,百萬千萬的沒有盡頭的琴鍵,那是事實,max,它們沒有盡頭。那鍵盤是無限延伸的。然而如果琴鍵是無限的,那麼在那架琴上就沒有你能彈奏的音樂,你坐錯了地方,那是上帝的鋼琴。」

「天啊!你……你看過那些街道嗎?僅僅是街道,就有上千條!你下去該怎麼辦?你怎麼選擇其中一條來走?怎麼選擇「屬於你自己的」一個女人,一棟房子,一塊地,或者選擇一道風景欣賞,選擇一種方法死去。 」

「那個世界好重,壓在我身上。你甚至不知道它在哪裡結束,你難道從來不為自己生活在無窮選擇里而害怕得快崩潰掉嗎?」

「我是在這艘船上出生的,整個世界跟我並肩而行,但是,行走一次只攜帶兩千人。這里也有慾望,但不會虛妄到超出船頭和船尾。你用鋼琴表達你的快樂,但音符不是無限的。我已經習慣這么生活。 」

「陸地?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會創作的音樂。我永遠無法放棄這艘船,不過幸好,我可以放棄我的生命。反正沒人記得我存在過,而你是例外,max,你是唯一一個知道我在這里的人。你是唯一一個,而且你最好習慣如此。原諒我,朋友,我不會下船的。」

7.精彩花絮
[編輯本段]

·片中那位挑戰1900,還大言不慚的說是他發明Jazz的那位仁兄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就是Jelly Roll Morton。《The Crave》本來就是他的作品。在電影里飾演Jelly Roll Morton的那位Clarence Williams III,他父親Clarence Williams也是早期Jazz的重要人物之一。據說是第一位在譜子上使用Jazz這個字眼的人。

·電影中的SS Virginian號在歷史上確有其船,1904年出廠,1954年左右被廢棄。它還與泰坦尼克號有關,據說沉船時SS Virginian號就在附近能接收到無線信號的地方。

·片中輪船的外觀設計靈感來自於SS Lusitania號及其姐妹號SS Mauritania。1900彈鋼琴的舞廳有著跟SS Mauritania號相似的圓形屋頂。

·最後在錄音合成時採用的大部分實際音響出自鋼琴家締尤特布塔。

·雖然Tim Roth本來不會彈鋼琴,但經過拍片前半年的魔鬼特訓後應該是學會了。片子里對1900彈琴時手部的拍攝鏡頭充分說明了那是Tim Roth自己的手(他的手指不長)。要知道做到"形似"對初學者來說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電影原聲帶

1.1990's Theme

2.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3.The crisis

4.The Crave

5.A Goodbye to Friends

6.Study For Three Hands

7.Playing Love

8.A Mozart Reincarnated

9.Child

10.1990's Madness

11.Danny's Blues

12.Second Crisis

13.Peacherine Rag

14.Noctume with No Moon

15.Before the End

16.Playing Love

17.I Can and Then

18.1900's Madness#2

19.Silent Goodbye

20.Ships and Snow

21. Tarantella in 3rd Class

22. Enring Movement

23. Police

24. Trailer

25. Thanks Danny

26. Magic Waltz

27. The Goodbye between 1900 and Max

28. Goodbye Duet

29. Portraits

30. Lost Boys Calling

⑶ 還有沒有類似於海蒂和爺爺這樣的電影畫面精緻,劇情溫馨。

1、《蝴蝶》

麗莎今年8歲,單親,喜歡提問,各種各樣童稚的問題。鄰居的爺爺兒子已經去世,脾氣古怪,有收集蝴蝶標本的癖好。一天,麗莎闖進了爺爺的密室,發現了五彩斑斕的蝴蝶標本。爺爺還說,他要到山上去採集一個叫「伊莎貝拉」的蝴蝶,麗莎大喜,要跟爺爺一起去探險,她多麼希望跟著爺爺去看滿天飛的蝴蝶。一路上,麗莎給爺爺添了不少麻煩,因為她有問不完的問題,還放走了爺爺采來的蝴蝶。麗莎掉進了一個山洞,爺爺著急,找來了救生人員。兩人的友誼、親情,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

⑷ 電影界傳奇女性,曾主演《羅馬假日》等影片,她是誰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知名舞台劇與電影女演員,晚年曾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特使【基本信息】
姓名: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全名:奧黛麗·凱瑟琳·赫本·羅斯頓(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
原名:埃拉·凱瑟琳·凡·希姆斯拉·赫本·羅斯頓(Edla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 )
香港譯名:柯德莉·夏萍
國籍:比利時
血統:有比利時、荷蘭、英國和愛爾蘭四國血統
語言:精通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佛蘭德語(原比利時官語之一,1980年並入荷蘭語)等多國語言
出生:1929年5月4日,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Brussels)
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闌尾癌(Appendiceal Cancer)逝於瑞士沃州的托洛徹納茨(Tolochenaz)
【樣貌特徵】
發色:棕色
瞳孔:棕色
身高:五英尺七英寸(170cm)
體重:103磅(47kg)(來源:傳記《奧黛麗·赫本的私密肖像》)
三圍:34A-20-34(來源:1953年《名人偵探》雜志)
服裝尺碼:6
鞋碼:10
血型:A型
【家庭成員】
遠祖:英王愛德華三世(King Edward III of England)
蘇格蘭玻斯威爾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James Hepburn, 4th Earl of Bothwell)
父親:約瑟夫·維克特·安瑟尼·赫本-魯斯頓(Joseph Victor Anthony Hepburn-Ruston)英國銀行家
母親:艾拉·凡·赫姆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荷蘭貴族後裔,爵位為男爵
長兄:阿爾勒·羅伯特·亞歷山大·寇勒斯·凡·尤弗德(Arnoud Robert Alexander Quarles van Ufford)荷蘭貴族後裔,爵位為鄉紳
次兄:伊恩·埃德加·布魯斯·寇勒斯·凡·尤弗德(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荷蘭貴族後裔,爵位為鄉紳
配偶:梅爾·費勒(Mel Ferrer)(1917.8.25~2008.6.2)
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1969.1.18~1982)
伴侶:羅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1983~1993)
長子:西恩·赫本·費勒(Sean Hepburn Ferrer)(1960)
次子:盧卡·多蒂(Luca Dotti)(1970)
寵物:約克夏犬 出名(Famous)、山姆(Sam)
小鹿 依比(Ip)
傑克羅素犬 Missy、Tuppy、Penny、Piceri、Jackie
【其他信息】
愛好:芭蕾
最喜愛的顏色:白色
最難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意外的事:獲得奧斯卡獎
2生平簡介
童年
奧黛麗·赫本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父親約瑟夫·維克特·安瑟尼·赫本-魯斯頓是一位英國銀行家,母親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荷蘭貴族後裔,襲有男爵的封號,家族譜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赫本的全名原本為「奧黛麗·凱瑟琳·魯斯頓」,但在二戰後,由於她的父親約瑟夫偶爾發現自己的母系先祖中有「赫本」這個姓氏,於是把自己的姓氏改為了「赫本-魯斯頓」。因此,為了合乎法律規定,奧黛麗的名字也相應修改為「奧黛麗·凱瑟琳·赫本-魯斯頓」,一般簡稱為「奧黛麗·赫本」。
【注】奧黛麗·赫本是英王愛德華三世和蘇格蘭玻斯威爾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蘇格蘭瑪麗女王的第三任丈夫)的後裔。詹姆士·赫本的後裔中,與奧黛麗同一時代的好萊塢名人還有凱瑟琳·赫本和摩納哥王子雷尼爾三世(娶格蕾絲·凱麗為王妃轟動好萊塢),而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後裔中也有亨弗萊·鮑嘉這樣的好萊塢明星。實際上他們和奧黛麗是遠房親戚。
赫本六歲開始就讀於英國倫敦的貴族寄宿學校(1935年~1938年),但旋即遇到父母離異,父親離開了家庭,之後赫本離開英國跟隨母親一起回到荷蘭的娘家。1939年時她進入安恆音樂學院(Arnhem Conservatory)學習芭蕾舞,之後二戰爆發,宣稱中立的荷蘭被納粹佔領。當時的身份文件大多為手寫,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國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煩,她母親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製造了一個荷蘭假名艾達·凡·赫姆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與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筆之差,便於偽造),但是這個名字從未合法登記過。
當納粹侵佔安恆後,由於謠傳母親的家族帶有猶太血統,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視為帝國敵人,不但財產被佔領軍沒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營,母女倆被迫過著貧困的生活。在戰爭的飢荒期間,赫本經常靠鬱金香球莖以及由烘草做成的「綠色麵包」來充飢,並喝大量的水填飽肚子。長期的營養不良促成她日後瘦削的身材。雖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斷鍛煉她最愛的芭蕾舞,即使窮到要穿上最難捱的木製舞鞋也沒關系。在此期間,赫本曾為荷蘭地下游擊隊秘密工作(包括表演芭蕾舞募集捐款、傳遞情報等),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貢獻。1944年安恆戰役,此時16歲的奧黛麗成為一名志願護士,戰役期間很多盟軍傷兵被送到了赫本所在的醫院,其中一名受傷的英國傘兵在赫本和其他護士的幫助和照護下康復,這名傘兵就是後來的導演特倫斯·楊,他在1967年執導了赫本主演的《盲女驚魂記》。
踏入影壇
二戰後,1948年,赫本與母親(赫本父母於1938年離異)帶著省吃儉用存下來的100英鎊遷至英國倫敦。她在這邊打工邊尋找深造的機會。1948年,赫本進入著名的瑪莉·藍伯特芭蕾舞學校(Marie Rambert`s)學校學習芭蕾舞,期間曾因沒錢繳學費返回荷蘭,並在一部荷蘭影片《荷蘭七課》中飾演一位空姐——一個跑龍套的角色。經過數月訓練後,赫本被告知她不適合當芭蕾舞者。為了面對家庭的經濟壓力,她轉而成為兼職模特兒,並參與歌舞團演出;這年赫本擊敗多數應征者,成為音樂劇《高跟紐扣鞋》(High Button Shoes )的合唱團員。由於表現突出,她正式參與了另一部音樂劇《韃靼醬》(Sauce 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國電影《天堂笑語》露臉,正式成為電影演員,並在一些電影中扮演較次要的人物。她在《神秘客》中首次扮演配角。之後她在電影《雙姝艷》里施展舞技,同時接演另一部電影《蒙特卡羅寶貝》(Monte Carlo Baby)。為了拍攝後者的法國翻拍版《前進蒙特卡羅》(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奧黛麗到法國出外景,期間演出意外被坐在台下的法國著名女作家高萊特夫人一眼便認定她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Gigi)中「姬姬」一角的化身,便邀請她到紐約好萊塢出演音樂劇《金粉世界》的女主角,進而開啟赫本到美國發展的機緣;同時,她還被《雙姝艷》導演推薦給威廉·惠勒,參加了其新影片《羅馬假日》試鏡,獲得非常好的贊譽,從而得到這部電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奧黛麗·赫本到美國正式參與舞台劇《金粉世界》的演出。她在其間十分出色,廣受人們的歡迎,並因此獲得世界戲劇大獎(Theatre World Award)最佳女主角。但為趕拍《羅馬假日》,她在《金粉世界》里的演出被迫在巡迴八個月演出後結束。這年因無法兼顧事業與婚姻,她取消與未婚夫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on)的婚約,但兩人日後仍保持良好的友誼。
1953年,並與好萊塢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一起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正式上映,由於成功刻畫劇情,該片放映後迅速風靡世界。赫本在片中扮演楚楚動人的安妮公主,表現出公主高貴、優雅的氣息,外貌優美脫俗,體態輕盈苗條,一頭黑色短發,在金發性感女郎風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尤其剪成赫本頭表現出的天真無邪,使她成功贏得多數人的贊賞,「赫本頭」一下子成了國際流行發式。一時間,赫本成了國際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聞片,電視台用黃金時間贊美她。大量的報紙欣喜若狂地贊美她的美貌、活力、嫵媚、典雅,人們稱贊她是繼嘉寶和褒曼之後的最佳女演員。許多報紙評論稱贊赫本說:「一位新嘉寶誕生了!」。據說英格麗·褒曼在義大利觀看《羅馬假日》時,竟發出一聲驚叫,她丈夫羅西里尼問她:「你為什麼叫喊?」褒曼說:「我被奧黛麗·赫本深深感動了。」 赫本不僅俘虜全世界億萬青少年的心,同時連評論家們也都不知不覺被她吸引。1954年3月25日,赫本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三天後,因《美人魚》(Ondine)中的精彩表演再榮獲心嶠保═ony Award)殊榮。
1954年她與亨佛萊·鮑嘉、威廉·荷頓一同演出比利·懷德拍攝的愛情片《龍鳳配》。由於《美人魚》的演出加上抽煙過量,赫本在醫生的建議下到瑞士修養,不久接受一同參與《美人魚》演出的演員梅爾·費勒(Mel Ferrer) 的求婚,兩人於9月24日步上紅毯。
1955年奧黛麗·赫本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可惜未獲獎,同年因意外首度流產。之後幾年,她主演的《戰爭與和平》、《甜姐兒》、《黃昏之戀》等片都獲得不錯的評價,聲勢扶搖直上。但丈夫梅爾的演藝卻遭遇挫折,逐漸轉到幕後。1959年赫本三度懷孕,為防止半年前的流產再度發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約,直到生下第一個兒子西恩·赫本·費勒(Sean Hepburn Ferrer)後才同意主演《蒂凡尼的早餐》。
轉型
雖然《蒂梵尼的早餐》的作者原屬意瑪麗蓮·夢露飾演女主角霍莉·戈萊特麗(Holly Golightly),拍攝過程赫本也一度為了主題曲是否採用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與約翰尼·莫瑟(Johnny Mercer)的《月亮河》(Moon River)而與電影公司起沖突,是事後證明她的演出與堅持是對的:1961年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兩項音樂性獎項,奧黛麗·赫本第四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這部片她的演藝生涯再創高峰,但她開始挑戰更有演技難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赫本接下《雙姝怨》的演出,但評價平平;之後的《謎中迷》試圖挑戰懸疑片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還是1964年主演的《窈窕淑女》,這部改編自同名音樂劇的歌舞片獲得8項奧斯卡的獎項,但主演的赫本卻因由別人幕後代唱的關系無法獲得提名。
晚年
1980年冬赫本遇見了羅伯特·沃德斯,這個後來被她稱為「靈魂伴侶」的男人影響了赫本原已經出現危機的婚姻。在赫本與安德烈·多蒂離婚後,兩人最後成為永久的人生伴侶。
赫本的第二次婚姻,與多蒂的結合使她息影七年,廣大觀眾十分懷念她,電影公司和圈中的人物都希望她能再次出山。1976年,不安於「賢妻良母」生活的赫本終於重返影壇,與因演007諜報員詹姆斯·邦德而名噪一時的辛·康納利一起主演《羅賓漢和瑪莉安》,影片描寫中古傳說中隨十字軍東征歸來的農民英雄羅賓漢與離別十八載的愛侶之間的一段深情。該片的首映式在紐約舉行。當赫本前往出席之前,她非常不安,闊別影壇七年,電影事業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會怎樣對待她?
在首映式之前,赫本還不得不盡快飛往好萊塢,在美國電影學院表彰威廉·惠勒接受終生榮譽獎的儀式上發言。她朗讀了一首自己寫的詩,結果博得滿堂喝彩,這使她又驚又喜。接著她又飛往紐約參加首映式。首映式在廣播城市市音樂廳舉行,赫本一到,約有6000人向她歡呼,用唱歌的聲調齊唱到: 「我們愛你,奧黛麗!」
赫本對此完全沒有思想准備,她被人們的熱情感動得熱淚盈眶,她說:「看到人們並未對我感到膩味,我很感動。」
然後她再飛往好萊塢,出席該片在西部的首映式,並在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發儀式上擔任授獎人。這對電影明星來說,是一種特殊的榮譽。她這回是為當年即第48屆最佳影片《飛越瘋人院》授獎。赫本息影七年,感觸頗深,但她最難忘的是,好萊塢沒有忘記她,電影沒有忘記她,廣大觀眾沒有忘記她。
她雖然息影多年,但演技並未遜色。繼《羅賓漢和瑪莉安》後,她又主演了《血統》(1979)、《鬨堂大笑》(1981)、《直到永遠》(1989)。然而,進入70年代以來,歐美的婦女解放運動日趨高漲。婦女不再滿足於做男人的玩物和附庸。她們走出家庭,走向社會,和男人一樣工作奮斗。近年來不少女演員成功地塑造了這種新女性的形象,很受歡迎。相比之下,赫本復出後仍然跳不出天真無邪、活潑善良的少女形象,這就不能不給人一種落伍、懷舊的感覺,令人感到哀嘆、惋惜,這也是她重返影壇後所拍四部影片均不很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無論如何,奧黛麗·赫本的一生,是光輝燦爛的一生,她在黃金時代所創造的銀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樣,留給人們美好的印象太強烈了。她在電影史上所佔的獨特的一頁,是不會被歲月所抹掉的。1991年4月22日,美國林肯中心電影協會向赫本授予Gala榮譽獎,該項獎自1972年起每年向全世界最資深望重的藝術大師頒發,獲獎者先後有卓別林、勞倫斯·奧立弗、伊麗莎白·泰勒、詹姆斯·史都華等影界巨星,這是對赫本影壇生涯以及非凡演技的崇高褒獎。
赫本晚年,仍然老驥伏櫪,為公益事業發著光和熱。1988年,她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在這個職位上,她不時舉辦一些音樂會和募捐慰問活動,並不時造訪一些貧窮地區的兒童,足跡遍及衣索比亞、蘇丹、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委內瑞拉、厄瓜多、孟加拉等亞非拉許多國家,受到當地人民的廣泛愛戴和歡迎。1992年底,她還以重病之軀赴索馬里看望因飢餓而面臨死亡的兒童。她的愛心與人格猶如她的影片一樣燦爛人間。199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雷莎修女獲悉奧黛麗·赫本病危的消息時,命令所有的修女徹夜為奧黛麗·赫本禱告祈使其能奇跡般地康復,禱告傳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徹納茨(Tolochenaz)的住所,因乳腺癌病逝。為表彰她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將該1993年度奧斯卡人道主義獎授予了她,此時赫本已離世,由其子西恩·赫本·費勒代領該獎。

⑸ 誰推薦幾部向阿郎的故事那樣經典耐看感動人的電影

計程車司機
我喜歡的我討厭的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黑店狂想曲
玫瑰人生
夢想家
謎一樣的雙眼
色戒
屬於我們的聖誕節
肖申克的救贖
忠貞
永恆和一日
再見列寧
最後一封情書
成長教育
27個遺失的吻
吃蛋糕的人
愛情的限度
愛情短片
愛情重傷
愛在黎明破曉前
愛在落日余暉時
暗戀
巴頓芬克
巴黎
巴黎我愛你
巴黎小情歌
白色情迷
伴我同行
保持緘默
搏擊俱樂部
布拉格練習曲
不速之客
曾經
拆彈部隊
丑聞筆記
大魚
帶我去遠方
單身蔽迅男子
獨奏者
對她說
放牛班的春天
瘋狂約會美麗都
革命之路
鬼媽媽
海盜電台
憨豆特派員
憨豆先生的假期
好傢伙
和莎莫德500天
紅色情深
紅氣球的旅行
花落花開
飢餓
機械師
記住我
寂寞先生
輓歌
家園
囧男孩
九降風
可愛的骨頭
空中監獄
控制
藍色情挑
藍色粉末
藍色果凍海
藍絲絨
心如折紙
老無所依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兩個情人
裂縫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盲井
美國麗人
夢旅人
紐扣人
紐約我愛你
甜蜜十六歲
潛水鍾與蝴蝶
親愛的伽利略
親愛的溫迪
日日夜夜
入殮師
弱點
我愛你莫里斯
圍捕
殺手蝴蝶夢
殺手沒有假期
上帝之城
深藍即是黑
生死朗讀
十二月男孩
十分鍾年華老去
時光駐留
十月圍城
守望者
美國X檔案
順風
四分鍾
蘇州河
瑣事煩心
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
天倫之旅
天使A
天堂電影院
聽說
我配不上她
我生命中的男人
我想吃掉你
我在伊朗長大
屋頂上的童年時光
午夜巴塞羅那
午夜狂奔
誤判死刑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像雞毛一樣飛
小淘氣尼古拉
辛德勒的名單
新宿事件
明亮的星
尋找午夜之吻
亞當
嚴肅的人
燕麥餅干店
陽光清洗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伊甸在西方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銀妝刀
英國病人
硬糖
志明與春嬌
有人在嗎
愚昧年代
月球
在人生的另一邊
在雲端
葬禮上的死亡
嶄新的二十歲
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就是英格蘭
真愛無價
真愛至上
只要在一起
忠犬八公的故事
最後的旅程
最後一周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暗戀
情書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兩生花
燕尾蝶
花與愛麗絲
鋼琴課
布拉格之戀
悲情城市
杯酒人生
青木瓜之味
亨利和瓊
天使愛美麗
愛情的牙齒
海上鋼琴師
她比煙花寂寞
天使A
碧海藍天
愛比死更冷
布達佩團尺斯之戀
紅氣球
低俗小說
再見童年
情塌並高欲寫真
天堂電影院
飛躍瘋人院
不羈的天空
太陽照常升起
雲上的日子
情書
白色婚禮
死囚之舞
迷失東京
哈羅德和莫德
冬天的心
黑暗中的舞者
陽光燦爛的日子
逐愛天堂
蝴蝶君
扁擔姑娘
站台
情人
羅拉快跑
蝴蝶
猜火車
心靈驛站
死亡詩社
巴黎野玫瑰
潛水鍾與蝴蝶
微不足道的事

⑹ 適合孩子看的勵志電影 小學生

我覺得最適合孩子看的勵志電影就是《阿甘正傳》,在這部高達9.2以上評分的電影當中,我們看到的最多的就是一個人的意志力和一個人的成長,當然在電影當中一個偉大的母親也是存在的阿甘,正是因為這位偉大的母親才逐漸的成長了起來,在電影當中阿甘是一個智商在40以下的孩子,可以說這個孩子連正常上學都無法做到,但是經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不僅克服了重重的困難,而且成為了一個百萬富翁,特特別適合用來教育一個孩子。當然除了這部電影之外,以下幾部電影也是比較不錯的:

3、《血戰鋼鋸嶺》

這雖然說的是一部戰爭片,但是教育意義卻是不言而喻的,因為主人公想要參加戰爭卻不想要殺人,可以說這種阻力是相當大的,但是卻憑借著一己之力成為了所有人的信仰,甚至在最後一場戰爭之前,所有士兵祈禱的對象不是上帝,而是這位主人公,他們認為主人公會帶給他們力量。

⑺ 5部經典的奧斯卡獲獎電影推薦,精湛的演技和完美的劇情!

《鐵拳男人》主角大逆襲的故事;該片主要講述了在1930年代的美國工業大蕭條時期,紐約男子詹姆斯-布洛克為了生計,去參加拳擊比賽成為一代拳王的故事。

聽見天堂 》一個從小失明的孩子,如何成為聞名全歐洲的聲音剪接師?馬克出生於托斯卡尼,從小就熱愛電影,因為一次意外,讓他必須永遠與黑暗為伍,只能到政府規定的盲人的特殊學校就讀,然而這一切的挫折直到他在學校找到一台老舊的收音機開始轉變,一個嶄新的世界為他而展開。

《追夢女孩》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的底特律,小柯蒂斯·泰勒(傑米·福克斯飾)原本是一位 汽車 推銷員,但這位中年男子明顯志不在此,一心進軍樂壇,他在全力組建自己的唱片公司,並期待讓公司出品的音樂出現在主流媒體當中。而為了實現夢想,他只需要抓住商機、物色頗具天賦的歌手和發行勢必暢銷的唱片而已;主要描述了來自底特律的一支合唱組合的埃菲、蒂娜、勞萊爾這三個黑人女孩為實現夢想而打拚的故事。 她們有著過人的演唱天賦和足夠感染觀眾的激情。然而在她們滿懷信心的參加了歌冊拆喊唱比賽之後,卻並沒有得到她們所期望的成績……

《當幸福來敲門》相信這部電影的經典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特別是為了生活而奮斗的人們,更應該看看。 該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

《勇敢的心》男人撕心裂肺的大吼,也能讓人淚流滿面! 該片講述華萊士曉得時候,他的父親蘇格蘭民族英雄馬索•華萊士在與戰斗中犧牲,他開始接受父親好友的指導,學習州野蘇格蘭文化和武術。青年華萊士學成回到故鄉,向梅倫求婚,但是梅倫卻被英軍搶去且遭殺害。華萊士率眾揭竿起義,並與蘇格蘭貴族羅伯結成聯盟,但不久他發現,蘇格蘭貴族考慮的只是自身的利益。

英王為緩和局勢,派伊莎貝拉(蘇菲•瑪索)前去和華萊士談判,由於英王只想收買華萊士,根本不顧蘇格蘭人民的自由和平等,談判失敗,但這一切並不為伊莎貝拉所知。伊莎貝拉歸國後發現事情真相,且知御者曉英王正策劃陰招,忙送信給華萊士,而兩人的愛情,也在戰爭與陰謀中悄然滋生。

⑻ 有沒有像 海上鋼琴師 一樣經典唯美的電影,最好有影評,看過的,O(∩_∩)O謝謝

《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美麗傳說》,這兩部連聽《海上鋼琴師》是同一位導演托納多雷的作品,並稱為「回歸三部曲」。
《天》講述的是一個少年的成長成熟的故事,裡面有寧靜淳樸的家鄉,真摯無私的忘年友誼,有青澀無果的初戀,後來少年離開家鄉,再也沒回來過,但兒時的一切都無時不刻不縈繞在他腦海中,他又回到了故鄉,找尋兒時的記憶……
《西》講述的是在美麗的西西里島,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年暗戀上了島上的大美女,並旁觀了她從二戰前到站後的沉浮,描繪了復雜的人性,有丑惡面也有光輝面。

托納多雷三部曲
1、《天堂電影院》

西西里島上的吉安加村有座小教堂,教堂前有一家電影院,叫做「天堂戲院」。故事就在這里展開,多多(沙瓦托的小名)參加了教堂的唱詩班,也喜歡到戲院看艾佛特操作放映機。圖圖總是靜靜的坐在一旁,偷偷地收集艾佛特剪掉的影響風化的影片片段。他和艾佛特建立了真摯的友誼。天堂戲院是村裡的文化中心、精神支柱,這里的人熱愛電影,電影是他們的生活重心。

放映時的失誤導致戲院失火。多多成了艾佛特的助手。後來成長為專業的放映員。艾佛特不僅教他放電影,更教他做人。經過與當地銀行家女兒艾琳娜失敗的戀愛之後沙瓦托到羅馬游歷。艾佛特教導他不要回來,去發展自己的事業。一晃30年過去,沙瓦托成了名導演。直到聽到艾佛特的死訊,才喚回他兒時的記憶。他回到家鄉。

戲院要被迫拆除了,全村的人都來告別,所有的人都在隊列中默默行走......

獲獎記錄:

第四十二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特別大獎(1989)

第六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90)

第四十七屆全球獎最佳外語片(1990)

第二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1989)

第二屆歐洲電影獎評審委員特別獎(1989)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配樂(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原著劇本(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演員(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1991 )

2、《海上鋼琴師》

有沒有一部音樂片能讓一個准音樂盲重看五遍而不厭倦?當然有,它就是《海上鋼琴師》。准音樂盲是誰?我。對音樂的理解方面,我只比西班牙前國王阿方索要好一點點,這位國王專門雇了一個「司國歌者」,其唯一的職責就是在演奏西班牙國歌時叫國王起立,因為國王聽不出西班牙國歌。我能聽出國歌並及時起立,也僅此而已,從小學開始,我的音樂成績就在及格線上徘徊,就這樣,都還全靠老師們開恩。

難怪歐洲電影人對美國電影一直不屑一顧,這部由義大利大師托納托雷執導的片子不遜色於任何一部美片。這使我回想起了《美麗人生》,同樣來自義大利導演的巨作。只要有法國和義大利這樣充滿了浪漫拉丁色彩的國度,就永遠有來自歐洲的片子與美片爭鋒。

和眾多歐片一樣,這部片子也充滿了暗示。主角1900是最大的暗示,這名出生在輪船上的孤兒,是天生的鋼琴大師,他一生從來沒有下過船,能夠在別人因暈船而吐得一踏糊塗的時候閑庭信步。他身世凄涼卻用鋼琴征服所有人,他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卻不以為意,他能選擇與船共亡卻不能為了深愛的女人登上一次陸地。托納托雷想通過他暗示什麼呢?「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看到的是選擇。人的一生實際上每時每刻都在面臨選擇,每一個細小或者重大的選擇決定了各自的人生走向。1900選擇了留在船上,他無法邁出走下甲板的那一小步,哪怕是為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戀愛。所有人似乎都恨不得把他推下船,但1900毅然回頭。他說:「陸地沒有盡頭。」這種沒有盡頭的感覺讓他害怕,鋼琴的琴鍵是有盡頭的,這讓他覺得安穩。

那個吹康牌樂器的胖子,上船掙錢的時候只有一把小號,到影片最後還是靠別人施捨才繼續擁有這把小號,人生,在很多時候都是在循環,周而復始的循環,我們都在循環中消耗生命的時光。每一艘船上都有第一個發現自由女神的人,他們縱聲高呼,為了一個不知道結果的目標而激動,從而開始了新一輪的奔波。還有爵士樂本身似乎也暗示著那種自以為是的人,「什麼都不是,那就是爵士了。」

恕我肉眼凡胎,只能以自己的目光來理解大師。但光有暗示是不足以吸引觀眾的,《海上鋼琴師》的情節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著一浪。在狂風暴雨中一邊任鋼琴自由滑動一邊彈奏,小孩子無師自通的演奏震驚滿船的人,這些只不過是大師的鋪墊罷了。自稱「爵士樂祖師」的謝利上船與1900比賽鋼琴,激動人心的程度簡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槍戰相媲美。美國的西部片中,快槍手一對一的較量很是惹眼,但歐洲人可以用鋼琴當武器。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鋼琴比賽才結束,1900第一眼就愛上的女人出現在了舷窗外,他彈出了快心之作「柔情似水」,窗外,美人如水,窗內,柔情似水。這一幕,必將成為電影史上的浪漫經典,這一曲,也必將成為傳世之音。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1900在爆炸聲中與世訣別,我們也只有在淚光中與這部片子分別,真希望它永不結束,讓我們永遠陶醉在優美的琴聲中。

鋼琴與海浪共舞,柔情與真愛齊飛。

3、《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當我還只是十三歲時,1941年春末的那一天,我初次見到了她...那一天,墨索里尼向英法宣戰,而我,得到了生命里的第一輛腳踏車。」

她,撩著波浪狀黑亮的秀發,穿著最時髦的短裙和絲襪,踏著充滿情慾誘惑的高跟鞋,來到了西西里島上寧靜的陽光小鎮。她的一舉一動都引人矚目、勾人遐想,她的一顰一笑都教男人心醉、女人羨妒。瑪蓮娜,像個女神一般,征服了這個海濱的天堂樂園。 年僅十三歲的雷納多也不由自主地掉進了瑪蓮娜所掀起的漩渦之中,他不僅跟著其他年紀較大的青少年們一起騎著單車,穿梭在小鎮的各個角落,搜尋著瑪蓮娜的誘人豐姿與萬種風情,還悄悄地成為她不知情的小跟班,如影隨形地跟監、窺視她的生活。她搖曳的倩影、她聆聽的音樂、她貼身的衣物...都成為這個被荷爾蒙淹沒的少年,最真實、最美好的情慾幻想...

然而,透過雷納多的眼,我們也看到了瑪蓮娜掉進了越來越黑暗的處境之中,她變成了寡婦,而在鎮民們的眼中,她也成了不折不扣的禍水,帶來了淫慾、嫉妒與忿怒,而一股夾雜著情慾與激憤的風暴,開始襲卷這個連戰爭都未曾侵擾的小鎮。

瑪蓮娜一步步地沉淪,與父親斷絕了關系、被送上法院,更失去了所有的財產,這使得向來天真、不經世事的雷納多,被迫面對這純朴小鎮中,人心的殘暴無情,看著已經一無所有的瑪蓮娜,雷納多竟鼓起了他所不曾有過的勇氣,決定靠著他自己的力量,以一種教人難以料想的方式,來幫助瑪蓮娜走出生命的泥沼......

這部電影讓我認識了世界上最美的女人Malena(莫尼卡·貝努奇),所有的男人都會愛上她的,會愛上她的一切,你會贊嘆上帝,贊嘆他能創造出如此完美無缺的女人。

但Malena的命運是悲慘的,男人得不到她,女人嫉妒她,當她墮落後,男人玩弄她,女人唾棄她,當她無助時,女人們當街毆打她、撕光她的衣服、剃光她的秀發,而男人們,只是看著。

而全片從一個情竇初開的男孩眼中把整個事情講出來,卻讓電影帶有純潔的、溫暖的筆觸。

閱讀全文

與盲歌女阿凜電影天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阿詩瑪電影全集完整版 瀏覽:238
一會見大一會見小電影 瀏覽:611
游戲男主比女主小的電影 瀏覽:631
哪個論壇有小電影 瀏覽:933
電影院座位是怎麼排號碼的 瀏覽:8
何老師演的微電影 瀏覽:892
迅雷下載電影吉祥如意 瀏覽:682
儀式美國電影高清完整版 瀏覽:235
北京青年宮電影城放映時間 瀏覽:840
哪吒鬧海上海電影製片廠 瀏覽:117
電影是如何影響流行文化的 瀏覽:374
鍵電影神馬電影網 瀏覽:647
電影院vip票房 瀏覽:477
無家可歸的麥克是什麼電影 瀏覽:46
八個字片名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60
汗血寶馬電影全集視頻直播 瀏覽:259
電影不能說的游戲原型人物 瀏覽:260
芭比之神秘之門大電影西瓜影視 瀏覽:7
中國10年期票房口碑電影 瀏覽:766
成龍拍攝外國所有古裝電影有哪些 瀏覽: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