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析電影《阿甘正傳》中蒙太奇手法的運用及其藝術效果
一、 敘事蒙太奇
敘事蒙太奇是以交代情節、展示事件為主要目的,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流程、邏輯順序、因果關系來分切和組合鏡頭、場面和段落,表現連貫的劇情。
把捕蝦作為人生志願的布巴、立誓要戰死沙場的丹泰來中尉就是一些很好的蒙太奇手法的展現。導演在處理這些人物的時候用了很多的定格鏡頭來點綴。比如當布巴向阿甘介紹自己的時候,畫面很自然地跟著話語轉換到布巴的媽媽等一系列的場景。這些場景不是偶然的,而是構成和裝配電影語言的關鍵筆墨。
因為它從不同的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排列組合起來的,從而來刻畫人物,顯示其所包含的不同含義。片中有一個情節是阿甘講訴他名字的來由。從開始講媽媽是怎樣給他取的這個名字那一段都是阿甘的「一段回憶」,這里也是一個典型的「敘事蒙太奇」。
憑借蒙太奇的作用,該電影在敘事風格上享有了時空的極大自由,甚至可以構成與實際生活中的時間空間並不一致的電影時間和電影空間。比如,好幾次重大歷史事件,學校解除種族歧視政策,好幾屆總統被刺殺,乒乓外交,反戰集會等等。這都是電影在拍攝中無法實現的,而如果要實現這一場景必須藉助蒙太奇手法,把時間和空間不真實的拉入電影中來,從而敘述事件。
二、 連續式蒙太奇
連續式蒙太奇主要依先後順序和因果關系發展進行敘述,按此方式敘述是最基本的思維方式,是絕大多數影視節目的基本結構方式。連續式蒙太奇以單一的線索和連貫動作為主要內容,其優點是有頭有尾,脈絡清楚。 這部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次利用巴士的到站,來串連起不同的乘客,這些乘客被當作阿甘的聽眾,從而隨著聽眾的變換而串連起不同的故事情節,通過阿甘的口來講述這個故事,完整的講述了阿甘傳奇的一生。
三、 交叉式蒙太奇
交叉式蒙太奇是平行式蒙太奇的發展。交叉式蒙太奇強調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線索,具有嚴格的同時性,密切的因果關系,其中一條線索往往影響或決定其他線索的發展。影片主要有兩條線索,一條描寫了阿甘從上大學到參軍再到參加越戰最後到退伍的一生,同時另一條線索是描寫了珍妮的一生,寫出了珍妮為了求得榮譽,為了出名,忍心離開阿甘自己去闖盪漂泊的一生。這兩段雖然是發生在不同的空間,但是隨著鏡頭的不斷切換,使它們在敘事上呈現出互相關聯的敘事段落,交叉剪接在一起,製造出一種讓觀眾聯想的氛圍和情緒。
四、 重復蒙太奇
重復蒙太奇是把代表一定寓意的鏡頭、場面或類似的內容在關鍵的時候反復出現,構成強調,起到了深化主題的特殊效果。是在《阿甘正傳》這部電影中使用的蒙太奇手法最多的一種:影片開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飄飛的羽毛,影片一開頭,一根羽毛飄飄盪盪,吹過民居、馬路,最後落到阿甘腳下,優雅卻平淡無奇;影片的結尾,阿甘坐在他母親曾經送他上學的長凳上,目送兒子上了校車後,默默地想著什麼,一根羽毛從他腳前飄起,飄向藍天、白雲之間。
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都描寫了飄飛的羽毛:從這部電影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人生,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子的,很多時候我們都在隨波逐流,我們不能知道我們將來要干什麼,我們也不能去改變這個社會。可是一個上下一個左右,我們總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只要盡力去做好我們自己就可以了,不必計較太多的得失,那麼我們就可以如隨風飄浮的羽毛越飛越高,越來越接近天堂。阿甘的成功並不偶然的,執著與努力,成就了阿甘!
拓展資料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電影上映後,於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2014年9月5日,在該片上映20周年之際,《阿甘正傳》IMAX版本開始在全美上映。
② 如何評價《阿甘正傳》這部電影
很好看,《阿甘正傳》這部電影形象鮮明,製作講究,意義深刻。在影片中阿甘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盪地面對生活。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他什麼都不顧,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該片表現出的善良、溫情,觸動了觀眾心中最美好的東西,展現了誠實、守信、認真、勇敢、重情等美好情感。阿甘形象的塑造顛覆了正常世界中的英雄形象,與傳統觀念背道而馳,具有強烈的反傳統、反主流性。他的所見所聞所言所行不僅具有高度的代表性,而且是對歷史的直接圖解。這種視覺化的比喻在影片的第一個鏡頭中得到生動的暗示:一根羽毛飄飄盪盪,吹過民居和馬路,最後落到阿甘的腳下,優雅卻平淡無奇,隨意而又有必然性。湯姆·漢克斯把阿甘從歷史的投影變為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人。阿甘是一個占據著成年人軀體的幼童、一個聖賢級的傻子、一個超越真實的普通人、一個代表著民族個性的小人物該片的音樂非常出色,尤其是片頭部分。白色的羽毛在藍色的天空下隨風飛舞,美妙的音樂從極弱開始,漸漸清晰,彷彿一位天使緩緩飛臨人世。任何人只要認真欣賞,都會感動於其中的美。
觀影愉快。
③ 阿甘正傳的影評
很多朋友看完電影《阿甘正傳》後,都說:「阿甘」的運氣真好,我只有淡然一笑,其實心裡我想回答,阿甘現在擁有的,都是阿甘坐在椅子上不停地說著:「給我運氣」換來的嗎?太扯淡了吧,就算換做正常的你,你敢參加越戰,並且保證不死嗎?
借用一句《美麗人生》的開場白: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但不易講述。每個童話里都有悲傷,但也像每個童話一樣,充滿了奇跡和幸福。《阿甘正傳》是我最愛的電影,沒有之一。在電影史上,1994絕對是神奇的一年。
被譽為「上帝想看電影了」,在這一年中,誕生了許多經典出色的佳作,比如《低俗小說》、《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等等,而這一年的《阿甘正傳》,獲得奧斯卡十餘項獎項提名,次年奪得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六項大獎。
(附貼一張很少見到的正面海報)其實對於所愛的電影(也包含許多其他東西)是否獲得過大獎,對於真正愛它的人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打動過你,而你也在其中產生了共鳴。還記得上初中時,買了件《阿甘正傳》的主題T恤。
上面印著阿甘經典的跑姿,以及年少時,珍妮對阿甘喊的那句經典的:「Run!Forrest,Run!」當時只是剛看完這部電影,很喜歡,但理解感悟沒有現在深刻,而對於向別人介紹自己所愛的東西時。
總是想要跟推銷員似的,讓對方徹底了解,跟我產生一樣的共鳴與情感,但《阿甘正傳》的時長不算短,篇幅架構也很宏大,而故事劇情的敘述方式,也不同於大多數電影,它會讓你感覺好像並沒有明顯明確想要表達的主旨。
更像是村口樹下躺搖椅的老人,提一壺老酒,叼一支煙槍,緩緩給你講述一段人生經歷,他只負責講故事,至於從中得到什麼,是你自己的事其實說到懂與不懂,想來也只是每個人看法角度不同罷了,一千個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沒什麼是絕對的,很多人提到關於《阿甘正傳》的感想,大多回答是勵志,而於我,更多的卻是感動,以及悲傷與孤獨。
④ 阿甘正傳 影視分析
以下文章是我精心篩選的,大概1500字,希望可以幫到你
阿甘正傳——永恆的人生答卷
人要走過多少路
才配稱大丈夫
白鴿要救過多少種子
才得在沙灘上棲息
炮彈要發射過多少次
才永遠地停火
朋友 答案隨風飄去......
有人說《阿甘正傳》講訴了一個凄美的近乎天堂般的愛情故事,也有人說它給我們描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更有人說它諷刺了政治的陰毒與人們的無奈,還有人說這是一部笨鳥入林獲得成功的奮斗史。我不敢作出自己的結論,因為我認為即使我翻來覆去看一百遍,我也無法領會導演的深意,也不能企及阿甘美好品質的萬一.毫無疑問的是,它是一部偉大的,永恆的經典.就像片中珍妮對阿甘說的:」gump,run」於是,gump跑出了他的人生,愛情,跑出了整個世界,但為什麼要跑呢?"You』ve got to put the past behind you before you can move on. That』s what my run was all about.!」 你必須要把過去的一切拋在身後才能繼續前進, 阿甘的原話 .可阿甘畢竟是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他的所有做事原則來自於母親說的: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然而就是這樣的人生態度,阿甘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經歷了刻骨銘心的人間真情.
唯美的愛情——珍妮.珍妮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孩,當阿甘坐上校車沒人給他讓坐時,珍妮善良的叫他坐在自己旁邊,當阿甘被別人欺負時,就是珍妮的一句」RUN」讓他擺脫了那條笨重的機器腿,從此有了新的人生.然而珍妮是悲哀的,生活在有虐待欲的父親的陰影下,由此感到身上的污點,雖深深的愛著阿甘但卻一次次由於自卑而離開,表面上是追求自己的天空,其實那些放盪不羈,虛華奢靡的行為裡面,難掩她對阿甘的牽掛與愛戀.可惜的是阿甘對她一生的追求卻只換來短暫的幸福.最後珍妮的離去讓整個片子感到凄涼,當珍妮後悔沒和阿甘早些在一起時,阿甘的一句」you were」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男人對愛的堅持,對所愛的人的包容。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影片兩次設計阿甘在墓碑前對著已故的人說話,這就是阿甘的樂觀與希望之火。他更願意選擇讓這些人永遠活在心中,而把希望和更多的行動放在未來。就像小阿甘的出現,這就是希望的延續.這就是對愛情的最好詮釋。
夢幻的理想——巴布.巴布的死有人說太過於悲涼.是啊,巴布是一個多麼簡單的一個人吶.對人世間的一切沒有任何慾望與紛爭,可政治把他與阿甘推到了越南戰場,為了一個虛無飄渺的政治理念,被迫戰死沙場,而換來的卻是一場無結果的結束.而他僅僅的一個理想就是去家鄉的海邊打蝦,自己當船長,阿甘當大副.可這么簡單的願望他實現了嗎?那隻不過是心中永遠的夢幻!在越南的河邊,臨死的巴布喃喃的說道:」我想回家」令人忍不住悲從中來.為了實現巴布的理想,阿甘退伍後買了魚船,在默默的替他實現那夢幻般的願望.
殘酷的現實--丹中尉.丹是軍事世家,父親輩,祖父輩,曾祖父輩都有人戰死沙場.所以丹中尉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他的命是戰死沙場,但卻被阿甘救了出來.他在越南告戒巴布與阿甘,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雙腳,但他卻變成了一個沒腿的殘廢.他有著很強的政治偏見,所以他在戰場上罵到:」該死的越共!」但結尾他卻娶了個亞裔女子做太太,導演的安排如此,必有起深意,就是:丹中尉再一次向現實低頭,亞裔女子極有可能來自中國和越南.現實是多麼的無情與殘酷,一次次與他作對,當1972」在新年鍾聲敲響時出現在街頭銀屏上,天上飄著雪花,人們在歡聲嬉鬧,而靠政府救濟的丹中尉眼神黯然的望著天空,這糟糕的天氣啊.
影片自始至終貫穿著一條主線:人們就像一片潔白輕柔的羽毛,看上去美的讓人心疼,卻只能隨風飄盪;雖然有時也會迎風而上,但終歸是在不斷的下墜,最後難免掉入塵埃!阿甘不斷的人生變幻,終是要歸於平靜,幸好,導演在最後安排了他兒子小阿甘上學的情景,另一幅美景展示在大家面前:伴著潔白的羽毛不斷上升,新的希望又開始了.這樣才不至於人們沉浸在阿甘母親死時:」死亡也是人生的一部份」心中凄涼無法自拔,絕妙的影片,精彩的劇本,感動的人生!!!
⑤ 電影《阿甘正傳》內容簡要及人物評價
一、劇情簡介:
阿甘是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在學校里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聽從一個朋友珍妮的話而開始「跑」。
他跑著躲避別人的捉弄。在中學時,他為了躲避別人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阿甘被破格錄取,並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
二、人物評價介紹:
1、阿甘
演員湯姆·漢克斯(成年) ;Michael Conner Humphreys(幼年)
一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從要靠金屬支架走路到飛奔如風成為大學橄欖球明星,從籍籍無名成為街知巷聞的越戰英雄、乒乓球外交大使,甚至是擁有十幾條漁船的公司股東。
2、珍妮·庫倫
演員羅賓·懷特;漢娜·豪爾(幼年)
阿甘上學時的好朋友,在阿甘被別的同學欺負時總是護著阿甘,和阿甘青梅竹馬,並一起長大,因從小生長在單身父親暴虐的陰影下長大後自甘墮落,和嬉皮士毒品接觸,但她內心深處一直深愛著阿甘,雖最終回歸到阿甘身邊,但還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3、鄧·泰勒
演員加里·西尼斯
出自於一個軍人世家,一直想在戰場上立功載入史冊,越戰後被截取雙腿的他嫉妒阿甘的勛章,心理失衡而沉溺酒色,開始蓄發留鬍子。陰差陽錯之下,和阿甘共同創業,最後也成為了百萬富翁。
4、阿甘的母親
演員莎莉·菲爾德
並沒有因阿甘智商低就放棄對他的培養,讓他入學收到好的教育,並教育阿甘從小樹立信心,告訴阿甘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得到什麼,她是偉大智慧的母親,面對一個智障兒子,她沒有灰心喪氣,而是積極耐心教導,用她特有的方式把阿甘培養成材。
5、布巴
演員 麥凱爾泰·威廉遜
阿甘在越南時的戰友,和阿甘在戰斗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他夢想戰爭結束後回美國創業,成立漁業公司,通過捕蝦成了一名企業家,但在他死於一次戰斗中。後來阿甘回國後,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自己的企業,並將股份給了布巴的親戚。
(5)分析影片阿甘正傳的電影劇照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在製作阿甘與已故總統會面和握手的畫面時,視覺特效總監肯·羅爾斯頓及其率領的工業光魔特效團隊應用了CGI技術,漢克斯在藍屏前參照相關標記完成表演,從而與紀錄片影像天衣無縫的融為一體。
為錄制歷史人物的聲音,劇組動用了聲音替身,為確保聲音吻合,特效部門修改了人物的口部動作。
⑥ 阿甘正傳劇情解析,影評
劇情概述:
影片通過對一個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現。影片改編自溫斯頓格魯姆的同名小說。只不過原著是一本充滿了諷刺意味的荒誕小說,而影片則對故事進行了修飾和美化。摒棄了原著的荒誕和揭露諷刺意味,為影片增添了一種溫情。這無疑使影片更合觀眾和評委的口味,但卻犧牲了原著的叛逆斗爭精神,使影片成為了一種理想化道德的象徵。
1.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嘗到哪種滋味。
2. There is an awful lot you can tell about a person by their shoes-where they're going, where they've been.
通過人家的鞋可以了解別人很多的東西包括他們向那兒走,從那兒來。
3. You are no different than anybody else is.
你和別人沒有任何的不同。
4. There must be someing can be done.
一定有方法的。
5. Miracles happen every day.
天天都有奇跡發生。
6. Aint I going to be me?
我不將會成為我自己么?
7. The secret to this game is, no matter what happens, never, ever take your eye off the ball.
這游戲的秘訣在於無論發生什麼事,雙眼絕對永遠不能離開個球。
最後,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在這部經典電影里找到人生的感動,並且為這個感動而去努力付出。
⑦ 阿甘正傳電影解析
天空中,一根羽毛隨風飄舞,飄過樹梢,飛向青天……最後,它落在福爾斯特·甘[1]的腳下,阿甘把他夾進自己最喜歡的書中,他正坐在 薩凡納Savannah州的一個長椅上,向同坐等公車的路人滔滔不絕地訴說著自己一生的故事—— 阿甘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亞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要讓兒子和其他正常人一樣生活,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而上帝也並沒有遺棄阿甘,他不僅賜予阿甘一雙疾步如飛的「飛毛腿」,還賜給了他一個單純正直、不存半點邪念的頭腦。在上學的校車里,阿甘與金發小女孩珍妮[2]相遇,(珍妮是一個受父親「虐待」的女孩)從此,在媽媽和珍妮的愛護下,阿甘開始了他一生不停的奔跑 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
。 在中學時,阿甘為了躲避同學的追打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在大學里,他被破格錄取,並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 大學畢業後,在一名新兵的鼓動下,阿甘應征參加了越戰。在一次戰斗中,他所在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了珍妮的囑咐(你若遇上麻煩,不要逞強,你就跑,遠遠跑開)撒腿就跑,直到跑到了一條河邊,這時,他才猛的想起自己的好朋友巴布還沒跑出來,於是他又奮不顧身地跑回去救巴布,同時還救起了許多的同伴,可是,當最後阿甘終於救出巴布時,巴布卻再也沒能醒來。 戰爭結束後,阿甘負傷救了戰友作為英雄受到了約翰遜總統的接見。在一次反戰集會上,阿甘又遇見了珍妮,而珍妮已經墮落,過著放盪的生活。阿甘一直愛著珍妮,但珍妮卻不愛他。兩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 阿甘正傳劇照(20張)後來,他又迷上了乒乓球,而且技術練得十分精湛。後作為乒乓外交的使者,到中國參加過乒乓球比賽,並為中美建交立了功。 在「說到就要做到」這一信條的指引下,阿甘最終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他教「貓王」埃爾維斯·普萊斯里學跳舞;幫約翰·列農創作歌曲;在風起雲涌的民權運動中,他瓦解了一場一觸即發的大規模種族沖突;他甚至在無意中迫使潛入水門大廈的竊賊落入法網,最終導致尼克松總統的垮台。(電影中刪略此段)《阿甘正傳》花絮和劇照(13張)因為「傻人有傻福」,阿甘還陰差陽錯地發了大財,成了百萬富翁。而阿甘不願為名利所累,他做了一名園丁。阿甘時常思念珍妮,而這時的珍妮早已誤入歧途,陷於絕望之中。終於有一天,珍妮回來了,她和阿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在一天夜晚,珍妮投入了阿甘的懷抱,之後又在黎明悄然離去。3年以後,阿甘又一次見到了珍妮,還有一個小男孩,那是他的兒子。這時的珍妮已經得了一種不治之症(實《阿甘正傳》海報(2張)際上是艾滋病,不過由於反映的時代是上世紀70到80年代,所以那時還沒人了解艾滋病),但阿甘仍然同珍妮結婚並帶著兒子一起回到了家鄉,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 珍妮過世了,他們的兒子也到了上學的年齡。一天,阿甘送兒子上了校車,這時,從他給兒子的書中落下了那根羽毛,一陣風吹來,它又開始迎風飄舞。
⑧ 阿甘正傳的影視賞析(三千字左右的)
對《阿甘正傳》的影評——展現歷史與個人的約定,以小人物的經歷透視美國政治社會史的史詩片 《ForrestGump》一開始就利用一個場景:在藍色的天空中,一片羽毛隨風飄舞,飄過阿甘所居住的城市,一會隨風飄落了下來,一會又被風吹向了高空。經過在空中的起伏飄盪,最終飄落在故事主人公的腳下。這是導演運用長鏡頭對羽毛隨風飄舞的描寫,留給觀眾的是對羽毛產生的無盡想像,為故事情節的發展作了鋪墊。隨著羽毛的降落,鏡頭特寫了阿甘的那雙沾滿泥很破舊的球鞋,用特寫鏡頭代替導演抒發了感情,暗示了將把鞋作為推動情節發展的因素。 影片中有一個大的特點是多次利用巴士的到站來串連起不同的乘客,這些乘客就是阿甘的聽眾,隨著聽眾的變換串連起不同的故事情節。這是關聯性蒙太奇的運用,而每次巴士到站則是重復蒙太奇的體現,因為它是一個巴士的鏡頭反復出現,強調了導演想要傳達的某一個特定信息,加強了這部影片的題旨。另外還有一個大的特點就是使用同時蒙太奇,影片有兩條線索,一條主線描寫阿甘從智商低能兒艱難求學到上大學並取得許多成功到參軍再到參加越戰表現出色最後到退伍的一生,同時另一條線索是描寫了珍妮為了求得榮譽和出名忍心離開阿甘而自己去闖盪漂泊的一生。這兩條線索雖然大多是發生在不同的空間,但是由於導演對鏡頭的不斷切換,使它們在敘事上呈現出互相關聯的敘事段落,交叉剪接在一起,創造出一種聯想的氛圍和想像的無限空間。 描寫兩條線索的時候使用了結構性蒙太奇中的對比蒙太奇,阿甘的一生雖然經歷了許多不幸和艱難,比如:軍隊嚴厲的訓練,經受越戰時生死的考驗,但他的一生還算順利,似乎有上帝在幫助著他,每次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信念和執著讓他化險為夷,幫他脫離困境,並最終助他取得成功。而反觀珍妮,她的一生並沒有得到老天過多的青睞,比如她想成為著名的歌手,簡單的想法卻承受了一波又一波的打擊。導演通過他們命運的不同來對比,讓觀眾感受一種阿甘一生的神奇色彩,同時可以從側面體會當時美國社會的奇怪現象。影片故事的情節也貫穿了許多細節性的對比蒙太奇,比如當阿甘沒有緣由不知疲倦的跑步的時候,他忽然發現天際合一分不出哪裡是天,哪裡是地。還有阿甘在回憶越戰行軍的時候,原本暴雨滂沱,突然東海龍王下了停雨聖旨,即刻陽光絢爛等等鏡頭。 這部影片鏡頭剪接的律動和節奏能強烈地刺激觀眾的情感。比如情節發展到越戰的時候,插入了關於丹中尉的故事,他指揮士兵作戰師受重傷被阿甘救起,他的腿被截肢而抱怨阿甘的救助從而對生命失去了活著的意義,他一直認為自己已經是個廢人而毫無用處,他開始頹廢虛度時光。這些關於丹中尉的情節看似對阿甘一生的主題不相關,但卻巧妙的穿插組合在一起,還有就是在阿甘為了完成好朋友巴布的心願,買了一條蝦船,從事捕蝦行業的時候,丹中尉意外的出現在碼頭的時候,這時觀眾原以為丹中尉會一直沉淪頹廢下去,可是當看到丹的身影時卻能感到他的生命也在開始轉變。另外,影片也在某些細節不斷插入寫實的鏡頭,比如林肯總統的遇刺,尼克松總統宣布越戰要升級等。這些寫實鏡頭讓電影呈現出現實中原本就內涵多義曖昧的屬性,讓觀眾有主動參與去選擇意義的機會。寫實的鏡頭讓觀眾感覺阿甘的生活隨時可能會在普通百姓身上發生,因此相信阿甘的生活是真實的。 在影片中阿甘是一個智力較低的人,可是故事的每一個情節都體現出他本質上的善良、純朴,可以看出阿甘是一個懂得如何去愛的性情中人,這兩方面表現的落差通過鏡頭的剪接巧妙的傳達給每一位觀眾。同時導演賦予阿甘自我敘述的鏡頭,整部片子就是阿甘對自己大半生的回憶錄,以他自己的敘述為旁白,不僅在他的敘述中,在他和珍妮的交往中,想念珍妮的時候,和丹中尉的交往中,用自己的善良和朴實感化丹中尉的時候,甚至在他無緣無故的跑步中都發現了自己和丹中尉身上的一些教訓和道理。在插入珍妮和丹中尉的鏡頭時,還是在講述他們的坎坷命運時,通過對比,讓觀眾在感情上與角色的處境緊密結合,隨著珍妮的一次次與阿甘的相遇和分離而傷心,隨著丹的頹廢而失落,隨著珍妮的吸食毒品而為她感到悲哀。導演無非在通過阿甘和珍妮的命運的對比,通過丹中尉命運的變化告訴觀眾一個哲理: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靠自己的奮斗來創造命運,即便我們有各種缺陷,承受著各種不幸和災難,但是只要能堅定一種信念,就能創造出奇跡。相信觀眾隨著阿甘、珍妮和丹中尉各自的命運的起伏能夠體會出其中的哲理! 可以看出,這部影片創作的藝術內涵很深,無論是故事的發展以及其表現手法給人的震撼,還是製片時的鏡頭處理等都相當高明,難怪那麼多人喜歡這部影片,獲得那麼多奧斯卡獎項也是實至名歸!
很多時候我們就象阿甘一樣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很多時候我們都遠不及阿甘 ,那些不知為何而做的事情總是非常輕易地半途而廢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這樣,就象片頭和片尾中那片隨風飄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數時候, 我們也許都在隨波逐流,這種飄浮沒有具體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厭倦。可是,一個騰挪一個轉身,總還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你只須盡力將它 做得完滿,不要計較你究竟得到了多少,那麼,你就可以越飛越高,你會發現,越往高處的地方,越接近天堂,所以我相信阿甘的成功並不是偶然。 阿甘有很多自己的理論,他坐路邊的長椅上和不相識的路上講述他的傳奇,他在每一個理論前面加上三個字:媽媽說。 ----媽媽說,人生就象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嘗到什麼味道。 ----媽媽說,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並沒有什麼 不同,沒有。 ----媽媽說,我只是告訴自己,當我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就要盡力去做好它,比如我這輩子做了你的媽媽,這是我無法選 擇的事,上帝把你給了我,我的孩子,我就必須盡力做好你的母親,我做到了。 阿甘是個非常聽話的孩子,這些話他都記住了,他說, 笨人有笨人的作為。當珍妮叫他快跑的時候,他跌跌撞撞地跑了起來,跑散了他記憶中第一雙神奇的鞋子,也發掘出了他的第一項潛質:跑。 他一直在跑,開始是逃跑,後來他跑進了橄欖球隊,再後來跑進了大學,跑得了學位。在越戰戰場上,他仍是牢記珍妮的話,跑回了自己的性 命,也跑回榮譽和友情。 你不得不承認,其實很多事情的成功是有其偶然因素的,它並不會因你的處心積慮而更接近終點,卻會在你不 經意的時候,給你的努力以一個最恰當的褒賞。他忠誠,所以在越戰中他獨自脫離了危險的時候,他仍然跑回叢林中去找他的戰友。他守信, 他答應了戰友要共買一艘捕蝦船,但戰友死了,他卻在旁人不可思議的眼神中為他實現了遺願,也為自己贏得了巨大的財富。他執著,所以他 會在珍妮離開後一跑三年,穿越了整個美國,一直不停,他告訴你,他只是想跑,他用跑步丈量人生,這不需要以和平自由或任何冠冕堂皇的 東西為理由。他友善,在他救回中尉的性命後,失去了雙腿的中尉一直對自己不能戰死在戰場上卻仍以殘廢之軀苟且偷生而羞愧,而惱怒,因為 中尉是這樣一種人:他視榮譽高於一切,他不能忍受平凡,是阿甘用友善喚回他對生命的信心,使他發現,即使沒有雙腿,人生依然可以充滿生機。 阿甘並沒有遠大的理想,他失去的也有很多,他很少有朋友,他總是被聰明人嘲笑,他最愛的母親和珍妮先後離開了他......但對 他並因為如此而沉沒,愛還在延續,他還有自己的孩子,一個聰明的小阿甘,他的人生還在繼續,他不聰明,但他永遠知道如何讓生命充滿希望 。所以他也就贏得了榮譽,財富和愛,這些常人可能永遠不能兼得的東西。 這部電影為什麼如此深受喜愛?雖然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在 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忠誠,守信,執著,友善這些人性中最為熠熠生輝,優秀可貴的品質,看到了對生命的執著,對生活的希望,對信念的堅定.平 凡的生命,不平凡的人生.當我們年華老去,回首來路,如果你可以對昨天的一切無悔,那麼你已經擁有了非常成功的一生。
⑨ 《阿甘正傳》影視分析
恩、可能就是因為他的殘疾、才完成了我們正常人所不能完成的事情、執著,毅力,堅持、忠誠,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