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需!從美學角度賞析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
鄙人是學美術的,看電影是我的愛好!我有幸能看到了這樣一歌頌人性的偉大影片!下面,我想說一下我觀看後的一點淺見,和與朋友們的討論!
首先,這部片子是不是悲劇?我認為它應該是。它是一部被喜劇化的悲劇(很矛盾)正如世界上最痛苦的表情不是失聲痛哭而是欲哭無淚一樣,俄國美學大師別林斯基說:「悲劇性的本質不在流血的結局,那隻會引起令人窒息的恐懼,還混合著厭惡之感;悲劇的本質在於流血的結局必將到來的過程!」本片就是敘述悲劇過程的優秀影片。一反普通悲劇的表現方式,將痛苦用逗樂的方式呈現,讓人有種「笑出淚來」的感覺。
本片最感人的就是羅貝爾托.貝尼尼扮演的那位偉大的父親,他是延續兒子心中「美麗人生」的人。也許,一個人在面對悲慘命運時表現出懦弱會博得人們的同情,但決不會有那麼大的感染力!而貝尼尼扮演的父親角色在面對悲慘命運時卻是如此的堅強與偉大。影片中,他直面死亡,嬉笑玩鬧,扮著小丑,跳起脫衣舞,勇敢的用自己的方法從納粹的血腥中奪回兒子的「美麗童年」。
影片為什麼要以這種喜劇的手法來描述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我想貝尼尼的最終用意是為了表現更深層的思想,為了不讓觀眾再沉溺在淺層的感動上。基多不僅讓兒子,同時也是讓自己相信:一切噩夢只是暫時的,最後的勝利終歸屬於我們。所以即使在集中營里,基多也始終是笑聲不斷,因為他有著對生活的堅定信念,相信美麗的人生才是永遠的,所以他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兒子純潔幼小的心靈。
納粹試圖通過集中營毀滅種族,也毀滅人性,但人類畢竟有超越死亡的情感和品質。基多為了不讓小兒子面對人生悲劇,一直以超乎尋常的意志力控制自己,說服兒子,也說服自己,這個集中營只是人生的一個荒謬游戲,這個偉大而可愛的父親最後終於成功了。看著基多站在德國人旁邊冒充翻譯,把集中營規則變成游戲規則的段落,我們一邊爆笑著,一邊抹去眼角的淚珠。這是可以總結整部影片的情節,以荒謬的態度對待人生的荒謬,以樂觀的精神對待人生的丑惡,貝尼尼把自己的人生態度搬上了舞台。
影片以喜劇的形式表現二戰時殘酷黑暗的納粹統治和集中營生活,它出人意料地從陳舊的創作素材中挖掘出了新鮮的東西,這樣的表現手法是罕見的,同時也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深邃的內涵贏得了全世界的掌聲。
《美麗人生》沒有一絲血,也沒有一滴淚,因而人們能在其中找到一種美麗。
㈡ 怎麼評價電影《美麗人生》
《美麗人生》——我以為它是一部在二戰時上演的浪漫家庭喜劇。然而看進去才知道,它是一部披著溫情外衣的悲劇。
把悲劇拍得這么溫情還起了這么溫馨的名字的電影,我是第一次得見。
我看過的災難片、戰爭片不少,讓我感動的影片也很多。可是將整個殘酷的戰爭作為背景板,讓人通過孩子的天真笑顏領悟戰爭殘酷的,我認為僅此一部了。這也是為什麼《美麗人生》能夠得到豆瓣如此高的評價。如果這樣的影片你還在挑刺,你根本不配擁有美麗的人生。
圭多和多拉的情感描寫占據了影片的前半部分,前面浪漫愛情的鋪墊,才顯得後面身陷囫圇的反轉有多麼虐心。
那些劫後餘生的人們,身上的血跡觸目驚心,然而孩子看不到這些殘酷,他的父親已經把所有的黑暗一並帶走了。
他被槍決前的那段浮誇步伐,承載了對孩子最深沉的愛——孩子你看,我只是去玩個游戲而已。
這是孩子對父親最後的印象,一個可笑的、快樂的,不斷給他驚喜的父親。
㈢ 電影【美麗人生】影評!最好能從攝影角度寫!謝謝!愛你們!
這類題材的電影很多,主要看編輯和導演怎麼作故事了。
㈣ 《美麗人生》影評,從景深、影調或氛圍任意一個角度來講,急用!謝謝~~
我曾告訴自己,悲劇其實並不可怕,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在遭受不幸的時候,絕望或許是人性脆弱的本能體現,但這一定不是強者風范,上帝給予的永遠只能是同情,在悲劇面前,誰不流淚誰就是上帝,這不是無知也不是殘忍,而是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最難得可貴的堅決與樂觀,我相信這樣的人或者這樣的民族一定是最優秀的。看完《美麗人生》我安靜了好久,眼淚悄悄的滑落,流淌在臉龐沉澱於心底,感慨於猶太民族那個年代遭遇的苦難,感激於共和軍和平坦克帶來的安寧,感悟於駕凌在悲劇上的美麗人生,更感動於主人公基度最朴實的親情愛意……
這是一部反思戰爭的影片,我相信這世界有愛,人類的互相殘殺這似乎是不可原諒的錯誤,一直都不明白納粹的人性丟失在哪一個角落,將人類囚禁在惡劣的集中營其實就是對人類的尊嚴最大的侮辱,戰爭的代價是巨大的,戰爭沒有絕對的勝利,因為不道德。《美麗人生》似乎想要表達一種美好的願望和訴求,它沒有《辛得勒名單》那樣慘烈的色彩,而是選擇將納粹的罪惡隱藏在一段普通喜劇游戲當中,但是如此平淡的故事氛圍卻能震撼每一個觀眾,因為它讓人更深刻的體驗到戰爭給基度一家甚至整個猶太民族無法磨滅的傷害,這是反差也是以小見大,我們從基度編造的游戲中感受著戰爭的可怕,因為基度一家是無辜的,猶太民族是無辜的。影片中小約書亞有這么一句話:野蠻人和蜘蛛不許進書店 。我相信這是導演刻意安排的一種暗示,這句出自孩子的話其實就是所有猶太人的一種心聲,這句話包含太多的情感,對納粹的痛恨,對和平的渴望。現在想來,德國的反思是誠懇的,他們正彌補著過去納粹的滔天大罪,更是重新拾起人類曾經遺失的尊嚴。
這是一部關於生命的影片,在死亡面前,任何人都有權選擇你的心態,《美麗人生》觸動我的是基度對生命由衷的寬容,這是他的氣質,更是義大利人的氣質,影片中的基度以及他的周圍或許都只是一個縮影,基度的幽默基度的樂觀都足夠證明他已經完全征服了生命,已經當之無愧成為生命的主宰者,這是猶太的民族的驕傲。基度的人生是個游戲,同時基度游戲著人生,在集中營死亡谷中,他沒有一絲表情詮釋著死亡的氣息,沒有一句言語透露出對死亡的畏懼,而是僅僅的將生命看成一個游戲,一個會有收獲的游戲,這是常人無能企及的,我想,基度的思維應該和托洛茨基一樣,托洛茨基在等待行刑時寫下的一段文字:人生是美麗的。我忽然受到了很多的啟迪,人生也許殘缺不全,生命也許陰霾昏沉,但我們可以選擇寬容的心態去包容一切的遺憾,我們應該懂得自己才是人生這個游戲的主宰者,我們該做的是永遠微笑。
這又是一部關於親情的影片,基度是一個成功的男人,成功在於他的人性美,他所制定的游戲其實是一個愛的游戲,為了保護心愛的兒子小約書亞,基度冒著生命危險當了翻譯,將納粹殘忍的制度美化編造成一個適合兒子小約書亞的游戲規則,即使游戲規則不真實,但基度的父愛無比真實。感動我的還有那一段廣播,基度的幾句問候給多拉送去了人間最感人的愛情,多拉哭了,我哭了。在影片結尾,基度再三囑咐小約書亞不能離開小鐵箱,在被納粹兵抓去途中仍做出滑稽的動作試圖讓小鐵箱里的兒子相信游戲的真實性,在生命的最後,基度用滑稽的動作以及最不舍的心情表達了對兒子小約書亞的濃濃的舐犢之情。
基度的一生終究在納粹的槍口下結束了,我們似乎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局,因為我們太愛基度了,但或許導演這樣的情節安排更能讓人共鳴,我們並不痛心,因為我們記住了基度,記住了他的一生,而且我們應該慶幸,因為游戲終於結束了,反法西斯的和平坦克已經成為小約書亞最大最珍貴的獎品。
我不哭,因為坦克很精緻,因為花兒開了……
㈤ 電影《美麗人生》劇情解讀
猶太青年圭多和好友駕車來到阿雷佐小鎮准備開一家書店,途中邂逅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兩人好事多磨,終成眷屬。好景不長,圭多和兒子因猶太血統被強行送往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為了能和兒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在集中營里毅然前同行被分開關押。圭多不願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他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自己卻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
㈥ 《美麗人生》影評,從內容,構圖,色彩,敘事結構的角度來講,急用!謝謝~~
〔一〕
實在的說,在看到這部《美麗人生》之前,我對喜劇類型的藝術電影,總是懷有些許微詞的。而且再說這部《美麗人生》又是反映與描寫大戰期間納粹暴行的片子,所以我總能想到,一個專事喜劇創作的西方電影人羅伯托·貝尼尼,能夠拍得過大導演史蒂芬
斯彼爾伯格徹底悲情的《辛德勒名單》嗎?能拍得過羅曼斯基完全悲愴的《鋼琴師》嗎?我比較懷疑,恐怕羅伯托·貝尼尼連鬼才導演法斯賓德的反納粹名片《莉莉
瑪蓮》的一半深度,也不會有吧 ?
沒有看過羅伯托·貝尼尼的這部《美麗人生》以前 ,我真的就是這么想的
。再加上,那些戰爭本身就是殘酷和悲烈的,彷彿根本不有什麼喜劇可言。這一點常識老幼皆知。記得有位大的影評家說過:喜劇本身常常不能承載重磅眼淚。這部《美麗人生》由義大利梅蘭坡電影公司出品。哦
對了,我看到的這個版本是上海電影譯制廠譯制。
後來偶然一個機會,去看羅伯托·貝尼尼的另外一部影視片子,在場觀者,好象無一不提及他的這一部《美麗人生》
。人們往往感嘆這部影片的收獲成果,說它前前後後獲得了太多大獎,包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戛納影展評審團大獎在內的二十八項國際影壇大獎。還說《美麗人生》在戛納電影節試映落幕之際
,全體觀眾就地起立,舍淚鼓掌長達12分鍾之久 ……
就這樣感召下,我也終於,打算去認真看一看,這一部喜劇的《美麗人生》了。看《美麗人生》這一天
,正好還是一個臨近紀念人們共同父親節的日子。
〔二〕
影片《美麗人生》是由義大利藝壇所謂的「國寶級」人物羅貝爾托
貝貝尼自編自導自演的。表面上,在這里,貝貝尼拿了一種極為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大庭觀眾喜劇性地講述了一個大戰期間極為悲慘的三口之家的故事。特別認真的講,《美麗人生》開片將近一半時刻,我仍然沒有看到並且感受到,人們常常提及肺腑之痛
。反爾隨著銀幕故事,我總是笑口常開的樣子,不時跌入在喜劇導演善常的連環搞笑的場景裡面。換一個視角說,也就是在《美麗人生》的前半部
,我沒有發現任何有關納粹或者戰爭的悲劇色彩以及暴力疑點。也就是說,《美麗人生》至此一半 ,還屬完完全全義大利人喜劇的味道。
有人說,義大利人喜劇的味道,與他們地處的天然環境有關 。
我甚至想到,義大利明星羅伯托·貝尼尼自費編導演的這《美麗人生》
,終於讓他找到了一個全世界都拍爛拍絕的影視題材。《美麗人生》故事背景是戰爭前的義大利某處一個小鎮。逍遙樂天的猶太青年人基多有點混世味道,用了英雄救美女的一招,嘻嘻哈哈出現在銀幕之上。基多特有女人緣,他在進大城市投靠開餐館叔叔時,又有多次巧遇美麗女教師多拉的天作機會。真有一點天賜良緣的意思。
《美麗人生》愛情場面有一些類同小學生謄印描紅,動效拍得,實在象一些國產電影中的乏味愛情故事一樣,平淡收斂,死水微讕。如果認可這樣一句話: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那麼導演貝貝尼的感情生活,大概理聽應當是一帆風順的。電影正如觀眾所料那般
,熱烈追求,花言巧語,棄富奔貧,情人們隨天從願,而且不久,基多夫婦生活裡面,發生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約書亞 。
基多一家的幸福生活,這時候才發生了戲劇性變化。《美麗人生》由喜漸悲。納粹來了,生活不在喜劇。美麗的人生,加上了血腥。
〔三〕
我們看到,《美麗人生》的電影故事進展五年之後,第二次大戰爆發了,基多被迫帶上小男孩約書亞,在刺刀威逼下登上了開往集中營的悶罐火車。妻子朵拉捨去求生之望,尾隨家人一起,主動跟上基多和約書亞,來到殘忍強暴,不堪血腥的猶太人集中營。這時候我發現
,男主人公曾經一向開懷的那種大笑,不再顯得由衷。這時候的基多,他掛在臉上的,是苦苦的笑。隱痛的苦笑。
基多開始心事重重。基多為了保護自已可愛的孩子,不讓他的小約書亞心受創傷,於是父親仍然貌似開懷。基多總是騙自已的孩子說,我們在這個集中營的生活,只是暫時的,這只是玩一個掙分的游戲。這是一個掙夠了一千分之後,我們就可以贏得一輛坦克車,並且獲得人身自由的游戲。小孩子約書亞喜歡玩具坦克車,那是每一個孩子純真深中的自覺天性。游戲是孩子的生活一角。
《美麗人生》中,游戲對於父親
,一方面是為了迎合親兒子。另一上方面又是老爸的童心未泯。這是一個真實而又美麗的謊言。一個讓人笑看又心痛的動情故事。這是
父與子的生死游戲。
《美麗人生》這種藝術情境的手法,顯示了義大利民生開朗樂觀的一面,並且影片隨時隨地用逗樂搞笑效果,神奇的將一個看似不可能發生的童活般故事搬上銀幕,娓娓道來。基多用游戲的方式讓小兒子的未泯童心不受任何傷害。天真好奇的兒子對父親的話信以為真,他崇拜這個永遠打不垮的樂天老爸。這個看似喜劇的父親的心,是那麼的神聖與高潔。
悲情隨著喜劇畫面,漸入佳境。如果說,悲劇是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看到《美麗人生》以後,我更加深入理解了悲劇的這一定義。後來以為,《美麗人生》是悲劇的,而不是喜劇的。《美麗人生》是借用了喜劇的基本原素,進行悲劇演生與鋪排。喜劇只是《美麗人生》的一個善良外套。《美麗人生》的真正核心,應當是悲情的。是一種天哭的慟情。她還是大悲之中的人情呼喚。
〔四〕
影片《美麗人生》中間,父親基多一點一滴都不願意,讓自已兒子幼小的心靈因戰爭苦難而異暗。基多害怕小約書亞的心靈從此蒙上悲慘陰影。於是導演盡量渴望,把《美麗人生》拍得童真再顯,拍得實如溫暖。在影片《美麗人生》當中,有這樣兩處場景,鏡頭表達的寓意非常。
第一處場景 書店前的父子對話 :
小約書亞問父親:為什麼商店門上掛著猶太人與狗不準進入牌子?
父親回答說:我們開的書店就不掛這種牌子。
小約書亞說:我們也掛一個。父親說好,牌子寫什麼?
小約書亞想了一下,拿格外的孩子氣說 :野蠻人和蜘蛛不許進書店 ……
第二處場景 敵寇關押猶太人集中營里,放送的廣播歌劇 :
在敵寇慘無人道的血腥集中營里,基多一面求生心切,另一方千方百計想和隔壁女監里的妻子取得聯系,他渴望向多拉報一個信息,告訴多拉,這一邊父子平安。終於有了一個機會,基多利用敵軍廣播喇叭,播放了多拉從前喜歡聽的奧芬巴赫的歌劇。聽見這動人樂聲,多拉心裡,明鏡一樣明白了,那邊的父與子還活著。艱苦卻樂觀的活著。
父與子,還有母親,一家人,一邊游戲著暗炎人生,一邊艱難渡過每一天。
〔五〕
影片里,世界民族大解放來臨前夜,納粹准備逃走的時候,基多一反笑容,嚴肅冷靜地將兒子藏在牢獄角落的一個鐵櫃里,並且千叮嚀萬囑咐,不讓約舒亞發出任何動靜,也不要探頭出來。直到完全天亮。接下來,忠誠的基多化妝女犯,又趁亂跑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不幸的是,可憐的基多被核槍實彈的納粹發現。納粹押送槍斃基多,經過的舒亞密藏的的小鐵櫃時,基多仍然還是裝出一副樂觀開朗的模樣,甩開正步,顯出慣常喜氣,巴望著兒子走過去,同時暗暗示意兒子千萬不要出來。
再接下來,監牢大牆角落深處一聲槍響,基多慘死在納粹槍口之下。
天終於放亮了,小約書亞小心從鐵櫃里爬出來,他站在空盪盪的牢獄大院子里,杳無一影。這個時候,一輛標記五角星的真坦克車出現在約書亞面前。小約書亞爬了上去,紅軍坦克隆隆地開去。直到重逢母親。小約舒亞和父親母親一起,肩並肩挨過飢餓,熬度恐懼,忍愛寂寞,並且戰勝了黑暗,贏得了一千分,收到了爸爸許諾給他的禮物
—— 那是一輛真正的坦克車。
這是孩子的禮物。是父與子的生死游戲的禮物。
直到影片《美麗人生》一片終了時刻,我看著小約書亞乘著紅軍坦克遠遠開去,路上孩子找到了他的媽媽,當小約書亞擁入愛母懷抱時候,我不禁站起身來,為了這個小男孩約書亞重見母親,為了孩子收獲到了這樣一份人生大禮物,深深的致示敬意。
我同時,也為了小約書亞的爸爸和媽媽們表示由衷敬意。向他們祝福。我為他們的美麗的人生用心鼓掌。用心淚流。我真的,為了他們在那一段暗黑生活中,苦苦掙扎中的慘痛每一天,安靜地流下來眼淚
。掌聲和眼淚,為了這一場電影里的純真游戲 。一場父與子的生死游戲 。
笑容與欣慰,為了電影裡面這個美麗的人生 …
㈦ 《美麗人生》影評是什麼
《美麗人生》用黑色幽默的手法描述了圭多一家在納粹集中營中的悲歡離合,展示了圭多對美麗人生的憧憬和在殘酷環境中特有的樂觀。
這部電影完全不同於以往任何一部反映二戰題材的影片,它是一幕黑色的喜劇,它以一種超越常規的新鮮的角度,通過另一個側面來面對二戰這段歷史。羅貝托·貝尼尼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為在二戰中所有受傷的人們注射了一針止痛劑。
美麗人生劇情:
他用盡全力,在集中營的悲慘世界裡,為兒子,營造了一幕美好的幻想,他告訴兒子,所有的殘酷只不過是一場游戲,游戲的獎勵是一輛嶄新的坦克。於是,他的兒子便有了足夠的勇氣,熬過那段水火的歲月,最後,當他坐上盟軍的坦克時,他的幸福無可言語,而那種幸福,正是他的父親用生命為他交換的。
他不放棄任何機會為他風雨中的家庭製造哪怕是點滴的歡欣,在路過集中營的廣播室時,他冒著危險在廣播里呼喊妻子的名字,他想告訴她,他和兒子都還活著。他趁著做侍者的機會,為妻子播放了《船歌》,這首曾經響在他們定情之夜的歌曲,飄過沉沉迷霧的阻擋,在黑夜裡,給他的妻子帶去安慰,也讓他們一家人,都鼓起了勇氣,共同經歷灰暗的時光。
㈧ 電影《美麗人生》到底說的是什麼
《美麗人生》是一部由羅伯托·貝尼尼執導的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為了能夠讓孩子一直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下,父親為孩子編造了一個美麗的謊言。如果你喜歡我的觀點麻煩給我點個贊。另外你覺得電影《美麗人生》到底說的是什麼呢?歡迎你到下面的評論區發表您的意見。
㈨ 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鏡頭運動與拍攝手法上有什麼特色
結合了影片的, 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的義大利。
從歷史的大視角看,這是一部反映戰爭的絕佳影片。其一,它沒有採用全景式的展示,而是選取幾個普通人和一個普通家庭的遭際來反映;其二,即使是選取普通人和普通家庭的遭際來反映,它也沒有落入一味著力於渲染那幾個人和那個家庭在戰爭中的深重苦難的窠臼。 鏡頭, 影片開頭首先映入觀眾眼簾的是德軍進駐的場面,但這個鏡頭一晃而過,旋即轉為男主角基度眉飛色舞地坐著朋友的敞篷車在鄉間小路上賓士。
隨後的鄉間之旅,使基度邂逅了黛麗(那個此後被他稱作「從天而降的公主」的平凡女子),並一見鍾情地對她產生了愛意,之後的多次頗富喜劇色彩的偶遇鞏固了他對她的愛,終於從她不得已的婚禮上將她帶走。不得不提一下的是,基度和黛麗從那匹「猶太馬」上下來之後,有一個巧妙的鏡頭處理。先是兩人前後走進一扇門,出來的則是他們活潑亂跳的兒子祖舒華,數年美好安穩的幸福時光一帶而過。 一個巧妙的鏡頭切換,小主人公祖舒華登場了。在整部影片里,相比於基度對妻子的愛,他對兒子的愛則演繹得更加淋漓盡致,催人淚下。 祖舒華還處在懵懂無知的年齡,要正面表現他的感情頗為不易。影片很明智地避開了這一點,採取另一種更合適的方式。看到影片的最後,因一段簡短的旁白,觀眾恍然大悟,整個故事,原來都源於祖舒華成年後的回憶。而片名叫做《美麗人生》,也就是說,在祖舒華的心目中,那一段回憶是美麗的。
㈩ 電影美麗人生影評
天堂來的父親
——觀《美麗人生》
這就是我的經歷,是父親所做的犧牲,是父親賜予我的恩典。
——題記
從來不知道美麗的定義是什麼。可能是指外表,可能是內心,也可能只是一種細微難言的感覺。
我想,也許不管是我們中的哪個人,不管是多麼年長或者年幼,都不可以十分肯定十分自信地說自己完全清楚什麼是美,什麼是丑。
也許美和丑,並不是一種可以分辨得很清楚的概念吧。所以極容易混淆。極容易讓我們掙扎得看不清自我。
一直不很贊同許多人的「外表美不是真的美,內心美才最重要」的觀點。內心美固然重要,但好的外表,才能使一個人給他人留下美麗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重要的,人是喜歡以貌取人的動物,總是會下意識地去接近第一眼認為好看的人,排斥覺得長得很惡心的人。
這是本性。
我們在大街上「欣賞」來來去去的行人的時候,一定不會以內心的高尚與否斷定這個人是不是美麗,我們只有靠外表,因為我們並不了解他人的內心世界,因為我們之間相隔得太遠——不是人與人的,而是心與心的。
所以美麗,應該是像太陽光一樣的東西,看似簡單明亮的金黃,實際上,卻是七種繁雜交織出的雜亂。
說不清楚《美麗人生》中的主人公基度從外表上看是不是個美麗的人。按照義大利人的審美標准,也許吧。但從我這個中國人的角度來看,他真的是長著一張,不折不扣的,小人物的臉。
基度的的確確是個小人物,他會偷別人的帽子,會湊到漂亮姑娘面前搭茬,會信口吹一些離奇的牛皮。
這樣的人,在每個街角都會遇到一兩個,真的是平凡得,讓人無法覺察。
無法覺察他將要帶給我們一種什麼樣的感動。
像水一樣快速滑過的鏡頭不停地揭示著一種幽默,讓人無法喘息。
那是一種小人物的幽默。基度著實是個極幽默的人,他令人發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以奔騰的方式從骨縫里湧出,永遠沒有終結,像是深邃浩瀚的海。
幽默的人總是樂觀的。許多人這么說過。
基度果然很樂觀,納粹集中營里,他可以在危險、折磨和死亡面前安心地笑出聲來。
像是一個勇士。
也許並沒有勇士那樣健壯的身軀和隱忍的面龐,但卻十足地擁有他們的那種氣魄和雄渾。
總會無法抑制地感動於某些美好的東西。然後奮不顧身地要去追逐這些閃爍著的美好,即使在途中受了傷流了血也要帶著淚痕向著那些飄忽不定的廣袤奮力地奔跑。
後來聽某個人說,這叫做,虔誠。
虔誠,很喜歡這個詞,像是教徒那樣地一心一意那樣的淡定自然的感覺。
所以喜歡虔誠的人。比如教徒。比如基度。
基度,是個虔誠的人吧。
為了能見到「公主」,他假扮成科教員到小學「視察」。
偷偷地跟著她一起聽歌劇,當所有人都專注地望著舞台上華麗的表演時,他卻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她的眼睛。
在她感到痛苦為難的時候,他悄悄地送了她一個精美的大蛋糕,上面寫著只有他們倆才看得懂的句子:「早上好,公主。」
後來語文老師告訴我說這是用詞不當,形容基度不可以用「虔誠」,而應該用「痴情」。可是我還是固執地選擇了「虔誠」。
虔誠,表示一種堅守。一種全身心的投入,輕描淡寫,卻從不迷惶的一生的堅守。
讓人覺得甜,和一種白色的,平和的,辛酸。
所以在「公主」宣布要嫁給別人的時候,基度一下子亂了手腳,一個跟頭栽進了沙發里,手中的食物撒了一臉一地。就像他心中的希望,在那一瞬間,嘩啦一聲,被倒空,墜到地上,摔得稀巴爛。
當朋友關切地沖過來時,他坐起來很慌忙地說一切都好,然後開始細碎地說起了一些小事,嗓門很大,故意地要掩飾自己內心深處的陣痛。他想要假裝很平靜,假裝很開心,但在他的眼裡和心裡,卻顯示出一種荒涼的崩塌。希望的崩塌。
但是虔誠始終是美好的吧,也最能打動人。所以在刻意安排好的一萬次相遇之後「公主」早已愛上了基度的虔誠與幽默。
所以最後她親吻了他,義無返顧地要跟他走。
於是那一刻他笑得格外燦爛,依舊虔誠的,但揉進了萬丈金色的陽光。
買《美麗人生》的碟片時,看到封面右下角寫著:「一部笑中帶淚,觸動心靈的故事。」
果不其然。
故事高潮的部分講述了基度與兒子在納粹集中營的生活。本應該艱辛得讓人落淚,卻依舊充滿了笑聲。
基度確實是個好父親。在和五歲的兒子一起被捕進集中營後,因為害怕兒子知道真相後會感到絕望,害怕會在孩子今後的人生中留下陰影,所以他騙兒子說一切只是個游戲,他告訴兒子,誰贏了這游戲,誰就可以得到一輛真正的坦克;所以在整天整天的痛苦和危險過後,他還會對兒子大笑,告訴兒子他今天玩得很開心,他們又獲得了許多的積分。
因為他如此地愛自己的兒子,所以他對他撒了個善意的謊言。雖然是謊言,但卻美好得讓我們忍不住要沉湎。
有時候我想,親情之愛,總是最平和的,不會太激烈太極端,但卻又是最本真的一種淡然的美好。
親情,真的可以讓人放棄幸福放棄前途放棄生命去拯救自己的至愛。只是因為那濃於水的紅色的沸騰。
總是崇敬愛情的熱烈,感動於他人轟轟烈烈抑或是簡單幸福的愛情故事,卻一直都忽略了,那些離自己最近的,最本真的親情。
親情總是淡定而安靜的,以一種平凡的姿態來拯救一個人的心靈,使人的心更純凈更柔軟,更懂得感恩,懂得付出和接受愛。
曾經看到過一部電影,主人公是個從沒有感受過親情的孩子,他的父母把他當作發泄的工具,每日無緣無故地拳打腳踢。所以這個孩子,在受傷和流血中,慘烈地成長,像一朵玫瑰,莖上長有尖銳的刺,用來傷害別人,也閉鎖自己。終於,多年積攢下來的憤怒像火山一樣噴發了,孩子開始用一些極端的方式發泄自己的不滿,他用手中長長的阻擊槍射穿了一個又一個無辜者的頭顱,最後的最後在一片鮮血的烈紅中幹掉了自己。
可憐而又殘酷的孩子。因為沒有感知過愛,所以不知道去愛他人。因為沒有被珍惜過,所以不知道去珍惜他人的生命。所以變得殘酷,變得,彷徨和傷痛。
沒有親情的心是冰冷的,是緊綳著的,是遍體鱗傷的。
所以親情是安和的,讓人放鬆下來,讓人的殘酷和罪惡都消失得一干二凈。
正是緣於那種安和的親情,基度為兒子編造了一個又一個希望的美好。美好得讓我們都忍不住開始相信,這並不是死亡的集中營,而只是一場游戲,誰獲勝,就可以得到一輛真正的坦克。
「兒子,睡吧。也許這只是一場夢,一會媽媽就會把我們搖醒,給我們端來牛奶和麵包。」
殘酷被披上了華美的外衣,金燦燦的珍珠讓我們看不清它本來的面目。基度煞費苦心地把它裝飾起來,然後告訴我們:「別害怕,什麼事情都沒有。」
所以就安心了。覺得現實真的美好了。
原來我們早已不僅僅是銀幕前的觀眾,我們以被基度善意的謊言「欺騙」了,我們早已成了片中那個五歲的孩子,深深地迷陷在了那樣一個美麗的夢里。
讓我們不忍心去戳破。
但是殘酷一定是殘酷的,不管它披了一件什麼樣子的外衣,它終究脫離不了苦痛的結局。
故事快要結束的時候,納粹兵抓到了基度並准備在一個小巷口殺死他。基度已經知道自己馬上就要告別人世,但當他走過藏匿著兒子的小小鐵櫃時,還是裝作開心的樣子,朝著櫃子里的兒子擠了一下眼,誇張地晃盪著胳膊邁著大步搖搖擺擺地消失在巷口。因為他突然開始害怕兒子會發現幸福的真相,發現無處不在的陰影。所以他要這樣,這樣蒙蔽孩子的眼睛。
他的兒子在鐵櫃里望著父親滑稽的樣子,忍不住偷偷地笑了,開心地。他還以為這只是一場游戲,他以為父親只是在同納粹兵玩。他哪裡會想到那是父親生命的臨界點。
於是基度走過了巷口,槍聲刺耳地響起。
然後呆住了。
關於基度的死,影片並沒有任何渲染,只是一陣密集的槍聲。簡單到,讓我們不敢確定,他的,死亡。
所以呆住了。
片刻過後開始號啕大哭。
故事的最後,得救了的小兒子擁抱了他的母親。背景是小兒子的獨白:
「這就是我的經歷,是父親所做的犧牲,是父親賜予我的恩典。」
父親的愛,拯救了孩子敏感脆弱的心,讓他學會了樂觀和愛惜,學會了陽光與希望。
「一個用愛情、家庭和夢想征服一切的故事。」大片大片溫存的美好讓我沉溺在22℃的溫暖里不願呼吸。
眼淚沖刷了淚痕又變成了新的淚痕。
「美麗人生」,真的是個再好不過的名字。
基度的人生果然是美麗的,雖然最終他那樣地死了,但是他的人生依舊閃亮著斑斕的光,如雨後天際的虹。
他充滿「巧合」的虔誠的愛情。
他平和幸福的六年的家庭生活。
他在集中營里為兒子編織的最動人的夢。
甚至,甚至他的死都是美麗至極的。因為他在臨終之前,還在想著:我的兒子在看著我,我不能讓他難過。
那樣的人生,是一場深夜劃破天際的流星雨,從始至終,一直都,美麗得,讓人無法言說。
天堂來的父親。我這么稱呼小人物基度。因為只有從天堂來的人,才會那麼的純潔、樂觀、善良、虔誠和深愛。才會為人生編織那樣一場華美的充滿愛的夢。
不知道是不是刻意地安排,主人公的名字是「基度」,與「基督」諧音。這是不是意味著基度就像「基督」那樣高尚和純凈呢。
他是天堂來的父親。一定是上帝,派他來到人間,來拯救那些即將被陰霾湮沒的人們,同樣來拯救我們已快要麻木的不善感知的心。
那是一種最最美麗的人生,映襯著平凡卻光輝的心靈,將大地照亮,亦不會熄滅。