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戰長津湖》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最寒冷的冬天Ⅲ》(何楚舞)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jt7CMYiwAFvWI5MRIiHDTg
書名:最寒冷的冬天Ⅲ
作者:何楚舞
豆瓣評分:7.1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1-1
頁數:314
內容簡介: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戰長津湖》主要描寫了抗美援朝戰爭中乃至整個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長津湖之戰。有史學家稱,長津湖之戰是歷史的拐點,是中美雙方王牌部隊改變歷史進程的一場決戰。發源於朝鮮半島的長津江,是朝鮮北部最大的人工蓄水湖。
63年前在這里,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身穿單薄棉衣,在接近零下40度的惡劣天氣下與美國海軍陸戰隊最精銳的陸軍一師展開了一場長達20天的戰斗。
這場戰役的殘酷程度超出了所有參戰人員的想像,因為極度嚴寒,作戰已經成為了中美兩軍官兵意志力的殊死較量。這場戰役,成為中美兩國軍人永遠無法遺忘的慘烈記憶。長津湖戰役迫使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美國軍隊,經歷了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敗退。而中國志願軍也用熱血和生命扞衛了中國軍人的尊嚴。至今,它還是美國軍事院校不斷學習和演練的戰例範本。
全面、真實地再現了長津湖之戰的壯烈場面,從戰爭發動前美蘇中各國戰略考量、大國之間的博弈寫起,然後分別從中美雙方的戰爭准備、策略、實力對比等各方面因素著手敘述,再到新興里、柳潭裡、下碣隅里等一個個分戰場激烈的戰斗場面,使人彷彿重新回到那白雪皚皚、硝煙密布的戰場上,看著這場曠古的決戰,令人心中無比震撼。
為了寫作本書,作者歷時兩年,走訪居住全國各地的28名志願軍老兵。老兵們分別來自參加長津湖戰役的志願軍9兵團第20、26、27軍,既有戰斗英雄、火線指揮員,也有參與戰略決策的高級指揮員、參謀以及軍情、後勤人員。他們是僅存的歷史見證者。
作者簡介:
何楚舞,蒙古族,軍旅作家,朝鮮戰爭史研究者,曾有多部作品風靡網路,著有長篇小說《熱血1950》、《黃金彈殼》、《歲月無聲》等。
鳳鳴,生於北京,資深媒體人,鳳凰大視野編導。
陸宏宇,男,安徽人,原在西藏阿里部隊服役,現為職業作家。
B. 求《血戰長津湖》TXT下載
C. 血戰長津湖
1950年冬,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的第20軍、第27軍和第26軍與美國海軍陸戰1師狹路相逢,慘烈交手,史稱「長津湖戰役」。美國戰史將之稱為「最艱苦的戰役」,也稱為「被遺忘的戰爭」。這場戰役是整個朝鮮戰場局勢被徹底改變的重要拐點,美國人試圖在1950年的聖誕節前夕發起「結束朝鮮戰爭總攻勢」的計劃因此破滅。
D. 血戰長津湖:比上甘嶺戰役還要慘烈,最美冰雕連成世紀之痛
提正弊起抗美援朝,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上甘嶺戰役,這場戰爭似乎已經成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一個典型戰役,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實際上,在上甘嶺戰役之前,還有一場更艱苦和慘烈的鏖戰,這場戰爭就是 長津湖戰役,有史學家曾經將長津湖戰役比作當年持續廳清派200年之久的十字軍東征和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的一戰凡爾登戰役,還有當年傷亡人數超過200萬人的二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並稱為世界上最殘酷的十大戰役之一。 美國人對這場戰爭不敢回憶也不願回憶,當然我軍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時任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的宋時輪稱這場戰爭的艱苦程度超過了長征。
長津湖是朝鮮北部最大的一個湖泊,在此地崇山林立,人煙稀少,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當年美陸戰1師的師長史密斯曾經說道:
中美兩軍要在如此環境下展開決戰,對於雙方指戰員和士兵的生理心理都是一個極限的挑戰,之所以選擇在此地,是因為當時聯合國軍在志願軍發起第一次戰役後,緊接著兵分兩路,在朝鮮北部東西兩條線開展了鉗形攻勢前行攻擊,想一直向鴨綠江推進,想要依據殲滅在朝鮮境內的中朝雙方的全部有生力量,麥克阿瑟為此確定了聖誕節攻勢,為打破聯合國軍的包圍,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志願軍司令部命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第20軍、第26軍和第27軍向長津湖地區集結,准備在此與聯合國軍展開決戰,一場歷時17天的血腥對決就此拉開了序幕。
這場戰役打得異常艱苦,美陸戰1師在長津湖戰役中被第9兵團圍追堵截,最終無奈只好敗退,麥克阿瑟在聖誕節前夕想要結束戰爭的計劃徹底破滅。第9兵團一舉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廣大地區,將美國人徹底趕出了朝鮮東部元山平原地區,徹底扭轉了朝鮮戰爭的大局,成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重大拐點。
這場戰爭開始之際就決定了異常慘烈的結局, 因此此時長津湖地區的溫度正好降到了朝鮮50年間氣溫最低的時刻,溫度達到了零下40度, 對於聯合國軍來說,已經達到了生理的極限,而對於缺吃少穿的志願軍來說,更是面扮賀臨著更為巨大的危險和挑戰。
長津湖戰役無疑是一場力量懸殊極大的非對稱的特殊作戰,是一場「叫花子與龍王爺比寶」的戰役。
在武器裝備方面:美軍陸戰1師占盡了優勢,不僅有坦克、榴彈炮、迫擊炮、戰防炮等眾多重型武器273門,美軍一個營的火力就相當於志願軍的一個師,而第9兵團僅僅有少量的小炮,對於普通士兵而言,手榴彈就是重武器,而且志願軍沒有空軍,這就相當於制空權牢牢掌握在了聯合國軍手裡,敵人的飛機盤旋在我軍上空狂轟濫炸,而志願軍也沒有坦克和大炮,僅有的迫擊炮也因為嚴寒天氣,打出去的三分之二的炮彈成了啞彈。
在被服裝具方面:美軍士兵禦寒衣物非常健全,不僅有羊毛內衣而且還有毛衣毛褲以及戴帽子的禦寒服,晚上睡覺時有鴨絨睡袋,外衣不僅可以防雨而且還可以適應高寒天氣,反觀我軍每個班十幾個人只能用一兩床棉被來禦寒,晚上為了取暖只能十幾個人擠在一起,因此在入朝第一天就凍傷了800多人。
在後勤保障方面:美軍的伙食堪稱美味佳餚,即使是在戰場上仍然能夠隨時攜帶不經加熱的可食用的野餐多達幾十種,另外還有餐後小食品,例如口香糖、巧克力等等,而我們的志願軍只能一口炒麵就一口雪,連吃個土豆都要用胳肢窩暖化之後一層層的硬啃,而美軍則可以在感恩節肆意地吃著火雞大餐。除此之外美軍擁有超強戰爭支援後盾和戰場修復能力,當時我軍為了炸毀美軍逃竄的必經之路——水門橋,用了巨大的代價組織敢死隊,背負炸葯去炸橋,但是美軍卻可以在很短時間內修復,而我軍也付出了巨大代價。
據戰後統計, 美軍在此戰中遭到了重創,美陸戰1師編制人數為2.5萬人,這場戰爭下來卻傷亡了7000人,還有凍傷減員7300多人,而我們第9兵團傷亡共14000多人,超過了美軍傷亡的一倍還多,而凍傷減員人數達到了32%,嚴重凍傷者達到了22%。 這場戰爭的慘烈讓第9兵團每個人的心裡都感到非常沉重,1952年9月,第9兵團從朝鮮回國,行至鴨綠江邊時,司令員宋時輪面向長津湖方向深深鞠躬,淚流滿面。誰也無法遺忘那些在這場戰爭中死難的無數戰友。
這場戰爭讓美軍看到了我全軍上下鋼鐵般的戰斗意志,美軍後來的軍事文獻曾這樣描述志願軍的勇敢和堅韌:
這種驚人的戰斗意志讓美軍為之膽寒,更多的是默默的欽佩,他們從那一刻起就明白了:這是一場沒有希望的戰爭!戰後史密斯少將感嘆:長津湖戰役,是鋼鐵部隊和鋼鐵人在作戰!
多年後,一個美國老兵如是回憶這一場戰爭……
在這里,我要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長津湖戰役中的真實故事:最美冰雕連。提起最美冰雕連遠遠沒有黃繼光、邱少雲一樣有名,但這支特殊的連隊卻在這場戰爭中讓美軍為之震撼,為了死守死鷹嶺,完成伏擊撤退美軍的任務,當時第九兵團某部六連和其他兩個連隊主動請纓,為了完成任務,連隊在死鷹嶺潛伏了六天六夜,為了不讓美軍發現志願軍的蹤跡,他們連動都不敢動一下,更不要說生火取暖。
當美軍經過此地時,他們用望遠鏡發現了前面伏擊的志願軍,倉皇失措下美軍慌忙做好了戰斗准備,然而很長時間對面卻未見一槍一炮,美軍指揮官非常疑惑,難道是自己看錯了?於是游泳望遠鏡反復確認,才發現對面陣地出奇的寂靜,但確實是志願軍在此地埋伏。美軍一個士兵壯著膽子向前探查,這才發現這一個連的125名戰士已經全部都被凍死被凍成了冰雕。
在臨死前,他們仍然保持著戰斗姿勢,有人拿著槍,有人抱著手榴彈,准備時刻戰斗,然而戰斗還沒開始,這個連的戰士就已經被冰雪吞沒了,誰也想像不到他們在犧牲前忍受著多大的痛苦,究竟多強的戰斗意志才能讓這樣一支軍隊寧可凍死也不撤退,美軍指揮官在了解陣地情況後,竟然帶著他的部隊全體脫帽向犧牲的志願軍戰士深深的鞠躬。
這個全連被凍死的連隊是20軍59師177團6連。宋時輪在向毛澤東報告戰況的電報中寫道:
長津湖戰役中,還有20軍60師180團2連、27軍80師242團5連整建制被凍死在陣地上。從此,「冰雕連」成為一座精神豐碑、一種文化符號,被載入軍史。
在犧牲的戰士中,有一位戰士名字叫宋阿毛,他在犧牲前親手寫了一封遺書,其中他這樣寫道:
提起最美冰雕連的故事,至今讓人心潮澎湃,70年來,這群英雄的故事一直在被代代傳頌著,有人甚至希望能夠將最美冰雕連的故事寫進教材,讓青少年們感受當年先烈們的熱血和精神,最美「冰雕連」的事跡發生在血戰長津湖這場戰爭中,對於這場戰爭很多國人並不陌生,就算放到世界戰爭史上也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E. 讀後感 | 《血戰長津湖》
國慶帶著全家老小去看了電影,看完後內心餘熱不減,於是又讀了這本《血戰長津湖》,如果說電影帶給人的是震撼,那麼書中的各種細節,讓人更能體會這場戰役的殘酷與艱苦。
為什麼很少人知道這場戰役,就像書里所說:中美軍人都不願回憶長津湖之戰,因為這一場血戰過於殘酷。
看完書, 最大的感受就是 有些現實是影片和文字都難以描述的。
看電影的時候,每一根神經都很緊張:志願軍裝死躲避敵機的那段,真希望飛機飛過就沒事了,可是該死的美軍還要飛回來比賽掃射死屍。這一段讓我想起南京大屠殺中,日本人同樣比賽殺人的那一段,是人性之惡毒,還是戰爭讓人變成屠夫?
每次以為要勝利了,結果飛機和坦克輪著來轟炸,盼著槍林彈雨快些結束,但是哪有那麼容易?
電影中的畫面帶給人不一般的沖擊感,英雄色彩及主角光環,也是緊抓人心。而書中的細節描述,讓人看到更多的殘酷的一面。在長津湖接近零下40℃的嚴寒中,長達28天的決戰,武器和裝備懸殊之差,豈止是一個鏡頭就能完全體現的,現實超乎了戰士們的預期,更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無法想像的。
很多志願軍受傷,原本可以被救活的,卻活活的被凍死。有人被機槍掃射不倒,把敵人都嚇跑了,因為身子全部凍僵直直地僵立著。有的人走著停一會就沒了,即便有一絲氣,也是沒得救也沒法救。
而美軍有寒帽、厚呢軍裝、毛衣、大衣、毛襪、皮靴和鴨絨睡袋。連隊裝備棉帳篷、火爐等。每班、每輛車除配備小汽油爐外,陣地上還有專門供熱的電爐。由於彈葯、汽油充足,為防止裝備受凍損壞、汽車不能發動,規定隔一段時間射擊一次,汽車發動一次。有肉、豆製成的熟食罐頭(C種野戰口糧),甚至有肉、奶製品、蔬菜、水果罐頭(B種野戰口糧)供應,還有聖誕大餐各種補己。
更不要提武器的差別,美軍飛機大炮坦克,而我們的志願軍只有炸葯包,手榴彈加步槍,手榴彈在冰天雪地中,拉都拉不動,不會像影片中那樣,一拉一個響。
美軍並非紙老虎,但是志願軍的意志就是看不見的鋼槍與大炮,生生的把裝備精良的敵人打敗。
看看那冰雕連的戰士的那幾段描述,讓人眼睛都濕潤了。
現實也許比文字描述的還要殘酷百倍,觸目驚心的傷亡數字,讓我們看到勝利背後的代價。
如果布兵時不那麼操之過急,而是糧草先行,准備充足?如果軍官之間的溝通能夠徹底些,明白些;如果國家的通訊能發達些,而這些如果在解放初期的中國,並沒有那麼容易做到。千萬個如果,也無法挽回戰死沙場,還有那些凍死的戰士。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史詩般的戰斗 ,不管勝負如何, 吾輩當常常緬懷前輩,更當汲取經驗教訓,珍惜眼前的和平,而不是因為戰役的殘酷,和現世的安穩,就將他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中。
F. 長津湖電影時長
《長津湖》電影時長176分鍾。
近3小時,這是《長津湖》的時長。這樣的片長在我國的院線國產片中十分罕見。對此,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這是由長津湖戰役的體量所決定的,「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關鍵一戰。」
從內容看,影片前半段用超過30分鍾的篇幅,介紹了長津湖戰役的背景、意義,主要人物漸次登場,給了觀眾充分的時間進入到影片的情緒當中。
隨後,在兩個多小時高強度的視聽語言中,影片對長津湖戰役進行了全方位展現,伴隨故事情節的推進,將情緒不斷推向高潮。不少觀眾在觀看後表示,「三個小時並不覺得長」「意猶未盡」。
《長津湖》是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監制並執導,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段奕宏特別出演,朱亞文、李晨、胡軍、韓東君主演的抗美援朝電影。該片於2021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
《長津湖》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志願軍連隊在極度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
《長津湖》以史詩般的電影藝術呈現長津湖戰役這一戰爭史詩,讓觀眾在大氣磅礴、悲壯深情的敘事中,深刻體悟當年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作出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重大決策的高瞻遠矚,深刻感受志願軍指戰員扛在肩膀上沉甸甸的家國責任。
G. 電影《長津湖》上映了,憋了幾年的話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了
國慶小長假的熱點,成了國慶檔電影《長津湖》的上映和持續逆跌的票房收入。
對於我,一個 歷史 愛好者,憋了幾年關於長津湖戰役的話,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了!
幾年前,我應邀在某處(恕我不能明說)搞了一個抗美援朝的講座,因為我小時候的鄰居是是一名參加過長津湖戰役的復員老兵,老人家的兩個耳朵和一隻腳基灶沒有了,老人家原是解放軍20軍60師179團的戰士。
老人家盡管沒上過學,在給我講長津湖戰役的時候,淚眼中總是透出一種神聖、自豪的光,我應該算是聆聽了長津湖戰役親歷者講述。
我在講座時,以一種敬畏的心態重點講了長津湖戰役,沒想到引來台下不少聽眾的持續不斷的質疑,有些質疑氣的我差點要把三百塊錢的杯子摔了。
感謝《長津湖》的上映,我將用我笨拙的筆,將我憋了幾年的氣一吐為快。
一、為什麼要在酷寒的長津湖地區打這一場仗?
抗美援朝初期,美國人是帶節奏的,我們不得不跟著美國人的節奏來走,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戰爭是美國首先打起來的,我們屬於被迫應戰,因而各種計劃、方案、措施、兵力的布署和調動都屬應對性的。
位於狼林山脈東側的長津湖,山高路峭,常年積雪不化,根本不是理想的戰場,就連長津湖戰役的主角——美國海軍陸戰隊陸戰一師師長史密斯都認為:「長津湖地區根本就不適合軍事行動,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會想去征服它。」
但我們必須要打,必須要付出所有的犧牲去打贏這一仗。
二戰時就揚名世界的兩棲登陸作戰的高手麥克阿瑟,在1950年9月15日玩出了他軍事生涯中的巔峰之作——仁川登陸,使朝鮮戰爭的態勢立刻發生了逆轉。
緊接著麥克阿瑟又繼續在朝鮮半島的東海岸玩了一個兩棲登陸作戰——元山登陸。
麥克阿瑟把最精銳的美軍陸戰一師從仁川調到了朝鮮戰場的東線,麥克阿瑟的意圖很明顯: 東西兩線並進,在鴨綠江結凍前,攻佔朝鮮的臨時首都江界,東西兩線的美軍會合後,前後夾擊,消滅北朝鮮的剩餘部隊和剛剛入朝參戰的中國軍隊,結束朝鮮戰爭,讓「小夥子們在聖誕節前回家」。
美軍已經從東線殺過來了,而且美軍中最精銳的海軍陸戰一師也來了,長津湖戰役必須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美軍陸戰一師絕對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窩囊和不堪一擊,美國的海軍陸戰軍歷來是美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美國軍事作家湯姆·克蘭西曾說過: 海軍陸戰隊是美國魂的一部分,在美國人的心裡,這和麥當勞、迪斯尼、可口可樂一樣,都洋溢著典型的美國味,鐫刻著濃重的美國印,甚至可以看作是美國的代表「圖騰」。
美軍開辟的東線戰場的主力海軍陸戰隊陸戰一師,也絕非浪得虛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上,陸戰一師打了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貝里琉島戰役、沖繩島戰役,陸戰一師的戰斗經歷和所經歷的戰役之殘酷,全世界沒有幾個國家的軍隊能比得上。
在朝鮮戰場上,美軍陸戰一師已經從東線殺過來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必須要打,而且必須要在長津湖擋住陸戰一師的進攻,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事實上我們打贏了!
盡管我們付出了重大的犧牲,但對這場勝利的長津湖戰役是必要的!
此役之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搶到了先手,占據了主動,不再跟著美國人的節奏打了。
二、為什麼要調在南方溫暖區域作戰的第九兵團去酷寒的蓋馬高原做雀打長津湖戰役?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國宣告成立。
人民解放軍還沒有解放西北的大多數地方,不願意看到新中國成立的西方勢力,已經插足大西北,經略大西北是彭德懷的第一野戰軍的首要任務,就這樣,彭德懷還是被調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
第二野戰軍正在進軍大西南,准備消滅蔣軍的殘余部隊和粉碎西方勢力的滲透。
江浙沿海一帶,蔣軍的海空優勢遠遠超過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正在江浙一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准備解放江浙一帶蔣軍佔領的島嶼。
由原華東野戰軍5個主力縱隊中的第一、第八、第九縱隊改編成的第三野戰軍第20、26、27軍組成的第九兵團擔負著解放台灣的任務。
人民解放軍的戰略預備部隊,因為當時的國情所限,少的可憐。
抗美援朝爆發後,第四野戰軍最能打的三個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組成的十三兵團己經開赴朝鮮戰場,這三個軍是原東北野戰軍的頭等主力:一縱、二縱、三縱。
如果美軍繼續在朝鮮戰場上增兵,只有調第九兵團入朝參戰。
事實上,中央軍委已經未雨綢繆。
一九五〇搏胡扮年九月七日,從北京領受任務回來的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在第九兵團軍以上幹部會議上正式宣布了中央軍委的命令: 解除九兵團原定的渡海作戰訓練准備攻取台灣的任務,北調山東整訓,准備抗美援朝。
會後,宋時輪司令員、剛剛到任的陶勇副司令員等九兵團領導詳細部署了第九兵團的北移計劃,准備到山東後立即投入整訓,隨時准備入朝作戰。
三、為什麼第九兵團遲了兩天到達預定作戰區域?
當時九兵團的三個軍的分布:27軍正在浙江杭州灣西海岸的平湖、乍浦、海鹽一帶進行渡海作戰訓練;20軍分散駐扎在江蘇太倉、瀏河、上海寶山等長江口南岸;26軍駐紮上海。
命令一下,三個軍迅速移交防務,准備北上東北。
有一點必須強調:第九兵團的三個軍都在長江南岸,當時長江上沒有大橋,北渡的三個軍只能從南京下關碼頭坐輪渡,再由江北的浦口乘火車北上,但是,第九兵團的北渡計劃「因南京下關輪渡損壞和鐵路運力不足」無法迅速執行。
還有一點:26軍直屬火箭炮營當時正在福建沿海訓練,准備攻打台灣,接到命令後,立即將所有的火箭炮移交給十兵團,火箭炮營只攜帶步槍趕過來了。
配署給27軍的30軍94師也是從福建沿海趕過來的,94師從最南邊的福建「一傢伙干到了東北鴨綠江。」
一九五〇年十月一日,九兵團的27軍首先北上山東,20軍、26軍陸續從江南各地集結後北移,形成了以27軍、20軍、26軍的先後開進順序,沿山東境內津浦線的泰安、大汶口、兗州、鄒縣、滕縣一帶,由北而南擺開。
十幾萬人的大兵團轉戰,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一窮二白的新中國遠程投送兵力的手段只能是火車、 汽車 、畜力、戰士們的兩條腿。
九兵團的三個軍十五萬人由江南而山東,由山東而東北邊境,分布於南北漫長的鐵路線上,直至全部越過冰封的鴨綠江。
這是九兵團在國內的開拔,到達朝鮮戰場後,九兵團只能靠戰士們的兩條腿了。
九兵團在蓋馬高原上,不是在陽光大道上奔跑。
蓋馬高原,常年積雪,山路崎嶇,連馬和騾子都不願意走,我們可愛的戰士以大無畏的精神,居然 創造了連續18天在崎嶇山地平均日行軍30公里的記錄 ,而且是曉宿夜行。
我們剛剛建國,沒有制空權,而武裝到牙齒的美軍,調動上百架飛機是分分鍾的事。
朝鮮戰場上的天空是美軍的,白天是美軍的,志願軍戰士們只能曉宿夜行才能保證戰役發起的突然性。
四、九兵團為什麼沒有更換冬裝?
這個問題討論的人很多,觀點也很多。我只能就我所掌握的史料和我淺薄的認知,談談我的觀點:
從宏觀上看, 歷史 沒有給新中國足夠的時間建立一套相對完整的後勤保證體系;朝鮮戰爭態勢變化之快,打亂了原有的戰略部署。
作戰部隊在冬天來臨前配發冬裝,這是常識。九兵團配發冬裝了,配發的是南方過冬的薄冬裝,根本抵禦不了山海關外刺骨的寒風,更不要說蓋馬高原的酷寒了。
按照原定計劃,九兵團在山東集結後,進行三個月的整訓和更換冬裝,宋時輪司令員請求山東省幫助解決九兵團寒區作戰的服裝。山東省委、省政府答應盡全力幫助解決,十五萬人的大兵團的冬裝,三兩天是做不出來的。
朝鮮戰場形勢急劇變化,中央軍委命令九兵團提前緊急赴朝,沒有時間在山東更換冬衣了。
更換東裝只能寄希望於東北軍區了,東北軍區的副司令員賀晉年(原東野11縱司令員)是宋時輪的老相識,肯定會幫這個忙。
東北軍區剛給先期入朝參戰的六個軍和三個炮兵師以及工兵等約29萬人配發了冬裝,庫存還能有多少?
據東北財政部副部長倪偉關於軍事供應問題的報告,東北軍區的冬裝庫存己經接近於零了。
按原定計劃九兵團抵達東北後,在吉林梅河口整訓半個月,更換冬裝。
東線的美第十軍已經攻擊前進了,美陸戰一師己經進到長津湖地區,兵鋒直指朝鮮政府臨時所在地——江界。
軍情緊急,軍令如山!
11月5日,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電令: 「如果東線打得不好或者打得不及時,江界可能失守,美將從東面威脅志願軍西線部隊,西線志願軍完全可能處於敵東西兩線部隊的合圍中……江界、長津方向確定由宋兵團全力擔任……」
江界是金日成和朝鮮政府臨時所在地,後面就是鴨綠江,朝鮮已無路可退。一旦江界被東線的美軍攻佔,朝鮮就真的亡國了。
宋時輪的九兵團責任重大,立即入朝參戰。就這樣,九兵團20軍僅在沈陽站多停留了兩個小時接受了東北軍區副司令員賀晉年傾盡倉庫找出來的棉大衣,迅速進入了朝鮮戰場。九九兵團就這樣倉促的進入了朝鮮戰場,英勇的第九兵團在零下近40度的酷寒之下,硬是憑著手裡的劣質裝備,打掉了美步兵第7師的「北極熊團」,打垮了精銳的美海軍陸戰第一師,扭轉了朝鮮戰場的態勢,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掌握了朝鮮戰場的主動權。
對手的評價應該是最可觀的,美陸戰一師作戰處長鮑澤上校如是說:「要不是志願軍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和完善的通信聯系,陸戰一師決不能撤出長津湖,陸戰一師完全是僥幸而還。」
最後的話: 感謝電影《長津湖》將這段幾乎快被人忘記的 歷史 ,重新搬上了銀幕。
告誡那些對長津湖戰役說三道四的人:你不要端著熱騰騰的咖啡,坐在電腦旁,對長津湖戰役指手畫腳,請你穿上厚厚的冬裝,在零下40度的溫度下,在你的房間外站上一個小時,當然你也可以脫掉手套,拿一根鐵棍試試。
—全文完—
參考書目:《朝鮮戰爭》、《血戰長津湖》、《血戰》……
H. 電影:《血戰長津湖》上映時間
21年10月1日。
《長津湖》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執導,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段奕宏特別出演,朱亞文、李晨、胡軍、韓東君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電影,該片於2021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極寒嚴酷環境下,東線作戰部隊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扭轉戰場態勢,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與美軍在朝鮮長津湖地區交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將美軍1個多師分割包圍於長津湖地區,殲敵1.3萬餘人,扭轉了戰場態勢。
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是扭轉局勢的關鍵一戰,而中國人民志願軍也付出了慘痛的犧牲,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極端天氣中,很多先烈是以端著槍的姿勢被凍僵,體現了志願軍戰士服從命令視死如歸、凍成冰雕也不退縮的革命精神。
I. 血戰長津湖和長津湖的區別
《血戰長津湖》是書籍,《長津湖》是電影。
《血戰長津湖》是2021年現代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何楚舞,鳳鳴,陸宏宇。這部紀實作品《血戰長津湖》給讀者更為殘酷更為鐵血的真相。
電影《長津湖》講述的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最殘酷慘烈的戰斗之一。戰斗發生在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赴朝作戰的第一個冬天。
他們在零下30多度的酷寒環境下,憑借超乎尋常的戰術設計與過人的意志,與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展開殊死對決,最終挫敗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扭轉了戰場態勢,書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戰爭史奇跡。
背景
《長津湖》整個拍攝幾乎沒有什麼內景,全是外景拍攝。很多可以在攝影棚拍的,也都選擇外景實拍。演員很辛苦,拍攝時最冷的時候零下20多度。
影片動用的演職人員最多時僅拍攝團隊就有7000多人,劇組還動用了累計超過7萬人次的群眾演員。劇組招募了一些退役的軍人、消防兵、武警來出演。另外,這7萬人次的群演還包括很多外籍演員。在橫店廣州街景區花了半個月置景,飾演戰士的六百多群演,在橫店還軍訓了一個月。
J. 據說美國大片血戰長津湖出來了有人看過嗎
米軍老兵:因為刺刀一刺進對方體內,就無法拔出來,只好用腳踩著對方的身體往外拔…… 不知道這些缺乏拼刺經驗的米軍倖存者注意到沒有,他們的對手從來不會這么做。 志願軍拼刺刀是有傳統的,老兵李全有在唐滿洋手下當過班長,李也是戰斗英雄,不免對唐有點兒傲上。結果老唐一句話就把他給收拾伏貼了。那是在拼刺訓練的時候,老唐倒背著手看李全有教新兵拼刺刀,忽然搖搖頭,讓全班稍息。他把李全有叫到一邊說,你這個教法不對。李很不高興,說出槍,突刺,格擋,你說我哪一招不對?唐滿洋說你這幾個動作都對,收槍的時候不對。李全有說收槍有啥不對?老唐說,你一槍刺進去,不能直著往外拔,要橫著轉半圈再拔出來……你,沒在戰場上拼過刺刀吧? 老李臊了個大紅臉,他是機槍手,還真沒跟人在戰場上拼過刺刀。 可老唐回憶,他早年有一次指揮全排練拼刺,政委蔡長元看見,也是下令全體稍息,把老唐拉到一邊,說你這個教法不對阿。老唐說怎麼不對?蔡長元一句話,又讓唐滿洋心悅誠服。 蔡政委說:你練出刀的時候讓戰士們喊什麼殺殺的?不出聲地練! 189師老傳統練刺殺不出聲。這是因為喊殺的時候氣要向下走,出刀的力量因此減弱,不出聲,氣是要向上走的,出刀更有力。沒練過功夫的人,是不知道的。真是強中自有強中手啊。 ——《鐵在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