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辛德勒原型人物是什麼
辛德勒原型人物是奧斯卡·辛德勒。人們都看過1993年由美國猶太裔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的辛德勒的名單,電影中二戰時期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而這部史詩般的電影人物原型就是奧斯卡·辛德勒。
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拍的同名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就是以他為原型拍攝的。
人物生平
奧斯卡·辛德勒OskarSchindler,1908年4月28日到1974年10月9日,德國商人、間諜、納粹黨員。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現今位於波蘭和捷克共和國境內的地區開設琺琅和彈葯工廠,他通過自己在阿勃維爾的人脈幫助他保護自己工廠的猶太人免於被送進集中營。
並最終成功挽救了1100名猶太人的生命,占波蘭全部存活猶太人數量的1/4左右到1945年5月戰爭結束時,他的所有積蓄都已經在賄賂軍官和為工人購買補給中耗盡。
倖存的猶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顆金牙,為辛德勒鑄了一枚戒指,內側刻有猶太法典上的希伯萊經文Whoeversavesonelife,savestheworldentire.救人一命,如救蒼生。
奧斯卡·辛德勒,一個真實的人物,在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辛德勒的名單贏得了7座奧斯卡金像之後,辛德勒成了一種象徵。在20世紀那場最殘酷的戰爭的陰郁背景中,辛德勒的形象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B. 《辛德勒的名單》屬於一部什麼類型的電影!
影片的改編權和製片權早在1982年就已被買下,但直到10年後,影片的拍攝計劃才得以真正實行。為拍攝這部影片,斯皮爾伯格首次放棄了慣用的電影特技,並拒絕邀請好萊塢明星主演,而是收集了大量相關資料,請來當年集中營的倖存者作副導演,並請被辛德勒拯救的猶太人作影片顧問。雖然《辛德勒的名單》以黑白攝影為主調,但其製作規模卻不亞於任何一部大製作的彩色影片。影片共有126個角色,動用了3萬名臨時演員。如此宏片巨制斯皮爾伯格只花費了2300萬美元,並謝絕了片酬而將全部個人盈利捐獻給美國大屠殺博物館。
用曠古鑠今來形容這部影片的造詣毫不為過,其思想的深邃性和非凡的藝術表現力都超出人們的想像。雖然影片中的經典鏡頭不勝枚舉,但以黑白為主調突然出現的一抹紅色卻著實堪稱神來之筆。在納粹屠夫殺戮猶太人的場景中,小女孩的紅色上衣與畫面形成了極其強烈的視覺對比,她蹣跚的躲進街邊的店鋪,轉眼間卻出現在運屍車上,目睹這一切的辛德勒也同樣經歷著劇烈的心理變革。這個過程是情節中至關重要的轉接,其深刻的內涵和藝術價值幾乎無人企及。
一部好的電影,很難以達到像《辛德勒名單》這樣簡直令人無法挑剔的完美。應該這樣說,它的存在是電影的一種永恆。奧斯卡金像獎,只是作為它的一個褪色的陪襯。
《辛德勒的名單》是猶太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屠殺600萬猶太人慘劇的回顧,影片以悲觀陰郁的基調和富於強烈戲劇張力的驚悚元素,透過主人公辛德勒的眼睛,重回二戰時波蘭的科拉科,帶領人們經歷這個城市從繁榮到廢墟的一切,同時在那個沒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尋找人性的微芒,最終揭示了一個主題——人類的良知在任何惡劣的境況中都不會完全地泯滅。
值得一提的是,斯皮爾伯格並不想以歷史仇恨或歷史批判的眼光來處理這個題材,不是要揭開歷史的傷疤,加深它的痛楚,他只是想通過講述一個普通人在充滿敵意和荒謬的世界中掙扎的超道德的故事,來檢視這個事件和它對當事人以及整個時代的影響,並且將這個影響化做忠誠的記錄與忠告,安慰著逝去的靈魂,警醒著倖存的生者,傳遞給不曾經歷的人。
戰爭已經結束,光明已經來臨,沒有什麼是永恆而不可化解的,世人應謹記猶太人為了感恩而送給義人辛德勒的戒指,還有那上面一句古老的希伯來經文: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它(《辛德勒的名單》)深刻地揭露了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的恐怖罪行,並且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它的思想的嚴肅性和非凡的藝術表現力都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超越的深度。我們為它頒發奧斯卡大獎,對於影片的成就來說,這是當之無愧的。而史蒂芬·斯皮爾伯格也以此片第1次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對於他的才華來說,這是一份遲到的肯定。
——第66屆奧斯卡獎評委會
《辛德勒的名單》具有回顧歷史、發人沉思的藝術效果,我迫切要求你們去看看這部影片。
——美國前總統 柯林頓
它讓德國感到震驚,讓世界感到震驚,它真實地再現了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恐怖罪行,它讓我們重新回憶和審視那段歷史,我們願以真摯無華的追思,共同思考和感受那段歷史的傷痛。
——德國前總統 羅曼·赫爾佐克
對於我來說這是一次全新的體驗,這次我感到重要的不是我的想像力,而是我的良心,突然間,我一慣用來逃避現實的攝像機直面現實,在拍攝中我哭了,我每天都流下了熱淚。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1939年 9月,德軍在兩周內攻佔了波蘭,猶太人的生活從此陷入了黑暗。剛從家鄉來到科拉科的德國人奧斯卡·辛德勒想要借著戰爭發財,於是他買下一個經營不善的搪瓷廠以生產食用器皿,供應軍需。他找到猶太人斯泰恩,要他當會計師和助手來管理工廠。在科拉科,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1943年 3月13日,科拉科的猶太人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親眼目睹這一切的辛德勒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決定去找黨衛軍司令官阿蒙·戈特,讓他批准將自己的工廠定為一個附屬勞役營,重新恢復生產,並向戈特許諾只要能達到目的一定會給他令人滿意的報答。
在德軍瘋狂屠殺猶太人的日子裡,辛德勒開設的工廠成為了眾多猶太人的避難所。1944年4月,戈特奉上級之命要把剩下的猶太人運往奧斯威辛集中營。辛德勒清楚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可怖,他立志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於是他向斯泰恩口授著名單,並用錢買通了戈特和蓋世太保朱利斯,買下了自己的工人,拯救了一個又一個無辜的生命。
辛德勒越來越受到違反種族法的懷疑,但他每次都很機智地躲過了迫害。同時,為了向德國軍官行賄,辛德勒的工廠幾近破產。
1945年,德國終於無條件投降了,猶太人獲得了解放,而作為德國人的辛德勒卻要流亡。臨行前,工廠中的工人們從牙齒上取出金子打鑄成一個質朴的戒指,上面用希伯來文刻了一句經文: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長老代表全體工人寫了封信交給辛德勒,萬一他被捕,上面有所有人的簽名。
辛德勒始終在為自己沒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悔恨,可人們知道他已經盡了力……
1958年,耶路撒冷的浩劫紀念館宣布辛德勒為義人,1974年10月9日,辛德勒去世,他被以天主教的方式安葬在家鄉的茲維塔齊爾山上,他的義舉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
施義的與受益的
可以說,影片的主人公辛德勒與猶太人的融合是一步一步的。辛德勒是一位德國人,他利用德國人發起的戰爭誘使猶太商人投資,並僱傭廉價的猶太人做工,大發戰爭橫財。獲取暴利之後,他驕傲地對妻子說:「我敢說這里的人,他們不會輕易忘記辛德勒,他們會說:『奧斯卡·辛德勒?人人記得他,他做了傑出的事,他能做別人所不能的,他空手來到這里,帶著兩只旅行箱離去,裝滿了世上的財富。』」
然而猶太人的流血讓辛德勒感到了震驚。影片里所描繪的猶太區域的減種慘案是血腥而殘酷的——流血的一天開始了,無數的猶太人被從家中趕到了街上,一陣陣槍聲之後,一群群猶太人倒了下去。入夜了,餘下的以為安全了的猶太人從各自藏身的地方走出來,從地板下面,從床鋪下面,從鋼琴中,從牆的夾層里……但是他們還沒來得及呼吸一口安寧的空氣,耳邊又響起了槍聲,狡猾的納粹軍隊從隱蔽處沖出來……血從天花板上滲出,從床鋪下流出……殘忍的戈特對辛德勒發著他的謬論:「今天是歷史的時刻,今天將會被紀念。600年前,猶太人到科拉科落了腳,他們在商業、科學、教育、藝術上興盛起來,他們一無所有來,一無所有,卻發了跡。6個世紀,形成了猶太人的科拉科,到今天晚上,6個世紀的歷史成為謠言,它們從未發生過,今天才是歷史。」
財富和永恆是人類個人和集群追逐的目標,讓世人記住,成為歷史。財富容易被易手,歷史經常被改寫。財富是不是能取代人生的價值,歷史是不是能抹煞存在的記憶�是良心發現還是信仰發生?發現和發生一樣地重要,否則,沒有發現,生命的起點不會實現人生的目標;沒有發生,人生的目標會違背人生的起點。發生讓人們有根據,發現讓人們做見證。身為這場戰爭的親臨者和目擊者,辛德勒開始重新思考價值發生的根據,重新思考記憶發現的見證。於是,辛德勒以生產軍火需要大量勞力的名義,開始用戰爭期間賺來的金錢買下一個個必遭集中營厄運的猶太人,辛德勒的名單救下了1100名猶太人。戰爭結束了,德國人失敗了,工人們獲得了生存的自由。「辛德勒的名單」作為價值讓世人測度它的財富,「辛德勒的名單」作為記憶讓世人緬懷它的歷史。
C. 《辛德勒的名單》這部影片到底有多血腥
《辛德勒的名單》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名身在波蘭的德國人辛德勒,在二戰時僱用了1100多名猶太人在他的工廠工作,幫助他們逃過被屠殺的命運。這個電影真實的還原了當時德國納粹黨對猶太人的各種暴行,當時德國人對於猶太人有多麼的血腥,那麼這部電影就有多血腥。電影在播出的時候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反響,人們通過這個電影來紀念那些死在納碎黨手中的猶太人。
該電影獲獎無數,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第51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第47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影片。在國內長期評為高分電影,豆瓣評分9.3分。這個電影每看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種對於人性的探索讓電影越發的吸引人。
所以說這個電影雖然血腥的畫面不多,但是電影細節中確處處透著血腥。
D. 被譽為最好的戰爭影視,《辛德勒的名單》主體內容及結局是什麼
“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這句振聾發聵的話就出自這部影片。
三是色彩的作用,雖然全劇幾乎是黑白的,但是仍能讓人感受到肅殺的氣氛。而那個紅衣女孩更是神來之筆。
推薦大家觀看!
E. 《辛德勒的名單》辛德勒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結局:二戰結束,德國戰敗,辛德勒作為納粹的軍需品供應商不得不踏上逃亡之旅,臨走時他還怨恨自己為什麼不能多救一些人出來。但好人沒有好報,之後他幾次創業都失敗了,最後鬱郁而終。
但通過他努力使得2000多名猶太難民免遭屠殺,現在這些人的後代還回去辛德勒的墓前來緬懷這位「失敗的德國商人」。
獲獎記錄:
2004年,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國家影片登記,《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1994年,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1994年,第51屆金球獎,最佳電影(劇情類),《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1994年,第47屆英國學院獎,最佳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1994年,美國影評人協會獎,特別致意獎,《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1993年,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1993年,落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1993年,國家評論協會獎(美),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單》,獲獎。
F. 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片子之一,《辛德勒的名單》講述了怎樣的故事
講述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盪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
G. 《辛德勒的名單 》電影簡介是什麼
《辛德勒的名單 》電影簡介是:
《辛德勒的名單》是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連姆·尼森、本·金斯利、拉爾夫·費因斯、艾伯絲·戴維茲等主演的一部戰爭片。該片於1993年11月30日在美國華盛頓點映,1993年12月15日在美國正式上映。
該片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名身在波蘭的德國人辛德勒,在二戰時僱用了1100多名猶太人在他的工廠工作,幫助他們逃過被屠殺的劫數。
創作背景:
為了報答辛德勒的救命之恩,在二戰中死裡逃生的波德克·菲佛伯格決定傾盡一生去講述辛德勒拯救猶太人的故事。1963年,菲佛伯格試圖與米高梅公司合作拍攝一部關於辛德勒的傳記片,但最終未能如願。
1982年,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在遇見菲佛伯格之後,出版了小說《Schindler's Ark》。美國音樂公司總裁西德·謝恩伯格交給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一份《紐約時報》的書評,斯皮爾伯格被辛德勒的故事震驚了。
甚至對小說內容的真實性提出置疑,他想知道是什麼驅使一個男人傾其所有去挽救那些無辜的生命,產生濃厚興趣的斯皮爾伯格希望環球影業能買下小說的改編拍攝權。
H. 《辛德勒的名單》講的是什麼故事
《辛德勒的名單》講的是一名身在波蘭的德國人辛德勒,在二戰時僱用了1100多名猶太人在他的工廠工作,幫助他們逃過被屠殺的劫數的故事。
主要劇情:1939年,波蘭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黨衛軍對猶太人進行了隔離統治。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連姆·尼森Liam Neeson飾)來到德軍統治下的克拉科夫,開設了一間搪瓷廠,生產軍需用品。憑著出眾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錢,辛德勒和德軍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他的工廠僱用猶太人工作,大發戰爭財。
1943年,克拉科夫的猶太人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辛德勒目睹這一切,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賄賂軍官,讓自己的工廠成為集中營的附屬勞役營,在那些瘋狂屠殺的日子裡,他的工廠也成為了猶太人的避難所。
1944年,德國戰敗前夕,屠殺猶太人的行動越發瘋狂,辛德勒向德軍軍官開出了1200人的名單,傾家盪產買下了這些猶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無天日的歲月里,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影視評價
《辛德勒的名單》思想的嚴肅性和非凡的藝術表現氣質都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超越的深度。描寫猶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遭受集體屠殺的電影在此之前也拍過不少,但是以德國人良知覺醒並且不惜冒生命危險反叛納粹,營救猶太人的真實故事片,這還是第一部。
該片中,辛德勒開始時並不是位英雄,為什麼最後他成了一名英雄,該片並未作出解答,所表現的只是他的行為。
斯皮爾伯格動用了一個小小的具有象徵含義的效果陪襯,就是那個穿紅衣的小女孩,辛德勒每一次對她的注視,都更堅定了信念。她象徵著無辜而脆弱的生命,也象徵著戰勝邪惡的勇氣與力量,也是該片中唯一的色彩。
I. 奧斯卡最佳電影的《辛德勒的名單》,主角辛德勒真有其人
我記得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於1974年10月9日去世。人們看到的1993年《辛德勒的名單》,由美國猶太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影片中,二戰時期的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深深紮根於人們的心中。史詩般的電影人物原型是奧斯卡·辛德勒。
辛德勒的名單有兩個版本。一本是辛德勒本人在1944年擬定的,另一本是在二戰結束前一個月寫的。辛德勒以後是怎麼生活的?據史料記載,辛德勒二戰後生活非常貧困,甚至身無分文,酗酒抽煙,他的死也是由於壞習慣。作為回報,那些「辛德勒(受保護的)猶太人」關心和關心他們的「偉大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