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清主演新片入圍7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她能否憑此片獲獎
電影《癮入塵煙》
《隱入塵煙》講述了西北鄉村,兩個被各自家庭丟棄的孤單個體,在日復一日的耕耘中相濡以沫的故事,武仁林與海清展示了一對底層農民夫婦從生疏到熟習,從相知到相守的心路進程。在電影簡介中是這樣介紹的,兩個被各自家庭拋棄掉的孤獨個體,和莊稼一樣淪為大地的孩子。在四季時光的流轉中,她們那些散落在別人不解目光中的愛,都在比心潔凈的土地里結出果實。來自中國的電影,由李睿珺執導、武仁林和海清主演的《隱入塵煙》。關於影片此次入圍,海清在微博中表示:“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兒,隱入塵煙,加油啊。”
『貳』 海清工作室分享劇照,慶祝新片入圍柏林電影節 ,是哪部劇
海清工作室分享劇照,恭喜新劇入圍柏林電影節。而這個入圍柏林電影節的影片為《隱入塵煙》,由海清、武仁林主演,而且影片也在國內定檔了,預期2月25日在國內上映,並且還發布了黃海所設計的海報。這一個影片主要聚焦一對西北農村夫妻的故事,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影片的題材不同,關懷度也是不同的,有一些影片就非常願意去以普通人的視角觀察普通人的生活,這種影片反而是更容易獲得好評的。就要像《隱入塵煙》這部影片的名字一樣,最終也是歸於塵土,所以就更能夠讓人們感覺到共情。
『叄』 中國哪些電影獲得過柏林國際電影節
1982年
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短片競賽最佳編劇)阿達《三個和尚》
1983年
第33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許雷《陌生的朋友》
1988年
第38屆最佳影片金熊獎張藝謀《紅高粱》
1989年
第39屆銀熊獎
吳子牛《晚鍾》
1990年
第40屆銀熊獎謝飛《本命年》
1991年
第41屆國際兒童青年中心大獎鐵凝《哦,香雪》
1992年
第42屆最佳女演員銀熊獎張曼玉《阮玲玉》
1993年
第43最佳影片金熊獎李安《喜宴》、謝飛《香魂女》
1994年
第44屆提名表彰獎吳子牛《火狐》
1995年
第45屆最佳女演員蕭芳芳《女人四十》 、銀熊獎(最佳視覺成就)李少紅《紅粉》
1996年
第46屆金熊獎李安《理智與情感》 、最佳導演:嚴浩《太陽有耳》
1997年
第47屆銀熊獎徐立功《河流》
2000年
第50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
2001年
第51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最佳導演:林正盛《愛你愛我》,最佳新進男演員:崔林、李濱《十七歲的單車》,最佳新進女演員:李心潔《愛你愛我》
2003年
第53屆阿爾弗雷 德·鮑爾特別創新獎張藝謀《英雄》,特別藝術貢獻獎:李楊《盲井》
2005年
第55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顧長衛《孔雀》,特別藝術貢獻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阿爾弗雷德·鮑爾特別創新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青年論壇沃爾夫岡·斯陶特大獎:嚴宇/李一凡《淹沒》,青年論壇卡里加利獎:劉佳茵《牛皮》,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青年論壇):劉佳茵《牛皮》
2006年
第56屆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金培達《伊莎貝拉》,傑出電影藝術創新:張元《看上去很美》
2007年
第57屆最佳影片金熊獎:王全安《圖雅的婚事》,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短片):陳駿霖《美》(同美國一起),獨立影評人(全景單元)最佳電影:張楊《落葉歸根》
2008年
第58屆最佳編劇銀熊獎:王小帥《左右》
2010年
第60屆最佳編劇銀熊獎:王全安、金娜《團圓》,第60屆柏林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一頁台北》,第60屆新生代單元水晶熊最佳影片獎:《歲月神偷》(香港)
2014年
第64屆《白日焰火》摘得最佳影片金熊獎(導演為刁亦男)和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廖凡,第一位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的中國男演員),最佳藝術成就獎《推拿》(曾劍,攝影師),國際評審團特別提及獎曹保平《狗十三》
『肆』 盤點一下榮獲柏林電影節的6部經典電影,有你喜歡的嗎
最喜歡電影《十二怒漢》
柏林金熊獎實至名歸
有圖有真相求採納
『伍』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入圍作品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首批入圍名單:
主競賽單元:
《應許之地》(美國)導演:格斯·范·桑特
《惠媛》(韓國》導演:洪常秀
《天堂:希望》(奧地利/法國/德國)導演:尤里西·塞德爾
《葛洛莉》(Gloria,智力/西班牙)導演:Sebastián Lelio
《孩子的姿勢》(Child』s Pose,羅馬尼亞)導演:Calin Peter Netze
非競賽單元:
《克魯德一家》(美國)導演:科克·德·米科、克里斯·桑德斯
特別單元:
《不可能的救贖》(Redemption Impossible,德國,紀錄片)導演:Christian Rost,Claus Strige
全景單元:
《白夜》(White Night) 韓國
導演:Hee-il LeeSong
《地毯的褶皺》(A Fold In My Blanket) 喬治亞
導演:Zaza Rusadze
《鏡頭背後》 韓國
導演:李在榮
《遲到》(Belated) 阿根廷、哥倫比亞、挪威
導演:Barbara Sarasola-Day
《唐璜之癮》 美國
導演:約瑟夫·高登-萊維特
《弗蘭西絲·夏》(Frances Ha) 美國
導演:諾亞·鮑姆巴赫
《外國人哈比》(Habi, The Foreigner) 阿根廷、巴西
導演:Maria Florencia Alvarez
《若能所願》(Inch′Allah) 加拿大
導演:Anas Barbeau-Lavalette
《荊棘花》 韓國
導演:李敦九
《游泳池》(The Swimming Pool) 古巴、委內瑞拉
導演:Carlos Machado Quintela
《拉芙蕾絲》 美國
導演:羅伯·愛潑斯坦、傑弗瑞·弗里德曼
《我的妹妹》 德國
導演:Lars Kraume
《搖滾卡斯巴》(Rock the Casbah) 以色列
導演:Yariv Horowitz
《許多水》(So Much Water) 烏拉圭、墨西哥、荷蘭、德國
導演:Ana Guevara Pose,Leticia Jorge Romero
《破碎之家》 比利時
導演:菲力斯·馮·古寧根
『陸』 第64屆柏林電影節有多少華語片入圍啊,都是什麼名字有哪些中國明星去了
有13部華語電影參展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堪稱「華語片的大年」,入圍電影總計13部。主競賽單元中,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婁燁的《推拿》、寧浩的《無人區》三部電影入圍。全景單元有林超賢的《魔警》、陳果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蔡明亮的《西遊》、卓立的《白米炸彈客》、趙德胤的《冰毒》、周豪的《夜》六部華語片。青年論壇單元有趙大勇的《鬼日子》,新生代單元有曹保平的《狗13》,美食單元則有陳玉勛的《總鋪師》。此外,在跨國製片市場展中,陳駿霖的《新郎新郎》也入選。開幕式紅毯上,中國影人梁朝偉與眾評委的亮相及90後中國女演員黃璐的出席.
『柒』 我國都有哪些電影入圍今年柏林電影節獲獎的幾率有多大
蔡明亮導演作品《日子》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單元。第70屆柏林電影節近日開幕,三部華語電影入圍。《日子》有幸入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該片由台灣導演蔡明亮指導,講述了痛苦與安慰之間的故事。該電影全片只有李康生、亞儂弘尚希兩位演員。李康生作為出道多年的演員,已與蔡明亮導演合作拍攝作品很多年,另一位主演亞儂弘尚希則是導演在曼谷街頭發現的新演員。此次入圍柏林電影節最核心的主競賽單元,導演表示自己年紀不小了,能夠入圍就非常開心,不奢望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