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影這部電影燈光分析

影這部電影燈光分析

發布時間:2022-07-01 10:09:54

❶ 《影》拍攝手法高超,色調採用黑白主調,為什麼好多人不知道《影》想表達的是什麼

《影》講述的是在戰亂時局年代,一個替身不甘於做他人的替身,想要通過各種手段找回自由的故事。
這部劇是由張藝謀導演,孫儷,鄧超和鄭愷主演的國慶檔電影作品。這部電影在播出之前就造出了聲勢,大家都為孫儷神乎其神的演技為之喝彩,並且鄧超在這部劇中也一人分飾兩角,除了渾身解數。在加之張藝謀的以往的實力與作品的成績,大家對這部作品可謂是非常期待。
此外前期的宣傳也是十分到位,在電影上映之前就已經奠定下了不錯的票房基礎。
張藝謀的拍攝與剪輯十分有特色,並且表現形式也是十分的特殊,所以這部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以至於很多觀眾都說看不懂。
根據劇評人的分析,這部劇實際是基於三國的原型上進行改編的故事。可謂是舊瓶裝新酒,但張藝謀的神奇之處就是將新酒釀的非常讓人神往,這也就給這部電影帶來了很多的神秘色彩,讓這部電影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❷ 《影》深度解析

《影》此片講敘了一個從八歲就被秘密囚禁的小人物,不甘心被當作傀偶替死鬼,歷經磨難,勤奮尋回隨意的人性故事。

和張藝謀過去商業服務大面積設計風格不一樣,這一部電影擁有明顯而顯著的國內設計風格,這部影片以黑色為基礎色彩,在游戲道具、服裝和造型設計中加入了很多水墨蘭亭的原素。

促使最後視覺效果展現出淡雅的文藝電影設計風格。實際上縱覽張藝謀過去的著作設計風格,不言而喻的是其極高的視覺效果表現力特性從沒更改,有些人說這也是流於形式造型藝術的頂峰。

張藝謀針對外在流於形式的追求完美並不是是憑空捏造,盡管《影》歸屬於文藝電影范圍,可是其核心或是有難忘的社會發展和歷史時間研究寓意,這類與眾不同的流於形式反映恰好是根據那樣一種核心來進行的。

在《影》中,每一個人都處在極端主義的標准中,全是有不唯一的選擇,而不一樣的選擇則會造成相去甚遠的人生方向和軌跡。造成觀眾們從各個方面的思考。


❸ 《影》的評價怎麼樣在張藝謀的作品中處於什麼水平

張藝謀《影》自上映以來熱評毫不間斷,口碑迅速在各大平台開花並持續發酵,大多數影迷給其影片投出了10分滿分的超高評價,更有網友稱贊《影》是「銀幕必看,獨具匠心」。

張藝謀此次攜手《影》重磅回歸,可謂紅遍了半邊天,更是獲獎無數,可以說《影》這部大製作是張藝謀潛心數年的一部經典劇作,也是少數人可以挑戰和超越的,堪稱張藝謀的巔峰之作。

張藝謀在新作《影》中破舊立新,運用小人物影子為主線展開一段權勢之爭,水墨畫電影場景讓人賞心悅目,一句「人心如影」,不僅是影片主旨,更是現實寫照,在寫實與虛擬中來回交錯,卻可做到層層遞進。張藝謀與數千人耗時4年打造的大巨作《影》,是一次偉大的創新,亦是他到目前的巔峰之作。

❹ 《影》主要講了什麼

《影》劇情介紹:戰亂年代,群雄並起。割據一方的沛國安於現狀,一任國主沛良(鄭愷飾)慨歌太平。要沖之地境州早年為強鄰炎國借去,而今據而不還。沛國都督子虞(鄧超飾)前往討伐,卻中了對方大將楊蒼(胡軍飾)的拖刀,重傷不愈。

心有不甘的子虞暗中派出替身境州(鄧超飾)假扮自己,總理軍政,內則使令夫人小艾(孫儷飾)襄助。真假子虞切磋戰法,尋求破解楊蒼刀法的絕技。而另一方面,沛良惱怒子虞私自約戰楊蒼,不惜將妹妹青萍(關曉彤飾)嫁於楊蒼之子為妾媾和。淫雨霏霏,連日不開。境州上空,殺戮與機謀糾纏撕裂。


(4)影這部電影燈光分析擴展閱讀

《影》是由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上海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完美威秀娛樂(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武俠動作片,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王景春,關曉彤,吳磊等主演。

2018年9月6日,該片在威尼斯電影節全球首映,同年9月30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2018年7月,該片入圍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非競賽展映單元及第4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主展映單元,分別舉辦國際首映和北美首映。該片獲得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獎。

❺ 什麼電影布光非常好啊 可夠寫一篇3000字燈光分析的影評

其實好好萊塢大多數的影片對燈光的要求都是很高的,
他們的錢百分之六十都用在了燈光上哦!!!你隨便找一部看過的好萊塢大片都可以分析它的燈光,比如:源代碼、阿甘正傳、泰坦尼克、真實謊言、終結者 你就從他們的自然光、人工光、側光、逆光、白天、夜晚、分析,
中國的也有行的,我們燈光老師就給我們看了,《無間道》、《我願意》

❻ 演播室布光和影視布光的差異

舞台燈光和影視燈光的設計原則及布光技巧

一舞台燈光照明

舞台燈光照明大致分為劇場舞台燈光照明和綜藝晚會燈光照明,其特點主要是講求現場觀賞效果,往往具有一定的藝術主觀抽象性。

1.劇場舞台燈光照明

根據演出劇目的不同,對燈具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這里所說的劇場舞台的基本燈具配置是指基本能滿足一般的歌劇、舞劇、芭蕾、話劇、地方戲劇等演出需要。筒燈,也稱RAP燈,其構造是在圓筒內安裝鏡面燈泡或是在反光碗內安裝溴鎢燈泡,主要特性是能射出較固定的光束,光束角度寬窄多種,但光斑大小不能調整;天排燈、地排燈,大功率的散光燈,用來上下照射天幕用,要求光亮而均衡,照射面積大;成像燈或稱造型燈、橢球聚光燈,其光束角度有多種,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應用,主要特性是能如幻燈似的將光斑切割成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形狀,或投射出所需的各種圖案花紋,功率也有1KW、2KW等可選擇配置;還有應用越來越少的聚光燈,舞台上用的聚光燈是指燈前面使用平凸聚光鏡,這種燈具可以調節光斑大小,出來的光束比較集中,旁邊漫射的光線比較小,功率有0.5W~5KW多種,焦距有長、中、短之分,可以視射距的遠近按需選用。

舞台燈光照明用光多以定點光源為主,配以不同的顏色,以達到各種視覺效果。舞台燈光照明首先尊重的是人的肉眼,即充分考慮人們的觀賞習慣,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塑型。

2.綜藝晚會燈光照明

大型綜藝晚會是一種長久不衰的藝術形式,並且發展迅速,其形式越來越呈現多樣化,如春節晚會、各種專題性質的晚會、不同節日的紀念晚會等;從場面上看,越來越復雜化,有不同類型的演播廳、露天劇場、舞台、體育場和廣場等;從受眾方面看,層次越來越高,人數越來越多;從節目形式上看,有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等。綜藝晚會的燈光設計是在舞台燈光的基礎之上,融入很多新的元素,並使用先進照明用光器材,布光時更注意角度選擇的多樣性。在燈具的選擇上,綜藝晚會大都使用了先進的電腦燈,總體布光基本照度控制在800LX~1000LX范圍內,採用分區布光,前區照度在2000LX~2500LX范圍內,中區照度為1500LX~2000LX,後區照度為800LX~1000LX,而且光效的變化快速而多樣。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特點在於,為滿足電視轉播的需要,綜藝晚會用光還要考慮到光的顯色性是否與攝像機一致,不僅要適合人的肉眼觀看,還要滿足攝像機的拍攝要求。

二影視燈光照明

影視燈光大致分為電影燈光照明和電視節目燈光照明,其特點是多講求還原客觀自然光效,多追求光效真實性、合理性,布光時多考慮攝錄設備與光源的協調性。

1.電影燈光照明

電影燈光照明分為外景燈光照明和室內燈光照明。外景燈光照明一般要尊重自然光線的規律,盡量重現或適度補充自然光效;室內燈光照明則要求充分考慮感光材料的特性,依據膠片種類和感光度的不同使用照度和色溫適度的燈具。所選用的燈具以傳統燈具為主,但功率相對較大,光源色溫較高。同時還要注意感光材料的寬容度,嚴格控制光比。

2.電視節目燈光照明

電視節目燈光照明主要分為影視劇照明、演播室照明和電視新聞外景照明等方面。

(1)影視劇照明

影視劇照明同電影燈光照明比較接近,不同的是攝像機對於照度的適應范圍要弱,但對色溫的適應性要比膠片好一些。

(2)演播室照明

演播室照明作為特殊的塑型光效有著它自身的特點,即在確定布光方案前,要詳細了解所用攝錄設備的性能特點,並對播音員的面部特徵作分析研究,同時還要考慮其他造型手段(如發式、服裝面料和顏色等)對人物造型的影響,以便通過布光達到理想的畫面效果。背景光的亮度要低於人物光,與人物光的比例宜在1:1.5至1:2之間。在布光時要盡可能減少陰影,把多餘的光控制在播音員背後。在色彩運用上不要過深、過雜,宜用淺色調或中性色,色彩過重會影響播音員的服飾和形象,造成喧賓奪主。還要根據男女播音員的臉部特徵,確定主光燈位。若兩人的臉型差異較大,需分別設定主光,燈位的高低、角度要依人物臉型確定。主光是人物造型的主要光源,是塑造人物形象、體現人物輪廓和膚色氣質的光,燈的方位角度要依據人物的面向和臉部特徵而定。一般情況下,主光燈在播音員面向一邊。布光中女播音員的燈位不宜過高或過側,主光的位置一般在平行度的30°~50°,高度以坐姿時鼻影再偏下一點為佳。一般輔助光的影子不要過鼻樑,避免蝴蝶型鼻影,亮度與主光亮度的比例以2:1至2:1.5為宜。面光用來照射人物的正面,燈位一般在人物面部高度偏上,在機位上拋度的30°左右。也可採用雙燈面光,即先用柔光燈進行面部照明,再用小型燈加眼神光。輪廓光是用來勾畫人物線條和立體輪廓的光線,它能增強畫面的縱深感,突出人與景物空間層次,在人物造型上能體現發飾、肩部服裝的質感、立體感。其燈位一般在播音員背後上拋度45°~65°,亮度需高於主光,光比宜在2:1左右,但不宜過亮,以免產生不自然的感覺。

(3)電視新聞照明

電視新聞照明最基本的功能是紀實,此外還有很強的造型力。在拍攝外景照明時,要求電視新聞燈光師必須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光布好、布准、布勻、布穩,盡可能模擬、仿照真實的時空照明、找准照明的角度與光比。在機位確定後,就要做燈光布置。通常情況下,主光應從攝像機與主持人之間連線的左右45°角投射。輔助光則在主光的另一側補助,其高度是主持人抬手的高度,也就是在攝像鏡頭的水平上方45°角以下,當然輔助光不能高於主光。逆光應在主持人背後左右45°內,高度應在攝像鏡頭水平以上45°~63°的區域內,這樣發型光的燈影恰好落在主持人身上和肩膀上,使主持人和背景明顯分開,形成了很強的立體效果。背景光要根據背景的材料及其與主體的亮度來決定,它要求色調單一、干凈、利索。電視由於技術寬容度不如電影強(電影為128:1,電視為40:1左右),因此一般情況下,電視的光比應控制在40:1左右。有數據表明:主光與逆光之比最好為1:2或1:1.5、1:1.2,主光與輔光之比是1.5:1,逆光可略強一點。總之要做到逆光強於面光,主光大於輔光,輔光低於主光,主體亮於背景。

電視照明本身有其獨特的工藝性質和藝術特徵。從工藝上講,它既不是舞台照明的翻版,也不是電影照明的簡單延續。舞台照明是一種適應人眼視覺效果的照明,電影照明是適應膠片技術特性的照明,而電視照明是適應電視攝像機技術特性的照明,當然並不能否認電視照明與舞台照明、電影照明之間相互借鑒的關系。從藝術表現形式上講,電視照明表現形式更豐富,變化更多,工程量更大,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工作做好。

總的來說,燈光照明作為現代傳媒形式中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有著十分系統的科學性,同時又具備非常強的實踐性,特別是燈光照明在電視媒體的作用更為明顯。文中總結的只是一般規律和諸多經驗方法,在實踐中,燈具、演出場景、演出類型、主觀設計等都會使燈光照明千差萬別,千姿百態。在熟識各種燈具、場景特點的前提下,我們還應當重視藝術素養的提高,用主觀的設計創造把客觀設備的各種特點發揮到極致。

❼ 1、在影視作品中照明,包括自然光和人工光照明,是怎樣體現畫面的空間縱深感,物體的立體感和物體表面質感

影視照明在影視作品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不同的燈光 都將會大大改變影視作品所體現出來的涵義不管是明暗 還是位置 強弱 色調 甚至是速度都能表現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影視拍攝如虎添翼,大量高科技手段的應用,輕而易舉地實現了過去很難想像的影像畫面,特別是電影膠片技術特性的提高以及電視攝像機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影視創作的空間更大,尤其是對照明光線技巧的施展,提供了更廣闊的想像空間和餘地。因為光線是攝影造型的主要元素。
具體而言,膠片性能的提高、數字和高清攝像機的出現以及先進燈光器材的普遍使用,使照明工作能輕而易舉地滿足拍攝的要求(滿足曝光)。那麼,這時的照明師該怎樣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手段達到影視作品更高的藝術追求和境界呢?本文就此略談一點個人見解。

一、端正態度,全面思維
電影電視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涵蓋了文學、戲劇、音樂、美術、化妝、服裝、道具、攝影及照明等門類,而且相互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一部影視作品的誕生是各個專業部門緊密合作的結果,是各個部門藝術創作的集合。照明,作為這一綜合藝術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他在人物性格的塑造、環境氣氛的營造,畫面質量的提高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當代電影追求藝術效果的重要技術指標。這就要求照明師必須端正態度,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之所在,要通盤考慮,全面思維。因此在熟讀劇本、了解劇情方面要下大工夫,要花大氣力,同時要與導演,攝影和美術師進行充分的溝通,在拍攝前達成共識,並制定詳盡的照明工作計劃,准確地做好照明燈光器材的預算,完成好整部作品的燈光設計,精心地作好各種燈光器材、用材的准備,同時要與各部門、各工種之間密切配合,以保證照明工作在拍攝過程中安全,有序,有效地進行。

二、技術過硬,營造氣氛
熟練地掌握照明技術是照明師的基本要求;創造性地運用照明技巧,靈活巧妙地運用,控制光線,是照明師水平高低的真正體現,是照明師的核心本質。完成影視作品所要傳達的內容含義,並能因此打動人,感染人,教育人是照明師「運用」技術及藝術的特殊使命,因此照明師必須全面地掌握過硬的照明技術。這就要求照明師不斷地提高業務水平,掌握各種與照明技術相關的知識,並能熟練地加以運用。
眾所周知,「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光的世界將是黑暗的。光,為人們提供了了解物體表面與結構、外部形態,距離與色彩的條件,還使我們分清了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關系。影視作品的創作當然也離不開光,影視拍攝就是將光線照射某一物體,使這個物體產生明暗關系,並將其記錄在電影膠片和電視磁帶上,在二維的平面畫面中創作出視覺三維的立體空間活動影像。這種在光與影的作用下出現的影像,影調的變化過程,就形成了攝影藝術產生的基礎。而影像、影調的不同變化,則表現出各自不同的效果,這個不同的效果,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我們看待事物的情緒與感覺。這就是藝術氣氛創造的基本依據。合理地運用光線的強弱、明暗、色彩等這些感染元素,就可以塑造出各種不同影像的藝術氣氛,從而傳達出作品所要表現的某種含義。
光,既能營造「燈火輝煌」的富麗景象,雲霧繚繞的「仙山境界」,也能布置成「陰森恐怖」的黑暗地獄;既能顯現溫馨的晨光、亦能表現寒冷的夜晚。通過光線對人物、事件、景物的藝術處理,或塑造,或歌頌,或暴露,或隱喻乃至批判。都會令表現物個性、層次更加分明,立體。當然有時某種平淡無奇、索然無味的畫面,也都是用光線有意刻畫描寫的。所以光線是攝影藝術創作中的「靈魂」,是營造氣氛的法寶。
光線的本質來源,來源於發光體,發光體投射到物體表面所形成的特殊狀態,作用於我的視覺後所帶給我們的各種聯想,是我們產生各種情緒變化的「罪魁禍首」。光線的運用來源於我們對大自然及對社會的細微觀察,獲取和利用。比如,自然界中時間、季節和氣候的變化會展現出千姿百態的景緻。照明師通過各種藝術手段對光線加以模擬和創造,亦可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創造出一年四季的千姿百態的不同光效來,這里沒有一貫的公式可以參照,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可以界定,一定要從生活中仔細觀察,精心積累、認真總結並加以有效地提煉運用。這就是藝術作品既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真諦。

三、合理運用,大膽創新
「合理運用,大膽創新」是照明師實現藝術創作的有效保證。「合理運用」是指在光線,色調,環境氣氛的運用上要符合實際,恰到好處,讓人看不出人為雕琢的痕跡來;「大膽創新」是指在強調氣氛的同時不受以往條框的束縛敢於打破常規,當然前提是要符合整個劇情的需要,如我在影片《紅櫻桃》中就應用了各種不同的光線效果,製造出了既符合時代背景又與人物內心活動相吻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來。
比如,在影片即將結束的一場戲里,蘇聯紅軍救出了女主人公楚楚。畫面表現的是:遠景------大廳、牆面、幾面俄式大窗。畫面楚楚坐在窗前,燈光設計中用了大型柔光屏,並提高了燈光的強度,光比很大。並將燈光位置適當降低,這樣相對柔和的陽光從窗外射進室內,在左側牆面折射出一道較低的投影,使楚楚的位置形成側逆光。室內大面積的暗光,與室外明媚的陽光形成十分強烈的對比。畫面傳達的信息是:陽光光線的低投射反映出的季節是冬季,而陽光的光線又告訴我們那是冬季里的一個晴天的早上。它預示著寒冬即將過去,戰爭即將結束,人們渴望的和平生活馬上就要到來了。此時濃重的影調氣氛給我們提供了太多太豐富的想像空間。照明,通過對光線的藝術處理發揮了任何別的藝術部門不可替代的作用,收到了預期的藝術效果。
例二:以往由於膠片及攝像機的技術原因(感光低,滿足曝光等),和我們認識的局限,在光線影調的處理上經常是--------光效單調,人物亮,景物也亮,人物暗,景物也暗,只能表現出景物的基本特徵和顏色本身,致使畫面平淡、缺乏真實與生動感。現在由於膠片及攝像機性能的提高,我們認識的進步,使製作技術愈加成熟,對光線的處理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和進步,在對人物與景物之間的亮度處理上亦有所區別。比如,在光線的運用中加一些亮或暗的點綴,會使整個畫面活起來,增強深度感,主體得到突出。這樣就打破了以往的影視畫面「亮而平」的老面孔。進一步講就是能亮的部分一定要亮起來,該暗的地方一定要暗下去。具體操作中,應在高性能攝像機及膠片的技術特性能保證「影調,層次」的情況下,根據劇情的需要大膽地拉大反差, 將明暗反差利用到技術上的最大值,製造出較大的光比,使人物的光線處理超出常規的定式,達到理想的視覺效果。電視劇《走向共和》的用光方法就採取了景物及人物的較大反差,製造出強質感的影調和凝重的氣氛,對於劇情的發展起了很好的烘托效果,對於反映沉重歷史題材的作品是很成功的嘗試。
長期的照明工作實踐使我體會到,光,是一種無從捉摸,也是不好把握的東西,如果照明師沒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良好的業務素質,尤其那種很到位的現場感覺,就不會採取合情理又有新意的光線處理方法。這就要求照明師不斷學習新知識、善於總結實踐經驗,積極接受國內外同行的先進技術和方法,努力豐富自己的知識層面,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觀察生活、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四、大景取勢,小景取質
很多年來拍攝的宮庭場景,大多是在棚內搭建的。偌大的空間與實際的建築大小不相上下。早期的用光方法是用很多燈把景物全部打亮,雖看上去一清二楚,但卻缺少了真實宮殿應有的威嚴,氣勢和真實感,人工布置的痕跡顯而易見。現在由於燈光附件的引進和各種柔光材料的應用,使傳統的照明方法有了新的生命力。例如,用不同質地、反差、薄厚的柔光屏把光線加柔後,會把宮殿里不同角度的光線,不同質地的物體處理得柔和有致,不留任何死角,既可以達到一種近似年畫的表現效果,(顏色鮮艷而奪目)。有許多題材的片子適合這種年畫影調氣氛的處理。
近年來,我參與拍攝的電視片《走向共和》、《依天欽差》、《大清御使》則採用的是令一種的光線處理方法。我們根據作品所反映的時代背景特徵、人物特性,用主光模擬宮殿的真實光效,製造濃重的影調和較大的反差,光線從宮殿門窗外投射進宮殿內,這樣在燈具前加柔光片 (ARRL3032 3034),使光線均勻地散開卻不失柔和,用遮擋的方法擋掉上部的光線,製造出較明顯的門窗進光光效。光線和亮度從門窗向里延伸,縱深到帝王的龍椅及龍椅後的背景。由於門窗光線自然遮擋和人工遮擋的結合,使背景有了不同的亮度變化。完全模擬了自然光效,光線從門窗外依次循序漸進由最亮到漸暗,突出了宮殿的真實氛圍, 再在宮殿內設置少量的燈具和附件控制副光亮度,使反差比例符合劇情及人物的客觀需要,這樣就塑造出了凝重而逼真的影調來了。又由於室內燈光器材量少,騰出了更大的空間留給演員表演和導演的調度。
全景的光效更多應是完全模擬自然光線(陽光,陰雨等),這樣光效氣氛更加真實可信。這也是我近年所總結出的一條「基本定律」。從拍攝的角度看去,你會有種置身於宮殿內的感覺。這種光線的處理方法得到了專家的肯定。至於近景的拍攝,則要認真、講究,因為近景看得更加清楚,逼真。「講究」是指對畫面的層次,質感和韻味的追求。根據演員的不同情況對光線進行認真細致地修飾,使人物造型更加生動與豐滿,並准確傳達導演意圖。
總結多年來與諸位攝影師合作拍攝的成功經驗,對於光線的處理一定要: 全景取其勢,近景取其質。創造劇情需要的氣氛,實現影視照明在創作中所具有的繪畫功能和創造幻覺環境的特性。提升照明工作的重要性。

五、挑戰傳統,為我所用
光線的角度、方位、高低的不同運用,對環境氣氛及人物造型有著直接的影響。光位的高低在畫面里可以直接反映出時間及空間;光位低投影長,一般時間是早上或傍晚;或是冬季,光位低影子長,影子在地上,牆上的投影長短能直接表現出空間的大小。同樣作用在人物造型上即可起到美化作用,也可呈現醜化效果。如何處理好光效和人物造型的關系,主要看劇情對人物的要求。
在影片《橫空出事》中,我大多採用較高的光位,高光位有種自然、真實、硬朗的效果。在全景拍攝時有時用頂光,反映高原艱苦的自然工作條件。「兩彈一星」的功臣們在艱苦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他們是中國的驕傲,是可歌可泣的英雄!我們在給予人物的光線時採用了捎高一些的側光的光位,處理上採取了較大反差,使人物造型生動而威嚴。極其符合時代特徵、人物身份和劇情對照明的要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和先進照明器材的廣泛應用,照明工作的重點則放在了創造上,創造就是要標新立異,打破常規,方法除了全新的創造外,就是對以往的手法加以改革,調整,加以反向利用 。例如:以往我們不常使用的低角度照明光位也開始被合理使用了。它對消除人物面部陰影即可起到很好的效果。我在影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採用了大量的較低光位來處理不同的人物與不同的情節。這部片子反映的是家庭暴力題材,男主人公理應受到社會的譴責。人物的光線處理採用較低的光位和較柔和的光線,並加入一定的反差,人物的光線塑造是一種面目猙獰的感覺。但又不能等同於傳統的光線方法對反面人物腳光的處理,要把握好光線的「度」。而同樣的低角度光位用於女主人公的光線處理時,再加以一定的技術方法,又可以達到相反的造型效果了。比如,採用柔光照明消除人物臉上陰影及眼帶影,可使人物的皮膚更加細膩,再配合其他光位的光線,使人物的造型更加生動,從而激發觀眾對漂亮的弱女子受到家庭暴力摧殘的憐惜和憤恨的情緒。目前的廣告拍攝大量採用了這種方法,以柔和的光線消除了人物面部的瑕疵,給人以細膩美麗的視覺感受。因此有條件地挑戰傳統,改之為我所用是創新的另一種方法。

六、謙虛謹慎,博採眾長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整體經濟實力的提升,使我們影視工作者有了更多的機會參與影視作品的拍攝,也有幸及時地接觸到國外的先進理念和技術。本人通過多年來與國內著名攝影師的合作以及長期以來與國內外同行間的交流,不僅學到了許多新的創作方法,也學到了他們的敬業精神和做人品質。例如:同張黎拍攝影片《紅櫻桃》、《紅色戀人》,體會了創作之大氣;同遲小寧拍攝影片《葵花劫》,感受了創作之嚴謹;同甘露拍攝影片《我的兄弟姐妹》,感染了創作之朝氣,豐富了我照明工作方面的多種實踐積累。俄羅斯燈光師斯達斯(《這里黎明靜悄悄》的照明師)對工作的一絲不苟和認真負責(在《紅櫻桃》影片中協助我工作)更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國內著名攝影師呂樂、張會軍等的博學和謙遜,給予了我藝術修養和業務素質潛移默化的影響。
多年來,筆者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地感受和思考,參與創作的影視作品基本上得到了同行們的肯定和好評。除此之外,我還不失時機地參加了專業院校的部分進修,注意理論水平的增強與提高。總之,在當今影視飛速發展變化的今天,充分運用現有技術進步的成果,運用思維和想像力進行創新是照明人員的首要課題,科技的進步對燈的用量可能會減少,但對照明師的藝術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為視覺畫面是由光線繪畫來完成的。

影視照明角度與人物造型關系
在影視作品攝制中,照明光線投射到被攝人物身上,與攝影機鏡頭的光軸形成一個夾角,我們把它稱作為照明角度。不論是水平方向的照明角度,還是垂直高度的照明角度,均對被攝人物的畫面造型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本文論述了照明角度的確定,水平方向照明角度和垂直高度照明角度的各個光位的造型效果,以及照明角度對人物造型處理的影響。

人物是影視作品中故事發生、發展的靈魂,畫面里呈現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是吸引觀眾視覺注意力和引發觀眾情感的關鍵。
人物造型在影視畫面中那些魔術般的、千變萬化的形象,如少女的純潔、小伙的瀟灑、老人的蒼桑、孩童的天真、壞人的醜陋、敵人的凶惡等等,畫面中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完全歸功於光的造型作用。
光,彷彿是神話中的人物「馬良」手中的畫筆,他賦予畫面里的人物不同的形象造型和性情各異的鮮活性格。畫面中截然不同的人物造型,自然在照明用光上不能千篇一律,在塑造畫面人物造型的照明用光中,照明角度的變化對畫面上的人物造型具有決定性影響。

一. 照明角度的界定
影視作品攝制時離不開照明燈具,任何一盞照明燈具都是點光源,它在拍攝現場相對被照明的人物具有一個三維空間位置,這個空間位置我們把它稱為照明角度,照明角度包含有水平照明方向、垂直照明高度和照明距離。照明距離僅對照明光線強度有所影響,對人物光影造型的塑造影響不大,故不作論述。

1.水平方向照明角度
圖1以極坐標來表明水平光線和垂直光線的照明角度。圖1中A圖,為水平面(即橫面)照明角度的設定圖,光位12設置的攝影機對著人物,這一光位的光線與鏡頭光軸重合,其照明角度為零度,成為標準的正面光(即順光),然後每隔30°角設置一個光位。光位l的光線照明角度為30°,光位2為60°,光位3為90°,光位4為l20°,光位5為150°,光位6為180°。同樣,在攝影機左側的180°內,設置的光位11、光位10、光位9……,都與右側光位是對等的照明角度。
例如,光位1和光位2,其光線的方向都稱為側順光,但是標準的側順光(即塑型光)的照明角度為45°左右。這一照明角度,正是我們通常說的「光從45°角而來」的原因。
2.垂直高度照明角度
圖1中B圖,為垂直面照明角度設定圖,光線在攝影機鏡頭光軸上方或下方,與鏡頭光軸形成一個垂直面的夾角。其角度的大小仍然以極坐標的刻度為例,以鏡頭光軸為基準,每隔30°角設置一個光位。如光位1為垂直面30°角,光位2為垂直面60°角,光位3為垂直面90°,其餘的光位角度數依此類推,直到180°為止。鏡頭光軸上方五個光位(即1、2、3、4、5光位)形成頂光。鏡頭光軸下方的光位角度,與上方的垂直面光位角度相對應,直到180°為止,在鏡頭光軸下方的五個光位(即7、8、9、10、11光位)形成腳光。
我們這樣細致地劃分照明角度的原因是為什麼?因為,在拍攝現場光線照明人物時,其畫面中的人物造型塑造的優劣程度,與光線的投射角有極大的關系,為了找到合適的照明角度值,就必須有一個科學的計量標准,這種劃分的方法也就成了核對照明角度的依據。如果把這一技術方法靈活地用在照明布光中,雖然不需要用角度尺去測量光線投射角度,但照明角度的概念會指導我們去調度光位角度和使用照明光線,以及運用每個照明角度的造型特點去有效地塑造人物造型。
從上述照明角度的劃分中可以看出,水平面角度的形成,主要依靠光線的投射方向,而垂直面角度的確定,卻依靠光線的不同高度來形成。由此可知,每一光位的照明角度包含著兩個坐標:即光線的水平方向和光線的垂直高度。

二. 水平方向照明角度與人物造型效果
水平照明角度即光線照射到被攝體的光線方向,這是以攝影機鏡頭光軸對著被攝體而言。假如,攝影機正好對著人物的正面,其水平光線方向是按鏡頭光軸為基準來劃分的,光線則將圍繞人物產生不同角度的照明光位與人物造型光效。
圖1中A圖,光線圍繞著被攝體做0°至的360°照射,可劃分出十二個照明光位,表明水平光線方向所產生的光線效果。下面就這些光位的造型作用,敘述如下:
1.光位12(0°角)稱為順光光位,在這個照明角度照明,被攝人物受到均勻的正面光線的照明,使對象表面結構和質感趨於柔和,被攝人物的影子直接投向身後而被遮擋。如果採用軟光作正面光照明人物面部,可以掩飾皮膚的皺紋和鬆弛感,隱沒那些凸凹不平的質感,使人物顯得年輕。這種光線能較好地反映被攝體的固有顏色,起到平塗的色彩效果。順光光位照射的人物,輪廓是灰暗的而表達不清晰。因此,對於畫面中縱深透視和空間立體感的處理,它遠不如其它光線,在光線處理上,常將低亮度的順光用作人物的輔助光,能起到良好的輔助造型效果。
2.光位1和光位2(30°角和60°角)稱為側順光光位,照明時大多以45°角左右來照明被攝人物,使人體表面能呈現較大的亮面和較小的暗面,使人物形象產生明暗變化,表現出外部結構和表面質感,是塑造人物立體形態的最佳光線。側順光大多採用硬光照明,常作為人物的主光照明,它具有明確的光線方向,和明顯的投影,能起到主導光線方向和照明總角度的造型作用。
3.光位3(90°角)稱為側光光位,照明中大多以90°角投射光線,從側面來照明被攝人物,在人物表面產生明顯的亮面與暗面,有較強的表達人物立體形態和表面質感的造型能力。如果側光以硬光的光線性質,作為照明人物的主光,有可能使人物正面產生明暗各半的明暗反差,不利於美化人物形象,這時可以將側光光位移向70°-80°角之間照明,就會表現出理想的主光照明效果,更加突出人物面部的立體感和剛健的造型效果。在側光的照明下,能明顯突出具有人物性格特徵的臉部皺紋和身體肌肉的凸起特徵。
4.光位4和光位5(120°角和150°角)稱為側逆光光位,標准照明角度為135°角,即從被攝人物側背後投射照明光線。它可以使人物的受光一側產生一條較亮的輪廓線,突出人體的立體形態和景物的空氣透視。側逆光照明角度,再加之正面輔助光照明,可以拍攝出非常美麗的人物近景或特寫景別的畫面造型。

❽ 如何評價電影《影》

我覺得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影。演員演技都比較在線。我有看過這部電影。我覺得演得非常的棒。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部佳片。大部分影迷給其影片投出了十分滿分的超高評價。
可以說這部大製作是他潛心數年的一部經典巨作,也是少數人可以挑戰和超越的。讓人專注於故事的情節。劇情比較簡單,像是微型小說,改變結局稍微有些反轉。像墨水畫一樣的電影。

❾ 張藝謀的《影》拍攝、用光、色彩設計的好處

《影》這部電影並不是完全的黑白影像,只是後期進行了褪色處理,所有的服裝、道具、場景盡量呈現黑白化,最終達到像中國水墨畫的感覺。

張藝謀是非常善於利用色彩去渲染電影主題的導演,不同於以往的紅黃色彩,張藝謀在這部電影中首次嘗試了黑白之間的高級灰。

《影》是一部小格局的電影。它的構圖也是如此。但恰恰就是這樣的構圖才更能表現出電影的主題:一個從八歲就被秘密囚禁的小人物,不甘心被當成傀儡替身,歷經磨難,努力尋回自由的人性故事。

在攝影中,我們的構圖也是要跟主題相符的。一些表現高貴大氣風格的就盡量多用大場面的構圖,陰暗壓抑風格的片子就用「小格局」構圖。

這部片子大部分都是在陰雨天拍攝的,所以電影中的光線也偏向陰暗,和電影主題毫無違和感。我們攝影師在拍攝陰暗風格的片子時也會常常選擇在陰雨天拍攝,這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❿ 那位高手知道電影布光光線造型中的「三光 五層次」是什麼意思

布光,就是布置燈光,即根據電視節目的內容、主題,選擇採用某些燈具及阻光工具,在整個拍攝場景中產生某種光線效果。這種光線效果要具備四個功能:

1.滿足攝錄技術上所需的照度、色溫、亮度對比。

2.完成畫面形象的造型,要化畫面的平面結構,為視覺上的立體結構,表達物體的質感、立體感和畫面的空間透視感。

3.利用光的方向、強弱、軟硬及色調的配置,契合電視節目的主題、內容,幫助表達人物的情感和內心世界。

4.形成一種意境,或造成一種特殊藝術效果。

布光方法,顧名思義就是布光所採用的方法。由於沒有清晰的符合電視照明藝術規律的分類原則,因此許多燈光師對布光方法的語義感到有些模糊和模稜兩可。在電視節目製作中,提起布光的方法,會有很多。例如:三點布光法、總體布光法、多主布光法、連續布光法、分區布光法、自然光效法、傳統布光法、夜景布光法、虛擬布光法等等。我們認為,這些布光方法實際上可以分為具體方法和宏觀方法兩類。具體方法就是布光時為達到一個具體目的而採取的一些技巧和手段。如連續布光法、分區布光法、夜景布光法、。宏觀方法則是從節目的整體出發,為達到一種意境或審美效果而選擇採用的設計思路。在電視照明藝術中,作為其物質支持的照明技術和某些技巧性很強的具體布光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具備審美價值的布光設計才是其之所以成為「藝術」的決定因素。本文論述的布光方法是具有審美意義的宏觀層面上的布光方法。

二.分類

從宏觀的層面分析,或從接近美學的視點觀察,布光方法應分四種:三點式布光法、大平光布光法、虛擬布光法和裝飾性布光法。

1.三點式布光法,是一種經典的布光方法。它用主光,副光,逆光對被攝者進行布光,有意識地在被攝者的面部造成陰影,使之有明暗變化,但整體影調並不超出攝像機的動態范圍,而且還能使被攝者與背景明顯區別開來。這種布光方法在具體使用中並沒有把三種光固定在某個位置,它是按被攝者的臉型來確定主副光的位置,而且實際上在三種光之外還使用一些修飾光來掩飾或突出某種特點。這種布光法適合給單個主持人布光,便宜的攝影設備,被攝者一增多,光效不好控制。

2.大平光布光法,是指所有的燈不分主次,一律打向被攝者及背景,使被攝者及背景表面形成均勻的亮度,不突出同時也不掩飾被攝者及背景的特點,讓觀眾一覽無余。這種布光法適合被攝者相貌身材比較好或化妝服裝很考究的拍攝情況。優點是基本上一次布好光,以後就不用再動了,而且可以較好地去掉陰影。缺點是光線沒有層次感,沒有光與影的韻味。

3.虛擬布光法是主要利用演播室的燈具和各種阻光工具模仿自然界某一種天氣或社會生活中的某種光線,造成一種與自然模擬,雷同的效果,也可稱為模擬布光法。這種布光法在電影和電視劇中應用最多。虛擬布光法的特點是:

(1)有唯一的主光方向。整個場景只有一個主光。當然,這個唯一的主光常常是由多個燈具造成,很少用一個燈具。

(2)不論主光、輔助光、逆光、效果光、修飾光,都有其現實依據,即都能在場景中找到光源。有什麼樣的環境,就有什麼樣的光線;有什麼樣的光線,就必然有產生這種光線的環境。

(3)環境與光線融為一體,就象自然界或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場景,真實而自然。因此在實際節目製作中,燈光師與美工聯系非常緊密,燈光師要參與景片設計,或者美工要參與燈光設計,倆人都要考慮布光的可能性虛擬布光法也適合談話節目、虛擬演播室等。

4.裝飾性布光法,指利用某些燈光設備,在畫面背景上產生抽象的圖案,或者在場景中創造可以連續變幻的空間立體的「光」的造型,使之不僅產生照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成為拍攝場景的構成或裝飾元素。這種圖案和造型一般與電視節目的內容沒有直接關系,主要起裝飾、渲染氣氛的作用。方法有:

(1)利用幻燈機或帶圖案板的聚光燈,在紗幕、幕布或煙霧中投映圖案。

(2)利用各種各樣的電腦燈、激光燈,在景片或空中投射二維或三維光線造型。

(3)在拍攝場景中有意識地擺設和布置燈具,不僅使它發出的光束造型成為舞台的構成或裝飾元素,而且它本身的外形或群體燈具的擺放造型也成為舞台美術場景的有機組成部分。比如「筒子燈燈牆」。

現在電腦燈的種類越來越多,光束造型的花樣越來越多,燈具本身做工也越來越精細、美觀,所以裝飾性布光法用得越來越普遍。但是裝飾性布光法採用的圖案或造型必須具備一定的美感,並且與電視節目的內容及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一種間接的、內在的、深層次的吻合,這樣才能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愉悅感。否則,就成了畫蛇添足。裝飾性布光法一般不單獨使用,而要在其它布光法的基礎上運用。

三.各布光方法之間的聯系

以上四種布光方法都分別代表了一種審美風格。

三點式布光法是從倫伯朗的油畫中演變而來的,能最大限度地美化被攝人物的形象(尤其是被攝人物的形象不太好時),反射光,畫意感很強。

大平光布光法不會對拍攝場景進行任何的修飾和改變,可以讓觀眾完全感覺不到燈光的存在,產生一種簡潔、清爽的照明效果。

虛擬布光法最接近自然生活,它使畫面中每個人的光線都不一樣,但整個場景的光線卻是統一的。這樣畫面影像自然產生一些變化,象一首曲子一樣,有高音,有低音,有短音,有長音,婉轉流暢,鏗鏘悅耳,給人美的享受。

裝飾性布光法突出燈具和光線本身的造型和布置,現代感很強,用燈光增加景深,它讓觀眾在欣賞節目的同時還享受到機械所帶來的精神愉悅。裝飾性布光法是一種與工業化時代相適應的藝術語言和設計語言。

幾種布光方法在實際使用中並沒有截然分開,而經常是互相交融、互相滲透的。但這種交融和滲透一般不會影響節目布光效果的整體審美取向,而只是一種局部的修飾或補充。

比如,新聞節目中,現在普遍使用冷光源燈。冷光源燈具有亮度高、光線柔和均勻的特點,很適合大平光布光法的運用。國外用冷光源燈都是用「環形布光法」,也就是本文中的大平光布光法。國內的燈光師在此基礎上把三點式布光法的概念用進去,形成一種柔和均勻、層次豐富的布光效果。這是三點式布光法和大平光布光法的融合使用。這種光線效果實際上接近高清電視系統中所需要的光線效果。順便提一下,冷光源燈的發光特點很適合高清電視的需要,那麼冷光源燈和高清電視系統的同時發明是一種偶然還是必然?

專題、談話類節目中,一般採用三點式布光法布光。這種布光方法確實可以使被攝者的形象完美無缺,但是使用過多又確實讓人對它的千篇一律、五光俱全感到厭倦。如果用虛擬布光法來布光,則會給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虛擬布光法雖然是模仿自然光,但並不是模仿一切自然光。大自然的光線豐富多彩、變化多端。我們完全可以根據現有的燈具條件,選擇大自然中富有表現力的並適合電視特點的光線來進行「虛擬」。隨著電視技術和燈具技術的發展,我們選擇的范圍會越來越大。那麼燈光師的頭腦里平常有很多關於大自然及現實生活的光線效果的儲存,究竟選擇哪一個效果來進行「虛擬」呢?這就需要一種長期培養的美術鑒賞能力。這種能力也包括用三點式布光法美化人物的藝術思維能力,便宜閃光燈。

綜藝晚會的布光比較復雜,因為節目種類多,不可能一光到底。我們必須根據每個節目的性質、特點、主題、內容選用不同的布光方法。各個節目的布光效果不一樣,但晚會整體光線效果又必須協調統一。晚會的燈光設計除了要在三維立體的空間達到一定要求,而且還要在第四維——時間的連續發展中使觀眾保持觀看的興趣並得到觀看的樂趣。在這種情況下,各種布光方法會被燈光師充分利用,創造出各種各樣的視覺審美畫面。

閱讀全文

與影這部電影燈光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些電影里有聖劍 瀏覽:507
王寶強第一部電影怎麼拍的 瀏覽:669
上門快遞微電影完整版 瀏覽:26
八版電影在線觀看西瓜影音 瀏覽:178
我愛中華的歌是什麼電影的主題曲 瀏覽:704
香港老師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1
五四重逢微電影下載 瀏覽:415
龍資源電影下載 瀏覽:987
女人的沉睡電影完整版 瀏覽:795
灰姑娘電影版動畫片全集 瀏覽:497
uc怎麼下載不了小電影了 瀏覽:391
哪個信用卡電影票優惠 瀏覽:547
國產最新電影剪輯 瀏覽:126
怎麼在電影院找到自己的座位 瀏覽:193
上海國際電影節一日游 瀏覽:208
改變類微電影有哪些方面 瀏覽:821
湯唯電影完整版 瀏覽:653
校園暴力微電影劇本11人 瀏覽:495
上海南方商城電影 瀏覽:190
李魁是哪個電影的人物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