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沒有有關戊戌政變或者戊戌變法的電影
電影《譚嗣同》。
⑵ 求和北伐戰爭有關的電影
和北伐戰爭有關的電影有《大浪淘沙》《黃埔軍魂》等。
1,《大浪淘沙》是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伊琳導演,於洋、王蓓、史進、劉冠雄等出演,於1966年拍攝完成,1978年上映。該片通過靳恭綬、顧達明、楊如寬等青年知識分子在革命大潮中的追求、奮斗和分化再現了大革命前後中國風雲變幻的歷史畫面。
2,《黃埔軍魂》是由劉家昌執導,柯俊雄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1949年國民黨退據台灣,在鳳山恢復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後的故事。
(2)戊戌變法題材的電影擴展閱讀
1,《大浪淘沙》劇情介紹:大革命時期,知識青年靳恭綬(於洋 飾)、顧達明(簡瑞超 飾)、楊如寬(杜熊文 飾)、余宏奎(劉冠雄 飾)因為各自不同的原因離鄉相遇,在濟南結為拜把兄弟。不久,由於出身信仰的不同,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期間他們還結識了謝輝(王蓓 飾)和劉芬(吳慧明 飾)兩位女學生。
北伐的勝利召喚他們來到武昌,靳恭綬等人考入中央軍校,師從共產黨員趙錦章(史進 飾),余宏奎則投奔了國民黨參謀薛建白(林嵐 飾)。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國共分裂,蔣介石大肆捕殺共產黨人,「馬日事變」暴發後,已經加入共產黨的靳恭綬和顧達明闖入敵營救出身受重傷的趙老師,並遵從趙的遺訓回武漢找黨,而余宏奎則在大革命的風囗浪尖上徹底投降了敵人。
2,《黃埔軍魂》劇情介紹:1949年國民黨退據台灣,在鳳山恢復 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連長教官江支森不求名、不求利,認真地以「鐵的紀律、愛的教育」訓練學生,上課時對學生嚴格要求,下課後將學生視如子弟。學生們都愛他又怕他。他的妻子綉春亦熱愛他的事業,照顧著他的每個學生,經常請學生到家中作客。
為了讓學生無拘束地在他家度周末,他竟離家徜徉在校園里。原是膽小的學生劉志良,在江支森的教導下自覺鍛煉自己,得知母親病逝,卻因在校組織同樂會,不能回家送終,在晚會上演唱悼念慈母一曲,聲淚俱下,感動了全校師生。以後他成為該校的校長。
頑皮的周浩庭也在轉變,後來成為少將軍官。三十多年間,江支森的官階只從中尉升到中校。他雖沒有子女,卻受到學生的敬愛。在他退休離校時,校長帶領全校師生,隆重地列隊為江支森夫婦送行。
⑶ 有什麼像《城南舊事》一樣的電影
《茶館》、《祝福》、《阿Q正傳》、《邊城》、《駱駝祥子》、《月牙兒》。
《茶館》是現代文學家老舍於1956年創作的話劇,1957年7月初載於巴金任編輯的《收獲》雜志創刊號。1958年6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單行本。
劇作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一個叫裕泰的茶館揭示了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光怪陸離,以及在這個社會中的芸芸眾生。
劇本中出場的人物近50人,除茶館老闆之外,有吃皇糧的旗人、辦實業的資本家、清宮里的太監、信奉洋教的教士、窮困潦倒的農民,以及特務、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眾多但性格鮮明,能夠「聞其聲知其人」,「三言兩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
作品通過茶館老闆王利發對祖傳「裕泰茶館」的慘淡經營,描寫他雖然精明圓滑、嘔心瀝血,但終於擋不住衰敗的結局,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走向。劇作在國內外多次演出,贏得了較高的評價,是中國當代戲劇創作的經典作品。
⑷ 反映北伐戰爭的影片有哪些
1、建黨偉業
《建黨偉業》(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 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譯、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該片於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 。最終票房約為4.12億元人民幣。
2、《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以史詩般的藝術筆觸全景式地呈現了中華各民族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這一波瀾壯闊的艱難歷程
劇情背景為自清朝末期慈禧太後歸政光緒皇帝,至民初袁世凱稱帝失敗約30年間的中國近代歷史,包括洋務運動、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拳亂、庚子後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張勛復辟等史事。
3、《大浪淘沙》
《大浪淘沙》是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伊琳導演,於洋、王蓓、史進、劉冠雄等出演,於1966年拍攝完成 ,1978年上映。
該片通過幾個青年知識分子在革命大潮中的追求、奮斗和分化再現了大革命前後中國風雲變幻的歷史畫面。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由張黎和成龍執導,趙文瑄、李冰冰、陳沖、孫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戰爭片。
該片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的故事。 該片於2011年9月23日在中國內地公映。
5、《冷槍》
《冷槍》是由金鰲勛執導,嚴屹寬主演的電視劇。該劇講述的是以北伐戰爭前,廣州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商團暴動,黃埔軍校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這次商團暴動的影響為基點生發開來的故事。
⑸ 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影片1840~1949
近代的一些比較經典的影片如下,近幾年影視劇中那些較俗的省去。
1840鴉片戰爭 、1856第二次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林則徐》
1884年中法戰爭《虎嘯南天》
1894中日甲午戰爭 《甲午風雲》
1898年戊戌變法 《譚嗣同》、《垂簾聽政》
1900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火燒圓明園》
1911年辛亥革命 《孫中山》、《末代皇帝》
1919年五四運動 《我的1919》
1927年至1937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長征》
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 《南京南京》《東京審判》
1945年至1949年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開國大典》
觀《虎嘯南天》有感
今年暑假我觀看了《虎嘯南天》這部電影,《虎嘯南天》主要是再現了1884年中法戰爭這段歷史,雖然我們在教材中也學習過這段歷史,但是也只是了解大概,真正觀看了這場電影,他帶給我的震撼與啟迪是巨大的.
《虎嘯南天》這部電影氣勢宏大,場面精彩壯觀,在演繹重大歷史題材的電影中,堪稱典範。尤其是電影中的幾個場面。1885年1月底,法軍主力7000餘人在船頭一帶向廣西邊境大舉進軍。就在這個時候,馮子材率軍趕到前線,毅然擔負起保衛祖國西南邊疆的重任。行前,他祭別祖先,囑托家人:萬一軍有不利,百粵就非我所有,要帶家眷、奉香火馳歸江南祖籍,永為中國民,免得受外人奴役。他還把兩個兒子帶在身邊,准備萬一戰死沙場,好料理後事。馮子材以七旬高齡,素孚眾望,召集各路將領開會,勸告大家消除派系成見,以國事為重,同心協力保衛國家。在會上他被眾將公推擔任前敵主帥。在戰斗中,馮子材率士卒身先士卒,激勵將士猛烈搏鬥,終將法軍擊退,遏阻了法軍對中國邊境的窺伺。而就在前線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同時,背後腐敗的清政府卻與法賊締結和約,割地賠款,成了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生的奇怪結果.
看到這里,我既激動又氣氛,激動的是一百多年前我們還有如此英勇的戰士,如此英勇的老同志在前線奮戰,拋頭顱灑熱血,感天動地,氣氛的是最後為啥還會出現這樣的戰爭結果,實在不能讓人接受,氣憤之餘,讓人對無能的清政府更添一份唾棄。
如今中國近百前的歷史悲劇,雖已為過去,但它幾乎是一部中近代史的縮影,一個可悲可泣的歷史教訓,當引起後世的無限深思!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中華民族何時揚眉吐氣!
試看今朝,美國一家獨大,他想打誰就打誰,朝鮮戰爭,阿富汗戰爭,南斯拉夫戰爭,伊拉克戰爭,中東動亂等等,都是打著給人家帶來和平的謊言發動的。多少百姓無家可歸,多少妻兒老小慘遭塗炭,有誰給他們做主,有誰給他們撐腰,沒有,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強大的祖,這就是強權,沒有理可講的。
滄海橫流,驚濤岸,似乎還在默默地唱著一支早已消逝的悲歌……中法戰爭雖然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但他記錄著清王朝的腐朽無能和中華民不可屈辱侮的民族氣節!如今,在這個弱強食的世界裡,我們要牢牢記住,落後就要挨打,要想不被欺負,就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國家領導集團,帶領全民搞好建設,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提高綜合實力,把我們的家園建設的無比強大。作為一名當代中學生,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虎嘯南天》這部電影喚起了我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激發了我對學習的熱忱,過去我貪玩逃課,今天我深深地感到自責,開學了我更應該努力學習,將過去不努力的損失彌補回來 ,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投入到國家的建設中來,為實現富強中國夢而努力.
⑹ 求一部電影 背景是戊戌變法的
你說的是《滄海百年》嗎?慈禧是斯琴高娃。但張鐵林飾福康安。
張鐵林扮演奕忻的只有《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
其他的講戊戌變法的老電影叫《譚嗣同》。
⑺ 有關中國近代史,都有哪些電影
滿意請採納,謝謝
近代的一些比較經典的影片如下,近幾年影視劇中那些較俗的省去。
1840鴉片戰爭 、1856第二次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林則徐》
1884年中法戰爭《虎嘯南天》
1894中日甲午戰爭 《甲午風雲》
1898年戊戌變法 《譚嗣同》、《垂簾聽政》
1900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火燒圓明園》
1911年辛亥革命 《孫中山》、《末代皇帝》
1919年五四運動 《我的1919》
1927年至1937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長征》
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 《南京南京》《東京審判》
1945年至1949年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開國大典》
觀《虎嘯南天》有感
今年暑假我觀看了《虎嘯南天》這部電影,《虎嘯南天》主要是再現了1884年中法戰爭這段歷史,雖然我們在教材中也學習過這段歷史,但是也只是了解大概,真正觀看了這場電影,他帶給我的震撼與啟迪是巨大的.
《虎嘯南天》這部電影氣勢宏大,場面精彩壯觀,在演繹重大歷史題材的電影中,堪稱典範。尤其是電影中的幾個場面。1885年1月底,法軍主力7000餘人在船頭一帶向廣西邊境大舉進軍。就在這個時候,馮子材率軍趕到前線,毅然擔負起保衛祖國西南邊疆的重任。行前,他祭別祖先,囑托家人:萬一軍有不利,百粵就非我所有,要帶家眷、奉香火馳歸江南祖籍,永為中國民,免得受外人奴役。他還把兩個兒子帶在身邊,准備萬一戰死沙場,好料理後事。馮子材以七旬高齡,素孚眾望,召集各路將領開會,勸告大家消除派系成見,以國事為重,同心協力保衛國家。在會上他被眾將公推擔任前敵主帥。在戰斗中,馮子材率士卒身先士卒,激勵將士猛烈搏鬥,終將法軍擊退,遏阻了法軍對中國邊境的窺伺。而就在前線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同時,背後腐敗的清政府卻與法賊締結和約,割地賠款,成了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生的奇怪結果.
看到這里,我既激動又氣氛,激動的是一百多年前我們還有如此英勇的戰士,如此英勇的老同志在前線奮戰,拋頭顱灑熱血,感天動地,氣氛的是最後為啥還會出現這樣的戰爭結果,實在不能讓人接受,氣憤之餘,讓人對無能的清政府更添一份唾棄。
如今中國近百前的歷史悲劇,雖已為過去,但它幾乎是一部中近代史的縮影,一個可悲可泣的歷史教訓,當引起後世的無限深思!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中華民族何時揚眉吐氣!
試看今朝,美國一家獨大,他想打誰就打誰,朝鮮戰爭,阿富汗戰爭,南斯拉夫戰爭,伊拉克戰爭,中東動亂等等,都是打著給人家帶來和平的謊言發動的。多少百姓無家可歸,多少妻兒老小慘遭塗炭,有誰給他們做主,有誰給他們撐腰,沒有,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強大的祖,這就是強權,沒有理可講的。
滄海橫流,驚濤岸,似乎還在默默地唱著一支早已消逝的悲歌……中法戰爭雖然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但他記錄著清王朝的腐朽無能和中華民不可屈辱侮的民族氣節!如今,在這個弱強食的世界裡,我們要牢牢記住,落後就要挨打,要想不被欺負,就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國家領導集團,帶領全民搞好建設,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提高綜合實力,把我們的家園建設的無比強大。作為一名當代中學生,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虎嘯南天》這部電影喚起了我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激發了我對學習的熱忱,過去我貪玩逃課,今天我深深地感到自責,開學了我更應該努力學習,將過去不努力的損失彌補回來 ,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投入到國家的建設中來,為實現富強中國夢而努力.
⑻ 推薦幾部關於戊戌變法,或光緒,慈禧的清末電視劇
《少女慈禧》 《火燒圓明園》 《垂簾聽政》 《戲說慈禧》 《血染紫禁城》 《恭親王傳奇》 《危城爭霸》 《船政風雲》 《清宮秘史》
⑼ 今中國變法,流血犧牲,自我輩始來自於哪部電影
說的是戊戌變法,譚嗣同,相關電影電視劇太多了,大刀王五,霍元甲,都蹭過這個劇情。
⑽ 求一部以戊戌變法為主題的老武打片
你說的是《滄海百年》嗎?慈禧是斯琴高娃。但張鐵林飾福康安。
張鐵林扮演奕忻的只有《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
其他的講戊戌變法的老電影叫《譚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