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看電影是一種什麼心理
一是因為你喜歡看,喜歡電影的劇情,電影的畫面感,電影台詞、動作等感覺輕松愉快。
二是看電影對你來說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需要動腦筋,會恨舒適;
三是你對現實生活的興趣度不濃,很少參加社交活動,對未來沒有明確的目標,所以沉迷於電影。
㈡ 《藤野先生》中魯迅看電影時的心理活動(簡潔點)
「看電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魯迅。他極為沉痛而憤慨地寫道:「中國是弱國........也無怪他們疑惑」用這樣的反語來表達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傷,思想上所受到的極大的震動,以及改變的志向,棄醫學文的決心。
㈢ 我想辦一個心理電影觀賞活動,需要活動主題,類似「呵護心靈,放飛青春」的主題名字幫我想幾個,謝謝
凈化心靈,為夢護航
守護心靈凈土,共築美好未來
㈣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看電影的話看什麼電影好,給幾個建議啊!
蟲蟲危機
對克服恐懼心理,增強團隊意識,培養積極人生態度有好處.能不能下就不知道了.
㈤ 著迷於科幻片映射出怎樣的心理活動
大體是現實生活缺乏刺激和新鮮感。
影迷爭鳴:科幻電影愛不愛看都有理
這幾天,全數碼電影《星球大戰前傳2:克隆人進攻》在北京幾大數碼影院上映,繼《ET》之後又掀起了一陣暑假科幻電影的巨浪。面對科幻電影的大潮,有的觀眾積極投身此中,而有的觀眾卻不為所動。愛不愛看,「YES一族」與「NO一派」各有各的道理。
YES一族:「真刺激」
理由1:科幻電影的內容都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很沖擊人們的想像力,這種電影比較「酷」,看著不累,還挺刺激。
理由2:科幻片都超脫現實,在科幻片里能看到自己根本想不到的東西。有些人堅信這個世界上肯定會有外星人,所以他們看科幻片實際上就是在感受別人感受不到的「真實生活」。
理由3: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科幻電影也是了解世界先進技術,特別是電影技術的絕好渠道。科幻片在所有類型的電影里,可以說是各種效果最好的,給人感官沖擊最大的一種電影。我們就是沖著「效果」才看的科幻片。
理由4:這一點最要命!未來世界材料技術大大發展,只一件又薄又露的太空衣就能抵禦無比惡劣的環境。而身著此類裝束的未來美女就給了男觀眾致命的吸引。
NO一派:「特幼稚」
理由1:科幻電影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像現在的《星戰》系列,兩三個小時才講完整個故事的一部分。太耗人了。
理由2:科幻電影很多都故弄玄虛,一般科幻電影里都沒有愛情戲,即使有也是一帶而過。要麼讓人看不懂情節,要麼很難有讓人感動的地方,看也就是看個熱鬧。
理由3:對於大多數女觀眾和膽子小的人來說,科幻片里的人物造型未免太怪異了。想想有的科幻電影裡面目猙獰、臉色煞白、一口黑牙的怪物———恐怖!還有科幻電影里經常出現的「蟲族」,比如超大蟑螂什麼的———惡心!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另外情節打打殺殺,太暴力了!而且為了追求視覺沖擊,像「爆頭」這樣的殘忍鏡頭有越來越猖獗的趨勢。
理由4:相對於實力派演員的表演,科幻片里充斥著電腦技術合成的東西,給人感覺太假了!科幻可以不現實,但不能不真實啊!
理由5:情節簡單俗套,十分幼稚,是人們思想不成熟時期才看的電影。
理由6:離生活太遙遠。看愛情片能教我怎麼處理愛情;看歷史戰爭片能讓我增長知識……科幻片呢?是教給我當火星人玩轉地球的時候,用美國鄉村音樂的聲波殺死他們?沒什麼可說的,就是不想看!科幻片不就是拿錢堆的垃圾嗎?
㈥ 關於電影活動
第一部 《涼快的跑道》—Cool Runnings
劇 情: 影片前部分集中描繪四名黑人運動員如何排除萬難,踏出冬季奧運會第一步,而後半段則是慣有的勵志模式,對於未嘗試過攝氏零下二十五度地問的牙買加運動員來說,他們既要面對天時、地理、人和等各項不利條件,亦要忍受嘲笑輕視自己的國內外觀眾;而觀眾又如何憑著堅硬的遺志,喚醒運動健兒向著目標勇往前進的精神。
簡 評:本片根據一則真人真事改變而成,講述奧運史上一段傳奇故事。於1988年,四個來自牙買加的運動員,竟然憑著意志進軍冬季奧運會,並在雪橇滑行比賽當中取得驕人成績,同時贏得各國運動員的支持與鼓勵。驟眼看來,將這樣的史實板上銀幕,無疑屬勵志片格局,但令觀眾想不到的,使全片拍攝手法輕松風趣,充滿喜劇成分,而演員本身亦能發揮搞笑效果,令影片生色不少。
第二部 《慕尼黑》 1972年在原聯邦德國城市慕尼黑舉行的第20屆奧運會過程中,一夥來自巴勒斯坦極端恐怖組織「黑色九月」的恐怖分子闖入保安系統漏洞百出的奧運村,將11名參加奧運會的以色列運動員劫持為人質,要求以色列官方釋放此前被拘押的巴勒斯坦人。然而,德國警方卻將一場武裝解救行動變成了血腥的槍戰。激戰過後,除了略有傷亡的德國警察以及全部被擊斃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外,11名以色列人質也全部遇難。
第三部 《烏雲》 — Black Cloud,這部影片講的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印第安拳擊手克服個人在文化傳統上的挑戰,努力為爭取參加美國奧運拳擊代表隊而奮斗。
第四部 《火戰車》 Chariots of Fire一個猶太人贏得奧運會百米賽金牌的故事。
多加一個《火戰車》 你可以在它與《慕尼黑》之間取捨
第一部 涼快的跑道 在網路裡面 只有輸入
Cool Runnings詞條 才能找到 我已經試過了 很難下載成功 建議你在影像店租碟 或者在電影資料館借用
第二部 《慕尼黑》下載地址為 ftp://202.116.222.188/Movies/Others/04.05_%C4%BD%C4%E1%BA%DA/%A1%BE%5E-%5E%B5%BE%CB%EB%A1%BF%C4%BD%C4%E1%BA%DA%5B%BE%E7%C7%E9%BE%AA%E3%A4051223%5D.rmvb
第三部《烏雲》—Dark Clouds 我找了一個近一個小時 實在找不了 外面可能也租不了 還是只能寄希望於電影資料館
第四部《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也找不了 我只在迅雷上找過 你可以找人試試BT或電驢(雖然你不喜歡)
這些電影都在心理方面下了功夫
主題試著這樣寫 ; 在運動中超越自我
朋友 恕我不才 只能幫忙到此了 祝你們活動成功
㈦ 大學生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我們班干決定以看一部勵志的電影,但是老師要求必須要與同學們有互動
我建議你們看大片:兵人。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科幻大片。很能激勵人
兵人》是一部美國科幻動作片。影片講述了托德(卻羅素)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戰績彪炳的優秀軍人!隨著科技的進步,更新更強的戰士終於誕生——康恩(李截)便是代表冷酷殺人的新機器。經過能量比試後,托德不單止被重創,又被誤定為死亡,更被棄置於星球癈墟。後來托德漸漸康復,他明白到將要對抗一群很強大的新戰士,及保護一群熱愛生命的人,為自己而戰斗
故事簡介
未來世界的戰士,一出生就經過嚴格篩選,沒有所謂的個人身份、性格,他們和社會家庭完全隔離,並且從小就被植入晶片,只奉唯一原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些精選的未來戰士必須遵守美國軍方所謂的「生存守則」:絕對服從命令、不能質疑長官、要有必勝決心、武力戰勝知識、消滅所有敵人、必須趕盡殺絕、不能手下留情、心軟等於死亡。 陶德(Kurt Russell)是一名打過多場銀河系大戰的頂尖士兵,他從小就接受嚴格的軍事洗禮,生存的意義只為作戰。經過多次慘烈戰役,他仍然屹立不倒,可說是達爾文「物競天擇」下的最佳見證。但從未戰敗的陶德,終於也將面臨末日的降臨。 日新月異的科技訓練出一批全新的未來戰士,他們的作戰技巧精良純熟;他們的體能無人可比;他們殺敵手法更是心狠手辣。 為了測試下一代戰士優秀的作戰能力,政府舉行了一場競技比賽,讓陶德和其他兩名士兵和607號新戰士凱恩(Jason Scott Lee)一搏高下。 果然,新的魔鬼訓練方式,讓凱恩攻無不克,兩名士兵慘死,只有陶德逃過一命,但卻也傷痕累累、奄奄一息。 戰敗的他於是被政府當作廢料,丟棄到一個遙遠的星球上,那裡全是因為科技進步而被遺忘的人與物。 該星球上的居民悉心替他療傷,而他也開始學習日常生活上的一切事物,慢慢發掘出自己的人性,並且知道除了沖鋒陷陣、奮勇殺敵之外,生命還有許多美好的體驗。 沒想到這時,607號戰士奉政府之命,率領士兵前來摧毀這個星球。陶德被迫再度作戰,於是拋開與星球居民間彼此的隔閡與歧異,他們團結一心,在陶德的率領下,為家園的存活背水而戰。 大製片傑利溫楚柏曾製作過膾炙人口的科幻片《銀翼殺手》和現代的西部片經典《殺無赦》,於是在讀到《兵人》劇本後,被選為士兵的嬰兒從小就被訓練成沒有人性的感情的戰斗機器,但是當先進科技培育出更強大的戰士,他們就像破銅爛鐵一樣被丟棄。製片溫楚柏表示,「寇特是這角色的不二人選,他的年紀、身高各方面都和兵人相符,而且他是個很棒的演員。此角從一個被訓練成殺人機器的士兵,變成有血有肉的好漢子,這之間感情轉折是非常具挑戰性的。」但對寇特羅素而言,他那一身強健的肌肉才是演出此片的最大挑戰。寇特在片子開拍前的一年半,就實行密集的健身計畫,並且配合嚴格的健康餐,每天固定 5小時的運動量,包括打拳、跑步、爬山等。而傑森史考特更是為此片增重15磅,使自己在片中看起來更壯碩龐大。對兩位演員而言,拍攝「兵人」就如同進入魔鬼訓練營般,向自己的體力極限挑戰
你們班幹部首先要看一遍,記憶重要情節,在放映時候對重要情節有所停頓和講解。要鼓勵同學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我建議不要寫觀後感,很多大學生對觀後感很討厭寫的,建議在班會上由記錄員記錄本次班會上的主題和同學發言,最後做出總結,即可~ 最後在下次班會上公布上次班會的結論,做出個簡短的發言。
㈧ 要開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班會,有哪些心理電影適合給大家看
1. 大象Elephant (2003)— 教育 / 犯罪心理學
2. 靈異第六感 / The Six Sense (1999) — 兒童心理
3. 歌西卡 / Gothika (2003) — 失憶
4. 失憶/Memento (2000) — 短時記憶缺失
5. 心靈捕手 / Good Will Hunting (1997) — 精神分析
6. 失眠 / Insomnia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