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可可西里,蒙語意為「美麗的少女」,電影《可可西里》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電影《可可西里》由陸川編劇並導演,多布傑、張壘、奇道、趙雪瑩、馬占林等演員出演,是一部劇情犯罪影片。
事實上,就連“十惡不赦”的槍手也不是隨便殺人的。根據事實報道,這些所謂的槍手,只是用低廉的價格買吉普車和沖鋒槍,獵殺藏羚羊。他們對“野氂牛隊”的巡山隊員恨之入骨,但是跟普通百姓卻沒有糾葛。這在電影中也有體現——他們放走了記者尕玉。
事實上,《可可西里》並不是反映了環保的主題,而是突出了一個人性的重點。在地球上的無人區,面臨著死神的來臨,好人們在奮力追緝,甚至不惜用賣皮子的錢來對付壞人;而壞人們在無情地射殺和逃避,甚至在用金錢收買窮困的隊員。到底好人和壞人應如何劃分界限?巡山隊員與盜獵分子又應怎麼比較?
在可可西里的無人區,上演著一幕又一幕悲劇,有槍聲,有哭聲,還有荒漠上無情的風聲……
❷ 誰給我簡單的說一下對電影《可可西里》的看法
1.關於生命與環境
影片通過對真實事件的加工,將主人公放置到可可西里這樣一個惡劣的自然環境之中,通過他們與盜獵分子和自然環境的斗爭,深刻地對生命本質和生存的立場進行了拷問。在生態面前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脆弱的生命也包含著不同的含義。影片包含著幾種不同的生存立場,他們都是為了生存,以保護環境為己任的體現了一種良知,以肆意虐殺滿足私慾體現出了一種無知。將這兩種勢力對待可可西里的不同態度展現給了觀眾,讓觀眾對生命和生存的意義產生思考。在這種黑白的對抗中,導演揭露了這些卑微人物的本能掙扎和人性中對生存道德的反映。同時影片表現了生態失衡這一嚴重問題,表現了人與環境之間關系的惡化所引起的種種沖突,宣傳了環保觀念以及對政府職能的呼籲。
2.零度敘事----電影中的冰山原則
影片採用零度敘事原則,將導演的主觀情緒壓制到最低,盡量用客觀的方式記錄事件的發生。色彩,音樂等元素極力的淡化,拋去了以往戲劇電影中所用的誇張表演,使影片只有客觀的還原,而不是主觀的加工,敘事盡量簡練,省去無味的細節,使觀眾感覺不到導演的主觀意圖,將更大的空間留給觀眾去想像和加工。這種敘事使影片中流露出的人物內心樸素的情感和大自然所固有的原聲態色調對比了人類心靈深處的美麗與丑惡。自然光使色彩和人物構成和諧,平凡的人性成了影片的重點。
3.關於信仰與反英雄主義的情節表現
影片深刻地禮贊了巡山隊員對生命和民族信仰的崇尚,他們對這里的生靈有一種圖騰崇拜和信仰至上。這種信仰在道德批判上不僅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思,更傾向於對人類魂靈深處的激發。神聖地祈禱被灼痛,平淡之外的無奈使影片並沒有著力塑造和誇張個人英雄主義情節,而是以真實的態度表現英雄的死亡。這使人們對電影有了清醒認識,電影不是童話,英雄也會窮投末路,日泰的死讓觀眾體驗了為維護環境所造成的英雄的悲慘命運,熱愛與信仰以悲慘的精神力量來震撼觀眾,體驗現實的殘酷及影片的真實。
4.冷峻的證實風格鏡頭
影片的鏡頭風格作了極端性的跳躍,冷峻寫實,簡練有力,真實展現了巡山隊員生活的真實和殘酷以及盜獵者生活的卑賤與無知。導演是鏡頭表現力的勇敢實驗者,其紀實性把人與人,人與自然,情與法三種矛盾呈現得簡潔明了,這種強烈的寫實鏡頭與之前的《尋槍》大相徑遠。他把鏡頭目光投向了深遠的社會空間和寧靜的自然空間,世俗與憤激,卑微與崇高在畫面結構中被濃縮,這種樸素賦予了觀眾的震撼和敬畏。同時音樂的感召與悲愴奠定了美麗蒼涼的色彩空間,渲染了慘烈悲壯的生命底色。
❸ 怎樣評價電影《可可西里》
影片由真實事件改編,故事發生在中國最後一片荒野可可西里上,在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的同時展現出了大自然最殘酷的一面。旨在讓人了解這個與現代社會「之外」的地方,是一部中國的「西部片」。
片中的盜獵者是一群為了利益喪失人性的人,他們是被美麗的可可西里逼成的瘋子。人們在可可西里這片美麗的地方為了生存廝殺。影片並沒有去贊頌英雄,反而是描繪了「英雄」的死,「英雄」進了監獄,體現人性的同時也增加了影片真實性。
看完此片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❹ 電影《可可西里》主要講了什麼
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抗爭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
劇情簡介
北京來的秘密警察尕玉以記者身份做掩護,來到傳聞中神奇的可可西里。美麗寂寥的可可西里正安睡在寧靜中,但突然出現的槍聲打破了這片寧靜。藏羚羊保護站上的巡山隊員被盜獵者殘殺。巡山隊長日泰帶領巡山隊連夜緊急出發,誓要抓到盜獵者。
但是盜獵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剝去皮毛的藏羚羊屍骨。巡山隊員在遍布危險的茫茫大戈壁上奮力追蹤,終於,抓到一部分盜獵分子。經過殊死搏鬥,盜獵分子束手就擒,藏羚羊的皮毛被找回,但狡猾的盜獵頭子再次漏網。
巡山隊員冒著風雪繼續追趕盜獵分子,但此時,環境越來越惡劣,車輛拋錨、汽油耗盡、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隊員一個又一個的犧牲,日泰隊長迫於無奈,將藏羚羊的皮毛買出以換取必須的生存用品。
終於,尕玉和日泰隊長追上了兇殘的盜獵者,日泰拒絕了盜獵頭目的收買,倒在了盜獵分子的槍下,尕玉死裡逃生,帶回了已經冰冷了的日泰隊長的遺體。
(4)可可西里電影分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著大約100萬只高原動物藏羚羊,不過隨著藏羚羊絨的價格暴漲,可可西里爆發了對藏羚羊的血腥屠殺。
從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邊地區的藏族人和漢族人在隊長索南達傑的領導下,組成了一支名為野氂牛隊的巡山保護隊,志願進入可可西里進行反盜獵行動。在前後5年多的時間中,兩任野氂牛隊的隊長索南達傑和扎巴多傑先後犧牲 。
陸川看到民間巡山保護隊的故事後,他覺得這個線索非常適合拍成一部電影 。陸川不僅是《可可西里》的導演,還親自負責劇本的創作。
這期間他多次跟隨可可西里當地的巡山隊員進入無人區巡邏,和巡山隊生活過一段時間後,再看自己的劇本,陸川忽然覺得劇本和現實生活相差得那麼遠,而陸川最迫切要表達的就是真實,所以陸川對劇本改了又改,到第8遍時,終於覺得可以拍了 。
❺ 電影可可西里主要講什麼的
鏈接:
《可可西里》是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陸川執導,多布傑、張壘、奇道等主演。2004年10月1日,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抗爭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2004年該片獲得第1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第4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等獎項,2006年獲得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❻ 如何評價陸川的電影《可可西里》
這是一部有世界良心的電影,所以全球范圍的市場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因為現在環保是一個全球關注的話題,我相信所有看了這部片子的人,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❼ 如何評價《可可西里》這部電影
人類的貪婪與慾望,堅守與信仰,同時在影片中體現,偷獵者們無盡的貪婪,已經不僅僅體現在對藏羚羊的殺戮,甚至對阻礙他們的同類也是如此,金錢的誘惑讓他們喪失人性,蔑視生命,可是金錢讓人喪失的無非是他從來沒有擁有的東西,對另一些人只會讓他擁有的品行更加厚重。
❽ 電影<可可西里>劇情梗概
鏈接:https://pan..com/s/1RrCNa_w-ZqvVLuBrVFU-KA
《可可西里》是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陸川執導,多布傑、張壘、奇道等主演。2004年10月1日,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抗爭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2004年該片獲得第1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第4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等獎項,2006年獲得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❾ 怎麼評價電影《可可西里》
評價電影《可可西里》
一、正面評價
《可可西里》被稱之為「一部關於信仰和生命的電影」,該片不僅在國內國際獲獎,而且也感動了不少觀眾。《可可西里》的震撼在於它揭示了民族精神的核心,把一個理想主義者由生到死的過程鮮活地展現出來。這部電影帶著一種絕對的淳樸和陽剛,以及被無限放大的生存和死亡的自然法則。影片並沒有用慷慨激昂的宣傳台詞向觀眾喊話,也沒有用常見的宣傳語氣說「殺死藏羚羊剝皮的行為是無恥的」,而是通過一個個真實到令人窒息的畫面和巡山隊員朴實的話語,讓觀眾自己感受到那種震撼的力量 。
《可可西里》的最大遺憾在於它未能將洗練的紀實風格貫徹到影片的每一個角落。對於天葬、成片的藏羚羊屍骸以及流沙吞人三大奇觀的津津樂道,損害了影片的客觀和冷靜。首尾兩次天葬的濃墨重彩,使得影片盡量價值中立的努力幾乎化為烏有,而鏡頭在藏羚羊屍骸上的反復流連,更有製造奇觀、濫情的嫌疑。甚至,影片足足用了96秒的時間來細致描述流沙將一個人吞沒的完整過程,然後又用34秒的遠景空鏡頭加以致敬。不論編導的本意是否要為影片製造出足夠的殘酷意味,但這種帶著不節制情感的過度介入會對影片的紀實風格造成傷害,並且減弱影片本該具有的人道主義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