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解放戰爭電影觀後感300字

解放戰爭電影觀後感300字

發布時間:2022-07-12 07:41:03

㈠ 電影紅日觀後感300字

在暑假中,我閱讀了一本叫做《紅日》的書。合上書,我的思緒卻早已飛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硝煙滾滾的年代。在偉大的抗日戰爭中,我們的中華民族展現了她不畏艱難,奮力拚搏的精神。
在偉大的背後,是那些人民戰士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建起了新的長城,換來了民族的崛起。在讀這本書時,彷彿我也來到了戰場上。只見遠處解放軍正與禽獸般的侵略者英勇地搏鬥著。空氣彷彿也被染成了血紅色,訴說著日本鬼子的滅絕人性。
在故事中,蔣介石帶領著自己的「王牌」74師,卻被共產黨消滅了。在激烈的戰斗中,劉勝受傷了,但是他臨死前還關心著前線的情況。最終,人民解放軍在戰役中,靈活地運用毛主席偉大的戰略戰術,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在那腥風血雨的戰爭歲月里,有多少誕生在中華大地的優秀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用頑強不息的鬥志以及他們寶貴的青春熱血,高舉起革命的火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出生入死,為新中國灑下了血汗。
我們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我們應該學習烈士們的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㈡ 電影 大決戰 觀後感

思路:根據電影《大決戰》系列的內容展開,並結合自己的觀點加以說明。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同時也是解放戰爭勝利70周年。關於三大戰役的記錄,我認為最為經典的當屬1991年拍攝的《大決戰》系列,我用了一周的時間陸續重溫了一遍。《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其中我認為最震撼的要屬《淮海戰役》。

60萬對80萬,延伸來說,為什麼人民解放軍能夠戰勝裝備精良、人數眾多的國民黨軍隊。以前只在歷史書中劃過知識點——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但具體來說,決定解放戰爭勝利的有很多,我認為關鍵一點在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並進行了徹底的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在主觀上得到了廣大農民的用戶,得到了農民的認可和支持,客觀上使得原本束縛在土地上的生產力得以釋放出來。這樣就是數以萬計的農民在主、客觀條件同時滿足的情況下,能夠奔赴前線,支援解放軍在廣闊的華中平原上「中原逐鹿」。

土地革命,一是走群眾路線,依靠群眾,發動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二是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正是如此,土地革命成功了,解放戰爭成功了。至於其他類似「戰爭藝術」種。

只不過是縮短了戰爭的時間的「把戲」罷了,當然也不能完全否認,但過分強調軍事指揮的重要性,特別是將國民黨部隊失敗的原因全部歸結於蔣介石的失敗指揮上,這難道不就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嘛

㈢ 遼沈戰役觀後感300字

遼沈戰役觀後感

以前歷史課本上曾介紹過遼沈戰役,此次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遼寧西部和沈陽、長春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第一個戰役。

觀看《遼沈戰役》影片,查了相關內容得知,在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年後,國內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中國共產黨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決定首先在東北同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並制定了相應方針政策,定了主力南下北寧線(今京沈鐵路),攻克錦州,把敵人關在東北就地殲滅的作戰方針。開始時,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不願南下錦州作戰,企圖回師長春。在毛澤東批評和糾正了林彪在攻錦(州)打援問題上的猶豫之後,東北野戰軍按照中國共產黨中央軍委的戰略部署,發起遼沈戰役。

1948年9月12日,第四野戰軍發起遼沈戰役。東北野戰軍在林彪、羅榮桓指揮下開始攻錦作戰,全殲守敵近9萬人,生俘國民黨東北"剿總"副總司令范漢傑。錦州的解放促使長春守敵一部分起義,其餘全部投降。東北野戰軍乘勝追擊,於11月2日解放沈陽、營口。東北全境獲得解放。遼沈戰役歷時52天,殲敵47.2萬人。人民解放軍從此在數量上也對國民黨軍隊有了優勢,使中國革命形勢發展到一個新的轉折點。

這次觀看《遼沈戰役》,讓我對這段歷史又有了新的認識。影片中氣勢恢宏的戰斗場景、催人淚下的犧牲精神時刻提醒著我現今美好興奮的生活來之不易,這是我們的革命先烈用熱血之軀鑄就的幸福,用滿腔的熱情換來的安逸。他們生活在吃不飽、穿不暖並備受壓迫的環境中還能毅然為了國家犧牲小我、奉獻國家,那成長在幸福搖籃並享受著生活的安逸的我們不是更應該為了國家努力奮斗嗎?!我們要時刻銘記先烈的貢獻精神,努力為國家和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結遼沈戰役的成敗,我認為上級對下屬的態度起了重要作用 .毛主席對下屬擁有充分的信任,並善於應用管理的藝術使得共產黨的團隊,能和諧地達到戰略統一,並發揮各成員之長,取得最大的效益。反觀國民黨內,蔣介石與衛立煌始終沒能達成共識,反而專斷獨行,最終的下場不言而喻。這也教育我們要充分信任和尊重自己的下屬,並善於引導來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每一場戰爭都有屍體和鮮血的堆砌,無數血淋淋的事實在告誡我們戰場多變,但是必須努力適應並懂得用最小的損失獲得最大的成功。現今生活亦然,我們要不斷適應變化的環境,在生活中要懂得變通和思考,當機立斷,努力前行。

以後的生活中,要銘記先烈精神,敢於拼搏勇於奮斗。

㈣ 關於中國戰爭的電影精彩片段觀後感作文

假期里,我看了[董存瑞]這部電影。在整個影片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董存瑞炸碉堡』的這段精彩片段。 在煙火彌漫、硝煙滾滾的戰場上,董存瑞這支頑強的小隊英勇地炸掉了敵方許多的重要碉堡與炮樓!每當他們扔炸彈或炸碉堡時,我似乎總能看到戰士們眼中燃燒的熊熊怒火!他們瞪著炯炯有神的雙眼,那專注嚴峻的神情,不禁讓我心生一動;面對那殘酷、恐怖的子彈與硝煙彌漫的戰場,是什麼使這群戰士依然露出從容不迫、冷靜沉著的神情? 在下午3點30分,我軍發出沖鋒信號!可這時,董存瑞與郅順義還沒有炸掉敵軍最後一個暗堡。暗堡的外型極為巧妙,是一座拱型的橋。董存瑞緊縮雙眉,雙手緊緊抱住炸葯包,對郅順義鄭重地說;『『如果我沒有完成任務,你一定要幫我完成!這是我的第一筆黨費,你一定要幫我交給黨!』』說著,董存瑞拿出一個小布包鄭重的交給郅順義。這個場面令我十分感動,要知道,董存瑞可能一去不赴反了 !董存瑞在郅順義的掩護下,東閃西躲地來到暗堡下。董存瑞東張西望,發現周圍全是磚頭、棱瓦 . . . . . .沒有安放炸彈的地方。董存瑞犯難了,他急地頭上不停地冒冷汗,緊縮眉頭。時間恐怕不夠了,如果,任務不完成,那整個大部隊就要遭殃了,怎麼辦?!此時,戰士們的心都懸了起來,我也緊張的渾身直打哆嗦,嘴裡不停念叨著『加油呀!董存瑞!』就在這時,董存瑞的心一橫,腿一掃,一把拉開導火索,用左手支撐著炸葯包,大喊一聲;『『為新中國前進!』』砰得一聲!碉堡被炸毀了,董存瑞隨著煙霧也飛了。煙霧與碎片帶走了董存瑞的身軀,卻沒帶走他臨前那堅定的眼神與那句『為新中國---前進!!!』 戰爭勝利了!可年僅19歲的董存瑞卻犧牲了,寫到這里,我的眼淚不爭氣的落了下來 . . . . . .

㈤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300字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今天,我和爸爸去看了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講述了1947年冬,我東北民主聯軍203小隊准備攻打土匪盤踞的威虎山,偵查員楊子榮化身土匪「胡彪」潛入威虎山,最後里應外合打下威虎山的故事。
威虎山地勢險要,鷹嘴崖更是飛鳥難渡,可是這一切並沒有阻擋到楊子榮和203小分隊,經過殊死的較量,攻取了威虎山。
爸爸告訴我,楊子榮歷史上確有其人,是一位戰功卓著的戰斗英雄,可惜在打下威虎山不久後的一次戰斗中,被土匪的黑槍打中,壯烈犧牲,年僅30歲。
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由無數個「楊子榮」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更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一身本領,當國家民族需要我挺身而出的時候,我會義無反顧,更有一種打虎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志豪情!

㈥ 看戰爭片有感300字

國產戰爭片《集結號》觀後感

在談《集結號》之前,先講一個蘇聯衛國戰爭中的真實戰例。
蘇德戰爭初期,蘇聯處於十分不利的境地:國土大片淪喪,成師成師的部隊被德國人消滅。1941年底,蘇聯的西南方面軍幾十萬人被德軍分割包圍在基輔附近,方面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上將也是深陷重圍,身邊只剩下數千人馬。此時他喚來一名少將,命令他帶領一支隊伍向一個交通要地先行突擊,為司令部突圍打開突破口,但撥給他的只有區區百來人。為了司令員的安全,這名少將履行起了一名連長的職責,拚死進攻,居然成功的破圍而出,可是方面軍司令部卻始終沒有跟上來,基爾波諾斯上將及方面軍政委後來均在包圍圈內犧牲。戰後少將從其他突圍者那裡才得知了真實情況:方面軍司令部根本就沒打算跟著他突圍,基爾波諾斯只是想讓他吸引德軍的注意,而自己卻向另一個方向突圍,說白了就是准備犧牲掉他來掩護主力的行動,為了讓少將扮演的更真實些,他甚至沒有事先透露這個意圖。然而陰差陽錯的是,被派去送死的人突圍的方向正好是德軍的弱點,而方面軍司令部卻鑽進了德軍的口袋。這位幸運的少將後來在衛國戰爭中成長為著名的指揮員,他就是東普魯士征服者、未來的紅軍元帥巴格拉米揚。

而《集結號》講述的,也是一個類似的故事。

1948年的一天,中原野戰軍某部9連得到命令,為掩護團主力轉移,必須堅守汶河陣地,除非聽到團部司號員吹起表示任務完成的集結號,否則決不準撤退,哪怕打到最後一個人。9連全體官兵面對數十倍於己的敵人,拚死打退了對方三次進攻,而集結號始終沒有響起,最後除連長穀子地一人被震昏倖存外,其餘47人全部陣亡,無一生還。
穀子地在後方醫院康復後,發現全國解放軍已經做了大整編,原來部隊的番號不在了,他不得不花了數年功夫,總算找到了老部隊,得知他的老戰友、當時下命令的團長已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更讓他吃驚的是,原來當年執行的,其實根本就是一項有去無回的任務:為掩護團主力的行動,團長不得已做出犧牲他們連的決定,所謂撤退的集結號,只是一個安慰,根本就沒打算、也沒有吹響過……。由於9連47人全部陣亡,且戰場在戰後已改建了煤窯,所有陣亡戰士的遺體都沒有被找到,所以他們只能按失蹤處理,不能獲得革命烈士的榮譽。在知道這一切後,深感委屈的穀子地下決心要為犧牲的弟兄們討回公道……

《集結號》反映的,是中華民族內戰這個大悲劇下幾個小人物的悲劇,總體感覺悲壯感人。在宣傳時,影片號稱戰爭場面達到了《雷霆救兵》的水平,實際看下來是誇張了點,但和韓國影片《太極旗飄揚》比,已可以等量齊觀。無論是化妝、音效還是戰場表現效果,確實達到了近年來國產片的最高水平,遠遠超過了《沖出亞馬遜》之類的片子。

《集結號》的劇本寫的不錯。國內近年來的一些「極品垃圾」,例如《無極》、《夜宴》和《黃金甲》,其實無論演員的表現還是聲光效果都達到了相當水準,之所以被稱為爛片,關鍵是劇本寫的太差,「不會講故事」,情節不是老套就是讓人覺得莫名其妙。而集結號全篇一氣呵成,沒有離奇生硬的感覺,作為戰爭片,讓人覺得自然可信。

在情節上,沒有出現國產片解放軍傳統的「高大全」的形象。為了全局的勝利,犧牲偏師在戰爭中是很常見的,盡管這對當事人來講相當殘忍:但借用影片對白,「戰爭哪有不死人的」?在國內主旋律影片中出現這種情節,據我的記憶還是第一次。此外,陣前殺俘、破碎的肢體、面對敵人優勢武器的無可奈何……這些增強了影片的真實感。

而片子的缺點,主要在於一些細節。在戰場火力、武器道具上,很多地方不嚴謹,解放戰爭的場景中出現了太多五十年代才出現的武器,火力表現之強烈也遠遠超出了當年的實際情況,不過這也是刺激觀眾視覺的一種手段:在這些方面,《集結號》較之《雷霆救兵》還是差的太遠。

總體而言,個人認為,《集結號》是近年來最優秀的國產戰爭影片,是部男人氣息很強的電影,值得一看。

《建國大業》這一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雲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話題人物齊聚,四大天王中的兩位捂婚天王劉德華,黎明,功夫之王成龍,李連傑,華表獎的雙黃蛋得主陳凱歌,馮小剛,四小花旦里的章子怡,趙薇,實力派男星姜文,陳道明,陳寶國,葛優等演員紛紛出馬,以置於使筆者無法一一列出,這些大腕在影片拍攝和上映的檔期,每個人身上出一條新聞,對影片的宣傳就不可小窺,更何況中影掌門人韓三平十多年後重新掌鏡,眾大腕零片酬出演,國產片拷貝又創新高等新聞本身就有著巨大噱頭,讓人們重新喚起了對主旋律影片的熱情!
其實主旋律影片很早就對自身如何更多的吸引觀眾做過嘗試,2005年,為了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影片《太行山上》,就起用了港台明星梁家輝,劉德凱分別飾演國-共的抗-日英雄,2007年的獻禮影片《八月一日》同樣選用了呂良偉,李子雄飾演了葉挺和汪精衛,兩部影片在這一類型片上做的突破不大,但是起用明星的機制無疑使影片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建國大業》在起用明星上可以說是在以前影片的基礎上前進了一大步,而且對這一類型片的宣傳,說教的功能大為改觀。國共兩黨人物喜怒哀樂都給予了描寫,凸顯了人性化。然而影片從皓如煙海的史料中選則材料,修改劇本,難免有些典故,事件交待不清,或是掛一漏萬,下面是筆者看出的幾點,一吐為快。
李宗仁不顧蔣介石的阻撓,硬是選上了副總統。片中有一場蔣,李二人共同登台,宣誓就職的戲一閃而過,未做交待。其實當時蔣對李很是憤恨,想讓李宗仁出醜,於是派人通知李宗仁宣誓就職時穿軍裝。自己反到穿一身長袍馬褂。當李宗仁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結果就職典禮時李宗仁站在蔣介石旁邊,象極了一個跟班。
片中結尾處斯-大林對中-共的代表慷慨陳詞:只要中-共一宣布建國,就第一個與中國建交,顯得很丈義。但是片中也提到過一幕,起初共-產黨攻陷南京,蘇聯的駐華使節並沒有留下,而是和蔣介石一同退往廣州,事實上蘇聯對國共兩黨的政策一直是曖昧的。對中國是否劃江而治也提出過意見。但是還是毛-主席有遠見,有魄力,一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詩詞就點明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國人的事還得中國人自己作主!任何國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並沒有無私的援助!
轉眼間新中國已經迎來了自己六十歲的生日,國家日益富強,然而就象片中對國歌的討論一段所說的,我們永遠要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惕。用我們的血肉,我們的智慧組建成新的萬里長城,永遠前進,再前進,在世界上找到我們應有的位置!

《建過大業》觀後感範文二:

看完了《建國大業》這部電影,覺得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是老一輩的革命家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一切。

最讓人難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那一刻,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

我的眼睛也在這一刻濕潤,心中澎湃。

解放上海,我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

更有無數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的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萬眾沸騰。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來越美好的明天。

台灣那邊,落寞的是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我們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的生活更應該珍惜。因為這是用鮮血換來的。

祝偉大的祖國60歲生日快樂!!!祖國,我愛你!!!

《建國大業》觀後感範文三:

昨天單位組織一起去看最近相當火的《建國大業》。這還是我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平常總是看一些網路版的,一是沒有人陪我去影院看,二是沒有人值得我陪去電影院看。

首先我要說一下,去影院看電影還是相當不錯的,呵呵。

《建國大業》作為為祖國六十年獻禮的影片還是相當不錯的。我不是說明星的多少的問題,而是它的故事的整體布局,它節奏的整體把握和它整體氣氛的烘托都是相當不錯的。

從抗日戰爭勝利的重慶會談到最後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中間四年多時間中的共產黨,國民黨和各個民主黨派之間的種種變化,糾葛都一一的展現。有人在看完後說,電影顯得有些倉促,各個時期過的有些太快了,我只能說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面展現出全景的建國過程,不管對誰來說都是相當困難的,韓三平的這種表現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是接受了。

再說說具體的表演,張國立的蔣委員長無疑是「驚艷」的,在形體有差距的情況下能夠用神情,用內心把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值得加分。宋慶齡,宋美齡兩位宋氏姐妹演的都相當不錯。國母淡定自若,榮辱不驚的形象深入我心,宋美齡為黨國四處奔波,可謂嘔心瀝血。王學圻事業的大爆發真是誰都擋不住呀!另外各位大腕的客串都沒有給自己丟臉。

再說唐國強自從開發出來演毛主席之後,我覺得就基本是那個樣子了,《長征》首次見他確實感到驚嘆,但是後來的所有影視劇包括《建國大業》,我感覺沒有什麼進步了,也許這就是極致了?也許毛主席真的就是這個樣子了?也許是審美疲勞了?咱也不知道了。劉勁等特性演員的表演在劇本的要求下倒是小有上進。民主黨派領導人的扮演者給人新奇,贊嘆的印象,民盟,民革這些主要領導人個人性格魅力的展示無疑是這部影片的特點之一。甄子丹,趙薇,馮鞏,章子怡,苗圃,郭德綱等人的客串都起到了自己的作用,可以說他們的角色,不用大腕也可以演,大腕的加入可以說是錦上添花。

最後,我覺得《建國大業》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也許是因為我第一次進影院的原因吧,對這部影片感覺挺好。

㈦ 5.解放戰爭讀後感(40O字)

仔細閱讀了王樹增的《解放戰爭》,內心波濤洶涌,彷彿在我的眼前再現了近代中國史上最為壯烈的,最具有意義的傳奇戰爭,這本書是以大量當時國內外記者的記述文字、檔案資料和有關人員後來的憶述的作品,真實地勾勒出了解放戰爭的許多歷史畫面,並總結出,在這場改變中國的命運的革命戰爭中,共產黨最終戰勝國民黨,人民解放軍最終戰勝國民黨軍,取得了中國革命的最後勝利,人民群眾的支持、意志、智慧和力量,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這是一部用今天的目光審視昨天的戰爭,進而思考共和國壯麗誕生的史詩。
我還記得其中還有一個故事:那時,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想把位於陝北與晉北交界的佳縣打下來,以緩解胡宗南大軍進犯陝甘邊區的壓力,但臨戰卻發現,胡宗南部已將這一帶搶掠一空,部隊由於極度缺糧根本無法打仗。毛澤東計算了一下,如果仗打三天,部隊就需要12萬斤糧食。他請來佳縣縣長張俊賢,讓他想想辦法。張縣長說:「把全縣堅壁的糧食挖出來,夠部隊吃一天;把全縣地里的青玉米和穀子收割了,還可以吃一天;剩下的一天,就把全縣的羊和驢都殺了!」

戰役打響了。佳縣百姓的支前隊伍扛著拉著從各家各戶湊來的糧食、驢和羊,共產黨官兵打到哪裡,他們就一步不離地跟到哪裡;而在戰場的後方,佳縣百姓吃的是樹葉和樹皮,這些都吃光了,就吃觀音土。戰後很長時間里,這個縣都看不到羊和驢。毛澤東十分感動。他給佳縣縣委寫下了這樣一句話: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一面。

在讀完《解放戰爭》之後,我覺得「人民決定成敗」就是這本書的核心內容。它令我想到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家喻戶曉的諺語,同時也是毫無疑問的歷史規律。這部作品緊緊圍繞這個核心展開,寫毛澤東的「兵民是勝利之本」在戰場上的所向披靡,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大生產運動,寫山東戰場、東北戰場,支前百姓浩浩盪盪的隊伍。與此對比的是,國民黨「人心不順,士氣不高,經濟困難」的種種現實。廣大人民的傾力支持使得這場戰爭成為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爭。

解放戰爭在世界戰爭史上堪稱奇跡。內戰初期,國民黨各個方面的實力都大大超過共產黨。在軍事方面,國民黨軍隊達470萬,美式裝備;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只有127萬,且裝備簡陋,只是「小米加步槍」。無論是國民黨,還是當時的世界,都認為這場戰爭的勝負沒有懸念。可戰爭卻在短短的4年裡來了個大翻盤,令所有人膛目結舌。國共軍事力量如此懸殊,為什麼中國共產黨能以弱勝強取得最後的勝利呢?然而這一切根本無法用軍事理論去解釋。但偶然中體現的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其根本原因是:中國共產黨代表的是廣大人民的利益,團結了要求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獨立願望的先進知識分子、工人、農民、民族資產階級等一切革命力量,實行了符合中國人民要求的一系列政策。

時至今日,往日的戰爭風雲已經煙消雲散,但是,我們絕不能忘了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的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更應該居安思危,而不是樂不思蜀。現在的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科學知識,長大報效祖國,回報社會。國家的安寧和長治久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㈧ 關於解放戰爭的讀後感

斗爭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方式,而戰爭又是其中最直接最暴力的,他集中體現了我們人性的丑與美。但話是這么說,其實除了統治者、戰爭狂人和無知無畏者之外,大致是沒有人喜歡戰爭的,管他社會進不進步,我是來打醬油的,關我屌事!老百姓都是這么想的,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另外就是戰爭的正義性很多時候其實我們無法正確地判斷,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問題:戰爭本身是帶有破壞性的、摧毀性的,他席捲一切,勢必造成巨大的方方面面的傷害。所以,有時候戰爭正義性的判斷並不僅僅與發起戰爭的目的有關,而還與戰爭的破壞程度息息相關。所以,戰爭很多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好東西,看戰爭史的時候我們要樹立這樣子的觀念,要有反思的精神,即使很多事情已經過去了,無法挽回,我們也應該在戰爭的過程中吸取其中的教訓。

這是我看戰爭史的一點心得。至於說在戰爭史中我們要反思些什麼東西,我覺得很復雜。我只能說幾個例子,譬如說戰爭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政權存在的法理性、其受民眾歡迎的程度;可以看出各個政權所實施的政治、經濟政策正確與否,可以看出戰爭中雙方主要將領尤其是直接指揮的將領的個人能力,還可以觀察一下戰爭對雙方造成的影響,以及戰爭最終的後果。

解放戰爭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我始終覺得這是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戰爭,至少他決定了我們100年的命運,解放戰爭雙方的輸與贏,決定了1949年或者別的一個什麼年份之後100年我們的政治制度、文化經濟、生活習慣。也決定了很多人的爽與不爽,決定了我們今天到底是流落街頭,還是高高在上。

《解放戰爭全紀錄》其實是一本很一般的書,他的腔調比較老,觀念比較舊、思想雖然激昂但是神經麻木,但貴在他保存了比較多的資料(即使很散),至少是一個官方資料的匯總,很多地方寫得很細,雖然經常有健忘症,很多文句重復出現,但至少表明,他願意提供給讀者完整的詳細精確到個位數的資料。這本書的缺點就是我前面所說的,太偏頗了,太公式化了,嚴重的革命樣板戲殘余的感覺,這也就是我這篇文章起這么一個題目的原因。

看完這本書,我得出了我的總結:

一、蔣介石為什麼會失敗,是因為他站的位置不對,他代表的是那些大的利益集團,這是和當時廣大人民的利益有沖突的。蔣介石及其手下的將領官兵有嚴重的享樂思想又志大才疏,而且日益腐化。蔣介石等是看不起那些底層人民的,是與底層人民對立的。

二、蔣介石輸得很快,任何腐敗了的政權都是要輸得很快的,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這是真理。甚至到了1949年這一年,蔣介石是兵敗如山倒,共產黨是風卷殘雲秋風掃落葉。

三、這三年的戰爭規模很大,動輒幾十萬的作戰規模,甚至上百萬,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上的。這場戰爭的死亡人數絕對數也很多。但我們也要看到其實很多時候俘虜的人數往往是死傷人數的很多很多倍,臨陣起義的也很多很多。自己人打自己人,還是看打不過就投降好一點。

四、雖然這場戰爭讓我們很多年都沉湎在勝利當中,但是,勝利之後我們得到了什麼東西,很多人拋頭顱灑熱血,背井離鄉鬧革命,臨危不懼搞起義,建立了夢想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固然是一場恢弘偉大的勝利,很多人也嘗到了勝利的果實。尤其是土地革命得以實施,千千萬萬的農民獲得了土地,這是最了不起。所以到了今天才有很多農民有土地被征,可以拿到征地錢和安置房。然而勝利之後我們的得到與失去,也許還要繼續觀察。

如我前面所說,這場戰爭,起碼影響了我們一百年。

閱讀全文

與解放戰爭電影觀後感3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知音主題曲完整版 瀏覽:571
電影院兼職收手機 瀏覽:185
6你啊免費手機電影 瀏覽:904
有一部電影講抗日結束審判 瀏覽:439
神馬手規電影網 瀏覽:712
國外電影國內沒引進如何看 瀏覽:479
女海盜電影迅雷 瀏覽:808
一部電影帶來的感悟 瀏覽:639
我是上海電影 瀏覽:107
西瓜視頻一時電影 瀏覽:876
樂視電視如何看3d電影下載 瀏覽:18
經典電影手機鈴聲 瀏覽:834
怎麼知道電影最後有無彩蛋 瀏覽:265
海蒂和爺爺是一部好電影 瀏覽:941
老電影愛情圖片 瀏覽:516
羅生門電影西瓜 瀏覽:719
電影中感情坎怎麼處理 瀏覽:809
沈從文同名小說改編電影有哪些 瀏覽:427
反映老北京電影 瀏覽:364
一部電影兩男一女在孤島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