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決戰中途島》網路上線,觀後有感,為什麼說幸虧沒去電影院看
宅在家裡看電影,老片看太多了之後,終於有新片上線了,《決戰中途島》。
這部電影當初在院線上映時,口碑毀譽參半,忘記什麼原因了,反正筆者沒去看。如今可以在網路上白PIAO,心裡有點美滋滋的感覺那是真的。
有人說,電影院能體會到更精彩的畫面和更震撼的音效,其實現在很多家庭都配備了大屏電視,在客廳里關上燈,那畫面和音效並不比電影院里差太多。
此外,筆者不去電影院也不是為了省幾十塊票錢,而是傷不起。你想,現在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有幾個人是自己去的?基本上都是帶著女朋友,或者老婆,或者全家去的。
《決戰中途島》這部電影是一部歷史快餐片,就像前文所說,中間一系列的歷史事件以及人物,還有數不清的歷史細節和各種裝備,對於軍迷來說看著挺過癮,但對於90%以上的女性觀眾來說,她們看《決戰中途島》必定是看不懂的。
你想像一下,在電影院里你的女友或者愛人隔幾分鍾就要問你問題的畫面。別說解釋清楚什麼「絕命五分鍾」,光解釋一下杜立特空襲起飛的難度,魚雷轟炸機和俯沖轟炸機的區別,估計都不是幾分鍾能說明白的,更別說其中那些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了。
看到最後,估計她們就能記住了一件事,那個叫山口的日本人好酷,好可惜。
所以,筆者認為《決戰中途島》這部歷史快餐電影,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是適合在客廳里慢慢欣賞。
② 求推薦關於二戰時期海戰的電影
盟軍奪寶隊
6.1分
坦克對決
9.3分
辛德勒的名單
8.7分
拯救大兵瑞恩
5.7分
空降任務
7.4分
聖安娜奇跡
7.3分
風語者
7.6分
雷霆戰將
5.7分
諜海風雲
德國/法國二戰電影
6.9分
行動目標希特勒
8.5分
帝國的毀滅
6.7分
空襲德累斯頓
6.1分
橋(1959年版)
7.9分
希特勒的男孩
7分
拜見希特勒
7.1分
沙漠之狐
6.6分
馬克思·馬努斯
7.4分
圍捕
8.9分
鋼琴家(國語版)
8.9分
沉靜如海
8.7分
生死花園
8.5分
再見孩子們
7.0分
柏林的女人
5.8分
穿越巴黎
蘇聯二戰電影
6.3分
我們來自未來2
6.8分
保衛察里津
5.8分
攻克柏林
8.3分
春天的杜鵑
7.6分
星星敢死隊
6
③ 二戰大片有哪些
關於二戰的優秀電影有很多,英文版網上很普遍,你可以自己找找看,下面推薦一些值得看的:
1、《戰場》 (Battleground)1949
導演:威廉·A·韋爾曼 (William·A·Wellman)
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 (Bastogne)發生遭遇戰的故事。當時,德軍元帥馮德倫斯特企圖在歐洲的西部戰線進行最後一次大反撲,不料在巴斯涅鎮被美國空降步兵師奮勇阻截下來。德軍包圍小鎮,脅逼美軍投降,但美軍寧死不屈,終於獲得最後勝利。此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來飾演片中要角,編劇刻劃個性鮮明,導演韋爾曼也拍得細膩,因此能生動地重現戰時氣氛。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雲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透過傑出的攝影更加強了戲劇張力。壓軸的戰爭場面處理得十分緊湊刺激,堪稱一流的戰役電影。
2、《隆美爾傳》(Desert Fox)1951
導演:亨利·哈撒韋(Henry Hathaway)
有「沙漠之狐」稱號的艾爾溫·隆美爾(Rommel)將軍,是軸心國在北非戰場的陸軍元帥,他所率領的北非軍團行兵如有神助,看似不可戰勝,令同盟國備感困擾。在1942年6月的利比亞圖卜魯克(Tobruk)戰役中,德軍以15,000名的弱勢俘虜了33,000名英軍,令隆美爾聲名大噪。英美同意聯合進行北非大反攻,由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Montgomery)率領比德軍多五倍的坦克車於1943年5月在大沙漠進行摧毀性的決戰。此時,隆美爾知道希特勒(Hilter)的氣數已盡,個人無力可回天,乃返回德國,在聯軍保證其家人生命安全之下自殺殉國。詹姆斯.梅森演得出色感人,如今被公認為好萊塢最出色的戰爭英雄傳記片之一。
3、《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導演:戴維·里恩 (David Lean)
戴維·里恩執導的反戰電影經典作,堪稱影史上最出色的戰爭片之一。劇情描述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上校尼柯遜率領的六百官兵在新加坡被俘,日軍將他們運往緬甸叢林中的戰俘營囚禁,並逼令他們在該營所在的桂河建築一座橋梁,藉以接通曼谷與仰光之間的鐵路運輸。尼柯遜根據日內瓦條約堅拒軍官從事勞動工作,不惜被單獨囚禁暗室亦不屈服。營長齋藤大佐逼於無奈退了一步,讓尼柯遜取回對手下的指揮權,豈料當英兵將橋築好時,從戰俘營逃出生天的美軍少校希斯卻奉命回來突擊炸橋。全片製作嚴謹,劇力逼人而來,跟一般戰俘逃亡電影不同一個層次。此片更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七項大獎。
4、《最漫長的一天》(The Longest Day) 1962
導演:安德魯·馬頓 (Andrew Marton)
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此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布局和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恍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寫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演員陣容亦屬空前,網羅了多位在六十年代走紅的一線巨星參與盛舉。流行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
5、《坦克大決戰》(Battle Of The Bulge)1965
導演:肯·安納金 (Ken Annakin)
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間盟軍與德軍的一場坦克大戰,德軍由羅伯特.肖飾演的希斯將軍率領,企圖在聖誕前夕對盟軍作全面反擊,但計劃功敗垂成,被亨利·方達飾演的凱晨將軍發現,因而雙方發生殊死戰。原來的寬銀幕電影頗能表現出這部巨制的戰爭氣勢,在小屏幕上欣賞當然會打點折扣。不過,導演肯·安納金的敘事手法仍算流暢,加上一群老牌演員也演出賣力,使影片維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空軍大戰略》 (Battle Of Britain)1969
導演:Guy Hamilton
這部大型戰爭片由英國影壇精英空群出動拍攝而成,為重現他們祖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段重要歷史而賣力。影片以紀實戲劇的風格描寫德國納粹在1940年空襲英國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使英國損失慘重,但也激起了英國人民同仇敵愾對抗德國,尤其英軍的飛行員更是爭先上陣反攻不甘後人。片中戰機蓋天的空襲場面拍得十分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在眾多熠熠紅星中,邁克爾.凱恩、肯尼思.莫爾占戲較多,飾演龐瑪妻子的蘇珊娜.玉則表現浪漫。此外,勞倫斯·奧立弗飾演戰術高明的爵士令人印象深刻。
7、《巴頓將軍》(Patton: Lust for Glory)1970
導演: 富蘭克林·J·沙夫納 (Franklin J. Schaffner)
影片一開場,畫面填滿了一面美國星條旗,身穿戎裝的巴頓步上國旗前的講台,正對鏡頭發表一篇《美國軍人最偉大》的演說,一股名將氣魄不言而喻。片中有一段爭議頗大的場面,描述巴頓進傷兵醫院巡視時掌摑懦弱士兵,其創作靈感應來自寇比力克的反戰名片《光榮之路》(Path of Glory)。這部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七個大獎,但最佳男主角喬治·C·斯科特竟然公開拒絕了這項榮耀。他說他不是為了競爭奧斯卡獎而演出的,真是與巴頓個性如出一轍的一條硬漢。
8、《虎!虎!虎!》(Tora! Tora! Tora!)1970
導演:理查德·弗萊舍 (Richard Fleischer)
在二戰結束後的四分之一個世紀,昔日的敵對雙方:美國和愛貓撲,愛生活,終於可以平心靜氣地坐下來,用電影共同探討觸發這一場人類浩劫的原因。本片由美國與愛貓撲,愛生活電影界合拍,日方原想請大師黑澤明負責掌舵,後來日軍部分的戲由深作欣二執導。全片從美日雙方的發展狀況同時呈現珍珠港事變的歷史真相,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會成功的來龍去脈,故不像其它大型戰爭片那麼富有戲劇性和沖擊性,但嚴謹的製作可讓觀眾了解歷史,日機轟炸珍珠港的場面亦拍得逼真可觀,曾獲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9、《中途島戰役》(Midway)1976
導演:傑克·斯米特 (Jack Smight)
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東西方兩大戰場,好萊塢拍了很多以西方戰線為背景的戰爭片,但是發生在東方戰線的影片拍得很少,這部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戰爭片算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本片的劇情焦點是美國與愛貓撲,愛生活海軍對壘的中途島戰役。在當年的一批同類電影之中,以傳統戰爭片風格處理的本片不算是很突出之作,編導刻意加入美國將軍之子愛上愛貓撲,愛生活女孩的通俗劇情節也相對比較平庸,但超級明星陣容卻可以令今天的觀眾重睹上一代巨星風采,而海戰的場面也實在拍得逼真,使本片仍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斯皮爾伯格其實在此之前拍過好幾部戰爭片,包括:《1941》、《太陽帝國》(Empire of the Sun)、《辛德拉的名單》等,似乎他對二戰歷史始終情有獨鍾。此片描述的是1944年6月6日,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在這一天的進攻中,盟軍總部發放陣亡通知單的工作人員發現:一家姓賴恩的有三兄弟都陣亡了,只剩小兒子瑞恩仍在歐洲大陸作戰,萬一也死了就會全家絕後。盟軍司令馬歇爾(Marshall)將軍得知此情況,立刻下令派遣湯姆·漢克斯率領的一支小分隊去法國戰場搜救他。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美國電影協會則將其定為「極度渲染戰爭暴力片」。不過,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卻給予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以上是從網路里找的,部分沒看過。但是《巴頓將軍》《拯救大兵瑞恩》《坦克大決戰》都還是不錯的,另外,推薦《辛德勒名單》,非常感人,雖然從真實度上要打一點折扣,還有《莫斯科保衛戰》,最著名的一句二戰影片台詞:「蘇聯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因為身後就是莫斯科!」就出自此片,還有《帝國的毀滅》,罕見的以希特勒為主角,並且從德國方面反映二戰的影片,很不錯。最近上映的《刺殺希特勒》,怎麼說,雖然被很多二戰軍迷詬病,但是個人認為還是可以一看的,因為起碼裡面沒有為了吸引觀眾扯上隆美爾。。。
大致就是這么多,這些影片很有名,網上資源非常豐富,你可以自己找找。
父輩的旗幟
風語者
聖安娜奇跡
珍珠港
兵臨城下
反抗軍
黑皮書
④ 這年頭拍一部戰爭電影,究竟有多難
大約二十年前,導演羅蘭·艾默里奇看了部關於中途島海戰的紀錄片,決定把這段歷史拍成電影。
打動他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當年美國以弱敵強的故事很有趣復雜,二是飛行員駕駛俯沖式轟炸機在最低點投彈的搏命時刻——他一直想再現這種英勇場面。
《無恥混蛋》中割頭皮的布拉德·皮特
恐怖片——你知道電影里,納粹搞過多少邪惡實驗嗎?去年的僵屍片《霸主》屬於“甭管怎麼胡編把鍋甩給希特勒就對了”之範例。
邪典片——你知道有多少部片名帶“納粹”或“希特勒”,本質上只是變著法蹂躪大波妹的剝削電影嗎?哦對了,想拍“手撕鬼子”的出門右轉去橫店。
我們故意把戰俘營里的故事(不包括蹂躪大波妹那種!)放到最後,這其實是個很重要的類型,但本身又跟其他戰爭片有所區別,就不展開說了。
無論《大逃亡》、《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還是《桂河大橋》,這些經典片都借拘禁講自由,借屈辱講尊嚴,借文化沖突討論人性,早已跳出了“囚籠”和“戰場”這些設定。
⑤ 求關於二戰太平洋戰役美軍反攻的電影,要最好看的一部
硫磺島戰役美軍損失超大
有一部電影,很火,【硫磺島家書】
有空去看看哦。。。
⑥ 給軍迷看的戰爭電影
1.虎!虎!虎! Tora! Tora! Tora!
導演 : Richard Fleischer/深作欣二/舛田利雄
主演 : Martin Balsam/山村聰/Joseph Cotten/三橋達也/E.G. Marshall/田村高廣
⑦ 至少要看三遍的電影《莫斯科保衛戰》,文戲、場面、裝備怎樣
如果假期的時候你不想出門的話,筆者推薦給你一個健康有益的休閑方式,看電影。
當然,該片也一定少不了當年剛剛亮相的喀秋莎火箭炮的身影,《莫斯科保衛戰》中再現了喀秋莎火箭炮齊射打坦克的壯觀景象。
綜上,《莫斯科保衛戰》以其宏大的歷史畫面和精彩的文戲表演,再加上還原度甚高的武器裝備,使它成為二戰經典電影之一。如果你對歷史感興趣,如果你對二戰歷史感興趣,那麼一定不要忽略這部《莫斯科保衛戰》,也一定不要泛泛的看一遍就拋到腦後,好的電影一定是值得你多看幾遍的。
⑧ 請問,關於「二戰」的經典影片有哪些呀
巴頓將軍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兵臨城下
卡薩布蘭卡
獲獎最多的二戰片:《桂河大橋》
年份:1957年
導演:大衛·里恩
主演:亞力克·金納斯、威廉·霍爾登
知名度:★★★★★
硝煙指數:★★★
大衛·里恩執導的這部反戰經典影片榮獲第3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導演對角色心理的刻畫獨具匠心,他後來的《日瓦哥醫生》與《阿拉伯的勞倫斯》功力亦有長進。
二戰中最漫長的一天:《最長的一天》
年份:1962年
導演:蓋伊·漢米爾頓
主演:約翰·韋恩、理查德·伯頓、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
知名度:★★★★★
硝煙指數:★★★★
老美投入人力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雲集眾多一線男巨星,陣容之強實屬罕見。《最長的一天》以敘事為主,從盟軍、德軍和法國抵抗力量多方面、多角度全景式地描述諾曼底登陸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不成功便成仁,眾志成城的盟軍奮勇搶灘,從水上打到陸上慘烈戰況的處理一氣呵成。
最搞笑的二戰喜劇:《虎口脫險》
年份:1966年
導演:蓋拉德·歐利
主演:路易·德·費內斯、特利·托馬斯
知名度:★★★★★
硝煙指數:★★
不論第幾遍看這部喜劇經典,你我都會笑得肚子疼的。當年,《虎口脫險》在法國曾以創紀錄的1700多萬的入場人次成為法國影史的票房冠軍,這樣的成績決不是現在100、200萬人次的法國喜劇可以相提並論的。可愛的法國小老頭路易#8226;德#8226;費內斯在《虎口脫險》中扮演一位自私熱情的指揮家,他通過誇張的形體動作和表情,生動地刻畫了二戰時期失去家園和親人法國小市民的典型性格:善良熱情和自私多疑。上海譯製片廠的配音也和《虎口脫險》配合得天衣無縫,對於這樣的精彩我們只能期待昔日重來。
最佳的二戰空戰現場:《不列顛之戰》
年份:1969年
導演:肯·阿納金、安德魯·馬頓
主演:邁克爾·凱恩、勞倫斯·奧立佛
知名度:★★★★
硝煙指數:★★★★
大型空戰影片,匯集眾多一流英國明星,大量精彩的空戰場面堪稱經典。《不列顛之戰》中的飛行和空襲場面拍得壯觀逼真,在當時沒有電腦特技的輔助下,可以做到這么出色真是難能可貴。
最牽掛的一幕二戰場景:《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年份:1972年
導演:斯塔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依莉娜·舍夫丘克、奧爾迦·奧斯特洛烏別柯、葉卡捷莉娜·瑪爾柯娃
知名度:★★★★★
硝煙指數:★★
前蘇聯出產過《攻克柏林》、《解放》、《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圍困》等大量紀實性的衛國戰爭影片。和上述影片不用,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根據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改編而成。《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對戰時人性的描寫和探究具有非凡的意義,影片傳達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備受推崇。偉大的蘇聯人民在二戰中蒙受的損失是最為慘重,《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五位女兵和殘酷的戰爭聯系在一起。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之後,《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被中國電視人改編成了同名電視連續劇,據悉該劇將重新演繹當初被無情剪掉的女兵裸浴場景。
最感人至深的二戰片:《辛德勒名單》
年份:1993年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連恩·尼森、本·金斯利、拉爾夫·費恩斯
知名度:★★★★★
硝煙指數:★★
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大的演講中,回憶了在以色列猶太人博物館前的那句話「全世界的猶太人對於彼此都負有責任」。好萊塢的猶太裔大導演斯皮爾伯格也用自己的攝影機聲討和控訴萬惡的納粹德國。對猶太人伸出援救之手的辛德勒並不是「高大全」的英雄,他只是個有良知有人性的普通商人。辛德勒指揮會計在打字機打出猶太人名單,「這不是名單,這是生命,這名單外面的世界,都是深淵。」憑借一幕幕令人心顫的場景,《辛德勒名單》順利摘下6座奧斯卡獎。
最悲情:《紅櫻桃》
時間:1995年
主演:郭柯宇、徐嘯力
導演:葉大鷹
影片講述的是蘇德戰爭期間兩個中國紅色孤兒在蘇聯遭遇的苦難故事。1940年冬,羅小蠻和楚楚被送進了莫斯科伊凡諾夫國際兒童院。隨後兒童院被德軍佔領,羅小蠻和楚楚在戰亂中分開後,當上了專門送發陣亡通知書的「黑色信使」。楚楚和兒童院的另一部分孩子遭受了德軍的種種迫害。一位酷愛文身藝術的德國將軍在楚楚身上文下一個法西斯徽章。
《紅櫻桃》是少數記錄二戰歐洲戰場中以中國人為主人公的影片,使得中國身影堂堂出現在二戰的世界版圖上。當年幼的楚楚看後背上留下的「法西斯印跡」,她所受到的一切苦難便一一浮現。影片結尾的寓意非常深遠。
和老百姓最貼近的二戰片(最貼近生活):《美麗人生》
年份:1997年
導演:羅貝托·貝尼尼
主演:羅貝托·貝尼尼、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喬爾焦·坎塔里尼
知名度:★★★★★
硝煙指數:★★
在二戰陰雲籠罩下的義大利,普通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受到納粹勢力的極大阻撓。「生命的美好」反襯恐怖的背景,貝尼尼所表達的「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是對人生最率真和最獨到的見解。人的生命是有殘缺,但從這種殘缺中又透露出希望之光,從而使得內心的信仰漸漸變得堅定起來。假如現實生活中你深陷困境,愛會喚醒你內心蟄伏的光輝,真心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美麗人生。
最賣座:《拯救大兵瑞恩》
年份:1998年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湯姆·漢克斯、馬特·達蒙、愛德華·伯恩斯
知名度:★★★★★
硝煙指數:★★★★★
戰亂對於所有人來說就是流離失所,斯皮爾伯格用八個換一個的血淚故事告誡世人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世界和平。就好比《角鬥士》之於史詩片的影響,《拯救大兵瑞恩》開創了戰爭片的新紀元,跟風和模仿此起彼伏。諾曼底登陸大家不會陌生,但是子彈可以這么嗖嗖地射入人的身體,殘臂斷腿竟如此血腥地橫飛直撞,影片特效帶給觀眾的感官刺激前所未有。
盡管這部R級 「極度渲染戰爭的暴力片」勇奪當年最賣座影片,但斯皮爾伯格沒有料到范·迪塞爾會走紅好萊塢,不然也不會讓他成為小分隊里第一個吃槍子的好漢。
最名不副實:《珍珠港》
年份:2001年
導演:邁克爾·貝
主演:本·阿弗萊克、喬什·哈奈特、凱特·貝金賽爾
知名度:★★★★
硝煙指數:★★★★★
只看這個片名,你恐怕不會想到這是一部套著戰爭外衣的愛情片。邁克爾·貝曾說超越《泰坦尼克號》是最低目標。可是,歷史大背景和主人公的三角戀格格不入,愛情故事的做作,對歷史的不尊重使得奧斯卡根本就懶得搭理《珍珠港》。當然,影片中40分鍾的狂轟濫炸還是很有觀賞價值的。
最令人失望:《風語戰士/風語者》
年份:2002年
導演:吳宇森
主演:尼古拉斯·凱奇、亞當·比奇、克里斯汀·斯萊特
知名度:★★
硝煙指數:★★★★
華人導演吳宇森按照美國教科書上的戰例教育美國人搞民族大團結。描寫凱奇扮演的海軍陸戰隊保護納瓦霍族兵(用印第安語言作為密碼的通訊部隊)的《風語戰士》雖然打上了戰爭的標簽,但其內質與警察保護證人的吳宇森港片沒有任何區別,依然是一部兄弟情深的動作片。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對戰爭理解的差異,《風語戰士》的失利是必然的,要是老吳有空回到國內拍一部我們自己的二戰片應該不至於此。
最具童趣:《戰鴿快飛》
年份:2005年
導演:加里·查普曼
配音:伊萬·麥格雷戈、本·金斯利、約翰·克萊斯
知名度:★★★
硝煙指數:★★
動畫影片《戰鴿快飛》是根據二戰期間英法盟軍之間的通過信鴿傳遞情報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而成。
二戰題材過去在動畫片里一直比較少見,這次的《戰鴿快飛》正好填補了空白。《戰鴿快飛》里鴿子的外表、著裝以及軍事訓練、飛行表演都處處模仿了人類。惟妙惟肖的擬人化演出,笑料迭出的故事情節,加上沒有血肉模糊的殺戮場面,小兵立大功的《戰鴿快飛》也在歐洲電影市場取得了高票房。
最X二戰電影
獲獎最多的二戰片:《桂河大橋》1957
二戰中最漫長的一天:《最長的一天》1962
最搞笑的二戰喜劇:《虎口脫險》1966
最佳的二戰空戰現場:《不列顛之戰》1969
最牽掛的一幕二戰場景:《這里的黎明靜悄悄》1972
最感人至深的二戰片:辛德勒名單/辛德勒的名單1993(見奧斯卡)
最悲情:《紅櫻桃》1995
最貼近生活:《美麗人生》1997
最賣座:拯救大兵瑞恩 1998(見金球獎)
最名不副實:《珍珠港》2001
最令人失望:《風語戰士/風語者》2002
最具童趣:《戰鴿快飛》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