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姚曉棠是富二代嗎
姚曉棠背景應該挺好。
姚曉棠。為什麼說姚曉棠是「關系戶」,從盲選時黃霄雲對汪峰說的話就能看出來,黃霄雲說「我認識她」,隨即又說「哈!美女」,汪峰一聽是美女,立馬就轉身了,轉身看到姚曉棠,臉上都樂開了花。可以想像,如果不是黃霄雲有意替姚曉棠說話,姚曉棠連盲選都過不了。
姚曉棠出生於廣東省汕尾市,她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並於八歲開始接受系統地專業學習,唱歌、主持、鋼琴、舞蹈她樣樣在行,並且多次獲得聲樂類競賽第一名。2016年,畢業於星海音樂學院附中的她以優異的專業課成績考入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劇表演專業,在此期間,她還擔任了中文版百老匯音樂劇《身在高地》的女主角。目前,《2021中國好聲音》八強出爐:汪峰戰隊王馨、姚曉棠,李榮浩戰隊王靖雯、王泓昊,李克勤戰隊賀三、伍珂,廖昌永戰隊張露馨、陳文非榮耀晉級全國八強。當初姚曉棠剛登上舞台的時候,被認為是關系戶,一開始只有黃霄雲轉身了,然後對汪峰說了美女,汪峰也隨即轉身,最終簡單介紹後就加入了汪峰戰隊,加入汪峰是她自己選擇的。
❷ 韓國電影R高地的含義是什麼我沒看懂
《R高地》是由孔秀昌編導,甘宇成、吳泰景等主演的恐怖電影。
影片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述了為尋找6個月前失蹤的9名隊員,崔泰宇中尉帶人在R高地調查時遭遇恐怖事件的故事。該片於2004年8月13日在韓國上映。
劇情簡介
1972年,越南戰爭時期,在一場戰爭中從200名軍人當中倖存下來的崔泰宇(甘宇成飾)中尉常常被惡夢折磨。但是他的歸隊要求卻被撤消,並接到了一個秘密搜索的命令。
1972年2月2日晚,這天和往常一樣,在通訊部隊的無線機上傳來尖叫聲音。6個月前在「R-高地」的作戰中已確認死亡的18名隊員那裡持續發來了救援要求。
這次作戰的目的就是去調查那些悄然無息的隊員們的生死問題。但當崔泰宇帶領士兵抵達此地時,一連串的恐怖事情發生了:許多韓國軍人的身影在「R-高地」出沒,而對於崔泰宇一行人來說,他們無法辨別這些時隱時現的身影,是真人還是鬼魂。
(2)電影身在高地聲音分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影片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R高地(羅密歐點)是位於越南胡志民市西南部80公里的小島,越南戰爭時期,是美軍和越軍爭奪的重要據點。1972年,所屬於美軍編制的韓國猛虎部隊小分隊的9名隊員失蹤,之後6個月的時間里在這片熱帶雨林中,不斷有失蹤的隊員通過無線要求總部救援。
孔秀昌導演的《R高地》另闢蹊徑,告訴了世人還有戰爭恐怖片這一獨特的類型。與傳統鬼片老一套的愛恨情仇題材相比,該片表達的是戰爭的殘酷能夠把人折磨到多麼瘋狂的境地,有人說是「心魔」使這些士兵互相殘殺,最後變的人鬼不分。
戰爭讓每個殺過人的士兵內心中產生的不安在R高地這個地方全部暴露了出來。但從該片對戰爭的反思性上來看,在鬼片里還是相當獨樹一幟的。
❸ 盤點美國最新電影2021年上映的,【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資源鏈接:https://pan..com/s/1tpSRAVHOaeSp8VFdeaDusA?pwd=rn76
喬·賴特(《至暗時刻》《贖罪》《傲慢與偏見》)將執導懸疑驚悚新片《窗里的女人》(The Woman in the Window),根據A.J. Finn所著同名暢銷小說改編,崔西·萊茨(《八月:奧色治郡》《伯德小姐》)操刀劇本。講述女主角Anna Fox隱居在紐約家中,酗酒、看老電影、回憶曾經的美好,以及暗中監視她的鄰居們。當羅素一家三口搬來後,Anna某晚透過窗戶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她的世界開始支離破碎,令人震驚的秘密開始顯露出來。
❹ 【合集】美國2021豆瓣高分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身在高地: 鏈接:https://pan..com/s/16cEbSukJ-vHE2sFHkRde3Q
領袖水準: 鏈接:https://pan..com/s/1hesn80AmkehVj6volK8muA
絲綢之路: 鏈接:https://pan..com/s/1fWQmJCfldfceij5WMnFSFQ
窗里的女人: 鏈接:https://pan..com/s/1tpSRAVHOaeSp8VFdeaDusA
❺ 《身在高地(2021)》百度雲高清資源在線觀看,朱浩偉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6cEbSukJ-vHE2sFHkRde3Q
❻ 電影《身在高地》發布最新預告,看完預告你對這部電影有所期待嗎
改編自同名歌舞劇的影片《身在高地》發布預告海報,從整組海報來看,充滿節奏與色彩感,而所有元素都完美還原影片高光時刻,單從視覺效果來看製作精美觀賞性強,色彩搭配也極具吸引力。
他們聚集在這個地方彼此相識相知並相互親近,盡管生活中偶爾會有摩擦與爭吵,但是在關鍵時刻他們總是能夠團結一致互相幫助,而這部影片正是講述了這個正在消失街道的感人故事,展現了關於音樂,夢想與人生之間的關系,所有故事情節濃縮在三天日常生活當中,盡管瑣碎普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群人的精神追求與自由嚮往。
❼ 百老匯的影響及借鑒
「百老匯」這個詞的含義在今天已經不僅限於這條街或劇院集中地,人們用這個詞來指美國戲劇藝術的精粹。作為一個演員真正獲得成功的標志,就是使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百老匯大街一家劇院的霓虹燈廣告上。百老匯同樣創造了很多詞彙,如「站在聚光燈下」,意思是成為公眾注意的中心、成為名人。如果你的名字上了報,或者你成為人們談論的對象,人家就說你「站在聚光燈下」。「百老匯」這個充滿磨礪的地方,每天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歡笑、淚水、驕傲、頹廢在這里更是隨處可見。你可能一夜成名,也可能已也有「百萬富翁」變成「窮光蛋」。也許,這就是百老匯的神奇之處,只有置身於那裡才會有充分體會。
位於紐約曼哈頓百老匯大街中段兩旁的劇院是美國戲劇演出的中心,因而百老匯也就成了美國戲劇的代名詞。任何一出戲只要在百老匯的某一劇場有了成功的演出,它就會名揚全美國和整個英語世界,甚至整個西方世界,於是該劇院就會在各地被演出。出自同樣的道理,大多數在美國各地演出成功的戲也會搬到百老匯演出,然後再通過百老匯的名氣向其它地方推進。
音樂劇作為上個世紀發展最快的一 項藝術成果,它的創作理念、製作方式以及市場營銷策略,確實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們重 視、學習和借鑒。音樂劇,顧名思義,應為「音樂的戲劇」。但實際上它還融入了大量其他藝術的元素 。就音樂而言,既有美聲又有通俗,既有傳統的管弦樂隊,又有電聲、爵士以及各類混編樂隊;舞蹈語匯也是如此,芭蕾、踢踏、迪斯科、現代舞都可融入其中。音樂劇《獅子王》是美國迪斯尼公司在1994年推出的一部動畫片,該劇獲得巨大成功後,1997年迪 斯尼又製作了同名百老匯音樂劇。這部戲從形象造型到藝術手段的綜合運用,可謂匠心 獨運。皮影、木偶、雜技、高蹺等一切藝術形式,只要是有利於表現《獅》劇戲劇情景 的,什麼形式都可為我所用。因此,在舞台上展現出的非洲大草原雄渾的氣勢,野獸受 驚後狂奔亂跑驚心動魄的場面,與電影相比也毫不遜色。除了融會多種藝術形式外,音樂劇中音樂、舞蹈、戲劇表演、舞台美術、燈光、音響等舞台藝術的各個綜合環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在我們觀看的幾部音樂劇中,幾乎所有的劇目都給我們留了這種印象。不僅演員的表演、演唱將你深深吸引,而且每個環節都綻放出耀眼的光芒。音樂劇比傳統的舞台劇更具有一種綜合美感,它在視覺和聽覺上給予觀眾的沖擊力、震撼力和感染力,讓人們感受到了音樂劇的無窮魅力。
如果拿早期的音樂劇作品和當代作品相比較,就會發現,從題材到內容,以及運用的藝術形式,都體現了一種與時俱進,求新求變的現代意識。這種現代意識一是創作觀念上的,二是技術手段上的。
百老匯音樂劇常常讓你感到它是一戲一法,沒有統一的模式。每個劇目都由題材來決定風格和樣式,而且總能找到最佳的結合點。將藝術性、觀賞性、娛樂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是創作音樂劇遵循的原則。《現代米麗》是一部現代都市題材的音樂劇,創作者巧妙地將劇中人敲擊電腦鍵盤的動作,非常貼切地演化成了一段精彩的踢踏舞。《MAMMAMIA》是發生在希臘小島上的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與之相應的,它的音樂和舞 蹈也是熱情奔放,充滿了浪漫情懷和現代感。這種內容貼近當代生活,形式貼近廣大觀眾的意識,是中國傳統藝術最缺乏的。
百老匯音樂劇還善於運用聲、光、電等現代技術手段,創造出色彩斑斕的舞台效果。音樂劇的樂隊都不大,多則三十多人,少則十餘人,但它比傳統的管弦樂隊更具有表現力 和感染力,因為它把現代錄音棚的音響處理技術帶入了劇場。由於現代技術的運用,百 老匯音樂劇時常讓你感到是一個規模龐大的樂隊在伴奏。為了達到某種藝術效果,現代 舞台科技在音樂劇中也被大量運用。例如在《MAMMAMIA》的舞台上有一部隱藏的液壓 平台,劇終時,平台慢慢升起,向天幕的大海延伸,一對戀人站在這個平台上走向海邊 。明月、大海、戀人,創造出了如詩如畫的舞台美感。在《阿伊達》中也有神奇的舞台 視覺效果,游泳池的那一幕里,演員們看起來好像是浮在池子里,而實際上他們是被吊在空中。
思考百老匯現象,還不能不說到它的推票和宣傳技巧。百老匯的戲票,說起來貴得可以,二百美元一張也不鮮見。然而,百老匯的售票方式實在靈活,七八張就按團體票對待,可以打折。到了下午,時代廣場前面專門有一個賣售當天剩餘票的地方,一般能夠買到對折票。所以在這里經常能夠看到排隊買便宜票的長龍。在宣傳方面,百老匯在廣告的設計與展示上高招迭出。有的廣告甚至在開演幾年前就殺將出來,鋪天蓋地,盡人皆知,有的暗裡策劃,進行極富創意的正反炒作,撩撥你的神經,激活你的好奇心,更有一種逼你沒商量的路數,如給《紐約時報》版面的錢先由廣告公司墊付,至於戲劇製作人給廣告公司多少錢,則看宣傳給舞台劇帶來的上座率如何而定。被逼上樑山的廣告公司只好絞盡腦汁,靠出奇制勝的「極品」廣告來引發觀眾注意進而自願掏腰包。像《歌劇魅影》那句煽情無比的廣告詞:「如果一生只看一部音樂劇,那麼《歌劇魅影》是你惟一的選擇。」自然容易把觀眾引進劇場。 外百老匯是指紐約商業性戲劇中心之外的戲劇活動,多半由一些劇團在第41街至第56街的劇院或租用的舊廳堂和地下室演出。它早在20世紀初就曾以先鋒派姿態出現,主要特徵是以較低成本進行戲劇實驗,並為百老匯不加賞識的戲劇工作者提供演出機會。兩座早期知名的外百老匯劇院都成立於紐約格林威治村。其一是1914年成立的華盛頓廣場劇院,演出一些被商業性劇院忽視而具有藝術價值的戲劇,後於1919年演變成同仁劇院,在提高美國戲劇的水平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二是普羅文斯頓劇社,由華盛頓廣場劇院的一些成員於1915年在馬薩諸塞州普羅文斯頓建立,旨在「給美國劇作家提供一個自由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1916年移至格林威治村,一直活躍了十幾年,尤以首先演出E.奧尼爾的劇作而聞名。
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外百老匯曾是上演工人戲劇和具有左翼政治思想劇作的場所,其中最知名的劇團是M.哥里利克的集體劇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外百老匯不僅上演新劇目,也復演百老匯演出失敗的劇目,而且勇於在導、表演和演出風格上進行大膽探索,從而形成一個聲勢浩大的外百老匯運動。60年代,外百老匯每年約上演80多個劇目,包括古典劇、嚴肅劇、喜劇、實驗劇和歌舞劇等各種流派的戲劇作品。 但是外百老匯在60年代後也漸趨商業化,演出費用不斷上漲。一些年輕劇作家便在格林威治村的一些咖啡館、酒吧、頂樓或教堂以極低成本演出更加新穎的實驗劇。 美國百老匯夏令營給10-21歲的專業的青年音樂劇演員提供專業的訓練,參與者將獲得向當前百老匯的演員學習的機會,包括托尼獎的獲得者和該領域的一些專家。在夏令營中,我們提供專業的發音技巧,歌曲翻譯,獨白,場景學習,試聽技巧,角色學習,即興表演和跳舞包括當前的百老匯音樂劇曲目。該夏令營用來發現三面手的演員的項目的訓練,所有的集中訓練都是為了學員可以參加紐約市頂級導演,經紀人和經理的試鏡。如果參加第二期夏令營還可以接到邀請,作為觀眾觀看非百老匯戲劇屆的演出。
百老匯夏令營還提供一天的大師班課程,每一次都是不同的百老匯歌劇主題,當你和你最喜歡的百老匯演員學習時,通過這些大師班是了解百老匯夏令營的最好方式。夏令營主要分三個專業:聲樂,表演和舞蹈。參加夏令營的成員們將會向紐約最著名的百老匯舞蹈演員,音樂指導,舞蹈指導,教授和導演學習,亮點有百老匯歌舞劇(如,近於正常Next to Normal, 發膠Hairspray, 澤西男孩Jersey Boys, 和歡樂滿人間Mary Poppins魔法壞女巫Wicked,身在高地In the Heights,)托尼獎的獲獎演員和導演,試鏡導演和經紀人,(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身在高地In the Heights,,大歌舞A Chorus Line,,歡樂今宵Bye Bye Birdie,魔法壞女巫Wicked和42街42nd Street!)
舞蹈指導和舞蹈演員組成的嘉賓研討會,學生們可以選擇紐約最好的藝術家/教育家上30節以上的課程,包括:音樂劇戲劇場景,歌曲翻譯,商業,市場和計劃,即興表演,聲樂,莎士比亞的戲劇,2分鍾的獨白,新的曲目(百老匯的最新音樂和舞蹈),編舞藝術、伸縮技藝、踢踏舞、爵士、芭蕾等更多精彩內容。
❽ 盤點2021高分美國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https://pan..com/s/1hesn80AmkehVj6volK8muA?pwd=br6n
梅爾·吉布森、弗蘭克·格里羅商談加盟動作驚悚片《領袖水準》(Boss Level),喬·卡納漢(《人狼大戰》《天龍特攻隊》)執導並編寫劇本。格里羅將飾演一名退役特種部隊老兵,被困在永無止境的死亡循環之中。
❾ 如何評價音樂劇《漢密爾頓》
《漢密爾頓》是關於幾個年輕的造反者如何使得一個不存在的國家逐漸成形的故事,幾位美國「國父」級別的人物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喬治-華盛頓(美國第一任總統)、托馬斯-傑弗遜(美國第三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美國第四任總統)在這部劇中征戰沙場、撰寫憲法、探討經濟局勢,互相之間口誅筆伐,但又情深意切。雖然演員服裝和舞台設計都得到了真實的還原,但《漢密爾頓》卻不是一部讓人正襟危坐的歷史劇。這幾位由非裔或拉丁族裔的演員扮演的「國父」互相之間交流的方式居然是嘻哈音樂中的饒舌說唱!歌詞則是當下流行的街頭俚語和文縐縐的政治用語的混合體,這種既和諧又違和的感覺經常引發觀眾爆笑不止。而它之所以被稱為神作,我認為切中了以下幾個要點。
首先,漢密爾頓作為不太為人熟知的開國元勛之一,他的故事正中美國社會一直以來有著強烈需求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確文化。作為傳記性的音樂劇劇本,《漢密爾頓》既囊括了宏大的歷史場面,也細致刻畫了每個小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及喜怒哀樂。這讓觀眾在充滿自豪感的回顧美國建國始末的同時,更加貼近並了解劇中的人物,產生一種微妙的情感投射。比如說劇中除了漢密爾頓的政治生涯之外,還著重描寫了他與妻子、兒子的感情,美國建國第一起桃色丑聞,以及最後使他生命終結的那場撲朔迷離的決斗疑團。歷史學家羅恩-切爾諾夫(Ron Chernow),也是撰寫漢密爾頓傳記的作者,這樣評價這部劇:「人物的戲劇性的精髓,包括他膨脹的野心、聰明的頭腦、對政績的痴迷、奮發努力的天性、滴溜亂轉的眼神,以及出現失誤的判斷力,都被表現的淋漓盡致。」一個符合市場需求的題材,和一個錯綜復雜、鮮為人知的故事,這些都是《漢密爾頓》成功的前提條件。
接下來便是音樂的大膽、多樣、非主流。此劇的作者林-曼努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是1980年生於紐約的波多黎各裔演員、作曲家、作詞家、饒舌歌手。早在1999年時,他大二時便寫出了第一版的《身在高地》(In the Heights)。 2008年,他在《身在高地》中已經開始嘗試不同種類的音樂形式,將嘻哈、拉丁音樂等融入到音樂劇中,並獲得托尼最佳音樂劇獎。此次他在《漢密爾頓》中的做法更是「膽大包天」,一聽便知,這從頭至尾每一曲的音樂類型都與傳統意義上的百老匯音樂劇相去甚遠。節奏感極強的饒舌貫穿始終,加上Lin-Manuel一直以來最為擅長的幽默感,滿場觀眾時而和著鼓點、點頭晃腦,時而拍掌大笑、前仰後合。
回溯百老匯音樂劇中的音樂類型,其實與發展迅猛的舞台和燈光設計比較,幾十年來變化很少,算是有些固步自封,導致近幾年新劇除了炫酷的舞台和電影明星的加盟之外,多少有些大同小異。起源於黑人街頭文化的嘻哈音樂,雖然在音樂產業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在主流戲劇界卻一直被拒之門外。這種音樂形式從上世紀90年代中起,已經逐漸成為美國流行樂市場的頂樑柱,並在大眾心中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再加上Lin-Manuel個人對饒舌的深刻理解,他從角色身上體會到的充滿自由的嘻哈精神,以及他將音樂與故事無縫接合的能力,使得《漢密爾頓》這部音樂劇獲得評論界和票房的雙重成功。
《漢密爾頓》另一大膽的選擇便是幾乎全部啟用黑人和拉丁裔演員,十位主演中只有一位白人演員,幾十位群舞演員中也只有一位白人舞者。百老匯音樂劇選角幾十年來一直頗受詬病,1902年被報紙用來形容入夜後百老匯大街燈火通明盛況的昵稱「白色大道」(Great White Way)也被譏諷為是形容舞台上演員膚色的詞。黑人和拉丁裔演員極少能夠登上百老匯舞台的情況在這兩年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比如「劇院魅影」的第一位黑人「魅影」,以及現在每部音樂劇的群舞中都會有且只有一位黑人。但是能夠像Lin-Manuel一樣,敢於將白人與少數族裔演員比例完全顛倒的人,在主流戲劇界幾乎還是聞所未聞。在采訪中,有人問他少數族裔扮演「國父」是否會讓觀眾因為覺得不真實而頻繁出戲時,他說,「我們的演員表看上去就和現在的美國一樣。」 這樣的演員選擇初看有種不成功便成仁的壯烈,細想卻發現除了能增強嘻哈音樂的表現力之外,更是跟上了「無膚色差別的選角」(Color-blind Casting)為少數族裔爭取權益的潮流,以及美國愈發追求各個領域平等開放的大環境。
在舞台形式日新月異的今天,關於戲劇內容上的創新,一直是最讓人頭疼的問題。每年五部百老匯作品中四部失敗的概率,讓音樂劇作者和投資人都更傾向於選擇中規中矩的音樂和四平八穩的題材。百老匯音樂劇作為幾乎純市場化的藝術形式,這樣保守、穩妥的選擇本身無可厚非,但是,觀眾和市場的期待不會一成不變,像2011年的《摩門經》(Book of Mormon)和今年的《漢密爾頓》這樣,分別從題材和音樂形式上挑戰傳統、顛覆認知,更是窺到了連觀眾自己都未曾察覺的需求,把握甚至引領了市場趨勢。
百老匯金牌製作人肯-達文波特(Ken Davenport)這樣說,「我的公司理念曾經是這么寫的,『我們是世界一流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之類的』……兩年前,我把它改成了『我們只做別人不能或不敢做的玩意兒』」。所以說,在這個娛樂方式普遍化與多樣化的今天,追隨著成功作品的腳步亦步亦趨,你也許可以混得不錯,但是,獨特、創新和冒險則是獲得巨大成功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