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分析香港電影

分析香港電影

發布時間:2022-04-02 23:29:32

① 分析近年來香港電影走向落寞的文化原因

經濟下滑是主要原因,而且發展基本已經走到瓶頸區,停滯不前的狀態導致了精神世界也癱瘓不前。文化層面,似乎在岔路口迷茫了。需要新的力量及激情。

② 說說你如何評價以前的香港老電影

要說70年代的香港電影,李翰祥是個繞不過去的大腕,因此就用了他的回憶錄《三十年細說從頭》做個主標題。李翰祥當年在香港《東方日報》上連載隨筆,寫了三年,然後編輯合集成了《三十年細說從頭》,後來他還拍過一部同名的電影,把在邵氏拍電影時遇到的片場奇情八卦敷衍成了一部電影,對邵氏的大片場制度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電影開頭那成千套的戲服,整整齊齊一排一排的打開,真心震撼,電影趣味十足,還有艷情片段。

③ 求一篇原創分析香港電影新浪潮的 可以主要寫杜琪峰得一些電影 比如槍火 放逐。還有徐克。

哥們5分一般沒人幫你寫 給你點題材自己抄點 再加點自己的觀點 湊輻輳付吧
香港新浪潮電影的源起是一班在電視台出身的年輕導演各自開始拍攝風格新穎的電影。1979年是很重要的一年,涌現出章國明的《點指兵兵》、徐克的《蝶變》、許鞍華的《瘋劫》和翁維銓的《行規》。而在1978年,嚴浩拍攝了《茄喱啡》。1980年,譚家明拍攝了《名劍》。
到如今一直堅持拍片並且占據主流電影位置的可能只剩下徐克和許鞍華了。那些曾經心懷電影夢的年輕導演的離開或淡出,多少勾勒出香港電影這些年從蓬勃走向低谷的一個走勢。二十多年後,聽聽他們如何看待香港新浪潮,或許能使我們更多了解香港電影商業類型表象之下的豐富內涵。
徐克:新浪潮這個帽子太大 新浪潮代表作:《蝶變》、《第一類型危險》 我們當時在電視台分了幾批,許鞍華、嚴浩、譚家明屬於另一組,我們很少會碰上面。那時有一群人是新浪潮的,我們每個月都要一起吃頓飯,談談彼此的經歷。
「新浪潮」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帽子太大了,我們戴不上,因為我們都知道新浪潮是法國的電影運動。香港的新浪潮具體的定義是怎麼樣的我們也沒有一個理論,只是當時有一群從電視台出來的導演,共同的朝一個方向走,這群人就叫做新浪潮了吧。新浪潮的導演來源也很多,有本地的,有國外的,拍各種片子的也都有。當時有記者問我們怎麼定義,我們也不知道,後來就是指這一段時間出來的導演,在電視台裡面做過後來從事電影導演的一批人。
嚴浩:人逃不出命運的安排 新浪潮代表作:《茄喱啡》、《夜車》、《公子嬌》 當時我苦於無機會當導演,在替許鞍華等人執導的《奇趣錄》寫劇本,一天許鞍華忽然叫我替她拍攝一個單元,原來是拍攝生產十字牌牛奶的修道院,因為那裡是女子禁地。我當然答應了,所以可以說是許鞍華升我為無線的導演的。
對我來說,我頭三出電影都是習作,因為當時還未很了解商業因素,藝術的修養亦未到家。直至我剛完成《太陽有耳》的劇本時,我才驚覺之前幾出電影都是講我對命運的看法,反映了我的思想狀況。由最初三部《茄喱啡》、《夜車》和《公子嬌》的「人是逃不出命運的安排」到《天國逆子》講人是要對自己的命運負責任的,及至《太陽有耳》更進一步提出人是可以掌握命運的,我發現原來我已經解放了自己。
方育平:電視台是我們的少林寺 新浪潮代表作:《半邊人》、《父子情》 若說新浪潮電影的導演與當時大片廠的導演有任何不同的話,那也只是各人的喜愛、修養、關懷有所不同。我們那班導演最大的共通處,是大家曾在電視台工作過幾年,可以說電視台是我們的少林寺,要打出木人巷才能正式「下山」投身電影圈。剛巧那時候邵氏等大片廠正處於低潮,這樣就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趁勢而起。
我認為「新浪潮」的定義是一群年輕人參與製作電影,並且由於他們的參與而為電影界帶來一番新的氣象,與前一輩的作品有所不同,這就是新浪潮。在這樣的定義下,新浪潮電影並不只局限於我們那一輩,而是不斷在出現的,所以我認為這浪潮並未結束,而且永遠也不會結束。
余允抗:香港電影要走國際化 新浪潮代表作:《山狗》、《凶榜》、《師爸》 進入大學時,我報讀了UCLA電影系。進去後認識一些朋友,遇到南加州大學的劉成漢、劉國昌、方育平,那時候便感覺到念電影系不再孤獨。畢業後遇到了胡金銓,參與他創作《華工血淚史》的劇本。
在新浪潮導演群中,我覺得自己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個,因為這么多次拍電影,我都有很強的自主性,沒有人干涉我。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缺乏一個強勢的人幫我分析問題,時常陷於死胡同中,在牛角尖里鑽。覺得自己在電影界再無可為的時候,便離開電影圈。現在我看電影圈,覺得自己已很難回去,因為自己已失去熱情,而大家也失去了熱情。香港電影的出路,是要走國際化,拍可以讓全世界觀眾看得明白的電影。
劉成漢:推動香港電影發展 新浪潮代表作:《慾火焚琴》 新浪潮電影的其中一個特點,是絕大部分的導演都是在本土成長的,他們的少年時代都是在香港度過,不像老一輩的導演如李翰祥、胡金銓、張徹等是來自內地。由於新浪潮導演是屬於本土成長的一代,所以他們的關懷是本土的、城市的。這不能說是革新,但卻絕對是一種轉變。
上世紀70年代中、末期,香港的電影工業正處於低潮,李小龍死後,香港影壇已再沒有人能吸引觀眾入場看電影。新浪潮的出現令電影工業邁向專業化,因此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應付了一次危機。至於在藝術成就上,香港的新浪潮並不能與歐美的相比,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新浪潮導演從未走出商業類型片的框框,他們是對商業電影作出改良,而非革命。
許鞍華:沒有一股團結的力量 新浪潮代表作:《瘋劫》、《投奔怒海》
如果我們當時能有一個共識,或者大家一起合作,將這件事變成一種在經濟上與藝術上可行的東西,即團結性的東西的話,我相信會好很多。因為搞電影並不只是拍東西,搞電影是一個文化形態,需要將這件事系統化及企業化,將經濟結構與製作結構的系統弄清楚。我們沒有將它變成一套製作的方式,亦沒有團結的力量,最多是大家不會互相鬥爭,但肯定就沒有合作。我覺得這是比較可惜的。
(以上文字整理自香港臨時市政局主辦的第二十三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編印的《香港電影新浪潮———二十年後的回顧》一書,特此感謝。)
(張文伯/采寫)
■回眸
「早熟遲發」的一群電影人 香港「新浪潮」這個名稱到現在沒有很明確的出處,但明確的一點它同「法國新浪潮」一樣最早是由報界提出的,由香港的嚴肅電影學術刊物借用「新浪潮」這個名稱。而有意思的是這些電影人並不承認和認同「新浪潮」這個稱呼,他們都有自己的合作群體和拍片思路,相互之間的影響並不大。
這些影人中許鞍華的電影悲劇美學的力度最深,她在傳統題材上探討新的東西,在外國電影的經驗上發掘屬於本土的東西,尤其從《投奔怒海》中能夠很強烈感受到;而徐克的《蝶變》是把舊式武俠片類型推到未來世界,但又不是西方科幻電影的方式,他把武俠片放在了一個「不存在的時空」里,後來他一直對於這種嘗試有延續;方育平繼承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那種「寫實主義」,在劇情外放入歷史反省,《父子情》、《半邊人》、《美國心》都有他把藝術與人生放在一起思考的夢想,這在以前的粵語片中是沒有的;嚴浩是他們幾個人中最有中原情結的,從1978年的《茄哩啡》到1984年《似水流年》再到1990年的《滾滾紅塵》,他似乎摸索了很久才有一些結結實實的作品出來。
有意思的是這些導演雖然從70年代後期就開始拍片,但影響力反而在80年代中期才體現出來,「早熟遲發」這個詞比較合適很早就成熟、但很久才發揮出影響力的他們。後來深受他們影響的關錦鵬、王家衛等人也出來拍片,他們脫胎於「新浪潮」,這就是第二波了。[口述:羅卡(香港資深電影文化研究學者)] (張悅/采寫)

電影筆記 不一樣的香港新浪潮
從整個電影史來看,幾乎每個國家的電影革命,都是因其電影的「新浪潮」而得到飛躍,例如由特呂佛、戈達爾等掀起的法國電影新浪潮,或者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都是電影發展的革命轉折。相比之下,由1979年開始的香港電影新浪潮運動,顯然無法與上面所述的「電影革命」相提並論,充其量只是港產商業電影的一次改良運動而已,但它仍然值得被記錄於中國電影的史冊,原因在於它多少扭轉了一些香港電影的創作方向,並為香港電影之後幾年進入全盛期做了准備。
現在看來,香港的新浪潮無疑是香港電影最具激情的一頁,但由於它的短暫,以及特殊的時代背景,因此起到的歷史作用更多的是一次有規模的人員洗牌和技術改良活動。當時香港的新浪潮並不像其他國家的電影運動那樣有組織和前兆,而是毫不自覺地發動起來的。香港電影當時的衰落,是因為香港電影長期以來被邵氏、國泰等大公司壟斷,電影技術的革新非常緩慢,類型單一,文化和藝術成就不被重視等等所困。這股新浪潮的出現,使大量熱愛電影的青年投入其中,他們的共通點是大膽地引入西方電影的技巧和影視理念,並敏銳地關注現實,在香港本土類型題材的基礎上注入了當代都市意念。
新浪潮是一次整體創作者登上電影舞台各展所能的運動,除了徐克、許鞍華,還包括關注現實的方育平(《父子情》),探索武俠電影的譚家明(《名劍》),氣氛營造一流、涉足大膽題材的麥當雄(《靚妹仔》),構思奇異劍走偏鋒的黃志強(《打擂台》),關注灰色地帶邊緣人的章國明(《點指兵兵》)等等,當時的一些編劇、副導演如關錦鵬、王家衛、陳嘉上、張堅庭等在後來逐漸蛻變為重要的電影作者,正是他們的百花齊放,令香港主流電影的類型片得以發展。
回望新浪潮的鼎盛,也自然讓人反思香港電影的現狀,港產電影的衰敗如今已是有目共睹,好電影的缺乏其實也就是好作者匱乏的直接反映,特別是剛過去的2004年,除了杜琪峰不厭其煩地以作品與同道共勉,和偶爾慘不忍睹的商業妥協,以及周星馳《功夫》獨孤求敗似的寂寞,港產電影連熱門的話題都無處尋覓。看來,香港電影該是迎接下一個浪潮的時刻了

④ 論香港電影特點

1、趕時間:領銜主演的明星同唱身兼幾個片約,檔期有限,所以劇組人員就不眠不休的奮戰趕拍。

2、飛紙仔:導演開拍前只有故事大綱,開機後只能等編劇把當天要拍的劇本傳過來,當年程小東拍攝《倩女幽魂》、劉偉強拍《古惑仔》都要等徐克和文雋的「飛紙仔」。

《倩女幽魂》三部曲
3、第二組制度:由於香港武術指導的經驗豐富、十分專業,王晶這樣的導演經常只專注拍文戲,槍戰武打追逐撞車的場面交由動作指導全權負責,這樣,一部普通的商業片同唱之用十幾天就能完成。如果是大製作,則會在武術指導這個組下面繼續啟用「子組」(第一組武指、第二甚至第三組武指)。說到香港電影的這種工業特徵的形成,要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那時香港「新浪潮」風起雲涌,不少新銳製片公司紛紛冒起,打破了邵氏、嘉禾的壟斷地位,而邵氏經營多年的「東方好萊塢」片廠制度及風格亦由此逐漸沒落。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呈現「三魁報春、百花齊放」的興旺局面,從籌劃到攝制再到公映收成本,電影工業流程更呈現出香港獨有的迅速、機動、靈活、即興的特徵。這一特徵既為香港電影走向極盛奠定基礎,又為香港電影的迅速衰落埋下伏筆。若檢討香港電影衰落根源,創作過於即興投機當是禍因之一。昔日港片興盛時,是檔期等片的盛況:香港影人多是同時身兼數組戲,只管悶頭拍就是,完全不必擔心賠本。即興、靈活、迅速、投機的拍攝優勢亦成為了香港電影產量劇增、質量驟降的重要禍因。而如今不少影片即時早已排好也不能上映,需要耐心等待檔期、小心拍期,稍有不慎就可能有賠無賺。明星趕檔期、編劇飛紙仔的情況只出現在少數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影人身上,而香港電影的產量也逐年縮小,由當年的年產兩三百部,跌到2006年的年產三四時部。

具體案例:《英雄本色》及《英雄好漢》、《江湖情》。1986年《英雄本色》創了票房紀錄,於是1987年徐克開始拍攝續集,徐克讓吳宇森帶領周潤發、石天去美國拍攝,自己則指導狄龍、張國榮演出香港的部分,並且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吳宇森在美國導的那一部分《英雄本色續集》根本沒有劇本,只有故事大綱,然而影片上映時卻仍然斬獲了2200萬票房。《英雄本色》及續集的票房大旺,惹動了向氏兄弟找麥氏兄弟跟風拍攝黑幫英雄片。

⑤ 香港電影史的概述

一、將香港電影發展史進行科學化地重新分期:
1、初創時期(1897-1945),2、延續時期(1946-1955),3、黃金時期(1956-1966),4、過渡轉型時期(1967-1979),5、繁榮時期(1980——1993),6、風格化時期(1994——2006)。在論述中,每個時期的流變都放在當時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背景中加以描述,其中特別注重論述香港和內地、台灣以及海外的互動關系,從而凸顯了立論的主軸:香港電影是在中原文化、嶺南文化和西方文化三者的歷史、文化和權力的「嬉戲」中此消彼長中成長發展的,因此有著復合文化體的特質。其變化的總趨勢是中原文化的強勢地位由強而弱,文化特性由體現國家民族意識和官方意識形態的精英性逐漸轉向根植於民間市井的世俗性和商業性。
二、在每個時期的論述中,除常規的美學發展史論述外,用專門的章節來論述香港電影工業史。與美學發展相比,香港電影工業發展更為成熟,這也是香港電影史有別於內地電影史和台灣電影史的的重要特色。傳統的中國電影史(包括內地電影史和台灣電影史),一般都沒有對產業模式的系統論述和分析,而本書在每章第一節都專門論述香港電影工業史,這將成為本書區別與同類成果的最主要的創新特色。
三、對一些過去內地電影學者更多從意識形態的視角出發來評述香港電影作品、人物及公司的觀點進行了重新評定,本書試圖以更為客觀和學術的立場來重新定位香港電影史。盡量擺脫「中原心態」,破除內地以往存有的一些意識形態上的成見偏見(比方對粵語片發展特色不夠了解,對流行通俗的「商業片」的成見),對香港電影作品、作者作了較新的閱讀與評定。
四、側重於類型分析。香港電影的美學意義主要是類型的意義,因此本書以類型為論述主線,將香港電影的類型分為較為純粹的商業類型和文藝類型兩大類,譴責包括動作、喜劇、懸疑、科幻、戰爭、情色等類型,後者有言情、倫理、青春、寫實、歷史、歌舞、戲曲等諸多亞類型。此外本書還對香港電影各類型的比重進行了年代上的釐定:60年代中期之前以文藝類型為主,60年代中期之後新武俠片崛起,較為純粹的商業類型取代文藝類型,占據了香港電影的主流位置。但文藝類型並未退出香港影壇,它像一支清新的涓涓細流,滋養著主流商業電影的發展土壤,並為整體香港電影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內涵,努力提升著香港電影的文化品格。
五、除類型美學外,還總結了香港電影的其他兩大特色:娛樂精神主導的優生態創作鏈、從題材挖掘到表現形式力求極致化程度。類型美學和這兩大品格,構建起了香港電影的娛樂文明,也是香港電影最為重要的美學財富和產業經驗,對中國內地電影發展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⑥ 香港電影的特點

中西結合,獨特的地域文化

⑦ 大陸電影和香港電影有什麼區別,從深層次來分析

香港電影:地窄人多 注重細節 劇情 人物,走歐美路線。
大陸電影:場地足夠,會忽略弱化劇本,走中國路線

⑧ 香港電影的介紹

香港電影(Hong Kong Film)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華語電影是分割成四個地方發展的:香港電影、大陸電影、新加坡電影和台灣電影。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發展成為華語世界(包括海外華人社會)以至東亞電影的製作基地之一。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電影工業基地之一和電影出口地之一,人們把它稱做「東方好萊塢」。

⑨ 求片名 香港片 情節很反轉 主要講你看到的都不是真實的

《十分愛》
鄧麗欣,方力申主演。閨蜜由楊愛瑾飾演

閱讀全文

與分析香港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姽嫿狐電影分析 瀏覽:818
免費觀看蘭戈電影國語 瀏覽:836
邦妮和克萊德電影人物分析 瀏覽:826
微電影不貸走 瀏覽:131
電影在劫難逃劇情分析 瀏覽:304
類似灰姑娘的英國的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87
電影空中之城預估票房 瀏覽:403
北京獨立間電影院 瀏覽:238
劉奕君和周冬雨演的微電影 瀏覽:103
邵氏電影西遊記之女兒國在線 瀏覽:930
描述天堂世界的電影 瀏覽:8
馭風少年電影下載迅雷 瀏覽:681
有關於老鼠題材的海外電影 瀏覽:901
奔跑吧兄弟電影是在哪裡拍的 瀏覽:711
變形金剛電影系列阿爾茜三姐妹 瀏覽:28
看電影遇到熊孩子怎麼辦 瀏覽:822
國外電影的經典片段 瀏覽:18
看國外電影app軟體推薦 瀏覽:211
佛教微電影出家上下集 瀏覽:386
古代蜈蚣電影圖片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