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中國電影有哪些要素

中國電影有哪些要素

發布時間:2022-06-21 11:09:00

『壹』 在我國,通常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具備哪些要素

不僅僅在我國,世界上一個通用的潛規則是,電影一定要滿足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也就是原始的慾望部分。比如,貪婪,情慾、暴力等。只不過,在電影的語境內,這些基本層面的滿足方式,需要用一種極其精神的方式去實現。如果貪婪是用理想主義包裹的話,那就是「中國合夥人」。情慾用愛情去包裹的話就是「色戒」。暴力用正義去包裹,可參考「湄公河行動」。

電影人一定得成為人性洞察方面的大師,他們知道人性的本質在哪,也知道人性的裝扮點在哪。如果一個導演連錢都不愛,他是不會愛電影的。如果一部電影連人類的基本需求都不屑於去滿足,它的精神理論鳩不值得相信抑或是推敲。

如果這些暗藏與顯現的線索,充滿了細節,而這些細節又被一定的邏輯剪裁過,那麼這部電影就差勁不到哪裡去。

在我國現階段,這兩者之間的比例可再進行大膽的動態調整,將世俗的部分調大,點綴以精神上的口號,並在細節處適當輔以情感,大約不會出大問題。看看「夏洛特煩惱」。

更冒險的方式也有,木桶理論在我國現階段電影里是失效的。我們崇尚被那塊超長木板所震懾,其他可以忽略不計,比如「龍門飛甲」。

當然國際通用的另一個規則是,類型加本土化,類型消除欣賞壁壘,本土保證故事的獨特性。比如「白日焰火」,即便不了解中國民間細節的外國觀眾,也會憑借黑色的電影公式知道這個人是偵探,這個人是蛇蠍美人,他們的故事和感情走向大致的脈絡。

但願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謝謝你!

該回答來自於網路問咖 阿郎 大咖

『貳』 電影的要素有哪些

電影的構成是時間和空間
電影的製作:第一、 劇本

我們的劇組存在的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導致這次拍攝混亂的主要因素--無完整的、詳細的劇本。

誰都明白劇本是「一劇之本」的道理。它是製片的工程的藍圖,是影視拍攝的依據,還可以說是用錢買來的故事,又是可以賺錢的文字與符號。所以對其一定要有一個詳細的研究,一要研究它的商業性、可看性;二要研究它的思想性、藝術性;三要研究它的拍攝難度;四要研究它的發行方法和成本回收形勢,有了以上的基礎,才能讓投資者有足夠的信心來投資。劇本也有2個作用,1)為合理安排製片計劃與進度提供足夠的材料。2)是導演在拍攝影片時應該遵循的指南或計劃。

劇本寫的越詳細,越清楚,預算就越精確,雖然在劇本成文前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初步估計出影片的大概費用,但這種作法從財務管理的角度講是危險的。(這個危險性已經在現在的劇組里暴露的很明顯)從10月26日進組那天開始,每天都在研究如何去寫完劇本。直到11月24日開機,還沒有一個成型的劇本,所以就不會有分鏡頭劇本。分鏡頭不出來,美術出圖受影響,許多籌備期應完成的指標挪到拍攝期去消化,加大了拍攝期的工作量,各部門超負荷運轉,必然影響效率。本來可以建成一個短小精悍的組,由於上述原因,就不得不組織成現在的一支龐大臃腫的隊伍。多用人多用車,多吃多住多花錢,這樣成本不超支那才是怪事呢!

還有,電影既然是一門綜合藝術,就不應該只是導演心中有數,還應該讓全體工作人員心中有數,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都馬虎不得。導演要是拿不出分鏡頭劇本,怎麼要求下面的部門?罵人的底氣都不足,只能將就湊合。可是這樣一來,每道工序減點分數,怎麼能保證影片的質量?但我們的導演卻在這種情況下,依然還是很威風。(事跡很多,想必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

那麼以上的問題導致了什麼樣的結果呢?就是造成了現在的拍攝周期延長、成本加大、拍攝質量也受到了影響。同時,因超負荷運轉,各部門產生了煩躁的情緒,在拍攝的過程中,部門之間相互扯皮,相互推委,相互埋怨。

劇組每天的最低消耗在6000-8000元,是在拍攝期,而沒有分鏡頭劇本就匆忙上陣所延長的時間恰恰都在拍攝期。超期1個月就要超支18萬到24萬元,所以我認為,寧肯准備劇本多花1年的時間,也不要到拍攝中去改劇本、分鏡頭,拍電影的大忌之一就是在開機後改動劇本的主題結構。

在電影界里,確有無劇本拍出傑作的,過去有,以後還會有。只有製片人(投資者)非常熟悉並徹底掌握自己要拍的內容時,才能在沒有劇本的情況下成功的拍出一部影片。無劇本一般拍出來的都是一些藝術片、地下影片、一次性事件以及記錄片和新聞片。我們這次所拍攝的影片,是故事片也是商業片,是准備參獎的影片,怎麼就可以在沒有詳細、完整的劇本,而且沒有對其的前景詳細研究的前提下,草率的開機呢?作為未來的製片人,我們不能不考慮以後所需要的是一種什麼形式的電影,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當然,這里有一些人為的、也是我們不可改變的因素所在。那麼通過這次的經歷,或者說是一個教訓,是否會給我們以後電影事業的發展敲一個警鍾?

第二、 攝制計劃

電影的攝制工作與工序雖然很多,但一些基本步驟在各種電影的攝制中都是相同,只是沒有絕對的規章和程序可遵循。每一部影片、每一個製片人和每一具體的工作環境或多或少各有獨特之處,因此需要適當制定一部影片的攝製程序以符合具體情況的需求。

攝制計劃是非常重要的,那我先要介紹一下它的重要性。

攝制前期要有一個准備工作,它包括一部影片開拍前須做的全部工作。計劃應該由一個能夠發展成劇本的中心思想開始。也就是說,故事片通常開始於一個故事或者故事梗概,還是上面所提過的劇本的問題。將劇本轉到製片主任手中,他會以專業的角度,分門別類地把劇中每一個人物、道具、特級效果和拍片所需要的項目挑選出來,再將劇本復印若干份,分發至美術組、道具組、攝影組等,請他們分析劇本並根據自己的專業要求提出一分詳細的計劃。根據各工種提出的詳細計劃,擬定出攝制計劃和預算,這是非常重要的。

攝制計劃工作也是很嚴謹、具體並且全面的。攝制組要嚴格按照劇本和詳細的攝制進度表工作,製片主任對每一項活動要事先有所計劃,例如:這次拍戲,12月27日,在學校拍攝第劇本第31組 ,日景,除導演、工作人員及演員等,還需要學生1322人以及PEGASUS大搖臂攝影機,還需要當地的警察來封路並且維持秩序等。那麼製片主任要預先通知器材、學校、公安局等各部門做好配合。就上述的例子,需要很多書面的材料,如介紹信、邀請函、便條等,如果不能預先做好准備,那麼就要出大亂子。這次就是由於沒有一個擬定好的的拍攝計劃,導致從北京先力公司臨時調來攝影器材。從而價格比提前談好的要高。而且拍攝這組鏡頭的時間與學校的活動時間相抵觸,又臨時做好了好多工作才得以正常的拍攝。(這不是製片主任的責任,也不是製片部門的責任。

攝制前的計劃工作並不隨著影片的開拍而結束,它貫穿於影片製作的始終。在一部影片拍攝期間,要隨時檢查計劃執行情況,以便了解預算的執行,何時還會出現重大問題。類似以上的問題,在這次拍攝過程中有很多,數不勝數。其中劇組有一天休息的原因就是沒有拍攝計劃,不能很好的去置景,而導致劇組停工。還有一次,臨時改變劇本,距拍攝還有5個小時的時間,才通知美術組開始進行工作,那麼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2個月的學習過程中,我將攝制計劃分四個階段:1、制定計劃階段 時間為一個月,主創人員選景、布景設計同時進行。2、籌備階段 確定各項指標 化裝服裝和道具、攝影置景以及燈光、歸納場景安排日程、每場需要多少工作日、轉場以及技術方面的考慮。3、要制定出2套拍攝方案 防止有突發事件,例如天氣,自然災害以及政府行為,一旦開機之後就不要停。4、要及時沖洗膠片審樣片、做好後期製作計劃。

第三、 資金的使用與成本控制

從宏觀上講,我們劇組在資金的管理上做的還不錯,就是採用了分段管理,這樣是控制資金的好辦法。它可以防止寅吃卯糧的現象。以避免大手大腳地盲目花錢和協助一些有企圖的人亂要錢。同時公司也可以統籌支配。但我們劇組卻沒有嚴格遵循「沒有分鏡頭劇本不能開拍」和准備工作沒有就緒不能出發的原則,雖然是要求每一筆開支都有預算,但卻沒要求每一筆預算都要有計算根據。當然,我們要承認「沒有分鏡頭劇本不能開拍」並不是我們這些人所能控制的。

簡單說一下電影目前資金使用及成本控制上存在的問題。①一部電影,按常理來說,演員的費用要佔1/3,我們這部電影的工作人員的費用已經佔了1/2。這是很不合理的現象。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我簡單舉例說明幾項。

1、例如:某導演基本上沒有導過幾場戲,導過的戲也被否定了,重新補拍,他的酬金仍然是不變的,WHY?由於補拍,導致膠片使用量增加,每一場戲要最少按8本膠片算,1598元/本,那麼8本膠片就是12784元,補拍3場戲就要38352元。(這個數值僅供參考,不是完全准確)導演,我現在的理解,是一個動詞,而不是名詞。作為一名導演,每天都閑在那裡有什麼意義?

2、劇組的攝影師

3、道具組的人員增加

4、外請其他導演來導戲

5、服裝的預算超支

6、所需要的群眾演員得不到很好控制

綜上所述,雖然每筆的費用看似很少,但都是由積少成多。以上才是簡單列舉幾條,住房、交通、隨意制定的演員費用、租用來的道具一直不用、能租用的道具都買新的、能借不去借而是買新的,相信在每天的財務報表裡面也會體現出一些問題。在平時的資金支出上,很難能做到控制,本應該由製片部門去做的事情,現在全部是由各組自己來操作,也沒有貨比三家的做法。我們所制定的財務管理制度,現在只是遵守報銷與請款兩項。

顯然,電影行業與其他的行業不同,它包括了一些每天或每分鍾都在變化的因素,每項工作完成的時間、費用可能都已計劃得很精確,甚至以分秒計算,但是製片工作中不可控制、無法預見的變化因素太多,計劃和預算隨時都有落空的危險。因此必須制定應急預算以應不測,也就是說做出總預算內的20%,用於應急,這也是在攝制工作中特殊的項目。

『叄』 電影構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時間和空間是電影構成的兩個基本要素,「時間是電影運動的延續性,空間則是電影運動的廣延性」。對電影中時間和空間的組織與運用是電影藝術的重要特性和特殊表現手段,是最根本的電影思維方式之一。一、空間的外在節奏在電影中,運動和變化貫穿始終,不僅畫面內的形象在運動,而且畫面與畫面之間也在不停的運動變化著產生節奏。對於變化運動著的空間的安排、配置及運用,是電影思維所特有的技巧和手段。文學是敘事藝術,它的時間過程隨著情節的發展向前推移,但人物的形象、音容和運動過程只能靠讀者的聯想來感知;繪畫、雕塑和建築是造型藝術,具有空間的可視性,但它沒有流動感;戲劇與舞蹈的空間局限於舞台內,時間局限於場景內,其綜合性是不完整的。動畫電影的高度假定性,「使它可以在空間觀念上,超越現實論動畫影視藝術中的空間節奏中的物理空間和一般電影在空間的局限性」,在空間的安排、配置和運用以及對鏡頭畫面的變化等藝術處理方面擁有極大的自由,為動畫的結構方式和藝術表現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例如動畫片《三個和尚》中假定空間的運用:在空間上,該片吸取了中國畫的「寫意」表現方法,利用空白形成「虛境」,產生「像外像」,讓觀眾在頭腦中想像出人物所處的假想場景環境。如《三個和尚》其中的兩個鏡頭,雖然背景同樣都是空白的,但其中一幅畫面因為畫有兩只飛動的小鳥,從而使人產生的是天空的想像,一目瞭然是室外空間。而另一幅畫面因為燭台與神龕的存在,讓觀眾「看到」的卻是寺廟的殿堂。這種實際上不存在的空間假定,也是和動畫人物的假定性相一致的,使觀眾通過背景空間,了解了角色所處的位置。二、空間的內在節奏空間的內在節奏主要指電影藝術發展成果的綜合運用

『肆』 電影構成的基本要素

電影構成的基本要素包括技術和放映兩個部分。

1、技術

攝影術同樣產生於19世紀的歐洲。1839 年,法國人達蓋爾根據文藝復興以後在繪畫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並使用化學方法,將形象永久地固定下來,「達蓋爾照相法」產生。1872 年,最先將「照相法」運用於連續拍攝的,是攝影師愛德華·幕布里奇。

國內第一本引進講解拍攝的圖書為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大師鏡頭:低成本拍大片的100個高級技巧》,第一次將電影拍攝技術介紹給非專業人群。內容涵蓋拍攝打鬥鏡頭、追逐鏡頭、恐怖鏡頭、出場與退場、車內場景、對話場景、爭吵沖突場景、愛情激情場景等各種技巧。

2、放映

1895 年盧米埃爾兄弟向大眾展現《火車進站》的畫面時,觀眾被幾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嚇得驚惶四散。從此,由他們所啟動的活動攝影(cinematogrphy)不只在人類紀實工具的發展史上展現了劃時代的意義,火車進站的鏡頭也象徵了電影技術發展的源起。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P2P作為一種新興的網路電影播放形式,以其速度快,少緩沖,人越多越不卡的優點成為廣大網友所喜歡的一些電影播放形式,網路中的電影播放形式又叫在線電影,讓你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網路的海洋里,看到你所想看到的電影。

(4)中國電影有哪些要素擴展閱讀:

中國電影之最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戲曲片京劇《定軍山》,內有《請纓》、《舞刀》等片斷,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攝制。無聲片,長約半小時。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是《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1913年在上海拍攝,無聲片,鄭正秋編劇,鄭正秋和張石川聯合導演。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可放映電影——1922年由張石川導演的《勞工之愛情》又名《擲果緣》,是現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國電影,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故事片。


『伍』 中國電影有什麼特點

中國電影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

1、堅持和發展革命的現實主義道路,堅決執行雙百方針,題材廣泛,反映生活中各類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如《天雲山傳奇》、《喜盈門》、《人到中年》、《高山下的花環》、《血,總是熱的》、《傷逝》、《駱駝祥子》等影片。

2、尊重藝術的客觀規律,創造出各種真實生動的銀幕形象,塑造了各類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義》、《西安事變》、《廖仲愷》等影片對革命領導人進行了多角度的刻畫,對蔣介石等歷史人物能實事求是地按照歷史本來面目表現。

3、在風格與樣式上趨於多樣化。由於題材領域的擴展,使藝術家們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探索自己最適宜的風格、樣式,表現最完美的內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編導拍攝了一批有一定實驗意義的探索性影片,如《黃土地》、《青春祭》、《良家婦女》、《黑炮事件》、《獵場札撒》、《老井》、《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別姬》等。在電影創作繁榮的同時,電影理論研究也空前活躍,並在相當多的創作人員中發生影響。

『陸』 電影八要素指的是什麼

電影八要素:

1、鏡頭的密度。

2、劇情的復雜程度。

3、視聽沖擊。

4、畫面的美術效果。

5、配樂。

6、節奏。

7、演員的專業素養。

8、調動觀眾的情緒。

分析影片要素:

一、電影的景別是一個電影鏡頭和畫面的視覺形式的表述語言。 可以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

二、角度可分為:正面的拍攝角度 側面的拍攝角度,背面兒的拍攝角度,平視的拍攝角度。

三、運動指沿著攝像機拍攝方向接近被攝物的鏡頭。它包括推鏡頭、拉近頭、搖鏡頭、移鏡頭、跟鏡頭。

四、 色彩是視聽語言中一種重要的表意元素。

『柒』 好電影應具備的要素

好劇本

「好的劇本是一個最基本的出發點」

「一部電影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有一個很好的故事」,這似乎成為了所有電影人的共識。此次中外影人好電影關鍵詞調查策劃活動中,「好劇本」、「好故事」成為出現次數最多的詞彙。執導電影《蝴蝶》的法國導演菲利普-穆勒就明確表示:「好的劇本是一個最基本的出發點。」

好劇本是一切的核心,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創造自由。」

感動

感動」、「好看」才是一部電影的關鍵因素。

熱情

「它是生活中一切的最關鍵要素」

奧斯卡最佳影片《撞車》的導演和編輯保羅-哈吉斯,他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提出「熱情」不光是拍攝一部好電影的最關鍵,更是生活中一切的最關鍵要素。同時,烏爾善導演在采訪中表示他的電影關鍵詞是「專業」,「現在不是需要一個導演無所不能,我能拍各種類型,我覺得倒不是這個問題,我覺得你要把一個類型做得很深入,能夠做到極致,這個是我追求的」。

真誠

「不能控制別人,只能要求自己」

中國男演員秦昊的電影關鍵詞是「真誠」,他談到了目前電影業的一些現狀,希望真誠去拍電影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其實大家都看到,別人的電影都是怎麼做的,別人的政府都是怎麼支持的,別人的環境是什麼樣的。這是我們不能控制的,所以我覺得,辛辛苦苦做電影,結局卻是飯都吃不飽,還那麼辛苦的話,那我幹嘛堅持呢?我又不是沒有賺錢的能力,我也不是不知道怎麼走捷徑怎麼拍能賺錢的東西,只是因為有深層次的東西在支持著你。如果大家都在聊說,你的票房多少的時候,我相信,每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大家都拿這些物質上的東西來衡量你,比如你一集多少錢,你這房子多少錢?其實我現在也可以做這些事情,以前我只是覺得,做自己喜歡的東西,雖然在物質上沒那麼好,但我心安理得。」

個人化

「每一部電影都有自己的腔調」

墨西哥導演雷加達斯剛剛憑借個人化風格極濃的一部電影《柳暗花明》獲得本屆戛納的最佳導演殊榮,他也談到了自己對於好電影的理解,他認為電影是很私人的,「我想每一部電影都有自己的腔調。山就像是建築物,非常的直立,非常的集中,有壓迫感,所以這是唯一能夠取景的方式。從另一方面說,我不喜歡所謂的『通常』,比如電影通常多長時間,之類的事情。我很害怕這種『通常』,因為『通常』都不有趣。」

『捌』 影響一部影視作品的質量因素有哪些

影視業在觀眾觀影水平提高,觀影選擇權擴大,信息判斷能力增強的背景下,強調內容為王,質量為本已成為業界共識。2021年,當電影業遭遇寒流襲擊時,中國電影製作迎來了暖春。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觀眾審美水平的提高,市場對高水準、大投入的精品內容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因此,影視製作公司不斷加大成本投入,聘請著名導演、編劇和演員,拍攝宏大的場景,聘請知名的後期團隊,以吸引觀眾的眼球。

希望以後的作品能夠像張導這樣有良知地製作,也希望以越來越多的方式以內容取勝,而不僅僅是誇大情節沒有實際意義的作品。

『玖』 電影的幾個要素是什麼

電影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在一部成功電影的創作過程中,需要所有創作人員作出創造性的貢獻,同 時也要求很多電影元素相互作用,而導演在整部影片的創作全過程中是一個樞紐, 也就是說導演是攝制影片過程中最重要的創作力量。當電影從發明到成為一種 藝術時,也就轉變成為電影導演以及影片創作者的藝術。電影導演在創作他(她) 的電影藝術作品時,編劇、演員、攝影師、錄音師、剪輯師以及其他劇組創作 成員都在電影導演的指導和協同下進行影片的攝制。 雖然,從客觀上看創作一部影片的過程是大同小異,然而,由於每一位電 影導演對電影元素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在電影藝術中就相應的出現不同 導演風格的影片。並且,每位電影導演的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當導演本人對 電影元素的認識和理解不斷的深入,或者認識和理解的角度變換等都會直接或 間接促成導演風格的轉變。 電影主題是每部影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影片思想內容的核心。 打個比方,也就是在寫議論文時一定要有個議論主題,不能只靠導演天馬行空的 想像力任意發揮,所以電影導演想表現的意圖通常是導演本人對客觀世界的主觀 思想。而且這種意圖即主題,往往貫穿或者重復於同一位電影導演的影片中。 當然,如果導演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思想有所變化時,他(她)所表現的主題也就 會在改變。 編劇就是對電影或故事的處理是電影風格的第二元素。一般來說電影劇本 主要部分由編劇所完成,而編劇一定要貫徹和了解導演的主觀思想,以導演的主 觀為基礎,才能和導演及其他創作人員很好的合作,但電影分鏡頭劇本通常由導 演本人親自創作或者導演與其他創人員進行聯合創作,但不管劇組選擇哪種電影 劇本創作方式,最終是以體現電影導演的意圖為主。 電影藝術又稱之為視聽藝術。一個完整的電影鏡頭是包括畫面元素和聲音 元素的。如果一位電影導演沒有豐富而且專業的視聽積累和經驗,是不可能創 作出一部具有專業水準及成功的影片,也就談不上在電影藝術領域有何重大的 突破和創新。電影導演對電影畫面的處理主要體現在對攝影運動方式的處理,不 同的電影導演在選擇攝影運動方式時,有的擅長於靜態攝影,而有的則喜歡運 用運動攝影,更有的則把靜態攝影和運動攝影創造性的結合起來。然而,電影 畢竟是科學技術的產物,尤其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這方面的元素有時幾乎已 經反客為主,許多觀眾在觀看影片時,對畫面和音響的追求已經超過了對電影本 身主題的了解,其實當電影發展到今天,不管是傳統的膠片電影,還是現代的數 字DV 電影,都是把視覺元素和聽覺元素相結合起來,將電影導演想表達的思想 以視聽語言為方式傳遞給觀眾,但僅僅是對電影主題的輔助,我想這也是每一位 優秀導演的初衷. 在電影的創作過程中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藝人,演員是為導演而表演, 通過導演認可的演員,才能夠去完成他(她)扮演的角色。並且衡量一位導演的 能力,如何控制駕御演員的表演是很關鍵的因素。從本質上看,是導演自己在 創造角色,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改造演員,演員只有在完全領會導演的意圖下,才 能去進一步創造角色,發揮自身的表演才能。一名出色的演員在貫徹主題的同 時也能對導演創作思維進行直接的影響和改變.所以一名天才的演員和一名天才 的導演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當電影導演在完成電影分鏡頭劇本的時候,這部影片的剪輯風格就已經形 成了。一部影片的創作過程進行到後期製作時,剪輯師便在導演的創作意圖下 進行影片的剪輯。電影導演和剪輯師在剪輯影片時,往往比較關心時間、節奏、 視聽關系等元素。通過交叉蒙太奇可以延長或壓縮一個動作的時間,而運用光 學效果能夠連接不同的場面,從而來控制影片時間長度、故事跨越時間、觀眾 心理時間。而在剪輯師和導演共同控制影片時間時,一個相應的問題就會出現- -節奏。所以當我們在觀賞影片時,有的影片給觀眾的感覺是節奏慢,有的影片 給觀眾的感覺是節奏快。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視聽要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 化,許多觀眾對畫面和聲音的關心已經超過了對電影作品本身的了解追求,但一 部電影的視聽是服務於作品本身的主題,一名優秀的導演是把主題和主觀思想傳 達給觀眾,而不是用感官刺激去取悅於觀眾,我想這也是他(她)的初衷. * 結言: 一名成熟的導演都會有自身獨特的體系風格,通常都會體現在主題、電影劇 本、視聽語言、表演、剪輯等上述諸多元素中。而當作品受到觀眾和媒體接納 和好評時,再想轉變其自身的風格,是難上加難的,一方面是受導演本身電影素養 的有限,二則觀眾已經對他(她)的作品風格瞭然於胸,如果突然轉型,難保不會成 為票房毒葯.

閱讀全文

與中國電影有哪些要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籟夢想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824
怎麼搜到好看的電影 瀏覽:443
哪些表達母愛的電影 瀏覽:5
哪裡能看華頤電影 瀏覽:198
利哥拍了什麼電影 瀏覽:549
華語電影公司有哪些 瀏覽:637
新冠病毒最新消息電影 瀏覽:306
勵志的義大利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80
求佛mv是什麼電影 瀏覽:113
看小電影丟人嗎 瀏覽:120
PS3軟破電影文件放哪裡 瀏覽:245
最新粵語超清電影張家輝 瀏覽:424
哪裡有偏光3d電影下載 瀏覽:411
自由飛翔電影完整 瀏覽:70
迪麗熱巴第一部大電影 瀏覽:554
免費看vip電影能投屏的軟體 瀏覽:223
一部電影有媛媛 瀏覽:544
手機電影領袖水準 瀏覽:774
花木蘭電影免費觀看在線 瀏覽:422
3d電影播放器免費手機版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