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電影協會終身成就獎歷屆獲獎名單
1、1973~1988:
約翰·福特;詹姆斯·卡格尼;奧遜·威爾斯;威廉·惠勒;貝蒂·戴維斯;亨利·方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詹姆斯·史都華;弗雷德·阿斯泰爾;弗蘭克·卡普拉;約翰·休斯頓;麗蓮·吉許;1985年:吉恩·凱利;比利·懷爾德;芭芭拉·斯坦威克;傑克·萊蒙。
2、1989~2004:
格利高里·派克;大衛·里恩;柯克·道格拉斯;西德尼·波蒂埃;伊麗莎白·泰勒;傑克·尼科爾森;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馬丁·斯科塞斯;1998年:羅伯特·懷斯;1999年:達斯汀·霍夫曼;哈里森·福特;芭芭拉·史翠珊;湯姆·漢克斯;羅伯特·德尼羅;梅麗爾·斯特里普。
3、2005~2019:
喬治·盧卡斯;肖恩·康納利;阿爾·帕西諾;沃倫·比蒂;邁克爾·道格拉斯;邁克·尼科爾斯;摩根·弗里曼;雪莉·麥克雷恩;梅爾·布魯克斯;簡·方達;史蒂夫·馬丁;約翰·威廉姆斯;黛安·基頓;喬治·克魯尼;丹澤爾·華盛頓。
美國電影學會終身成就獎,簡稱AFI終身成就獎(AFI Life Achievement Award)是由美國電影學會理事會頒發的獎項,用以表彰通過電影或電視,終身致力於美國文化發展的個人。
美國電影協會旗下成員:
美國電影協會其主要成員由美國的七家(big seven)影視業傳媒巨頭的主席和總裁共同擔任(除夢工廠之外的六家電影公司又被稱作Big Six),包括:
1、華特迪士尼公司
2、索尼影視娛樂(前哥倫比亞,1989年被索尼以34億美元收購)
3、派拉蒙
4、環球電影
5、華納兄弟(米高梅,2005年被索尼收購失敗後退出MPAA)
6、Netflix奈飛公司(20世紀福斯於2019年3月20日正式被迪士尼以713億美元收購,好萊塢的格局從「原六大」變為「新六大」)
2. 美國電影協會世紀百部佳片的百年百部
美國電影協會(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近日公布了一份新的「電影史100部最偉大影片」(100 Greatest Movies of All Time)名單,這份名單是由眾多導演、編劇、演員、編輯、攝像、影評人和歷史學家共同評選出來的,和該學會10年前——1996年公布的那份舊的名單相比,這份名單有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變化。奧遜·威爾斯的《公民凱恩》(Citizen Kane)牢牢保持住了第一的位置,弗朗西斯·科波拉的《教父》(The Godfather)由原來的第三名上升到第二,英格麗·褒曼、亨弗雷·鮑嘉主演的愛情經典《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穩穩得占據第三名,《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則一下從24名竄到第四,相應的克拉克·蓋博和費雯·麗主演的南北戰爭史詩《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就下降一個位次,排名第五。排在前十名的影片還有第六名金·凱利主演的經典歌舞片《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第七名彼得·奧圖爾主演的沙漠史詩《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第八名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二戰受害猶太人影片《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排名最高的90後影片)、第九名希區柯克執導、詹姆斯·斯圖爾特主演的《迷魂記》(Vertigo,原來61名)和第十名裘蒂·伽倫主演的經典童話歌舞片《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除了這些上次就已經上榜的影片外,新的榜單還加入了不少1996年以後的影片,比如詹姆斯·卡梅隆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Titanic)這次就排在83位,斯皮爾伯格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排在71位,印度裔導演沙亞馬蘭1999年的《第六感》(The Sixth Sense)排在89位,彼得·傑克遜2001年的《指環王1:護戒使者》(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則排在50位。其他新上榜的影片有:1927年的《將軍號》(The General,18名)、格里菲思1916年執導的《黨同伐異》(Intolerance,49名)、羅伯特·奧特曼1975年執導的《納什維爾》(Nashville,59名)、1941年的《蘇利文的旅行》(Sullivan's Travels,61名)、1972年的《歌廳》(Cabaret,63名)、伊麗莎白·泰勒1966年主演的《誰怕維吉尼亞·伍爾夫》(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67名)、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72名)、西德尼·波蒂埃1967年主演的《炎熱的夜晚》(In The Heat of the Night,75名)、1976年的《當代奸雄》(All the President's Men,77名)、柯克·道格拉斯1960年主演的《斯巴達克思》(Spartacus,81名)、1927年的《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82名)、1935年的《歌聲儷影》(A Night at the Opera,85名)、悉尼·盧曼特1957年執導的《十二怒漢》(12 Angry Men,87名)、1936年的《歡樂時光》(Swing Time,90名)、梅麗爾·斯特里普1982年主演的《索菲的抉擇》(Sophie's Choice,91名)、彼得·博格達諾維奇1971年執導的《最後一場電影》(The Last Picture Show,95名)、斯派克·李1989年執導的《為所應為》(Do the Right Thing,96名)、萊德利·斯科特1982年執導的《銀翼殺手》(Blade Runner,97名)和迪士尼皮克斯1995年的電腦動畫片《玩具總動員》(Toy Story,99名)。當然,有新上榜的就註定有一批影片下榜,《日瓦戈醫生》(Doctor Zhivago)、《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格里菲思的《一個國家的誕生》(Birth of a Nation)、《莫扎特》(Amadeus)、1930年的《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上次54名)、奧遜·威爾斯的《第三個人》(The Third Man)、沃爾特·迪士尼的《幻想曲》(Fantasia)、詹姆斯·迪恩的《無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關山飛渡》(Stagecoach)、斯皮爾伯格的《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滿洲候選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歌舞巨星金·凱利1951年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勞倫斯·奧利弗1939年版《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凱文·科斯特納《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詹姆斯·迪恩、伊麗莎白·泰勒1956年主演的《巨人》(Giant)、科恩兄弟1996年的《冰血暴》(Fargo)、克拉克·蓋博主演的1935年版《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1931年版《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巴頓將軍》(Patton)、第一部有聲片《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上次90名)、奧黛麗·赫本1964年主演的《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伊麗莎白·泰勒1951年主演的《郎心如鐵》(A Place in the Sun)以及凱瑟琳·赫本和史賓塞·屈賽1967年主演的《猜猜誰來吃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這次都榜上無名。
3. 美國電影學會公布年度十佳電影,有哪些電影上榜
美國電影學會公布的2020年度十佳電影有《耶穌是我同夥》《誓血五人組》《曼克》《米納里》《心靈奇旅》《邁阿密一夜》《無依之地》《金屬之聲》《藍調天後》《芝加哥七君子審判》,這個榜單只是針對的美國影視作品,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國產影片是因為質量不行所以沒有入選。
簡單就這么介紹幾部吧,總而言之,能夠獲得美國電影學會認可的電影,估計質量都是不錯的電影,值得大家的收看。
4. 美國電影學會與美國電影協會是同一個嗎
當然不是
美國電影學會 類似學院研究類 負責電影方面的學術研究
美國電影協會 類似管理機構 會做什麼盜版索償,權益保護之類的
5. 全世界有哪些電影獎項
有以下一些較為著名的電影獎項,有些獎項頒發的具體時間並不固定: 法國凱撒獎(César Awards)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評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並組織評選投票產生。它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巴勒達西尼·凱撒命名(因凱撒獎獎座由他設計)。始於1976年,每年一屆。首屆設13個單項獎,即最佳法國片、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1982年開始增設最佳處女作獎。1984年又增設最佳男女青年演員希望獎。
美國電影金球獎(Golden Globes)
金球獎,始終籠罩在奧斯卡的陰影之下,更像是奧斯卡前的一次預演。金球獎始自1943年,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主辦,是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金球獎共設有24個獎項,金球獎的被提名者名單通常是在聖誕節前公布,頒獎晚會則選在一月中旬舉行。金球獎頒獎晚會的舉辦地點曾多次變動,不過近幾年似乎已經固定在貝弗利山的希爾頓飯店。作為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作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近十幾年來二者結果的對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證明這一點。
美國電影學會獎(AFI Awards)
美國電影協會創辦,2002年1月15日頒發第一屆學會獎。簡稱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屆。美國電影學會1996年為慶祝電影誕生一百年,舉辦了美國影史百大經典電影的票選活動,博得良好口碑,因此之後每年都針對不同主題舉辦盛大票選,2001年起更設立了年度十大美國電影,表揚這十部電影的幕前幕後所有主要電影工作者,不細分獎項,皆大歡喜。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作為美國五大影評人協會中歷史最悠久的獎項,國家影評獎歷來被視作奧斯卡最重要的風向標之一。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有95年歷史,成員包括電影歷史家及電影藝術系學者等。它的各個獎項是由一個150人的委員會以及12人的審查小組票選產生。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美國奧斯卡的風向標之一。
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始自1975年,與紐約影評人協會獎、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稱之為美國三大影評人獎。創始人是當時任洛杉磯時報影評人的查理卓別林和自由撰稿人魯斯巴切勒。目前,該協會擁有53名會員,涵蓋洛城當地報紙、雜志、電台、電視頻道的有名影評人,是所有影評人協會中會員成分最廣泛的。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從來不像紐約同行們一樣標榜品味,該獎根本無懼於選擇那些票房巨片,同時也願意肯定那些藝術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評獎外,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成員還積極參與電影相關事物當中。在過去三十多年來,該協會曾資助和舉辦了很多電影界的盛事,並捐贈了不少基金給洛城的電影機構,特別是那些涉及到電影資料保護的項目。
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獎(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之一。
美國金草莓獎(RAZZIE Awards)
由約翰.威爾遜在1981年設立,由「金草莓獎基金會」組織評選,是與奧斯卡唱對台戲、專評好萊塢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員的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得獎名單在每年3月24日即奧斯卡頒獎前夜公布。得獎名單有時並非該年度最爛(但多半也好不到哪裡去),而是以〔虧〕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電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會因樹大招風而中獎!每年還故意選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一天公布得獎名單。
美國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1985年成立。專門表揚低成本電影,現今已成為美國獨立製片界的最高榮譽獎,不容小覷。每年三月下旬舉行頒獎典禮。
日本《電影旬報》電影獎
創刊於1919年的《電影旬獎》於1924年開始進行年度佳片評選,最初只選出最佳外國電影;1925年起對外國片分藝術片、娛樂片兩類開展評選;1930年起又分「日本現代電影」、「日本古裝電影」、「外國無聲電影」、「外國有聲電影」進行評選;之後,固定為年度10部最佳日本電影、10部最佳外國電影、最佳日本影片導演、最佳外國影片導演四個項目的評選,
「年度十佳」是戰前最權威的電影獎項。隨著戰後電影繁榮時期的到來,電影旬報年度評選項目越來越多,漸趨「奧斯卡化」,分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國影片、最佳導演、編劇、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員等,並擴大了讀者參與程度,上述獎項,由讀者同樣選出一遍。
Internet電影獎(internet movie awards)
參與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線電影獎項,所有獲獎電影無一例外是好萊塢大製作。
6. 美國電影協會的介紹
美國電影協會,即MPAA的全稱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Encino,California )。這個組織成立於1922年,最初是作為電影工業的一個交易組織而出現的。如今它涉足的領域不僅有在影院上映的電影,還有電視家庭攝影(home video)以及未來有可能會出現的其他傳送系統領域。2013年10月31日,新華網報道,美國電影協會已向美國貿易代表提交一個全世界非法發行影片和電視節目的惡名市場名單。中國網站包括快播、迅雷和人人影視都被列在該名單上1。
7. 電影協會的著名的電影協會
● MPAA的全稱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即「美國電影協會」,總部設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這個組織成立於1922年,最初是作為電影工業的一個交易組織而出現的。如今它涉足的領域不僅有在影院上映的電影,還有電視家庭攝影(home video)以及未來有可能會出現的其他傳送系統領域。
● 中國電影家協會是由中國電影家自願組成的專業性人民團體。它始建於1949年,曾使用過「中國電影工作者聯誼會」、「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等名稱,現有會員6000餘名。他們都是作品頗豐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在國內外重要電影評獎中獲獎的編劇、導演、演員、製片人、攝影師、美術師、錄音師、作曲家、評論家、事業家和教育家,以及電影發行放映、科研等方面的專家。
8. 美國電影協會世紀百部佳片的影片軼事
1998年6月16日,美國電影協會(AFI)公布了一百部最佳美國影片的評選結果,影片跨度從1915年的《一個國家的誕生》到1996年的《冰風暴》,奧遜·威爾斯的《公民凱恩》以最多票數當選百部之首。 共有1,500多名協會會員參加了投票,他們中包括導演,演員,編劇,影評家和電影史學家等,柯林頓總統和戈爾副總統作為特邀嘉賓也參與了這項大規模活動。 鑒於美國電影協會在美國電影業中的特殊地位,此次評選具有極高的權威性,當可視作對過去一百多年美國電影成就的一次蓋棺論定式的評價。盡管如此,結果宣布之後,仍有不少媒體提出各自的異議。 《華盛頓郵報》的資深記者鮑勃·托馬斯便提出了他的三點不滿:一是本世紀最偉大的電影《亂世佳人》被貶低到第四位;二是只有四部無聲片入圍,大大低估了美國早期電影的成就和在整個電影史中的地位;三是美國電影史中最傑出的社會寫實派導演普雷斯頓·斯特奇斯竟然無一部作品入選。 相對於斯特奇斯的不幸,斯皮爾伯格則風光無限,他有五部影片被選中,領先於各有四部入圍的比利·懷爾德和希區柯克。 在所有影片中有43部出自13位導演之手。 查理·卓別林成為最著名的演員兼導演,有三部其自導自演的影片入選。 馬龍·白蘭度成為唯一一位有兩部影片入選前十部的男演員。 在百佳影片中,兩位著名男影星詹姆斯·斯圖爾特和羅伯特·德尼羅各有五部影片;羅伯特·杜瓦爾則在6部影片中扮演過角色,其中包括在《殺死一隻知更鳥》的 一個小角色;性格演員沃德·邦德的出現頻率最高,共有7部——《一夜風流》《憤怒的葡萄》《育嬰奇譚》《馬爾他之鷹》《亂世佳人》《生活多美好》和《搜索者》;而凱瑟琳·赫本則在女演員中一馬當先,她主演的四部影片都被列入名單,緊隨其後的是納塔莉·伍德,費伊·唐納薇和黛安·基頓,她們各有三部入圍。 這一百部影片中,正劇的數量占絕對優勢,此外有11部喜劇片,9部戰爭片,8部歌舞片,8部西部片,4部科幻片,4部恐怖片,4部無聲影片和2部卡通片。 雖然大多數奧斯卡最佳影片均得以入圍,但仍有不少被排擠出局,其中包括《大飯店》《失去的周末》《良相佐國》《騙中騙》《走出非洲》和《雨人》等。 在前十部影片中包含了除80年代的所有年代(1930S——1990S),80年代的憤怒的公牛排在第24位;50年代是最風光的十年,有20部影片入 選;1939年無疑成為電影史上最輝煌的一年,有5部影片進入百佳——《亂世佳人》《綠野仙蹤》《關山飛渡》《呼嘯山莊》《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 1951年和1969年則各有4部;《教父》和《教父II》是唯一一部續集影片。 值得注意的是,名單中還出現了4部非美國出品的影片——《阿拉伯的勞倫斯》《奇愛博士》《2001太空漫遊》和《發條橙》均為英國片--這不能不算作是組織者的一個失誤。但美國電影協會發言人塞斯·奧斯特卻不這么認為,「我們界定美國片的標準是:英語對白,有占絕對比例的美國的創作人員或資金。」她 說,「《阿拉伯的勞倫斯》和《奇愛博士》是由哥倫比亞投資的,《2001太空漫遊》和《發條橙》的資金則分別來自米高梅和華納,如果沒有美國的資助, 這些影片也許就不會被生產出來。」
9. 美國電影協會20世紀百部佳片的包含成員
1.Citizen Kane(1941) 公民凱恩
2.Casablanca (1942) 卡薩布蘭卡
3.The Godfather(1972) 教父
4.Gone With the Wind (1939) 亂世佳人/飄
5.Lawrence of Arabia (1962) 阿拉伯的勞倫斯
6.The Wizard of Oz (1939) 綠野仙蹤
7.The Graate (1967) 畢業生
8.On the Waterfront (1954) 碼頭風雲
9.Schindler's List (1993) 辛德勒名單
10.Singin' in the Rain (1952) 雨中曲
11.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 美麗人生
12.Sunset Blvd. (1950) 日落大道
13.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桂河大橋
14.Some Like It Hot (1959) 熱情似火
15.Star Wars (1977) 星球大戰
16.All About Eve (1950) 彗星美人
17.The African Queen (1951) 非洲女王/皇=埃及艷後
18.Psycho (1960) 驚魂記
19.Chinatown (1974) 唐人街
20.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飛越瘋人院
21.The Grapes of Wrath (1940) 憤怒的葡萄
22.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2001太空漫遊
23.The Maltese Falcon (1941) 馬爾他之戰
24.Raging Bull (1980) 憤怒的公牛
25.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外星人
26.Dr. Strangelove (1964) 奇愛博士
27.Bonnie and Clyde (1967) 雌雄大戰
28.Apocalypse Now (1979) 現代啟示錄
29.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1939) 史密斯探訪華盛頓
30.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1948) 碧血金沙
31.Annie Hall (1977) 安妮·霍爾
32.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 教父II
33.High Noon (1952) 正午迷情
34.To Kill a Mockingbird (1962) 殺死一隻知更鳥
35.It Happened One Night (1934) 一夜風流
36.Midnight Cowboy (1969) 午夜牛郎
37.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946) 金色年華/黃金時代
38.Double Indemnity (1944) 雙重保險
39.Doctor Zhivago (1965) 齊瓦格醫生
40.North by Northwest (1959) 西北偏北
41.West Side Story (1961) 西城故事
42.Rear Window (1954) 後窗
43.King Kong (1933) (2006) 金剛
44.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 建國誕生
45.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 慾望號街車
46.A Clockwork Orange (1971) 發條橙
47.Taxi Driver (1976) 計程車司機
48.Jaws (1975) 大白鯊
49.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1937) 白雪公主
50.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1969) 虎豹小霸王
51.THE PHILADELPHIA STORY (1940) 費城故事
52. 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亂世忠魂
53. AMADEUS (1984) 莫扎特傳
54.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西線無戰事
55. THE SOUND OF MUSIC (1965) 音樂之聲
56. M*A*S*H (1970) 風流軍醫俏護士
57. THE THIRD MAN (1949) 黑獄亡魂
58. FANTASIA (1940) 幻想曲
59. REBEL WITHOUT A CAUSE (1955) 養子不教說之過
60.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奪寶奇兵
61.VERTIGO (1958) 迷魂記
62. TOOTSIE (1982) 寶貝兒(窈窕淑男)
63.STAGECOACH (1939) 關山飛渡
64.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 第三類接觸
65.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 沉默的羔羊
66. NETWORK (1976) 無線廣播網
67. 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1962) 諜影迷魂
68. AN AMERICAN IN PARIS (1951)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69. SHANE (1953) 原野奇俠
70. THE FRENCH CONNECTION (1971) 法國販毒網
71. FORREST GUMP (1994) 阿甘正傳
72. BEN-HUR (1959) 賓虛
73. WUTHERING HEIGHTS (1939) 魂歸離恨天
74. THE GOLD RUSH (1925) 淘金記
75. DANCES WITH WOLVES (1990) 與狼共舞
76. CITY LIGHTS (1931) 城市之光
77. AMERICAN GRAFFITI (1973) 美國風情畫
78. ROCKY (1976) 洛奇
79. THE DEER HUNTER (1978) 獵鹿人
80. THE WILD BUNCH (1969) 日落黃沙
81. MODERN TIMES (1936) 摩登時代
82. GIANT (1956) 巨人傳
83. PLATOON (1986) 野戰排
84. FARGO (1996) 冰血暴
85. DUCK SOUP (1933) 野鴨湯
86. MUTINY ON THE BOUNTY (1935) 叛艦喋血記
87. FRANKENSTEIN (1931) 科學怪人
88. EASY RIDER (1969) 逍遙騎士
89. PATTON (1970) 巴頓將軍
90. THE JAZZ SINGER (1927) 爵士歌手
91. MY FAIR LADY (1964) 窈窕淑女
92. A PLACE IN THE SUN (1951) 太陽浴血記
93. THE APARTMENT (1960) 桃色公寓
94. GOODFELLAS (1990) 好傢伙
95. PULP FICTION (1994) 低俗小說
96. the Searchers·(1956) 搜索者
97. Bringing up Baby·(1938) 育嬰奇譚
98. Unforgiven·(1992) 殺無赦
99. 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1967) 誰來晚餐;誰來付宴君且猜/猜猜誰來吃晚餐
100. Yankee doodle Dandy·(1942) 勝利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