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有哪些好看的二戰題材的電影
謝邀!《拯救大兵瑞恩》這部劇可以說是戰爭題材類電影歷史上的里程碑,具體是指它的技術方面,在繼它之後的此類題材的電影沒有不受其影響的,《拯救大兵瑞恩》的戰爭場面追求真實、質感,每個細節都經得起苛刻的研究,起開頭的諾曼底登陸戰的盪氣回腸就連當時天氣在下雨的細節都包括在內,不得不說此片
② 求一部電影名字
《戰場》
對我們而言,二戰美軍101空降師之名是從《兄弟連》得來,對美國人而言,是從巴斯托捏得來。《兄弟連》講的是這支連隊從集結到戰爭結束的整個過程,《戰場》講的僅僅是這次戰役,同《兄弟連》一樣,《戰場》反映的也只是一個連隊,確切的說應該只有一個排的士兵在艱苦的巴斯托捏的戰斗。
我在網路搜索「巴斯托捏戰役」未果,想起了小說《兄弟連》中的那個章節,搜了下「突出部戰役」,結果找到了,內容很長哈
1944年諾曼底登陸成功後,由美、英等國軍隊組成的盟軍迅速向西線防禦的德軍發起了進攻。1944年深秋,戰線向德國本土逼近,德國面臨絕境,為扭轉這一局面,希特勒決定集中兵力在西線發動一場使盟軍猝不及防的攻勢,奪回主動權。為此,從9月底,元首就和他的最高統帥部十分秘密地著手制定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阿登反擊戰計劃。這個計劃被命名為「萊茵河衛兵」。該計劃的主要設想是:集中優勢兵力,迅速突破盟軍防線,在列日與那慕爾之間強渡馬斯河,奪取盟軍的主要補給港口安特衛普,把盟軍一分為二,切斷美軍第1集團軍和英軍第21集團軍群的後方交通線,並製造第二個敦刻爾克大撤退,穩定西線形勢。然後再轉過頭來對付東線蘇聯。
希特勒選擇的反攻地點在德國、比利時、盧森堡三國交界處,就是4年半之前(1940年)德軍突破法軍防線的阿登山區。他的計劃不可謂不大膽,如果他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做後盾,或許他能成功。但是他沒有。
盟軍在西線共計有87個師,其中25個裝甲師。然而在阿登一線卻只有6個師的兵力。而且盟軍高級指揮官們對德軍反攻的可能性預料不足,認為目前德軍的處境已不可能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戰了。
12月16日拂曉,德軍分兵分三路突然出擊。密集的大炮對幾乎所有的美軍陣地猛轟,蜷縮在睡袋中的美軍士兵從睡夢中驚醒,連滾帶爬地鑽入掩體,驚恐中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緊隨著炮火,幾百架探照燈又罩住了美軍陣地,為在暗夜中發起進攻的德軍提供照明。在混亂中,德軍突擊部隊在坦克的掩護下向美軍陣地發起了猛烈攻擊,美軍陣腳大亂,損失慘重。
美軍在戰鬥打響後的開始兩天里,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盟國遠征司令艾森豪威爾急調第82和第101空降師火速趕往巴斯托尼——聖維特一線進行增援,阻止德軍西進。麥考利夫將軍指揮的第101空降師馳援巴斯托尼。
19日,艾森豪威爾在凡爾登召開高級將領會議,商討對策。會議決定採取南攻北守的方針。具體部署是: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北上攻擊德軍的突出部;德弗斯的美第6集團軍向北靠攏保護巴頓的右翼;霍奇斯的美第1集團軍必須頂住從北面和南面突入阿登地區的德軍,扼住西去的咽喉要道,堅守陣地,並准備由北向南反攻,與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合圍德軍。
德軍曼陀菲爾指揮的第5裝甲集團軍在20日包圍了巴斯托尼的美軍第101空降師後,第47裝甲軍以兩個裝甲師又繼續向馬斯河沿岸進攻。德軍南面戰線上的第7集團軍右翼的第5傘兵師繼續向前推進,並構成了對美軍防守的巴斯托尼的合圍。第5裝甲集團軍進展迅速而第6裝甲集團軍的攻勢遠遠落後。希特勒決定把原計劃由第6裝甲集團軍但任的主要進攻任務轉移到第5裝甲集團軍。
12月22日,巴頓率美第3集團軍從南面發起了攻擊。德軍也在當天要求被圍在巴斯托尼的美軍投降,但只得到第101空降師代理師長麥考利夫一個詞的回答:「有病!」(英文原文:「Nuts」,也可譯為「該死!」)。這個美國俚語含意頗深,從此在二戰史上傳為美談。巴斯托尼成為阻擋德軍推進的一個釘子。德軍只得饒過巴斯托尼向前推進。18000名美軍死守孤城,抗擊德軍的進攻。直到聖誕節德軍也沒能突破第101空降師的防線。由於作為交通樞紐的巴斯托尼被美軍占據,導致德軍的後勤供應大量被堵塞在道路上,使突出的德軍裝甲師腹背受敵,補給困難。巴斯托尼防禦戰成了盟軍整個防禦計劃取得勝利的決定性環節。第101空降師因此獲「優異集體嘉獎」,這是二戰期間美國陸軍唯一的全師獲此榮譽的部隊。
12月24日,巴頓的第3集團軍摧毀了德第7集團軍在左翼建起的保障中央進攻的屏障依託。緊接著,巴頓命令加菲將軍的第4裝甲師「拚命狂奔」,全力解救陷入德軍重圍的巴斯托尼。12月26日凌晨,加菲的第4裝甲師的戰斗群突破了德軍對巴斯托尼的包圍。次日,大部隊沿打通的道路駛入城內,加強了該城的防禦力量。25日以後,德軍又重新開始了對巴斯托尼的爭奪戰,許多師陸續被調到這一地區投入攻城戰。
24日開始,天氣逐漸轉晴,盟軍的飛機大批出動,對敵人運輸道路進行地毯式轟炸,使德軍後勤供應機構幾乎癱瘓。與此同時,盟軍的空軍對已前出到塞勒斯的德軍第5裝甲集團軍的第2裝甲師及裝甲教導師猛烈轟炸。塞勒斯是德軍推進的頂點,距馬斯河只有5英里。於是中部戰線形成了一個凸出部(阿登戰役因此又稱為凸出部戰役或凸角之戰)。在聖誕節那一天,德軍第2裝甲師與剛趕到的美第1集團軍之第7軍第2裝甲師爆發激戰,到該天結束,德軍第2裝甲師陣亡2500人,1050人被俘,損失81輛坦克(原有88輛)。是役美軍第2裝甲師獲得了「活動地獄」的稱號。26日,德軍遂開始後退。德軍強渡馬斯河的希望落空了。
1945年1月1日,德軍出動1000多架飛機對盟軍機場進行了幾個月以來最猛烈的轟炸,盟軍的260架飛機被毀。接著,德軍地面部隊向巴斯托尼發起了圍攻。
1945年1月3日,盟軍轉入反攻,巴頓的第3集團軍由巴斯托尼向東北出擊,霍奇斯的第1集團軍由北向東南出擊。德軍也在這一天對巴斯托尼發動了最猛烈的攻勢,從而展開了阿登戰役中最激烈的戰斗。雙方血戰了5天,最終德軍仍未能拿下這個重鎮。雖然德軍停止進攻,但仍然控制著在盟軍防線上的突出部,盟軍在攻勢剛開始時,在嚴寒天氣以及德軍抵抗之下進度受到限制進度十分緩慢,多數德軍以邊戰邊撤的方式成功的撤離戰斗區域,因為油料的缺乏使德軍大多數的裝甲車輛被放棄。
1月8日,希特勒終於下令德軍撤退。1月12日,蘇軍在東線提前發動進攻配合作戰,希特勒不得不從西線抽調兵力到東線作戰。盟軍迅速乘機推進。1月16日,霍奇斯的美第1集團軍和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勝利會師,到1月28日,德軍被徹底趕回到原來的陣地。
《兄弟連》剛開始播放的時候,曾經有影迷在網路上寫過相關評論,認為美國人拍攝的電影是「戰壕真實」,而前蘇聯和我國的戰爭電影則是「司令部真實」,上面這一段關於巴斯托捏的描述,應該是不折不扣的「司令部真實」了吧,而《兄弟連》和《戰場》則是標準的「戰壕真實」
我個人以為,「戰壕真實」還是「司令部真實」,不僅僅取決於拍攝者的立場和態度,還要看製片方的能力。
「司令部真實」其實不僅僅是只反映高層領導人的作品,它也有相當刻畫底層士兵的畫面。前蘇聯和我國的「司令部真實」電影其實也就是80年代以後才開始出現的,以前拍攝的大部分也是普通士兵的故事。計劃經濟下拍攝此類電影相對容易,可以用國家形式投資,召集各類演員,而且動輒都篇幅很長,我們沒有《解放》這樣5個小時的長篇,但是把《大決戰》全部加一塊也差不多這個時間了,這樣的電影在描繪歷史的背景下,也是國家的一種政治歷史教育
而好萊塢這樣的商業製片公司,在1949年是不太可能花大錢去投拍一部反映戰役全景的電影,畢竟能不能收回投資才是他們重點考慮的原則,而這樣一部全男星電影,已經匯集了當時米高梅旗下比較出色的男星陣容(並不是一線男星,因為戰爭電影投資大,只能在二三線中找演員,而恰恰就是這一批演員才可以真實反映戰場上普通士兵的心理)。縱觀當時的二戰電影,幾乎沒有脫離這樣的模式,直到60年代,被電視業沖擊的電影界才有了反映全景的戰役電影,而當時的明星制度已經由大製片廠簽全約,變成了「演員個體戶」,製片方不必為他們付周薪,而是改成了片酬,這也保證製片方可以在一部電影里選擇最適當的明星陣容,而不要考慮太多跨廠問題。到了現在,「司令部真實」又成了電影個性化的障礙,於是反映人性的戰爭電影電視(《兄弟連》是電視劇)才成了潮流
③ 一部二戰片,有德軍,美軍,坦克,雪地叢林,狙擊手是什麼電影。
《坦克大決戰》
劇情簡介
德軍由羅伯特.蕭飾演的海斯勒將軍率領,企圖在聖誕前夕,利用不利於盟軍空軍發揮作用的陰雨天氣對盟軍發動反擊。因為計劃的突然性和盟軍的大意,在戰役開始盡管盟軍士兵英勇抵抗仍然被德軍突破防線。盟軍馬上組織反擊,但是德軍的破壞行動使得反擊受阻。戰局急轉早先曾經做出正確判斷的盟軍凱利中校發現了德軍突擊裝甲部隊缺少燃料的弱點,司令官於是火速編成坦克集團與德軍展開激戰,意圖消耗癱瘓對手的機械化部隊。但是德軍一部卻佔領了盟軍的一個油料庫,就在海斯勒帶領的德軍坦克前來搶油時,坦克手葛菲上士帶領一幫傷兵搶回了油料庫並發動火攻,燒毀了海斯勒的坦克大隊。德軍缺少油料的裝甲兵團被迫投降。
④ 求關於二戰諾曼底的電影
1.《登陸之日》:
該影片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了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身著德軍軍服的兩名東亞人金俊植以及長谷川達夫的故事。
2.《諾曼底登陸日》:
講述了1944年6月6日盟軍成功在法國諾曼底實施登陸,一舉解放被德國法西斯佔領的法國的經過。
3.《最長的一日》:
該片以1944年諾曼底登陸為背景,講述了諾曼底登陸的第一天所發生的事件,分別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第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
4.《拯救大兵瑞恩》:
電影描述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於兩周內陸續在各地戰死。
5.《六月六日登陸日》:
軍艦在夜幕的掩護下,冒著惡劣的天氣向諾曼底進發。在距諾曼底海灘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指揮官溫特上校不由得回想起和女朋友瓦萊莉納賽爾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瓦萊莉是准將的女兒,對於未來的女婿,參加過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准將非常滿意。戰爭爆發後,同住倫敦的溫特吻別了瓦萊莉,此後兩年的時間音信全無。
⑤ 求一部二戰時打德國人的電影名稱,,只記得的兩個情節……一個是一小隊人在大霧的森林裡巡邏……
賀根森林戰役 When Trumpets Fade
⑥ 求一部二戰老電影!
極地重生 So weit die Füße tragen(2001)
導演: 哈迪·馬汀斯
編劇: Bastian Clevé / Bernd Schwamm / Hardy Martins
主演: 邁克爾·門德爾
類型:劇情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語言: 德語 / 俄語
上映日期:2001-12-27
片長:158 分鍾
又名: As Far As My Feet Will Carry Me
二戰末期,德國軍人科利基文斯(米高·文度 Michael Mendl)在戰爭中淪為戰俘,被處以25年的刑期,而此時他懷孕的妻子和女兒則完全沒有他的消息,只能求神保佑他還能活著回來。經過漫長的跋涉,一行戰俘被送到了一個勞改場,那裡沒有圍牆也沒有柵欄,然而極度的嚴寒和千里冰原則成了難以逾越的屏障。這里位於西伯利亞東部,初到之時,由於天氣和疾病,很多人都不幸死去,然而非人的礦工生活,才是真正的煉獄。科利基文斯從來沒有忘記遠方的親人,一次失敗的逃亡讓他飽受看守的虐待,然而這卻更加堅定了他要逃出這里的決心。後來在年邁的醫生的幫助下,科利基文斯才得以逃離勞改場,從此獲得回家的希望。可是在他面前的,將是長達14000公里的「死亡之地」,在被積雪覆蓋的千里冰原,科利孤身一開始了漫長的回家之路……
本片曾獲多項國際大獎,其情節源自一個真實的逃亡故事。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16627/
⑦ 二戰經典電影
《辛德勒名單》
《辛德勒名單》是大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於1993年拍攝的一部轟動世界的宏篇巨制。
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的恐怖罪行,並以其極高的藝術性成為94年全球最為矚目的一部影片。其思想的嚴肅性現非凡的藝術表現力都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超越的深度。影片於1993年12月15日在美國上映,當即引起了轟動,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並獲得了美國導演工會獎。在94年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中,《辛德勒名單》一片毫無爭議地奪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以及最佳電影剪輯等6項金像獎。對於影片的成就來說,這是當之無愧的。而斯蒂芬·斯皮爾伯格也以此片第一次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對於他的才華來說,這是一份遲到的肯定。
《拯救大兵瑞恩》
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
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這是一部肯定「二戰」、又宣揚反戰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現極端暴力、但從骨子裡贊美人性與和平的作品。
《兄弟連》
描寫了二戰中,美國101空軍一個小支隊的真實故事,他們參與了盟軍進攻首日的任務以及其後整個歐洲的戰事。
全片根據斯蒂芬·安布羅斯的著作改編而成,這位作者曾對小分隊的倖存者進行過長期的訪談、並在研究了美國士兵的家書的基礎上,寫下了這本暢銷作品。斯皮爾伯格執導的同名劇集是美國歷史上耗資最大電視電影劇集。曾榮獲第59屆「金球獎」(GordenGlobe)最佳電影電視系列劇獎。
《太陽帝國》
故事開始於1941年12月,11歲的英國少年吉米與父母住在上海的英國租界里,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吉米夢想當一名飛行員,天真的他不知道戰爭為何物,這一天,吉米一家參加聖誕化妝舞會。舞會上,吉米盡情玩耍著他的滑翔機。滑翔機突然落到山坡背後,吉米去尋找,意外地發現秘密駐扎在這里的日軍。吉米的父親意識到事態的嚴重,為了安全,他讓全家住進了港口附近的旅館。夜晚,吉米好奇地與偷偷駛進港口的日軍艦船打起了信號,而就在這時,日軍對上海發起了進攻。混亂中,吉米和父母失散了……
通過孩子的眼睛去看待世界是大導演斯皮爾伯格最慣常的敘事策略,從他的早期作品《ET外星人》到最近的《人工智慧》,這種兒童視角始終在延續,而拍攝於1987年的《太陽帝國》也是一部這樣的作品……
《孟菲斯美女號》
《孟菲斯美女號》的導演是卡特·瓊斯。影片描寫了二次大戰中的1943年,10名飛行員駕駛B—17轟炸機飛越德軍上空轟炸既定目標的壯烈場面。
這群朝氣勃勃的小夥子,剛剛完成了他們的第24次飛行任務,再飛一次可以返家了,久違的家在等他的,戰爭結束之後該做什麼,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番憧憬。然而,殘酷的事實擺在他們面前,無法向人表露的緊張和恐懼,只有默默地祈求冥冥中的神靈保佑。為此,他們視好運勝過一切,一塊護身掛牌,甚至是一條幸運皮筋,都可以使他們的心靈得以寄託。在緊張、無奈的等待之後,終於等來了出發的命令,滿載彈葯的飛行方陣穿過雲層,向目標靠近。
長機「孟菲斯美女號」是戴尼斯為了紀念他在孟菲斯相識的女友而命名。在天氣惡劣、雲層密布,目標無法確認的情況下,戴尼斯為了保護無辜的生命和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畏死重新飛回,確認了目標。重創之下的飛機終於載著這群傷痕累累卻勝利完成使命的英雄的歸來。
影片是1990年拍攝的,在此之前,取材相同,片名相同的另一部影片由威爾導演拍攝,那是一部紀錄影片,僅僅41分鍾,卻以簡潔、高超的手法記錄了這場激烈而悲壯的戰爭,該影片曾在1944年榮獲十佳影片獎。
⑧ 冰天雪地中一部二戰電影日軍幾個俯沖竟然沒有打到一個蘇聯士兵這部電影叫什麼
你說的這個電影是雪地逃生,將二戰期間一個蘇聯士兵在西伯利亞極寒天氣下被敵人追殺後成功逃生的故事。
⑨ 找一部關於二戰,雪天拍攝的電影
我確定也看過這片,劇情應該是二戰時候,納粹分子不顧道義攻擊一艘盟軍的救援船。後面的就跟你說的一樣,記得最後,他還憑著一桿步槍打下了襲擊他的飛機,再後來終於走出了雪地。遺憾的是我也忘了這片的名字。
OK,我終於想起了這部片的名字,片名叫再生
再生 (電影)
A SECOND BIRTH
地區: 前蘇聯
片長: 80分鍾
配音: 國語
影片介紹
一部二戰題材的經典影片,它以風趣、幽默的手法,展現了蘇聯紅軍在艱苦條件下與德國納粹賽智比勇、頑強不屈的斗爭歷程……
1942年,二次大戰期間,在白令海峽上,一艘蘇軍運送傷員的船遭到德軍的空襲,除戰士安德烈外,全部殉難。
安德烈為了活著,與德軍的飛行員展開了智斗,他一次一次巧妙地躲過了德軍飛行員的追擊,堅持了七天七夜,終於奇跡般地走出了冰封海面,並活捉了德軍飛行員,回到祖國的懷報。本片風趣、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