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二戰波德電影

二戰波德電影

發布時間:2022-06-13 14:22:48

❶ 二戰時期有什麼著名戰役

晴天霹靂——波蘭閃擊戰

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動了代號為「白色」的侵略戰爭。戰爭中,德軍首次成功實施「閃擊戰」,顯示了坦克兵團在航空兵的協同下實施大縱深快速突擊的威力。一個擁有3400萬人口,100多萬軍隊的國家,就這樣在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滅亡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此爆發。

鷹擊長空——不列顛之戰

1940年7月,進退兩難的德國軍隊決定對英國進行以空軍搶奪制空權為主的戰爭,為掩護海軍奪取制海權,最後實施登陸的三步作戰計劃,以圖徹底消滅不列顛這個反德基地的目的,但是在英國武裝力量的頑強抗擊下,德國空軍以戰敗告終。

十面埋伏——基輔包圍戰

基輔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包圍戰,也是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圍殲戰。整個戰役持續了兩個半月以上,在正面300公里、縱深約600公里的大片領土上進行。蘇聯方面軍持久而頑強的斗爭,對打破德軍「閃擊戰」計劃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德軍在向莫斯科方向的進攻上受到了阻礙。德軍贏得了在斯大林格勒發生的戰爭史上最大的殲滅戰,卻失去了發生在莫斯科的戰爭史上最大戰爭的勝利。

狼行拂曉——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 日軍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進行的一次空襲,擊毀了美國全部戰列艦。珍珠港戰役在戰術上非常成功,但在戰略上卻犯下了致命的錯誤。它的不宣而戰激怒了美國人,從而使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強國加入戰爭。

短兵相接——斯大林格勒會戰

斯大林格勒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會戰之一,是蘇聯軍隊為了保衛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軍集團而實施的防禦戰役和反攻戰役。在德軍以多出0.7倍的軍隊、0.3倍的坦克和1倍多飛機的情況下,讓蘇聯勝出。這次戰役勝利的結果是:蘇聯從德軍手中奪取了戰略主動權,並一直掌握到戰爭結束。

潛艇時代——大西洋海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與德國圍繞著保衛與破壞海上交通線,展開了生死攸關的大西洋海戰。在這場戰役中,交戰雙方的英國和德國投入了他們的全部海上力量,動用了整個大西洋艦隊和其他國家的部分海上力量。整個戰役動用了3000多艘作戰艦艇,飛機數千架。歷時5年半,是戰爭史上時間最長、斗爭最復雜的一場海戰。這場海戰也使德國的潛艇一舉成名。

航母號角——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是發生在太平洋戰場的一個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美軍以2艘航母和9艘驅逐艦的兵力打敗了日本包括8艘航母、4艘水上飛機母艦、13艘重型巡洋艦和其他各級近百艘艇(艦)。這次戰役改變了太平洋地區日美海軍的實力對比。從此,日本開始失去了在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

火海拉鋸——瓜島爭奪戰

瓜島爭奪戰是太平洋戰爭中一場空前殘酷而激烈的大搏殺,是二戰中最大的遭遇性戰役,也是美國海軍自1898年以來在太平洋戰場上第一次成功的兩棲登陸作戰。從1942年8月7日美軍的悄然登陸到1943年1月4日日軍的撤離,雙方一共在這個小島上留下了兩萬多具屍體。

鐵甲搏殺——庫爾斯克會戰

庫爾斯克會戰是1943年蘇聯紅軍與德國法西斯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域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也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戰。雙方共投入了8000多輛坦克、4000多架飛機,全部參戰兵力300多萬。此次會戰的勝利是蘇聯戰勝德國的最重要階段。

風馳電掣——諾曼底登陸戰

諾曼底登陸是盟軍的一場戰略性陸海空三棲登陸戰,完全不同於在太平洋上的美日之間的島嶼登陸戰,只要登上灘頭就意味著勝利。盟軍為這場戰役一共投入了達288萬的總兵力、各種飛機15700餘架、各類船隻6000餘艘。盟軍高層人物為這場登陸戰構思了精妙和艱難的戰略欺騙,並最後獲得勝利。在歐洲成功開辟了第二戰場。

折戟沉沙——萊特灣海戰

萊特灣海戰是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次大海戰。在共計4天的戰斗中,美軍取得了絕對的制海權。在此次戰役中,日本海軍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從此對美國海軍再構不成重大威脅。小澤在戰後受審時說:「在這一戰之後,日本的海面兵力就變成了絕對性的輔佐部隊,除了某些特種性質的船隻以外,對於海面軍艦已經是再無用場可派了。」

摧枯拉朽——柏林會戰

1945年4月16~5月8日,在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了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以多出150萬的壓倒性的兵力優勢攻克了柏林。此戰加速了德國投降,並迫使希特勒自殺。徹底粉碎了納粹德國征服歐洲的陰謀野心。柏林戰役同時也是戰爭史上最大的對敵軍戰略集團實施合圍同時予以分割的一次方面軍群戰役。

❷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什麼

德國閃擊波蘭

波蘭戰役,也稱為波德戰爭或德波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的起點,也是世界戰爭史中著名的「閃電戰」。波蘭稱為「1939年保衛戰」或「1939年九月戰役」,而德國稱為「波蘭戰役」,作戰代號為《白色方案》。同時,在世界各國中,統稱這一行動為「德軍『閃擊』波蘭」。

波蘭戰役是德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在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戰役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而蘇聯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

(2)二戰波德電影擴展閱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鼓舞下,亞非拉地區掀起了爭取民族解放斗爭的高潮。首先,在亞洲的東部,中國、越南、朝鮮革命的勝利,推動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運動擴展到中東、北非 。

50年代中期到 60年代以來,民族解放運動的中心在非洲,到80年代初除南非種族主義政權外,非洲國家幾乎都取得獨立。拉丁美洲戰後民族運動也在深入發展,其中1959年的古巴革命勝利,影響尤為重要。60年代以來, 亞非拉總共有104個民族獨立國家,其中新獨立國家達69個。

這一系列斗爭的勝利摧毀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結束了幾百年的殖民統治,深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民族獨立國家的普遍出現為發展中國家走上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礎 。

戰後世界政治的一個重大變化是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而第三世界的崛起就是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和發展的集中表現。1955年亞非會議的召開,1961年不結盟運動的誕生及隨後七十七國集團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三大標志。

其中1959年古巴革命的勝利,60年代印度支那三國人民抗美救國斗爭,70年代拉美國家發起爭取200海裏海洋權的斗爭,還有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的斗爭為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斗爭震動了當時的世界,極大地沖擊了兩極格局,推動著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❸ 二戰中波蘭用騎兵對抗德國坦克是真是假

假的。
這個傳言來自於義大利戰地記者喬治.帕拉達的戰地通訊,後由於雙方的默契(波蘭人需要用這個故事來贊美自己抗擊侵略者的大無畏英雄主義精神,德國人則需要用它來渲染第三帝國鐵流和「閃擊戰」的威力)沒有辟謠而廣為流傳。

在關於二戰初期歐洲戰場的軼聞趣事中,英勇的波蘭騎兵用長矛向德軍坦克發起的殊死重逢是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戰爭場景之一。通常的說法是,當時波軍某騎兵旅突圍時,由於不了解坦克的性能,用他們手中的長矛向德軍的坦克展開了唐吉坷德式的進攻。德軍見狀大吃一驚,但很快就清醒過來,毫不留情地用坦克炮和機槍向波軍掃射,用厚重的履帶碾壓波軍。波蘭騎士想像中的戰場決斗化成一場實力懸殊的屠殺,唐吉坷德的笑話被愚蠢地再現了。這一「長矛戰坦克」的傳奇得到了包括參戰雙方在內的廣泛承認,有些嚴肅的歷史紀錄片中也採用了這種說法。1959年波蘭拍攝的反映騎兵生活的電影《羅特納》,更對這個故事的傳播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反對的聲音始終存在,當電影《羅特納》公映後,一些參加過當年戰斗的倖存老兵就公開發表不同意見,指出真相並非如此。
那麼歷史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樣的呢?是不是波蘭騎兵當真以為坦克的裝甲只不過是些錫板做成的偽裝物,於是產生了戰馬的血肉之軀與坦克的鋼鐵之身的碰撞呢?我們不妨再一次翻開歷史的畫卷,走進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長矛戰坦克」的故事來源於1939年9月19日發生的克羅揚蹄(krojanty)戰斗,當時波蘭第18騎兵團在掩護「但澤走廊」波軍總退卻的過程中,向古德里安率領的德國的19裝甲軍的德2和第20摩托化師結合部發起一次攻擊,其中兩個執行迂迴任務的波軍騎兵中隊正好碰上一個就地休息的德軍步兵營,波蘭人出奇不意地發起沖鋒,將猝不及防的德國步兵擊潰。在追逐過程中,駐扎在周圍的德國裝甲部隊聞訊趕到,在平原上攻擊了沒有準備的波軍騎兵,機槍的猛烈掃射給沒有掩護的波蘭騎兵以很大的殺傷,團長馬特拉紮上校和團參謀長當場陣亡,波蘭騎兵陣亡100餘人,受到損失的波蘭騎兵很快撤退了。第二天,趕來采訪的義大利戰地記者喬治.帕拉達看到戰場上橫七豎八地躺著波蘭騎兵以及戰馬的屍體和斷矛,戰場周圍巡視著德國的坦克,並根據對參加戰斗的德國士兵的采訪,發表了一個著名的通訊,稱德國士兵告訴他們波蘭精銳騎兵不了解坦克性能,以為坦克裝甲是用錫板做成的偽裝物,端著長矛一次又一次的沖擊德國坦克,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個報道造成了轟動的效應。這樣,「波蘭騎兵用長矛向德國坦克沖鋒」的神話就這么傳開了。
顯然這個義大利記者的報道有些誇張的成分,並且其中的一些細節也不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首先說波蘭騎兵不知道坦克為何物,還以為是些用錫板做成的偽裝物就不符合實際。坦克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坦克首次投入實戰是索姆河戰役,1916年),而德國閃擊波蘭是1939年的事,中間相隔了二十多年,坦克不可能還是秘密武器。另外波蘭軍隊當時也裝備有坦克,波蘭為反抗侵略能夠動用的力量終究包括220輛輕型坦克和650輛超輕型坦克。由此可見,說波蘭軍隊不知坦克為何物,就完全是誇大其詞。
其次,說波蘭騎兵部隊都拿著長矛沖鋒也不符合事實。二戰前的波軍騎兵早已不是1683年維也納城下的驃騎兵,長矛已於1934年從波蘭騎兵的標准裝備中消失,少量留用的長矛主要用於儀仗和懸掛旗幟,當時波蘭騎兵的裝備與一戰時的水平已大不相同,以當時波蘭的3團制騎兵旅來說,全旅6100餘人,除5100匹戰馬外,還有機械化車輛65台,配有情機槍89挺、重機槍81挺、反坦克強66艇、46毫米迫擊炮9門、81毫米迫擊炮2門、反坦克炮14門、75毫米火炮12門、40毫米高炮2門,重武器的數量與步兵野戰部隊相差不大(4團建制騎兵旅的重武器數量更多),可見此時的波蘭騎兵已並非冷兵器時代的騎兵,長矛已不是其作戰武器了。如果說波蘭騎兵真的還是端著長矛沖擊坦克的話,那也是由於武器不夠或者是彈葯打光後的無奈之舉,而並非是由於波蘭騎兵的思想仍然停留在騎兵無所不能的時代而做出的愚昧選擇。
通過對以上歷史的回顧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當時情況下騎兵手持長矛沖擊坦克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應該是在武器不足或是彈葯用盡的情況下的情急之舉,而且是一種個別行為,因為長矛已經不是標准裝備了,而決非像傳說中描述的那樣,是由於不知坦克為何物,展開隊形發起沖鋒。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長矛戰坦克」的故事雖非是子務虛油,但也是由於記者帶有誇張色彩的報道以及後人的以訛傳訛,才造成了今天這面目全非的局面。
那麼為什麼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參戰的波德雙方都未出來澄清這場戰斗的真相呢?這應該是由於雙方「周瑜打黃蓋」式的一種默契:波蘭人需要用這個故事來贊美自己抗擊侵略者的大無畏英雄主義精神,德國人則需要用它來渲染第三帝國鐵流和「閃擊戰」的威力。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相逐漸被湮沒,更多的「證據」也被加入進去,來證明這一傳奇的真實性。比如在歐美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上,一些德國入侵前波軍騎兵調動的照片中因為出現了長矛(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長矛多半是為了懸掛旗幟),因此也被注釋為戰爭爆發後波軍騎兵准備去對抗德軍坦克。這樣一來,真相距我們就越來越遠了,不過我們也樂於接受這樣的一個故事,因為它承載著我們所普遍接受的一個道理—歷史的車輪會無情地輾碎一切因循守舊的衛道士。其實歷史上經常有這樣那樣的傳說,這些傳說因為符合人們的觀點或者有力地證明了某個局部真理而得到廣泛的流傳。而真正的歷史事實卻被人們所遺忘,人們不再關心那些事實,因為那樣講並不精彩,也無深刻的意義。

❹ 盤點湯姆費爾頓主演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資源鏈接:https://pan..com/s/1qZYPxhWSAbwAqSl8ljEd5w?pwd=12yy

奧菲莉婭(黛茜·雷德利 Daisy Ridley 飾)從小就生得一副男孩樣,個性大大咧咧愛跑愛跳的她也常常被人誤認為是男孩。一次偶然中,奧菲莉婭遇見了格特魯德王後(娜奧米·沃茨 Naomi Watts 飾),王後非常喜歡奧菲莉婭的個性,於是將她帶回了宮中栽培,沒過多久,聰慧過人的奧菲莉婭就成為了她身邊最值得信賴的女官。

❺ 有一部外國電影,幾年前的,裡面有一些類似小人國里的人類,他們藏在普通人類的屋子下面,那是什麼電影啊

我知道這部電影叫<<寄居大俠>>

影片簡介:皮特是一個聰敏善良的少年。他和爸爸、媽媽居住在姑婆留給他們的一幢公寓里,一家人生活很幸福。只是有一件事他們挺煩心:家裡的生活用品常常會不翼而飛。皮特是個愛動腦子的少年,他製作了不少夾子想逮住來竊取食品的不知名小東西,沒想到卻常常把媽媽的手指頭給夾住了。其實在皮特家的地板縫里住著小小的寄居人波德一家。每當皮特上學,他爸爸、媽媽外出時,寄居人波德會帶著女兒阿列埃蒂,兒子皮格林出現在皮特家的客廳、廚房。他們是來向「靈」(他們把人稱作「靈」)借些生活必需品。波德尋找小號的電池。阿列埃蒂又進入冰箱找他愛吃的冰淇淋。皮特林用小木條把冰箱撐開一條縫,待姐姐拿冰淇淋給他吃。皮格林力小怎麼能抵擋冰箱門的吸力呢?冰箱門關上了。他的小手也被夾住了。皮格林大呼救命,波德飛快攀登前來把兒子的手解脫出來。正想救關進冰箱的女兒時,主人皮特的爸爸媽媽回來了,波德只好冒險先送走兒子然後進入冰箱,從冰箱管道里救出女兒阿列埃蒂。

絕對是這個

❻ 請問有沒有關於講小人國的國外電影

<<寄居大俠>>
影片簡介:皮特是一個聰敏善良的少年。他和爸爸、媽媽居住在姑婆留給他們的一幢公寓里,一家人生活很幸福。只是有一件事他們挺煩心:家裡的生活用品常常會不翼而飛。皮特是個愛動腦子的少年,他製作了不少夾子想逮住來竊取食品的不知名小東西,沒想到卻常常把媽媽的手指頭給夾住了。其實在皮特家的地板縫里住著小小的寄居人波德一家。每當皮特上學,他爸爸、媽媽外出時,寄居人波德會帶著女兒阿列埃蒂,兒子皮格林出現在皮特家的客廳、廚房。他們是來向「靈」(他們把人稱作「靈」)借些生活必需品。波德尋找小號的電池。阿列埃蒂又進入冰箱找他愛吃的冰淇淋。皮特林用小木條把冰箱撐開一條縫,待姐姐拿冰淇淋給他吃。皮格林力小怎麼能抵擋冰箱門的吸力呢?冰箱門關上了。他的小手也被夾住了。皮格林大呼救命,波德飛快攀登前來把兒子的手解脫出來。正想救關進冰箱的女兒時,主人皮特的爸爸媽媽回來了,波德只好冒險先送走兒子然後進入冰箱,從冰箱管道里救出女兒阿列埃蒂。
格列佛游記
本片根據著名小說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原著《格列佛游記》改編主人公格列佛出海後失蹤再度返回英國時時間已經過去了八年這八年裡游歷了人人只有六寸高小人國還有巨人國、飛島國、賢馬國等等現實中難以想像國度格列佛憑借著自己勤勞、機智善良安全地闖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不僅向人們展示了人性美醜也反映了現實社會中存問題以及人們對美好永恆追求

導演: 查理士 史特域治 地區: 歐美
主演: 特德·丹森 / 瑪麗·斯汀伯根

故事發生在1699,故事的主人公格列佛醫生原本居住在英格蘭的瓦平都,盡管連年的戰爭使得鎮上的人們都無力支付醫葯費,但善良熱心的格列佛仍不計回報地幫助著他們,可當格列佛意識到,他掙不到錢就無法讓心愛的未婚妻伊麗莎白過上幸福的日子時,他選擇了跟隨布里查德的船出海。伊麗莎白因為無法阻止他的行為也只好一同登上了貨船。船在行駛途中遭遇了風暴,所有的船員都落入了大海,格列佛醒來時發現自己漂泊到了一個叫利利普特的小人國,正巧利利普特王國與鄰國布雷舊正面臨著一場征戰,格列佛幫助利利普特把布雷舊的戰艦全部收繳,避免了一場戰爭,因而得到了人們的一致愛戴,但貪得無厭的國王卻在格列佛因救火而毀壞了皇後的新衣後,將他逐出小人國。格列佛又漂流到了一個大人國,在那裡他遇見了被暴風雨沖散的未婚妻伊麗莎白。大人國的人都很小氣,格列佛因為在下棋時贏了國王而被看成了巫師,盡管他治好了王後的病,但還是不能逃脫火刑的處置,幸好有小女孩格蘭的幫助,他和伊麗莎白才逃出了大人國。經過了又一次長時間的漂流,兩人終於又回到了家鄉英格蘭的瓦平都。

❼ 一部外國影片一個小城市網路沒了 電也沒了 人們過回原始生活 後來出現了恐龍

寄居大俠/地板下的小人/反斗神偷 The Borrowers(1997)皮特和爸爸、媽媽居住在姑婆留給他們的一幢公寓里,一家人生活很幸福。家裡的生活用品常常會不翼而飛。皮特製作了不少夾子想逮住來竊取食品的不知名小東西,沒想到卻常常把媽媽的手指頭給夾住。其實在皮特家的地板縫里住著小小的寄居人波德一家由於律師波特從中作梗,皮特家的房屋遺產權受到侵佔,以致長期寄居在皮特家地板下面的寄居人波德一家也要隨之搬遷。在搬家過程中,波德的女兒無意中發現了律師的陰謀。她們遭到律師的追剿。在寄居人游俠斯皮勒的幫助下,波德一家團結幾千名寄居人戰勝了勢力強大的律師,為皮特家奪回了他們的房屋…… v.ku6/show/-SJhPq3ptBOQ7h8A

❽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經過結果

原因: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對德國極為不公品,使得德國人對此產生了極大的報復心;另外也因為1927-1933世界大蕭條,各國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紛紛尋求辦法,如美國是羅斯福新政,而德國和義大利以及日本是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來擺脫自己的經濟危機。

經過:希特勒在慕尼黑與張伯倫和達拉迪密謀,強行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英國和法國採取了綏靖政策。為了最終將災難帶向東方,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沒有慕尼黑陰謀存在的情況下同意了此事。

1939年8月,蘇聯和德國簽署了蘇聯與德國的互不侵犯條約。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大規模進攻波蘭,蘇聯以建立「東線」的名義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這是英國和法國之間的宣戰,但他們沒有對德國軍隊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原因是綏靖政策,如果想制止「靜坐」),並很快佔領了波蘭。

1941年6月22日,德國軍隊用550多萬人、4000輛坦克和近5000架飛機三路進攻蘇聯(巴巴羅薩)。蘇聯在國防上失敗了,失敗了。到11月,德軍佔領了蘇聯150多萬平方公里,控制了蘇聯40%的人口和大部分工業區。另一方面,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襲擊了位於太半洋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基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了最大規模。

結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表投降詔書。28日,盟軍開始在東京附近和其他地區登陸,實現對日本的佔領。9月2日,日本代表在駐泊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代表在南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即宣告結束。

(8)二戰波德電影擴展閱讀: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烈,根據雅爾塔會議協定,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中、英、美、蘇、法為首的同盟國在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1948年以來,安理會共授權進行了60餘項維和行動。另外,聯合國還先後組織制定了從不擴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等數百個國際條約。

由於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在二戰中受重創,亞非地區的殖民地人民發起了殖民地解放運動。印度的獨立給了大英帝國致命一擊,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對帝國主義戰爭的勝利,中東,非洲先後獨立數十個國家,最終導致由西方地理大發現後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體系徹底瓦解。

閱讀全文

與二戰波德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看朝鮮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53
有圖片怎麼找電影名字 瀏覽:404
李連傑甄子丹英雄對打電影片段 瀏覽:49
金泰中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55
邵氏功夫有哪些電影 瀏覽:416
5d3如何拍出電影質感 瀏覽:846
網站播放電影傾權 瀏覽:947
如何將電影發到快手裡 瀏覽:256
漳浦哪個電影院好 瀏覽:963
電影台詞怎麼加上照片 瀏覽:39
什麼網上能免費觀看最新電影 瀏覽:685
電影的經典愛情圖片 瀏覽:505
逃離地球和哪個美國電影相似 瀏覽:282
南京大屠殺完整電影檔案 瀏覽:368
平安中國之守護者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3
關於猴子的外國電影有哪些 瀏覽:735
島國電影網站網站你懂得 瀏覽:418
車看好不然把你腿打斷是哪個電影 瀏覽:248
徐崢不知道女朋友是富豪的是哪個電影 瀏覽:717
被低估的小電影 瀏覽: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