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橋的2戰電影
難道是南斯拉夫的橋?
2. 2008年上映的二戰電影 《橋》
樓主說的應是08上映的德國影片《最後的橋》 電影的內容簡介 1945年4月,戰爭已近尾聲,德國人疲於應戰,炸彈轟塌了小鎮附近的橋梁,前線步步逼近,德國士兵忙不迭撤離,以逃脫美軍的進攻,而七個十幾歲的少年卻被組織起來頂替他們來到前線作戰,在納粹流血即榮耀的思維鼓動下,他們竟然面對炮火連天的危險境地卻毫無畏懼。而其實,在上前線之前,戰爭對於這些男孩不過是充滿冒險的幻境.
另外補一句08版的《最後的橋》是59年西德影片《Brücke, Die》的翻拍
59年的那也是非常經典的 尤其是裡面的德軍形象
08版《最後的橋》下載地址
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6%9C%80%E5%90%8E%E7%9A%84%E6%A1%A5&id=1
免費在線觀看網址:http://pp.88ag.com/html/movies/235/117965.shtml
在風行網路上也有http://www.funshion.com/movie 在此頁面先把軟體下了 然後搜索
youkou觀看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4MDk0MzY=.html
3. 求前南斯拉夫電影——《橋》影評
南斯拉夫電影《橋》講述的是二戰期間,一群游擊隊員在極其危險與艱苦的條件下炸掉一座美麗的橋,成功阻斷德軍退路的故事。中國與南斯拉夫雖然相隔遙遠,但是奇跡般心靈相通,這部電影在中國的影響力遠超它在其他國家所取得的成就,而義大利語插曲《啊!朋友再見》在配上中文歌詞後成為七十時代最流行的音樂之一。
電影很容易看懂,雖然情節撲朔迷離,甚至一度非常緊張,也沒有超脫英雄主義的范疇。巴塔飾演的老虎是這群英雄的核心,他的沉著冷靜使他戰勝了一次次生死考驗,最終完成了任務。但影片決不是歌頌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這個團隊是由抗擊侵略的南斯拉夫人民自發形成的,他們來源廣泛,卻因為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重要的是,他們成了「朋友」。
朋友,在電影中得到了完美的詮釋。老虎與薩瓦多尼的朋友關系來自於以前的並肩戰斗,相互信任,從而結下的深厚友誼。薩瓦多尼與班比諾的朋友關系是在後者對前者一心一意的服侍與尊重中得以確立,並成為影片最感人的片段。曼奈與迪希,曾經一起戰斗,但相互之間存在著一些猜疑,曼奈犧牲前與迪希的冰釋前嫌令觀眾扼腕興嗟,嘆息友誼只是短暫的瞬間。在影片中,「朋友」是對革命戰友的親切稱謂,感動觀眾的同時,也在感動著劇中人。片中工程師一直以他建造如此美麗的大橋為榮,他有些孤傲,對國家利益的蔑視顯得不近人情,但是他還是親手炸掉了大橋,並將生命定格在了爆炸的一瞬。是什麼感動了他,讓他做出如此反常但是正確的決定?答案還是「朋友」。薩瓦多尼親手炸死班比諾使得後者不被敵人俘虜,與工程師炸掉自己的大橋求得本民族的勝利,如出一轍。歌里唱到「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七個人的團隊最後僅剩下四個人,朋友都已經遠去,剩下的只是伴隨著斷橋的空谷餘音。
面對德國法西斯的侵略,南斯拉夫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有一成的人口在二戰中去世。而這個地區說著多種語言的各民族卻煥發了空前的凝聚力,並在戰後成立了一個團結的國家。在電影中,對付德國人的南斯拉夫游擊隊員,不是單純的塞爾維亞人,而是泛意義上的南斯拉夫人,在本片突出表現為克羅埃西亞人,甚至義大利人也是這個游擊小組中重要的成員。國際主義,以超脫民族的形式存在,而法西斯是南斯拉夫的敵人,也是世界和平的敵人。中國觀眾看著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出生入死、足智多謀、勇敢幹練,自然也回憶到了二戰時期我們的游擊隊對日本侵略者進行的滋擾戰術,這種感同身受是這部電影能夠在中國獲得強烈認同的主要原因。
看過《電影傳奇》為這部電影製作的專題後,我對《橋》有了更深的理解。這部影片的各位演員現在都很少聯系了,因為他們現在已經屬於不同的國家,代表不同的政黨或利益團體,「南斯拉夫」這個稱謂已經是過去時。南斯拉夫曾有一個強勢獨裁總統鐵托,在他當政期間,南斯拉夫是一個團結的國家。但是作為克羅埃西亞人,鐵托採取了政策使得民眾對「塞爾維亞人」的認同度降低,國家的凝聚力下降,在他死後,沒超過30年,南斯拉夫就已經徹底分離成7個獨立國家(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塞爾維亞、黑山、科索沃)。現在的「南斯拉夫」,成為回憶的一部分,原來統一在這個國名下的團結的人民,已經從親熱變為陌生,甚至充滿敵意。原先處在冷戰核心但是信奉不結盟運動的強大國家,現在以7個小國的面貌存在,他們肩上不僅有美國、俄羅斯分別向他們發號施令,連周邊的阿爾巴尼亞、土耳其、希臘也各有他們的打算。
聽著「朋友再見」的歌聲,看看南斯拉夫的今天,想想中國西部嚴峻的民族壓力,我們怎能安下心來呢?
(希望能幫助到你!)
4. 一部二戰時期有關於橋的電影
《橋》(其它譯名《最後的橋》)
出品時間:1959年
國家:聯邦德國
戰爭即將結束,生活在德國某小城市的七個小夥子終於長大了。他們的教師不希望這些小夥子上前線,通過與一位關系不錯的軍官幫助,在家鄉的一座橋邊站崗。負責照顧這些小夥子的是一位軍士,可在一次偵察中被誤認為逃兵而喪命,飛機低空掃射時一位小夥子又不幸中彈而亡,幼稚的年輕人發生了誤會,經過一場流血決斗兩個人倖存,可由於這是一場毫無意義的自相殘殺,他們的內心世界已徹底崩潰。
5. 關於死守保護鐵路橋,隧道安全戰爭的電影或者電視,清新的有哪些
越戰: 0依、《現代啟示錄》(美) 0貳、《野戰排》(美) 0三、《獵鹿》(美) 0四、《全金屬外殼》(美) 05、《於漆月四》(美) 0陸、《綠色貝雷帽》(美) 0漆、《豬排山》(漢堡包高戰)(美) 0吧、《虎營》(虎連)(美) 09、《我曾戰士》(我戰士)(美) 依0、《阿甘傳》(美) 依依、《隧道鼠》(美) 依貳、《再造戰士》(美) 南斯拉夫內戰(波黑戰爭): 0依、《滅族戰場》(美) 英阿馬島戰爭: 0依、《炮火磷磷》(烽火烈焰)(阿根廷) 海灣戰爭: 0依、《三王》(美) 0貳、《死豪情》(美) 0三、《鍋蓋》(美) 科索沃戰爭: 0依、《深入敵》(美) 0貳、《非戰場區域》(西班牙) 盧安達種族內戰: 0依、《盧安達飯店》(英/南非/加拿/意利) 0貳、《殺戮禁區》(獵犬)(英/德) 利比亞內戰: 0依、《瘋狗強尼》() 索馬內戰(索馬維): 0依、《黑鷹墜落》(美) 0貳、《血鑽》(美) 0三、《戰爭王》(美) 阿富汗戰爭: 0依、《第九連》(第九突擊隊)(俄羅斯) 0貳、《入侵阿富汗》(美) 0三、《查理·威爾遜戰爭》(美) 0四、《第滴血三》(美) 車臣反恐戰爭: 0依、《爆破》(俄羅斯) 0貳、《風暴門》(俄羅斯) 0三、《煉獄》(俄羅斯) 阿富汗反恐戰爭: 0依、《羅斯坎普-阿富汗戰爭前線》(英) 0貳、《兄弟》(美) 緬甸內戰(緬甸軍政府與克倫棉邦): 0依、《第滴血四》(美) 與色列關戰爭(黎戰爭): 0依、《波弗特》(色列/美) 0貳、《巴爾跳華爾茲》(色列) 0三、《黎巴嫩》(色列) 伊拉克反恐戰爭: 0依、《拆彈部隊》(美) 0貳、《哈迪塞鎮戰》(美) 0三、《拯救兵林奇》(美) 0四、《血戰沙漠》(美) 05、《伊拉克惡狼谷》(土耳其) 0陸、《前進巴格達》(美) 0漆、《決戰拉谷》(美) 0吧、《拒絕再戰》(美) 09、《死狙擊》(美) 伊拉克反恐戰爭電視劇: 0依、BBC 電視劇《反擊》(英) 0貳、HBO 電視劇《伊拉克戰爭第季》(美) ---------------------------------------------------------------------- 現電影純粹意義戰爭片愈愈少取代電影都些假託戰爭其類型片所戰爭片越越難定義:《K-依9:寡婦製造者》依託軍事題材災難事故片;《血鑽》《戰爭王》依託戰爭背景犯罪倫理片;《第滴血》系列依託戰爭作冒險片;《盧安達飯店》依託戰爭倫理道德片;《壯志凌雲》《拆彈部隊》依託戰斗英雄片真嚮往越戰題材《黑鷹墜落》比較純粹戰爭電影越越少依託軍事題材影片卻越越近許影片商業味道太濃厚少 鍋蓋頭》描寫海灣戰爭美軍狙擊手的故事 《第九突擊隊》俄羅斯最新戰爭片,一隊新兵在阿汗 戰場上上演生存與死亡的悲歌 《大偷襲》05年吧月推出,描寫二戰時,美軍營救菲律賓日本集中營戰俘的故事。喜歡看打小鬼子的朋友不能錯過。 《天國王朝》美國電影似乎很少涉及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題材,這次,我們大英帝國的一個鐵匠,陰差陽錯的來到被基督徒佔領的耶路撒冷,沒享受幾天好生活,就趕上了強大的撒拉丁軍隊的攻擊,漫天的投石車發射的飛彈,瘋狂的彎刀駱駝部隊,我們的鐵匠如何力挽狂瀾呢? 《風語者》又是一部打鬼子的片 《士兵宣言》根據小說改編的越戰影片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的經典越戰片,十分精彩 《深入敵後》美飛行員在前南斯拉夫的故事 《無人地帶》波斯尼亞戰爭電影,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桂冠 《兵臨城下》前蘇聯頭號狙擊手與德國狙擊手學校的校長之間會有什麼故事呢?看過就知道。 《珍珠港》精彩特效下美國愛國主義與浪漫激情 《U-5漆依》海戰的經典,無論後來專家找出該片的中國錯誤,可影片的質量與娛樂效應卻一點不差 《核艇風暴》因為錯誤的密碼來電,一場核戰爭幾乎要打響 《K—依9寡婦製造者》這艘核動力潛水艇沒有因為指揮官換成哈里森福特而變的吉祥,寡婦製造者真是名副其實。 《獵殺紅色十月》老00漆蕭恩·康納利搖身一變成為了前蘇聯最先進潛水艇的指揮官,帶領一干將領叛逃蘇聯,發誓要享受資本主義的繁華…… 《太陽淚》美國大兵潛入非洲中部去營救國際紅十字會的官員,有點看頭。 《哈特的戰爭》德國集中營裡面發生的一件事,見證了英雄的慷慨悲歌。 《勇敢的心》蘇格蘭的民族英雄在這部電影的形象如此高大,那臨死前的一聲「自由」,震懾人心 《愛國者》與世無爭的美國農場主在兒子被英國遠征軍殺害後,徹底變成了一個屠夫,背景為美國獨立戰爭時期 《四根羽毛》宏大的戰爭巨作,茫茫沙漠,英國殖民者為了保住那「日不落」的光輝旗號,在遙遠的非洲與蘇丹穆斯林作戰浴血撕殺。 老牌經典有: 《橋》 《卡撒布蘭卡》 《巴頓將軍》 《坦克大決戰》 《莫斯科保衛戰》 中國的戰爭片嘛 《大決戰》不錯 《開國大典》經典 《渡江偵察記》還兼具娛樂效果 《上甘嶺》就是今天看也依然振奮人心,爆炸效果一點不遜色外國大片。希望你採納謝
6. 有部二戰電影。大概是講二戰尾聲,黨衛軍希特勒青年團師的一幫少年奉命守住一座橋的故事名字叫***橋
最後的橋
《橋》(Die Bruecke, or The Bridge,最後的橋,西德,1959)1945年,歐洲戰爭末期的德國小鎮,七位為「保家衛國」而應征入伍的迷茫少年的乖舛遭遇:好心的長官讓他們留守一座似乎並不重要的橋,但美軍的坦克卻意外地出現在橋邊並試圖通過……七位少年最後只有一位得以倖存。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7. 二戰老電影關於七個德國小孩守衛一座橋的故事
最後的橋 我也喜歡這部電影。德國人自己拍的。簡介如下: 1945年4月,戰爭已近尾聲,德國人疲於應戰,炸彈轟塌了小鎮附近的橋梁,前線步步逼近,德國士兵忙不迭撤離,以逃脫美軍的進攻,而七個十幾歲的少年卻被組織起來頂替他們來到前線作戰,在納粹流血即榮耀的思維鼓動下,他們竟然面對炮火連天的危險境地卻毫無畏懼.而其實,在上前線之前,戰爭對於這些男孩不過是充滿冒險的幻境,他們將如何抵抗這殘酷的現實呢?
8. 請問有這么一部電影《卡桑德拉大橋》是前那斯拉夫拍攝的,是二戰時候的電影是打仗的么
《卡桑德拉大橋》,是英國,義大利,西德與1976年聯合拍攝的,講述在冷戰時期,三名kong怖分子襲擊位於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其中一人感染鼠疫後逃進了一列開往斯德哥爾摩的火車,導致鼠疫病毒在車內蔓延開來。雖然發現氧氣可以有效遏制病毒的傳染,但是國際警察組織為了阻止病毒傳播和掩蓋真相,對火車加以控制,使其改道波蘭,途中通過年久失修的德卡桑德拉大橋。大橋無法承受火車的重量,最終橋毀人亡。部分乘客切斷火車連接部分倖存下來。該影片的拍攝手法與內容成為此後災難片的經典模式。
你說的那個名字就叫《橋》
《橋》(most),南斯拉夫電影名(1969年),這部影片描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敵我雙方為守橋和炸橋而引發的驚心動魄斗爭的故事;德軍在戰場慘敗,其主力逐漸後撤以保衛德國本土,在南斯拉夫境內的一處跨越大峽谷的公路橋是某裝甲部隊撤退的必經之道,戰略價值十分重要,若這支部隊順利後撤,則可以保存德軍作戰實力,而且大大影響在南斯拉夫境內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但倘若它無法後撤,則面臨著被圍殲的厄運;游擊隊派富有作戰經驗和指揮能力的代號為「老虎」的指揮員負責炸橋任務,而德方則竭力防範游擊隊對大橋的襲擊……
9. 求一部美國戰爭片,有幾個美國兵要守住一座橋然後看到德國裝甲師過來最後死戰在橋口
電影《狂怒》
10. 二戰經典電影
《辛德勒名單》
《辛德勒名單》是大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於1993年拍攝的一部轟動世界的宏篇巨制。
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的恐怖罪行,並以其極高的藝術性成為94年全球最為矚目的一部影片。其思想的嚴肅性現非凡的藝術表現力都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超越的深度。影片於1993年12月15日在美國上映,當即引起了轟動,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並獲得了美國導演工會獎。在94年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中,《辛德勒名單》一片毫無爭議地奪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以及最佳電影剪輯等6項金像獎。對於影片的成就來說,這是當之無愧的。而斯蒂芬·斯皮爾伯格也以此片第一次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對於他的才華來說,這是一份遲到的肯定。
《拯救大兵瑞恩》
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
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這是一部肯定「二戰」、又宣揚反戰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現極端暴力、但從骨子裡贊美人性與和平的作品。
《兄弟連》
描寫了二戰中,美國101空軍一個小支隊的真實故事,他們參與了盟軍進攻首日的任務以及其後整個歐洲的戰事。
全片根據斯蒂芬·安布羅斯的著作改編而成,這位作者曾對小分隊的倖存者進行過長期的訪談、並在研究了美國士兵的家書的基礎上,寫下了這本暢銷作品。斯皮爾伯格執導的同名劇集是美國歷史上耗資最大電視電影劇集。曾榮獲第59屆「金球獎」(GordenGlobe)最佳電影電視系列劇獎。
《太陽帝國》
故事開始於1941年12月,11歲的英國少年吉米與父母住在上海的英國租界里,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吉米夢想當一名飛行員,天真的他不知道戰爭為何物,這一天,吉米一家參加聖誕化妝舞會。舞會上,吉米盡情玩耍著他的滑翔機。滑翔機突然落到山坡背後,吉米去尋找,意外地發現秘密駐扎在這里的日軍。吉米的父親意識到事態的嚴重,為了安全,他讓全家住進了港口附近的旅館。夜晚,吉米好奇地與偷偷駛進港口的日軍艦船打起了信號,而就在這時,日軍對上海發起了進攻。混亂中,吉米和父母失散了……
通過孩子的眼睛去看待世界是大導演斯皮爾伯格最慣常的敘事策略,從他的早期作品《ET外星人》到最近的《人工智慧》,這種兒童視角始終在延續,而拍攝於1987年的《太陽帝國》也是一部這樣的作品……
《孟菲斯美女號》
《孟菲斯美女號》的導演是卡特·瓊斯。影片描寫了二次大戰中的1943年,10名飛行員駕駛B—17轟炸機飛越德軍上空轟炸既定目標的壯烈場面。
這群朝氣勃勃的小夥子,剛剛完成了他們的第24次飛行任務,再飛一次可以返家了,久違的家在等他的,戰爭結束之後該做什麼,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番憧憬。然而,殘酷的事實擺在他們面前,無法向人表露的緊張和恐懼,只有默默地祈求冥冥中的神靈保佑。為此,他們視好運勝過一切,一塊護身掛牌,甚至是一條幸運皮筋,都可以使他們的心靈得以寄託。在緊張、無奈的等待之後,終於等來了出發的命令,滿載彈葯的飛行方陣穿過雲層,向目標靠近。
長機「孟菲斯美女號」是戴尼斯為了紀念他在孟菲斯相識的女友而命名。在天氣惡劣、雲層密布,目標無法確認的情況下,戴尼斯為了保護無辜的生命和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畏死重新飛回,確認了目標。重創之下的飛機終於載著這群傷痕累累卻勝利完成使命的英雄的歸來。
影片是1990年拍攝的,在此之前,取材相同,片名相同的另一部影片由威爾導演拍攝,那是一部紀錄影片,僅僅41分鍾,卻以簡潔、高超的手法記錄了這場激烈而悲壯的戰爭,該影片曾在1944年榮獲十佳影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