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電影孔子的分析

電影孔子的分析

發布時間:2022-05-30 04:16:23

Ⅰ 電影《孔子》主要內容

《孔子》講述了東周末年,諸侯割據,相互征戰。孔子為了理想奔走在列國之間,孤獨地和整個時代抗爭,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


劇情簡介:

公元前六世紀,屹立數百年的周室王朝已朝不保夕,各諸侯國割據一方,為了達到稱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戰。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氣勢磅礴的時代,一個輝煌燦爛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有戰爭、有英雄,有思想、有著作。中國史稱為"春秋"時代。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出身於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然而就像歷史上的其他聖賢早年的經歷一樣,彼時孔子的時代還未到來。

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政治理念破滅於現實之前。隨後孔子為了理想率領眾弟子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想與整個時代抗爭,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間,不容其主張。

他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也曾被捲入政治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於晚年返鄉祖國--魯國,他歸而不隱,不懈於教育弟子眾人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孔子在失意中逝世,一腔報國熱血空付東流。


(1)電影孔子的分析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孔子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全片的核心。也是正反雙方爭斗交戰的焦點。

更有一位被傳為「聖人緋聞」的衛國艷後「南子」。影片時間跨度20餘年,涉及到春秋諸國的故事,於亂世的沖折與混亂中,唯見曠世一人——孔子。

2、季孫斯

春秋魯國大夫,「三桓」之一。謚號桓子。季孫氏一支為魯桓公子季友後裔。魯定公五年(前505),父季平子死後,繼任為卿。實權一度被家臣陽虎掌控。

3、南子

春秋時期衛靈公夫人。宋國貴族女。又稱釐夫人,姓子。原與宋國公子朝相好,受衛靈公寵幸。魯定公十四年(前496),告發太子蒯聵謀圖行刺,蒯聵出逃。

Ⅱ 看了孔子的電影有什麼感想

在那個禮崩樂壞諸侯割據戰亂連連的年代,孔子空有一腔熱血和鬥志,想藉助魯國的君上實現自己宏偉的政治抱負,不想君上只是個傀儡君王,掌控不到國家機器——軍-隊。所以孔子的改革就像街邊耍猴人的把戲,跳的最歡的時候卻遭到主人的叫停。
孔子的中年蹉跎,其根本原因是個人不著邊際的理想害的。孔子的理想彷彿空中飛舞的風箏,自己並不能完全掌控,線一斷便沒有了蹤影。一個人過高的估計自己的能力,那是浮躁,過低則是自卑。而孔子恰恰前後都經歷了,直到兩個弟子先後死去,加上自己也上了年紀,於是思想方才變得穩重務實。孔子回魯國後,不涉足政治的決定實在是難得的清醒,要不然哪有後人傳頌的《春秋》。
看孔子的成敗得失,緣於他有三個知音人。
其一,弟子顏回。顏回誓死一輩子追隨無論貧窮與富貴的孔子。在孔子被迫離開魯國的時候,顏回和眾弟子的追隨給了孔子最大的精神動力。孔子周遊列國,如果沒有弟子們的追隨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說不定早客死他鄉了。顏回跳入冰水中上下幾次徒手打撈書簡,是因為太在乎老師的書簡了,可惜聰明的顏回沒有想到人腦遠比書簡更重要。顏回的死,讓孔子傷心欲絕,一個貼心的知音走了。
其二,衛國南子。周迅飾演的南子,並沒有傳說中的色和盪,可能這無關演技,導演用錯人了。衛國,是孔子周遊列國的第一站,也是唯一有機會施展個人才能和影響力的外國。而給他這個機會的是南子,沒有南子,孔子未必有機會在他國施展自己的學識和抱負。所以講究禮節注重道德的孔子力排眾人的勸誡,去見了名聲不好的南子。南子的輕-浮和挑-逗都在孔子的預料之中,可是南子卻說「世人也許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領悟到的境界。」這句話完全出乎孔子的意料,南子的深深一拜,恐怕不只是仰慕孔子的學識和人品,所以孔子真有些相逢恨晚感激涕零的味道。南子在戲中,不過短短幾分鍾,卻是神來之筆,她的言語拔高了孔子的歷史形象。
其三,魯國大相國季恆子。季恆子的扮演者陳建斌,其演技可圈可點。季恆子雖然跋扈不仁,但是他識時務懂謀略。季恆子,既是阻止孔子在魯國改革的主要對手,又是迫使孔子周遊列國的推動人,最後還是讓孔子還歸故里的邀請人。造化弄人,季恆子的所作所為成就了孔子在德仁禮義方面的全面發展,而且季恆子還是最了解孔子心思的人之一,致死不忘迎孔子回國。
邀請周潤發扮演孔子,可能是導演胡玫經過反復思考後的決定,發哥的形象和演技都是一流的,特別是眼神無人能及。能夠有機會飾演孔子我相信是發哥的一種榮耀,但是戲中的情節未必吻合發哥的想法。不知是出於商業的考量,還是編輯的能力有限,電影中的孔子與歷史中的孔子相去甚遠。孔子智取三城勇退叛-軍,讓人想到諸葛亮和墨者革離,不知道這和宣揚孔子思想的主旋律有什麼相關聯的?有人說,看了電影《孔子》就像在看「喪家犬」。悲哉,可憐一代聖人,讓後人如此詮釋!

Ⅲ 《孔子》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春秋割據,各國戰亂,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這樣的亂世中。他和他的弟子們顛沛流離,周遊列國十幾年。一直未曾放棄的是禮義仁和。

我帶著並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這部影片。兩個多小時,和場內的觀眾一起,很安靜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但孔子帶給我的,不僅是故事和情節那麼簡單。他留下的,是一個形象,一種精神,連同他身後的弟子一起,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你感覺到的必定是如海濤般的千軍萬馬,統領著一個時代。

周潤發飾演的孔子是影片的主線和靈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終堅定淡定的眼神,禮義娓娓道來的神韻,彷彿孔子轉世。

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鍾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給出了負面的評價:矯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動了,我相信顏回不顧生命,甚至都沒有想到生命,反復潛入水中挽救竹簡的那一刻,很多觀眾也落淚了,我也相信當孔子一直抱著死去的顏回不肯放手的那個場面,震撼了萬千人。

周迅演出了南子的神韻,她天生就是一個好演員,扮演的角色能逼真到骨子裡。南子這個角色也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重要的角色是它存在,你覺得可有可無,它一旦不存在,你會覺得缺了很大一塊。孔子其實是驚艷和動心於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終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決然截斷了即將升華為曖昧的一種情愫。南子讓世人看到了孔子並非神,孔子同時也是一個普通人,南子雖然簡單出場,寥寥的情節鋪陳,但巧妙地反射出人物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捨,實為一個看點耐人尋味,又怎麼會是可有可無呢。

孔子說:後人理解我,後人誤解我,都因為—《魯。春秋》

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裡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

但不可否認,胡玫是成功的,他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症結點,表現起來就不會像看歷史書一樣晦澀難懂和索然無味。這部影片給人的總體感覺是好的,故事情節和表現手法都沒有打水漂。

Ⅳ 孔子電影觀後感

這個寒假,我看了《孔子》這部電影,對此,我很是感觸。
對於孔子,我們也已經對他的了解很少了,我想,我們這些後代,也正是需要去了解這些中華民族上曾經的歷史。
影片中感觸最深的,是理想與現實的沖撞。孔子從政,希望實現自己的社會理想,卻被現實無情地拋棄。孔子一心只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對可能的困難估計不足,最終只能黯然離去。
孔子到了晚年,認清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他最能影響社會的,是教育弟子,而不是從政。他的弟子有各種各樣的才幹,可以將他的思想傳播到更多的地方。孔子把精力放在講學上,能夠影響到更多的人,意義要遠大於參政。
聯繫到實際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抱怨身邊的事不如自己所願,不完善,不合理等等,還喜歡去描繪一個理想的情境。可是,這些都於事無補。
現實擺在這里,我們也只有從思想上轉變,親自去行動,不要總依賴於別人。不要只是替別人著急,看到自己應該做的,才最重要。這樣,把握好方向,有步驟、有計劃、從實際出發,理想才會越來越近。
這部影片人物刻畫的生動形象,也能讓人深受教育,人們能在這種場景中得到知識。孔子面對貴族與惡勢力不低頭,面對困難不畏縮,面對孤苦不冷漠,我想,他的精神會激勵我永遠向上。
所以,我們這一代新世紀的幼苗,一定要銘記這位開創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春秋割據,各國戰亂,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這樣的亂世中。他和他的弟子們顛沛流離,周遊列國十幾年。一直未曾放棄的是禮義仁和。
我帶著並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這部影片。兩個多小時,和場內的觀眾一起,很安靜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但孔子帶給我的,不僅是故事和情節那麼簡單。他留下的,是一個形象,一種精神,連同他身後的弟子一起,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你感覺到的必定是如海濤般的千軍萬馬,統領著一個時代。
周潤發飾演的孔子是影片的主線和靈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終堅定淡定的眼神,禮義娓娓道來的神韻,彷彿孔子轉世。
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鍾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給出了負面的評價:矯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動了,我相信顏回不顧生命,甚至都沒有想到生命,反復潛入水中挽救竹簡的那一刻,很多觀眾也落淚了,我也相信當孔子一直抱著死去的顏回不肯放手的那個場面,震撼了萬千人。
周迅演出了南子的神韻,她天生就是一個好演員,扮演的角色能逼真到骨子裡。南子這個角色也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重要的角色是它存在,你覺得可有可無,它一旦不存在,你會覺得缺了很大一塊。孔子其實是驚艷和動心於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終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決然截斷了即將升華為曖昧的一種情愫。南子讓世人看到了孔子並非神,孔子同時也是一個普通人,南子雖然簡單出場,寥寥的情節鋪陳,但巧妙地反射出人物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捨,實為一個看點耐人尋味,又怎麼會是可有可無呢。
孔子說:後人理解我,後人誤解我,都因為—《魯。春秋》
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裡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
但不可否認,胡玫是成功的,他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症結點,表現起來就不會像看歷史書一樣晦澀難懂和索然無味。這部影片給人的總體感覺是好的,故事情節和表現手法都沒有打水漂。

Ⅳ 孔子的影片評價

發哥的表演不是不好,應該說以一個香港演員演孔子,未引發頻繁笑場已很不易。但是孔子的人物魅力究竟在哪,這是電影整體未能解決好的問題,演技再好也無計可施。國產片追求史詩化、有內涵,這是好的。不過史詩是要花錢的,不是孔子說了幾句流傳千年的話就「史詩」了,《孔子》的戰爭場面一律近景特寫加特效,一看就很糊弄,倒不如把錢花在重現當時人生活的場景這方面。國產電影之長路漫漫,不可掉以輕心,《阿凡達》已經來了,好萊塢能拍出我們拍不出的畫面,本土電影能提供給觀眾什麼好萊塢拍不出的東西呢?(《南方都市報》評)
《孔子》的失敗,不是編劇導演的失敗:不管誰拍聖人,都只能拍成這樣,十全十美,就意味著毫無趣味,所以,討論這部電影的創作沒有什麼意義:這部電影根本就不該拍。《孔子》的悲劇告訴我們:靠官方宣傳和行政命令,是無法讓老百姓喜歡上一部電影的。(《信息時報》評)
說到電影本身,雖然《孔子》在單個畫面上非常誇張和奢華,但實際上這還是一部缺乏視覺感的電影,以至於這部電影整體感覺比較沉悶。說白了,就是看起來不像是一部電影。而這一點我覺得是因為鏡頭語言和故事結構都有問題,有佳句無佳章,雖然單獨的場景都很好看,但湊到一起以後,電影的故事結構角度就只能用「散亂」來形容。(《新京報》評)
對於華語電影來說,《孔子》的意義其實不遜於《七武士》於日本,《太極旗飄揚》於韓國,甚至是《指環王》於好萊塢,從某種程度來說,《孔子》為華語影壇真正開啟了人物傳記和戰爭史詩的大門。和眾多古裝大片不同,《孔子》的整體美術風格是給人做「新」而不是做「舊」的感覺。藍綠兩種主色調,將這種清新自然的格調發揮到了極致。而影片美術部門在道具處理方面的精細程度也到了讓人嘆為觀止的程度。(騰訊娛樂評)
電影《孔子》的事件相對獨立,人物面貌相對概念化,節奏相對拖沓,視聽語言相對混亂。不過作為導演,胡玫顯然比她的那些步入更年期的男同學們來得清醒。這部宏大敘事的電影,至少完整地表達了中心思想,還擁有許多教育意義。影片前半部分充滿著「戲劇性」,從文到武,孔子被塑造成面面俱到的英雄,這樣包含藝術誇張的設計倒是不難接受。但是在影片後半部分,故事情節平緩,人物光彩盡失,觀眾提不起精神。(《京華時報》評)

Ⅵ 如何評價電影《孔子》

說到電影本身,雖然《孔子》在單個畫面上非常誇張和奢華,但實際上這還是一部缺乏視覺感的電影,以至於這部電影整體感覺比較沉悶。說白了,就是看起來不像是一部電影。而這一點我覺得是因為鏡頭語言和故事結構都有問題,有佳句無佳章,雖然單獨的場景都很好看,但湊到一起以後,電影的故事結構角度就只能用「散亂」來形容。

Ⅶ 孔子電影給我們的啟示

看完電影《孔子》,潸然有淚,內心確實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影片感動我們的,不僅是孔子師徒對自己理想和信念矢志不移的堅持,和他們相濡以沫的師生情誼,更在於這些弟子們驚天地泣鬼神的感恩之心以及他們師徒堅貞不渝的赤子情懷。
讓我們一起回味以下這些感人至深的情節——
孔子曾經向弟子們說過:「苟利國家,生死以之。」他中年出仕,就是為了踐行這一諾言。然而魯定公臨陣退縮,隳三都無疾而終,孔子的一番政治努力盡付東流。被「玉玦」放逐後,孔子告別愛妻子女,告別父母之邦,匹馬單車,在滂沱大雨中,向不可知的遠方獨行。路途上,弟子顏回跪地等待,希望像影子一樣追隨先生,無論天涯海角。子路、子貢等弟子也隨後趕到。師生對拜,茫茫曠野中,只有無邊的風雲在有形的天地之間激盪嗚咽。
孔子奔走列國,游說諸侯,推行自己「禮樂仁義」的政治主張,可時逢亂世,干戈頻仍,那些野心勃勃的君主哪能聽得進夫子的仁愛之說呢?於是他處處碰壁,一路顛沛流離,「惶惶若喪家之犬」。兵荒馬亂,孔子和他的弟子們被困在陳蔡之間,絕糧達七日之久。餓著肚子,聽著夫子演奏的弦樂為餐,眾弟子面色灰暗但眼神異常堅定。為讓子路進食,孔子輕抿肉湯:「你看,我喝了,你也喝一口吧。」隨後,他讓顏回將肉湯分給眾學生,自己始終未飲一口,最後暈倒在琴上。
孔子師徒行經冰河,車馬重壓之下,冰河碎裂。為救回先生珍愛的書卷,顏回一次又一次地扎入冰冷的河水中,搶救這記載著老師的思想與學說、象徵著聖人的信念與道義的竹卷……蒼老的孔子眉毛、胡須上都附著冰渣,涕淚橫流。
強齊入侵,魯國危在旦夕。孔子的弟子冉求「萬里赴戎機」,率領魯軍沖鋒陷陣,立下了赫赫戰功。冉求不要三座城池的封賞,只是懇求當政的季孫氏將飄泊在外的孔子請回魯國。白發蒼蒼的孔子回到故土那一刻,拄著拐杖熱淚盈眶地走向城門,深深跪拜:「魯國,我的父母之邦,我們終於回來了!」
為追隨孔子,眾弟子告別了親人,遠離了家國,風餐露宿,艱辛備嘗;為踐行老師的學說和道義,冉求拒絕了封賞,顏回沉入了河底。是什麼力量讓這些弟子十四年不離不棄,生死與共呢?是感恩。在眾弟子的心目中,孔子既是傳授他們知識的老師,也是關愛他們身體的慈父,更是撫慰他們心靈的導師。為回報先生的大恩大德,顏回他們怎能不生死相隨呢?感恩之心凝聚了孔子團隊,成就了「孔門弟子三千,賢人七十有二」的千古佳話,也成就了眾弟子生命歷程中最璀璨的華章——顏回、子路、冉求等弟子站在孔子身後,站成了一個影響中國歷史數千年、塑造中華民族道德人格的儒家學派。

Ⅷ 電影孔子觀後感

從孔子造像研究角度來看,紀錄片《孔子》意義非常。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就曾以楷木為其造像。西漢時期的孔子像,保存至今的至少有三件。2000多年的孔子造像史,每個時代的藝術家以不同的圖像方式,運用各種可能的媒材,刻繪了大量的孔子圖像。

這些圖像,既是歷代藝術家發揮獨特藝術想像的天才創造,也是刻繪者因應時代思想、文化和審美需求的寶貴財富。這些圖像,與孔子學說一起,在不同時代發揮了不同的重要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在現代社會,如何運用新技術手段創造新的孔子圖像,以現代傳播途徑弘揚儒家思想,紀錄片《孔子》無疑做了有益嘗試。

現已播出的國際版《孔子》和即將開拍的六集國內版《孔子》,可能不僅是傳統文化史、儒學傳播史上的大事件,而且也應是孔子造像史上的重要事件。

紀錄片《孔子》中的孔子圖像,在媒材使用、製作程式、圖像樣式、呈現方式、傳播路徑、文化蘊涵,以及制像者身份和受眾范圍等方面,均迥異於傳統的各類孔子圖像。

《孔子》以新媒體手段塑造孔子形象,是孔子造像的新方式。因此,僅就藝術學而言,兩個版本的紀錄片,不僅應該成為影視學研究的新對象,也自然應成為孔子造像學的重要研究對象。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90分鍾的紀錄片能在毫無時間知覺的狀態下一氣看完,於我尚為首次。看這樣時長的紀錄片,完全感覺不到時間,完全不需要意志力,僅憑這一點,紀錄片《孔子》就值得舉手稱贊!

Ⅸ 《孔子》電影觀後感

孔子這部電影講述了東周末年時,孔子為了理想在諸侯割據、相互征戰的混亂時代四處奔走,希望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的事情。

不管懂不懂孔子,我們都可以在這部電影中遇到自己心中的那個孔子。之所以說這么高的評價,只是因為一直有人跳出來說這是部爛片,開口商業氣息,閉口拉低聖賢。更有人要和西方人對耶穌的態度攪起來。難道孔子在魯國城門口的下跪,就是對聖人高高在上的形象的褻瀆?

難道「喪家犬」、人生的失敗者就是惡俗,就是可怕的誹謗?我彷彿看到一幫明清的衛道士,忙著要把孔子貼金鍍銀,看到一個路人對他們說:「嘿,這是個人!」便要跳到半空中罵個不停。

我認可孔子的偉大,但我更願意稱他為「夫子」,為「君子」,而不是聖人。把孔子的悲哀,把他的喜樂呈現給眾人,才更能讓大家了解他,去知道他所堅持的道,而不是放在神壇上供著,用侍奉神的卑微態度說著自己都不知曉其意義的偉大。

沒有孔子作為,人才能感受到,經歷過的悲劇,有怎能表現他堅持仁的偉大。

Ⅹ 電影《孔子》中孔子的形象如何

近日觀看了電影《孔子》,對孔夫子的敬佩之情更深一層。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電影中孔子出身於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然而就像歷史上的其他聖賢早年的經歷一樣,彼時孔子的時代還未到來。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政治理念破滅於現實之前。隨後孔子為了理想率領眾弟子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想與整個時代抗爭,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間,不容其主張。他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也曾被捲入政治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於晚年返鄉祖國——魯國,他歸而不隱,不懈於教育弟子眾人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
傳說此電影首次還原子見南子,這個,歷史上算一個迷案,反正肯定是有點曖昧了,要麼為什麼孔子的學生子路大大方方的不悅,孔子諾諾的予所否者天厭之。這個地方南子說大家都能看見你的痛苦,可是沒有人能體會你痛苦中的境界,實際有畫蛇添足之嫌,討論完了詩經和仁者愛人、好德如好色,南子噤聲,再拜,退下,多好。痛苦的境界,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這種思想十分適用於我們的學習當中。他所述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又是多麼的謙遜,讓人為之贊嘆。

閱讀全文

與電影孔子的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8年的口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437
懸崖上的金魚姬電影在哪裡免費看 瀏覽:114
梅艷芳演的古代電影有哪些 瀏覽:532
抗美援朝評分系列電影 瀏覽:61
兒童食堂電影小女孩姐姐怎麼了 瀏覽:263
美女夾碎西瓜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512
人肉收割在線觀看電影 瀏覽:937
女王看角鬥士比賽電影是什麼 瀏覽:226
極惡非道電影哪裡看 瀏覽:234
他下周打算去看電影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03
播音哪個電影好播 瀏覽:120
時間旅行中國電影 瀏覽:381
鬼魅魍魎電影怎麼樣 瀏覽:135
hdr怎麼調電影 瀏覽:409
催眠大師改編哪個電影 瀏覽:234
武清電影院有哪些 瀏覽:63
微光一起看電影怎麼操作 瀏覽:192
張英才電影全集 瀏覽:847
對人性解讀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32
寶能廣場電影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