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堂的午餐》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天堂的午餐》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在兒童節里看過一個視頻——《天堂的午餐》。
視頻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小翼為母親精心准備了午餐,12點到了,他的媽媽開門回來,看見她兒子親自為她准備的一桌飯菜,特別感動,用顫抖著的手夾起碗里的菜……
看到這兒,我十分奇怪,為什麼要叫《天堂的午餐》呢?它跟「天堂」又有什麼關系呢?接下來是令我意想不到的一幕:只見鏡頭從一桌的飯菜,移動到一碗一點也沒有動過的飯時,我看到椅子上立著的是小翼母親的遺像!小翼用一隻手捂著臉,失聲痛哭起來……視頻的結尾出現了這句話「當你在等以後,就等於失去了永遠。」
看完這個視頻,我若有所思:當你在幻想以後的美妙生活,而忘記現在時,那你將失去美好的未來;當你總是說「等以後再說吧」、「等一下再說」……這些話時,你就會失去最好的機會。就像小翼一樣,只是想著等母親「老了」在孝敬她,卻不知道他馬上就要和母親分離,他一直以為自己還有很長時間可以等那一天,卻不知到孝順母親絕對不能等……我們若要想孝順父母,決不能等到「長大了」,而是越早越好。我們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只能盡早去做,父母隨時都有可能離我而去,就好像我們學過的課文《懷念母親》,季羨林爺爺也是因為沒能好好孝順母親,母親死後,他一直覺得自己有愧於她。
這使我想到了另一個故事:「一位老人孤獨地拿著一部很舊的手機,走進一家維修店裡去維修。年輕的女店員看了看手機,告訴老人手機並沒有壞。老人聽後,突然痛哭了起來:『那……為什麼……我接不到孩子們給我打的電話?』女店員只能獃獃地看著老人離開……」看完後,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老人不願意相信子女從來都沒有給他打過一個電話,他只是「很傻」的認為是手機沒用了……。而我突然間想到我也很久沒有給爺爺外婆打過電話,是不是他們也同這位爺爺一樣想念我呢?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還有一首歌叫《跪羊圖》,不管是短片還是歌曲,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用心孝順父母,行孝在當下。我突然間想起自己平時動不動就叫父母做這做那,幹活還要爸爸媽媽「付工錢」,還常常在心裡同媽媽頂嘴,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要不就是「等一下」。從來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爸爸媽媽都不在了,我會怎麼樣?看完視頻那刻我就決定開始一點點改變自己,人一點一滴開始,每天為他們做一件事。其實孝順父母很簡單,不管你在家還是在外面都可能做到:可以陪他們一起吃飯,可以每天送給他們一句問候,在外的人可以常常打打電話,可以一起看電視、下棋、讀書,還可以陪他們一起過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 金華兒童七—沈樂怡
今天中午在校內網上看到了同學分享的《天堂午餐》,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媽媽對兒子的愛,媽媽問他:「兒子,媽幾時能吃上你給我做的飯呢?」兒子說:「等你老了,我天天做給你吃。」可是當媽媽離去的時候,兒子才知道媽媽想吃兒子給做的飯,可惜媽媽離去了。一個感人的場面,一個反應我們生活中普通母親的偉大形象。頓時我好想自己的媽媽,我在想一生都在為孩子操勞的父母,不能等他們老了我們再孝順,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他們好,哪怕只是他們對我們好的一半的心思,我想父母也知足了。
「當你在等以後,就失去了永遠。」這句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上,揮之不去。
母親在幹家務時,不小心擋住了你看電視,你便極不耐煩地叫她走開;母親在叫你吃飯時,你總是叫道快了快了,可卻還是無動於衷……這些事你何曾放在心上。可當災難來臨時,母親不見時,你卻時時刻刻地懷念這些所謂的「小事」
是啊,當你在等以後,就失去了永遠。平時,你可能對母親無微不至的體貼關愛毫無察覺,老是說等你老以後,我天天做飯給你吃;等你老以後,我天天幫你捶背洗腳。可,你不可能預料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與其等到老以後,不如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人總是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時,才感到它的寶貴。母親天天對你嘮叨,你會覺得很煩;母親天天煮飯給你吃,可你卻覺得不好吃。然而,當這一切都小事了,你會想起母親的絮語是那麼的動聽,母親的飯菜是那麼得可口。
其實,母親只想多關心你,愛護你,不讓你受到傷害,只是你的健康快樂就足以讓她笑逐顏開。母親也不期望什麼,只是希望你能陪她說說話,幫她倒杯水而已,別無什麼。
失去了,就什麼都沒了;失去了,才想到它的寶貴;失去了才後悔。這都太晚了,不如現在為母親倒杯水,說說話。
當你在等以後,就失去了永遠……
陽光,如同往昔的那麼燦爛;時間,一如既往的走個不停。同樣是午餐,卻等不來同樣的人。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場景,本該是母親邁向家門口的第一步,也通向幸福棲息地的第一階,死神卻無情地將她帶走……
《天堂午餐》講述的是一份遲到的愛,主人公是一個含辛茹苦的慈母和一個上大學的兒子。為了讓兒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母親獨自掙錢養家,就這樣,母親開始披星戴月地奔走於人生的軌道上。累了,她捨不得停下忙碌的腳步;渴了,她捨不得停下來喝口茶水。她堅守母親的本職,無私的奉獻,用獨屬母親的執著與堅持詮釋著她對兒子的愛。然而,對於兒子,缺少的是對母親理解。有時候母親的一句嘮叨,甚至一句叮嚀,他都會以不耐煩的語氣回應,當他習慣地享受著母親「理所應當」的關懷時,忘記了時光易逝。
「兒子,我要是吃一頓你給我做的午餐那該多好啊。」
「媽,以後時間長著呢,等你老了,我肯定會做給你吃的。」
「好,媽媽等著啊。」母親會心的笑了,甜甜的笑容里裝滿了對兒子的期待與希望。此時,夕陽西下,也許是上天對母親的眷顧吧,將母親慈祥的笑容定格在最後的一抹霞光里。然而從那以後,母子二人便簽下了永遠都無法兌現的合約。只有當母親被送進手術室,兒子才恍然大悟母親的重要,真正明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但一切都晚了,正如片中所說「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
我哭了,淚水流到嘴裡澀澀的,這一瞬間我懂了很多,感覺自己長大了很多。宛如那個兒子,我也經常忽略爸媽給的關懷。在我看來,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理所應當的,而我離回報父母的時刻還很遙遠。有時對於他們的嘮叨,我會很任性的躲進自己的房間,將那語重心長的話語停留在門外,現在回想起來心裡酸酸的。平穩情緒,我撥通了那個再也熟悉不過的號碼,爸媽還是在那頭嘮叨著,我在這頭,靜靜地聽著爸媽的叮囑,暗自竊喜自己的幸福。
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一直父母被視為掌上明珠。對於他們,我們就是他們的全部。很多時候這份情,這份愛被我們無視,用各種理由搪塞,可時間從來都是無情的.。也許在不經意間你會發現時間的車輪已在父母的歲月里匆匆的走過。是的,他們已經老了,拿時間做賭,注,他們輸不起。有人說「父母老了之後,也會像孩子一樣迷路,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對於我們做子女的,是應該把兩顆孤獨的心領回家了,而那領路的,就是我們對他們的那份感激,那份愛。
慶幸我在不算晚的時候意識到父母的愛,時間無情,親情無疆。從此刻起,讓我們把愛一點點交給父母,將來有一天我們才不會為遲到的愛而後悔。願我們可以天天為自己的愛簽個到,這樣我們的愛才不會遲到,我做到了,你呢?
「天堂午餐」優秀觀後感
「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這句話是短片「天堂午餐」的片尾語,它猶如一句雋語箴言,讓我回味很久,「天堂午餐」觀後感。這部影片雖然只有6分鍾,但這6分鍾的心靈震撼卻改變了我。片中的主人公小翼開始也和我們一樣,有媽媽無微不至地疼愛,然而他卻渾然未覺。當媽媽辛辛苦苦地每天早出晚歸地工作勞累時,他視若無睹;當媽媽一日三餐地做好飯來喊他吃飯時,他很不耐煩;當媽媽任勞任怨地做好家務,拖地擋住了他的視線時,他粗暴地喊道:「躲開點……」他每天都在理所當然地享用著媽媽的關愛……媽媽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吃上一次他親手做的飯菜,他信口說上句:等你老了,我做給你吃。這句話媽媽記住了,他也記住了。然而,還沒有等到那時候,媽媽卻因為勞累過度而與世長辭了。他多麼想真的給媽媽做頓午餐呀!然而已經是不可能了,他沒有機會了,他永遠虧欠了媽媽這頓天堂午餐。真的,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看到這些,我的眼睛有些濕潤。是啊,有些時候我也這樣,當父母、姥姥多說我時,我很反感,覺得他們太嘮叨。他們每天都在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總是心安理得,覺得他們是應該的,從沒有感到我很幸福。我也曾戲謔地說過,等我長大了,我會好好孝順他們。可是我卻從沒敢去想過,如果有一天,我也突然失去了他們,失去了這樣的機會呢?看來,孝敬長輩沒必要等。心存感恩沒有必要等。治理明責沒有必要等。很多東西和時間沒有關系。珍惜眼前,從現在做起才是最關鍵的。現在,多聽長輩的話,多幫他們幹些家務,學習上自己再知努力些,不要讓他們多操心,用優異的成績回報他們,是最關鍵的!僅僅六分鍾的影片《天堂午餐》,讓我一生受用。以上是「天堂午餐」優秀觀後感
最近,一部讓人深思的短片《天堂午餐》深深地感動著我。
讓我回想了好久好久……
忘不了,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在我學走路的時候,都是媽媽在一字一句地教我說話,拉著我的手,讓我一步一步走穩;兒時,都是媽媽的呼喚,讓我從貪玩中跑回家來吃飯;上小學,是媽媽把我送到學校的門口;上中學,媽媽每天都看著我出門;我穿上軍裝,離開家的那個晚上,是媽媽守著我,過了不眠之夜,醒來的時候,媽媽不聲不響地准備了我最喜歡吃的炸元宵。冒著漫天大雪,把我送到學校的門口,看著我登上了軍車;第一次休假回來的那個晚上,媽媽又是高興地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哥哥們穿上軍裝,媽媽也是那麼的高興,也是那麼的捨不得。當我們的立功喜報寄回家的時候,當街道上的大爺大媽們敲鑼打鼓給我家報喜的時候,最開心的就是我的媽媽。
人們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是啊,當我看到兒子會走路,會說話,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每看到兒子一點一滴成長的時候,除了發自內心的高興之外,我也體會到了媽媽那時的心情……如今,我們都長大了,生活也過好了。可是,讓人心碎的是,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疼愛我的媽媽卻早已離開我們了。
媽媽曾經去過哥哥的部隊。艦艇訓練的情景媽媽記憶猶新。媽媽也好幾次想來我的部隊看看,想看那戰鷹起飛的雄姿,看看那鷹擊長空的豪情,看看那江南水鄉的秀美。
媽媽幾次想來,都是由於各種事兒給耽誤了。這也成了我非常遺憾的事兒。
在又一個母親節來到的時候,僅以這篇觀後感,獻給在天堂里的媽媽,祝您過得安詳,平安!
《天堂午餐》看了之後我流淚了,因為我的父母離而很遠,每年只能回到老家一次,甚至兩三年都回不去一次家,在父母的身前盡點孝心的機會少之又少。今年回家看到父母比以前蒼老了好多,心裡好心酸。由於父母在老家務農,兩位老人要耕作十幾畝地,過度的農活勞作讓父母的身體大不如以前了,父親的背駝了,母親的頭發白了好多。是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確如此。慶幸的是我現在還有機會和時間去孝敬父母。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有或多或少的遺憾,不管是你還是我,都會如此。只是別讓我們留下的遺憾太多。為了積累人脈,總是將感情傾注於一些所謂的"朋友""兄弟"身上;為了保住飯碗,總是一次次掙扎在無止境的人情瑣事中…卻總是對父母家人吝嗇哪怕一點點的溫暖。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認真傾聽父母的嘮叨,擁抱他們日漸孱弱的身體,甚至為他們犧牲一次?"人,不該總是這么理性而殘忍!"對父母的孝心多一些,在老人都健在的時候,在他們身邊盡點孝心,別等著以後……就象短片中最後的那一句話「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從現在開始,從我們自身開始,不管你是60後,還是70後,80後或是90後,對父母的愛不以時間來計算,而是從現在做起,為他們做我們能做的,盡我們能盡的……
很多人都會說,等以後我長大了,我有錢了,我一定給你買好大好大的房子,掙很多很多的錢來孝敬你,讓你穿好的,吃好的,領著你去遊山玩水。這一切一切的承諾都是在以後,可是你知道嗎?以後會有多少?明天,後天……
這個視頻應當有很大的沖擊力,值得我們去反思,並不是心存孝心就好,還應當盡早去盡孝,盡早付諸行動。也許我們覺得晚兩年沒什麼,可是年邁的父母親已經等不起了,他們需要兒女的愛和關心,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是沒有孝心,而是在等著以後,卻失去了盡孝的機會,所以,盡孝心要趁早。不如就從今天給爸爸媽媽做頓飯開始吧。
天剛剛上課的時候,我還在為失去了一節實踐課而憤憤不平。但是,當老師讓我們看了一部叫做《天堂的午餐》的短片後,一切不滿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份感動和來自於自己的譴責。
這是一部高三學生所拍的短片,只有六分鍾,雖然簡短,但留給我的是六十天也學不來的道理。
影片一開始,講訴的是一個高三學生在廚房做飯的場景,我還納悶,這有哪么好看嗎?但是當鏡頭轉向一位老母親在拖地,那個孩子在聲聲埋怨時,我似乎明白了幾分。這時鏡頭又變了,在公園里,那位母親對兒子問道:「你說我什麼是候才能吃到你給媽做的飯呀?」「哦,我明白了!」我在心中暗暗念到,「這是兒子在為母親完成心願呀!那麼,現在就差母親沒出場了!」很快,十二點到了,母親下班回來了,兒子一眼也沒看母親,只是在拚命的吃飯,慢慢地,吃飯的速度掉了下來。兒子漸漸將目光轉向母親,看了短暫的一眼,便掩面痛哭起來……再看母親,那隻是張遺像。原來,剛剛的那些都是自己的回憶,母親終於吃上了兒子做的飯,縱然是在天堂……
看到這里,原本熱鬧的教師也變得寂靜無聲,許多人的淚水早在眼邊打轉轉了。我忍住在眼邊的淚水,咬緊牙關,看完了最後一句話,這話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當你還在等待以後,卻已失去永遠……」
看到這里,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打開記憶的閘門,我發現:他們也不是和片中的母親一樣嗎?生我養我,無私地奉獻自己的青春,卻得不到一點回報。有時我還甚至因為他們這里沒做好,那裡每做好而埋怨再三,因為得不到零用錢而與其鬥嘴,因為他們的一點疏忽,一些要求表現出十分的不滿。
會想起這一切,我突然後悔了,我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們養育了我這么多年,難道有比這更難的嗎?
回家看著自己的爸媽,突然感覺特別難過,我的父母給了我多少愛和溫暖?而我給了他們什麼?所以我決定,一定要對他們好點,讓他們得到一切溫暖和關懷。在這一切都沒化成回憶之前好好對待這一切,包括自己……
看了《天堂的午餐》後,心中湧起千思萬緒。可以吃到兒子做的一份午餐——這是一位平凡母親小小的希冀,而最終,兒子做出了一桌豐盛的午餐,但母親卻被累垮,再也沒有機會品嘗。約定與承諾在一剎那間,成為遺憾,再也無法實現??這頓天堂的午餐是兒子虧欠母親的,但他卻永遠也補不回來了。不禁想起自己,我跌倒時有母親溫柔的雙手,臨考時有母親鼓勵的話語,成功時有母親贊揚的目光,放學時夕陽下有母親的身影。母親為了我們的成長,蹉跎了歲月光陰。難道天下所有的母親都理所應當為我們付出嗎?答案顯而易見,不是。
在我的記憶中,很多時候母親的愛都是無言的。現在終於明白,她的愛深深地蘊含在那雙眼睛中。從那雙眼睛裡,我看到了希望,期待,更多的,是愛。
但我卻對母親的關懷連聲抱怨,我對母親的付出享受得心安理得。於是,心
中湧起了深深的愧疚感。一直以來,我對母親的態度都很不好,我決定徹底改正。我想,我和天堂的午餐中的那位孩子一樣,迷失在幸福的迷霧中,自私的享受母親的愛,卻沒有回報。
孔子有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不想那一天到來。媽媽,我想為您親手織一件毛衣,親手做一頓飯??然而,我最想做的,是對您說一句:「媽媽,下輩子我來當你的母親,照顧你,關心你,讓你生活得比我更好!」
即使黑暗無邊無際,即使成功之路沒有盡頭,卻總有一絲微光為你驅使心靈上的陰霾,給你溫暖。那微光,是母愛。
時間匆匆,不會為誰而停留,於是,在這時間的洪流中,我們慢慢長大,母親也漸漸老去。
影片中,兒子對母親說:「等你老了,我天天做飯給你吃。」 (讀後感) 可是母親卻再也等不到那一天了。無論他多麼多麼大聲地在心裡對母親說「我愛你」,母親都聽不到了。
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希望我們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之後再後悔莫及??
最後,祝全天下的母親,母親節快樂!
天堂里留著後悔的氣息,六分鍾,彌漫了一個人的心靈。——題記
一個幼年的孩子,曾對母親有過承諾:等你老後我天天給您做飯。一個擺滿盛饌的桌子,椅子上「坐」著一個黑白色的母親遺照。
孤獨,夾雜著落寞,充斥了一個孩子的心靈。
曾幾何時,我們也對父母有過過多的苛求,對他們有過反感,更多的是承諾,長大後的承諾。但看完這個電影之後令我感慨更多的是兒子的孝敬,遲來的孝敬。
我不敢想像,長大後我的父母會是什麼樣的,幼時的自己不會去想太多太多,只一味地依偎在父母的懷抱,只知道父母為自己的奉獻是應該的,是必須要做的。而自己對父母的贍養是長大後的,是在父母的生命一點一點接近消亡時才該做的。從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為這是「真理」,誰能想到「真理」是要有代價的,一輩子愛的代價。
短短的六分鍾,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幼時的自己,那個「讓開,別擋著我看電視」的聲音讓我感覺那麼的熟悉。是呀,那多麼像是每一個人幼時的翻版,只不過很少人會像他長大後那樣悲傷、絕望。
我希望這種絕望來的越少越好,甚至不要發生。但我做不到,唯一的辦法是在發生之前進行預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在生命的長河中,你在流,父母也在流。當你的河水漲到高潮時,要淹沒兩岸,向旁邊看看,父母的河流早已消逝。
一生平均一百年,有多少是與父母並肩的時間。更多的是自己對父母仰望,父母在上面注視著自己。而這些並肩的時間,也是父母任勞任怨的時間,他們沒有一天是清閑,沒有一天有過富貴,他們也知道累,而這些天我們卻正好相反,清閑、富貴,連一些對父母簡單的慰藉也沒有。幼時父母流汗,大後自己流淚,淚水比不上汗水,流再多也挽回不了。
為父母盡一份孝心吧,一處豪宅或一處平房,一頓盛宴或一桌青菜,一疊紙幣或一枚硬幣,一聲慰問、一滴汗水,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六分鍾,改變一個人,不要讓六分鍾成為一個人的真實寫照。
xx年5月7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看了一個名叫《天堂午餐》的視頻,雖然這個視頻只有短短的六分鍾,但是卻告訴了我們一個很深刻的道理,也非常地打動人心,我看了,眼淚已經在眼眶裡面了,但是最後還是忍住了。
起先,我先看到了一位兒子正在做飯,而且旁邊放著他和她媽媽的相片,在他端菜的時候,膀子也許是無意當中碰到了兩株紅色的康乃馨,這時,我想:大概這兩束康乃馨是獻給他母親的吧!可是,這時,屏幕上出現的是他回憶以前的事情,第一個是:在他母親拖地時,不小心擋住了他看電視時的視線,他就嚷道:「哎呀,你擋住我啦!」母親連忙讓開了。第二個是:他還在看著電視,母親開門說:「吃飯了!」「哎呀,知道了!」他又這樣不耐煩地嚷道。第三個是:他和他的母親在椅子上坐下,他不屑地問:「媽!我們今天晚上吃什麼呀!」他的母親回答道:「哪天你能夠燒一次飯給我吃呀?」「媽,等你老了,我天天燒給你吃!」
過了一會兒,到了12點以後,他的媽媽回來了,她裝飯給母親吃,母親的手顫抖了。又過了一會兒,他旁邊的母親變成了一個相片,我還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後來我才知道她的母親在准備上樓時,頭比較犯暈,就倒下了。到了醫院,已經不行了。
雖然這個視頻只有短短的六分鍾,但是卻告訴了我們一個很深刻的道理:我們報答自己的母親一定要趁早,不能推遲,要是你沒有趁早報答自己的母親,卻等母親去世時,再去報答那就已經遲了。俗話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一定要趁早報答自己的母親,不能想視頻的最後寫的:「當你想起來時,你就已經失去了永遠……」。
那天看了一段關於感恩父母的視頻,看後心裡酸酸的。
視頻的大體內容是:男孩一直不懂事,總是對他的媽媽呼來喝去,他媽媽一直祈盼能吃上一頓她兒子親手為她做的飯,兒子說等你老了我天天做給你還不行嗎?可是你知道嗎?你一直在等以後,或許你已經失去了永遠!是這樣的,他的媽媽由於勞累過度,昏倒在樓道上,結果在醫院里沒能挽救回來,最終離開了他。等到她的媽媽真的走了,他才開始悔悟,悔悟當初太讓媽媽寒心了,自己只顧著玩游戲看電視,連媽媽的一個小小的願望:能吃上一頓他親手做的飯菜,都沒能讓她滿足。
現在他開始每天在11點鍾的時候就開始忙碌著做飯,等到快12點的時候,飯菜都做好了,一桌的媽媽喜歡吃的菜,等媽媽回來,到整12點的時候他彷彿看到門開了,媽媽進來了,他讓媽媽坐下,呈上米飯,給媽媽夾菜,彷彿看到媽媽吃得很香但是眼神總不對,後來鏡頭一轉,椅子上是媽媽的遺像,當時頓時兒子哭了,我的心也跟著顫抖,這不是一部簡單的視頻,我覺得他應該在全中國的少年中普及,他是幾個大學生花了200多塊錢製作出來的,幸好我們能由此看到中國的大學生還能在這時候及時明白這一點,還不晚,趁我們的f父母都健在,好好孝敬回報他們,回報不一定要是金錢,你要明白,父母不在乎金錢,他們這么年紀能花多少錢,他們是想孩子多陪陪,哪怕是一通電話。
我們都在忙於找各種介面,要麼是路程太遠了耽誤時間,要麼是工作忙,耽誤賺錢了,錢是永遠賺不完的,但是我們的父母的時間是有限的,你就是賺再多的錢到時候又有什麼用呢。等到你真正為人父母了,你才明白:心裡會多麼酸!是,我們都希望到大城市尋找自己的未來去打拚,都不希望在父母身邊,覺得那樣沒有前途,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的,但是現在離家近了,覺得這樣很好想,心裡很踏實了,離父母近了就覺得有依靠了,經常打個電話,要麼就回家看看,和他們聊聊天,給他們做頓飯,幫他們洗洗衣服,曬曬床單,其實這些很簡單的,不是說他們做不了,這是一份心,至少他們心裡很舒服很幸福。或許中國傳承了你前年的和諧就應該是這個意思吧,小家和諧了國家才會和諧嘛!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幸福健康,更希望我們這一代都把父母放在心中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
B. 《天堂午餐》觀後感
看了《天堂的午餐》後,心中湧起千思萬緒。可以吃到兒子做的一份午餐——這是一位平凡母親小小的希冀,不妨看看《天堂午餐》觀後感。
老師給同學們留了一項作業——看視頻《天堂午餐》,我和媽媽一起安靜的把片子看完,在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倆都忍不住哭了。
這個視頻雖然只有六分鍾,故事講述一對含辛茹苦生活的母子。母親在私企上班,兒子在讀書。每天他都能吃到母親做的可口的飯菜,可是,他的心還是充滿了不滿與怨恨。有一天,兒子高高興興的做了可口的飯菜等著母親回來吃午餐。是為了圓老人的心願:吃上兒子做的飯。願望還是像蠟燈似的滅了。母親走了,永遠的。兒子每天都做飯,兩個人的,一份是自己的,一份是留給母親的。把可口的飯菜夾到母親的碗里,自己也吃著飯,只是此時夾雜著淚水。
我有幸踐行的心願,我的心懷著感恩。這世界沒有幾個人會這樣待你。如果你覺得電影里那跪在父母墓前痛痛快快哭一場來圓了自己曾經的心願,你錯了!你的心還是蒙著層紗,你的眼睛還是沒有從迷霧中走出來。
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們卻不懂得感受幸福、體驗幸福,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痛心,不痛心是為了以後好好地活著?
如果你有幸看了《天堂午餐》,心裡想要為自己的父母做飯,那就行動吧!因為我們沒有多少等待的時間,不要說曾經怎樣,也不要說未來會如何,現在就體驗幸福吧!
視頻描述一對母子的生活。母親在每天上班,兒子在讀書。每天他都能吃到母親下班後做的可口的飯菜。可是,當他的媽媽煮好飯叫他吃的時候,他用很不耐煩的語氣和他的媽媽說話。說他的媽媽擋到他了。媽媽說什麼時候才能吃上兒子做的飯菜,兒子說等她老了天天做給她吃。可是那位兒子高高興興的做了可口的飯菜等著母親回來吃午餐的時候,願望還是沒有實現。母親走了,永遠的走了。兒子每天都做飯,兩個人的,一份是自己的,一份是留給母親的。把可口的飯菜夾到母親的碗里,自己也吃著飯,只是此時夾雜著淚水,因為那位天堂里的媽媽沒吃到那位兒子做的午餐。
看了那個視頻脊猜,最拿神大的感悟就是珍惜眼前的人、事、物。我覺得那位兒子很可憐。人生最心痛的事莫過於失去了最珍貴的東西而不可挽回。那位兒子也知道等媽媽老了在做飯給她吃,可是媽媽等不了那麼久。子欲養而親不待,盡孝不要等到以後,現在就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後不要再讓這樣的悲劇在發生了。我們現在很多人為了工作很少回家,不回家陪父母,還把自己的孩子留給父母帶,有些地區留守兒童越來越多。這些兒童缺失父母零距離的關愛,即親情上缺失「慰」,生活上缺失「幫」,心理上缺失「疏」,學習上缺失「導」,安全上缺失「護」。有的就會很孤僻,沒有收到良好的教育或者說關注。他們確實缺失愛,不回去關愛別人,他們以後也許又會成為他們的父母那樣的人,惡性循環。這些幫忙帶孩子的老人也得不到關注,心靈孤寂,晚年不樂。如果說這是因為社會競爭太過激烈,為生活所迫,可以理解,但如果物質條件好了,基本滿足了我們的基本物質需求,對父母與子女還是不夠關心就不好了。人的慾望是無限的,為了追求你無限的慾望而不管身邊的親人,這樣就太自私了。當你失去的時候後悔已經沒有用。如果「缺失」已是客觀存在,那麼「共享」需要我們為之創造。對待身邊的親人要多一點關心,常回家看看,陪他們聊聊天,給他們創造一些歡樂。
值得慶幸的是我知道媽媽對我的愛,我也希望能為媽媽做點事情。這世界沒有幾個人會想父母那樣待你好。說起孝順父母,這是一件長期的事情。長期的量變才會質變。因此你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怕嘮叨,然後還要多和父母交流,使他們不必為你再擔心。這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是一件永久的事情。我不在家,也很少為媽媽做飯。現在只有一點才能孝順她,就是努力學習。報答她的一片苦心。在這里我想說聲:「媽媽,您辛苦了!回想這幾年我我對她的關心還是太少,希望她能原諒我這不孝之女。從今往後,我要更加珍惜媽媽的愛,對媽媽更好。不能再象以前那樣了,我相信櫻敏型媽媽慢慢就會感覺到我長大了!人只有有了孝心,才會有責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質。孝心讓人成熟,長大。
如果你也有幸看了《天堂午餐》,心裡想要為自己的父母做飯,那就行動吧!因為我們沒有多少等待的時間,不要說曾經怎樣,也不要說未來會如何,現在就體驗幸福,體驗生活的美,不要等到以後,以後有以後的事,你們明白的。珍惜身邊的一切。親情,友情,愛情,或者是其他的第四類情感。就像你暈車的時候,坐在你身邊的漂亮的陌生人會優雅地給你遞過來一張充滿香氣的的紙巾;你在乘坐電梯無法到達你想要去的樓層時,身邊的陌生人會告訴你電梯無法到達那裡;當你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尋找一個陌生的地點,你詢問路邊的警衛的時候他真誠的告訴你該走的方向。這些都是生活中身邊剎那的美。珍惜,感受,施與這些美吧。你也可以很美。對身邊的人施與你的關愛,將你的關愛「共享」,生活就會更美,更和諧。珍惜眼前的人、事、物吧。
看了《天堂的午餐》後,心中湧起千思萬緒。可以吃到兒子做的一份午餐——這是一位平凡母親小小的希冀,而最終,兒子做出了一桌豐盛的午餐,但母親卻被累垮,再也沒有機會品嘗。約定與承諾在一剎那間,成為遺憾,再也無法實現……這頓天堂的午餐是兒子虧欠母親的,但他卻永遠也補不回來了。
不禁想起自己,我跌倒時有母親溫柔的雙手,臨考時有母親鼓勵的話語,成功時有母親贊揚的目光,放學時夕陽下有母親的身影。母親為了我們的成長,蹉跎了歲月光陰。難道天下所有的母親都理所應當為我們付出嗎?答案顯而易見,不是。
在我的記憶中,很多時候母親的愛都是無言的'。現在終於明白,她的愛深深地蘊含在那雙眼睛中。從那雙眼睛裡,我看到了希望,期待,更多的,是愛。
但我卻對母親的關懷連聲抱怨,我對母親的付出享受得心安理得。於是,心中湧起了深深的愧疚感。一直以來,我對母親的態度都很不好,我決定徹底改正。我想,我和天堂的午餐中的那位孩子一樣,迷失在幸福的迷霧中,自私的享受母親的愛,卻沒有回報。
孔子有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不想那一天到來。媽媽,我想為您親手織一件毛衣,親手做一頓飯……然而,我最想做的,是對您說一句:「媽媽,下輩子我來當你的母親,照顧你,關心你,讓你生活得比我更好!」
即使黑暗無邊無際,即使成功之路沒有盡頭,卻總有一絲微光為你驅使心靈上的陰霾,給你溫暖。那微光,是母愛。
時間匆匆,不會為誰而停留,於是,在這時間的洪流中,我們慢慢長大,母親也漸漸老去。
影片中,兒子對母親說:「等你老了,我天天做飯給你吃。」可是母親卻再也等不到那一天了。無論他多麼多麼大聲地在心裡對母親說「我愛你」,母親都聽不到了。
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希望我們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之後再後悔莫及……
最後,祝全天下的母親,母親節快樂!
星期五的早上我們觀看了《天堂午餐》這個短片,在這短短的幾分鍾的短片中講了一對母子,兒子在讀書母親每天再忙也總給兒子做可口的飯菜,可兒子吃著媽媽做的飯心裡卻不懂得珍惜。有一次兒子對媽媽說:「媽媽今天吃什麼呀?」媽媽說:「兒子,媽媽什麼時候能吃一頓你做的飯啊?」兒子說:「等你老了我天天做給你吃。」可是沒過多久媽媽就病死了,從此兒子每天都做兩個人的飯,每次都給媽媽一碗,而在他的碗里總有淚水。
看了短片,我想到了我的媽媽,媽媽每天給我做飯可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幸福,有時媽媽罵我打我我還會恨她,現在想想自己真的錯了,如果真的有一天父母都不在了那我怎麼辦呀!所以我要做一個報答父母的好孩子。
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愛,充滿著感激。短片中的孩子已經沒有機會報答父母了,但是我們還有機會感受父母的愛並予以回報。歲月的變遷不會為某個人而停駐,所以感恩要及時行動。
天剛剛上課的時候,我還在為失去了一節實踐課而憤憤不平。但是,當老師讓我們看了一部叫做《天堂的午餐》的短片後,一切不滿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份感動和來自於自己的譴責。
這是一部高三學生所拍的短片,只有六分鍾,雖然簡短,但留給我的是六十天也學不來的道理。
影片一開始,講訴的是一個高三學生在廚房做飯的場景,我還納悶,這有哪么好看嗎?但是當鏡頭轉向一位老母親在拖地,那個孩子在聲聲埋怨時,我似乎明白了幾分。這時鏡頭又變了,在公園里,那位母親對兒子問道:「你說我什麼是候才能吃到你給媽做的飯呀?」「哦,我明白了!」我在心中暗暗念到,「這是兒子在為母親完成心願呀!那麼,現在就差母親沒出場了!」很快,十二點到了,母親下班回來了,兒子一眼也沒看母親,只是在拚命的吃飯,慢慢地,吃飯的速度掉了下來。兒子漸漸將目光轉向母親,看了短暫的一眼,便掩面痛哭起來……再看母親,那隻是張遺像。原來,剛剛的那些都是自己的回憶,母親終於吃上了兒子做的飯,縱然是在天堂……
看到這里,原本熱鬧的教師也變得寂靜無聲,許多人的淚水早在眼邊打轉轉了。我忍住在眼邊的淚水,咬緊牙關,看完了最後一句話,這話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當你還在等待以後,卻已失去永遠……」
看到這里,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打開記憶的閘門,我發現:他們也不是和片中的母親一樣嗎?生我養我,無私地奉獻自己的青春,卻得不到一點回報。有時我還甚至因為他們這里沒做好,那裡每做好而埋怨再三,因為得不到零用錢而與其鬥嘴,因為他們的一點疏忽,一些要求表現出十分的不滿。
會想起這一切,我突然後悔了,我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們養育了我這么多年,難道有比這更難的嗎?
回家看著自己的爸媽,突然感覺特別難過,我的父母給了我多少愛和溫暖?而我給了他們什麼?所以我決定,一定要對他們好點,讓他們得到一切溫暖和關懷。在這一切都沒化成回憶之前好好對待這一切,包括自己……
今天,我看了一個名叫《天堂午餐》的視頻,雖然這個視頻只有短短的六分鍾,但是卻告訴了我們一個很深刻的道理,也非常地打動人心,我看了,眼淚已經在眼眶裡面了,但是最後還是忍住了。
起先,我先看到了一位兒子正在做飯,而且旁邊放著他和她媽媽的相片,在他端菜的時候,膀子也許是無意當中碰到了兩株紅色的康乃馨,這時,我想:大概這兩束康乃馨是獻給他母親的吧!可是,這時,屏幕上出現的是他回憶以前的事情,第一個是:在他母親拖地時,不小心擋住了他看電視時的視線,他就嚷道:「哎呀,你擋住我啦!」母親連忙讓開了。第二個是:他還在看著電視,母親開門說:「吃飯了!」「哎呀,知道了!」他又這樣不耐煩地嚷道。第三個是:他和他的母親在椅子上坐下,他不屑地問:「媽!我們今天晚上吃什麼呀!」他的母親回答道:「哪天你能夠燒一次飯給我吃呀?」「媽,等你老了,我天天燒給你吃!」
過了一會兒,到了12點以後,他的媽媽回來了,她裝飯給母親吃,母親的手顫抖了。又過了一會兒,他旁邊的母親變成了一個相片,我還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後來我才知道她的母親在准備上樓時,頭比較犯暈,就倒下了。到了醫院,已經不行了。
雖然這個視頻只有短短的六分鍾,但是卻告訴了我們一個很深刻的道理:我們報答自己的母親一定要趁早,不能推遲,要是你沒有趁早報答自己的母親,卻等母親去世時,再去報答那就已經遲了。俗話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一定要趁早報答自己的母親,不能想視頻的最後寫的:「當你想起來時,你就已經失去了永遠……」。
天堂里留著後悔的氣息,六分鍾,彌漫了一個人的心靈。——題記
一個幼年的孩子,曾對母親有過承諾:等你老後我天天給您做飯。一個擺滿盛饌的桌子,椅子上「坐」著一個黑白色的母親遺照。
孤獨,夾雜著落寞,充斥了一個孩子的心靈。
曾幾何時,我們也對父母有過過多的苛求,對他們有過反感,更多的是承諾,長大後的承諾。但看完這個電影之後令我感慨更多的是兒子的孝敬,遲來的孝敬。
我不敢想像,長大後我的父母會是什麼樣的,幼時的自己不會去想太多太多,只一味地依偎在父母的懷抱,只知道父母為自己的奉獻是應該的,是必須要做的。而自己對父母的贍養是長大後的,是在父母的生命一點一點接近消亡時才該做的。從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為這是「真理」,誰能想到「真理」是要有代價的,一輩子愛的代價。
短短的六分鍾,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幼時的自己,那個「讓開,別擋著我看電視」的聲音讓我感覺那麼的熟悉。是呀,那多麼像是每一個人幼時的翻版,只不過很少人會像他長大後那樣悲傷、絕望。
我希望這種絕望來的越少越好,甚至不要發生。但我做不到,唯一的辦法是在發生之前進行預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在生命的長河中,你在流,父母也在流。當你的河水漲到高潮時,要淹沒兩岸,向旁邊看看,父母的河流早已消逝。
一生平均一百年,有多少是與父母並肩的時間。更多的是自己對父母仰望,父母在上面注視著自己。而這些並肩的時間,也是父母任勞任怨的時間,他們沒有一天是清閑,沒有一天有過富貴,他們也知道累,而這些天我們卻正好相反,清閑、富貴,連一些對父母簡單的慰藉也沒有。幼時父母流汗,大後自己流淚,淚水比不上汗水,流再多也挽回不了。
為父母盡一份孝心吧,一處豪宅或一處平房,一頓盛宴或一桌青菜,一疊紙幣或一枚硬幣,一聲慰問、一滴汗水,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六分鍾,改變一個人,不要讓六分鍾成為一個人的真實寫照。
《天堂午餐》看了之後我流淚了,因為我的父母離而很遠,每年只能回到老家一次,甚至兩三年都回不去一次家,在父母的身前盡點孝心的機會少之又少。今年回家看到父母比以前蒼老了好多,心裡好心酸。由於父母在老家務農,兩位老人要耕作十幾畝地,過度的農活勞作讓父母的身體大不如以前了,父親的背駝了,母親的頭發白了好多。是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確如此。慶幸的是我現在還有機會和時間去孝敬父母。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有或多或少的遺憾,不管是你還是我,都會如此。只是別讓我們留下的遺憾太多。為了積累人脈,總是將感情傾注於一些所謂的"朋友""兄弟"身上;為了保住飯碗,總是一次次掙扎在無止境的人情瑣事中…卻總是對父母家人吝嗇哪怕一點點的溫暖。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認真傾聽父母的嘮叨,擁抱他們日漸孱弱的身體,甚至為他們犧牲一次?"人,不該總是這么理性而殘忍!"對父母的孝心多一些,在老人都健在的時候,在他們身邊盡點孝心,別等著以後……就象短片中最後的那一句話「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從現在開始,從我們自身開始,不管你是60後,還是70後,80後或是90後,對父母的愛不以時間來計算,而是從現在做起,為他們做我們能做的,盡我們能盡的……
很多人都會說,等以後我長大了,我有錢了,我一定給你買好大好大的房子,掙很多很多的錢來孝敬你,讓你穿好的,吃好的,領著你去遊山玩水。這一切一切的承諾都是在以後,可是你知道嗎?以後會有多少?明天,後天……
這個視頻應當有很大的沖擊力,值得我們去反思,並不是心存孝心就好,還應當盡早去盡孝,盡早付諸行動。也許我們覺得晚兩年沒什麼,可是年邁的父母親已經等不起了,他們需要兒女的愛和關心,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是沒有孝心,而是在等著以後,卻失去了盡孝的機會,所以,盡孝心要趁早。不如就從今天給爸爸媽媽做頓飯開始吧。
老師給同學們留了一項作業——看視頻《天堂午餐》,我和媽媽一起安靜的把片子看完,在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倆都忍不住哭了。
這個視頻雖然只有六分鍾,故事講述一對含辛茹苦生活的母子。母親在私企上班,兒子在讀書。每天他都能吃到母親做的可口的飯菜,可是,他的心還是充滿了不滿與怨恨。有一天,兒子高高興興的做了可口的飯菜等著母親回來吃午餐。是為了圓老人的心願:吃上兒子做的飯。願望還是像蠟燈似的滅了。母親走了,永遠的。兒子每天都做飯,兩個人的,一份是自己的,一份是留給母親的。把可口的飯菜夾到母親的碗里,自己也吃著飯,只是此時夾雜著淚水。
我有幸踐行的心願,我的心懷著感恩。這世界沒有幾個人會這樣待你。如果你覺得電影里那跪在父母墓前痛痛快快哭一場來圓了自己曾經的心願,你錯了!你的心還是蒙著層紗,你的眼睛還是沒有從迷霧中走出來。
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們卻不懂得感受幸福、體驗幸福,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痛心,不痛心是為了以後好好地活著?
如果你有幸看了《天堂午餐》,心裡想要為自己的父母做飯,那就行動吧!因為我們沒有多少等待的時間,不要說曾經怎樣,也不要說未來會如何,現在就體驗幸福吧!
《天堂午餐》這部影片雖然只有6分鍾,但這6分鍾的短片卻震撼了我的心靈。
片中的主人公小翼開始也和我們一樣,有著媽媽那無微不至的疼愛,可他卻不知道珍惜。當媽媽辛辛苦苦做好飯叫他吃飯時,他卻叫道:「啊呀,別叫啦,煩死了!」當媽媽任勞任怨地做家務,拖地擋住了他的視線時,他不耐煩地喊:「啊呀,別擋著我!」……媽媽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吃上一頓他親手做的飯菜,他隨便答應上一句;「媽,等您老了,我天天做給您吃。」然而,還沒有等到那時候,媽媽卻因為過度勞累而去世了。等到這時,他回想起媽媽為他付出的點點滴滴,才感到後悔,才感到內疚。他多想讓媽媽吃上一頓自己親手做的午餐啊!可這不可能了,他永遠失去這個機會了。
看到這些,我的眼眶不禁有些濕潤了。回想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我們不是跟片中的主人公小翼一樣嗎?當父母對我們千叮嚀萬囑咐時,我們卻嫌父母嘮叨;當父母辛辛苦苦地做好飯菜時,我們卻說不好吃;當父母說教我們時,我們卻鬧情緒,甚至還跟父母對著干……這些都是我們該做的嗎?父母每天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我們卻總覺得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總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們也曾開玩笑似的說過長大了會給父母么買這個,買那個,會好好孝順他們。但是我們可曾想過,也許我們也會像片中的主人公小翼那樣呢?也會像他那樣失去這樣的機會呢?看來,孝敬長輩沒有必要等;心存感恩沒有必要等;治理明責沒有必要等,很多東西和時間都沒有關系。珍惜眼前,才是最關鍵的。從現在起我們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當父母為你嘔心瀝血時,對父母道上一句「謝謝」!當父母疲勞時,為他們到上一杯濃茶,幫他們捶捶背;當父母生病時,在病床前多陪陪他們,陪他們多說會兒話;多聽長輩的話,多幫他們幹些家務,學習上自己再努力些,不要讓他們多操心,用優異的成績回報他們……
「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這句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上,揮之不去。僅僅六分鍾的影片《天堂午餐》,讓我一生受用!
C. 需要一段導語 引出《天堂午餐》這視頻
母親給予我們的很多,我們卻向母親索要的更纖嫌多。飯菜的鮮美是味覺的毀陸手體會,而時間的流逝是目光的傷悲。難道要等到失去後才落淚後悔?這頓午餐除了懷念,還有懺悔......下面請欣賞微悉余電影--《天堂午餐》
D. 天堂的午餐 觀後感
故事講述一對含辛茹苦的生活的母子。母親在私企上班,兒子在讀書。每天他都能吃到母親做的可口的飯菜,可是,他的心還是充滿了不滿與怨恨。有一天,兒子高高興興的做了可口的飯菜等著母親回來吃午餐。是為了圓了老人的心願:吃上兒子做的飯。願望還是像蠟燈似的滅了。母親走了,永遠的。兒子每天都做飯,兩個人的,一份是自己的,一份是留給母親的。把可口的飯菜夾到母親的碗里,自己也吃著飯,只是此時夾雜著淚水。
生活在幸福之中去不懂得感受幸福,體驗幸福,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難道父母天生就要為我們每天做飯嗎?是什麼讓我們感恩的心蒙上一層薄紗?是什麼讓我們的眼睛活在迷霧之中?失去了才知道痛心,不痛心是為了以後好好地活著?
我們還是逃脫不了這個循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永遠都是從生理需要開始。這個階段競爭的最激烈,資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慾望是無限的。資源的稀缺性就決定著要選擇優勝劣汰生存原則。當我們的生理需要得到滿足的同時就會產生安全需要,這兩者需要滿足之後,愛與歸屬的需要就會跟來,或者與前兩者需要同在。
有時候我們的生理需要沒有滿足,而最需要的卻是愛與歸屬的需要。有錢就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嗎?幸福和錢有關系嗎?首先,有錢不一定幸福,可能會整夜都在噩夢中驚醒;其次,錢與幸福無關。幸福不是錢能買到的,如果說,你看到錢才幸福,非說幸福和錢有關系,我也不會反駁你的觀點,幸福是一種心靈的升華感覺。《天堂午餐》中的孩子迷失在幸福之中,認為幸福應該是過上好日子,有一筆大款,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覺得幸福與錢有很大的關系。可是,沒有人曾經告訴他幸福的真諦,母親沒有,不在的父親也沒有,我不能以此推斷校園里的老師也沒有,或者生活在他周圍的人們沒有告訴過他,我不敢保證。只有我們徹徹底底的悟道之後才會反思當初的事情是多麼的愚蠢與荒謬。
我們總是看了別人的不幸之後才感知幸福,甚至遺忘自己的幸福。我們生活在相對論之中,所以才會有很多悲劇上演。總是在幸福中體驗悲劇,又在悲劇中體驗幸福,從麻木開始,又走向麻木,這是什麼破境界?我也不知道。
如果你有幸看了《天堂午餐》,心裡想要為自己的父母做飯,那就行動吧!因為我們沒有多少等待的時間,不要說曾經怎樣,也不要說未來會如何,現在就體驗幸福,你們明白的。
我有幸踐行的心願,我的心懷著感恩。這世界沒有幾個人會這樣待你。如果你覺得電影里那跪在父母墓前痛痛快快哭一場來圓了自己曾經的心願,你錯了!你的心還是蒙著層紗,你的眼睛還是沒有從迷霧中走出來。
幸福就是心靈的升華感覺,是你夢想實現後的心境。但是與錢無關,與你的生活態度、心態、價值觀相關
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
E. 讀《人生若只如初見》有感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讀《人生若只如初見》有感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作家安易如的作品。只有在她的筆下,我才能感受到古典與現代之間的契合點。
古代詩人、詞人的一生經歷很少被人細細品味,但卻像一壺醇香、沁人心脾的好茶,有天然之美。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在這本書中,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開始就提到了這句話。這句話無疑是中國最經典的一句話。有人覺得這只是一句沒有什麼意義的話,但我卻覺得它富含哲理。
這句話極其形象的描寫了辛棄疾的一生。失而復得的驚喜,出現在那個火樹銀花不夜天的上元燈節。辛棄疾,也就是辛稼軒。剛開始,他還有「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雄心壯志,可是,後來卻變了。辛稼軒用一闋《青玉案》證明了自己。
一個人,無論怎樣,他也不可能一生都有好的運氣。不把握好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最後驀然回首時,也許已經空無一人。常常一個人在失去後,才懂得擁有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常常在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後來追悔莫及;常常在最後失去什麼時,還是覺得是偶然,依舊懵懵懂懂。
我曾經看過一部微電影,《天堂午餐》。電影讓人醒悟,不要在擁有時不去珍惜,而是後來失去時才履行承諾。影片的兒子,正是在母親在世時說等他長大了再給母親燒一頓飯最後母親突然死亡,他才後悔,給母親做了一次「天堂午餐」。
一個人,不要永遠那麼拖沓,該行動的時候就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機會,不然最後都已成空,燈火已黃昏。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把握,終究那壺令人回味的茶,會散盡香味,就連最令人享受的味道,也會消失不見,也許最糟糕的結果,就是連茶壺都被翻倒。或者,燈火已不闌珊,也不人海茫茫,最終只有自己站在黑暗中。所謂的火樹銀花,只是一種裝飾。
最後,寫道:人海茫茫,驀然回首時,我們是不是還有運氣看到那個等在燈火闌珊處的人呢?我們最常看見的結果是:終於明白要尋找的那個人是誰時,燈火闌珊處,已經空無一人。
對,運氣只是運氣,不能代表以後的一切。如果說一個人經過漫長的等待,是否還能履行自己的承諾,挽救差點失去的所有,逝去的那股香味。
「初見驚艷,再見依然。」——題記
在黃落黃昏,品一杯好茶,讀一本好書,書香和茶香氤氳在空氣中。
人生若只如初見,彷彿這樣重要。如果所有的往事化為紅塵,所有的背叛與傷懷成為過雲煙雨,只留下初見時嫣然回首的驚艷,像清水一樣清純透明,這是何等美好的人生境界。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班婕妤與漢成帝一見傾心,成為妃,又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在冰冷絕情的深宮大院,她始終相信,漢成帝會銘記初見的驚艷,會重新對她回眸,會如初見時候待她,她是否會明白,人會變?「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當班婕妤獨守皇陵時才明白得透徹:初見時的漢成帝已成過眼煙雲,無異於一具冰冷的屍體,事情不會再有轉機。
書中的人物大多都與班婕妤有著相同經歷,曾經滄海早已換了人間。讀第一篇時驚艷,闔上最後一頁時只剩下嘆服。漢代的長慨是人生流動的畫卷,大唐的繁華是天邊綻開的焰火,宋同的迤邐是水邊的朵朵紅蓮,元令的精緻是秀氣迷人的小點,或悲或喜,有愛有恨,安意如用憐惜的心緒勾勒出在男權世界裡一個個心潔如霜、花容月貌不減清烈的奇女子和男子初見、相識、相處的故事,在她的書中古詩詞間的好不再是一個個任人擺弄的皮影,而成為具有獨立靈魂的演繹者,生動的詮釋著,最初的美麗,相處的心動與最初的遺憾,於是人們如我般的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
通過這本書,體會到支離破碎的美好,那是掩藏於笑容背後細微的苦澀。初見時風華正茂,那份可貴的美麗即使千年後你都難以忘卻,但也只能停留在回憶里,或許那也是一種別樣的美好。也許生活就是那樣的,得到了往往就不會去珍惜,得不到才是一種境界,或者只如初見,那種淡淡的情懷倒是讓人釋懷,讓人坦然,我想人生這個東西,淡然一點往往是清風明月,太過執著,則就是迷惘,把名利、恩怨、過失都看得淡一些,情願那初見的情節永遠留在夢里。
人生若只如初見即是美好,眼波流轉,微笑蔓延,怦然心動。安意如也許曾也懷戀著曾經的美好,在黑夜裡獨自撫慰日久的傷痛,但她更達觀,懂得放手擁有更多時間擁抱未來,我想我也應如此,不能沉溺在傷痛。初見。
茶涼,書讀完,今夜春風微迭,把我的心扉吹動,往事流淌在夢里,記住初見時的微笑就好……
一日午後在當當網瀏覽,無意間看到了這個名字:《人生若只如初見》。心中不免一顫,多麼雅緻的名字!「人生若只如初見」,依稀記得是納蘭性德《木蘭詞》中的一句。以這句詞做書目,這將會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出於好奇,打開了網頁,內容簡介如是說:「這是一本不甘於淹沒在浩瀚書海中的作品。似在談詩詞,又似在談風月。作者不拘泥於對古典詩詞字面的理解,也非傳統意義上的簡單賞析,而是一種風格獨特、感情豐富的散文隨筆。一幕幕古典詩詞的背後是唯美、動人的歷史愛情畫卷。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執迷不悔的凜然,心照不宣的釋然,讓我們在悲喜交加中恍然……」哦,是對詩詞的解讀,不同以往又很另類,自然激起了我的閱讀慾望。還猶豫什麼,點擊「購買」。
大約過了四天左右,拿到了這本書。精緻的.封面、優雅的編排、彌漫著淡淡的古典氣息,封面正中四個小字「安意如 著」,小小的,是那樣的不起眼。
拿到書後,一篇篇讀下來,深深地陷入了詩詞的世界……安意如娓娓道來,清新婉約的文字帶領讀者感悟詩歌的魅力,引領我們去欣賞那些美妙的文字,如同它的包裝一樣讓人賞心悅目。那種感覺,不知怎樣來形容,想來想去,感覺用「曼妙」這個詞還恰切一些。
對唐詩宋詞的吟詠與欣賞,只是愛好而已,平時能隨口背出來的也並不多,但安意如點評的這三十多首,倒幾乎都可以脫口而出,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看花滿眼淚,不與楚王言;當時只道是尋常……標題引用的詩詞名句我們都耳熟能詳,相信很多人都可以信手拈來,但其中蘊含的美麗與哀愁的故事我們就不一定能脫口而出了。
開篇第一個故事講述的是漢代班婕妤和唐代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不知不覺被作者的文字所吸引,打動:如「悲劇的開始往往毫無徵兆。命運伸出手來,把種子埋下,幽秘地笑著,等待開花結果的一天。……命運伸出手來,我們無能為力。有些愛要用一生去忘記,恨,一樣會模糊時間。若,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他仍是他的曠世名主,她仍做她的絕代佳人,江山美人兩不相侵。沒有開始,就沒有結束。」
每一首詩里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詩意。「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這句詩人人皆知,但是又有誰會把它和編撰《昭明文選》的昭明太子蕭統聯系起來,「宮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其知己慧娘相思成疾,等他再回時,已是紅顏零落青草稀了,只有親手栽下兩顆紅豆,黯然離去……
安意如對詩詞的解讀,有著很深的個人烙印。她用自己的理解,去寫詩詞背後唯美、動人的歷史和愛情。你可以質疑她說法的權威,但你卻常常不由自主地被她清新婉約的文字、天馬行空似的想像、內斂敘述中的伶牙俐齒所吸引。眼前的這本詩詞集,使我對作者產生了極大的好奇與猜測。安意如,該是一個怎樣的女子?能把詩詞讀解得如此匠心獨具、豐富細致。在「網路」搜索後方知,安意如乃是八零後作家,從小腦癱,雙腳落下了毛病,需要藉助手杖才能行走。在父母的影響下,自幼熱愛古典詩詞。就是這樣一個文學新人,在兩個月內迅速地推出了三本古典詩詞的賞析書,並以此走紅。訝異之時又多了許多敬佩!我們常說的「上帝為你關上一扇大門時,還一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或許就是如此吧。
不記得是誰曾經說過的:讀書,最大的意義在於心情的感受。的確如此,一本好書可以讓你廢寢忘食,讓你忘乎所以。在午後、在深夜,在暖暖的光線下,泡一杯熱茶,斜躺在床上,任悠揚的樂曲在室內回盪,沉醉在那美麗的文字里,多好的享受啊!
安意如曾說:「邂逅一首好詞,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個人,眼波流轉,微笑蔓延,黯然心動。」 其實,閱讀一本好書又何嘗不是這樣的感覺呢!
F. 天堂午餐視頻觀後感
故事講述一對含辛茹苦的生活的母子。母親在私企上班,兒子在讀書。每天他都能吃到母親做的可口的飯菜,可是,他的心還是充滿了不滿與怨恨。有一天,兒子高高興興的做了可口的飯菜等著母親回來吃午餐。是為了圓了老人的心願:吃上兒子做的飯。願望還是像蠟燈似的滅了。母親走了,永遠的。兒子每天都做飯,兩個人的,一份是自己的,一份是留給母親的。把可口的飯菜夾到辯或母親的碗里,自己也吃著飯,只是此時夾雜著淚水。
生活在幸福之中去不懂得感受幸福,體驗幸福,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難道父母天生就要為我們每天做飯嗎?是什麼讓我們感恩的心蒙上一層薄紗?是什麼讓我們的眼睛活在迷霧之中?失去了才知道痛心,不痛心是為了以後好好地活著?
我們還是逃脫不了這個循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永遠都是從生理需要開始。這個階段競爭的最激烈,資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慾望是無限的。資源的稀缺性就決定著要選擇優勝劣汰生存原則。當我們的生理需要得到滿足的同時就會產生安全需要,這兩者需要滿足之後,愛與歸屬的需要就會跟來,或者與前兩者需要同在。
有時候我們的生理需要沒有滿足,而最需要的卻是愛與歸屬攜槐伍的需要。有錢就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嗎?幸福和錢有關系嗎?首先,有錢不一定幸福,可能會整夜都在噩夢中驚醒;其次,錢與幸福無關。幸福不是錢能買到的,如果說,你看到錢才幸福,非說幸福和錢有關系,我也不會反駁你的觀點,幸福是一種心靈的升華感覺。《天堂午餐》中的孩子迷失在幸福之中,認為幸福應該是過上好日子,有一筆大款,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覺得幸福與錢有很大的關系。可是,沒有人曾經告訴他幸福的真諦,母親沒有,不在的父親也沒有,我不能以此推斷校園里的老明團師也沒有,或者生活在他周圍的人們沒有告訴過他,我不敢保證。只有我們徹徹底底的悟道之後才會反思當初的事情是多麼的愚蠢與荒謬。
我們總是看了別人的不幸之後才感知幸福,甚至遺忘自己的幸福。我們生活在相對論之中,所以才會有很多悲劇上演。總是在幸福中體驗悲劇,又在悲劇中體驗幸福,從麻木開始,又走向麻木,這是什麼破境界?我也不知道。
如果你有幸看了《天堂午餐》,心裡想要為自己的父母做飯,那就行動吧!因為我們沒有多少等待的時間,不要說曾經怎樣,也不要說未來會如何,現在就體驗幸福,你們明白的。
我有幸踐行的心願,我的心懷著感恩。這世界沒有幾個人會這樣待你。如果你覺得電影里那跪在父母墓前痛痛快快哭一場來圓了自己曾經的心願,你錯了!你的心還是蒙著層紗,你的眼睛還是沒有從迷霧中走出來。
幸福就是心靈的升華感覺,是你夢想實現後的心境。但是與錢無關,與你的生活態度、心態、價值觀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