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父輩的戰爭電影豆瓣評

父輩的戰爭電影豆瓣評

發布時間:2022-07-10 05:55:52

⑴ 《父輩的旗幟》這個電影好看嗎

《父輩的旗幟》這部影片,如果和《拯救大兵雷恩》或《珍珠港》相比,戰爭場面並不多,影片中間那段登陸硫磺島的登陸戰,整場戰爭戲只有15分鍾,過短(不過拍得倒還真實),自此之後再也沒有大場面的戰爭戲了,如果你看過「大兵」或「珍珠港」的話,那麼《父輩的旗幟》中的戰爭戲肯定會讓你覺得不過癮。影片過多糾纏於那幾位戰爭英雄回到美國後的事情,並在回憶中加雜進戰爭的鏡頭,卻使影片情節顯得非常零散,有時讓人一頭霧水看不懂劇情。
影片的導演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這是他第一次執導戰爭題材的影片,可能是經驗不足的原因,導致該片並沒有取得多大的反響,在美國的票房及口啤均不佳,也證明伊斯特伍德對於戰爭片並不擅長。

⑵ 父輩的旗幟的影片評價

影片的故事情節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戰爭片,影片中戰爭的畫面也在硫磺實地拍攝足夠慘烈,而一般的戰爭片總會給正義與否下一個定論,可導演卻意不在此,他認為戰爭就如人生,沒有絕對的正義一方也沒有絕對邪惡的一方。對於參加戰爭的雙方來說,死去的英魂都是值得敬佩的。(網易娛樂評)
那些本不想做英雄的人,最終無奈的被打上英雄的記號,受人景仰,但是他們似乎要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內心深存愧疚無法自拔,最後走上崩潰道路的歷程。尤其影片最後,印第安士兵的悲慘境遇,深深值得人們同情,戰爭帶給人類的痛苦,是融入血液的,久久無法揮去。(新浪娛樂評)

⑶ 我們的父輩為什麼評分高

這部劇不僅劇情好,而且拍攝畫面也不錯。

片中用了部分二戰時期戰地記者拍的戰爭畫面,穿插在故事節點中,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感;而且本片大部分鏡頭都是用手提攝影機拍攝,包括室內鏡頭,導演一定是現實主義者,使影片達到絕對逼真的效果,尤其是戰爭畫面,攝影機跟隨人物運動就好像我們身處戰場,時刻提防看不見的敵人。

《我們的父輩》一共三集,每集90分鍾,恰好是三部電影的長度,相比其他動不動就二十多集的長篇電視劇,它顯得格外簡潔,凝練。而該劇帶給觀眾的觸動,卻遠超很多長篇的戰爭劇集。導演以非常寫實的手法去再現那場戰爭(二戰),在劇中有隨處可見的死亡,有令人膽戰心驚的背叛,它讓人漸漸忘記自己是個人,同時漸漸放大自己的惡。

角色介紹

1、湯姆·希林飾演弗里德黑爾姆

威廉的兄弟,也是一個重情義的人,雖對納粹充滿懷疑但還是跟隨威廉一起響應希特勒的號召應征入伍。弗里德懂得如何接受事實、如何在現實的生存和道義之間作出權衡,在猶太小姑娘被烏克蘭輔助警察抓走的時刻,他是唯一一個出於道義為她提供保護的人。

2、米莉安·斯坦恩飾演夏洛特

夏洛特響應希特勒的號召應征入伍,奔赴前線,她立志為國家服務,成了一名女護士,前往戰場救助傷員。夏洛特曾一度為了「對國家的忠誠」,舉報了一位在戰地醫院當護士的猶太婦女,然而正是這位猶太人,後來成為蘇聯紅軍政委後,在德國戰敗時,對夏洛特伸出了援手,讓她活了下來,回到柏林。

⑷ 《我和我的父輩》你認為你值得一看嗎

不過《我和我的父輩》因為有《我和我的祖國》以及《我和我的家鄉》兩部做鋪墊,所以觀眾對其更加熟悉,而且也想看看這個系列是否還有延續的必要。

而《我和我的父輩》果然沒有讓大家失望,截止10月2日北京時間10點59分,該片票房突破3.2億,排片佔比高達31.4%。

貓眼上口碑出爐,直接斬獲9.5分好成績,豆瓣上也是有不少4、5星好評,但還是有網友覺得沈騰的部分多餘。

全片中更是有3個亮點和1個遺憾引人矚目,沈騰的單元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畫面寫實,情感細膩,大腕演員前來助陣
《我和我的父輩》這部電影和前幾部一樣是分單元進行的,這次是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四位自導自演,想要給觀眾呈現出的就是父輩的偉大和對子女濃濃的愛意。

吳京這次採用的是抗日的情節,最主要的內容是講述父輩征戰沙場,所以這一單元中有非常多的戰爭場面,爆破做得相當真實,因為有奮勇殺敵的環節,敵方的炮火呼嘯而來在地方砸出塵土,更是直接帶出了血腥,將馬和人炸得四分五裂。

徐崢執導的《鴨先知》以上海弄堂為背景,講述的是中國第一支電視廣告誕生的背後故事,時代背景放到了改革開放。

該單元最注重的就是年代感,所選用的濾鏡都是霧蒙蒙的,黃色復古的色調特別有看老電影的感覺,從服化道方面也是做得細致入微,交雜的小巷,生銹的水龍頭和「鄧麗君」同款發型等等都彰顯著時代標簽,給觀眾極強的代入感。

再看情節內容,吳京執導的《乘風》演繹的是中國傳統的父子關系,不善言辭的父子得不到對方的理解。

遺憾的是就在大家以為是合家歡結局的時候,馬仁興(吳京飾)為保護百姓,犧牲掉了唯一的兒子馬乘風(吳磊飾)。之後吳京自己一個人跑到田地裡面失聲痛哭的場面,也是讓觀眾不禁流淚。

這部影片中唯一的女導演章子怡執導的《詩》是這幾個單元里最為感性細膩的,章子怡把航天人的工作比喻成在天上作詩,唯美又浪漫。

但實際上黃軒和章子怡飾演的父親和母親,從事的都是工作都是相對比較危險的,可是他們依舊堅守在崗位將父輩的堅持和信仰展現而出。黃軒也將溫文爾雅的父親形象完美演繹,和年長他幾歲的章子怡寫詩傳情也是毫無違和感。

除此之外,還有66歲的影帝陳道明在章子怡執導的《詩》單元出鏡,老藝術家李雪健在沈騰單元宣布研究成功,大導演張藝謀客串徐崢執導的《鴨先知》,雖說鏡頭不多,但絕對是給觀眾的一大驚喜。

經驗不足稍顯青澀,沈騰單元有遺憾
但《我和我的父輩》也是有遺憾的,有網友覺得是四位導演風格迥異,導致畫面不連貫,但他們之間有一條線在牽引著,就是時代,從戰爭時期、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再到近未來,其實客觀性非常強。

全片中最大的遺憾其實是在於這四位導演中,都存在一些小問題,但主要原因還是市場不夠,所以一些細節處理不得當。

但大家最沒想到的是這次被詬病最多的是沈騰執導的《少年行》,網友甚至認為沈騰是全片的最大硬傷,排名也是放到了四位導演之末。

沈騰的《少年行》是講述來自2050年的機器人父親回到過去陪伴孩子的故事,還是秉持著開心麻花慣有的喜劇風格,但融入了《長江七號》和《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某些設定,有些致敬的意思。

這單元也是將搞笑和愉悅做到位,但情懷的主旨並不突出,甚至在末尾強行扣題的行為有些生硬,主要還是因為沈騰的首次導演作品,經驗不足而且他之前一直接觸的都是喜劇,煽情還是有些難度。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大家對沈騰這位「長在自己笑點上的男人」期待值太高,所以即使這次的作品只是及格難免會有些不滿,希望沈騰之後可以多加打磨。

總而言之,《我和的父輩》的亮點之處非常多,幾乎觀眾看後都是感慨國家的繁榮和父輩精神的偉大,作為一部獻禮劇做到這點已經是成功了。

⑸ 我和我的父輩簡短影評

《我和我的父輩》四大篇章有溫情有歡喜,有過去也有未來的不同風格與主題。

《我和我的父輩》情緒的遞進是先苦後甜,先哭後笑。從一開始激烈的戰爭片到為國犧牲,然後是後面的幽默搞笑,利用情緒的落差和轉折達到影片高潮。

整體視野由大及小,以小見大。四個不同的時代,四個不同的背景,從家庭到父母和孩子視角再延伸到國家,回首艱苦的過往,展望更好的未來。

《我和我的父輩》第一個單元是吳京導演的《乘風》,一如既往的戰爭題材,吳京飾演的團長馬仁興對待兒子是典型的愛在心口難開,希望兒子在戰場上平安歸來也只能用簡單的「別死在我前頭」代替,但是在面臨村莊的村民和兒子兩難的境地時,他還是忍痛割愛,舍小家保大家,這個悲痛的選擇更加凸顯了劇情的悲壯。

如果說《乘風》講述的「犧牲」是戰爭年代裡的革命激情與絕境里的無可奈何,那麼第二個單元《詩》里講述的「犧牲」,則是來自於滿腔熱血的理想主義與甘於奉獻。

章子怡飾演的母親在面臨丈夫因科研工作犧牲的困境時選擇保護自己的孩子,塑造了一個更加堅韌獨立的母親形象,情節層層遞進,情緒也在孩子發現自己的爸爸去世的時候達到高潮。章子怡用演技詮釋了一個母親最偉大的愛,以及身為航天人的責任和擔當,最後還有「孔明燈」也是很有意思的意象之一,孔明燈象徵著航天夢,在空中逐漸燃燒照亮後輩的路。

第三個單元《鴨先知》就比較簡單了,電影的氛圍也比較輕松,用滬上市井的生活細節體現獨有的幽默,街坊領居的煙火氣都是電影比較亮眼的點,呈現出新穎的風趣幽默。

第四個單元是沈騰的《少年行》,沈騰飾演的邢一浩是穿越的機器人,在面臨孩子的懇求的時候充當了孩子父親的角色,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逐漸產生真情,讓孩子彌補了缺失的父愛,這段故事也體現了人工智慧的重要性,正是因為科技的不斷創新中國才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⑹ 我的父輩德國電影影評

《我的父輩》是由導演菲利普·卡德爾巴赫指導,沃爾克·布魯赫、湯姆·希林、卡塔琳娜·舒特勒、米里亞姆·斯坦因、路德維格.特內普特等主演的歷史戰爭劇。

這部電影看完以後震撼人的心靈,看過很多關於二戰的影片,但是幾乎沒有這部好的,在我心中這是最好的一部。影片呈現給我們的不僅僅了戰爭的殘酷,硝煙彌漫中時時閃耀出人性的光輝。這部電影是以罕見的德國角度來講述。影片通過五個不同家庭背景的德國年輕人的經歷和遭遇,深刻地反思了那場殘酷的戰爭對人性的摧殘。

戰爭是一件無比殘忍的事情,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都代表著生命的逝去。當聚焦到每一位士兵,每一個家庭上時,幾乎就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希望未來國泰民安,萬事順利,再無戰火紛飛日。

⑺ 父輩的戰爭。王明珂。讀後感

戰爭的初級階段寫滿了我的屈辱。那時,我像一隻小雞被他那雙練過舉重的、長滿肌肉疙瘩的胳膊架起來,被打得呼天喊地。父親打我的英雄事跡在我們那條街可以說聞之者色變,晚上隔好幾棟樓也能聽見我的哭喊聲,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上饒集中營搬過來了。

父親本著「不打不成才」的指導思想,問心無愧地毆打著他唯一的親生兒子。我估摸著如果當時有現場攝像的話,那一定會被列入不可公映的限制級。在我的記憶中,衣架、電纜、皮鞋、皮帶、竹竿、球拍……都和我的臀部親密接觸過。而獲罪的名目也很多,考試沒有考好要挨打,練球不認真要挨打,連吃飯插句話腦門上也要挨一筷子。我整天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當時還廣為流傳一個段子,說我到醫院看眼科,醫生說看書的時候要隔一尺遠,我說沒法量,我家的尺子是用來打我的。

⑻ 如何評價電影《父輩的戰爭》

《父輩的戰爭》一共三集,每集90分鍾,恰好是三部電影的長度,相比其他動不動就二十多集的長篇電視劇,它顯得格外簡潔,凝練。而該劇帶給觀眾的觸動,卻遠超很多長篇的戰爭劇集。導演以非常寫實的手法去再現那場戰爭(二戰),在劇中有隨處可見的死亡,有令人膽戰心驚的背叛,它讓人漸漸忘記自己是個人,同時漸漸放大自己的惡。
《父輩的戰爭》給予至今倖存的德國二戰一代,向他們親人講述自己二戰故事的機會。

⑼ 豆瓣排名前50戰爭電影

01、《光榮之路》

02、《拯救大兵瑞恩》

03、《從海底出擊》

04、《盧安達飯店》

05、《西線無戰事》

06、《黑鷹墜落》

07、《血戰鋼鋸嶺》

08、《 阿拉伯的勞倫斯》

09、《全金屬外殼》

10、《無主之地》

11、《冒牌上尉》

12、《1917》

13、《高地戰》

14.《兵臨城下》

15、《獵鹿人》

16、《現代啟示錄》

17、《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

18、《野戰排》

19、《硫磺島的來信 》

20、《決戰斯大林格勒》

21、《孤獨的倖存者》

22、《戰馬》

23、《珍珠港》

24、《無名戰士》

25.《細細的紅線》

26、《天空之眼》

27、《美國狙擊手》

28、《決戰中途島》

29、《勇者行動》

30、《虎!虎!虎!/偷襲珍珠港》

31、《T34坦克》

32.《父輩的旗幟》

33、《血戰阿拉曼》

34、《浴血華沙》

35、《開戰日》

36、《女狙擊手》

37、《雅多維爾圍城戰》

38、《黎巴嫩》

39、《國王的抉擇》

40、《烈日長虹》

41、《血與蜜之地》

42、《12勇士》

43、《獵殺U-571》

44、《巴爾干邊界》

45、《生死之牆》

46、《不列顛之戰》

47、《帝國的毀滅》

48、《布列斯特要塞》

49、《遙遠的橋》

50、《巴頓將軍》

閱讀全文

與父輩的戰爭電影豆瓣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台詞剪輯網站 瀏覽:866
台北朝五晚九電影百度雲資源 瀏覽:903
最新韓國電影中文字幕 瀏覽:860
一部電影講述一棵大樹過冬 瀏覽:284
外國人中國獎學金微電影 瀏覽:792
電影綠皮書迅雷 瀏覽:311
Ck電影網站源碼 瀏覽:672
心理罪的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736
風暴之門電影高清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479
微電影節視頻 瀏覽:789
電影越獄3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838
醉生夢死台灣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69
最新電影騙保 瀏覽:162
胖女的小電影 瀏覽:820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專業學什麼 瀏覽:164
飢餓難耐1電影在線觀看免費 瀏覽:333
電影知音主題曲完整版 瀏覽:571
電影院兼職收手機 瀏覽:185
6你啊免費手機電影 瀏覽:904
有一部電影講抗日結束審判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