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寄生蟲》電影解析是怎樣的
《寄生蟲》令人眩暈,精彩絕倫,完全無法歸類。導演奉俊昊在影片中對準的,是兩級分化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在那裡有錢人越來越富,而窮人則被留下掙扎著生存。很顯然地他達到了目標,電影毫無疑問是有趣的,但卻也充滿了憤怒,以及感受到的強烈不公正感。
《寄生蟲》是一部關於社會地位、抱負、物質主義和父權制家庭,以及那些接受擁有(或租賃)僕人階層的想法的人的怪異黑色喜劇。奉俊昊將社會貧富階層的關系呈現得如同一碗清水般透徹。對於不同階層人物的多面性的刻畫,又避免了善惡黑白的簡單粗暴對比。
《寄生蟲》既縝密又具有娛樂性,節奏十分完美。奉俊昊採用了一種更接近社會現實主義的風格,盡管加入了黑色諷刺和黑色驚悚元素。不管這個雙刃標題的恐怖電影內涵是什麼,《寄生蟲》中道德上有缺陷的怪物完全是人類。
㈡ 《寄生蟲》是必看的韓國電影,它反映了韓國什麼現象呢
這部電影反映了韓國貧富差異的現象。現在韓國社會上的貧富差異太大了,這部電影充分反映了現實。
㈢ 《寄生蟲》劇情解析是怎樣的
我知道電影《寄生蟲》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於2019年5月上映,由奉俊昊導演, 宋康昊、李善均、趙汝貞、崔宇植、樸素丹領銜主演,主要講述了發生在身份地位懸殊的兩個家庭身上的故事:寄託了一家人生計希望的大兒子基宇(崔宇植 飾)前往公司老總朴社長(李善均 飾)家應聘英語教師,之後一家人寄生在他們家,隨之發生的一連串意外事件。
寄生蟲電影是一部商業片,但是給人的根據非常藝術,製作方面又不乏偏藝術化的處理,驚悚題材以喜劇方式拍,犯罪元素放在細處,演員發揮空間充足,劇情起伏驚人而不出格。《寄生蟲》是一部節奏完美、劇本精良、諷刺犀利、市場受眾廣泛的商業大作。不少人評論,《寄生蟲》是一部融合了藝術電影美學的商業電影典範。
㈣ 寄生蟲韓國電影解析
《寄生蟲》這部電影因為獲得的獎項的緣故,收到了很多觀眾的關注,講述的內容是一家人去一個很有錢的人家裡住下來的一種劇情。實際上他們也不是完全不出錢,只是說通過在這個有錢人家裡,付出勞動的方式可以在那裡留下來,但他們自己的家境卻並不是特別好。
這部電影本身的這個結局也是引人深思的,因為這個結局並不是特別好,而且也接受了這一家人,想要獲得一個上流生活的一個方式也是很困難的。而在這其中也包括了一種突如其來的謀殺,所以整個劇情還是非常有波動的。
可能也正是因為這部電影在人性的描寫上會比較突出兩個世界的不同,比如這一家人在上流家庭中過的生活是非常的舒適的,但是回到了自己家裡,一切就變得非常的沉重。因為他們家很小,而且住的地方也不好。這也是其中一個比較強烈的對比。
㈤ 韓國電影《寄生蟲》你如何看待
韓國電影《寄生蟲》是由奉俊昊執導的一部揭露人性的電影,這部電影中有很多實力派明星的參演,並且,還獲得了第92屆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光是看到這個電影所獲得的獎項,就知道這部電影一定值得一看。其實這部電影的劇情也很簡單,但是卻在簡單的情節當中揭露了人性最可看的一面。
將寄生蟲這一個詞貫徹到底《寄生蟲》這個名字本身就取得很妙。從社會角度上說,富人和窮人,到底誰是寄生蟲?就電影本身的設定來說,這一家子窮人詐騙一家子富人,符合寄生蟲的狀態。
所以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想最大的感觸就是人一定要為自己的生活奮斗努力,如果連你自己都放棄了,那你這輩子也就跟螻蟻一樣生活了。
㈥ 如何評價奉俊昊導演的電影《寄生蟲》
《寄生蟲》是一部極具隱喻色彩的都市黑色童話,影片的成功不止於拿到韓影史上第一座金棕櫚,第一座奧斯卡;更多的是對普羅大眾的社會性預言與警示。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從題材上與前年大火的《燃燒》無疑,無不是揭露社會階級差距的不平等,窮人與富人之間信息獲取的不對稱。不同的是《燃燒》更文藝,更隱晦;而《寄生蟲》卻來的更直白,更現實。《燃燒》是詩,《寄生蟲》則是刀,但兩部電影如出一轍的揭開了階級撕裂後的醜陋傷疤,用血淋淋的方式一點一點地敲碎了窮人僅剩的尊嚴。基宇一家出生寒門,貧窮讓這一家子只能依靠趨炎附勢富人苟延人世,他們一家的生活准則就像基宇爸爸老金所說:「最好的計劃就是沒有計劃。因為一旦定了計劃,人生就絕對不會按照計劃來。所以做人就得沒有計劃,沒有計劃就不會有差錯。」計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同於未來,窮讓一家人失去了對未來的期盼甚至意淫。但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基宇一家接觸到了朴社長一家,這個准則得以打破,寄生蟲一家開始活在了「計劃」之中,也正是差錯的開端。奉俊昊在采訪里說:「雖然生活在一個國家和城市,但富人和窮人可能都沒機會相遇」。把差異隱藏起來,互相隔離,並用現代化的「人生而平等」理念蒙住雙眼。也正是這一物質信息的不對稱讓窮人總是會幻想著成為富人,幻想著能有朝一日能登上資產階級的殿堂,擁有富人的生活方式。就像現代都市吊絲一族,生活在8平米的出租屋,每天精緻打扮穿著價值不菲的名牌,擠著地鐵去上班,在公司辦公室吹著空調安安靜靜的忙活這忙活那,幻想著自己是富人一族,但生活與階層卻出賣了他們。窮人的逆襲,像一個自我安慰的幻想,像一則說給孩子聽的童話。可活在地下的窮人,除了相信,又有什麼辦法呢? 就像《寄生蟲》中展現的那樣,窮人與富人之間有一條通道,這個通道是狹窄的,狹窄的只留下了一絲縫隙,窮人幻想著通過這條縫隙到達富人的生活世界而富人也從這條縫隙窺探窮人的世界。老金一家就具有特殊性質,他們是蟲子,鑽過縫隙連接富人與窮人,他們一家承載著窮人階級的所有幻想,但結果卻是迎來了富人一家的「殺蟲劑」,這一劑殺滅了他們的幻想,也殺滅了他們的尊嚴。老金一家子鳩占鵲巢,在朴社長的別墅中討論著他們即將走上富人之路的泡影。在歡聲笑語中,基宇提出了要和朴社長女兒多惠結婚,計劃請人扮演自己的父母。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老金的自尊心開始動搖,自己身為人父人母卻不能出席兒子的婚禮,階級隔閡初劇加深。老金自尊心的劇烈破碎當屬寄生蟲在桌下偷聽朴社長夫婦做愛的那場戲
查看更多
㈦ 寄生蟲電影解析細節
《寄生蟲》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韓國電影了,電影是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李善均、趙汝貞、崔宇植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全家都是無業遊民、集家族眾望於一身的長男基宇去到朴社長家裡面試補習老師的同時展開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
影片的前半部分,奉俊昊告訴我們這部影片為什麼叫「寄生蟲」。後半部分,奉俊昊則又告訴我們,「寄生蟲」不止是金家四口,還另有其人。朴家的地下室里,還藏著頗驚心動魄的秘密。以這個秘密為鑰匙,奉俊昊展開了更為緊張的敘事,將「寄生蟲」和「宿主」之間的矛盾最終渲染到了極致。
電影裡面有一個很特別的細節,朴社長對妻子說,金基澤的身上有特別的味道,在車里會隱隱散發。到底是什麼味道?朴社長說,搭地鐵的時候,也能聞到這樣特別的味道。其實這說明了味道是代表窮人和富人之間的一種區別,隱喻且真實。
影片里還有很多細節都在暗示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對立矛盾。
㈧ 電影《寄生蟲》中,誰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寄生蟲」
人是一種喜歡做夢的動物,放眼望去,我們當今社會享受到的很多便利大都是夢想的產物。古代人夢想飛鳥那樣飛,現代我們發明了飛機;古代人喜歡像魚一樣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潛水艇便應用而生;聲音可以傳遞信息,當代的手機可以傳遞更多的信息。正是因為人們有了夢想,這個世界才變得豐富多彩,也正是因為人們有了夢想,我們的生活才會有著無窮無盡的可能。
片中,當上層社會夜夜笙歌的時候,底層的人們卻都在思考著如何在第二天活下去。可見快樂與痛苦並不是共通的。這也是為何哥哥在自己失意的時候,即使是收獲了別人的心,也對於未來沒有絲毫的信心。他堅信那個石頭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但最終只不過是替換了同樣身處底層的別人的性命。對於富豪們而言,房子依舊是那個房子,只不過換了住進去的人。
以上,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看到這個社會上所發生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就跟片中所描繪的一樣,有些事情對於有的人而言只是故事,但對於親歷者而言,是抹不去的事實。
㈨ 寄生蟲電影解析
電影《寄生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大家都是怎麼理解這部影片的呢。
一家住在地下室的窮人,靠著不正當的手段來到富人家工作,窮人媽媽在富人家當保姆,哥哥做富人大女兒的家教,妹妹做小兒子的家教,他們「幫助」了爸爸,成為男主人的司機,就像是寄生蟲一樣,依附在富人的家裡,體驗著本該不屬於他們的東西。
這部影片將貧富差距體現得淋漓盡致,富人發自內心的鄙視窮人,窮人也沒有自己的自尊,想著靠著富人,只要不用像之前那麼辛苦就好,不用再為生計而發愁,反正不論什麼手段,都要達成目的。
人可以窮,但志不能短,我們活著,就要有尊嚴地活著,不要再用一些卑劣的手段,更讓富人瞧不起;富人生活富裕,但也不要就此來鄙視窮人,人活著,三觀要正。
最後,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這部電影。
㈩ 《寄生蟲》的主要內容講的是什麼呢
《寄生蟲》講述一家四口全是無業遊民的爸爸基澤成天游手好閑,直到積極向上的長子基宇靠著偽造的文憑來到富豪朴社長的家應征家教,兩個天差地遠的家庭因而被捲入一連串意外事件中。
《寄生蟲》是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李善均、趙茹珍、崔宇植、樸素丹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5月21日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2019年5月30日在韓國上映 ,2019年10月11日在北美上映。
《寄生蟲》獲得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這也是韓國電影首次拿下金棕櫚大獎。2019年12月4日,該片獲第91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外語片獎;12月10日,獲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亞洲人氣電影大獎。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共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4項大獎。
評價
寄生蟲電影在豆瓣上評分是9.2分,大量網友給出了五星和四星半的評分,評價很高。而戛納電影節中,寄生蟲電影主競賽評委9票一致通過,場刊3.5第一,擊敗阿莫多瓦《痛苦與榮耀》3.3、《燃燒女子的肖像》3.3、昆汀《好萊塢往事》3.0拿下大獎。外媒評論本片「用毛骨悚然的方式入侵」「是一部關於社會地位、抱負、唯物主義、父權家庭的黑色喜劇」。無論是媒體還是戛納評委對電影的評價都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